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4/08/07晨語簡記(信解品第四開始)

向下 
3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4/08/07晨語簡記(信解品第四開始) Empty
發表主題: 2014/08/07晨語簡記(信解品第四開始)   2014/08/07晨語簡記(信解品第四開始) Empty周四 8月 07, 2014 7:39 pm

感恩靜思法益團隊分享

20140807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信解諸法道源功德

深智者以譬喻得解

長者火宅三車一乘

體解真空徹悟妙有



「信解」:信為道源功德母,常養一切諸善根,除滅一切諸疑惑。世尊為一大事因緣示現人間,開發無上道。



  可瞭解嗎?「信解」這二字,在學佛者是多重要,若我們能信入心,天地萬物諸法,體悟瞭解,這就是道源功德。行菩薩道,菩提大直道必定要從信解開始,信解這二字對學佛求法是多麼重要,「深智者以譬如得解」,法是這樣深,要體解從我們內心與天體萬物合一談何容易,所以深智者,若是很有智慧人,聽法要能瞭解,可能也要一段很長的時間,或者是經過了事項,用事項來分析這道理,或是用人與用事來譬喻,這樣我們才能真實慢慢到信解的程度,所以佛陀三藏十二部經或三藏十二分教,我們一定要很用心。



  就像法華經譬喻品中,一位長者,他家庭中一群孩子,大家已迷失了倫理,所以縰欲,很放縰,隨心所欲,慢慢的這房子已年久失修,到處敗壞,很多東西都髒了沒人照顧,慢慢災難起,火也開始,這些孩子看見災難,看見火也不知害怕,所以長者很擔憂,趕緊要進去救,千呼萬喚,孩子不知要出來,不聽話!只是見父親,也不聽父親呼喚的聲音快出來,長者趕緊再想方法,在外面設三車,羊車鹿車、大白牛車,這種三車一乘,才有辦法隨他們所欲,將孩子誘引出來,到平安的地方,再開始跟他們解釋,好好為他們分析,大家才開始「體解真空,徹悟妙有」,這與我們學佛,不是一樣嗎?佛就如長者,這種的譬喻,長者譬喻佛,火宅就譬喻三界,地球在宇宙中,地球上有很多人,到底從何時開始,萬物開始慢慢成就,所以叫成住壞空,這些道理,在佛陀那時代,就這樣跟我們解釋,成住壞空的道理。



  但是我們要很瞭解,人的小乾坤有生老病死,但真如本性卻是永住,所以在真空中還有妙有,地球雖然有成住壞空的時候,但在宇宙天體中,地球只不過是在太陽系中的一個小點,要知道宇宙天體間,有多少個太陽系,它們同樣也有成住壞空,就像現在的科學家在探討,宇宙間還有星球、有水、有生物嗎?有時發現到,某星球好像有生命,應該就有水,有水就有生物慢慢生成,這是大宇宙的真空,也是妙有。人體的小乾坤,同樣有生老病死,到最後捨此同樣要投彼,六道輪迴苦不堪,就是因無明,六道輪迴由不得自己,佛就是為此來人間,讓我們知道生老病死最後,我們還在的就是真如本性,故要藉此身體來探討佛法,好好修行將無明煩惱去除,慢慢真如本性現前,讓我們還未離開這身體,今生此世就開始能懂道理;能懂道理,我們才可能有來生來世,此輩子能發心,來生才有因緣。



  如佛經中有段故事,大光明王時代,那是無量劫前的事情,佛陀帶僧團在祗園精舍,有一天黃昏,阿難在樹林中,找地方坐下,想好好靜思惟,那時他觀想佛陀的智慧是如何來?雖常隨在佛身邊,看見佛陀隨機逗教,觀萬物能應機說法,到底佛陀的智慧是如何來?一直想,這種「萬德莊嚴、覺性慧海」到底是如何修來?想後,不如趕緊到佛前,向佛請教。



