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4/07/28晨語簡記

向下 
4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4/07/28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2014/07/28晨語簡記   2014/07/28晨語簡記 Empty周一 7月 28, 2014 3:45 pm

2014/7/28上人晨語開示簡記:


心地端正意純潔,
慎擇善友益己德,
捨惡知識慎勿近,
護住善念不懷惡。


交朋友很重要,開始守住好一念心,心地都如真如本性這麼清淨,既知時時要多用心,明知有真如本性雖然未徹底體會佛陀所教法現在就用心來聽法,很多人聽了再研討,讀書會很用心,重視法才再用心研究,討論,知法實踐,法法入心,昨日一群精進菩薩,法譯精進,共同發心,要如何將靜思法脈法入心?如何與人分享,領導其他人入慈濟宗門,了解慈濟宗門向人群付出,台灣面向國際間將善種子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了解。了解法有否偏差回到精舍來討論。要如何將心地顅好?人人本具真如要如何在人群中用心耕耘心地。將我們的心地回歸真如本性就是要端正心地意純潔。
見各地區讀書會重法精進,其人人理解法,顧好清淨本性,心地農夫,於人群中耕耘,心地端正寫的字也四角,四方福田涵容法水,插秧播種,四週田埂方便眾生耕耘,心若端正意就純潔,播田要顧好就要除雜草,如稻田中的胚草,因胚草成長快速又搶肥料,故要快快拔,稻秧與胚草外形相近,辯識清楚,護住稻根,心田方正,雜念去除,修行也一樣顧好心田,我們要有善念成長互相增長道業,捨惡知識,才能護好善種資糧,護住善念,惡念止。顧好心地意純潔,要慎擇善友益己德,胚草除掉捨惡知識,所以要護住善念不可生壞念。
一日一位婆羅門教徒到給孤獨園中聽法後,請示佛陀:求法何為首要?如何注意?如何選擇善悪知識?佛言:善知識要親近,遠離惡。看月,看月。善惡都看月。佛說,抬頭看月分別,天體運行,月圓月虧,日日月形不同,人心本清淨光明,但凡夫心緣境生分別,經一番塵沙惑業所遮,但其實真如清淨本性本具,只要因緣會合,塵沙雜草去除,信根堅定,受持一乘實法。婆羅門教徒了解了了解人人本具清淨真如本性只是被外境界所遮蓋。所以婆羅門教徒皈依受五戒。
一樣我們要相信真如本性本具。有一片田地要好好顧好,我們的道糧才能在菩薩道上行菩薩道。學佛真正要用心,要如何接受大乘妙法蓮華經,因緣會合,才能生智慧,悲智雙運。


若人恭敬,無有異心,
離諸凡愚,獨處山澤,
如是之人,乃可為說。


只要有一心一志,恭敬無二心耕好我們的心田,要交的是可以利益我們的善知識,過去的凡夫心要去除,靠近聖人,離開凡夫向佛靠近。獨處山擇不怕孤單,去除過去凡夫愚痴心,非修行躱山上,鼓勵入人群修行,且不受人群混雜之氣影響,保持清淨不受染污的心,去除凡夫心接近菩薩如是此人可為説。
又舍利弗,若見有人,
捨惡知識,親近善友,
如是之人,乃可為說。
佛陀再次提醒,聽法要用心勿打瞌睡,遠離惡友,勿受其影響。
善知識才能協助清淨毗尼,言善治,能治貪瞋痴慢疑等惡,又言調伏。
毗尼:華言善治,是謂潔身自愛,慎防交友不善,是非不明,心性不定,自己有病自己治,要謹慎預防。不可起無明怪他人,要做人益友,做人貴人。
有礙己德,毗尼善治,並能調練三業( 身口意,貪瞋痴),制伏過非之必要因緣,戒定慧防非止惡,顧好心田,成長智慧。安住心念,守好意念,毗尼可以善治制伏回復清淨的本性。例:屏東監獄中,慈濟人長期陪伴令之轉念,重新做人,所以我們要提高警覺,親近善友,遠離悪友,如是之人乃可為說。親近善友修菩薩行。
現在開始發弘誓願,遠離惡念,親近善友看到昨天一群善友互相勉勵。
如經中:
若有能說,信戒,多聞布施,
智慧令人受行,
即須親近恭敬供養。
學佛要好好精進,擇好友,精進不可失,三人行必有我師,好好選擇,不好的要提高警覺,自愛愛人,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則改之,如是之人,乃可為說。
各位菩薩用心修行必要一心守好我們的這念心所以要時時多用心。


