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靜思法益團隊分享
2014/05/23 晨語薰法香
誡恃自己 高舉智勢力
以輕慢心 有問而不答
隱沒義理 或倒說法相
輕蔑新學 不正受法教
我們自己時時很警惕,要自我好好要自我警惕,教誡自己,不要看重我們自己,以為自己智慧很高了,我們認識的事情很多了,我很能幹,我所做的事情比別人更伶俐,更得快速、準確,我是一個很能幹,很有智慧的人,像這樣的人都是重自己,把自己評價太高了,這樣的人叫做輕慢心。這種輕慢心的人,有時候跟別人一起做事情,我們重自己的能幹,有人問我們,這事情是怎麼做?可以快速完成,這事你的看法,怎麼大家隨你的意,你能教我嗎?這方法到底出在哪裡?就像這樣,我們以為很厲害,別人問我我們不願意傳給人,這種都是輕視別人,驕傲自己,這樣的心態不能有,這樣的心態是讓人看不起,我們要時時警惕自己‧
誡就是教誡自己,不要重自己,以為智慧很高,把自己評價很高,以為有智慧、有勢力,這樣就輕視別人,貢高驕傲的心不可有,我們要時時用輕柔,開擴的心,我們知道的事情,要跟別人結好緣,要自動教別人.這叫做不請之師!需要這個不請之師,願意幫助別人,願意教導人的人,但是我們要教導別人,我們要能分機與緣‧我們昨天也說過,因人、因時、因地,什麼樣的人,要為他說話,為他牽引教導,但是這個事情、這個法.是不是這個時候給他,如果還無法承擔大任,你給他一個很重的責任,他還無法擔起,會傷到他‧不是這個時候,大責任就給他,這樣不行,要看這個人雖然可以栽培,但要看這個時間對不對,這個人才要用在哪裡,也要適當的地點給他,所以因人、因時、因地,我們對人要多用心、多牽教,不要有那種輕慢的心,或者是知道不想教人,這都不要有;或是隱沒義理,道理將它隱藏。
常常有人這樣說,這是秘方不給人知道,這樣也不對,但是呢!這秘方是對或不對?不要說,這個藥可以治病,有時候有的病不是用這個藥醫,我們就很快說,我肚子痛就是吃這個藥,你聽我的話吃這的藥不用看醫生,吃這樣藥不能吃其它,就像這樣誤傳,實在是也會誤別人的命,也不要這樣‧但是有好的方法,要跟別人說,好的方法用在什麼樣的東西,可以用這個方法,對這個事情解決,不是每項都是萬靈丹,不要自己貢高,也不要知道方法而不肯教導別人,有好的道理將之隱藏,這樣也不對!或是明明要請教我們,我們也是願意講,卻是故意顛倒說法,把法顛倒,差之毫釐,所引的方向讓他偏差、錯誤,這樣更加不對!所以我們人,真的要將所修來的法、學來的功夫,我們要很準確,人有需要我們要把所學、所瞭解真心去付出,不要自己很自高我慢來輕視別人,或是別人問我們不說,或是問我們顛倒講,這樣都不對。所以還有不能輕蔑新學,不要輕蔑新學的人,我們不能輕視說你都還沒有學,就算有聽到學到也是一點點,我已經比你來的久,我聽的多了,我學的功夫已經很上手,所以你離我很遠,遠遠跟不上我,就像這樣輕視別人,不肯正受法教,不想要好好牽教一下,這樣也不對。
所以佛陀時代也是一樣,一回再在給衹孤獨園,有一位外來的比丘,長相、形象很不好看很醜,人又小又矮,形態真邋遢,形貌很不好看,一般的人看到這個人都不會起歡喜心,甚至有的人很討厭,不想跟這個人再一起,這位比丘卻很安然自在,這一回知道佛陀在給衹孤獨園,要來拜見佛陀,遠遠走來,開始就有人這樣輕蔑輕視,人人就這樣批評這位出家人怎麼長的這麼醜,形態不好看,這樣要如何去度眾生?議論紛紛,佛陀知道就跟大家說,你們大家已經看到遠遠來的比丘,大家都說有看到,遠遠就有人在品頭論足。佛陀開始跟大家說,不要輕視這位修行者,這位修行者,他已經是證羅漢果了,他斷除一切欲念,斷去一切煩惱,心很清淨,他智慧很高,大家不要輕視。在講的中間,這位比丘已經接近佛陀了,向佛陀頂禮,佛陀很輕柔跟他說;請坐下來。