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向下 
前往頁面 : 1, 2  下一步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8897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Empty
發表主題: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Empty周五 2月 19, 2010 10:29 pm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菩薩摩訶薩八萬人。」
在佛教的經典中,每部經都有「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與多少大眾……」等字樣。佛法經典稱之為經頭序,也成為開經六成就,證明這是佛陀所說的經典。
「如是我聞」有多種作用:一、尊佛遺教,尊重佛陀的教導;二、異外道,為了區分此為佛教經典而非外道的經典;三、息諍論,證明此經是佛陀所說得非阿難自己所說,如是我聞四個字可以平息大家的爭論而得意見統一。
凡是聽經的人,都可以常常聽到「如是我聞」。身為佛弟子的我們,千萬不可因聽過而產生厭煩。佛陀的教理很圓融且歷久彌新,聽過再聽才能永遠記在腦海中。身為佛教徒,如果不瞭解如是我聞的意義,當別人問起時,我們就無從為人解說,所以期待大家用心理解。
「尊佛遺教」,佛陀說法四十九年,將入涅槃時,他身邊有常隨眾一千二百五十人,大都已證得阿羅漢,諸漏已盡。「漏」即是煩惱,「漏盡」是煩惱皆已去除,視生死如歸。
諸弟子中多聞第一的阿難尊者,他是佛陀的堂弟,隨佛出家後不久即為佛陀的侍者,每天跟隨在佛陀的身邊。但是,一直到佛陀入滅時,他還未證得四果羅漢,因為心中仍有「情」的煩惱,也因為如此,所以在佛陀即將入涅槃時,阿難心情非常沉重悲傷。佛陀他的弟子皆寂靜地注視著佛陀,並無任何人哭泣,唯有阿難忍不住悲傷的情緒,但是當場又不好意思哭,於是跑到一棵大樹下放聲大哭。
佛陀的弟子之一----阿那律尊者聽到佛陀即將入滅的消息,就從遠方趕回來。他看到阿難哭得十分悲傷,問道:「阿難,佛陀即將入滅,我們將要失去教主,你要好好把握時間,趁佛陀尚未離去以前,趕快請教重要的教法,不要浪費時間在這裡哭泣!」
阿難聽到阿那律尊者如此說,他如夢初醒,心想:這分責任很大,佛陀即將入滅,我必須把握時間請法,不過卻無從問起。於是他告訴阿那律尊者:「我現在心亂如麻,想問的事情很多,卻不知從何問起。」
阿那律尊者說:「你可以請示四件事:一、佛陀入滅之後,如何使人相信結集的經典是佛陀所說的教法?二、佛陀在世時,我們都以佛為師;佛陀離開世間之後,我們要以何為師?三、對於惡性比丘,要如何應對?四、佛陀在世時,我們都依佛而住,以後我們要依誰而住?」
阿難聽了,立刻趕到雙樹林下,事實上,佛陀躺在樹下,為的是等他來問這四個重要的問題。所以佛陀見到阿難來時,微笑地說:「很好,我正等著你來啟問,這是很重要的事情,我來為你解說。」
佛陀說:「阿難,我四十九年來所說的法,你都已經聽過了,我入滅後,你是弘揚佛法的傳承者,要負責結集經典,結集是要以『如是我聞』四字為首來取信於人,說明是你聽到我親口所說的法,結集而成為經典。」
阿難又問:「佛陀滅度後,我們將尊誰為師呢?」佛陀回答:「你們當以『戒』為師。」
佛教中的戒律,是佛陀過去所制,戒律若在,佛法就昌盛,所以佛教徒應該要依法不依人。弘揚佛法的人,若能依佛法的精神,奉行佛制戒律,此人就是我們的師父,猶如釋迦牟尼佛再來一般。
我們不能因為弘法的人年紀輕就不尊敬他,只要他能實行佛陀救世的精神,具足法寶,並能以佛法來引導人,大家就要以恭敬心來尊敬他。這就是佛陀所制定的「以戒為師」,亦即「以法為師」。
阿難再問:「佛陀滅度後,對於劣質比丘不受規戒,我們要如何應對?」佛陀回答:「默擯之。」最後阿難再問:「佛陀滅度後可,我們要依何而住呢?」佛陀回答:「依『四念處』而住。」阿難說:「佛陀,我明白了,我會將您的遺囑謹記在心,依教奉行。」


月亮 在 周六 10月 01, 2011 5:40 pm 作了第 5 次修改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8897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Empty
發表主題: 佛教經典的結集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Empty周五 2月 19, 2010 10:30 pm

佛教經典的結集
佛教的經典並非佛陀在世時就已存在,二、三千年前的紙業並不發達。當時佛陀講法,弟子們即背誦流傳,也因為阿難尊者的智慧及記憶力超人,所以佛陀所說的法,他完全收藏在記憶之中。
佛陀滅度後,迦葉尊者即召集過去常跟隨在佛身邊的出家弟子,在七葉窟結集經典。結集經典需要經費,因為六、七百人聚集在一處專心結集經典,無法出去托缽,當時的護法就是阿闍世王。
阿闍世王曾是欲害佛陀的惡王,悔過之後成為佛教的大護法。當時由他供養結集經典的一切日用物資,所以,阿闍世王也是佛教中的大菩薩。
我們現在有經可讀,要感激阿難尊者,所有的經典都是由阿難尊者再次復講而結集;若非阿難尊者的忍辱力,縱使他有超人的智慧,我們今天也無法讀到這部經典。
當時,隨佛陀出家的弟子大都已去除煩惱,證得四果羅漢,而阿難卻煩惱未斷。在佛教中,煩惱未斷表示功力沒還不夠;然而,要結集經典沒有阿難也不成,因為他每天都跟隨在佛的身邊,所聽到的法最為完整。
於是,阿難受邀參加結集經典,那時由迦葉尊者當主席;迦葉尊者等大家坐定後,開始觀察每一個人的心境。修行人若修得「他心通」,一眼便可以看出他人的心是否清淨。過了一會兒,他站起來走到阿難的身邊,在數百人的面前,將阿難從座位上拉起來,責備他:「你還不夠資格結集經典!因為你尚未證得羅漢果位,心念未澄淨,煩惱也未盡除。」隨即將阿難請出山門外,並把門關了起來。
阿難並沒有因此而生氣,他慚愧地自責;為什麼幾百人之中,個個心地清淨,唯獨我有煩惱呢?於是他回到住處,提起精神來用功。當晚,他打坐、思惟佛的教法,整晚不斷地參究;直到非常疲憊想躺下來休息時,突然間開悟了,一夜之間證得四果羅漢,神通顯現了。
他非常高興地跑回七葉窟敲門,迦葉尊者問:「是誰?」阿難回答:「是我,阿難。」迦葉尊者說:「你還沒有資格進來!」阿難回答:「我的煩惱已經斷盡,此刻的心情已經澄清寂靜。」迦葉尊者說:「你的心既然已經清淨,證得四果,那就不必我來開門,你運用神通進來吧!」
阿難尊者就顯神通,穿過七葉窟的石壁進到裡面,證實自己是個四果羅漢。他一進到裡面,立刻五體投地向迦葉尊者頂禮,迦葉尊者感動得扶起阿難說:「阿難,我並非故意給你難堪,是希望你早日去除煩惱,證得聖果。羅漢的心境應如手畫虛空、畫過無痕,相信你不會記恨才對。」
身為佛弟子,大家千萬要記得這句話----我們的心,要如手畫虛空、畫過無痕,不能有懷恨之心。不要因為一句不中聽的話而耿耿於懷,剛才發生的不愉快,很快就讓它過去;若是懷恨在心,就是會煩惱未斷、心不清淨。必須將不好的思慮捨棄掉;阿難尊者能於一夜之間體悟真理,是因為他的心已到達「手畫虛空、畫過無痕」的境界。在修行的過程中,我們要效法阿難尊者的忍辱精神。
阿難尊者已是心地清淨的大阿羅漢,有資格來結集經典,於是就請阿難上台,重述
佛陀所講過的經。阿難尊者一上講台,他心中立刻浮現過去佛陀講法時的慈容及音聲,他虔誠而懇切地重述,因佛法己深烙在他的心中。
佛陀有三十二相,阿難尊者有三十相,本來就十分莊嚴,此刻他全神貫注、慈光滿面;在座的人耳朵聽到他的聲音,眼睛看到莊嚴的阿難尊者,大家心中開始起疑:是不是阿難尊者成佛了?或者是釋迦牟尼佛重新再來?或是他方的佛來了呢?
阿難尊者見大家心中生疑,開口說道:「如是我聞……」意思是:並非我阿難成佛了,是當初聽聞佛陀的說法,現在又依法而宣說。大家聽到阿難尊者如此說,就知道並非他已成佛,也不是佛陀再來,更非他方的佛來了,而是阿難尊者要轉述佛陀所說的法。
「如是我聞」有一作用是「息諍論」。大家都是佛陀的弟子,事實是師兄弟,如果是阿難所說的,恐怕會有人不服。「如是我聞」表示並非阿難所說而是佛陀所說,如此大眾為尊重佛之教法,自然就不會有所爭論。
另一作用是「異外道」。當時印度有多種外道教,外道的經首皆有「阿優」兩字,此二字是「有」與「無」之意,外道教言:萬法解皆不出有與無,不是有就是無,不是無就是無有。
佛教徒只要看到「如是我聞」,就知道這是佛陀所說的經,而非外道教經典。「如是」是確確實實佛陀當時如此說。「我」是阿難的自稱----現在我要講的這部經,是我阿難在佛陀的身旁親耳聽到的法。


