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恩静思法益團隊分享
2014/04/27 晨語薰法香
一實大乘真諦中道
至理不二無量義經
無上正覺任機而通
心靈山會同歸一乘
我們瞭解,一實大乘真諦中道,是不是我們天天聽道理是一,不管天地之間這麼多的事情,無量數的人事物,看來很複雜,其實就是一道理、真理;無形的道理才能應萬物,虛空。宇宙虛空,就是這樣廣大無際,才能包容這麼多山河大地,人間種種眼睛看得到的事物,就是因虛空有其真理,能包容山河大地;虛空包含山河、人事很多的道理。凡事都要合成才有事,一件事,若只是一件就不叫做事情,一天生活很單純,單純的生活叫自然,天天如何能生活?隨著四季變化,春天氣候剛好,不冷不熱,身穿的衣物能蔽體就好,因氣候不冷,只要穿得整齊,這樣的生活已很體面。吃,這樣簡單,蔬菜淡飯很簡單的生活,日出而做,日落而息,一天的時間過了,好好安眠,明早又是一天的循環,日日就是這樣。
問最近好嗎?好呀!有事嗎?沒事。沒午麼事就這麼單純,這是自然法則,沒什麼事就叫平安。若有事,到底何事?因為某人需要我為他做什麼?這人是怎麼了?最近有困難,這人與那人,張三李四拖下去,像這樣叫有事情,這些事都是合成而來,不論人與人間,都是在心態、煩惱、無明、起惑、造業,所以有很多事情發生,其實人間生活是這樣簡單,一實的道理,如虛空一樣,這些事情發生如何處理?用佛法!法譬如水,水能洗滌眾生心靈的垢穢,只要有道理人能接受到,不論是張三李四,何種的人,有誤會、有錯誤等等,只要有道理去感化、教育,道些道理在他心,那些煩惱發生的事就能消除,這是大乘法。
這這麼簡單也是道理?是啊,這才是真道理,道理在不知覺中,將法入我們心,天天過平凡日子,安穩自在,這也是道理保護著我們;防非止惡,有道理在我們的心,因為我們有戒定慧,已有道理在心,知道這是能做的,我們要為人群、為眾生,應做、該做我們殷勤努力,不該做的,就不能做不,這才是真的大道理。預防不好的事不要發生,守護著人倫道理,這是防非止惡,我們能精進在人間道,就是定。該做的事,該走的路,要專心一志向前走下去,在人群中,路走的對這叫智慧;沒偏差,怎樣複雜的事,在我們面前,我們就用一實大乘,向他教導,向他感化,給他影響,讓他走偏差的路快回來,走回真諦中道。人最擔心的就是偏差錯誤,偏之毫釐,差之千里,道理看來是如此的簡單,這才是人生的大道理,真諦就是真理,中道就是不執空,也不執有,我們保持戒定慧,向中道實行,這才是真智慧者。
一時,佛陀在羅閱城,那一天佛陀與阿難外出托缽,走在城中,佛陀本來要走的路,是從大路要彎入巷道,但佛陀於要彎進時,忽然間轉個方向,沒往那巷道走。阿難覺得奇怪,佛陀啊,我們既定的路,不是就是要走進這條巷子,向這些家庭托缽?
佛陀:是啊,但現在我要向前走,離開這巷道?
阿難:為何佛陀要改變心意?
佛陀:在這條巷道盡頭的路,提婆達多將要彎進這巷道來托缽。
阿難:佛啊,提婆達多要走過來,是否你怕提婆達多?
佛陀:我不是怕他,我是不想跟他會合。
阿難:是否是我請提婆達多走別的巷子,按照我們的計畫走進這巷道吧!
佛陀:不用!他既然來,這條路不是我們要走的了。
阿難:不然我趕提婆達多離開,要他到其它的路?
佛陀:不用!
阿難:佛啊,提婆達多在僧團中,如此擾亂僧團,讓僧團道心不堅定的人,在裡面唆使、擾亂,為何他可以有這樣大的勢力?他一跟大家說,這些道心不穩定的,就被影響了?