這位比丘坐下來之後,佛陀跟大家說,不要輕視來在我身邊這位比丘,他已經在世間物欲已經斷除,人我是非完全透徹了,所有的無明煩惱去除了,已經是滅除煩惱,是一位真修道者,大家聽到佛陀這樣講,還是內心存一點疑惑,既然是真修道者,苦集滅道,苦集已經滅;完全瞭解了,現在為何讓人家看起來,還是不能起歡喜心,佛陀看到大家的心還無法透徹瞭解,佛陀用偈說,就像飛禽走獸,天上飛的小鳥,地上走的獸類,山林中還是以獅子為王,因為山林中唯有獅子,牠就是最威猛,所以飛禽走獸就都怕獅子,無法跟獅子評比,佛陀就這樣說,就像人,人只要有智慧,雖然人很小,外貌看起來很不好看,其實內在的智慧含藏著,這不是用形象來比評,最重要是他內心的智慧,我們對這種人,人人本具智慧,只要他斷除一切煩惱,他的智慧已經浮現出來,我們就不能用輕慢的心對待他。
所以人人對人要慈悲,人人要平等,不是用相貌來看他內心所含藏,內心所含藏的真如本性,人人看不出來,但是智慧含藏在內。這是佛陀對大家的教誨,不能輕視任何一人,我們若輕視新學。(佛典故事出自《雜阿含經》卷第三十八 一○六三經)我們也常常說,現在孩子大家都在聽經,就像昨天四大志業會議;教育慈善、教育跟慈善方老師就提起來說,我們學校有這樣的孩子,從幼稚園就開始讀慈濟的幼稚園,到小學、中學,現在是中學的孩子。從幼稚園開始,就開始聽靜思語,朗朗上口,不只是會背,還身體力行品行兼優,從幼稚園開始,小學就是每天就聽人間菩提,最近都跟人家聽晨語,薰法香呀!這個孩子現在是中學,在慈濟裡面,靜思法脈是從幼稚園一直到現在中學,他的品行都是品學兼優,這就是說,我們看他小,年紀小,我們可以輕視他嗎?雖然還在中學,但是他懂得道理不比我們少,所以不要輕蔑新學,以為他什麼都不知道,所以跟他說都很輕微,我們如果可以跟他說正法,讓他瞭解佛的道理,他的體會不會比我們淺,我們要好好用心,人不可貌相,我們要常常用恭敬心,不要以為自己很了不起了,不要以為自己所知道的方式比別人優勢,不要這樣想,我們要常常縮小自己,我們有法要跟別人分享,有道理要盡我們所知,跟別人分享,不要輕視人,會的我們要正確教授給別人,我們應該要用心在法,用心去尊敬人人皆有佛性,前面的文這樣說:
經文:「汝舍利弗,尚於此經、以信得入,況餘聲聞。其餘聲聞,信佛語故,隨順此經,非己智分。」
經文簡釋:
「信佛語故,隨順此經,非己智分」;餘聲聞唯信仰,佛之聖教量,恭敬信受,供養諸佛行,唯是隨順佛語,隨順此經,非己智分。依隨順此經,所說 ,不能得,由自智,證入實相,非淺智可悟,因此佛陀以是,殷重勸誡,有深信,是可說之機,當為相傳,通達此經。無信是,不可說之機,誡慎勿,虛妄宣傳,佛不捨眾生,數迴入娑婆,循循待機緣熟。
舍利弗是弟子中智慧第一,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聲聞到法華會的時候,他還無法很瞭解,但是舍利弗很深信釋迦佛所說的法,所以現在還是要向舍利弗講這部經,來體會大乘一實法,舍利弗都需要進入這部經內容,相信佛陀所說的法,何況其他聲聞?其他聲聞也需要很敬信佛所說的法,深入這部經中,才可以真正體會一乘實法的道理,所以舍利弗都需要用信來深入這部經,何況其他的聲聞,在會中的聲聞,還有其餘的聲聞,所以說信佛語故,要深信佛所說的語言,這樣才有辦法來深入這部經,隨順這部經,不是大家用本來的智慧,可以體會一乘實法,一乘實法一定要經過這部經,隨順此經,『經者道也、道者路也,』人人要經過這條道路才能體會佛的境界,所以要瞭解佛,心的境界,必定要經過菩薩道,此經我們一定要瞭解。所以「順佛語故,隨順此經,非己智分」,不是自己的智,有辦法一下就瞭解佛的心境,必定去身體力行菩薩道,要經歷過此經,隨順此經,要很體會瞭解這條道路的風光,就是在法華經要引導我們入菩薩道路,就是這本經,不是說人人自高,說我已經瞭解一切,不是!我們瞭解的還離菩薩道還很遠,除非我們已經身體力行在菩薩道中的人,才可以在這條道路風光我們有走進入,才知道這條路的風光。
