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4/05/27晨語簡記

向下 
3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4/05/27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2014/05/27晨語簡記   2014/05/27晨語簡記 Empty周二 五月 27, 2014 5:52 pm

感恩靜思法益團隊分享
2014/05/27 晨語薰法香


心念不清澄 不樂實德
不信於實法 能障淨心
生懈怠惑業 樂欲心穢
因不信多疑 障己道業


  大家每一天是不是有反觀自性?我們天天好好看外面境界的眼光,化成觀念,好好問自己,我今天心是否清淨?今天是否有煩惱的念侵入心?這叫反觀自性。凡夫多數就是眼睛視於外,見解緣外境界,所以外面一切聲音,形形色色,我們在內心計較,這都我們是凡夫,每一天六根緣外面六塵境,放在我們心中,這樣在造作、複製煩惱,這是凡夫,心念多數就是不清澄、不清淨,也不明朗,這就是我們凡夫心。為何心常常有煩惱在心?就是因我們不樂實德,我們沒培養出所要追求,沒培養出反觀自性,向內找我們的真如,就像我們天天心念都在外面,沒回過頭來看自己,我們就會疏忽掉,要說是疏忽,該說是迷失,所以沒即時守住這念心,心都散亂在外面,為何會這樣?是因不信實法。


  我們天天都在說,要深信一乘實法,我們若能深信,不只是知而已,還要深心信解,這實的一乘實法。我們若能有信才守得住,若我們只是說,知道啦,我聽過了!這就是一乘實法,文字上有記了,但這真法沒入心,因我們的信根不夠,所以信就常常在日常生活中被模糊,疏忽掉了。所以我們要常常自我反省,真的有信了嗎?相信佛陀二千多年前,晚年時為了弟子修行過程,先用聲音讓他們瞭解,知道有苦集滅道,在人間的法;然後再為根機較深的辟支弗,為他們解釋,人為何來人間?帶著何種因緣來到人間?這因緣就是回歸一念心開始,諄諄善誘,讓人人對佛法有瞭解,瞭解後是否有身體力行?佛陀還是鞭策大家,這種沒有很深信,對法只是知沒很深信,如我們在序品中說,要廣、要深,要廣大深信的善根,才有辦法真體會瞭解這一乘實法,這就是佛陀開始要講這部經的開頭,在這『信』字,是要深、要廣的智慧。所以我們一段時間就是在說,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等等,一直在分析這智,這智的源頭來自信,你若沒有深信,還要再開闊,若沒這樣就無法體會,所以我們若沒深信這實法,就會時時障礙,能障淨心。


  我們的心,真如本性,本來就無染,本來就很清淨,只是用煩惱來覆蓋,唯有信,很深的信解,才有辦法將煩惱撥開,這真如本性才能顯現的出來,所以我們應該對這個信要很重視,否則煩惱會一直一直覆蔽我們真如本性,為何會遮蓋?為何會有這些煩惱?因我們生起這懈怠惑業。懈怠惑業就是懶惰,我們既然知道佛法好,知道佛法能回歸我們真如本性,既然知道,我們就要很精進,有精進才有辦法將煩惱去除,要有精進,才有辧法在菩提道上,第一步踏出去,步步向前,就如我們走路,你腳明明就踏在大道上,平坦的大路要讓你走,你偏偏就是站在那地方,前腳踏出,後腳不放掉,哪有辦法向前再進一步?前腳踏出,後腳放掉再向前走,這樣才有辦法進步,若是懈怠,就是後腳不放,前腳無法前進,所以永遠就是停在原地踏步,無法向前精進。學佛我們一定要進步,聽,瞭解到這地方,深信到這地步,深信後再向前精進,不要原地踏步,懈怠惑業,生出了懈怠心。所以我們的惑,塵沙惑,最近跟大家說,除煩惱外,還有微細的塵沙煩惱未去除,雖然說我們修行,那塵沙煩惱還未除,遇到何種境界,同樣還是起心動念,這樣是懈怠的人,明明你是修行者,明明你瞭解法,但心還是受塵沙煩惱,無明種子還留著,所以這種樂欲心穢還是保留著,保留著這塵沙煩惱,業的種子。因不信多疑,障己道業,這要常常提起警愓。