月亮 在 周一 2月 22, 2010 7:04 am 作了第 1 次修改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8897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Empty
發表主題: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Empty周五 2月 19, 2010 10:56 pm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我們一般人開會,都會紀錄某年、某月、某日,但是佛法絕無法詳載確實的日期,因為時間會因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別。
現在的科學已經可以證明佛陀所說四王天的一天是人間的五十年,並非無稽之談;地球的時間和其他星球上的歲月完全不同,以地球各國而言,也有時差的問題。佛陀是大智慧者,他知道若以印度的時間來標明,到了其他國界就會行不通;為了讓佛法能普遍於一切有情世界,所以講經的時間通常採用「一時」。
佛陀當時宣說此經,地點是在王舍城的耆闍崛山中。「王舍城」是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期間,使用次數最多的地方,也是印度佛教最興盛之地。
王舍城是印度摩伽陀國頻婆娑羅王所統領的國土,十分的熱鬧。王舍城周圍有五座山,其一即是靈鷲山,簡稱為靈山。耆闍崛山這個地方非常清淨,該山就像一直靈鷲鳥的頭,所以稱為靈鷲山,《法華經》及本經都是在靈山所說,佛陀說法四十九年,靈鷲山是他最為合意的道場,因為該地距離王舍城既不遠也不近。
修行人一向不喜歡住在熱鬧的地方,因為既然已放下一切,無不希望清清淨淨,爭取時間研究教理、受持佛法。若是住在熱鬧的地方,隨時會有信徒來訪。
不過,如果信徒是為法而來,出家人也很願意就所了解的部分為他解釋,而且在交談之間可以增長彼此的見聞。出家人本來就是以弘法為要務,一方面研究教法,另一方面則將研究的心得再去教化眾生。所以信徒若是為法而來,出家人絕對歡迎。
然而,目前的社會,多數的人都不能以法為重,完全是以投緣為考量。佛陀在入滅前,交代弟子們要「以戒為師,以法為重」。佛陀所說的教法值得大家尊重,佛教徒應該要尊重「法」,依教奉行。
現在的人進入寺廟,寺裡的人如果熱心接待,施主一歡喜,不論該寺的人是否如法,都會熱心的擁護。然而,真正想要修行的人,一定是以法為重,絕對不喜歡應酬;以佛教而言,出家人既然放棄一切欲望,又何必去迎合他人呢?出家人以靜為主,不要去攀緣,所以,老實修行的人就不適宜應酬。
出家人直心為道場,沒有世俗人的諂曲,說法是他的任務,而非戲言迎合信施。身為正信的佛教徒,應該護持、尊重三寶才能修福修慧,否則只會增加自己的所知障。
佛陀當年選擇地點,也是基於避免被人打擾了原因,所以選擇郊區較為清淨的處所;但佛陀又以弘法為己任,每天都在講經說法,為了方便信徒來聽經,地點也不能離市區太遠。耆闍崛山這個地方正合佛陀之意,是一個最適合弘法的道場,所以佛陀在此的說法的次數最多。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8897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Empty
發表主題: 比丘的含義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Empty周一 2月 22, 2010 11:13 pm

「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大比丘是隨佛出家的男眾修行者。「比丘」之意為怖魔、殺賊、乞士
「怖魔」,我們所住的娑婆世界是三界之內的五濁惡世。三界內有一位魔王,魔王認定三界之內的眾生都是他的眷屬,所以只要有人發了道心想要出家,魔王就會起恐怖心。
發心出家就是希望脫離三界,一離開三界,魔王就會減少眷屬,因此魔王會想盡辦法來障礙。有一句話說,「一寸道,九寸魔。」一個發心修行的人,障礙往往特別多;如果沒有堅定的心,很容易被業障擊倒,因此,如果有人修行,一定要有忍耐的心情及堅決的意志,才能掙脫魔王的掌握。
「殺賊」,出家人慈悲為懷,為什麼又叫殺賊呢?此「殺」並非持刀殺人,而是要以銳利的智慧之劍斬除煩惱。眾生皆有佛性,都有成佛的可能,然而煩惱猶如「賊」一般,將我們內心的寶藏一件件地偷走了。
這些寶藏雖然沒有離開我們身邊,但是煩惱卻將我們的佛性層層掩蓋,這就是「煩惱賊」。佛弟子要盡量預防偷功德寶藏的盜賊,只要煩惱一來立刻要除滅這個煩惱的念頭。
我們的心若能定靜,精神就很清明,判斷是非、分別事理的能力就很敏銳。但是當逆境一來,瞋恚心產生,內心就會像火在薰燒一般,原本清淨明朗的心就被這把無明火熏黑了;所以佛弟子要有智慧,要將發脾氣的念頭立刻殺除,這就是「殺賊」。
若是起了貪念、痴念,亦要立刻運用智慧排除掉,使這三毒無法存在;否則我們的本性寶藏被煩惱賊搬運、掩埋,佛性將永遠無法顯現。聖僧已萬緣放下,世間沒有事情可以動搖他的心,煩惱賊已經全部殺光,不會再復活了,所以稱為「殺賊」。
「乞士」,士是清高的人。佛陀出家成道後,回到宮中度他的族人;後來他的多位堂兄弟和姨母、妻子、兒子也都隨他出家。佛陀十分慈悲,當時地位最為卑賤的奴隸也平等度化,所以佛門之中,有身分地位很高的貴族,亦有奴隸出生的人,而且人人皆平等。
印度的種族階級非常不平等,貴族永遠是貴族,奴隸永遠是奴隸,奴隸在路上遇到貴族要立刻迴避,否則將被治罪。佛陀為了打破這種階級不平等的觀念,顯示佛性平等,人種不分高下,所以規定:凡是進到僧團中,不論是奴隸出身或是皇親國戚都必須到外面托缽,大家的生活一律平等,這也是當時一般修行者的生方式。
佛陀出生的年代,世態紛爭,人心浮沉、業障逐漸增長。
佛陀看透世人的業力,也想到未來的世界,為了要使世間的眾生種福田、啟善念,所以僧眾都出去托缽,以便接近群眾,只要供養佛僧都可以種福田、起善念。也因此,僧團的生活採取日中一食,每天出去托缽一次。
當太陽升起時,每位修行者就要持缽出門,托缽不得超過七戶。第一家若布施一點點,可以在往第二家、第三家,視自己的食量而定,如果食物已夠一天的需要,就可以先回到修行的處所,等到中午在用膳。
若是福薄,走過七戶人家都無法乞到食物,也不可以再到下一家去乞食;要懺悔這是自己沒有福報,當天就必須忍耐飢餓回到精舍。
乞士和一般的乞丐不同,乞丐為了填飽肚子而乞食;有的甚至不要食物而要錢,因為錢可以拿來儲蓄。當時的出家人則不然,他們乞食只是為了要成就道業,而滋養身命,絕不乞討金錢。
比丘們用過飯後,就在精舍打坐,準備聽佛說法,乞法可滋養慧命,聽佛講經之後,
再將自己所體會的佛法傳布教化施主,所以乞士是志節清高之士,並非普通的乞丐。
在耆闍崛山聽佛說法的比丘,大都是煩惱己去除的大比丘,是修行證果的阿羅漢。在此集會的大比丘人數超過了一萬二千人。


月亮 在 周六 10月 01, 2011 5:53 pm 作了第 3 次修改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8897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Empty
發表主題: 「菩薩摩訶薩八萬人」「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俱。」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Empty周五 2月 26, 2010 8:38 am

「菩薩摩訶薩八萬人」
菩薩即菩提薩埵,譯為「覺有情」,摩訶是「大」的意思,菩薩摩訶薩是大覺有情,即大菩薩。
《無量義經》裡的菩薩,皆是登地以上的大菩薩,有的已達到等覺地位,已是佛補處的果位。
菩薩分為兩種:一是見習菩薩,亦稱新發意菩薩----
過去不知佛的教理,不懂得發心,不過,聽法之後,不但能夠了解,還能發心行菩薩道。
菩薩道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道業,新發意菩薩聽了佛法之後,立志學佛的慈悲精神,實行教法、救度眾生。
菩薩摩訶薩,並非初學的菩薩,個個都已具備佛的慈悲及精神,腳踏實地完成許多功德,所以稱為大菩薩。
佛陀說法時,靈鷲山上的大菩薩就有八萬人,其餘還有許多大臣、長者,場面極為盛大。

「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俱。」
天道也是屬於六道之一,只是天人的享受比人間好很多,苦少樂多。
他們能夠生在天堂享樂,而我們卻生在苦惱的娑婆世界受苦,這是因為個人所修的因不同所致。
有「天堂」的說法並不是佛教才有,世界上很多宗教都承認除了人間以外,還有更快樂的天堂存在。
一般人很容易於身口意三業中,造下十惡業,必須修十善業的人,才能生到天堂。



月亮 在 周六 10月 01, 2011 5:56 pm 作了第 1 次修改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8897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Empty
發表主題: 十善業是生天之因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Empty周六 3月 06, 2010 12:15 am

