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静思法益團隊分享
2014/05/22 晨語薰法香
常樂我淨是四德
唯諸佛心圓淨明
靜寂清澄自輕安
得大自在法導師
淨德;淨者,離垢無染,無諸惑染,湛然清淨,如大圓鏡,故明淨德
常,人生是不是常?樂,是不不真快樂?我,是不是有永久有我?淨,是不是很真清淨?我們常常說無常,無常人間苦,真是苦!世間一切無常怎有我,觀身不淨哪有清淨,卻是在此地,我們說常樂我淨,因為人生是無常,我們才要好好找一永恆常,人生就是苦,我們才要找出真實道理的快樂,人生生命很短,我到底在哪?因為生命短,生老病死,我們就要找一永恆的我,身體就是不乾淨,不倝乾淨的身,我們為他留戀、貪著、造業,這個身體不僅是不乾淨,帶來了生生世世苦不堪,所以我們若這樣想,就要趕緊勤精進,昨天我們說過,那位年輕的病比丘,他道心堅固,雖然他過去的人生,到底是不有造何業,但他年輕時聽到佛法,一聞即立堅固心,雖然身體有病,但佛陀問他,你現在的病堪得忍嗎?有懊惱嗎?他回答,不堪忍、有懊惱!佛陀問:你有做過什麼犯戒的業嗎?沒有,自己很自信,沒有啊!從聞佛法開始,我們守清淨戒。佛說:你既沒犯戒,心該很清淨,不應該懊惱?所懊惱的就是年輕出家,身體不好,無法聽聞很多的法。
佛陀就為他特別說出了,從眼識說起,六根、六塵、六識;十八界的道理分析,四諦、十二因緣,最後還說六度,希望他能體會道理,若能瞭解苦來自六根、六塵、六識去召感,合成一切緣,造業來受苦。能去瞭解、體悟原來人間真苦,他滅道的道理瞭解了,知道十二因緣,從一念無明開始,一念妄起,就緣著這個境界,這個業,就開始名色等等,十二因緣由不得自己,再牽往來世,瞭解了!從十二因緣,再將他度入後,要好好保持這一念心,哪怕是起這一念心,動一念心,也要心心念念在六度行,這種希望他能體會,人生苦短,大家已去過醫院,去醫院探望德澭,看她這樣人生,年紀輕卻很堅強,要去醫院的那一天,還跟師父說話,師父就說妳應該很透澈,妳應該很瞭解,自己的心要顧好,師父不用擔心,我的心已經很瞭解。最近大家都很忙,同修者就跟她說,最近很忙,妳不要選我們很忙的時間,妳要稍等一下,她也照約定,稍等一下,等所有活動結束後,昨天師父說的法說給她聽,她再次複習了十八界、四諦法、十二因緣、六度行,這些過去都有在聽,昨天再完整體會,所以沒遺憾!這種無常的人生,帶著恆常的道理,瞭解了不遷不變的真理,這就是常!
樂德就是安穩寂滅,這叫做樂!還有需要的,那就是我;我呢!是永恆的我,我們要知道人生生老病死,永遠沒有恆住人間,所以來到人間得到法,知道所看的一切,有物質的一切,應該要很自在,沒有我所要貪的、愛的,沒有我所要留戀的,我所愛的,那就是真常的道理,這種法的身入我的心,這種法身永恆,永遠就沒有罣礙,很自在!
再來就是淨啊!淨就是沒有垢染,沒有什麼污垢,沒有什麼煩惱再來染著心了,我們要時時把法放入心中,唯有法入我們的心,這樣我們才有辦法成就四德,四德就是『常德、樂德、我德、淨德』,淨德就是離垢無染著,我德就是自在無礙,樂德就是安穩寂滅,常德就是不遷不變。這道理若入心,這叫做四德,四種的德,這四德我們學佛者所要追求的,就是諸佛心,諸佛的心跟眾生的心無差別,因為眾生跟佛同等有真如本性,這也是時時說,無明,煩惱,惑若如果都掃除掉,回歸我們真如本性,那就是我們大圓鏡智,這大圓鏡的智慧就明朗現前,這要等這面鏡子清淨,就要有常樂我淨,得到這四德,我們才可以心與佛心回歸平等,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人人都有這塊明鏡在,只是煩惱覆蔽,將這些煩惱撥除掉,這面鏡子不就顯現出來,照景照山照海,不就很明朗嗎!
