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思靜思法益團隊分享
20140729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眾生受佛戒稱佛子 以必當作佛
依佛聖教通名菩薩 以續佛慧命
紹繼佛種使不斷絕 誠為如來子
多麼親切感,佛跟我們真的是很近,我們如果用心,覺得佛與弟子,是一種父子的親緣。我們人人說我的父母;父母跟我們很近,因為我們的身是父精母血,是母親十月懷胎,之後出生在人間。這個身體與父母是連在一起,父母的血統給了這身體,但是世間呀!父母是怎樣要生我們?他生下的孩子,將來的人生,父母無法為他的孩子,做將來人生的決定,而這個孩子如何讓父母生,也不知道,只是有這個緣吧!就是這樣的因緣,捨彼投此;生者、被生者都不知道,到底是什麼樣的因緣來生,跟這對父母這樣近的親緣,都沒辦法去互相瞭解,父母是怎樣的品格?這樣的行為,對孩子來看父母,好像不是很理想的父母;但由父母來看孩子,唉!希望孩子可照我的意思,我想怎樣,學什麼功夫、讀什麼大學,或者是要專心去做什麼事情,選擇的方向,應該要如父母的意。但是,所要求的十之八九不如意,很多孩子想,為什麼我要照父母所講;很多父母想,我很無奈,為什麼我會生這樣的孩子,都不聽話,彼此埋怨,這是我們的人生,就是無明、就是糊塗。
但是我們跟佛的緣不一樣,是我們自己選擇,佛陀從覺悟之後,用他的智慧從天地萬物真理,體真空妙有,啟發我們人人本具真如本性,我們相信了、體會了,雖然離佛二千多年,但我們選擇的法就是佛陀覺悟的法,二千多年後的現在,我們專心離開家庭,選擇在這叢林,願意割斷小愛,奉獻於人間大愛,這是自己所選擇,既然是選擇,生為佛法法脈傳承者,我們要有這個責任,將法脈入心。我們修行,叢林是道場,按照佛陀所說法,開闢我們修行方式的道場。所以是我們自己選擇,佛陀用慈悲、用愛來啟發我們,佛陀也希望我們人人可以回歸本性,讓我們作自己的主人,作我們自己所選擇的,可以去體會天地萬物的道理,跟天體合在一起,不是說佛陀用什麼樣的威力制度,他是讓我們瞭解,讓你自己自動,讓你自己體會。有一句話說:「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弟子,看你自己如何去用心,既然發心辭親割愛,既發心投入叢林;發大心,立大願投入菩薩道,要用心在這道場中,受佛戒稱佛子;佛口所生子。父母是精血,去那一個家庭,由不得我們自己,父母也無法選擇孩子,總是生下來就生下來。
我們不是,是自己選擇,既然選擇進來這個家庭就是叢林,我們就要「受佛戒」,因為佛戒,這個「戒」字,就是「防非止惡」。眾生的無明,就是因為一念錯誤起,才會在六道輪迴,這一落風塵就無法再回頭,因為自己不斷在複製煩惱,既然有機會讓我們知道,應該要去除滾滾紅塵,入佛門就要守佛戒、傳法脈、稱佛子,所以是「以戒為師」,我們要依法發心;成長、滋潤我們的發心,我們一定要好好將慧命照顧好。
