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靜思法益團隊分享
2014/04/17 晨起薰法香
得法入心妙無窮
智慧法藏富無量
善緣法種勤耕耘
因核果海法莊嚴
我們天天都沐浴在法流中,天天看著法,,感受到法,法能入心,那種妙的境界,不知大家是否有能體會到嗎?平時人對人,事對事,世間人事總是紛紛擾擾,到底事情這麼簡單,結果複雜的事務很多,若能心靜下來,好好想,複雜的事務,回歸回來一一詳事思量,基釭這是這麼簡單的事,簡單心就無罫礙無煩惱,這就要法入心,真的很奧妙,也能讓我們感覺,人間原本是這樣單純這樣美,怎會有這麼複雜的事?有時再好好想,是啊,人生怎會這麼複雜,因核果海,無量劫以前,無數世身的以前,就是結這樣緣,造這樣的因,所以變成了人間事物的複雜,這也是要心再回法,再有辦法解開心的煩惱,總之,法入心,這是有辦法講,卻是無法體會,我這樣說,是我心境的體會,您們這樣聽,聲聽進了,卻是那分心境的體會,無法體會,這到底是何法,為什麼如此複雜,又是如此簡單?為什麼這複雜的人生,跟過去的過去無量以前,那個因與緣又有何結果?要如何想,真的很難體會,這只能說,可言宣、難體會,這一定要身體力行才體會的到。
如吃東西,跟妳們說,這是甜的東西,怎會這麼甜?太甜了!沒吃的,到底甜到何程度?怎會這樣甜?沒吃的人根本不知,這要自己體會。有時工作做完,流汗感覺很舒服,有人就說汗流浹背,這很辛苦,你沒用出勞力,怎會汗流浹背?不流汗的人,看人流汗覺得很辛苦,那要付出很多,這是很辛苦,不過真實去付出,當然要出力,當然要去接觸,付出接觸後,流汗後身體的輕安自在,那感覺要自己接觸到才能瞭解,這是種很微妙的境界,所以法入心妙無窮,自己身體力行,那種歡喜輕安自在,這是別人沒做體會不到,怎麼說也體會不到。唯有他聽我們的話,帶他進來一起做,這樣,原來是如此,感恩你帶我進來一同做,我體會到了,付出接觸後的歡喜,所以妙無窮,但沒做的人體會不到。
「智慧法藏富無量」;我們學佛,法入心,才能智慧,人生事事物物,我們要能分辨,智是分別智,同樣是人,人的習氣各不相同,我們明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但是偏偏我們每一個人習氣不同,因為習氣不同,所以人間就有是非,有人我的分別,這是非我們又再分不清,我們不能分別是非所造作,就是惑與業。惑就是無明,不會分別是非所造作出,就會有很多惡業,就是智不清楚。若我們有智慧;有智,能分析清楚,這是對的,是可牽教的,人人回歸如來清淨本性,不只是付出,付出還要用感恩心,不受付出過程中有後悔,也不受人我是非有埋怨,這就是我們學佛是非若分清楚,方向正確,這智分別的清楚,就無悔無怨。
在人群中付出,是非分清,自然不起惑,沒有無明,不會說做到這樣,有人會說,為什麼自己事業、家業,不好好顧好,去顧別人的事,這是為什麼?你做的這麼辛苦,我又聽到別人對你有批評,有智慧的人安然自在、輕安自在。若是智慧分不清的人,心就再起動搖了,我這樣付出沒得人讚歎?因沒分清楚,是非不分,以為你這樣付出是為別人做事嗎?其實是替自己做事情,是非清楚的人,我們會知道,這是修行的道場,我們的付出是在結善緣、造福業,有這因緣結善緣,有這因緣造福業,何必要來讚歎!不用,這是我的道場。分別是非很清楚,自然不受煩惱搖動我們的心,這是智,智是分別智。