  佛陀啊!我有一件事不能理解,請佛陀開示,大家聽阿難要請示佛,就趕緊靠過來,佛陀看大家這樣殷切,就說大家好好聽,我在過去無量數劫以前,那時代有位大光明國王,以威德統領五百個國家,有一天想與大臣出去遊山玩水,開始準備象群,國王騎一頭馴象師特別訓練,很美的象,裝飾好後,國王就坐在象上,坐得很安穩,其他的大臣也是,象群就往前悠哉悠哉,遊山玩水。但國王坐的這隻象,在樹林間突然看到一隻母象,這隻象就載著國王,突然間欲性大作,追著母象狂奔,就如發狂一般,前面母象跑越快,這隻象就追得越快,象師本來也坐在象上,但看見那頭象載著國王向前狂奔,馴象師趕緊跟上,但是已經控制不住了,象師向國土說,趕緊跟找棵樹攀上樹枝,國王趕緊在樹林中,找到樹趕緊攀上樹枝,大家看了都很害怕,尤其是象師趕緊來救國王,這次國王受了很大的驚嚇。回到皇宮,國王很生氣,這條命差一點就沒了。



  所以他責備象師,非常非常的忿怒,要對馴象師處以死刑。

國王:你到底是如何訓練象?就因你的訓練不如法,象才會變得如此。

象師:很無奈向國王哀求說,國王我訓練象是如法訓練,只是這隻象,一時淫欲發作,去追前面那隻母象,這是因他的欲心發作,這無法訓練。國王若要處死我,是否可寬限我三天,三天後這隻象一定會再回來。

國王:心想怎麼可能,象既然已狂奔而去,牠是畜生、是動物,既跑掉了,怎可能還會回來。

象師:我訓練的我瞭解,給我寬限三天時間。

國王:好呀!只不過是三天。



  果然三天後這隻象回來皇宮,象師就將這隻象帶到國王面前,國王召集很多大臣;這隻象回來了,到底象師要用何種方法證明,這隻象是聽象師的話,訓練的象師為何對這象有信心,為何這隻象這樣聽象師的話,到底是如何訓練?象師真的很心痛,要如何證明,這隻象聽話,他就用九粒鐵丸,九粒鐵丸都用火燒,燒到每粒都變得火紅。象來時乖乖跪在在象師前,象師就向大象說,犯此錯,你我都無法捨去此責任,唯有用死來懺悔,用死來表達這念心;表達對國王的忠心。你的錯誤,一念淫心起,犯這樣大的錯誤,該死呀!雖然跟這隻象有感情,心很痛但很無奈,國王一定要對象與象師處以死刑,不願原諒!象師就燒了這九粒鐵丸,象也流了眼淚,表逹了牠的懺悔。闖了大禍,但還是聽命令,第一粒的鐵丸,用鼻子勾過來吞下去,再來第二、第三,一直到第九粒全都吞盡,這隻象就這樣往生了。國王、大臣及大家都看到了象師的訓練。象是一種動物,有獸性的心,也有淫欲,一時沒法控制,這淫欲實在很可伯。

國王問象師:這樣的欲要用什麼方法來調伏?

象師很無奈向國王說,這淫欲是一種無明,唯有佛才有辦法調伏。

國王就問佛在哪裡?何謂佛?

象師:根據古書,有這樣的傳說,佛出現世間要很長久的時間,現在世間無佛。

國王:要如何才能成佛?

