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人有二十難之八──被辱不瞋難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897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人有二十難之八──被辱不瞋難 Empty
發表主題: 人有二十難之八──被辱不瞋難   人有二十難之八──被辱不瞋難 Empty周六 1月 23, 2010 4:17 pm

第八、『被辱不瞋難』
每個人生氣的時候都會說:「這口氣我忍不下!」為什麼忍不下呢?「因為我被人欺負了,人家佔我便宜」,或「他不講道理」,大多是這些問題讓人忍不下這口氣。
「氣」由何而來?由「貪、瞋、痴」而來。一般人心中,都有貪、瞋、痴三毒。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確離不開這三毒,這是人心的通病。
貪、瞋、痴會使家庭中的成員不懂得相互忍讓,社會也是因為人心有「瞋」念而互相計較鬥爭。本來人生應該是很美好的,就是因為有貪、瞋、痴等三種心理病態,所以稍被占了點便宜,就忍不下來。
佛陀之所以能成佛,就是在群體中能忍下別人所不能忍的侮辱和攻擊,做人家所做不到的艱難之事,所以他能成佛。
忍飢耐餓以德化怨
當年,佛的僧團中,有一位提婆達多比丘是佛的堂弟。他野心勃勃,想要統領僧團,因此和阿闍世王勾結,二人互通計謀。阿闍世王想早日取得王位,因此不惜用殘忍的手段將父王囚禁起來,禁供水穀,要讓父王活活餓死;提婆達多也利用種種的方法要殺害佛陀。
有一天、提婆達多和阿闍世王共議一計,且傳令下去、命令全城的人一律不准供養佛僧,若有違犯,必遭重罰。因此王舍城內竟無人敢供養佛陀及僧眾。
佛陀的弟子雖只是日中一食,但每天也不可缺少這一餐。時日一久,僧團己快無法維持生活。佛就叫目犍連、舍利弗、迦葉尊者等諸大弟子,分別帶著僧眾分散到各個地方去,唯獨佛和阿難及五百僧眾留在城內,他們忍飢耐餓,想以這分忍辱、毫無抵抗的忍德來感化阿闍世王。
慈悲心調服狂象
提婆達多得知佛陀的大弟子們都已離開佛陀,帶著僧眾分散各地後,又向阿闍世王說:「佛的大弟子和很多僧眾都已離去,現在城裡只留下佛陀和阿難以及五百僧眾。我們可以趁此機會,消滅佛陀及僧眾。」
提婆達多教國王隔天請佛陀入宮接受供養,而他自己就計劃用酒灌醉五百隻大象,等佛陀來此的途中,把醉象放出使其狂奔,企圖利用醉象去踐踏佛陀及僧眾。象不但力氣很大,被灌醉後更會發狂而到處攻擊人畜,極為危險。他們決定了計謀之後,第二天阿闍世王真的就依計行事,請佛陀前來受供。
佛陀雖明知他們的計謀,但仍然很歡喜的接受。於是和阿難率領五百僧眾向王官前進,行至半路,一群瘋狂的大象直衝出來;所有的民眾都驚慌走避,唯有佛陀、阿難和僧眾都安然不動。醉象已衝到近前,佛陀卻仍然安立不動。
奇怪地,這群原本瘋狂怒奔,驚天動地呼嘯而來的大象,到了佛陀及僧眾跟前時,竟然都安靜下來。而且,每一隻大象都溫順馴服,如五體投地般向佛陀跪下。佛陀安詳地露出笑容摸一摸大象,然後穿過象群,走入王宮。
阿闍世王看到這幕景象,心裡很吃驚。他發覺佛陀不只具有調伏人群的威德,即使是狂醉的象群,他都能馴服。所以,內心起了敬畏之意,於是恭敬地供養佛陀。佛陀對這件人為的「意外」不但不怨、不怒、在接受供養後,還真誠地祝福阿闍世王。這即是佛陀的忍德。
普通的人,受到他人一點點的欺侮,就要力爭到底,而佛陀卻是 「被辱不瞋」;雖然受人侮辱、侵擾,甚至到了讓人斷絕糧食,且欲以醉象要加害的地步,佛陀仍亳不動氣,不把侮辱放在心上。由此可知佛陀的心境已淨如明鏡,不起瞋恨等心念;心中常存著無量的愛心。
愛、慈悲、寬諒可以取代瞋恨之心,一個人若有愛心、慈悲寬容的心 ,怎會產生瞋怒?我們若能消除瞋怒,又怎會有人我是非呢? 可能很多人有這樣的經驗,在室內聽著外面的雨聲滴滴答答,雖然沒有冷風吹進來,但光聽到雨聲,就增加了幾分寒意;這是心裡的感覺。佛陀一再警惕我們──「一切唯心造」,不管是你對待人,或別人對待你,一切的動作感受、快樂或是痛苦,都是從心而起。不但人是這樣,其實世間一切眾生都是如此。
我們必須瞭解,一切人我、事物接觸時,心念感受,是如何生起來的?而歡喜,瞋恨……又該如何去壓制、轉化?培養快樂的心境,轉化瞋怒之心念,這就是我們修行要下功夫的地方。
佛陀在「二十難」中,提及「被辱不瞋難」,就是指:一個人在遭受侮辱時,一點都不會發脾氣,這才是真正的難得;人家若瞧不起我,而我能一點都不在意,這才是真正了不起的人。但是,世間能找到幾位這樣的人物?
