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靜思晨語--20100129戒慎心淨 虔誠念純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41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靜思晨語--20100129戒慎心淨 虔誠念純 Empty
發表主題: 靜思晨語--20100129戒慎心淨 虔誠念純   靜思晨語--20100129戒慎心淨 虔誠念純 Empty周一 2月 01, 2010 4:03 pm

修行不論是身心,我們一定要很謹慎,所以要:
戒慎心淨無污垢
虔誠念純能省思
慚愧自愛不犯過
懺悔靜慮不染塵

意思就是要告訴大家,我們要時時戒慎,我們的生活不要犯了規戒,我們若能戒慎,心才能時常清淨,心若清淨就沒有污垢,心不會去染上髒污,就不會再招攬無明,最重要就是要虔誠,虔誠的心自然就念純,我們的念頭由遠都很單純,單純的念就能省思,所以對人、對事、對物,都要是虔誠的,才能保持念純,時時懂得反省。
再來就需要慚愧了,我們要懂得慚愧,有慚愧心的人才能自愛,不會犯過失,我們若是不知慚,更不知愧意,若如此,自己犯錯,也會帶人犯過失,所以慚是慚自己,愧就是愧他人,要把自己照顧好,才不會帶動別人的錯誤,要懺悔,懺悔的心才能常常很清淨,時時懺悔,清淨的心就是靜慮,我們的心能很冷靜,凡是很謹慎,過去的若有錯誤,我們一點點都要趕緊掃除。
所以在《水懺》中,我們不斷會看到懺悔、慚愧,懺悔,這就是說不要受染著,不要犯過錯,有染著、有過錯,我們要趕緊掃除,所以禪中有句話說,打得念頭死,就使我們慧命生,所以什麼念頭呢?
就是煩惱無明,煩惱無明不要再讓它復生,過去有錯誤,我們要乾淨掃除,不要再復生,若心無雜念、無煩惱、沒有無明,自然我們的心地就能淨慮,常常保持著靜寂清澄,所以就不染塵,就不會受污垢染污我們的心,所以經文中又這麼說:
如上所說
於三寶間
輕重諸罪
皆已懺悔

所說的「如上所說」,就是過去我們有很多的錯誤,或是在僧團中,我們必定要修六和敬,我們若是僧中欠缺了這六和,沒要互相尊重,假使有過失,就是造了輕重罪,這叫做「如上所說」,犯輕重罪,「於三寶間」,「輕重諸罪 皆已懺悔」,我們都懺悔了,所以我們若沒有懺悔,可能那些罪,不論是進入大殿輕視佛像,或是糟蹋了伽藍聖地等等,可能我們都常常會犯,尤其是在家人,尤其是信仰心、虔誠的心不足,可能會容易犯,所以接下來就是要,不斷提高警覺,在三寶間,輕重諸罪,我們都應該要懺悔掉,要一一懺悔,懺悔之後就不要再犯錯,除了在三寶間以外,還有:
其餘諸惡
今當次第
復更懺悔

除了在佛法僧之間,伽藍聖地中,犯了種種過錯以外,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人我是非中,是不是更多呢?所以叫做「其餘諸惡」,其他還有很多的惡,「今當次第 復更懺悔」。
上面這麼一直說下來,有很多很多日常生活,待人接物間等等,一直在說,這樣是犯錯,這樣是犯規,這樣是犯戒,已經說這麼久了,現在懺文中再次又說,「今當次第 復更懺悔」,還要在一樣一樣重新在懺悔,因為我們是凡夫,雖然知道了、知道了,容易忘記,也容易迷失,雖然聽了之後,一時的覺悟,但是又很容易,受外面的境界誘引,又再迷失犯錯,所以悟達國師他一直很用心,一次再一次叮嚀我們,再提醒我們,所以接下來再說:
如經中說
有二健兒
一者自不作罪
二者作已能悔

經中所說的二健兒,這兩者能保護我們的慧命,能使我們的慧命很健康,時時提醒我們戒慎虔誠,慚愧懺悔的心,這兩種方法,一者懺,二者悔,所以說懺悔,還是要再說懺悔,這就是能讓我們一不作罪,我們若有懺心,就不會再去做,若是有悔,就是做了之後,我們要趕緊提起悔悟的心念,所以時時提高警覺,這就是懺與悔。
若有懺悔的心,就不作罪了,或是做了之後趕緊悔過,就能保持我們的慧命,不斷延續成長起來,我們若是作罪之後,還沒有懺悔心,不斷再做,做了又不懺悔,未懺悔就又再作,這就會殺傷慧命,若殺傷了慧命,如此我們想要解脫,想要覺悟,想要成長智慧,那就沒機會了,所以下面這段懺文又說:
又有二種白法
能為眾生
滅除眾障
一者慚 自不作惡
二者愧 不令他作
有慚愧者
可名為人
若不慚愧
與諸禽獸不相異也