象師:需要經過無量數劫的修行,去掉了一切的煩惱,體會宇宙萬物真理,成佛覺悟,所以很長時間的修行。



  國王非常感勳,他就發心,從此開始,我光明王要向佛道追求,一直到將眾生無明欲念完全調伏。佛陀說到這裡,就對阿難、比丘群說,你們可知道,那位光明王就是我,現在的釋迦佛,從初發心的因緣開始,經無量數劫到現在,體會了宇宙萬物的真理,希望能用真理教化眾生,讓眾生能自我降伏這欲心。天下萬物,煩惱無明都是從貪欲開始,所以我們瞭解這故事,佛陀就是這樣發心,一直在無量數劫,生生世世,就有這不可思議求佛法的心,所以能成佛,體解真空,體會妙有,這一定要從信解諸法,那「道源」;最開頭那念心開始,一直信解不退。所以學佛要能到深智,不簡單!這樣的故事,佛陀如何發心,同樣要從無量數劫以前,發心的源頭開始,這種人事物的譬喻,是要讓我們瞭解,修行者也是這樣。所以信解,「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也是我常說的話,修行要從信開始,他能培養我們的功德,讓我們能瞭解修行是一條漫長的道路,我們要好好培養善根,要好好深心信解,這就是修行者的方向。能這樣,我們才能「除滅一切諸疑惑」,眾生煩惱就是因為疑惑無明,無明很重,貪欲心就難除,所以我們必定要將一切無明斷除,世尊他是「為一大事因緣」來示現人間,生生世世就是為了一大事,為了要淨化眾生的心,所以他生生世世都來人間修行,這都是一大事因緣,離開人間就沒行好修,這是他一大事的心願,用很長久的時間來修行、來培養,來與人群結好緣,培養來生來世,佛陀說的話,我們聽得懂,能領受,能身體力行,這也要生生世世與眾生結好緣。所以時時示現人間,來開發無上道,生生世世在開路,常說要舖好人間路,才有辦法能入菩提道,要生生世世不斷舖心路。



「舍利弗得佛授記,繼之慧命須菩提等:有如是信解,故異口同音,說窮子一喻。以酬如來火宅開示也。」



「須菩提等尋常,得小為足不勤精進,昔無悔責之念,直待舍利弗受記,自生疑悔,更聞譬喻說,方始信解。」



  舍利弗在<譬喻品>他得到佛的授記,因在<方便品>佛陀不斷讚歎,要如何排除小乘的心,如何建立大乘的願力,所以一直讚歎真如本性,「佛智、自然智、一切智、一切道種智」,都是在<方便品>中不斷讚歎,不斷去除了小乘的心願,發大乘心,來到<譬喻品>開始,舍利弗一念發心立願,開始發心了,佛陀也為舍利弗授記,這是在<譬喻品>,也因為<方便品>佛陀讚歎,人人本具清淨的本性,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及清淨無染的一切種智等等,所以舍利弗才開始信解,深信解悟,到達<譬喻品>佛陀才為其授記。



  再接下來,就是<信解品>,開始我們就能看到,「慧命須菩提、摩訶迦旃延、摩訶迦葉、摩訶目犍連等等」,陸陸續續在<信解品>開始也可讓佛授記,當然這也要前後啟發他的大乘心,所以「如是信解」,大乘心要啟發以前,一定要先有信解,他們開始要相信、要瞭解,連續有四位表達出願意發大乘心,對大乘法開始深信理解,所以佛陀為他們授證,聽到他們異口同聲,接下來<信解品>有很多段故事,「窮子一喻」等等,這是這四位弟子,異口同聲表達出窮子譬喻,裡面的內容同樣很精彩。這就是要來回應,「以酬如來,火宅開示」。就是在<方便品>他們還不太理解,舍利弗理解、信解了,但他們還沒很信解,一直到<譬喻品>,長者火宅等等,他們才真正信解,所以<信解品>,就是要回應佛陀所說<譬喻品>,讓他們能信解。



  「須菩提等尋常」;過去他們所修是小乘行,「得小為足」,後面的經文也有這樣表達;他們覺得這樣就很滿足了,我瞭解的法都差不多懂了,我已經證果了,已證「阿羅漢果」,我滿足了,不想再向前前進,因為羅漢很怕跟眾生接觸,所以就到這樣就好,不想再向前前進。因此「昔無悔責之念」,以前佛陀常常排斥,尤其是<方便品>開始,就開始排斥小乘人,啟發大乘心,不過在<譬喻品>以前,他們沒有一點自責;我怎麼只想到這裡就好,我怎麼不會想要再精進,記得嗎?舍利弗自己自責、內疚,覺得自己也是「得小為足」,但現在須菩提等等,他們只守在小乘,還不像舍利弗發大乘心,是因他「無悔責之念」,覺得我這樣就好,我何必捨去了小乘,走入人群中,不需要,我就這樣就好,他沒精進心,沒自己反省。