但若分別智分不清楚,變成人間聰明,世智辯聰不是真智慧,智慧與聰明完全不同,聰明的人,付出想得讚歎,想要得利益回歸,這是聰明的人,聰明的人不肯吃虧,這叫聰明。智慧的人,有智的人,吃虧就如吃補,滋養我們的慧命,付出就是我們的道場,這就是真實智的人,分別智,分的很清楚。慧;智很分明了,是非很清楚,回歸到我們身體力行,我們的生命與天地眾生是同為一體,所以慧是平等慧;沒分別人種,沒分別國界,沒分別生命的種類,總是開闊的心胸,天地為一體,這就是慈悲等觀,慈悲到最頂點就是慧,所以慧就是修行回歸本性最大目標。「智是分別智,慧是平等慧」,這是與大地眾生同為一體,回歸我們真如法藏,在我們內心;真如法就藏在平等慧中。若能這樣,這是富無量,何人是最大富?知足的人最大富,我們若知足,人人就很富有。最近常說非洲,貧困人多,但人人很快樂,他們願意付出的心,財富滿滿,他們很知足,能幫助人是他人生最大福,他很開心,智慧法藏富無量,說到非洲那裡人的快樂,體會到他們的快樂,也真的很快樂,住這樣破爛,這樣小的屋怎快樂得起來?因為他們打開心門了,佛的教法就是要啟開眾生的心門,所以叫開、示,跟我們開示,讓我們瞭解。
其實人生是什麼?就是假和合,這四大和合,因緣和合就是有,因緣分開,四大分散,還不都是一無所有,空了!這些非洲的菩薩,本來就是什麼都空,故這時接觸到我能付出,我什麼都有了,這種來是空空,我將東西付出給別人,別人有了,我自己輕安,像這種心情真的很奧妙,這得法入心妙無窮,他們心已打開了,法得入心,所以妙無窮,因為他們的智慧,已經回納到法藏,就是入到他們深心,回歸法是這樣他們體會到了,所以知足,知足最大富。
「善緣法種勤耕耘」,這就是與佛有緣,聽聞佛法很歡喜,這個法,他們在非洲,我們佛法就是在印度傳來中國佛法大興,所以佛法藏的奧妙在華人世界,卻是經過二千、一千多年後,或幾百年前,佛法不斷不斷豐富起來,但是世代變遷,現代交通很方便,現在我們宏觀天下,可看到哪地方很辛苦,這樣貧窮,富有的地方,伸出援手幫助用身體力行,先將最需要的物資送過去,用真誠的愛耕耘他們的心地,將他們心地耕耘起來,因緣成熟布下種子,結上了善緣,這善緣的法種,還是需要有善緣,有人願意在那地方布善種子,非洲這群菩薩也是從台灣去,起頭是要去開拓事業,因緣成熟,在那地方展開志業,在那地方認真耕耘,.常常想到這些人間菩薩農夫,到那地方,一片如沙漠土地上,他們耐心、愛心化沙漠為緣洲,將那些貧困的人,轉貧為富,大家心地是這樣快樂這樣高興在為人付出,這是善緣法種勤耕耘。
「因核果海法莊嚴」,因是一顆種子,種子有時候真正的基因,種子裡的因,因種是很微小,只要因緣會合,有土水陽光空氣,這樣這顆種子變大樹,大樹就結果累累,這只要一人肯發心,就能很多很多的善因緣去付出,就能得無量的善果報,因核果海法莊嚴,這佛法能莊嚴人間,實在是很多,我們應該要時時多用心,用在法入心,真的是妙無窮,我們能想到法能普遍全球,能將富有愛心,深入到貧窮人的世界去幫助他們去付出,光想到就高興了.真的是得法入心妙無窮,啟發人人智慧,讓人人能回歸真如法性,這更加高興。
經文:『如前所許,諸子出來,當以三車,隨汝所欲,今正是時,唯垂給與』
長者為了孩子,門外設三車誘引他們出來,出來了,父親安心坐下來,孩子向父親討要給的車在哪?父親指那些車,有小車、中大的車、大大台的車,很大台的車裡有多少寶物,這樣諄諄善誘,所以隨我們的心意去取著,我們是要大還是小?當然父親盼子取大車,這位長者,過去文說,大富無量,不怕人人都要大台車,財富無量,人人能選擇,這真的莊嚴,寶物無量的大車。所以隨汝所欽,今正是時,這正是時候,都願意給你們,有大量寶物快來取,這是妙法藏,妙法是藏在人人內心,有無量法藏,所以我們要用心!