就像現在,雖然科技發達,跟你們說日本的櫻花很美,在前個月櫻花盛開,這個月到底變得怎樣?盛開的境界我們沒去,光是看到畫面在臉書、電視、照片,櫻花盛開很漂亮,但人沒有走進去,到底裡面境界是如何?那種感覺,就是少了走進去感覺,外面這樣看,還是隔一段距離很遠,就像我們聽法,知道瞭解佛的心境是這樣,但是我們還無法入到佛的心境,那種與天體合而為一,還是沒辦法,但是不是真的無法度呢?佛陀既然鋪這條路出來,跟這條路身體力行,這就是法、就是道,這條道你身體力行,走這這境界,渡到對岸去,要經歷這部經。前面說舍利弗就是要相信,其餘的聲聞也是一樣,『於聲聞為仰信,佛之聖教量』,只能信佛那聖教量,相信佛所說一定沒錯,那個比量,在畫面看到日本這樣的櫻花,我們看到,絕對相信有櫻花就是長這樣,這是聖教量,依照佛所說的法來模擬起來,就是長這樣,用這個教法去用心思考,這樣的境界,這樣是聖教量。佛陀講的法是這樣,用相信的心去接受,用恭敬的心來相信接受。
我們接下來要供養諸佛行,隨順佛語,我們要恭敬供養,供養有利的供養有敬的供養有行的供養,過去講過,尤其是身體力行的供養,這是最重要,所以我們供養諸佛身體力行,唯是隨順佛語,佛陀的教法,我們就是這樣接受,就是這樣身體力行,這樣才有辦法入這條路徑。法華經這部經是我們要依照佛陀這樣說、這樣比量、這樣譬喻,這樣言教,讓我們這樣瞭解,這就是聖教量,也叫做比量。用譬喻差不多多長?一尺,就這樣比一下,一尺是這樣,若是這樣一公尺,一公尺是這樣,用這樣比喻,是有還是沒有?一公尺用比的就是這樣,一台尺是這樣,這叫做聖教量,也是比量,以佛所說法,我們盡量用心去體會,儘量用心去看、去測量,一公尺到底多少?現在沒有東西可以看,有東西看原來是這樣。就像有路可以走,走有風光可以讓我們體會瞭解,我們隨順此經,這樣就是真正按照比例,按照這教法去走,不是無中生有,我們要真正體會、瞭解的法,非己智分,不是自己無中生有,我懂了,那種貢高的人,自己高估說自己都知道,其實都還要信受奉行,要供養、尊重、身體力行,才有辦法。絕對非己智分,所以我們自己要很用心去瞭解。
我們現在還是依順此經所說,依我們現在,雖然我們有幸能夠接受佛法,我們聽就要依教奉行,依順此經所說,我們還沒辦法,不能得,由自智,證入實相,因為我們還要依順這本經,依順所說的,我們聽的,去用心、去理解,不是自己有辦法,想看看佛陀數欸來人間,也是現相,降皇宮,現修行的形態,經過從參訪到修道,要十一年的時間,想看看最後三七日的勤行,靜思默慮,這樣才開始體會宇宙的真理,何況我們還是凡夫,我們還是煩惱重重,不知道累生累世複製多少煩惱,所以我們現在應該要知道,還不能得由自智證入實相,不能用自己智慧去體會、去證實這經,我們還是在淺智,不是淺智的人可以覺悟的道理,我們要到佛的境界,非淺智可悟,不是依照我們現在的智識可以體會,因為這樣佛殷重勸誡,有深信,是可說之機,若是有深信的人,雖然他的根機還很弱,但這樣的人,可以為他說,我們這段文完全是說勿妄宣傳這句話。
佛陀法華經的道理,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因為法華經的道理,就是我們要去除無明之後,心境清淨,才能真實看到這條道路,假如我們心沒有清淨,就像眼睛花掉一樣,這條路,我們沒有好好走,一條路看成兩條路,一不小心走到那條不是實在的路,那就很危險!所以佛陀怕我們信還沒有很符合法華經裡的道理,還沒有符合這道理,我們就不要虛妄宣傳,要講給別人聽的人,就不要虛妄宣傳,要聽經的人,也不要斷章取義,聽到自己沒有去探討,沒去體會,錯誤再傳錯誤,若這樣錯誤就會很大,差毫釐,失千里。就像眼睛看東西變成兩個,一個東西變成二個,你用手要指出去,眼睛一項變成兩項,手伸出去指這個點,不是真實的點,這樣大家聽得懂。所以見解釋還很模糊,因為還有無明,所以我們知見,還是就像眼睛有病的人一樣,看東西不是很真很清楚,所以他東西會分。