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4/08/08 晨語簡記

向下 
3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4/08/08 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2014/08/08 晨語簡記   2014/08/08 晨語簡記 Empty周五 8月 08, 2014 6:21 pm

感恩靜思法益團隊分享
20140808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如是人能信解
有深信則無疑
能體解則理明
信解深慧人中

  人聞法,有辦法真心、用心、深心接受信解嗎?學佛除了用心、真心、深心,一心志相信佛說法,有辦法接受入心,深受信解,能這樣法才能在我們內心起作用。有啊!我信佛,佛是大覺者,相信佛體解天體宇宙萬物,我都信,我瞭解佛,只是我們自己瞭解佛、相信佛,自己也有真如本性,自己也可以將真如本性,與宇宙天體萬物真理會合。我們應該要相信自己,既信佛也信自己,中間這法佛陀已體會,真的體會,我們呢?我們是不是將身心與法合而為一,我們有或沒有?還是還離很遠?唯有我們人能信解,真的要深心信受,法要收入心來,真的身體力行,路不走絕對是到不了,我們必定要身體力行,佛陀是抱著何種心裡去修行,我們就要學他的心,若學佛陀那分發心,立志堅定,生生世世無數劫來,無不都是為眾生而付出,無不都是為求法而付出,這種上求下化精神是生生世世。所以我們應該要學佛的心,學佛下定決心,身體力行,唯有這樣,這就是佛與凡夫,中間這段的差距,很重要,學佛就是要這樣學。

  「信解;有深信則無疑。」我們信要深深相信,有信則無疑,要不然我們多數就是,信與疑參半,信佛,但是懷疑自己,有可能成佛嗎?懷疑自己真如本性在哪裡?這樣沒有深信,只是信佛為大覺者,卻對自己本身有懷疑,我們信要深信,信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時時對人人要抱著「尊重、感恩、愛」的心,心中有佛,人中統統都是佛,所以我們要時時抱持著這分,心很開闊,包容一切眾生,一定要深信,絕對相信,人人本具佛性,既然人人皆具佛性,我們怎麼可以不尊重?

  「能體解則理明」,我們真正體悟這個道理,一切都很明朗了,各位!我們真的要體悟,人生是這麼無常,瞬息間多變化,由不得自己,所以能夠這樣深入佛法,應該就要深信道理,既然要聽法,很想要去瞭解,若沒有信,絕對是瞭解不了。所以必定要體悟、體解,要用我們的心與信會合,信若離了身外,我們絕對沒辦法體會到法,就如哪一個地方有了災難,我們看到很多人不顧一切,堅持入人群中、災難中去救濟,看大家這樣,應該要從內心起恭敬心,那些都是菩薩。我們在佛堂裡禮拜菩薩,佛堂裡面那些菩薩,都是人去雕、去刻、去造出了菩薩的身形,我們就這樣虔誠禮拜,何況真正用菩薩心於人群中投入、付出,無怨、無尤、無後悔這樣在付出,難道這樣的人,我們無法尊敬他嗎?這些人是人間菩薩。我們若再去瞭解,到底他這樣付出,怎會不喊累?我們也自己去看看,身體力行走入那個環境,面對苦難人,面對那個環境,你是不是也願意付出?

  只要你跟人打破了距離的隔閡,自然他的苦難、我們肩膀,他自然就會靠在我們肩膀,我們趕快膚慰、安慰,菩薩跟眾生;跟苦難的眾生,他可以靠在菩薩的肩膀,哭阿!訴苦阿!心有所依賴,像這樣付出之後,看到苦難悲慟的眾生,已經心安,而且膚慰之後,他脫離了那苦不堪的境界,之後菩薩會覺得,原來跟眾生接觸是這麼溫馨,對自己來說很有踏實感,一點也沒空虛的感覺。我們去付出,看到他很實在的離開了苦難,就知道這個方法就是「愛」,就是無私的愛。這就是道理,人與人之間沒有距離,你願意付出,這種體會與解悟,這是佛與凡夫之間的距離,我們相信佛,既然透徹了人間宇宙萬物真理,我們也相信自己,佛陀既這麼說,人人本具佛性,不過佛與眾生的境界還差一段,那一段就要我們自己,「真正走入那段差距的距離,這就是信解。」若是說半信半疑,信佛開啟智慧,信佛所說法,卻對自己能不能成佛有懷疑,同樣的不是只在佛堂拜佛,要走入人群,跟人群接觸,那種「菩薩所緣,緣苦眾生」,這個法,這個道理,我們走進去,體貼到真的很貼近,這樣,自然人與人之間,理就會很分明、瞭解,菩薩所緣,緣苦眾生,這就是「體解則理明。」

  菩薩沒有離開我們多遠,不是說他在那裏坐著、站著,我們就一直拜,這樣而已,不是!「原來我們本身也是菩薩,這叫做體解。」我們自己身體體會到,所以很深信,「瞭解救人與苦難眾生會合幫助他,這種的道理,叫做『菩薩的道理』,叫做『覺有情的道理』,叫做『誠意有情』的道理,這全都叫做理」所以我們要信解。「深慧」;我們若有信解很深,自然我們和佛陀一樣,是人中的智慧人,佛也是人,他來人間,但是體悟眾生平等,「慧就是平等慧」,而且他體會了宇宙萬物的「分別智」,他分別了宇宙萬物的真理,真理沒有體相,是我們眾生的煩惱合成,所以把這個理,成為「苦諦」,苦的道理,就是人所造來、所合成來的,所以有這麼多大乾坤的不調和,造成了人間的「苦」,「人間的苦,來自於無始以來,層層疊疊所造作的惡業」,現在已經到了大乾坤五濁會合時,這「五濁就是眾生的污濁」,成為大乾坤四大不調和,造成了人間苦難偏多,這就是「集」的道理,若不是眾生哪有集這麼多,可以讓我們每天看,哪個國家水大不調,哪一個國家,哪一個地方,地大不調、火大不調、風大布條,都是災難啊!