經文:『長者大富,庫藏眾多,金銀琉璃,硨磲碼瑙,以眾寶物,造諸大車,莊校嚴飾』
經文簡釋:
「長者大富,庫藏眾多」;長者是能證之佛,大富庫藏眾多等,是所證之法,如恒沙功德。從因至果所及累累無窮,故云:長者大富。
長者大富,庫藏眾多,因為長者大富,庫藏很多;所以「金銀琉璃,硨磲碼瑙,以眾寶物,造諸大車,莊校嚴飾」。就是長者他的大富,庫藏真的很多,不只車內所藏的都是寶,其實連整台車都是用寶物造做出來,這是無法估計其價值,所以說長者就是能證之佛,長者是父,一直說長者與子關係,其實長者就是佛。大富庫藏眾多,就是佛所證的法如恆沙的功德一樣,真的佛陀所證悟的境界,宇宙間天地萬物道理,不論是物理、生理、心理等等,三理四相這無都是收納在佛陀的智慧大海中,佛陀所證悟那剎那間,從祂內心跟宇宙會合起來,那種體會智慧的境界,如真法藏展開,跟宇宙這樣完全會合,中間道理,沒一樣佛覺悟裡清楚的法,財富庫藏無量,那種多,很多很多到達恆河沙,恆河吵很多。佛陀向阿難說,用指甲挑起來的沙,阿難啊,指甲內的沙多?還是恆河沙多?阿難就說,佛陀當然是恆河的沙多。我佛陀就說,阿難,我說的法只不過如指甲中的沙,你以為我說很多,我還未說的法,如恆河沙這麼多。這種比喻,我們能知佛陀的智慧與宇宙契合,和所有天下無量數的法,沒一樣佛陀沒收攝在內心中,所以如恆沙功德,功德是有修有德才叫功德,他有下功夫,他的心有體會到,所說得不是世間人說,得名得利,所說是接觸到在內心的法喜,無處不在,無法不知,這種的智,這是功德,你有用功,才有這麼多的心得,得者德也,這法完全收納於我們內心。
從因至果,所及累累無窮累;他下功夫,從因至果,生生世世、累累生生,他無不都是為法在探討,身體力行去接觸,生生世世,所以說,一直在結善緣、造福業,累生累世所結的果。所以累累無窮,故芸長者大富;祂的大富,就是法無窮盡,佛的智慧就是無窮盡,庫藏眾多,就是累積,如倉儲,我們東西很多,我們要收,要收在倉庫中,這倉儲就喻如六根等具一切法,六根、六塵、六識,我們的眼耳鼻舌身與外面色聲香味觸來會合,我們會轉,轉貪念為布施,我們願意付出,付出就是跟我們六根跟外面境界,我們要如何選擇,在我們六根與外境界如何接觸,修行者的接觸就是利益人群,若是凡夫六根六塵的接觸就是貪著,所以說來.庫藏是在哪裡?在六根六塵中,同時做後回歸進來識,在我們第六七八識,所做後的結果就是回歸這些地方,但覺者不只是第八識,他還第九識,那就是真如本性,已經將第八藏識,所做的因緣果報,在這第八藏識中,這是凡夫,隨著凡夫帶來帶去,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所以第八藏識的業隨我們的心,不過佛累生世,用功用功,這識過濾後沒煩惱,一切都很乾浄,淨如流璃,所以這是第九識,這是我們凡夫還體會不到,但是藏在第八識中,因為第八識還與煩惱無明混雜其中,我們要再用功,這庫存到底是惡法的藏收納在庫藏裡面,還是通通都是善法收在倉儲中?看這間倉庫到底是裝什麼東西,要看主人他是用什麼東西,放在裡面。
經文簡釋:「庫藏眾多儲」
喻六根等具一切法。及地下盛物曰藏,喻諸行具一切法,四諦六度等具一切法,喻修如富屋內藏無量寶。
其實一一法中,具一切行及一切法,一一行中具一切法,及切行。故名庫藏眾多大富也。
同樣道理,六根得俱一切法,有惡法與善法,不只是藏在倉庫,甚至埋在地下,埋在地下叫藏,放在倉庫是礦,藏埋在地下,你看水晶、金銀很多東西,都是在大地中、在礦中,這都還沒經過淘揀,都還藏著,裡頭有寶物,所以寶物沒離開天下大地,都含藏著,這是佛已體會後的智慧,不一定是倉庫藏的,已經天地間藏著智慧妙法,沒一樣不知。譬如諸行具一切法,看我們怎麼做,就是我們要做,開口動舌,舉手投足,無不是善惡的業,我們所造作的,我們能惡業都不做,都是為善,這是善因果報,若我們為善,又造惡起煩惱,結合起來就是善惡雜柔。這都是在地底所藏,在我們心地,所以我們要修行,諸行,我們所造作,四諦六道,還是不離四諦六道,我們知人間是苦,所以在集的裡面,我們能滅除了集,集來的苦因,我們滅除了,要修行於道,要如何修?就是六道,六種的方法,讓我們能修行於道,讓我們能滅除煩惱,讓我們能知這一切苦因,這就是我們盡頭就是要行,身體力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是我們所修行的。