多數的人都會鑽牛角尖,本來人家對你並沒有不敬之念,也沒有對不起你的地方。如果自己內心一直要往壞的方面猜疑,那就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孔子曾說,人如果有忍辱的功夫,天下就無事可爭鬥,世間的聖人都這麼說了,更何況是出世間的聖人──佛陀;他也教我們要學習「忍辱」。
氣柔心細不戰而勝
周朝時代有一位專門養鬥雞的人叫做紀渻子。「鬥雞」,顧名思義就是雞是好鬥成性的雞;兩隻雞對立時,一隻稍微一動,另一隻就立即反應上前,於是兩隻雞就衝突起來,彼此攻擊。有時鬥得鮮血淋漓、遍體鱗傷,牠們還是不甘罷休,到最後通常是兩敗俱傷,甚至必須有一方死亡為止。
周宣王很喜歡看鬥雞,紀渻子就專門為他飼養鬥雞。有一天,有人從外面買來一隻很強壯的鬥雞,周宣王很高興地把牠交給紀渻子。過了幾天,周宣王就問道:「幾天前買回來的鬥雞,你把牠訓練得如何?可以上場去比鬥了嗎?」
紀渻子說:「還不可以,因為這隻雞血氣方剛,鬥志高昂,還不宜上場。」
再過幾天,周宣王又問同樣的問題,紀渻子的回答仍是:「還不能上場,因牠一看到其他雞的影子,就會衝動,所以還不能上場。」
又過了多天,周宣王再問,這次紀渻子說:「可以了,因為牠看到其他的鬥雞,聽到牠們的聲音時一動也不動,牠的心已不受外物所動,就像是隻木雞一樣,所以可以上場了!」
諸位聽這個故事,會覺得很奇怪吧?爭鬥不就是要血氣方剛,鬥志高昂,才鬥得贏嗎?平常人都以為如此;不過,紀渻子認為這隻鬥雞雖然很強壯、鬥志很高昂,但如果一點風吹草動就先主動攻擊,那牠必敗無疑。因此,先訓練牠將鬥志收斂於心,才讓牠下場爭鬥。
後來這隻受過訓練的鬥雞一上場就穩穩地站立,即使其他的雞在身邊百般挑釁,牠還是像隻木雞一樣如如不動,牠只以眼晴注視著對方,對方就會產生莫測高深的畏懼,而自然的後退,不敢攻擊。連禽類都講究心理的運用,何況是人呢?
人,一定要有這分不瞋的涵養,不可動不動就心浮氣躁,以為別人都在與你做對。我們要以寬容的心待人,不要有「我如果不跟他鬥鬥看, 他還以為我很傻」的想法。有句話說「大智若愚」,不要怕人家笑你傻,要擔心的是人家說你太聰明,太聰明就是狡猾,「聰明」不是好聽的話。 如果人家說:「他怎麼那麼傻、任人家欺侮,一點也不在乎!」事實上,如果能做到這樣就是成功了。
每次看電視新聞,就教人觸目驚心,從國家最高的議事殿堂,至於社會群眾皆以暴力做訴求,用拳打腳踢來解決問題。原本可以是很美好的人生,為何變成互相爭鬥的情形?這都在於不肯忍讓而引起爭鬥之心啊。
前面也說過「見好不求難」,經濟富裕者要追求更多的財富,地位崇高者還要追求更高的權勢,所以才會起這番爭鬥混亂的場面。每個人若能盡本分,以佛心為己心,那還會有什麼爭端?學佛的人,就是要做到「被辱不瞋」──被人侮辱而不發脾氣;才是真功夫啊!
一「忍」天下無難事
佛陀告訴我們「被辱不瞋難」,雖說修行容易,但要修得忍辱的功夫確實很難,如果動不動就說:「他對我太過分,如果我不反擊,他 還以為我很傻!」像這樣的人,往往會一敗塗地。大家要學習「忍」這個字,如果稍有不如意就忍不下去,這一生就太難度過了。
修行如果少了『忍』字,那任何「行」都無法修。所以六度波羅蜜之一就是「忍辱」。
請大家記著,要像那隻鬥雞般不輕舉妄動,只是穩穩一站,其他的鬥雞就不敢來侵犯。修行如果能修到「內定」的心態,自然一切世間的困難都可以解決。
學佛有生忍、法忍,好比外面的雨聲滴滴瀝瀝,在大殿裡坐著,如果沒有這分生忍,大自然的氣候就會讓人坐不住,心裡想:「天氣這麼冷,如果蒙在被窩裡不是很溫暖嗎?為什麼要在這裡枯坐?」人和外在的大自然無法彼此接納,則「生忍」的功夫就無法成就了。所以日常生活中,我們無時無刻都要在「生忍」和「法忍」中互相包容,人我之間的對待更是如此。
回頂端 向下
 
人有二十難之八──被辱不瞋難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經典專區-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