月亮 在 周一 7月 28, 2014 10:26 pm 作了第 1 次修改
回頂端 向下
如意
版主
版主
如意


文章總數 : 715
來自 : 嘉義
威望 : 253
注冊日期 : 2009-04-17

2014/07/28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4/07/28晨語簡記   2014/07/28晨語簡記 Empty周一 7月 28, 2014 5:09 pm

20140728 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 (感恩邱國氣師兄分享)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心地端正意純潔
慎擇善友益己德
捨惡知識慎勿近
護住善念不懷惡

  交朋友是多麼重要,但是開始我們要將自己的心,守好自己這念心。我們的心地都知道了,本俱佛性,真如本性是清淨,既然知道了,我們要時時用心,明知我們有真如本性,雖然還未徹底體悟,但要相信佛陀所教化;我們也用這麼長的時間,將佛陀的教化(延續)到現在,我們用心來說,也用心來聽,很多人聽了之後,再互相研討;讀書會,這都是很用心。我們必定要相信內心有真如本性,才會如此重視法,才會用心研究,來讀、來彼此互相討論。

  昨天不是見到一群很精進的居士,大家有志一同、發心立願,聽了佛法後,歡喜!要如何將「靜思法脈」這個法,法法入心?要如何將心中所理解的法,能和其他人分享?要如何來領導其他人入慈濟宗門?瞭解了慈濟宗門是如何守護台灣,為社會人群付出,卻也希望面對國際間,我們這念善,能向全球灑播出去,讓更多人來體會、來瞭解。這就是昨天這群精進的居士,他們重視法,也很謹慎法,(來學習)這樣的理解是否有偏差?所以他們回精舍研討。看到他們回來,很感動!所以要如何將心地顧好?我們已知真如本性人人本具,要如何在法中體會?要如何在人群中啟發,這種福慧平行?就是要用心耕耘心地。所以我們人人要好好將這片心地,回歸自己的本性,我們的心地就是端正。

  看看務農的人,農夫播種,那田地一定方方正正開墾,每塊田都四四方方,周圍有田埂;田梗是方便讓人行走。這四角的田中,田埂築起來是要盛水,因為播種、插秧就是要有水。所以水、土地、種子、空氣,一定都要在這田。這田要四四方方,方便讓農夫走路四通八達都能通,腳印不會損壞這片土地,讓農夫在這片土地方便耕耘。所以心田就是端正,四四方方。你看我們寫的字也是一樣,心田,這「田」字,我們寫來還是「四方」(臺語:四角),「四角」裡面還是「四角」,端端正正;「心若端正,意就純潔。」插秧後稻要長得好,就不能生雜草,那雜草長得與稻子相近,名稱就叫「稗子」(植物名。田間雜草,形如水稻),稗子的發育比稻子還快,稗子若長成,很快就結種子,他的種子密密麻麻,滿滿都是,很快種子又掉到田裡,田裡的稗子就整片叢生起來。一秼稻苗(生長)起來就是一叢,但稗子比稻子早成熟結果,種子很早就會再掉下來,且很快就會擴散出去。

  所以務農的人會何要「手耕」(臺語:挲草),第一要顧好稻子的根,最重要就是要分辨稗子等雜草,要趕緊拔除,只要長出來就要趕緊拔起來,若長出來不趕緊拔除,讓它成熟就拔不完了。我們修行也是一樣,就是在耕心田,且要顧得很乾淨,很單純,只有一樣,就是將田裡的稻子照顧好。修行者不就是這樣,我們要有一心的道念,在我們端端正的心田中,我們只有求道受法,沒有其他的雜念在心中,所以我們必定要用心顧好我們的心,「心地端正意純潔」。

