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
相冊
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
登入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2014/05/05晨語簡記
3 posters
發表人
內容
月亮
版主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主題: 2014/05/05晨語簡記
周一 五月 05, 2014 4:57 pm
“ 感恩靜思法益團隊分享
2014/05/05 晨語薰法香
佛陀說一乘大法
運載至安穩樂處
令眾生依教修行
持大法行菩薩道
我們天天都在聽法,到底法有沒有入心,法在我們內心與日常生活有起做用嗎?人事日常的生活,是否我們都很如意,若遇不如意的事,法有沒有用在人間事物、生活中?我們要好好用心自我檢討,看看自己是不是聽來的法,有沒有用心落實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的年齡都不小了,中年接近老年了,聽法也已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了,到底聽法有沒有去除煩惱?是不是心內還是有迷惑?是不是日常生活中,還有造業錯誤的行為?還是要自我不斷反省。現在有很多,除了中老年,以前的人都這樣說,聽法、修行、拜佛這都是老年人的事,或是沒責任的人,不用再為家庭負擔,不用再為事業打拼,這都是老人或中年人以上的事。但現在不是這樣,現在年輕人、知識份子、大企業家,他們也很忙,但是他們聽到法很認真,不只是中年、老年有空才來修行,有空才來聽法。不是這樣,現在已經年齡在青年,事業就是大企業,大事業家才更需要,佛法能讓他心胸開闊,瞭解為何做事業,做事業的目的為何?讓他瞭解,這樣心靈世界才會擴大,做大事業也要回饋大社會,這樣事業家做起來很輕安自在,否則只知要取利,不知要回饋社會,這只是對社會取利,對人群有損。但轉個心這,起社會有利益,造福人群,若是大事業家這念心起,自然對社會付出就很大。
青年人、知識份子,若用他的知識來接觸佛法,能更透澈,更瞭瞭人間的大道理,運用人間大道理,合成他旳常識與知識,會合起來,能讓社會人間,提升了道德觀念,能讓人的行為,彼此之間互相和睦,這就是年輕人、知識份子能轉知識為智慧,來利益人間,提升人間的見解智慧,這是年輕人,有知識的人,他用他的心行,讓佛教法更普遍,讓人間認識。現年齡再降低到少年,甚至是幼年,昨天有一群,遠從台南和台北二地方的小志工,他們稱為靜思小志工,都很可愛,為何南北來花蓮會合?因花蓮小志工開始培訓,小志工也有培訓?到底是幾歲?就五歲、六歲以下到幼稚園,他的名稱叫靜思小志工,因花蓮是第一次要培訓,所以台南安平區的小志工,他們昨天來說,他們是薰法香滿一個月,每天每天早上聽法,一天都沒缺席,滿月了,所以他們來與花蓮小志工培訓,來分享,來分享薰法香,而台北小志工是來現身說法,因台北小志工較資深,雖然較資深,卻也還是只有大班,有小學二年級、三年級,但因他們從三年前,法譬如水水懺演繹開始比手語、入經藏,現在已長大了,已讀小學了,那時是中班幼稚園,再來是大班,現在已經是二或三年級,雖說只是小學二、三年級,但三年前就已入經藏,那時已是靜思小志工,所以他們較資深,他們這次來當隊輔培訓,來陪伴花蓮小志工培訓,這實在是合和互協,連小菩薩也有聯誼,就有互相成就、陪伴。
昨天早會心得分享,很可愛,他們都對我說,師公我已經聞法香滿一個月了,天天都這麼早嗎?是的,一天都沒缺席過。開始先來分享者就說,他從來沒見過師公,但他一直在聞法香,看大愛台,所以他聽說能在早上聞法香,就跟媽媽說,我要每天早上去聽法,因為父親在大陸工作,媽媽在家顧孩子與家庭,孩子回台灣讀書,今年三年級了,但他有一心願,就是要來看師公,但要先聽法,跟媽媽說我要天天,媽媽雖然也會帶他去,但妹妹有時叫不醒,不能放小妹妹在家,孩子說:媽媽妳不能去,我還是要去。你要怎麼去?我走路去。就這樣天,他的家離安平聯終處走路要十分鐘,每天早上五點前起床,趕緊準備好,他就走路去聞法香,他說每天早上,不管是下雨或天冷他都一樣,這樣感動人,他從聞法香後,他的功課及上學都沒遲到,這是他昨天的心得,有好多的優點就一一說出來。