所以要鏡圓又明,需要佛心現前,佛心現前的境界就是靜寂清澄,清寂清澄,我們才可以得自輕安,我們才可以每天都很輕安,沒有粗重煩惱在心中,沒有煩惱在我們心就很輕鬆,心就很安,這就是我們的心境,已經是靜寂清澄,自然就輕安,得大自在,我們如果可以輕安自在,法就是當我們的導師,法引導我們向前走,我們得到真理,聽了佛法,身體力行,隨著正法向前前進,這正法就是我們的導師,所以我們學佛要時時自我警惕,人生苦短,我們有幸可以遇到佛法,更有幸接觸佛法,更有幸在佛法中身體力行,所以我們自己要慶幸,自慶幸更要身體力行,要好好顧好我們的身行,顧好我們的心念,不然人生苦短呀!前面法華經說:
經文:「斯法華經,為深智說,淺識聞之,迷惑不解」
就是說這部法華經,是為深智的人所說,法講也要有知音來回應,講話若沒有知音,所講的話也是很痛苦,講話人家若聽得懂,是很歡喜的事情,佛陀到晚年開始講法華經,其實佛陀的心同樣還有罣礙,因為眾生的根基。有的人能夠體會,一知半解的人居大多數,完全沒辦法體會的人,還是不少!但時間啊,沒辦法讓佛陀留很多時間,所以就要趕緊說法華經,只是眾生根基,要能夠體會佛本懷,佛陀暢演本懷,能真實瞭解佛的心境,真的還很困難,所以在這個地方,佛陀還這樣說,「斯法華經,為深智說」,深智就是已經可以體會佛的心懷,聽得懂的人,但是「淺識聞之,迷惑不解」,這就是無法體會佛講話的內涵,這也是佛最罣礙的心,下面這樣說:
經文:「一切聲聞,及辟支佛,於此經中,力所不及」
經文簡釋:
「一切聲聞,及辟支佛」;如是體一乘實證,必信佛語,智力雖弱,漸教可受大法,亦可為說。
大家用心聽、用心去體會,我們是不是還在聲聞境界?「一切聲聞、及辟支佛,於此經中,力所不及」。在佛的時代,已經說法四十二年過後,才開始講法華經,還有聲聞、緣覺力所不及,你想情何以堪,佛陀的心難免就是有罣礙,因為佛視眾生如一子,孩子如果還沒有成器,當父母的是多麼罣礙,佛陀的心也是這樣。接下來這段經文這樣說:「一切聲聞,及辟支佛」;如是體一乘實證必信佛語 智力雖弱 漸教可受大法亦可為說。因為我們前面有說,眾生根基不夠,就不要虛妄傳說,但是在這個地方,為了法華經還是要留在後世,所以佛陀再這樣勉勵,聲聞、辟支佛,如是體,假如若能夠體會;現在聽,雖然不能身體力行,但是現在聽,現在體會,體會到一乘實證,把這一乘法真的體會瞭解,從內心已經證悟,這法是真的可以成佛的法,按照這條道路走,絕對可以成佛,雖然這些聲聞、辟支佛,還沒有身體力行在菩薩道上,但他們若聽進入,體會得到,深信這條路,絕對是到佛的境界,這是實證,我們如果可以體會一乘實證,就是從內心確實瞭解,就像我們到車站,看到這台車,我們絕對沒有疑問,這台車就是我買的車票,就是要搭這班車,從花蓮到台北,我們要相信這台車就是能夠從花蓮到台北,這叫做一乘實證。我們的內心完全清楚,往這個方向走,絕對沒有偏差,絕對是沒錯誤,這樣叫做體一乘實證。如果這樣,這樣的人就是必信佛語,能夠真的體會這條路這樣走是沒有偏差,這樣的人,絕對相信佛語,佛所說的法,他絕對是相信,這些聲聞、辟支佛,一定內心接受,已經相信,雖然智力雖弱,智力雖然還是比較弱,就是根基,根還沒有很深、機還沒有很大,雖然還沒能身體力行,不過漸漸漸漸只要有正確的方向,只要有深信,將法入心,這樣漸教可受大法,慢慢教他,好好牽引,先不要棄捨。