白法就是善法,這兩種善的方法,能使我們,使眾生滅除很多障礙,白,常常說皈依,這個皈字,就是一個白一個反,意思是反黑歸白,這就是皈依那個字的意思,反黑就是諸惡莫作,歸白就是眾善奉行。
意思就是,我們既然是佛教徒,就是皈依佛法僧三寶,佛陀乃是大覺者,宇宙的大覺者,覺悟了宇宙的真理妙法,我們的身心,已經歸向這位大覺者,歸向這大覺者,大覺者就是我們的典範,我們要向大覺者學習,所以我們要身心歸向佛,我們要學覺悟的法,就要時時反省,過去的錯誤、無明,我們要撥開無明,掃除錯誤,如此心地黑暗才能打開,打開了黑暗,開了這片心門,自然慧日,就是覺悟智慧的光明,才能照射入我們的心。
太陽出來時,就是黑暗過去了,同樣的意思,覺悟的時候,就是善法浮上來時,善法就是白,有白的善法,自然就掃除了黑暗的惡法,所以說來,這兩種白法,能使我們滅除障礙,我們眾生很多的障礙,都是因為我們一錯再錯,種下不好的因,結了不好的緣等等,這都是讓我們生生世世,事事不得如意,不論做什麼事都是很多障礙,所以這兩種白法,就是要讓我們學。
佛陀既然這樣跟我們講,開很多法門要讓我們了解,所以這兩種法叫做白法,我們的心地也是歸向法,既然是佛陀所說法,我們應該虔誠奉持佛陀的教法,所以這兩種法,「一者慚 自不作惡」我們自己不會去作惡,我們若是有慚心的人,自然就不會作惡,因為我們已經皈依佛了,我們已經是一個弘法的人,我們要守規守戒,守禮節,這就是對自己的內心,一定要時時有的,所以我們要常常提起慚,慚是慚自己,就是常常有警惕的心,有反省的心。
這樣是對或不對呢?對,我們才做,不對我們絕對不會去做,這叫做自慚,從我們自己的心,時時提高警覺,對不對,不對的,我們要趕緊把心門收好,不要讓我們的心向外放縱,所以我們要有慚,自然就不做惡,這就是守規矩,慚就是守規矩的意思。
「二者愧」,愧就是「不令他作」,知道我們自己要好好守規矩,若看到別人,我們也要知道對方在犯錯,我們不要被他帶走,更重要的,我們要趕緊及時,去做他的良師益友,他有錯誤,我們趕快再把他帶回來,所以文中所說的「二種白法」,這都是善,我們的心中有慚愧心,就是善法,有慚愧心預防自己,也守護他人,這叫做「慚愧」,預防自己不做罪業,守護他人不犯錯,這都叫做「慚愧」。
「若不慚愧」,「與諸禽獸不相異也」,所以我們人人要有慚愧心,我們若是無慚無愧,可能放縱了我們的身行,放縱我們的心,或是祼露身體,或是邋邋遢遢在伽藍內,像這些行為,都叫做不慚愧,沒有慚愧心的人一樣。
現在我們能看到很多,人自己要能自愛,現在的人穿衣都沒有一個規矩,過去,我們什麼年齡穿什麼顏色,什麼樣的衣服,製成什麼樣式,過去很講究,過去的人,幼年的時候,可以穿很可愛的服裝,較大一些,就要有紳士淑女的態度,上學時著學生服,小學的學生服,中學,大學,到了畢業之後,有教養的人衣冠整齊,年齡若更大歲數,歐巴桑就要穿歐巴桑的衣服。
現在的人和從前都不同,看了實在會覺得,人的形態規則,光是看身形穿著,就已經一直脫序了,「與諸禽獸不相異也」,這種沒有禮節,所以因為如此,我們若是犯了這種過錯,就是要:
是故今日至誠
歸依於佛
如法懺悔

我們就要好好懺悔,所以慚愧、懺悔,慚愧要常常提高警覺,警覺自己,維持好我們自己,要克服自己的欲念,克服自己這分身行的行為偏差,這都叫做慚愧,假使我們不小心犯了之後我們要懺悔,所以慚愧、懺悔,這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時時要謹慎,所以對你們說,要戒慎心淨無污垢,要虔誠念純能省思,我們要慚愧自愛不犯過,要懺悔靜慮不染塵,這是和大家做這分再提醒,這幾句簡單的話,用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自然我們心中時時乾淨,行中時時有法,所以時時要多用心。
回頂端 向下
 
靜思晨語--20100129戒慎心淨 虔誠念純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靜思晨語--法譬如水-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