十善業是生天之因
十善業即身三、口四、意三等善行----身三善業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除了不殺生之外,還以憐憫心去愛護生靈。貪生怕死是眾生共同的心態,凡是有生命的動物皆欲生不欲死,即使微小如蚊蟲、螞蟻也不例外,所以我們要愛護生靈;不犯殺業,自然可以培養慈悲的善業。
「不偷盜」即不義之財不取,應知「少欲為最富」。過去有一位少欲知足的人,他雖然十分貧窮,但是每天都充滿歡喜與滿足。他的快樂源於不貪,只要食物足以裹腹,衣服足以蔽體,他就感到很滿足了。工作時他努力地做,領到的工資即使不很多,但他都雀躍萬分。僱主看他如此高興,心想:我日進斗金都沒有這麼快樂,他只不過得到一點點就如此興奮,真是一個大傻瓜!
事實上,他並非愚人,而是真正大智若愚、有智慧的人;他不貪著,不爭不計較,因為他有長遠的眼光,看透事件的世相,也了解人生的享樂,都是片刻即逝,而且「享樂」是苦的開始而非真正的快樂。
「欲」是一種苦受。現代人的物質生活提高,欲望充斥著每一個家庭。世人美其名為提高生活水準,是世上許多罪業也由此產生。當很多人都有洋房、高級家電、汽車時,較窮的人若肯以正當的方法去賺錢、購買倒還好。但是有的人見到別人有豪宅,而自己無力購買,為了貪圖享受便生起歹念去詐欺、搶劫……,他們會這麼做,大多數為了滿足不正當的欲望。如果能少欲知足,自然就不會受到世俗的誘引,而有偷盜詐欺等犯罪的惡行。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是自己的東西,不可去取,取了就會造業。學佛的人一定要控制自己的心念,不要盲目隨著世俗的流行趨勢而走;唯有少欲知足才是最快樂的人。
看看那為知足的工人,他所領到的是微薄的工資,快樂卻遠比另一位百萬富翁來得多,他是不是心靈富有的人呢!學佛的人非但要少欲、不偷盜,更要將一部分積蓄拿出來布施,見到苦難的人能付出愛心;如此福報將更大,這就是第二種善業。
至於「不邪淫」,世間凡夫俗人的淫欲心最為熾盛。孔子所過,好色之人,若能將好色之心轉為仿效賢人之心,此人將來必定可以成賢大要之內。由此可見,世人好德之心,遠不如好色之心。
一個人發心念佛,若是道心不堅固,可能第一天念一萬聲佛號,第二天念八千,到了第三天就只念六千,彷彿下樓梯般地層層下降。就像俗話說的----第一年學佛,佛在眼前;第二年學佛,佛在半天;第三年學佛,佛已不見。現在的人仰慕賢人的心很薄弱,貪色之心卻很強。有的年輕人為了感情甚至可以殉情,若能將尋死的念頭轉過來為社會貢獻一己之力,將來必定可以成功為好人生。
淫欲真是害人不淺,六道中的眾生之所以綿延不絕,也是淫欲所至。所以佛陀成佛之後,提倡修清淨行。出家人要完全戒除淫欲,在家信徒則不可邪淫,先生必須忠實地對待妻子,妻子也要遵守婦道。有些居士甚至發心受在家菩薩戒,於齋戒期間和出家人一樣,完全斷淫欲,可見真正的佛弟子非但不能邪淫,更要謹守人倫道德。
口有四業:妄語、兩舌、惡口、綺語,這四業不犯即是四善業。《地藏經》云:「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有的人一開口就傷人,這就是「惡口」,有違慈悲的本懷,我們必須以慈言愛語,來引導一切眾生;說話應該說有益於人的話,多說好話也是善業。身為佛教徒,必須言而有信,不但守信更要守時,千萬不可「妄語」,守誠、言行一致是人格昇華的善業。
「兩舌」就是搬弄是非,兩舌的人將來死後,墮入地獄必受耕舌之報;舌頭被
鉤出,再以鐵犁耕過,因此我們不可以兩舌。「綺語」是說些迎合他人的不誠實語,為了自身的利益而說得天花亂墜。孔子說:「巧言令色,鮮矣仁。」一個喜愛花言巧語的人,很少具有道德心。身為佛教徒應該以直心為道場,以智慧言語調和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所言皆是誠實語。
意業有三:貪、瞋、癡。一切的業皆由心起,修行人要修得不貪、不瞋、不癡。不但不貪,還要布施;不但不瞋,還要愛護一切;不但不癡還要以正見知識來判斷是非。總之,能轉貪為布施,轉瞋為慈悲,轉癡為智慧,即是「意」三業。
每一道的眾生,皆是由自己所造的惡業而受報。若能謹守十善業「不貪、不瞋、不癡,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將來自然可以生在天道。若是能守五戒,將來則會再投身於人間。
「天」道雖然比人間快樂,但是生到天上亦非究竟之道,天人的壽命很長,天界愈高,壽命也愈長。佛經云忉利天的人壽平均為一千歲,忉利天的一天是人間的一百年,我們過完一生,天堂一天還没過完。但是,他們天福享盡、壽命結束時仍舊要墮落,而且很可能會落入惡道。
因為眾生的業是自作自受,善業惡業的種子都在八識田中,並不會因為行善而抵消惡業。行善業可以享福,造惡業也須由自己承擔苦報,所以我們一定要十分謹慎。學佛就是希望能淨化心地、超越輪迴,即使是天道也不想去;學佛者要發大願,於未來要親證佛果,如佛一般引度一切眾生,同至安樂的淨土。


月亮 在 周六 10月 01, 2011 5:57 pm 作了第 1 次修改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8897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Empty
發表主題: 地球即將毀滅?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Empty周六 3月 06, 2010 11:19 am

地球即將毀滅?
曾經有一位日本婦女來訪,她到台灣來遊覽是因為讀到一本書----描述地球即將毀滅。抱獨身主義的她決定開始環遊世界,第一站就是來到台灣。
因為他是一位佛教徒,所以來到台灣就到各大寺廟參拜。她問我要如何才能脫離六道?我告訴她:「想要離開六道,必須勤修佛法,依照佛陀所說的教法去實行,才能離開六道,不會再入三界受苦。」
經云:「三界如火宅。」三界眾生是眾苦煎逼,所以若超越娑婆世界,千萬不要求生天道,因為天道亦是八難之一。天人壽命長、享受多,所以他們不知道要修行,此為「富貴求道難」。佛皆是在人間成而不是在天道修成,因此佛教徒不要執著生天,我們每做一件善事就要回向佛道;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才能超越三界,證得佛道。
再看經文,「龍」是屬於旁生類,古代人都相信龍能布雲降雨。「夜叉」是飛行於空中的惡鬼。「乾闥婆、阿修羅」,乾闥婆是天帝之樂神,阿修羅道的眾生享有天福而無天德,性情暴躁,瞋心特重。
「迦樓羅」即大鵬金翅鳥,「緊那羅」是天之樂神、「摩睺羅伽」即大蟒神。每次佛陀準備說法時,他們就會以天樂來讚佛、供養佛。除了天龍夜叉等非人來聽佛說法之外,尚有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優婆塞是佛陀的在家男眾弟子,優婆夷是在家修學的女居士。


月亮 在 周六 10月 01, 2011 6:01 pm 作了第 1 次修改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8897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Empty
發表主題: 「大轉輪王小轉輪王......供養佛已,退一面坐。」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Empty周六 3月 06, 2010 11:35 am

「大轉輪王小轉輪王,金輪銀輪諸轉輪王。國王王子國臣國民,國士國女國大長者,各與眷屬,百千萬數而自圍繞,來詣佛所,後面禮足,遶百千匝。燒香散華,種種供養,供養佛已,退一面坐。」因為印度與古時代經常為了爭取國土而戰爭。所以當時的印度人民,十分盼望有大轉輪王出現世間,可以從統領全國。
由於戰亂不斷,所以很多人心裡都祈求「轉輪聖王」出世,使天下太平、人民長壽。可以平平安安地生活。不過,大轉輪王並未出現過,或許只是他們心中理想的人物。
當時與會的國王除了自己奉持佛法,還率領著他的眷屬及國臣、國民、國士、國女、國大長者一起來聽法。佛法難聞,我們除了自己聽法,還要鼓勵親人去聽法,因為佛法可以啟發人心,引導我們向善。
一個家庭若人人都能信佛,自然就能父慈子孝。正信的佛教徒心地慈悲,將一切眾生當作自己的兒女,男眾必是慈父,女眾必為賢妻良母,兒女若能信佛,將來必能成為社會的優秀青年,這就是一個幸福的佛化家庭。
信佛的人首先必須要守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一國之中,如果大多數人都能學佛,這個國家必定會強盛安定。所以,當佛陀講經說法時,一些國王為了讓國家能夠興盛,都會盡量鼓勵人民去聽法。
「各與眷屬,百千萬數而自圍繞,來詣佛所,後面禮足,遶百千匝。」這些國王、王子、國臣、國民各自帶領眷屬,共有百千萬數,來到佛前恭敬地圍繞,與佛陀座下五體投地禮拜。印度人認為人最無尊貴的是頭部,他每以最尊貴的頭頂禮佛足,並且繞百千匝,以此表示他們最虔誠的敬意。
「燒香散華,種種供養,供養佛已,退一面坐。」繞佛之後,為了要清淨道場,他們燒最珍貴的沈香、檀香。
聽經及說法的人,最重要的是心要清淨。因此,我們平日燒香要選擇品質好的香,數量則不必多,優質的香可以鎮靜精神,而燒香及散花都是恭敬的供養。