佛遺教經阿難問佛,比丘不受教,佛在世不聽話,佛滅度後這些比丘修行者,要如何降伏?佛陀就要跟他說,這些人根機粗劣大家要慈悲包容,要慈悲勸誡,假使累次勸誡都不聽,那就默擯之,隨他去!慧命不知道疼惜,空過時日,無法度他,但還是不能放棄,慈悲勸導,勸導得來為他歡喜,勸導不來也不埋怨,雖然無奈,也不要放棄。以下這段文,『智力雖弱,漸教可受大法』,雖然佛陀說人人可以成佛,眾生皆有佛性,何況已經入僧團,所以要包容他,他自己自損,我們慈悲勸導不要放棄他,勸導不來就不要計較,損者自損。我們無奈,但這在佛陀時代就已經有這樣六群比丘,何況末法的現在。在法華經裡,一樣沒有放棄,只要他入僧團裡,只要他在佛門中,希望他有朝一日,有朝一日說不定可以徹底覺悟,來接受大乘法也不一定,所以漸教可受大法,也可以為他說。最怕那種聽之後斷章取義,貢高憍慢那種我慢,未得謂得,這樣偏差方向去引導別人,這樣的人不我們不要跟他說,真心要聽佛法,那怕根基很弱,也要用耐心慢慢教,其他不信的,也要等待時機,也不要放棄!
經文簡釋:
「於此經中,力所不及」;假如是愚法二乘,聲聞緣覺二種之小乘,迷執於自法,而愚昧於大乘法空之妙理。或增上慢人,則無智不信,應為說乖本心故。
「以此經中,力所不及」,譬喻假如是愚法二乘,那就是聲聞、緣覺這兩種小乘的人,這兩種小乘雖然在修行,一直就是執著,執迷不悟,迷執於自法,而愚昧於大乘。自以為得到很多,沒有真實信受教法,就是執迷用自法,以為我聽,我一聞千悟,其他都不用聽,所以我能夠來宣講大乘法,法空之妙理,以為都懂了,這叫做愚法二乘。這是愚昧、愚癡,蒙蔽自己本性,用那種驕慢、我慢,未得謂得,以為他懂很多,理解空法的道理很多,這種的人是還沒有向他們說;不只是這樣,還有增上慢人,除了未得謂得的人;如聲聞、緣覺外,還有一種是外道行的人,那種增上慢,無智不信,沒有智慧,無法體會正確的道理,所以無智不信,就像這樣的人不能信受正法,不應該為他講,這是你如果講正法給他聽,他會故意違背本心,這樣去謗法,佛陀在世的時候,其他的外道教很昌盛,故意問難,故意刁難等等,故意拿正法去邪解邪思、謗佛謗法,這種人不要跟他說,人人本具佛性,但是未來還是有因緣,這些人也可以成佛,就像提婆達多,佛陀還是為他授記,何況其他的人,我們要因人、因時、因地,既然大家都可以成佛,大家都可以來接受佛法,不過有的人就是故意不接受,有的人是聽都不曾聽過,無法接受,有的人聽到故意造作,因為眾生無明煩惱,所以這種法,別人講他心不歡喜,嫉賢妒能,這樣的人煩惱重重,現在無法接受,但是佛陀還是說,都一樣可以成佛,不過他自造作的煩惱,總是在六道輪迴中受盡苦難,但也會有因緣可以接觸佛法,所以佛陀要讓眾生有因緣,不斷迴入娑婆,很多菩薩跟佛同等心願,文殊、普賢、彌勒、觀音很多菩薩都是在助佛道場的菩薩,時時就是來回人間,這樣就是根機不成熟的眾生,還沒有受信,沒有得度,這些人在長時間劫數中,無限的空間中,不斷就是迴入娑婆中,所以佛陀繼續說:
經文:「汝舍利弗,尚於此經,以信得入,況餘聲聞,其餘聲聞,信佛語故,隨順此經。」
經文簡釋:
「汝舍利弗,尚於此經,以信得入」;以信得入佛,舍利弗汝是最上根人,尚需以信始能證入此經大乘法義。
佛在向舍利弗說,就像你是最上根機的人,在僧團中佛稱讚舍利弗是智慧第一,佛陀時時讚嘆他智慧第一,現在佛陀再叫舍利弗,你舍利弗是僧團中最上根機的人,尚需以信始能證入此經,即你心中要有充足的信心,才能入這部經,法華會中舍利弗才開始請佛講法華經,這個時候才開始要入,因為佛陀入定,文殊、彌勒互暢,舍利弗三請,佛陀開始要說法五千人退席,但是舍利弗還是繼續請佛說法,這就是表示舍利弗在這個時候已經堅信,非常堅定的信佛,將要說的是大乘法,所以舍利弗殷勤三請,佛才開始說法,佛這裡向舍利弗說,因為你有深信,才能進入此大乘法,才可入心,入