還有另一個小家庭,父母都是慈濟人,年輕的夫妻有二個孩子,一個九歲,另一個六歲,本來這家庭,不論大人孩子,天天講話就是大小聲,吵吵鬧鬧,但自從薰法香後,家庭就安靜了,且增加了親的溝通,很有默契。這對姊弟聽法一星期後,媽媽載他們出門,姊弟在車內大小聲,媽媽問弟弟說傳富姊姊現在在哪裡?六歲的弟弟:姊姊在火宅裡。那要怎麼辦?要脫離火宅,六歲的孩子說。二孩子因此就安靜下來,這小家庭,小的六歲、大的九歲,與這對年輕父母,這樣的家庭同時聞法,你們想這樣不是很可愛,這家庭現在那麼幸福,共同一法,所以運載至安穩樂處,發脾氣就是在火宅,所以趕緊自我警覺,這火宅就化紅蓮,火宅就消失了,變成了蓮花清淨的境界,這大乘法運載安穩樂處,否則這二孩子在車裡再鬧下去,沒完沒了,鬧到媽鎷也會生氣,這三把火在車內,這台車子也很危險,所以這台車能化火宅變成安穩樂處,所以孩子聽得懂。
但他們聽時會說,師公講台語我們聽不懂,聽不懂要怎麼辦?還是我不會寫,要怎麼辦?就想辦法,他們就用畫的,畫下來!畫什麼?昨天早會後拿來給我看,ㄅㄆㄇ師公看不懂,我這有圖,圖拿來看,這是畫什麼?他畫四四方方,裡面放很多東西,分成二塊,一塊是善,一塊是惡,我就問這是什麼意思?他說:這倉庫內,若放善的東西多,就如頭腦很清楚,有智慧,這是惡的,若倉庫裡放很多惡的東西,就會爆炸了!就如炸彈爆炸了!這是幼稚園的孩子,童言童語,但這也真的是師公說的,我們的心宅如一倉庫,你若放什麼東西,放什麼東西…..,原來那段時他們都有在聽,難怪滿月了。
另外一位畫四張圖,生老病死苦啊!畫媽懷孕就,是要生了,有位老人拿拐杖就是老,再畫一張在醫院有人躺著吊點滴,就是病,還畫一人就是死了,所以他就寫一個苦字!你看,這樣小的孩子,用ㄅㄆㄇ注音來寫字或用畫圖來表達,這童子心,佛陀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孩子童真幼稚,但他接受到的法是這樣清楚,這實在令人感動!還有大學生也在畫圖,我們宗教處也有,我希望將這些圖,聽經的心圖,將它匯集起來,希望用圖來說法,希望這些年輕人要多用功,將他們的作品,好好拼起來,對老人與孩子,法都能披蓋到每一個人的心,用圖來說話,就不用用語言,擔心聽懂或聽不懂。所以這種法,用大乘來運載,用各種方法,用大乘的車來載這些法。所以人人到安穩樂處,令眾生依教修行,持大乘法行菩薩道,大家能用這大乘法,各種的方法,適應種種根機,可以法入心,用於日常生活中。
經文:「是乘微妙,清淨第一,於諸世間,為無有上,佛說悅可,一切眾生,所應稱讚,供養禮拜」
乘是運戴;「是乘微妙,清淨第一」,這些孩子的心很清淨,真的是很微妙,這樣幼稚的孩子,能受法這樣的深,體會這樣的深,真的很不簡單。「於諸世間,為無有上」;這世間有這樣的法,到處都行得通,所以「佛說悅可」,這是佛最高興的事,「一切眾生,所應稱讚」,我們看到那些孩子,這樣懂事,法這樣入心,我們人人應詃要給他們稱讚,所以「供養禮拜」,像這樣就是最恭敬佛法僧的心,見人行菩薩道,真的我們要歡喜讚歎,看人能法入心,開啟智慧的心門,我們也要讚歎!這就是法入心,這是最大的供養。接下來講
經文:「無量億千,諸力解脫,禪定智慧,及佛餘法」
經文簡釋:
「無量億千,諸力解脫」;喻大白牛車有種種莊嚴及娛樂之具,如長行文:我有無量無邊智慧力無畏等諸佛法藏。是諸眾生皆是我子。等與大乘諸力解脫。
我們要禮拜,讚歎禮拜,無量億千的諸佛,我們要好好用心,尤其是諸力解脫,所要讚歎的很多,除了禮佛以外,還要讚歎,讚歎「諸力解脫,禪定智慧,及佛餘法」。所有的方法,只要讓人接受,能入心,能在人群中運用,在生活中應心,隨手應心,很好用的法,這都是我們要讚歎,要尊重;各種無量億千方法,諸力,種種的方法,助我們的力量,能讓我們解脫,尤其是禪定智慧,我們要能思惟修,就是禪定,很細思,發揮我們的智慧,所以說無量億千,諸力解脫,就是譬喻大白牛車,有種種莊嚴及娛樂之具,在這台車所裝潢,所含藏的有很豐富東西,就像二個孩子在吵架,母親靈機一動,馬上問弟弟,姊姊現在哪裡?弟弟:馬上用法對答,姊姊現在火宅中,這即禪語,也就是思惟修,這樣清楚的腦筋,法能應用,哪怕二姐弟在吵鬧,媽媽一句法,這也是禪機,姊姊在哪裡?兒子馬上回應:火宅。姐姐馬上脫離火宅,這就是在人間聽法後,法能助我們力,要如何解脫,要如何解脫我們的無明煩惱。