  佛陀有一回在衹園,大家外面托缽回來,大家都已吃飽飯了,人人集合坐下來,這是他們每一天的生活方式,各人出去托缽後,回來就是集合,在佛的周圍圍繞著,等待佛陀說法,那一天佛陀在定中,看見大家都整齊了,就跟大家講,今天大家在外面托缽,是否有看見何種境界?現在在城市中,家家戶戶的生活,或者是人在外面活動生態,有用心注意嗎?大家還沒回答,佛就就說,我今天出去外面,看到市容,士農工商大家安定的生活,看到婦女在家裡煮飯,準備比丘沿門托缽,等待因緣布施,也看到小孩童在外面遊戲,看來大家的心很平靜、虔誠,願意供養。說到這裡,佛陀就開始說了,孩子的遊戲,起心動念,無不粒粒都是種子,佛陀說到這裡,又再停下來,之後再說,我就在想,在無量數劫以前,有一尊佛『一切度佛』,這一切度佛遊化人間,有二位侍者跟在他的身旁,見三锢孩童在玩,孩子見三位修行者走過來,三個孩子停下來,三人排好,看是佛陀與弟子來了,趕緊虔誠用心來供養,二邊的孩子問中間這孩童,到底要用何東西供養?我們手上無花也無果,要用何供養?他就摸摸頭,將頭上的帽子取下,你看我們的帽子上有白珍珠,我們將白珍珠拿下來,用這珍珠來供佛,好啊!所以三個孩子同時取下帽子,將珍珠取下,佛已走近,三個孩子很虔誠,將每人手中好多粒的珍珠,在佛面前灑出,中間這位是落在一切度佛的頭上,另外這二個孩子的珍珠就落在佛二邊的肩頭,很虔誠向佛頂禮。一切度佛就問這三個小孩,你們將來到底有何願?


  右邊這位,手指過去,願我將來能像右邊這位修行一樣,時時跟隨佛身邊。站在左邊這孩子,也一樣手比過去,我們也是希望將來修行,能像左邊這位尊者,能時時聽佛說法。中間這孩子就很虔誠向佛恭敬,希望我將來能與佛一樣,莊嚴、智慧、說法,能教化很多的眾生。一切度佛很歡喜,向這三個孩子祝福,你們有這信心,要時時保護這念清淨的心,生生世世要發如是願,要堅定。釋迦佛故事說到這裡,他就說,你們知道嗎?右邊這位就是現在的舍利弗;左邊這位就是目犍連,中間那位那就是我,現在的釋迦牟尼,那就是在無量劫前,哪怕在孩童時,要下定信心,清淨的心,堅定的心,用清淨的心供佛,受一切度佛這樣授記,生生世世。這個故事我們能知道,學佛非一生一世,學佛是長長久久的因緣,共同受法,共同勉勵,最近大家在薰法香,新加坡慈濟人很精進,見到人就問,你薰了沒?意思就是說,你早上有聽法嗎?這是在新加坡薰法香精進菩薩,他們互相問安,這種彼此啟發,我們的心到底有沒在法中?所以我們要時時反觀自性,問我們自己,聽過的法有沒有在心中?在心中,我們有沒有用在生活中?我們要時時用心,要深信不要有懷疑,否則我們很容易障礙我們淨心,甚至障礙我們道業,不要有懈怠,我們要有深信心,要精進,不要有懈怠,我們的心才能清澄、實德,心清淨沒污穢,道業才能堅固,所以時時要祐護這念心!