我就常常這樣說,一排的字看成兩排,到底哪一排是真的,就像這樣,我們要瞭解法,就要真實了解,有的人智慧還很淺,還無法體悟,但是他信,他信法與道理,雖然在淺智,還無法體會,我們要耐心牽教,所以佛陀再重新,前面說勿妄宣傳,現在要跟大家說,像這樣這麼堅定有信心的人,我們就要為他說,這樣的可以跟他說,信仰正確,雖然初信,但是他有這樣根機,有這樣的相信,我們可以為他說。不要說看到他的外貌,就像剛剛講過,佛陀警惕大家不要以貌取人,這個人內涵很深的根機,去除無明斷除慾念,煩惱去除,方向正確,這個人根機很高,現在我們說要正信,正信的人我們不要輕視他,也要為他諄諄善誘,有深信的人,我們可以為他說這部經的真實道理。所以當為相傳,通達此經,諄諄善誘,牽他進來,進來一起走這條菩薩道。
因為我們如果可以好好牽引,人間就多一尊菩薩,我們常說,少一個是非人,就多一個正法道,我們減少一個惡人,就是多一個好人,一樣的道理,所以我們要對有信的人,如果無信不可說之,如果沒有信,你跟他講很多,反回來就是讓他造口業,無信的人不可為說,這不是我們要說話的機。所以話不投機半句多,他的信仰、他的緣、他的根機都跟我們不一樣,我們就不要強說,這也是勿妄宣傳。所以沒有信的人不需要說,戒慎勿虛妄宣傳,不是對機的人,不是有緣者,就不要勉強說,有深信的人就可以引導,無信的人不要強說,這也是一分甚勿虛妄宣傳,跟他說也沒有用,或是我們不懂跟人家誤傳,這樣也不對!
所以佛陀不捨眾生,數次迴入娑婆,佛陀希望要度眾生怎麼叫人家法不要宣傳,因為根不對,緣不成熟,所以我們就不要說,佛陀是不捨一切眾生,每次不斷不斷回入娑婆,循循待機成熟,每一次來就是因緣成熟的眾生,他就開始設法、機會來度眾生,佛陀是時時回入娑婆,循循待機來教育,這是我們要對佛陀的信心,法是菩薩道,是人人必行的道路,我們在聲聞、緣覺還不夠,我們要有信心走入菩薩道去,經者道也、道者路也!記清楚,隨順此經,信佛的言教,所以隨順此經,我們要開始走入菩薩道,才知道心地風光,我們不要學佛後,高估自己智的勢力,不要以為我們已很清楚,已經懂很多,貢高憍慢輕視他人,我們若知道別人想求要趕緊付出,當不請之師,不要輕視,我們應該在正法中,有機會、有因緣要諄諄善誘。如果是不信的人,我們不要強迫讓他知道,跟他講反而讓他造口業,佛陀的慈悲,不希望眾生毀謗佛法,但是待時機諄諄善誘,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佛典故事出自《雜阿含經》卷第三十八 一○六三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異比丘形色醜陋,難可觀視,為諸比丘之所輕慢,來詣佛所。爾時,世尊四眾圍遶,見彼比丘來,皆起輕想,更相謂言:「彼何等比丘?隨路而來,形貌醜陋,難可觀視,為人所慢。」爾時,世尊知諸比丘心之所念,告諸比丘:「汝等見彼比丘來,形狀甚醜,難可視見,令人起慢不?」 諸比丘白佛:「唯然,已見。」 佛告諸比丘:「汝等勿於彼比丘起於輕想。所以者何?彼比丘已盡諸漏,所作已作,離諸重擔,斷諸有結,正智,心善解脫。諸比丘!汝等莫妄量於人,唯有如來能量於人。」 彼比丘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復告諸比丘:「汝等見此比丘稽首作禮,退坐一面不?」比丘白佛:「唯然,已見。」佛告諸比丘:「汝等勿於是比丘起於輕想;乃至汝等莫量於人,唯有如來能知人耳。」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飛鳥及走獸,莫不畏師子,
唯師子獸王,無有與等者。
如是智慧人,雖小則為大,
莫取其身相,而生輕慢心。
何用巨大身,多肉而無慧,
此賢勝智慧,則為上士夫。
離欲斷諸結,涅槃永不生,
持此最後身,摧伏眾魔軍。」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