譬如這大白牛車,這車的裝潢,如這車體,裝潢的很美,很莊嚴,再來裡頭所載的東西都是寶物,就如另外一位,他這樣小,不會寫字,就畫二個四四方方,他說這如倉庫,是不是如車中所放的東西,車中或倉庫裝一些很好的東西,那就是頭腦思考很清楚,若是裝不好的東西,就像裝炸彈,頭腦會爆炸,就不就如牛車到底要載什麼,當然大白牛車所載是豐富、大乘的法寶,在這台牛車中。就是譬喻長行文中有這一段,我有無量無邊智慧力無所畏等,諸佛法藏。記得嗎?在譬喻品長行文中有這段文,所以佛就說,『有無量無邊智慧力無畏』,這就是有智慧、有力量等等,是諸佛法藏,是諸佛內心的法藏,因為佛已覺悟,覺悟的心,已經在宇宙萬物,完全收納於他的內心法藏中。
「是諸眾生,皆是我子」,這些眾生,都是我的兒子,就如長者看他的孩子,世間父親對孩子,血脈的親,與那分的愛,佛陀看待眾生,也這樣說,如羅睺羅,羅睺羅是佛的孩子,佛陀已體會到宇宙萬物的真理,也瞭解人間無常苦空,在人間造業甚多,所以他再回皇城度他的家族,甚至連他的孩子羅睺羅都度出來,可見出家是多麼重要,因為出家能脫離小家庭束縛,也能寬大心胸無障礙,為天下眾生去付出,這是佛陀為何要出家,出家後再將他的家族都度出來,讓大家能接受佛法,讓大家能發心出家,哪怕是他的姨母,或是他的耶蘇陀羅,或者是羅睺羅,全家至親,及全族釋迦族,就是希望人人能脫離三界火宅,讓人人更能透澈道理,不要再娑婆污染的地方,為了名利起心動念,複製煩惱無名,起惑再造業,因為這樣,他度盡了釋迦族,他連最親的血脈都度出來,所以皆是我子,天下眾生都是如羅睺羅我的孩子一樣。想看看,這種修學佛法,佛陀是用真心誠意,希望眾生都能與佛同等,體悟宇宙萬法的真理,這是佛陀對眾生的用心,所以佛陀所有的法,等與大乘,諸力解脫,用平等人,將眾生視為自己兒子,用平等的心,平等的愛,希望人人接受大乘法,不只是羊車、鹿車,希望他們所接受的,是這樣莊嚴的大車,裡頭所有的寶物完全都能得到,人人都有。
經文簡釋:
「禪定智慧,及佛餘法」;佛慈父視諸眾生:皆是我子,等與大乘,悉與諸佛禪定智慧定力解脫等及佛餘法。
「禪定智慧,及佛餘法」,這都是佛陀期待戈戈,心將煩惱完全去除,能靜思維,這心能在禪定中,雖佛陀來人間,在芸芸眾生污染複雜的地方,佛還是寂靜清淨無染這的世界,常說,這世界如污泥池,污泥池中的蓮花,所以佛法常常用蓮花比喻佛教的標誌,就是出淤泥而不染,這是佛的心,雖在芸芸眾生中,同樣自然法則,生活在這種生老病死中,生活在污濁的人群中充滿煩惱,但佛覺悟了,他的心還是保持著清淨無染著,所以希望這法能讓人人,眾生能用法在人群中鍛鍊我們,豐富我們的見識,你若沒入人群,不瞭解世間法,要如何體會出世間的佛法,期待人人從小乘進入大乘中,在大乘中心要鍛鍊到平時遇境而不動心,遇到何境界,心不受影響,要練到這樣的程度,是不是有法度?有或沒有?法若有入心叫有法度,只要妳用心接受.這法漸漸滋潤我們的心。就如我們聽到雨聲,最近一直在說缺水,聽到雨聲,知道雨下下來是滋潤大地,但是滋潤大地保持這水分,調和是對大地有益,但若不調和,過量的水,會讓人聞受苦,這與我們接受佛法相同。
我們法要用的適當處,有人說我就是要修行,我專心要修法,我就是專心要學,我要鑽入文字中,要在經藏中取法,但是忘了法在人間,字只是跟我們指個方向,你要這樣走,經者道也,道者路也,我們不會走路,只想要在那地方鑽進經文中,二腳沒訓練有力,方向不準,不肯走出去,這條路永遠到不了。所以說大乘,佛陀鼓勵我們入人群中,在人群中去體會人群的心態,去瞭解人間的苦難,這樣我們才能去對應佛陀所說的法。這我們應詃要學的,所以說佛慈,父視諸眾生,皆是我子;佛慈,慈悲的心,就如父親看孩子一樣,這些孩子都是我的孩子,每一個孩子我都疼,我都惜,希望這些孩子都能成功,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世間父母心,父母辛苦為誰?為孩子。佛陀辛苦是為什麼?是為眾生。所以佛陀為眾生,他已經得到這麼多的法,希望人人能體會,所以平等,給大家大乘法。