佛陀:這是因緣!
阿難:佛陀難道沒辧法?
佛陀:我所說的法人人都能聽,提婆達多也在僧團中,我不是時時這樣說話,我也有單獨跟提婆達多說話時,但他態度惡劣,沒恭敬心,無法接受勸告。
阿難:為何有這麼多人願意聽他的話?
佛陀:這種因緣,過去生跟他所結的緣,惡因惡緣,同樣這惡因緣也會共聚會合。如現在的人生,善的人歸入善法,惡因緣歸入惡法。
阿難:既是如此,惡人永遠是惡,您不是說人人本俱佛性?
佛陀:是的,人人本俱佛性,有的人過去生中,多接受佛法與法水,受法水洗滌,生生世世沐浴在清流中,所以無明煩惱輕,所以這因緣會合,我這回再來人間,就是有這分的緣,他們能堅立在僧團中,堅立在這道場中,堅定道心聽佛法。
阿難:這些人不也是因看到佛歡喜,聽到佛的法也歡喜,他們跟隨佛陀來修行?為何,他們的道心不能堅定?為何提婆達多一入僧團後,提婆達多有這麼多奇怪的想法,去影響這麼多人,跟隨他,跟他這樣好,聽他的話?
佛陀:這就是惡因緣啊!雖然他也是聞法歡喜入僧團,但是煩惱重,惡緣重,所以與提婆達多過去有的緣,所以入僧團來,過去有的因緣,現在他入僧團來,就受他影響過去了。
阿難聽了,心很煩惱!因為提婆達多與阿難是兄弟。所以看到提婆達多這樣子心很難過,要用何方法,讓他脫離惡念?
阿難:佛陀,那就請他出僧團,才不會擾亂僧團,這樣同一僧團中,受他影響的人會不會越來越多?
佛陀:不用!善惡分明,善者是善,惡者是惡,雖然同在一道場中,卻是不同道,他修他的行,他的法能瞭解的人,會修他的行,所以不要真旳驅離僧團或驅離這城市,都不用!善惡本來就分道,要看因緣,如何的善因影響這惡因,讓惡因薄,善緣不斷增長。這就是要看,我們如何將善法普及人間,過去的因緣已很難轉變回來,現在因緣要快點讓他成熟,必定要漸進設法來幫助度他。
聽到佛陀在世時,只是一人,也是一樣,佛陀的堂兄弟,在同一種族中,也是追求佛法,來跟隨佛,卻貢高我慢,他覺得佛做得到,我也做得到;佛陀能受人恭敬,我也可受人恭敬,不認輸!但是他要學佛陀的道理,學這道理說給別人聽,但這道是偏道,如之前所說五利使.其中的「邊見」,瞭解道理,但是他從瞭解道理中,再偏差毫釐,看起來好像真實,有道理,其實道理偏之毫釐,差之千里。這就要看因緣,所以說一實大乘是涵蓋很大的道理,看我們如何用?我們的路是否走在中間,我們若走在中間,不執空,不執有,我們能用正法來入人心。
若說你現在如何?要趕緊來求,就能消災,這是執有。若是執空,我做惡沒什麼可畏,我做善也沒什麼因果,這就是執空,他無法體會空中妙有,中道就是空中妙有,真的一切分開了,沒什麼東西,自然的法則沒什麼東西,若合成過來就很多了,過起來若能透澈這些道理,「致理不二,無量義經」我們已能看出很多,甚深甚深,這種很深的道理,卻是在無量義經中,如船師大船師,運載眾生度彼岸;眾生苦難救拔,苦既拔已,復為說法,再為他說法,讓他脫離苦難又為他說法,如我們常看到如何幫助人,幫助一段時間,救助金能停了,我們帶他出來做環保,做好事,慢慢見習、培訓,換他也能當救人的人,苦既拔已,復為說法,這都是在無量義經中的道理,就是菩薩道。