這部經;大乘法的道理。因為你很深信,記得嗎?開始講序品的時候,要廣大深信,不斷警惕大家要有信,所以佛陀說,你舍利弗要深信才入這部經。
經文簡釋:
「況餘聲聞,其餘聲聞」;佛稱大智如舍利弗,尚且由信我語,方漸以自智證入一乘實相,圓十信滿心,況其餘不定性聲聞,非信難解。
十信覺滅相,謂菩薩修行覺了心中念念生住異滅相分齊。
十信心: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定心、不退心、護法心、回向心、戒心、願心。
「況餘聲聞,其餘聲聞」;何況其他的聲聞,何況未來的聲聞,這是佛陀加重語氣,你舍利弗的智慧還要依仗信根,才有辦法瞭解大乘法道理。何況大家現場同樣聽的人,還有未來不在現場聽的人,這些人更需要了。佛陀對舍利弗說,就要信我語,舍利弗的時代是佛在世,因為你還相信我說的話,才可以慢慢將自己證入一乘實相,佛在世的時候,舍利弗跟佛四十幾年智慧第一。親耳聽佛音聲,這樣才慢慢開始生出這分大乘的信根,這是佛陀向舍利弗這樣說,佛陀在世,舍利弗直接聽佛語言,才漸漸產生自己的智慧,來體會、來證入一乘實相。可見一乘實相的道理,我們要透徹瞭解,實在還離很遠;這樣圓十信滿心,況其餘不定性聲聞,非信難解的人,實在是很難。所以十信就是菩薩修行十信圓滿,才可以接受這部經。發菩薩心要身體力行,透徹瞭解心中的念,念念生住異滅,對世間瞭解,世間是成住壞空;我們要對自己心理瞭解,對心是生住異滅;我們要瞭解小乾坤的身體,是生老病死,這些事情都要很清楚。
所以十信就是: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定心、不退心、護法心、回向心、戒心、願心,這是十信心,我們如果心中沒有信,無法接受這法,我們的心如果沒有念念在信心中,我們無法向前精進,我們向前精進,接受了法,堅固了念心,才有辦法升起慧,智慧的心,那智慧就是平等心,產生這份智慧就有慈悲,因為眾生平等,眾生苦難偏多,所以慈悲等觀,就是智慧啦!這智慧要從定心,要有定的信心,心心行菩薩道,入人群要有堅定信心,有堅定的心,就沒有退轉的心,因為堅定的信心,我們還要護法;為佛教、為眾生,佛教要如何傳布在人間,我們要有信心投入人群中去,才有辦法,把佛教真正讓大家普遍,沒有偏差的向前走,這是護法的心。我們佛法就是救世的道理,要救濟世間,要佛法存在,要廣度眾生,回向心,回向不是有所求,一切回向回歸真實道理,受這個道理來接引我們,法是導師,接受道理要大回向,道理要回向真如本性,天下萬法統歸一統,就是無體無形的真理,就是大法。要回向心,要真正法可以入心,十信可以圓滿,那就是戒心、願心,三無漏學、信願行,除戒定慧,還要信願行。
總而言之,學佛必定要回歸道理,與道理常在,所以叫做常樂我淨,四德為諸佛的心,可以大圓鏡智、圓滿淨明,我們要回歸到靜寂清澄自輕安的境界,不要被煩惱覆蔽,得大法的時候得大自在,要回向法導師,回向道理來引導我們,我們所做一切回歸於道理,意思就是說依道理而行,不脫軌,大回向依法而行,法入心法在行中,這是我們時時要多用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