所以,俱一切法,庫藏就是在我們內心,我們身體力行,都是俱一切法,譬如修如富屋;我們在修一間屋子,人家說「富潤屋,德潤身」,我們要如何讓這間房子這樣莊嚴,讓這庫藏都是無量的寶,不要隱藏著危險或者不好的東西,我們常聽到炮藥庫爆炸,那就很大。同樣一個倉庫,它隱藏是危險的東西。修行善法庫藏完成是珍寶,其實一一法中,具一切行及一切法,每一個法,裡頭又有聚無量的法,只一個布施就能講很多很多布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財施就能說很多,這幾天這麼多國家董事會集回來我們這邊開會,他們用何法去適應僑居,如何去付出,財施不離財施,同時人文、教育如何去做,百萬好菩薩這都是法施,哪一個地方有大災難,怎樣如何趕過去,膚慰,膚慰,不要怕,不要怕,我們會與你作伴走!你看這不就是財施、法施、無畏施。所以說,一一法中,再包含很多的法,一一行中也是同樣,俱一切法,舉手投足,開口動舌,起心動念,。還是一樣,一一行中俱一切法,及一切行,這法與我們的行,所以說身行、身行,內有心就要身體力行,這樣有這份善念的心,內有就要付出善行,俱一切法行,及一切行,所以這叫庫藏眾多。你若沒造作,這倉庫還是空的,僅管倉庫蓋好,你若沒行,有心無行也沒東西好放,所以要身體力行。
經文簡釋:
「金銀琉璃,硨磲碼瑙」明車體,金銀琉璃硨磲碼瑙四寶,喻一真法界。言事事物物,一微一塵盡足為一真法界,融攝一切萬法。
「金銀琉璃,硨磲碼瑙」;這表示,這台車的車體,用寶物,用四種寶物來打造這台車,金銀琉璃硨磲碼瑙就是四種寶,喻一真法界。什麼是一真法界?簡單說來,事事物物,無不都是在一真法界中,或是一微一塵,很微細的塵,內還是一樣,盡足為一真法界,是否有聽過,一葉一如來,一草一世界,一塵一世界,我們要知道,裡頭所包含的,是多麼多的法,光是一粒沙塵,放在顯微鏡下看,沙塵在顯微鏡下就能分析,這沙塵中它含藏什麼金屬,含藏著什麼植物在其中。
所以說來,一沙也是一世界,這無窮盡、無窮盡的法界,所有因為這樣叫做,所有都融攝在一切萬法中。萬法就是一真法界,所有都歸納在一真法界,這一真法界中還能包含多少?無量數!剛才說一粒沙去分析,不用說沙,光你的手,醫院常在分析,顯微鏡用手碰一下,顯微鏡下看,哇!裡頭多少細箘?看,這種微細到這樣的程度,一微一塵,這樣的微細,才手去碰一下,就很多細菌在裡面。這是佛陀的智慧,微細到這樣的程度,這都是寶物。
經文簡釋:
「以眾寶物,造諸大車」:眾寶兼攝萬德性具諸法,總名為寶。從性起修,名之為造諸大車。
「莊校嚴飾」:明車之莊嚴;莊校嚴飾,即長者行所言眾寶莊校,這是總說莊嚴,種智具有福慧二嚴。
眾寶兼攝萬德性具諸法,很多的寶藏,譬如這樣多的寶,微細到像一微一塵,這樣的微細,無不都是含攝在一起,都包在一起,這萬德莊嚴,真的是法的莊嚴。所以剛才說的因核果海法莊嚴,就是這樣在莊嚴,真的要說的非常的豐富,連顯微鏡就能看出,手一碰裡頭細菌有多少,那粒沙中含藏什麼物質,你想這樣的世間,這種的法,這不就是在一真法界中。所以性俱諸法,這種的萬德,佛陀所覺悟,這種境界真的是包含就是在總名為寶。從性起修,我們要如何才能瞭解這麼多,從我們的性,真如本性開始要修行,名之為造諸大車,從我們的內心真正的發露出來,所以這些孩子多了,車也要造很多,因有很多眾生,就要很多法,所以為一一車體,一一的車體,現在越來越多,車越來越大,載乘人的容量要更大,所以這是大,需要不斷不斷讓大家知道,這台車的作用是什麼,車體越來越大,越來越讓他們知道裡頭的寶物有多少?這就是莊校嚴飾,瞭解這車體的莊嚴,四寶都打造起來的這台車,裡頭蘊藏著許多寶物,這即是長行文中所說,眾寶莊校,這是總說莊嚴,種智,一切種智,都包念在福慧二項的莊嚴。學佛,聽法一定要入心,我們能法入心,那境界是微妙無窮,說到這感覺到時間不夠,說的才高興時,這也是自然法則,時間不夠,不過天地萬物無不都是法,所以我們人人時時要多用心啊!
◎補充說明:「富潤屋,德潤身」
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 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 故君子必誠其意。
有錢的人把自己的房子裝飾得漂亮, 有德的人把自己的身心修養得很好, 自然心理寬廣坦蕩,身體也舒泰安樂了。 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內心的意念都能真實不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