經文:「或復顰蹙,而懷疑惑,汝當聽說,此人罪報,若佛在世,若滅度後,其有誹謗,如斯經典。」


  聽經若聽不清楚,就是或「復顰蹙,而懷疑惑」,若沒有很深信心,聽經聽不清楚,天天聽聽不清楚,自然有疑惑,有疑惑,塵沙無明就很難去除。所以佛陀說,「汝當聽說,此人罪報,若佛在世,若滅度後,其有誹謗,如斯經典。」我們聽經若不清楚,差毫釐失千里,除了懷疑以外,傳錯法,或是故意讓這法偏差,大家要好好聽,聽不懂已是失大意,還將這法偏差宣傳,會得罪報。下面就是要讓我們瞭解,經若沒好好入心,錯誤的解釋,差毫釐失千里,將來的報就不同了。下面這段文再說


經文:經文:「見有讀誦,書持經者,輕賤憎嫉,而懷結恨,此人罪報,汝今復聽。」


經文簡釋:
「見有讀誦,書持經者」;見人慇懃受持、讀誦書持此經,有人不信故,起四惡行:輕賤、憎嫌、嫉妒、結恨。


  大家要好好用心聽,若不好好聽,聽經聽了之後,不瞭解;還在這本經中,見到有人在讀經、寫經,不僅是心不歡喜,反過來生出種種輕慢、毀謗的心態很多,所以經文這樣說,「見有讀誦,書持經者」,倘若我們對這部經不瞭解,反過頭來,見別人虔誠讀經,殷勤受持,或者是讀誦詩詞,將這讀、寫經文都讀入心來,見到人在精進,不但自己不精進,不肯與大家一同讀誦,不肯去用功,將這部經句句字字抄寫下來;古代就是很缺少紙筆,所以沒印刷,過去經典是很珍貴的東西,所以我發心,我看到這部經,我也盼別人有這本經可看,所以他會用功,一字一字照經文字抄寫,在抄寫經典都是很虔誠,甚至祖師古德,有人在抄經,是用血做墨來抄經,那是這樣的虔誠,不是只寫給別人看得到而已,是表達出自己那分虔誠的心,來供養佛所說的法,為表達至誠恭敬,所以用血做墨抄經,這種的虔誠,讀誦受持是這樣的慇懃。但有些人不只不相信,還要毀謗,就起了四種惡念,第一是輕賤,沒尊重還輕賤,尤其是憎,就是不高興,再來就是嫌,嫌人家工作不去做,只是在這裡寫字。再來嫉妒,自己不會寫字,見別人寫得很好,他也要嫉妒。甚至一直結恨,不斷累積,見人拜佛沒歡喜心,聽人誦經起厭煩的心,看到人在抄經,自己做不到,所以他不高興,重重疊疊的累積,對這人有恨意,就是不高興,再重的就是恨!


經文簡釋:
「輕賤憎嫉,而懷結恨」;輕慢他人謂之輕視鄙夷,役使他人為賤,嫌惡他人為憎,起心害賢為嫉。而懷結恨,心懷怨恨,如結堅固,如海之深。
又輕賤憎嫉,見有持經者,輕若糟粕、賤若瓦礫,憎惡其他聞者,嫉妒其勝己,視之若芒刺,思之若寇仇,欲除不能,結恨於懷。


  像這樣「輕賤憎嫉,而懷結恨」,輕慢就是輕視鄙夷,這種見別人殷勤,他是輕慢的人,就視為輕賤,這種的心態,不起尊重心,還要嫌惡他人,這樣的人就是憎。看別人精進不尊重,厭惡別人在讀誦內心不歡喜,就起心害賢。就如這人字寫得好,經典解釋得很好,他就很嫉妒,不只自己不能接受,自已無法瞭解經典內容,也無法說給人家聽,看到人瞭解經典能說給人聽,他就很嫉妒,見到大家在尊重,他就很不歡喜,像這樣就是『懷結恨』,這種「輕賤憎嫉」,懷著結恨這樣的人,這種的心,一直埋著怨恨,就像結著堅固如海很深的恨與怨,不能解開他的心,看到別人精進,就起嫉妒怨嫌的心態,這樣越積越深,越怨就越恨,見到人在精進就有這樣的心態。