月亮 在 周六 10月 01, 2011 6:03 pm 作了第 1 次修改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8897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Empty
發表主題: 何謂三種供養?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Empty周六 3月 06, 2010 12:11 pm

何謂三種供養?
供養又分「利供養、敬供養、行供養」三種。利功養:是以花、果等物質來供養。如果沒錢買花、買香也沒有關係,我一向都告訴大家:進入道場最需要的是清淨的氣氛,不要因為沒錢買花買香,就不敢上寺廟去拜佛,這樣會失去信佛、學佛的機會。
敬供養:雖以花、香供佛,若是沒有恭敬心,依然沒有作用。可見敬供養比利供養來的重要。進入寺廟,態度一定要端正,禮佛時要觀想佛在眼前,恭恭敬敬的禮佛之後,還要頂禮寺裡的方丈法師,這是三寶弟子進入寺廟裡必須注意的禮節。
行供養:「行」即是身心的修德行為,敬供養雖然不可少,但萬一身體不適,無法起身禮佛,在心中默念佛號亦無不可。不過,只要身體可以做到,行的供養就應注重不可捨離;此外,慈悲的願行,我們時時刻刻都不能捨離。莫忘身、口、意必須付諸善行,惡事則絕對不可以去犯,依教奉行就是行的供養。
當時,靈鷲山法會中來到佛前的人已經具足了這三種供養----燒香、散華是利的供養;繞佛禮足是敬的供養;與會的菩薩、大比丘皆已斷煩惱,心地已經清淨,依照佛的法門修行,具足了行的供養。


月亮 在 周三 2月 23, 2011 8:27 pm 作了第 1 次修改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8897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Empty
發表主題: 其菩薩名曰:...如是等菩薩摩訶薩八萬人俱。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Empty周六 3月 06, 2010 5:21 pm

其菩薩名曰:文殊師利法王子、大威德藏法王子、無憂藏法王子、大辯藏法王子;彌勒菩薩、導首菩薩、藥王菩薩、藥上菩薩、華幢菩薩、華光幢菩薩、陀羅尼自在王菩薩、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常精進菩薩、寶印手菩薩、寶積菩薩、寶杖菩薩、越三界菩薩、毘摩跋羅菩薩、香象菩薩、大香象菩薩、師子吼王菩薩、師子遊戲世菩薩、師子奮迅菩薩、師子精進菩薩、勇銳力菩薩、師子威猛伏菩薩、莊嚴菩薩、大莊嚴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八萬人俱。
以上諸大菩薩皆是因德行而得名,聞菩薩名,我們應該起慚愧心。因為人人本具佛性,人人皆可成為菩薩,而諸大菩薩得以永垂不朽,令人仰慕,但是至今我們卻還是凡夫,這是我們應該反省之處。
眾生的本性清淨無染、無私而平等,只因一念無明,生生世世於六道中輪迴;佛性被障蔽,所以內心迷惘了,自私自利不肯為人群服務,不能以菩薩的志向為志向。因此,但我們念到菩薩名應深以為戒,從此刻要開始精進,做新發意的菩薩,千萬不要怕辛苦;想要行菩薩道,就要具足忍辱精神和堅定的志向。
好人雖然難做,但我們更要立志去做。比如:慈濟的委員,為了救濟貧困必須到處勸募,有時候會員不在,委員還要為他們代墊。明理的會員知道捐錢是為自己種福田,大都很樂意捐錢;如果碰到不明理的會員,不但臉色不好看,有時候為了幾十塊錢,委員還得跑好幾趟。
委員們為了「布施」的救濟基金來源,不能不用心勸募,即使別人的臉色不好看,還是要以誠懇的態度去鼓勵對方。因此,如果沒有堅強忍辱的精神,就無法勝任委員的工作。菩薩為了救眾生,一定要忍耐一切;即使受到恥辱也不為所動,心力的奉獻、物質的布施,甚至權勢的打壓也在所不辭,永遠不退失菩薩的宏願。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8897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Empty
發表主題: 舍利弗的發心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Empty周六 3月 06, 2010 6:03 pm

舍利弗的發心
修持六度的確艱難,舉例如舍利弗於佛的弟子號稱「智慧第一」,佛陀曾講述舍利弗過去的修行過程中,為了學菩薩行,曾發心布施一切給眾生;至要眾生有所求,他一定要滿足對方的心願。
身為大長者,有名望有財富;後來將財產全部布施給貧困者,一直到身無一物,他的布施之心仍未稍減。他說:「過去古佛為救眾生而割肉餵鷹,我也發願要將身體布施給
眾生。」
他發了大心之後,有位天人想試探他所發的宏願是否堅固。天人化身為一位青年,坐在路邊哭泣,大長者看到問他:「年輕人,你為什麼哭得這麼傷心呢?」青年說:「我告訴你也沒有用!」大長者說:「你說說看,或許我能夠幫助你也說不一定。」
青年說:「我的母親病得很嚴重,大夫說必須要有藥引才能開藥;而藥引必須取自一位心地好,修行功夫也很好的人,以他的眼珠來和藥,我母親的病才可能痊癒,可是我要去哪裡找這種藥引呢?」
大長者說:「沒有問題,只要一顆眼珠就可以救你的母親,我立刻就可以給你。」說完立刻挖出他的右眼給這位青年。青年大叫:「哎呀!對不起,我忘了告訴你,大夫說過必須要左眼才有效。」大長者無奈地說:「沒有關係,救人就要救到底,我的左眼馬上取下來給你。」
這時候大張著兩眼已盲,青年接過眼珠,拿到鼻前聞一聞,故意說道:「大夫吩咐過,修行人的眼珠必須非常清淨,你的眼珠味道這麼腥臭難聞,顯然你的修行並不清淨,這樣的眼珠怎麼能夠當藥引呢?」說完就將眼珠丟擲在地,並且用力去踩踏一番,故意讓大長者聽到聲音。
大長者此時深感心灰意冷,心想:菩薩行難修,捨了眼睛還讓人嫌腥臭。他本來修大乘行,願意捨身為眾生,但是遭受逆境後,他退轉了,決定回到小乘獨善其身的修法,從此不敢再發心行菩薩道;直到今生遇見釋迦牟尼佛才有所改變。由此可知,菩薩道難行;但是唯有行菩薩道,才能漸入聖道,證得佛果。所以,我們一定要有堅定的決心,即使遭受嫌棄也不退轉。
現在既然念菩薩名,就要常常自我反省;不要因為菩薩道難行就退卻了。大家必須了解,地球是十分危脆的,何時要毀滅無法預期。生命更是無常,人事物生滅多變,我們如何預定修行的時間有多長呢?所以必須把握當下,及時努力去做。切記「一失人身,萬劫難在」,縱使再來做人,能否聽到佛法也是未知數。所以,菩薩心要在發願之後恆久去實行,才能成為精退不退的大菩薩。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8897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Empty
發表主題: 是諸菩薩,莫不皆是法身大士,戒、定、慧、解脫、解脫之見之所成就。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Empty周六 3月 06, 2010 6:33 pm

是諸菩薩,莫不皆是法身大士,戒、定、慧、解脫、解脫之見之所成就。

這些志願為眾生離苦得樂,而付出無所求的大菩薩,共有八萬人。「法身大士」是累積修行而斷除一分無明,即顯一分法性之菩薩,亦即立大志、行大願的大菩薩。
既為佛弟子,不能不守持戒律,「戒」可防非止惡。人在世上若不謹慎,舉手投足都容易造罪業,因此我們不論是一舉手、一投足,乃至開口動舌都要小心謹慎;身業要保持清淨,不能有殺盜淫的情形發生;口業要預防不當的言語;心境要更清明沉著,不要起了貪瞋癡的惡念。
我們要時時保持自己的涵養,有的人心情開朗時就笑臉迎人,遇到不如意的境界,怒氣一生就開口罵人,甚至還動手傷人。這種人往往還自我辯解,聲稱自己的心地很好,只是脾氣不好而已。事實上,一個容易發脾氣的人,就不能算是好人,因為他的修養功夫還不夠。
我們若要做一位菩薩,必須確確實實做到:外面的境界現前時不喜、不瞋。你嫌棄我,我不瞋;你讚嘆我,我也不喜。一切以平常心看待,涵養的功夫達到極致,就是持「戒」清靜。這些菩薩皆是法身大士,涵養極深,不會受外境動搖,不會做出違反人道的事情,因為他們已具足了「戒」。
「定」即不亂,修行必須修到任何事都不會擾亂自己的心。心如止水,歡喜悲傷皆不動搖,將一切眾生都當作自己的眷屬,任何事情都可以原諒,不被境界所轉。「定」是由平日的修持而得,要將雜念放下,視名利、得失如浮雲,唯有摒除欲心才能得定。這些大菩薩已經具足威德,心不散亂,智慧具足,到達解脫的境界,是真正的大菩薩而非新發意菩薩。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8897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Empty
發表主題: 其心禪寂,常在三昧;恬安澹泊,無為無欲;顛倒亂想,不復得入。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Empty周六 3月 06, 2010 7:01 pm