所以這是無上正覺,任機而通;其實無上正覺,體悟了空中妙有,這覺悟是與宇宙合而為一,所以無上,無上正等正覺,是佛陀覺悟的境界.我們所要追求是這樣,任機而通,無論何種眾生的根機,何種事物,只要有這樣的智慧,就能適應根機,適應道理,適應教化的方法。心靈山會同歸一乘,人人的心,各人都有真如本性,真如法會而合一,就是一乘法,人人心中有道場,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我們每一人心中都有一靈山道場,我們現在集合在此,或是在雲端,帶到每一個道場現在同時聽經,每一人心的靈山會,就是同歸一乘,同在這一時間,聽師父的聲音,大家的體會瞭解,要歸個人心所能吸收,瞭解體會的;現在科技已能遍及空間,我在精舍,現靜思堂,現在全省二、三百處聽法的地方,再說現在蘇州也是四百多人在現場,這是心的靈山會同歸一乘,聽相同的法。這是道理,我們看不到,但知道蘇州有四百多人共聚一堂,在精進在聽法,同樣在靜思堂有五、六百多人在聽法,總之法一實大乘,道理是「致理無二」,就如無量義經所講的教法,我們學佛要透澈這道理,人間時間我們要把握,法要入人來。這麼長的時間不都是一直說,長者設三車,佛陀是說大法,設三乘法,回歸大白牛車,因為要讓我們瞭解,人間如火宅,三界的火宅,因為不論是大乾坤還是小乾坤,四大越來越不調和,大乾坤地水火風不調和,小乾坤人的身體生老病死,前面文這樣說
經文:「常有生老,病死憂患,如是等火,熾然不息」
看!人生就是如此.生老病死,如火在洪爐中,我們要即時通澈道理,若我們沒即時通澈道理,可能就在六道、三界中永遠不能跳脫!
下面經文:「如來已離,三界火宅,寂然閒居,安處林野」
經文簡釋:
「如來已離,三界火宅」;如來:乘真如道而來娑婆,從因來果而成正覺,徹見火難將起。故云如來已離,三界火宅。
如來:乘真如道而來娑婆。常說釋迦佛來人間,是倒駕慈航,因娑婆世界教主是釋迦牟尼佛,所以娑婆世界是祂感化的地方。所以祂是乘真如道而來娑婆,真如道就是真理,我們人的本性,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那個最清淨的本性,最清淨的本性即一實大乘這種的道理;乘是運載之意,這種道理運載;載來人間。這是乘真如道,如在國外來台灣,要乘飛機、乘火車、乘汔車,乘就是搭車或搭飛機來。同樣的,佛陀祂是乘真如本性而來,來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是堪忍世間。從因來果,就是因為因,因是種子,人人真如本性的種子。有因就要有緣,釋迦牟尼佛與眾生有緣,有了真如本性與眾生的因緣,所以再來人間,所以叫從因來果而成正覺,在這娑婆世界,現相成道;這跟我們人一樣,生老病死,一直到要體會道理,經過了苦行,經過了心理上天地之間,與大自然境界會合,覺悟了宇宙的道理,這是正覺。澈見火宅,真的是娑婆世界,眾生在火宅中關關難過,很苦啊!在人間非常苦難,哪一位在人間是快活的?即使名利地位高,壓力也很大,造業也很大,如昨天說過,如那洪爐火燒,材燒的紅通通的火碳,一接觸到皮肉就爛了,這是一個難堪忍的洪爐,尤其是天災人禍頻傳,不斷的起,澈見火難將起,像這大木一直燒過來,所以如來已離三界火宅,祂在過去生中不斷修行,已經所有煩惱去除,雖來人間,煩惱都去除再迴入娑婆來度眾生。
經文簡釋:
「寂然閒居,安處林野」;寂然恬安處,虛漠無為,最是輕安自在,正由寂然聞居,能見五濁諸了。