  再來說「輕賤憎嫉」,意思就是說,持經的人,見人在持經,若是生起經有何價值?他對經典也起輕賤;輕若糟粕,就如豆渣一樣,如我們做豆子後,我們說『豆頭拿來擦地板』,古代有這樣說。如泡過茶後留下來的茶葉,或做過豆漿後留下來的豆渣,它就都是很輕賤的東西,不感覺它很珍貴,他沒想說,茶是茶葉來,看到茶葉就很糟蹋它,很不珍惜它,看到豆子做過的渣,就很輕賤,沒想過豆漿滋養過我們身體,何況我們若能好好運用,沒想到茶葉泡過後再曬乾能做枕頭、拜壂等等,能利用的東西很多,會利用東西,什麼東西都是有價值,不會利用東西,他會糟蹋如糟粕,用過的東西,就是沒價值。所以賤若瓦礫,如瓦破了,掉在地上讓人踢,是骯髒的東西,就是這樣。都沒想到說,經典讓我們吸收應用,我們能做人,能有禮儀,知廉恥、人倫道理,都是從法中得來,但是他沒想到應用過的東西;如瓦礫也是瓦,這個瓦以前蓋在屋頂上,但現在破了被丟在地上,當做沒價值的東西,但忘了在用的過種程對它的尊重,他對這過程不尊重。


  又再一開始就起惡念,所以稱之憎惡其他聞,見到別人在聽經,他不高興;嫉妒,聽經後用法再來宣傳,別人聽法很高興,他還是很嫉妒,見人聽後互相傳法,大家聽後很高興、很尊重,這樣他也不高興,還是很嫉妒,所以『嫉妒其勝己』,我自己沒能力,別人有能力,我很氣,我不高興;『視之若芒刺』,就如刺一樣。『思之若寇仇』,一想到那個人這樣精進,會傳法,一想到就如與他結很深的怨一樣,這種自己不知道要珍惜法,不會尊重人的精進,回過頭來,還要輕賤、嫉妒,就像仇人一樣,恨不得將這個人除掉,這種惡毒心,就是從不尊重法,輕賤法產生出來,就如提婆達多,帶著反法的僧團,要來破法、害佛這種的人,就是自己不肯精進,不要走正道,反過來嫉妒好的人,嫉妒成功的人,跟這些人一樣。


經文簡釋:
「此人罪報,汝今復聽」;惡結罪報,不信此經,起四惡行,此四輕惡因展轉增上,又會引起打罵殺縛盜劫。


毀謗、誣蔑、造謠、中傷等,重惡之因,即有如是惡因,既有如是惡因,則有如是種種惡報。


  「此人罪報,汝今復聽」,這樣人常常對精進人起惡心,這樣的人會有報應。重新再說,不信此經,起四惡行,此四輕惡因,這四樣惡因,第一就是輕賤,前面說過了輕賤憎嫉,看到人在聽經,這種輕賤的心,這也是一惡因,輾轉看到這人轉換到別種,就不高興,我再去跟別人說,哪一個人在精進,那是很….,趕緊去宣傳精進的人的惡,精進的人我們應是要讚歎!我們自己不願讚歎,我們起惡心,再輾轉向別人說,一個比一個還要增上,增加了那種惡,輕賤的惡,不是一個人,二個人、三個人一直傳出去,這種輕賤的惡因,就輾轉增上,所以這樣引起更多人毒罵這樣精進的人。在法華經中的常不輕菩薩,他很精進,但是有很多人,見到他就起輕慢的心,大家圍起來拿石頭丟,用棍子打,他還是我不敢輕視你們,因你們人人都會成佛。若像這樣,輕賤聽經的惡念,一個傳過一個,這是讓人很煩惱的,佛法就是在這種輕賤人精進中滅掉。所以佛陀警愓人人,不要我們自己不精進,還要嫉妒、輕慢別人精進。還有引起了打罵殺縛盜劫等等,這惡心若起,社會就不平安,所以我們常說淨化人心。