其心禪寂,常在三昧;恬安澹泊,無為無欲;顛倒亂想,不復得入。

這些大菩薩,內心的境界常在禪寂之中,禪即定,只要是佛所開的法門,皆是為了引導我們進入禪寂的境界,佛陀施以種種的教法,無非是要使眾生能夠棄除煩惱;唯有如此,心才能達到禪寂的境界,此時心境即得寂靜輕安。
一個平日就很用功的人,且智慧具足,判斷是非的能力也會很強。當事情做好之後能隨即放下,心裡絲毫沒有掛礙的人,他的心境必定清朗寂靜。我們學佛,不論是修行或做事也必須「前腳踏出,後腳提起」;不要時時去計量,即能恬安澹泊。布施千萬不要存有期待回報的心理,有「我相」的布施,內心就不得清淨。學佛,必須修到任何時刻都在禪境之中。
過去的大德曾說過,挑水運柴無不是禪。念佛時,不只口在念佛,心也要念佛,這是要訓練念佛人行為舉止皆在一念中。我們都是凡夫,必須以佛的聖號來訓練心地的功夫,使心不受外境動搖,「顛倒亂想,不復得入」,沒有煩惱的生滅即為禪。
「寂」即是靜,指心不受外境動搖;「三昧」亦是禪,三昧意指心止一處,不令散亂而保持安靜。菩薩的心常在禪寂之中,不受世事煩惱所困擾,「恬安」即恬靜輕安。


月亮 在 周三 10月 26, 2011 2:35 pm 作了第 1 次修改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8897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Empty
發表主題: 佛印禪師與蘇東坡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Empty周六 3月 06, 2010 9:08 pm

佛印禪師與蘇東坡
過去有一則公案----蘇東坡曾寫一首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然後命書僮送與佛印禪師,表示他的心己十分恬靜,任何大風大浪都打不動他的心。當時佛印禪師就寫了一張紙條,請來人帶回給蘇東坡;蘇東坡一看,上面竟然寫著「放屁」兩字,他非常生氣,隨即過江興師問罪。佛印禪師安閒地說道:「居士不是說,你的心已『八風吹不動』,為何『一屁』就將你打過江來呢?」
由此可知,我們應於平日好好訓練定力、培養德行,等到逆境來時,才不會生起瞋恚煩惱。同時要訓練自己少欲知足,透視外界欲境的虛幻而完全放下,不去計較得失。習禪的人,尤其要安住在恬安的境界,如此心才會定靜,心靜則身能安。
我們的心若不能恬安,身體起即不得安康;心能安定身即安康。菩薩已去年到心在寂靜中,心常安泰,身體自然就很輕安健康。
「澹泊」,即對世間沒有貪求,不為世間的名利地位所動,只有救度眾生的心志。「無為無欲」即所做的事情都不是為自己的利害得失。菩薩並非完全無欲,但是他的欲和凡夫不同,是清高的希望,祈願世間能祥和平安。
凡夫皆離不開「財、色、名、食、睡」五欲。財、色、名、食、睡是地獄五條根,眾生總是在這五條根裡打滾,一生的勞碌。正當的賺錢方法倒也還好,有的人卻為不義之財而造業。例如:為官者貪污,經商者成為奸商,更有為財而殺人搶劫者。
曾有一位記者問我:「師父,慈濟功德會的委員,每一個人都很賣力付出,幾乎每個月都有好人好事,您為什麼不在慈濟的雜誌上發表呢?」
我說:「慈濟的委員完全是為眾生在做事,絕對不是為了名利而做,若是計較名利,志業絕對無法成就。我希望慈濟委員個個都能拋開名利心,每一位正信的佛教徒,都應該任勞任怨為眾生服務。如果參加慈濟委員的行列,還要計較自己的善行是否被刊登出來,這樣的人根本沒有資格加入慈濟委員的行列。」
「想要成為功德會的委員,必須具足『誠』與『正』,確確實實是在為民眾做事、接引大眾,貢獻自己的力量來為大眾服務;正即正當的見解,沒有偏私的念頭。如果為了沽名釣譽才加入會員的行列,就很難長久處在慈濟團體中,慈濟功德會之所以受到肯定,完全是建立在誠與正上;人人都不求名利,委員們一心一意助人而不求報,確實是發心的菩薩。」
記者聽了說:「真是難得!慈濟功德會之所以被肯定,完全是因為大家不求名利而付出。」
我們做事除了要誠與正之外,無論付出多少,都不要放在心上。若是做了一點點就計量於心,功德將微乎其微;如果做完就讓它過去,這才是真功德,只要認真地做,不求名利反而受到肯定。現在研究本經,是為了要了解菩薩的心境。我們既然是新發意菩薩,就要開始學做菩薩,不論布施或者任何付出,都不應求回報。
這些菩薩的志節清高,已到無為無欲的境界,唯一的期盼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以利益眾生為己志。
「顛倒亂想,不復得入」,顛倒是指無明、欲念及不正的見解。眾生之所以成為凡夫,皆是因為顛倒,違背了本性,凡事自私自利,只為自己打算,甚至在世間胡作非為。我們必須了解,生活在世間是為群體生活,並非一個人就能生存。「眾」即其多數之意,眾生應互為利益,共同生存。
比如:我們想要吃一碗飯,必須經過多少人的付出!首先要經由農夫的耕種、收穫,再由商人販賣。生米賣回來,還需經過炊煮;炊煮前使用的火柴、鍋灶等用具,也需經過許多人的付出。光是一碗飯就需要這麼多人的努力,可見眾生是相互依賴生存的。既然如此,我們應該要互相照顧,慈眼普視一切眾生,千萬不要有只求自己好、不顧他人生死的念頭。
不論是拜佛或者做任何善行,我們都要以虔誠的心來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天時若順,地球上沒有災害,我們自然可以平安快樂。如果為了自己的名與利而對佛有所求,滿願之後才肯添油點燈,這無異是交易的行為。
佛陀是我們心靈上的導師,我們應該時時刻刻依照佛的教法去實行,能依教奉行,自然就不會去造惡業;不造惡業,就可免除災難。
佛陀是過去無量劫、修行證果的聖人。他明知這個世界的眾生最剛強,最難調伏,業障也最重,但是為了救度眾生,他依然深入五濁惡世來做度化的工作。我們既然要學習做菩薩,就要不畏辛苦;愈是辛苦的工作,愈需要親自去做。而本經所舉的這些菩薩已經「顛倒亂想,不復得入」,能以大悲平等的心去成就別人。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8897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Empty
發表主題: 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無量法門,悉現在前。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Empty周六 3月 06, 2010 9:18 pm

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無量法門,悉現在前。
「靜寂」即心不動念,心靜,意志即清淨。,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無量法門,悉現在前。當我們打坐時,即使是很小的聲音,耳根也能立刻察覺到;外面的風聲以及樹枝搖曳,也都能敏銳地感受到。,我們平時就要加以訓練,心能平靜,智慧就會明朗,判斷力也會增強。好比一面明鏡,自然能清楚映照外境,猶如清靜的湖水可以映照明月。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8897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Empty周三 4月 07, 2010 12:00 am

放下煩惱智慧生
曾有人問我:「師父,我要如何才能開智慧呢?」我說:「只要你放掉煩惱,心無雜念,自然就會啟發智慧。」
他又說:「我就是無法去除心中的煩惱,想不煩惱都不行呢!」我說:「已經告訴你方法了,你要試著做,否則,只一味地求師父給你智慧,這真是一項奢求。莫忘了智慧是可以訓練的,首先就要依法觀照、放下煩惱,智慧才能顯現。」
這些大菩薩的精神清淨明朗,可以很正確地判斷是非,因為他們心境寬闊,志玄虛漠、毫無貪求。一般的凡夫皆以狹窄的眼光在判斷事物,但是菩薩的心胸開闊,一件事在行動之初,也就能預測後果;凡事只要有利於大眾,即使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對事情的看法深入且透徹,絕對不是表面功夫。
任何事物我們都必須仔細去觀察,才能發掘出美好的一面。而粗心大意的人,往往只看表面而忽略了美好的內在。
古人說:「君子如青松,小人如紅花。」君子的外表猶如青松,看起來並不起眼,但是如果在各種境界中仔細觀察,將會發現青松的毅力無限,不畏風霜。小人讓人乍看之下,雖然奼紫嫣紅、無限艷麗,但是三、五天之後,鮮美的紅花就凋謝了。紅花雖美,但是不長久;青松雖無出眾的外表,卻能屹立不搖。
菩薩的志願要如青松一般,經得起風雨的考驗;更要有堅強的魄力,勇於接受磨練。君子的志願廣大,見解力強,凡事皆以大眾的利益為先,此為「靜寂清澄,志玄虛漠」。
「守之不動,億百千劫;無量法門,悉現在前」,菩薩的心是以為眾生服務為目的,這種志願並非短暫的,而是從初發心開始,經過億百千劫都不會退轉。他們得一善而拳拳服膺,生生世世都守著為服務的志節,沒有絲毫自私的心,這就是菩薩廣大的心胸以及堅強的志願。能夠如此,無量法門就會顯現在前。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8897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Empty周三 4月 07, 2010 12:38 am