「以必當作佛」,我們既然學佛就是要成佛,如你做「學徒」,就是希望將來做「師傅」。同樣的道理,我們「受佛戒稱佛子」以必當作佛」,這是我們的目標。我們人人一定要立這心願,必定要結很多好緣,再來人間度化眾生。「依佛聖教,通名菩薩」,我們選擇佛陀的教育,選擇的就是菩薩道,佛陀過去四十多年前的教化,雖用種種方便權巧來接引我們,但最後到「法華會」,無不是要讓我們知道過去是「方便法」,現在才是「真實法」,真實法就是要入人群行菩薩道,在人群中而心不受染污,這才是真功夫,這才是能發現你真如本性的方法。依佛聖教,通名菩薩,就是要行菩薩道,「以續佛慧命」,繼承我們的慧命,我們人人本具真如本性,但慧命的真如本性,已被無明遮蓋,佛陀現在設法讓我們知道,慧命如何繼續下去,就是開啟菩薩道,來接我們的真如本性。過去這段時間,不是一直跟大家說,凡夫的路鋪平,才可以來接菩提道,從凡夫的心路鋪平之後,自然接上菩薩的菩提覺道,啟發我們覺有情;然要關懷眾生需入人群中,芸芸眾生煩惱偏多,菩薩救濟眾生,須不受煩惱污染,這就是真慧命。
再來說「紹繼佛種,使不斷絕」,我們要好好「紹繼佛種」,所以一直說「菩薩招生」,大家要好好用心,自度度人,讓人人有機會接觸佛法,啟發他的善根,佛種不要斷絕。人人本具佛性,這個佛的種子,我們讓他有因緣牽引進來,使不斷絕;讓這種子入菩提道,可以萌芽、長葉子、生根,讓這個種子的善緣會合,不要讓眾生跟佛法「絕了緣」,所以菩薩一定要入群中「結好緣」,菩薩不能跟人群「絕緣」,要好好接近人群,這能夠讓眾生有因緣、種子不會斷去,成為如來子。我們用最至誠的心修行,因是我們自己自發心、自選擇,所以我們要「誠」,靜思法脈不是跟大家說「誠正信實」,這是我們「靜思法脈勤行道」,要如何延續我們的慧命,要用誠正信實待人接物,在人群中發「四弘誓願」,要度盡眾生,這必定要「誠」。「誠為如來子」,以誠與情跟眾生結好緣,用最誠懇的心入人群中,所以「紹繼佛種,使不斷絕,誠為如來子」。
希望人人用最誠懇的心,我們與佛是一種慧命的傳承,雖然時空隔絕了二千多年,不過這個因緣是隔不斷的,永遠無法將之切斷,因為法乃是天地萬物的真理,他是是恆古不變的道理,所以佛陀將已經覺悟的天地萬物真理講出來,大家知道了,所以不生不滅、恆古長存,不會斷絕。看我們是不是有心?不論多長久的法,只要啟發一念心,人人本俱佛性,只要輕輕一啟動,本性真如與天地萬物會合,自然這個法脈是綿綿延長,但是要啟發,也要能夠用在人群中,不然雖然道理是恆古不變,卻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唯有人才能將真理啟發出來,法要用在人間,因為人間就是無明,造了很多傷天害理、破壞大地、污染天空;大乾坤失調,小乾坤病了,這心病重重,所以現在很需要佛法,靈丹妙藥就是佛法,來救治大小乾坤。學佛者應該要用出這分,我們與佛法脈的關係,所以很親切離我們不遠,人人都是佛子,因為承佛教戒,接受佛陀的法脈,要來成長我們的慧命,希望人人要用這念心,繼承佛陀的教法,來教化天下眾生。前面的文這樣說
經文:「又舍利弗,若見有人,捨惡知識,親近善友,如是之人,乃可為說。」
要講法華經、要聽法華經,必定要很用心,法華經乃是成佛之道,我要如何學佛可以成佛,法華經的道理,從我們不懂開始循循善誘,用菩薩來引導,看看佛陀還沒出定之前,是文殊菩薩跟彌勒菩薩互問互答。法華經序品中我們已經知道,久遠劫、久遠劫以前,從日月燈明佛開始,是如何在說法。開始說法,過去還是說方便法,但最後都一樣說「大乘經」,名無量義、教菩薩法,這就是在序品就知道了。無量義經大家常常誦念;誦無量義經、念無量義經,無量義經的文,跟我們日常生活,待人接物等等是這樣貼切,跟人生、眾生也沒有離開,這就是佛陀的教法;這佛陀不論是現在的釋迦佛,還是過去久遠劫以前以前,二萬日月燈明佛都一樣,佛佛道同來人間,無不都是要教我們行菩薩法,所以佛陀不斷跟我們講,什麼樣的人能夠體會這種微妙的道理,在人群中心不受人群、人事物所影響,我們這念道心可以很堅固,以人事物為道場,如果能夠體會到,菩薩的道場在哪裡?在人群中!在哪裡?在事物中!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就是在人事物中,這就是「菩薩的道場」。