  接下來說毀謗,不只是輕賤憎嫉,因心有結恨,所以會毀謗、誣蔑、造謠,用種種來中傷這些精進的人。這種重惡之因,這種毀謗也是很重的惡因,既有如是惡因,則有如是種種惡報,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我們學佛,要記得學好我們的心,我們要好好精進,自己能精進,也要引導人人精進,我們要引導人人精進,自己要做典範,做好的模樣,既然修行,要記得心心念念,心念就要清澄,不要心念不清澄,我們若心念不能清淨,對法不用在心中,這樣我們就自已證明,我們自己對這實德,就是對一乘實法我們沒入心。我們的心與法沒會合,就是起住了不樂實德,就是沒起歡喜心,沒有真誠的信心,所以這一乘實法還沒入心。所以我們要常常考驗自己,自問心,到底聽到這法有歡喜?有相信嗎?在行動中有如法嗎?若還沒有,就是證明我們信還沒落實。看到人、聽到聲、看到境界,事事我們會起煩惱,這表示我們的心被障礙了,所以心已經受污染了,這是自問自己的心,有受污染了嗎?今天有煩惱就是今天有受污染,這樣我們就還在懈怠,我們雖然沒有欲念,但塵沙煩惱的種子還在,所以這種樂欲心穢,我們的心還在外面境界,接受境界的污染,因為不信多疑,對法還有疑念,所以還沒真信,這樣是障礙我們的道業,這樣見別人精進,我們就會不高興,不讚歎喔!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啊!
回頂端 向下
海文
無量光曜心
無量光曜心



文章總數 : 402
來自 : 馬來西亞吉隆坡
威望 : 16
注冊日期 : 2013-10-04

2014/05/27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4/05/27晨語簡記   2014/05/27晨語簡記 Empty周二 五月 27, 2014 8:28 pm

27/5 晨鐘起,薰法香摘要:
心念不清澄 不樂實德 不信於實法 能障淨心
生懈怠惑業 樂欲心穢 因不信多疑 障己道業
(凡夫因為無明煩惱,而致使心念無法保持清澄,更因沒培養
反觀自性的習慣,令心迷失散亂,不好樂於實質的德行,也不
深入信解一乘真實大法,障礙了要找回真如清淨本性的原意,
只能原地踏步,無法繼續前行。加上懈怠和塵沙惑業的煩惱,
好樂於慾望令心受污穢而染著,更因聽聞一乘真實大法時沒
深入去理解,而不只不信,還多加懷疑,障礙了自身的道業。)

● 見有讀誦 書持經者
(看到有人在讀誦,書寫,修持這部法華經)
○ 見人慇懃受持讀誦持此經,有人不信,故起四惡行—
輕賤,憎嫌,嫉妒,結恨
(看到他人在慇懃的受持,讀誦,修持這部大乘經典,自己不
用功,也不相信,因此而造作起四種的惡行,即輕視厭惡,憎恨
嫌棄,嫉心妒忌,結怨懷恨)

● 輕賤憎嫉 而懷結恨
(心懷輕視,厭惡,憎恨,嫉妒,同時結怨懷恨)
○ 輕慢他人謂之輕視鄙夷,役使他人為賤,嫌惡他人為憎,
起心害賢為嫉,而懷結恨。心懷怨恨,如結堅固,如海之深
(以輕慢心來看待修持這部大乘經典者,表示用輕蔑鄙視鄙
棄鄙夷,以對待牲畜的態度視之為低賤,嫌棄厭惡對方而生
憎恨,升起要陷害賢能的嫉妒,因此而心懷糾結的怨恨。這種
怨恨,如結石般堅固,像海那樣的深邃)

○ 又輕賤憎嫉,見有持經者,輕若糟粕*,賤若瓦礫^。
憎惡其他聞,嫉妒其勝己,視之若芒刺,思之若寇仇,
欲除不能,結恨於懷
(看到他人在持誦這部經文,而心生輕賤憎嫉,看輕對方如糟粕
,低賤如瓦礫。憎惡他人得以聽聞,嫉妒對方比自己優勝,視他
為芒<果>刺在背,讓人坐立不安,把他想像為賊寇仇人,要
除掉又下不了手,因此結恨於懷<比如:提婆達多>)