  我們要「慎擇善友益己德」,就像我們下田「挲草」,我們也要會選擇,這到底是「稻子」或是「稗子」?這二種植物剛長出葉子時很相似,「差之毫釐」,你若看不出稗子或稻子摸摸看,它們不一樣,稗子的葉子摸起來滑滑的,但若是稻子摸起來有一點粗糙的感覺,若用眼睛看很像,所以一定要有經驗,要懂得選擇,若稗子不拔,將稻子拔掉那就很麻煩了。如我們在務農,是要將稗子拔掉,還是將稻子拔掉?我們要很用心,拔掉了稗子,自然田地的養分,就會在稻子中,讓他成長得更好,在田地中完全都是稻子成長的空間。若稗子太多在田裡,佔滿了空間,又搶走了養分,這樣稻子的收成就差了。同樣的道理,我們若交好的朋友,如你是稻子我也是稻子,我們一同分享這片土地,這樣互相來增長;若是雜草,無益這片土地,將土地的養分搶走,將善種的空間佔領,這就如惡知識。所以我們必定要「捨惡知識慎勿近」。盡量我們的心田要顧好,自己是農夫,我們本身就是耕耘這片土地的農夫,農夫要好好珍惜好的種子,有益我們的資糧要顧好,發現到對土地有損、對善種子有損,要趕緊除掉,這叫「捨惡知識」。不好的東西要趕緊祛除,要很謹慎,不要讓這種敗類的種子接近我們的心田,所以我們要好好「護住善念」。最重要要保護我們的善念,保護善念就是不要讓惡念生起,惡念若生起,我們的善念就會受惡念遮蔽。

  就像佛陀有一回在給祗孤獨園,那一天很多人都來聽佛說法,其中有一位婆羅門教的居士,他也來聽法。佛陀講經後,這位婆羅門教教徒就向佛陀請法:「佛啊,我很想親近佛法,但是第一件心要謹慎的是什麼事?」
佛陀:「要會選擇善惡知識,什麼是善的知識,你要好好親近;什麼是惡的知識,你要趕緊遠離。」
婆羅門教徒:「要如何分辨善知識?」
佛陀說:「看月。」
婆羅門教徒:「要如何分辨惡知識?」
佛陀還是回答:「看月。」
婆羅門徒教徒覺得,善知識「看月」,惡知識也是「看月」,就再提問:「佛陀啊,你只說一個大概,我聽不懂,佛陀是不是能說分明,用譬喻解釋?」
佛陀說:「你抬頭看月,晚上你若看到月將要消逝,只剩月痕,你就知道已經是(農曆)十五過後,日夜慢慢輪轉,這月受天體時間的運轉,慢慢月受其他環境將之遮蔽,抬頭看這片月變成黑暗的,只剩下這一點的月痕,再來看就完全消失了。這就譬如人的心,人人本具清淨光明的佛性,就是因為受到外面的境界遮蔽了清淨真如的本性。凡夫就在這清淨真如本性消失掉,所以只剩一片黑暗。這就是起惑造業(遮蔽),這時叫做「惡知識」。但是惡知識只是一時受無明遮蔽,(農曆)十五你再抬頭看月,長得怎樣呢?這位婆羅門教徒回答,當然此時的月是圓的,天空地上一片的光明。」佛陀就說:是啊!月原本就就如此明亮,在農曆月底時,是外面的境界將它遮蔽,到了農曆月中,這時月又再受外面的境界,它的本質又再展現出來。這就像善知識,要經過一片黑暗的因緣遮蔽後,他還是受環境的運轉,保持著他本身自然天真本性,所以他又再顯現,大環境過後,受過了一回很坎坷、黑暗、無明塵沙的遮蔽,撥開了這些之後,自然月的本質還是清淨明亮。

  佛陀用這樣來譬喻,這位婆羅門教徒聽,「我已經瞭解!人人本具清淨真如本性,只是受了外面境界與自己原來的無明遮蔽,不管無明有多厚,這清淨的本性依然存在,就如天空的月亮一樣。」婆羅門教徒聽後,馬上「求皈依,修五戒,行十善」,成為佛陀在家護法的弟子,這一段經文是在佛陀的時代。同樣我們也要相信,真如本性人人本具,我們現在在修行,如農夫在耕田一樣,外面的環境有這片的田地,我們要好好照顧,要存好我們的道糧,種田耕耘我們要存好道糧,才能在這條菩提道上行菩薩道。道糧若不夠,自己內心都欠缺,都是雜草,要如何供應別人,讓人成長慧命?學佛我們真的要用心,要如何能接受大乘的《妙法蓮華經》,我們要很用心來修行,很多因緣會合,才能夠成就智慧,悲智才能雙運。