但是一般的修行者,要真正全盤體會,實在是有困難,若體會不到這微妙的道理,錯解、錯會那就不可以,所以前面說什麼樣的人,有什麼樣的見解,有什麼樣的行為,還無法接受這本經,不可為說。現在開始,若有這麼樣的人,可以為他們說。又舍利弗,若是有人,這樣捨惡知識,親近善友,像這樣的人,都可以為他們講法華經。因為我們很容易受惡知識誘引,我們不是說過,「鈍使、利使」;鈍使是「貪瞋痴慢疑」,我們從生下來,(受)後天這種社會人群,讓我們這片很清淨的童子之心,慢慢因為社會污染,跟著這些煩惱的種子再帶來,所以產生「五鈍使;貪瞋痴慢疑」這種無明,現在有這樣心病的人很多,有的人修行,(認為)我學問高,我瞭解的事情多,我面對很多比我差的人,我做的事,還沒得到有人來承認(肯定),該如何來獎勵、讚歎,這樣內心煩惱無明就生病。所以我們不懂的人很單純,我就是做,做就對了;這做就對了,心沒煩惱、沒掛礙,反過來,他要回歸本性比較容易。
總而言之,「貪瞋痴慢疑」這是「鈍使」,我們若是說要求法,這麼多的宗教,萬一入錯了門,那這個信仰不同,或者是見解偏差,或者是雖在佛門中精進,只因見解一偏,見解偏了,「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等,這些都會讓我們在求學、修學過程中,很快就偏掉;這「五鈍使、五利使」,時時在我們修行中,很快就將我們引出去,這些都是惡知識,惡知識有時候從我們內心產生、有時候從外界產生,我們要很用心隔離惡知識,所以前面的文,要捨離惡知識,要親近善友,我們要跟精進的人多親近,這樣的人才可以保持這念清淨的心,才可以接受這清淨法;「誠與情的法。我們很誠意的心,要如何入人群,在人群中如何建立清淨無染的情;即覺有情,我們要很謹慎,不可受惡知識牽引,這是前面的文,下面接下來說:
經文:「若見佛子,持戒清潔,如淨明珠,求大乘經,如是之人,乃可為說。」
經文簡釋:
「如淨明珠,求大乘經,如是之人,乃可為說」;戒淨有智慧,唯求大乘經,如是菩薩可說。
「如淨明珠」,戒如摩尼珠,如雨滋潤大地,濟世利物,能自利利人,持戒如護明珠,六根清淨之因,求大乘法。
「戒」是很重要的,戒能「防非止惡」,我們過去還沒有修行之前,不知道什麼是犯戒,日常生活隨心所欲,這都在我們還沒有修行之前。我們生下來之後,隨世間的污染法,強欺弱,從小時候開始,就跟著這樣(觀念)在生活,不知道有多少生靈,在我們起心動念的愛欲中,犧牲生命?為我們口欲殺了多少生靈?這都是過去的事情。瞭解佛法之後,我們就要預防錯誤,「殺、盜、淫、妄、酒」,是在家的佛教徒應該要好好受持的「五戒」。但慈濟是制「十戒」,除了五戒以外,現代人會疏忽會犯錯的,在慈濟也要改,要再提醒;「不要喝酒、不要抽煙、不要吃檳榔」。喝酒、抽菸、吃檳榔對身體有害無益,尤其是對人的型態外表也有損,不只是損害身體,也損害人的表象型態。所以我們特別將這條(列入),在五戒中有不飲酒,除了不飲酒,又要戒煙、戒吃檳榔,還要「守好交通規則」,這就是保護他的性命,保護他的安全。