「寂然閒居,安處林野」,寂然就是很清淨,恬安就是真的很安定;就如說天天都是如此,沒事,就是很平安!那心境就是虛漠無為,無為就是真理,真理無形無體,他就是內心寂然,沒有什麼人事物在內心有障礙,雖為一大事因緣來人間,是為救度眾生,不是業牽引,是倒駕慈航來,心是虛漠無為,在祂真如本性中,是這樣自然沒有障礙,這是虛漠無為,沒事物能障礙他的內心,最是輕安自在,佛陀雖然來人間,也是很輕安自在。雖然剛才說有提婆達多與他們僧團中六群比丘在作亂,其實佛陀說,這是善惡二道路,看因緣來教度,勉強不得就是這樣輕安自在,不過還是沒放棄,這時,不是時機,就先不動,還是要待時機才能教化,故祂要不斷再來人間,再來人間!這就是佛陀的心境,有這份慈閔心,但沒很激烈,這是佛陀諄諄善誘的方法,這樣是「寂然閒居,安處林野」,就是瞭解了五濁惡世,在很清淨的心境中。
『佛離方便同居土,實居常寂光土,故曰寂然閒居。出生死海,入大涅槃,常樂我淨,故曰安處林野。』
所以佛陀雖然「離方便同居土」,佛陀到法華會時,差不多要準備人滅前,佛陀離方便同居土,當居土就是凡聖同居,就如娑婆世界,有聖人、有佛、有菩薩、有聲聞、有緣覺願意在佛法中求取佛法,教化眾生的人,但是也有很多愚頓凡夫,故這叫做凡聖同居的地方,這叫做方便同居,大家同時住在此處,其實佛陀的心態,已經在上寂光土,人雖然在方便同居土,但祂的心境還是在上寂光土裡,內心還是靜寂清澄的境界,所以叫寂然閒居。
『出生死海,入大涅槃』,這輩子這身體同樣是生老病,到佛陀晚年時,身體也有病痛,這與人間同樣生態,所以老來體弱,到最後就是出生死海。其實內心無生無死,但這身相就是要現出此生態,,這是人間的佛法,這樣要入大涅槃,其實已經是常樂我淨,我們形式上看到佛入涅槃,圓寂了,佛已離開人間了,其實是住『常樂我淨』,如來本來就永遠在,人人本俱佛性,如來身體離開,同樣祂的如來本性還在,乘如來乘同樣再來人間,這是祂內心的淨土,但是入娑婆世界來度眾生,因為這樣叫做『安處林野』。
『佛王頌言:象王居曠野,放暢心無憂。智者處山林,逍遙寂靜樂。佛處法身地,寂而常照,能見三界諸子火難。』
『 象王居曠野,放暢心無憂,智者處山林,逍遙寂靜樂。』就像象王出來就是一整群的象跟著,有一天象王也知道,暫時找個清淨的地方休息一下,象王也會選擇林中單獨處在那地,象也會放暢心無憂,將心放開闊,何況是智者處在山林中,真的是逍遙寂靜樂,這是佛陀向大家說,這寂靜境界在心中,佛處法身地,法身就是祂的身,就是法,所以法身還在,我們現在說佛所說法,所以佛陀並沒離開我們,我們現在還是接受佛的教法,所以我們要信受奉行。法身還是寂而常照,這個法如明燈一樣,在世間還有法,就還有光明,就像一燈塔,船要靠岸就要靠燈塔,所以佛法還是在人間,我們現在常說法末,我們要趕快認真將法要收入心,由我們不斷將法再傳流下去,要不斷將法再傳,要傳正法不要偏差,因為佛法若在,人能弘法,就是要人接受佛法,我們要接受的正確,佛法才能常存於世,我們現在說佛所說法,聽佛所留下的法,所以我們必定要依教奉行。所以能見三界,諸子火難,因為祂心地很寂然、很清楚,能看到人世間,心地煩惱,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內心的貪欲、內心的煩惱,內心的迷惑,祂已經看盡了,人心地三界的煩惱,所以要孩子趕緊離開,讓我們人人能離開心靈三界的火宅,必定要用法,記得「一實大乘真諦中道,至理不二無量義經,無上正覺任機而通,心靈山會同歸一乘」,現在這麼多人,在不同地方聽同一法,我們的心在空中靈山會,我們要用感恩心好好接受這教法,行入法中,我們時時要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