  前面說了很多「因緣不夠,善根不夠不深,信根不夠堅定」,像這樣的人都不能接受妙法,佛陀又再叮嚀,哪些人可以接受。所以前面又說

經文:「若人恭敬,無有異心,離諸凡愚,獨處山澤,如是之人,乃可為說。」

  若是有這樣的人,一心一志,好好「遠離凡愚」,一心一志耕好我們的心田,將我們的心照顧好,我們所要交的,是能利益我們的善知識,我們也要當別人生命中的善知識,在彼此之間,所以我們必定要一心一志,沒有第二個心。離諸凡愚,過去的凡夫心要慢慢去除,漸漸接近聖人的境域,我們要學佛,就要離開凡愚,向佛菩薩接近。像這樣「獨處山澤」,修行者不怕孤單,其實在人群中,常說我們要入人群不受人群影響,要保持我們的心還是清淨,還是如在山林中,雖是在人群中,但就像在無人的地方,不受影響,就像「獨處山澤」,依然故我,專心修行。雖然在紛紛擾擾人群中,但是顧好我自己的心,同樣的,是我的心,我的心不受他影響,這種獨處山澤不是修行就要躲到山裡,這個時代也不可能這樣,何況說佛陀的意思,是一直鼓勵我們要走入人群中行菩薩道。這表示我們要遠離凡愚,在人群中,這種凡夫,這樣的混雜濁氣,雖然我們在凡夫人群中,我們遠離;但我們入人群,我們能保持著這念清淨不受污染的心。所以遠離凡愚,就是我們自己凡夫心要慢慢去除,要接近佛菩薩的心地,要力行菩薩道不受人群污染,如是之人,乃可為說。下面再接下來講

經文:「又舍利弗,若見有人,捨惡知識,親近善友,如是之人,乃可為說」

佛陀再次提醒,「聞法者,捨惡友近善知識,是清淨毗尼,言善治,能治貪瞋癡等惡,又言調伏。」

「毗尼」:華言善治,是謂潔身自愛,慎防交友不善,是非不明,有礙己德,毗尼善治,並能調練三業,制伏過非之必要因緣。

  佛陀再次提醒,不只是叫「舍利佛」而已,叫舍利佛只是代表,是要提醒大家。所以說「又舍利弗」,其實這是在提醒大家,聽法要用心,說不定那時,佛陀看到不少人在打瞌睡也說不定。所以法說到那地方再提醒一下,聽法的人要認真,要「捨惡友近善知識」,大家要好好用心聽法,要知道如何遠離惡友。因為我們還是凡夫,凡夫習氣尚未解除,我們在人群中很容易受人影響,所以佛陀再次提醒,要如何交朋友,什麼才是真正我們的知己?什麼才是真正能幫助我們完成道業。

  佛陀這樣叮嚀,我們要要好好親近善友,這就是清淨「毗尼」;毗尼就是「善治」的意思。知道要好好修行的心人,知道要如何將我們的心保持乾淨,我們的心要乾乾淨淨,第一要對治我們的「貪瞋癡」等等惡念,除了貪瞋癡,還有「驕傲、我慢、懷疑。」這種貢高、我慢、懷疑,在這合稱「貪瞋癡慢疑」叫五毒,這五毒就如田裡的「稗子」一樣,生長很快,很快就成熟,這些壞的習氣,就像稗子的種子,成熟後很快又落入土中,落土又發芽生長,這樣不斷延續「貪瞋癡慢疑」,很快佔滿整片稻田,稻子很快被吃掉,養分被搶走,然後這些稻子很快「根」就敗壞,「種子」就不見,就變成完全都是雜草,就是這些「稗子」,這些沒用的東西,如「貪瞋癡慢疑」來傷害整片的土地。

  我們修行要好好「善治」,善治就是毗尼,好好自己對我們自己的心地要好好照顧好,對自己的毛病,要對治貪瞋癡慢疑,有了這心念起,要即時降伏。又再「毗尼華言就是善治」,要知道潔身自愛,自己要懂得保護自己,自己內心要清淨,不要自己自我污染,將貪瞋癡、貢高、驕傲,及對法有懷疑,這些心念若起,是很「傷害慧命」,所以我們必定要有「毗尼」,意思就是善治,自己的毛病自己要對症下藥,就是要潔身自愛,要很謹慎預防交朋友。不要說自己不顧自己的心,只是一直「牽拖」是其他的朋友,也是對啊!自己的心沒顧好,就說因交到壞朋友,這就因為這位修行者或一般人,自己心性不定,道理不懂生無明煩惱,所以不會分是非,壞的朋友手一招就跟著走,好的人如何勸你,就是聽不進去。像這樣的人就是心沒顧好,我們現在修行,必定要慎防交友不慎,不要去交到不善的朋友,自己既沒定性,更需要有一大環境都是好的人、善的人在一起,大家互相勉勵,共同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互相當別人的益友,在這樣的大環境。所以才需要說,修行出家在一大環境,就要六和敬,這樣互相尊重好的朋友。