得大智慧,通達諸法;曉了分別,性相真實。
先以一則小故事為譬喻,有一位老婆婆,家境十分貧窮,僅有的財產,就是一條毛毯。有一天,好不容易出現了陽光,老婆立刻將毛毯取出來曬;她唯恐毛毯被竊,所以就搬了一張椅子,坐在毛毯旁邊看守著。
有個小偷想要竊取毛毯,但是老婆婆在旁看守著,讓他苦無機會下手。於是便想了一個辦法,他走到老婆婆面前,告訴他:「老婆婆,現在的賊很狡猾,偷了別人的東西,還要人家向他道謝,你要特別當心才好。」老婆婆說:「怎麼可能?我一直在這裡守著;而且小偷若偷走我的東西,我一定會很生氣,怎麼可能還向他道謝呢?」
小偷就說:「你若不相信,我可以示範給你看看。現在你在此看守毛毯,我來扮演小偷。當小偷來時,會和妳談得很投機,告訴妳:『老婆婆,妳坐的地方陽光不夠充足,我幫妳將毛毯拿到陽光較強的地方曬,同時用棍子把上面的灰塵打掉。老婆婆,妳會對我怎麼說?』」老婆婆說:「真是太感謝你了。」
就在老婆婆不斷低頭道謝時,竊賊拿起毛毯就揚長而去,再也不回頭了。俗話說:「賊計狀元才。」他為了偷取財物而運用世智辯聰;將聰明用在不好的地方,這就是「惡智聰明」。
「大智慧」也是人人本具,有的人顯發於外,而惡業重的人則掩埋在深處。學佛的人有了智之後,必須要有純良的慧,才能運用智力於善處。「智」能分別世間的事相,「慧」則可以了解出世間的真理。菩薩的智慧具足,他們不但可以分別世間的事相,更能了解出世間的真理。
曉了分別,性相真實」,曉了即明白。菩薩通達諸法,可以分別眾生的心性,並且了解世間的事相。在度眾生之前,首先要了解眾生的喜怒好惡。例如:一個飢寒交迫的人,你若強迫他信佛,他一定無法接受。菩薩首先會設法讓他吃得飽、穿得暖,然後再引導他走向追求真理的佛道。所以,如果希望佛教能夠普遍的被眾生接受,一定要先去利益眾生。
《普賢菩薩行願品》中的恆順眾生,就是依照眾生所需要的法門而施教。不但要了解眾生的特性與欲望,還要了解時機與世相,觀機觀時以施教。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8897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Empty周三 4月 07, 2010 8:50 pm

有無長短,明現顯白;又能善知諸根性欲。
眾生的根器不同,有的人執空、有的人執有。菩薩必須觀眾生的根器,視其智力高低而施教,所以菩薩首先要有深沈的眼光,才能充分的了解眾生的根性及成熟的時機,同時也可以明暸眾生的欲念。
上根器的人可以聞一知十,根器低下的人則無法體會。所以,對於智慧較高的人,要以較深的道理去引導他;對於根器低下的人,要以淺顯的方法去開導他。
以陀羅尼,無礙辯才,請佛轉法輪,隨順能轉。
陀羅尼」是印度文,譯成中文為總持,能持能遮之意。能持一切善法,佛陀所說的教法與功能,他都能納受;反之,也能遮止一切惡法,預防不善法的發生。
陀羅尼有四種:
一、 法陀羅尼:即法的總持,佛所說的一切教法,他都能總持受持,又可以簡稱為聞陀羅尼。
二、 義陀羅尼:把持佛陀的教義,好好加以運用而不忘失。
三、 咒陀羅尼:咒即秘密語、咒法,若有禪寂定力的功夫,持咒成功可以得到感應。
四、 忍陀羅尼:我們想要為眾生做事,成就菩薩願行,必須具備忍的功夫。想要得到陀羅尼,一定要能堪忍一切苦,不論受到任何挫折都能忍耐,這樣才能真正成為菩薩。
與會這些大菩薩因為具足四種陀羅尼,所以辯才無礙,可將心中所理解的教法,用來教化眾生而無所障礙。說法的人不但要先去理解教法,同時也要實行教義,然後再加以宣講,這才是實在的法。如果只是依照字面解釋,就不能算是真正的法。法,一定要流入心中再顯露出來;就像把食物吃進胃裡,經過消化吸收,再供給身體所需,有了這個身體,我們才能付出力量。
我慢心重的眾生,不肯接受菩薩的教誨;卑劣慢的眾生則逃避教誡。菩薩的人格清高,沒有分別心,願意慈愍一切眾生。菩薩無法直接施教時,只好以間接的方式,令眾生能自己覺悟。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8897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Empty周三 4月 07, 2010 9:58 pm

菩薩的隨機度化
過去在大陸的浙江省,離普陀山不遠處住著一個不孝子。他以殺猪為業,家中尚有一位老母親。他白天出去做生意,夜晚則到處花天酒地。每次喝醉了回家,叫門的第一聲,母親必須立刻來開門;要是讓他叫了第二聲、第三聲,一進到屋裡,老母親必定會遭到他的打罵。
老婆婆是個虔誠的佛教徒,心地很善良,受了委屈無法對外人講,只能向觀世音菩薩訴苦,每天兒子一出門,她就跪下來求觀世音菩薩。她擔心兒子犯了重業,因此祈求觀世音菩薩,能令她的兒子早日覺悟、去惡向善。
普陀山每年從過完年,一直到二月十九日之前,香火都十分鼎盛,有的人甚至坐好幾個月的船去進香,而這些進香客一定會路過這對母子所住的村莊。不孝子對朝聖的盛況十分好奇,到底觀世音菩薩是什麼樣的人物,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遠道來朝拜?後來,他決定親自去看個究竟。
他一早就乘船出發,抵達普陀山時已經時值黃昏。普陀山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山上到處都有寺廟。其中一座寺廟,有一位蓄長鬍子、很有德相的老和尚在觀世音菩薩殿前念佛,威儀莊嚴,這位不孝子,見到德相莊嚴的老和尚,不禁生起了恭敬心。
他問:「師父,我是來找觀世音菩薩的,請問觀世音菩薩長什麼樣子?現在在什麼地方?」,老和尚說:「很不湊巧,菩薩出門去了。我聽他提起要到一位沈施主的家,您大概就是沈施主吧?菩薩已先到您家去了,機會難得您趕快回家去吧!回到家後,當您看到一個披著外衣、鞋子倒穿的人,那個人就是觀世音菩薩。」不孝子聽完不敢有絲毫遲疑,立刻搭船回去。
另一方面,他的母親在家一直祈求觀世音菩薩,說:「我的兒子今天發了大心,到普陀山進香,一路上都必須搭船,求菩薩保佑他旅途平安。」還真是天下父母心!兒子平時雖然對她不孝,她卻沒有絲毫怨言,見兒子還未回家,仍擔心地祈求菩薩保佑。等到夜深、人也累了,老婆婆只好先去休息。
不孝子回到家已經是深夜時分。他想到觀世音菩薩在家等他,不敢怠慢,所以一回到家便大聲地叫門,老母親等他未歸才剛睡著,聽到叫門聲、猛一驚醒,立刻起身去開門……。
當他急急忙忙把門打開時,兒子見到開門的人「披著外衣、倒穿著鞋子」,立刻跪下來直叩頭。這突如其來的舉動使她不知所措,仔細一聽,兒子口中喃喃叫著:「觀世音菩薩……」剎那間她鎮定了下來,發現自己一慌張披 反了衣,倒穿了鞋,但兒子為何突然這樣恭敬叩頭?猜想可能是菩薩已渡化她的兒子。
老婆婆心安定下來,對兒子說:「你把頭抬起來,是我,不是觀世音菩薩。應是菩薩教導你:如果想要禮敬觀世音菩薩,首先要敬重堂上的母親;若是對堂上父母不敬,只想跑到那麼遠的地方去找菩薩,那是顛倒,求不可得。」
不孝子聽完母親的話,剎那間如夢初醒、覺悟了,他體會到觀世音菩薩的靈驗,知道是菩薩在為他說法。原來母親就如菩薩,時時刻刻慈悲地照護著自己;而觀世音菩薩則慈悲地看護一切眾生。從此他徹徹底底地改過,為了不造殺業,他也換了職業,成為一個正信的佛教徒,並且娶妻生子,好好地孝養母親至百歲終老。
這就是菩薩的智慧,觀世音菩薩為了度化眾生,他並沒有直接向不孝子說法,而是以方便法來化導他。佛法難聞,今天我們已得人身,得聞佛法,又能在菩薩道上專心修行,真是值得慶幸,所以,大家要好好地把握時間精進。
為了學佛度眾生,我們必須要多聽、多研究,聽了之後還要身體力行,自己的威儀也要加以調整,我們所學習的威儀規矩,並非只限於這七天內使用,希望大家學好之後,時時刻刻都要依照規矩去實行。
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學習一件事物之後,如果能夠勤加練習,熟悉之後不是很得心應手、很快樂嗎?就像剛才我們調整威儀及念佛的秩序,現在道場內秩序井然,是否令人覺得心情舒坦呢?每一個人,如果都能調整好自己的威儀與規矩,整個團體就是個成功的團體。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8897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Empty周三 4月 07, 2010 10:24 pm