  學佛的目標本來就是要發大心願,過去沒這心念,一直到舍利弗授記時,他們才覺得修小乘者也有成佛的機會,但他還沒想到,舍利弗已經開始發大心,一直到<譬喻品>他們才知道,原來舍利弗授記是因為發大心,從那時開始,「自生疑悔」;看到佛為舍利弗授記,才慢慢開始自生疑悔。我以前只守小乘法這樣對嗎?開始自問、反省,對自己開始懷疑,只守在小乘的位置,這樣對嗎?所以開始反省這叫疑悔。更聞譬喻說,後來聽到譬喻,佛陀用種種方法來譬喻,才開始入信解,這就是小乘法、小乘人也要用譬喻,好好去體會這道理。



「信」:必以深心信受深耕信根。

「解」:必以從信而得如實深解諦理,若不深解即非真實:信法入心,降伏無明。



「故知當佛受請說大乘:增上慢人退席,為不信不解;人天會眾,對佛恭敬讚歎,似極尊信,仍為不能了解;又諸多比丘等於說方便品時,亦信而未解;又人眾中發大心凡夫,聞法雖多領解而或不能深信:信心為諸法之實體,與三寶之淨德。必能先信佛法,由信法故起正思維,由是深心信解。」



  「信」:必以深心,一定要深心,不是說知啦!知啦!相信嗎?信啦!信啦!你相信什麼?是正信還是迷信?是深信或是淺信?我們學佛最重要要深心信受,要很認真相信接受,還要用功,身體力行,深耕信根,要好好用功,就如農夫耕田一樣,我們根要札得深。如種稻為何要「挲草」,挲草除了除雜草外,就是要讓稻子根札更深,這叫「深耕信根」,就如同種稻子一樣。



  「解」,必以從信而得,如實深解諦理。我們必定要從信根,我們很深信、瞭解,真實的道理,就一定要很深信,還要再如實的深解,很深去理解,要有深信才會有深的理解,理解這真理,若不深解,即非真實,若沒有很深的信受,若沒很深的理解,就不是真實!所以實法要入心,相信這法的諦理要很深入我們的心,入心後,才能降伏無明。就如那隻象,既然這樣聽從象師的教導,但是無明欲念起,一時無法控制,就狂奔去追那隻母象,難調伏呀!所以我們必定要深信,要深解,才有辦法降伏無明。



  在<方便品>時,佛陀受舍利弗三請,後來佛陀開始要說法,要說大乘水,在大會中增上慢人就退席,這些人為何會退席?就是不信、不解,沒深信,又沒理解,這些人有在家的「優婆塞、優婆夷,還有出家的比丘、比丘尼」,竟然還是信心不深,瞭解法就是這樣膚淺,所以不信不解,禮佛而退!若是人天在那場合,離開的是人;就是優婆塞、優婆夷、比丘、比丘尼,但是人天會眾也還有很多在那地方,因為這些人,不論是「天」或者是其他的「人」,還有很多的比丘還在場,這是對佛恭敬讚歎,「很尊敬的信,但還是不能瞭解」,很多人只是很恭敬的信,相信還不是太透徹這道理,故還留在現場要聽佛說法,他們是用恭敬的信心,用讚歎的信心,留在現場,但法還沒透徹瞭解。還有很多的比丘,他說<方便品>時,有的也開始相信,佛陀所讚歎的法,相信了但還沒辦法很瞭解,就如我們,相不相信?相信!很深的相信嗎?是!絕對信心不疑,但瞭解了嗎?我還要再用心聽,所以還不太瞭解!



  「又人眾中,發大心凡夫」,在大眾中還有很多凡夫,也是來聽佛說法,用恭敬心來信受,但是他們發大心,聞法雖然很多,但理解還沒很深,到底我是一個平凡人,我真的能成佛嗎?還是有一點的疑,信還沒很深,何況是解呢!「信心為諸法之實體,與三寶之淨德」,所以信很重要,信根要很深,這是諸法的實體,我們要如何瞭解,很多法入我們的心,這種真實法入心,也就是三寶的淨德,有了深信的心,我們才能去除煩惱,讓無明煩惱污染完全去除,不再受污染覆蔽我們的心。所以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能夠「聞法無漏」,法不漏掉,我們的心永遠清淨,這樣必能先信佛法,「由信法故起正思維」,因為我們信佛,信佛所說的法,所以我們的心能靜定下來,思惟就是靜定,「靜思惟也叫禪」,有禪、有定、有慧,這都是在正思惟,像這樣深心信解。