  若是壞的朋友,那就是是非不明,沒辦法去分別明是非,這樣就會有礙我們的德,我們要修行,這些不善的朋友,是非分不清,來誘引我們就跟著去,跟著他是非不清,就惹來很多塵沙的無明,這對我們的德有所障礙。所以「毗尼善治」,有法來預防,就如「戒定慧」,我們有戒,防非止惡,好好將我們的心照顧好,安住我們的心,成長我們的智慧,像這樣能調伏我們的三業,三業就是「貪瞋癡」,三業也是「身口意」,這都叫做三業。我們有了貪瞋癡,就容易身口意去造業。毗尼就是能夠善治,制服我們的過錯,不對的事已經過去了,要如何趕緊脫離,能夠趕緊回復我們清淨的本性。每次到屏東就會看到,從監獄中出來的被觀護者,受到很多善知識進去監獄中引導他,讓他瞭解過去人生的過錯,現在開始重新做人。同樣的道理,過去錯誤都過了,所以我們要提高警覺,必定要捨離惡友。

經文簡釋:「親近善友,如是之人,乃可為說」;為修菩薩行,當遠離諸惡邪見,親近善友知識

如經中所云,「若有能說,信戒、多聞、布施、智慧,令人受行,即須親近,恭敬供養,是名親近善知識。」

由以發大乘願力,彼諸菩薩,以為勝友,內無煩惱惑業之累,外無邪魔惡緣之境,故一生之後,即不退轉。擇善友而親近,有益見聞,增益道業精進不懈。
論語:「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而改之」,親近善友,如是之人,乃可為說

  「親近善友,如是之人,乃可為說」;像這樣知道要選擇善友,知道我們要如何修行;修菩薩行,我們自己的本分事,我們既然瞭解,過去生中我們也有這樣好的因緣親近過佛法,今生來世,我們又想再有因緣來聽聞佛法,現在開始就要發弘誓願院,為修菩薩行,當遠離諸惡邪見,我們現在既發心行菩薩道,必要定遠離很多的惡念,儘量親近善友。看到昨天這群善友,互相來勉勵,看了真的很歡喜,所以經典裡就這樣說「若有能說,信戒、多聞、布施、智慧,令人受行」,像這樣是必定要親近的善友,我們要恭敬,好的朋友,我們要很親近,我們要很尊重我們要恭敬心。這就是因為我們開始發大乘願力,人人彼此菩薩,這都是我們殊勝的朋友,我們自己要做別人的益友,別人來成就我們的道業,是我們生命中的益友,所以若能如此心中就「無煩惱惑業的拖累」,自然我們能輕安自在,外面自然也沒有「邪魔惡緣的境界」來擾亂我們;我們修學佛法要好好精進,選擇善友,親近有益,讓我們聽,讓我們看,能夠增益我們的道業,這樣的精進不能讓他消失了。論語:「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而改之。」這是師父常常說的,好的我們要好好選擇,不好的我們要提高警覺,這叫親近善友,像這樣的人,懂得選擇好壞,懂得自愛愛人,這樣的人,可以為其談說《妙法蓮華經》。各位菩薩,用心修行,必定要在一心好好守護我們自己這念心能夠純潔,所以我們必定要時時多用心!

《補充資料:》
1、「稗子」是一年生草本植物。 稗子適應性強,長在稻田裡、沼澤、溝渠旁、低窪荒地及稻田中,形狀似稻但葉片毛澀,顏色較淺,是稻田裡的惡性雜草。 也是馬牛羊等的一種好的飼養原料,營養價值也較高,根及幼苗可藥用,能止血,主治創傷出血。 莖葉纖維可作造紙原料 。

2、「手耘」非常辛苦,但是除草很徹底,通常是將草拔起來再塞進泥中,腐爛後可以肥田,這是用其他工具中耕難以做到的。

「挲草」除了除稗子,將稗草塞回土壤成為稻子的養分之外,其實還有其他功能,首先,人在田裡走動,踩得泥水混濁,可以幫助稻子吃到養分,因為此時稻子的根還浮在土表;另外泥水混濁也可以阻擋陽光,讓土壤裡的雜草無法順利生長。最有趣的來了,人在行走時會踩到稻子的根,而行走的力道有斷根按摩的效果,據說會讓稻米變的好吃。
回頂端 向下
海文
無量光曜心
無量光曜心