「請佛轉法輪,隨順能轉」,菩薩不但上求佛道,在吸收佛法,調整身心、去除煩惱之後,更以智慧辯才來教化眾生。菩薩求法的心永無止境,度化眾生亦無止境。「法輪」,佛法如輪,一方面可以輾破罪業的種子,一方面可以普及一切眾生。
「隨順能轉」,菩薩能夠得一善而拳拳服膺,而且學無止境,我們也要一面學習,一面教別人,若有不懂之處,要盡量發問。孔子曾說,君子要不恥下問。
眾生的執著心重,私我心強,凡事皆以自己的立場為出發點。一個人若有我相就會有貪欲,有了貪欲就不會顧及他人,業障也因此日積月累。若不是佛陀的教誨、勤轉法輪,眾生的貪執絕對無法破除,所以我們必須聽法,才能體悟人生無常,眷屬的關係只不過是「假聚」,即使是我們的身體,也無法永遠擁有,世間更非我們久居之地。
失去人身之後,日後若受報於六道中,所受的苦報絕對多於樂受。因為六道之中,除了天、人之外,其餘都是惡道。阿修羅雖然享有天福卻沒有天德,時常發脾氣也是一種痛苦,因為內心時時忿忿不平,不能恬靜喜悅;地獄、餓鬼、畜生道更是苦不堪言。我們的身體雖然是假合之身,然而所造的業卻是真的,絲毫都逃不過業報,所以,一定要依佛所說的教法實行,去掉我執、不造惡業。
有了轉法輪的功德,才能去除惡業。佛陀說法是在轉法輪,佛法要說給許多人聽,傳播到很遠的地方,所以菩薩時時刻刻請佛說法、轉法輪。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8897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Empty周三 4月 07, 2010 10:47 pm

微渧先墮,以淹欲塵;開涅槃門,扇解脫風,除世熱惱,致法清涼。
「微渧先墮」,眾生的心本來是清靜的,但是,由於無始劫來流轉於六道中,心性被外界的塵垢一層層地淹蓋了。猶如一面明亮的鏡子,不斷地被塵埃覆蓋,日子一久就無法照明外境;又如風沙滾滾的大馬路,一陣風來就塵土飛揚,看不清前程。
佛法就如朝露,露水雖然微細,但是經過一夜露水的滋潤,第二天清晨,塵土早已溼潤而不飛揚。
我們接受佛法也是一樣,每天一點一滴漸進地研究,心中厚重的煩惱,因為法水點點滴滴的滋潤而減輕許多,雖然煩惱仍舊存在,但是在無明煩惱即將生起之時,可及時提醒自己,不可以隨便發脾氣,要透視煩惱的虛幻性,使我們心中的無明、垢穢不再滋生。
「開涅槃門,扇解脫風」,涅槃是佛極光的境界,是寂靜之意。眾生都有不好的習性,若能時時反照自心,以佛法調伏無明、欲念,日子一久就會成為一種習慣。比如:我們一開始學習繞佛,大家的腳步參差不齊;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時,要由右腳開始,大家一定要用心來調整自己的腳步,時間一久習慣養成,即使不去注意,也可以走得整齊畫一。
我們學佛就是要訓練到心不動念,順境時心不動念,遇逆境時也不傷心;生氣有時可以「氣死人」,過度高興同樣也會令人樂極生悲。傳說唐朝的程咬金,當他所擁護的人獲得成功時,他因過度高興,大笑不止而死,可見並非只有生氣才是煩惱,其實高興也是煩惱。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8897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Empty周四 4月 08, 2010 1:31 pm

《慈悲三昧水懺的由來》
造《慈悲三昧水懺的由來》的悟達國師,是一位有德的高僧,極受唐懿宗所禮遇,每次升座說法,懿宗都親自向他作禮,並且賜檀香寶座;物欲的誘引真是可怕,當悟達國師即將升座說法時,心中頓時生起歡喜,傲慢的念頭,念頭一起,業障之門也隨之打開。
正當他在升座時,膝蓋不慎撞到了檀香椅。一開始只是瘀傷,漸漸的化膿成為一個人面瘡 ,形狀宛如人的五官;他遍尋天下名醫都無法治癒,真是苦不堪言。
後來,憶起昔日曾經照顧過,迦諾迦尊者,尊者在離去前曾對他說過:日後若有難可以相詢。於是,悟達國師立刻啟程前往;迦諾迦尊者見悟達國師前來,立刻請一位沙彌引領他到巖下山泉洗滌傷口。當他正要掬水洗瘡時,忽然聽到一個聲音說:「且慢清洗,我有話要告訴你,不知你是否聽過『袁盎斬晁錯』的故事?」
悟達國師回答:「聽過。」那聲音又說:「你就是袁盎,我是晁錯,過去十世以前,我被你斬於東市。因你十世皆為高僧,修持嚴謹,所以我報仇未果;現在你受寵於懿宗,歡喜妄念一起,業門打開了,我就乘隙而入。今日你得迦諾迦尊者以三昧水洗滌,冤家宜解不宜結,我願意和你解開此一冤結。」
悟達國師一聽,心中十分惶恐,立刻掬水洗滌傷口。當他的傷口一碰到水,真是痛徹心肺,剎那間就昏厥了;等他醒來時,人面瘡已完全消失。
於是他深深覺悟到:修行要老老實實、腳踏實地,不要為名利而修行。因欲境容易誘惑人心,使人墮落,從此他不再回到皇宮接受皇帝的供養,就在山下塔一茅棚,虔心地著作《水懺》提醒後人。現在我們所誦的《水懺》,即是悟達國師所作。
由此可見,生氣是煩惱,歡喜的妄念生起也是煩惱。學佛的人,要習得喜怒哀樂皆不放在心上的功夫,能夠達到這個程度,才能體會涅槃的境界。菩薩為了度眾生,所以,常以清靜解脫的方法來教化眾生,使人解除苦惱。
一般人身心,皆被世間的苦樂所纏縛,比如:身體被家務的繩索綑綁,心則被情所縛;有許多人想要念佛,但又割捨不下自己的家業。有一位老菩薩,幾天前就一再吩咐別人要去接她到精舍參加佛七,她想在清晨三點多出門,晚上九點多再回家。第一天她大約八點多抵達,當天下午四點多就告訴我要回家。我問她:「妳不是要到晚上才走嗎?」她說:「不行!只要我一出門,孫子就會哭著要找奶奶。」
有一次,我的俗家弟弟帶著孩子來花蓮看我,平時在家和奶奶的感情最深厚。出發當天,奶奶送孫子到車站時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回家之後,思孫心切更是天天哭。然而孫子一來到這裡,天天玩得好開心!問他們想不想奶奶?他們都說不想,要他們打電話和奶奶講話,他們竟然都說不必了。
由此應該明瞭:既來之,則安之;拜佛念佛如果心不在焉,是沒有用的,一定要用心聽法,為的是要解除心縛。
除世熱惱,致法清涼」,菩薩說法是希望眾生能去除煩惱。世間的種種事物都容易使人起煩惱,聽到佛法的音聲,能使人煩惱去除,就好像接受法雨滋潤般的清涼。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8897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Empty周日 4月 11, 2010 8:46 pm