因為佛陀時代,二千多年前,全球差不多只有二億多人口,印度這樣廣大不用開車,也沒有車,所以不需要這個戒,但現在社會需要提高警覺,多一層來保護這身體,在交通安全上。再來過去的人很守倫理道德,現在的教生活育已缺少禮節、倫理道德,所以我們還要再提醒,要記著「孝養父母,講話要輕聲細語」;而現在政治一片黑,在選舉的時候,要提醒大家,顧好這念心,不要受社會這樣的動,就跟著動等等,所以我們用「十種戒」,希望人人防非止惡。「戒」就是清淨,就會有智慧,有了戒,會多了很多「安全與平安」,讓我們的心保持那份清淨,沒有很多煩惱染著,這樣就可以開啟智慧,心在法中,行也在法中,所以如規如矩來生活。
為求大乘經,我們瞭解佛法之後,應該要多來瞭解大乘佛法,「經者道也、道者路也」,我們要走的路是康莊大道,是佛陀所教育開啟的菩薩道,所以像這樣願意來瞭解這部經,就是菩薩可以為說。可以守戒、守規矩,可以發心行菩薩道,這種的人我們也可以為他說。守戒要守到什麼程度?如淨明珠。這個「戒」,如古時候所說用「明珠」。污濁的水把明珠放下去,就可以把污濁東西變不見或清淨。不知道是不是古時候,我們若要喝水,就需到溝邊挑污濁的水,先倒進甕中,再把「明礬」(古代的明礬做成一粒粒)放下去,明天早上那些污濁的東西就沈下去,水就很乾淨。說不定古代有這樣的明珠,說不定古代要喝水﹑因水污濁,將明礬放下去水就乾淨。我們人身體不能沒有水分,且一定要有清淨的水,我們(戒)就像在保護,要有清淨的水,就要有這樣的「摩尼珠」,這在過去是一種寶物,我們不瞭解這寶物長的怎樣?不過我們的人間,因有這樣的事情,就有這樣的法來對治,就如有濁水,就有明礬讓這水乾淨,供應人來飲用。
水是從哪裡來?從雨露中來,雨能滋潤大地,來「濟世利物」,我們若聽到乾旱就很煩惱,五縠雜糧從大地生,大地需要有水,要有雨水五穀雜糧才可以成長。所以雨水在人間很重要,需雨露的水來滋潤大地,濟世利物。能自利利他,這是大乘法,大乘法就像是雨露一樣,來滋潤大地,能夠濟世利物,能自利利他,我們自己好好來修行,利自己也可以利他人,所以「持戒如護明珠」;在持戒,如保護明珠。我們六根清淨為「因」,「因」為外面六根塵,就是我們的六根緣外面的六塵,所以會起很多煩惱,我們修行持戒持的好,外面境界根本不會擾動我們的心,自然我們的心也會很清淨,所以這個因,就是要我們有這樣的「種子」,有這因來求大乘法,我們的本性本來就清淨,我們要保護好,來求大乘經。
經文簡釋:
「求大乘經」;開佛知見,悟入佛心,悲智為緣,向內自心,勤求修持,向外於人群世態,入微通理,如是之人,乃可為說。
「開佛知見」;大乘經莫非就是要讓我們有跟佛一樣的知見。「開佛知見,悟入佛心」,佛如何的知見,我們能體會佛的心,這樣悲智為緣,悲與智是外面境界啟發我們的悲心,啟發我們的智慧,外面境界的苦難,我們不忍心,所以啟動我們的清淨心,投入眾生苦難中去。所以悲智為緣,若沒有眾生苦難,我們無法成就大菩提道。所以「向內自心勤求修持」,對內自己的心要好好勤求,「向外於人群中,世態要入微通達」,世間一切事情人事物,我們要如何投入,讓這些法能夠入人群中,真的道理明瞭,有辦法可以去幫助人。「如是之人,乃可為說」,這就要看我們的悲心智慧,如何入人群中去付出。所以我們學佛,眾生受佛戒,就是稱為佛子,必當作佛。因為我們將法接受於心中,我們若能依照佛所教,自然就要行菩薩道,行菩薩道就要身體力行,要守戒續慧命,這就是我們的本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