  各位!從現在起要入<信解品>,這「信解」二字我們一定要很清楚,也要再回顧過去從<序品>開始.二尊菩薩來替我們先立信心,讓我們瞭解修行乃是很長,很遙遠的路,讓我們有耐心。<方便品>讓我們能瞭解真實法,真如本性,天地宇宙萬物很多的道理都在我們心中,「這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自然智等等,無不都是收納在我們真如本性中」,所以我們要「必能先信佛法,由信法故起正思維,由是深心信解」,所以我們要用心,時時要用心,要知「信解」這二字是我們修行最根本,要好好記著,「信解諸法道源功德,深智者以譬喻得解,長者火宅三車一乘」等等,這都是要讓我們去體會,對法要再更深入,所以「體解真空徹悟妙有」,人人時時要多用心!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85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4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4/08/07晨語簡記(信解品第四開始)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4/08/07晨語簡記(信解品第四開始)   2014/08/07晨語簡記(信解品第四開始) Empty周四 8月 07, 2014 10:23 p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四年八月七日星期四)

 

前天85日心得寫上人的種()樹喻時,就發現在修行時信解很重要,以信解去無明,以信解除煩惱,慧命才得以成長。

今天上人又提到信解,因為要進入信解品了。上人說:

各位!從現在起要入<信解品>,這「信解」二字我們一定要很清楚,也要再回顧過去從<序品>開始.二尊菩薩來替我們先立信心,讓我們瞭解修行乃是很長,很遙遠的路,讓我們有耐心。<方便品>讓我們能瞭解真實法,真如本性,天地宇宙萬物很多的道理都在我們心中,「這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自然智等等,無不都是收納在我們真如本性中」,所以我們要「必能先信佛法,由信法故起正思維,由是深心信解」,所以我們要用心,時時要用心,要知「信解」這二字是我們修行最根本,要好好記著,「信解諸法道源功德,深智者以譬喻得解,長者火宅三車一乘」等等,這都是要讓我們去體會,對法要再更深入,所以「體解真空徹悟妙有」,人人時時要多用心!

 

「信」:必以深心信受深耕信根

「解」:必以從信而得如實深解諦理,若不深解即非真實:信法入心,降伏無明。

「故知當佛受請說大乘:增上慢人退席,為不信不解;人天會眾,對佛恭敬讚歎,似極尊信,仍為不能了解;又諸多比丘等於說方便品時,亦信而未解;又人眾中發大心凡夫,聞法雖多領解而或不能深信:信心為諸法之實體,與三寶之淨德。必能先信佛法,由信法故起正思維,由是深心信解。」

  「信」:必以深心,一定要深心,不是說知啦!知啦!相信嗎?信啦!信啦!你相信什麼?是正信還是迷信?是深信或是淺信?我們學佛最重要要深心信受,要很認真相信接受,還要用功,身體力行,深耕信根,要好好用功,就如農夫耕田一樣,我們根要札得深。如種稻為何要「挲草」,挲草除了除雜草外,就是要讓稻子根札更深,這叫「深耕信根」,就如同種稻子一樣。

  「解」,必以從信而得,如實深解諦理。我們必定要從信根,我們很深信、瞭解,真實的道理,就一定要很深信,還要再如實的深解,很深去理解,要有深信才會有深的理解,理解這真理,若不深解,即非真實,若沒有很深的信受,若沒很深的理解,就不是真實!所以實法要入心,相信這法的諦理要很深入我們的心,入心後,才能降伏無明。就如那隻象,既然這樣聽從象師的教導,但是無明欲念起,一時無法控制,就狂奔去追那隻母象,難調伏呀!所以我們必定要深信,要深解,才有辦法降伏無明。



今天大象因為淫欲追母象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這故事有兩大方向的啟發,一個是:

國王問象師:這樣的欲要用什麼方法來調伏?
象師很無奈向國王說,這淫欲是一種無明,唯有佛才有辦法調伏。

另一個是:

國王非常感勳,他就發心,從此開始,我光明王要向佛道追求,一直到將眾生無明欲念完全調伏。佛陀說到這裡,就對阿難、比丘群說,你們可知道,那位光明王就是我,現在的釋迦佛,從初發心的因緣開始,經無量數劫到現在,體會了宇宙萬物的真理,希望能用真理教化眾生,讓眾生能自我降伏這欲心。天下萬物,煩惱無明都是從貪欲開始,所以我們瞭解這故事,佛陀就是這樣發心,一直在無量數劫,生生世世,就有這不可思議求佛法的心,所以能成佛,體解真空,體會妙有,這一定要從信解諸法,那「道源」;最開頭那念心開始,一直信解不退。

 

高明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海文
無量光曜心
無量光曜心



文章總數 : 402
來自 : 馬來西亞吉隆坡
威望 : 16
注冊日期 : 2013-10-04

2014/08/07晨語簡記(信解品第四開始)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4/08/07晨語簡記(信解品第四開始)   2014/08/07晨語簡記(信解品第四開始) Empty周日 8月 10, 2014 11:48 am

7/8 晨鐘起,薰法香摘要:

信解諸法道源功德    深智者以譬喻得解
長者火宅三車一乘    體解真空徹悟妙有
(學佛,要深信深解諸法道理的根源功德,智慧深遠者以種種譬喻來得到開解,如佛喻為長者,三界火宅,鹿羊大白牛三車,一乘實相大法等,更要體悟理解何謂真空,徹底覺悟何謂妙有,而不偏執)

信解:
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除滅一切諸疑慮。世尊為一大事因緣示現人間,開發無上道
(深信而不動搖,是成就佛道功德根源的原動力,依佛而信受修持,必得長養一切諸善根, 所有疑慮皆能悉數滅除。佛陀為一大事因緣來人間現相開示,就是要開闢一條無上菩提大道 ,希望眾生依循行菩薩道)

舍利弗得佛授記,繼之慧命。須菩提等:有如是信解,故異口同音,說窮子一喻,以酬如來火宅開示也。
(舍利弗在佛說 ‘譬喻品’ 時捨小乘取大乘,而得到佛陀授記*,讓慧命延續。而須菩提等四位弟子,在 ‘信解品’ 中也異口同聲,對佛陀繼 ‘火宅’ 後,以 ‘窮子’ 所作的比喻裡,得到體悟 )

須菩提等(弟子) 尋常<一如既往> (認為只要) <修>得小<乘>(即)為足<夠>,(而)不(再) <殷>勤精進,昔<過去> (都)無<後>悔 <自>責之念,直待舍利弗受<授>記,自<己><心>生疑悔,更<再>聞譬喻<品> (的宣)說(後), 方<才><開>始<深>信<理>解

信:必<須> 以深心 <相>信受<教>,深<入>耕<植> 信根
解:必<須> 以從 <深>信 而得如<此><真>實深<入><理>解<真>諦<道>理,若不深<入><理>解,即非真實:信法入心(以)降伏(內心的)無明

故知當佛受(文殊菩薩)請<求><宣>說大乘<法> :(貢高的)增上慢人(卻)退席,(這些都)為不信不解(的人);(靈山會上其他)人天會眾,(還是) 對佛恭敬讚歎,<看>似極<為>尊<敬> 信<受> (但)仍為不能了解。又<有>諸多比丘等,於 (佛)說方便品時, 亦信而未解;又人眾中發大心凡夫,聞法雖多,(雖有)領<受><理>解而或 (還)不能深信。

信心為諸法之實體,與三寶之<清>淨<功>德必能先信佛法,由信法故起正思惟(禪),由是深心信解。

*授記:
佛陀對某些眾生的未來發展走向,和結果已經確立,而給予預先的記別。

★ 漫長修行學佛路        毅力全在信和解
     佛法常住吾心中        生世求道永不退

(弟子任海文摘錄及註解證嚴上人 7/8/2014 薰法香開示。若有偏頗,敬請不吝賜教,無限感恩)
回頂端 向下
 
2014/08/07晨語簡記(信解品第四開始)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