次降甚深十二因緣,用灑無明老病死等。猛盛熾然,苦聚日光;爾乃洪注無上大乘,潤漬眾生諸有善根。
菩薩說法,首先要解開眾生的煩惱,若眾生仍舊無法離欲寂靜、去除煩惱,就接著分析十二因緣法,告訴大家人生不必執著,執著至終還是空。人生的生死流轉過程,是由十二種因緣和合轉化而成,這十二種因緣若是滅了,人在哪裡?我們的親戚眷屬又在哪裡?
十二因緣:即「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種種的苦。
從「無明」業力而至「行」的運作,入胎出世……,胎兒一離開母體,接觸到空氣會放聲大哭,那是因為細嫩的皮膚接觸到空氣非常的疼痛。接著被放進熱水中洗澡,洗好後又以毛巾搓揉。小嬰兒卻毫無反抗的力量,由於受業力的牽引,從出生那一刻開始,接觸、感受,乃至人生過程中的欲愛、想取、佔有,從此就會嚐盡苦難的滋味。
「生苦」只是一個開始,外面的境界,不論是苦或樂,都會誘引人去追求五欲而造業。由此可見,人生苦多於樂,每一天的舉止動作,也大都是在造作苦因。
我們從出生開始,經歷幼年、少年、中年乃至老年,身體就在不知不覺中,隨著歲月而產生變化。年輕時滿懷雄心壯志,想在社會上有所作為,然而有的人事業未成但年歲已老大,感嘆自己頭髮已白,卻一事無成,這種並非真正的覺悟,而是求不得,心灰意冷的感覺。
少壯時期體能健壯,創業的精神也較旺盛,不過,身體健康的青年,若是意志不堅定,很容易墮落;要他努力向上,卻沒有耐心及毅力,而好強鬥狠的個性,往往會鑄下不可挽回的錯誤。
如報紙刊載的消息,有一位青年,身體健壯卻不務正業,遊手好閒又好賭,每天流連在不正當的場所,欠下不少的債務。他在家鄉實在住不下去了,想要逃到大都市卻苦無路費,於是心中頓生歹念。
他的鄰居有一位八歲的獨生女,就在這個女孩上學途中,他以一塊藍布蒙面,將女孩綁架到附近的山中,加以強暴之後,綑綁丟在山路旁。然後寄出一封事先寫好的勒索信,限女孩的父親在六個小時之內要帶三萬元到他所指定的地點贖人,否則要撕票。
女孩的父親接到恐嚇信,立刻到歹徒指定的地點。當他和歹徒一交談,雖然對方蒙了面,但是他隨即辨識出是鄰家男子的聲音,他伸手要扯開歹徒的藍布,卻被他脫逃了。
歹徒自以為聰明,脫逃之後回家去換了衣服,隨後又趕到山上,將女孩鬆綁後帶回去交給她的爸爸,自稱是自己救了女孩。女孩的父親早已報警並投下埋伏,逮補之後問出口供,他才俯首認罪。像這種身體健壯的青年,不走正路,卻做出恐嚇強暴等不好的事情,這就是年少不懂事,才會犯下如此重大的錯誤。
人的年紀老大之後,身歷其境就會慨嘆老苦的滋味,不論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漸漸地衰敗了,這就是老之苦。有了生就會老,老了各部分的機能就會衰退,身體機能一衰退,毛病就多了。
不過,病並非老人的專利,任何年齡的人都可能生病。蠢動含靈皆愛惜生命,因此「死」是眾生所恐懼的。
佛經上形容,死的那一刻猶如「烏龜脫殼」。聽說要讓烏龜脫殼,是以滾燙的開水當頭淋下,烏龜受不了了,強行掙脫龜殼,那種痛楚實在難以忍受,死又如「活牛剝皮」,多殘酷的折磨!這種痛苦我們可想而知。
死亡時,除了身體上的苦之外,精神上更是苦不堪言,每個人在世間都有親愛的眷屬,更有付出血汗建立起來的事業。活著的時候,對眷屬就有生離之苦,即將死亡時,所面對的是死別之苦,對事業更有著捨不得之苦。
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佛,教我們許多解脫之道,其中之一即念佛法門,人在臨終的時刻,眷屬最好不要在身旁啼哭,應該幫亡者助念佛號。既然知道人生無常,就應該及早訓練自己的眷屬,當親人往生的時刻,家屬不要在周圍啼哭,以免讓死者的精神分散。
亡者過去所造的業,如果惡業重大,當外在的業緣顯現時,又受到眷屬哭啼的影響,心念一散亂,神識就會渺茫著隨著業力而轉入地獄、餓鬼或者畜生道,自己都無法做主。
世人常說,任何事都應該學,唯有死不能學。但是,我們身為佛教徒,別的事可以不必學,死則不能不學。「生死事大」,念佛的人要念得心念清明,解脫與否就在這一刻。
人生是由十二因緣合而而生,死雖然是苦,生亦是苦。佛教所探討的是宇宙人生的道理,我們若想了解自己生從何來,死往何去?一定要研究十二因緣法。
循序漸進的教育
用灑無明老病死等」,菩薩為了使眾生解脫苦惱,所以運用種種方便法門,乃至開設十二因緣,以「因緣如幻」來灑滅我們的無明、老、病、死。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8897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Empty周日 4月 11, 2010 8:50 pm

猛盛熾然,苦聚日光;爾乃洪注無上大乘,潤漬眾生諸有善根」,我們因為有了生、老、病、死,無明造業等種種苦患,就彷彿是炙熱的陽光,於盛暑時使人煎逼難耐。此時大家莫不渴望能降下一陣及時雨,以紓解熾盛的暑氣。菩薩在眾生需要的時刻,便及時降下了法雨。
眾生心中起煩惱時,菩薩即以種種柔和善順的語言來安慰、勸誡、引導,使他能解除煩憂,內心感到清涼。菩薩引導眾生,並非以小乘的方法,他是用自度度人的大乘方法。
「潤漬」,如一件乾燥已久的東西,我們必須以水慢慢浸泡,才能滲透到裡面;若只是潑在表面,往往無法被吸收。法不必多,想要救度眾生,一下子運用太多太深的法,眾生也無法吸收,重要的是要有耐心,不間斷地分析引導。
乾燥的泥土路面,風一吹就會塵土飛揚,入夜以後,露水開始在草木上凝結、降落,我們肉眼雖然看不見,但是第二天的清晨,卻可以看見塵土已經濕潤。教育眾生也是一樣,點點滴滴循序漸進,由淺入深,一天、二天乃至一年,三年毫不間斷地學習引導,佛法的種子,自然可以植入眾生的心田,善根也會因此產生。
若希望農作物長得好,首先必須鬆土,然後灌溉適度的水分。種子埋入土中,如果將土壤壓得又擠又硬,想要種子早日發芽,那是很難的;縱使發了芽,也一樣長不好。現在我們接納了佛法,就彷彿一畝田經過鬆土耕耘,又有菩薩的法雨潤漬,菩提苗自然就能逐日成長。
眾生皆有佛性,只因薰習了世間的染欲,才會生起無明惡念。菩薩要引導眾生發現自己的善根,眾生的心中已忘失佛法的概念,菩薩為了誘導眾生,設下種種的方便法門,就像在眾生心中播下了一粒粒菩提種子。
布善種子,遍功德田,普令一切,發菩提萌。
每一位眾生心地皆有一畝功德田,只是我們沒有好好耕作。福報由布施行善而來,想要成佛或是要修成菩薩的果位,一定要福慧雙修;如果只修智慧,過去生卻沒有和人結緣修福,縱使法說得再好,眾生還是不肯親近、不接受你所說的教法。因此,我們今生一定要廣結善緣,而最佳的方法則是多布施。
有的人身相莊嚴,不論是行住坐卧,讓人見了皆起歡喜心,仿彿過去已經熟識一般;這就是過去曾經廣行布施,和許多眾生結好緣。參與慈濟功德會是種功德田的最佳法門,每個人每個月點滴累積,金額雖然不多,所結的緣卻很廣大。
菩薩首先講解「布施得福的道理」,是眾生能夠布施造福,然後再令其深一層體會教理。使眾生明瞭,布施只是法門之一,當他一方面為眾生服務,另一方面為自己的生死探求解脫方法時,菩提芽(覺性)就會漸漸地萌發出來。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8897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Empty周日 4月 11, 2010 8:56 pm

智慧日月,方便時節,扶疏增長大乘事業。
菩薩引導眾生需要智慧,否則無法啟發眾生的根性。
菩薩的智慧就如日月,月亮與太陽的光芒完全沒有分別心,不論是高山或者溪壑,平原抑或沙漠,美麗的、骯髒的,日月都普遍地給予照耀,絲毫沒有分別心。菩薩救度眾生也是如此,只要眾生需要,就觀眾生的根機而施教。
方便時節」,一個人在極為苦惱時無法接納佛法,在極為快樂時也無法接納佛法。
「方便」乃是教導眾生的方便法,眾生的根機參差不齊,所以菩薩施教的方法也不同,必須運用智慧,以不同的方法來教化救度眾生。除了運用好方法,還需要選擇適當的時機,否則將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扶疏增長大乘事業」,即培養人們發大心、做大事業的心。
令眾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常住快樂,微妙真實;無量大悲,救苦眾生。
「疾」在此應解釋為快速通達。菩薩引導眾生,使大家很快地趨入覺道,「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無上正等正覺,是佛的境界,如何才能通達此一正覺大道?菩薩引導眾生發大心,使人們能夠走上正覺的道路,使眾生能永遠常住在快樂的大菩提道,「常住」是指心靈安住的境界。世事無常,一般人所擁有的只是物質的享受,而非心靈上的享受,心靈若沒有依靠就會感到空虛;佛菩薩以佛法來教導大家,就是給眾生心靈上的依止處,使人人常住在快樂的境界中。
有的人認為,一個有修有德的人,心中都不會起煩惱。在此我們要加以區別,菩薩雖然不為自己的得失煩惱,他對世間的欲念已極為淡薄,任何環境對他而言已無掛礙;但是他仍有煩惱,即憂念眾生,關心眾生的安危。菩薩以無量大悲憂念關切眾生,因此並非進入佛門就心無一物,重要的是要放下小我,拿出大我的精神。

荷擔如來家業
一般在家居士常會對出家人表示:「修行拜佛,我也很喜歡,不過我現在家庭的重擔還還放不下,像你們能心無掛礙、專心修行真好。」這句話說起來似是而非,修行人心無掛礙,是因為不計較自己的得失,在家居士常說自己業重,深入地探討,其實只是操心一個家庭而已。比如:當自己的親人遭遇不幸,就會哭哭啼啼傷心欲絕,如果是換成別人,就好像無關痛癢了。
出家人則不然,他們要荷擔如來家業,這個擔子十分沉重,有人說:「前三,後三,兩個三三一對擔。」所指的,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弟子要挑起如來家業,必須上求佛法、下化眾生,出家眾所擔負的比在家居士還要重,必須具有菩薩心腸,將一切眾生皆視為自己的兒女,沒有分別心。
一般人尚有分別心,但是佛菩薩愛護一切眾生,不捨離任何眾生;出家人的任務也是如此,我們要學習佛菩薩的精神,為大眾的安危而起悲心,運用無量大悲哀來救拔苦惱的眾生。
回頂端 向下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德行品
回頂端 
1頁(共2頁)前往頁面 : 1, 2  下一步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經典專區-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