文章總數 : 402
來自 : 馬來西亞吉隆坡
威望 : 16
注冊日期 : 2013-10-04

2014/07/28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4/07/28晨語簡記   2014/07/28晨語簡記 Empty周一 7月 28, 2014 6:26 pm

28/7 晨鐘起,薰法香摘要:
心地端正意純潔    慎擇善友益己德
捨惡知識慎勿近    護住善念不懷惡
(修行如耕田,心地要<四方>端正,意念單純淨潔<實地耕耘不做二想>,謹慎選擇<分辨稻種和胚芽>,親近能讓自己德行受益的善友 <稻種之間相互扶持以共同成長>,要捨棄惡知識<除掉快速繁衍幷吞噬稻種滋養的雜草> ,同時慎行深省別再去靠近<確保田裡稻種遠離雜草危害>,修行人好比農夫,要時刻守護著善念<顧好心田的道糧>,不讓心懷有惡念 <道糧受侵蝕而損減>)

● 又舍利弗    若見有人    捨惡知識
○ 佛陀<透過叮嚀舍利弗> 再次提醒 <在靈山會裡> <聽>聞<佛>法者,捨<棄> 惡友 <親>近善知識,是清淨毗尼,言<表示> 善治<以善法來對治>,能 <對>治貪瞋癡等惡<習>,又言<也表示> 調伏

○ 毗尼,華言<中文說法為> 善治,是謂 <表示> 潔身自愛,慎防交友不善,是非不明, 有<障> 礙己<自身> 德<行>。毗尼善治,幷能調<伏> 練<學習> <將> 三業<貪瞋癡/身口意> ,制<服> <降> 伏過<去> 非<錯誤> 之

● 親近善友    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 為修菩薩行,當遠離諸惡邪見,親近善友知識。如經中所云<說>,若有<遇到> 能說<法> ,信我<所教>,多聞<法>,<行>布施,<有> 智慧令人<領>受<其>行<修為>,即<就必>須親近,恭敬供養,是名<所以說>親近善知識 。

○ <修行者>由以發大乘願力,彼諸菩薩以為 <能>勝<任> <之>友,內<心>無煩惱惑業之 <拖>累,<在> 外無邪魔惡緣之境<界><擾亂>  ,故<因此> <只要>一生<起意念>之後,即不退轉。

論語: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而改之。
(選擇它的善而依從,將它的不善改正過來)
親近善友,如是之人,乃可為說。

★ 學佛須有善知識    指點迷津少冤途
    互為貴人相扶持    修行道路不迷糊

(弟子任海文摘錄註解。若有偏差,敬請指正)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85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4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4/07/28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4/07/28晨語簡記   2014/07/28晨語簡記 Empty周一 7月 28, 2014 9:28 pm

上人要開示下面兩句經文
經文:「若人恭敬,無有異心,離諸凡愚,獨處山澤,如是之人,乃可為說。」
經文:「又舍利弗,若見有人,捨惡知識,親近善友,如是之人,乃可為說。」
 
他不是一句一句逐字說,而是融會貫通,一起說,直指核心的說,舉例子與譬喻說,讓人印象深刻。上人寫道:
心地端正意純潔
慎擇善友益己德
捨惡知識慎勿近
護住善念不懷惡  

重點是區分辨別善友與惡知識的差別,上人舉稻子與稗子作譬喻,非常貼切好記。稻子(善友),稗子(惡知識)要早點拔除,大家都知道,也要做到。稻子是糧食,滋養生命;善知識(法)是道糧,滋長慧命。
但上人在寫這兩句前,放了一句「心地端正意純潔」,意思是要由自己做起,品種要好。源頭好了,後面就單純多了。
 
另外,像這樣「獨處山澤」,修行者不怕孤單,其實在人群中,常說我們要入人群不受人群影響,要保持我們的心還是清淨,還是如在山林中,雖是在人群中,但就像在無人的地方,不受影響,就像「獨處山澤」,依然故我,專心修行。雖然在紛紛擾擾人群中,但是顧好我自己的心,同樣的,是我的心,我的心不受他影響,這種獨處山澤不是修行就要躲到山裡,這個時代也不可能這樣,何況說佛陀的意思,是一直鼓勵我們要走入人群中行菩薩道。
 
最後上人再加一句要「護住善念不懷惡」,怎樣善治自己的心,五毒、三業都是重點。
 

(高明智 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2014/07/28晨語簡記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