所以這大乘法,『悉與諸佛,禪定智慧,定力解脫』,這是佛陀要教度我們,讓我們的心與佛的心,同樣平等的心,佛的智慧體會得到的人間,這法來適用於人群中,無明煩惱,這法水如何來消滅大宅的火種,我很讚歎那二個孩子,及讚歎那位媽媽,母子同來修行,他們會互用禪機來對應,這種法是這樣活潑,這樣的美!所以我們應該要好好接受,佛陀用平等的心,對待眾生,希望眾生能得禪定智慧,這禪定不是在那裡坐,是在人群中,心不受影響,這叫禪定,道理很清楚,這叫做靜思惟,這就是我們的智慧,要有定力解脫等等,就如佛陀四十多年來所說的法,從小乘到中乘到大乘,所以各位學佛我們要好好用心,佛陀說一乘大法,用這大乘法運載至安穩樂處,這是佛陀的慈心,我們眾生要依教修行,同時也要好好持大乘法,行菩薩道,這是我們平時就能用的方法,在人群中即時就是菩薩法,各位法不離心,所以我們平時時時要多用心!
Like
Dislike
王慮怡
無量光曜心
文章總數
:
2568
威望 :
33
注冊日期 :
2012-11-03
主題: 回復: 2014/05/05晨語簡記
周一 五月 05, 2014 8:17 pm
我們法要用的適當處,有人說我就是要修行,我專心要修法,我就是專心要學,我要鑽入文字中,要在經藏中取法,但是忘了法在人間,字只是跟我們指個方向,你要這樣走,經者道也,道者路也,我們不會走路,只想要在那地方鑽進經文中,二腳沒訓練有力,方向不準,不肯走出去,這條路永遠到不了. 法在心,行在法,起身而行
Like
Dislike
Jack
Admin
文章總數
:
6985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4
注冊日期 :
2008-12-22
主題: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四年五月五日星期一)
周一 五月 05, 2014 8:26 p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四年五月五日星期一)
上人引用靜思小志工的分享,說了一個慈濟家庭中,媽媽開車載著姊弟,兩人一開始吵吵鬧鬧,媽媽就問,姊姊現在在那裡?弟弟說,在火宅裡。媽媽再問,那該怎麼辦?弟弟說,趕快脫離火宅。
上人讚嘆這是很有禪機的對話,很活潑的法,法入心,法入行,法就是要這樣用。
上人又用雨聲開示說法,聽到雨聲,想到,雨如果調和,對大地有利。如果不調和,造成淹水,人間就受苦。以此譬喻,法水如果調和,可以潤漬眾生。太多則只是鑽研文字與經藏,往往只是自尋煩惱。太少則無法去除無明煩惱。
上人開示提醒我們,不要忘了法在人間,字只是跟我們指個方向,你要這樣走,經者道也,道者路也,我們不會走路,只想要在那地方鑽進經文中,二腳沒訓練有力,方向不準,不肯走出去,這條路永遠到不了。所以說大乘,佛陀鼓勵我們入人群中,在人群中去體會人群的心態,去瞭解人間的苦難,這樣我們才能去對應佛陀所說的法。
這也是很棒、很重要的一個禪機。
說到禪機,昨天本想寫,以今日昨日開示來說明更恰當。
所謂禪機就是上人講到某些話的時候,你會會心一笑(如佛陀捻花,迦葉微笑)。
今天上人講到靜思小志工才五六歲也要培訓,八九歲也要來當隊輔時,有很多的會心一笑。(今天我在永和連絡處薰法香)
昨天因為參加社區浴佛,直接到雙和靜思堂薰法香。昨天,上人講到某一段的談話時,全場只有坐在我左前方的一位師兄會心一笑,當下,我知道到他契了上人的心。
後來,上人又說到,做得到嗎?儘量啦!(很多弟子會心一笑,其中有一位弟子小聲的講真難,這又沒有契上人的心,因為習氣,還是停留在原地。)
禪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要體會上人開示的禪機只有靠自己親自來薰法香,還有多用心了。
(
高明智 感恩合十)
Jack 在 周二 五月 06, 2014 9:00 pm 作了第 2 次修改
Like
Dislike
王慮怡
無量光曜心
文章總數
:
2568
威望 :
33
注冊日期 :
2012-11-03
主題: 回復: 2014/05/05晨語簡記
周二 五月 06, 2014 8:13 pm
每天都有感動與警惕, 用心要恒心 要入法, 自己要有福份諸佛菩薩生生世世都是互相為伴,互相助道法,互相教育。這就是我們要很體會到佛法很奇妙。
諸佛菩薩生生世世都是互相為伴,互相助道法,互相教育。這就是我們要很體會到佛法很奇妙。這句真是現在寫照, 大家都在共修中精進殷勤.