*糟(zao1) 粕(po4):
酒糟,豆渣之類。比喻粗劣,沒價值的東西
^瓦(wa3) 礫(li4):
破碎幷難再使用的磚頭或瓦片

● 此人罪報 汝今復聽
(這些人罪報深重,你現在要再聽清楚)
○ 重結罪報,不信此經,起四惡行。此四輕惡因,展轉增上,
又會引起打罵殺縛盜劫。誹謗,誣衊,造謠,中傷等重惡
之因,既有如是惡因,則有如是種種惡報
(因為結下深重的罪業和果報,也不相信這部經文,而生起四種
的惡行。這四種輕惡因,隨著不斷輾轉的重疊增加,導致引來
打罵殺害縛綁盜劫等<比如:常不輕菩薩>。誹謗,誣衊,造謠,
中傷等,都是致使惡業加重的因由,既然有這樣的惡因,則會
招致種種的惡報)

★ 聽經應當多用心 深信不已莫懷疑
時刻反觀得自性 見人精進該自省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85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4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4/05/27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四年五月二十七日星期二)   2014/05/27晨語簡記 Empty周二 五月 27, 2014 10:15 p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四年五月二十七日星期二)
 
不信此經,起四惡行,此四輕惡因,這四樣惡因,輕賤、憎嫌、嫉妒、結恨
 
毀謗、誣蔑、造謠、中傷等,重惡之因,即有如是惡因,既有如是惡因,則有如是種種惡報。
 
心念不清澄 不樂實德
不信於實法 能障淨心
生懈怠惑業 樂欲心穢
因不信多疑 障己道業

 
這幾天,都在說不信此經的障礙與罪報,今天上人說了一個佛陀前世的故事,給我們很大的啟示與正面的啟示,只要有正念,虔誠的心,大願力,不僅可以避免惡報,更可以得到好的報。
 
「佛陀就開始說了,孩子的遊戲,起心動念,無不粒粒都是種子,佛陀說到這裡,又再停下來,之後再說,我就在想,在無量數劫以前,有一尊佛『一切度佛』,這一切度佛遊化人間,有二位侍者跟在他的身旁,見三锢孩童在玩,孩子見三位修行者走過來,三個孩子停下來,三人排好,看是佛陀與弟子來了,趕緊虔誠用心來供養,二邊的孩子問中間這孩童,到底要用何東西供養?我們手上無花也無果,要用何供養?他就摸摸頭,將頭上的帽子取下,你看我們的帽子上有白珍珠,我們將白珍珠拿下來,用這珍珠來供佛,好啊!所以三個孩子同時取下帽子,將珍珠取下,佛已走近,三個孩子很虔誠,將每人手中好多粒的珍珠,在佛面前灑出,中間這位是落在一切度佛的頭上,另外這二個孩子的珍珠就落在佛二邊的肩頭,很虔誠向佛頂禮。一切度佛就問這三個小孩,你們將來到底有何願?
  右邊這位,手指過去,願我將來能像右邊這位修行一樣,時時跟隨佛身邊。站在左邊這孩子,也一樣手比過去,我們也是希望將來修行,能像左邊這位尊者,能時時聽佛說法。中間這孩子就很虔誠向佛恭敬,希望我將來能與佛一樣,莊嚴、智慧、說法,能教化很多的眾生。一切度佛很歡喜,向這三個孩子祝福,你們有這信心,要時時保護這念清淨的心,生生世世要發如是願,要堅定。釋迦佛故事說到這裡,他就說,你們知道嗎?右邊這位就是現在的舍利弗;左邊這位就是目犍連,中間那位那就是我,現在的釋迦牟尼,那就是在無量劫前,哪怕在孩童時,要
下定信心,清淨的心,堅定的心,用清淨的心供佛,受一切度佛這樣授記,生生世世。
 
上人提醒我們
「大家每一天是不是有反觀自性?我們天天好好看外面境界的眼光,化成觀念,好好問自己,我今天心是否清淨?今天是否有煩惱的念侵入心?這叫反觀自性。」
 
這一點非常重要,念念清淨,堅定信心,生生世世都在菩提中。
 
 
(高明智 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2014/05/27晨語簡記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