是諸眾生,從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Like
Dislike
2014/05/05晨語簡記
第
1
頁(共
1
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
選擇一個版面
|
|--閒聊與交流
| |--公告區
| |--閒話家常
| | |--節慶與祝賀
| | |--感動與感性
| | |--生活小常識
| | |--雜談與閒聊
| |
| |--自我介紹
| | |--介紹自己
| | |--介紹伙伴
| |
| |--論壇問題建議區
| |--生活禪話
| |--惟禪思惟(Meditation Sway)
| |--明智心語圖文版(Jack's Reflection)
| |--論壇教學區
|
|--菩提法水
| |--人間菩提
| | |--早期人間菩提
| |
| |--靜思晨語
| | |--靜思晨語--法譬如水
| | |--靜思晨語--法華經2011
| | |--靜思晨語--法華經HD
| | |--靜思晨語—靜思妙蓮華
|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 |
| |--菩提心要
| |--證嚴上人開示
| |--經典專區
| |--法喜充滿
| | |--衲履足跡
| | |--手語印記
| | |--回眸來時路
| | |--點滴法水
| | |--證嚴法師說故事
| | |--人生吶 療癒果實
| |
| |--The Superme Wisdom on Earth
|
|--傳法網--我們共創一個讓人人可以自覺與歡喜的傳法平台
| |--馬鳴講堂
| |--對話錄
| |--探索學苑
| |--探索遊戲
| |--奈普敦週刊
|
|--探索教育
| |--探索教育團隊公佈欄
| |--探索教育問題
| |--探索教育遊戲
| |--探索課後心得
| |--探索教育研究
| |--探索任務協調
| |--探索課程規劃
|
|--問題與討論
| |--生涯規劃問題
| |--人資管理問題
| |--學校教育問題
| |--領導修練問題
| |--人際關係問題
| |--壓力調適問題
|
|--讀書會
| |--佛遺教經(遵佛遺教)
| |--妙法蓮華經(靜思妙蓮華)
| |--法譬如水(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三十七助道品
| |--無量義經
| |--人有二十難
| |--原來素食最健康(齋戒素食的好處,一起來勸素)
| |--佛學名辭釋疑
|
|--精選佳文
| |--健康管理與壓力調適
| | |--調心 (如何心安理得)
| | |--調身 (如何活動筋骨)
| | |--調食 (如何吃的正確)
| | |--調眠 (如何睡眠安穩)
| | |--調息 (如何悠遊自在)
| | |--醫學常識
| | |--健康管理
| |
| |--家庭親子與情感幸福
| |--生涯規劃與個人成長
| |--人際溝通與朋友情誼
| |--智慧修行與德性修養
| |--環境保護與綠色生活
| |--好書推薦與讀書心得
|
|--優質影音
| |--環境保護
| | |--草根菩提
| |
| |--宗教心靈
| |--健康生活
| |--文化藝術
| |--管理領導
| |--教育發展
| |--探索教育
|
|--專業講師
| |--課程規劃
| |--需求調查
| |--活動帶領
| |--班級帶領
| |--表達技巧
| |--專業知識
| |--資源分享
| |--教學檔案
| |--網路資源
|
|--資源與分享
|--心得分享
|--會員專屬分享區
|--相關網站分享
|--優質影音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