  看到人與人之間無常現前的苦難,這無不都是眾生無明的會合,佛陀出現在人間,為一大事因緣,來向我們解釋,這是眾生群中的慧中人,所以說「佛是大覺者,佛是智慧中的人,人群中的智慧者」,所以我們要學佛,這分的智慧,這分的慈悲。跟佛之間的距離,要如何精進,把距離縮短,一直到與佛同等的境界,這就要信解、要深信、要解悟。這是我們與佛的距離,我們若有深信,有解悟,自然我們本身真如本性就會顯現出來,很可惜的是,我們眾生習氣難除!

  <信解品>的經文,已經出現了,前面我們在<譬喻品>已結束,接下來兩天、三天就是直要跟大家強調,「信解」這二字、信解我們若沒有體會,若沒有接受,我們沒辦法真正聽經聞法,體悟身體與法合一,所以一直期待,人人都要深信體解,這很重要!在<信解品>,過去的<譬喻品>,也有不少人在<譬喻品>體悟很多,就如我們這段,這麼長的時間說<譬喻品>。開頭我就說,很難說的就是<譬喻品>,但很多人就是因為那麼難說的<譬喻品>,「就是用<譬喻品>這個法,來譬喻『人間世俗』等等,不只是人間,連『鬼神』等,『夜叉魍魎』等等,都將它譬喻出來,還有『畜生道種種生物』都譬喻,還有『長者跟火宅;羊車、鹿車、大牛車』全都譬喻出來,看看有多少人在<譬喻品>深深體會,連孩子;幼稚園的孩子也聽得懂,也可以用他們懂的文字ㄅㄆㄇ,也要寫出心得,寫不出心得,就用畫圖,也要畫出心得。」所以說我們的真如本性,人人都本具,只要用一片很清淨的心去體會,法的譬喻我們也能體解很深,何況現在進入<信解品>,我們更加要名符其實,「要信、要體解」,所以<信解品>的文字,現在 呈現在我們面前,<信解品>的開頭

經文:「爾時,慧命須菩提、摩訶迦旃延、摩訶迦葉、摩訶目犍連,從佛所聞未曾有法」

「四子:須菩提等,眾僧之首,領悟於舍利弗之後?」
「若事論:舍利弗從序品:尋常自疑悔責,不甘於小道。一聞聲聞作佛,便能信受。」

  這四位,也是佛陀十大弟子中的四位,包括舍利弗就五位了,這四位是僧眾中之首,我們若誦
每一本經,經的開頭就是佛的常隨眾;佛陀千多人的常隨眾,開始唸出來,眾所知悉,都沒離開這些弟子。十大弟子,時時在經典都可以看到他們的名字,四子就是「須菩提、摩訶迦旃延、摩訶迦葉、摩訶目犍連」,這些都是大弟子,是一千二百五十人眾僧之首,這十大弟子,就是千多人中的首座。他們到何時才領悟?這四大弟子,領悟到這個道理,是在舍利弗之後,為什麼?他們跟舍利弗不是平等?我們要知道,十大弟子有其優點,「舍利弗的優點是智慧第一」,舍利弗領悟在先,這是應該,他是群眾中、修行者中智慧第一,這若以事來論,就是在人與事的中間,既然在「名相、事相」,舍利弗稱智慧第一,他領悟佛陀的真理,一定是第一位。何況說,佛陀說法已四十多年了,四十二年後才說《法華經》,過去他們都是守在小乘法,儘管佛陀也說過了《方等經》,也說過《般若經》,《般若經》也算是開智慧的經典,但是「般若完全在分析,天下一切萬物,一切煩惱無名,解釋到來最後是『空』,所以般若是『以空來開智慧』,用空的道理,讓人人去除煩惱無明。」所以佛陀的弟子,都瞭解一切皆空,何必再貪求世間的名和利;名、利都不用貪,也知道六道輪迴很苦,要趕緊求解脫,這是佛陀弟子人人所追求的,舍利弗也是,跟著佛四十多年時間,聽了這麼多法,還是守在獨善其身,很怕來六道輪迴,也瞭解一切皆空的道理。

  不過來到《法華經》,佛陀開始要講《法華經》的<序品>中,佛陀「現相、放光」,雖然在那個地方心有懷疑,佛陀到底是為什麼,這一回講了《無量義經》之後,為什麼還坐在這裡?還入定?入無量義處,全眉間身放光,這個期間大家起懷疑,但舍利弗相信,其中必有道理,聽到彌勒與文殊的對答,他深深體會,等到<方便品>佛出定,開始不斷不斷讚歎,所讚歎就是「佛智」,要怎樣去體悟宇宙萬物的真理?這個期間舍利弗已經開始,悔悟過去執著於小乘中,開始啟發自己的心,所以發願,這心念一起,佛陀來到<譬喻品>,就為舍利弗授記,因為舍利弗已經是《法華經》的「當機者」,因為他瞭解這其中必有道理,所以他不斷代大眾請法,「佛陀受舍利弗『三請』,佛陀『三止』,然後『豈得不說』,這就是舍利弗他能領先解悟,這是在<序品>開始就啟發了舍利弗的心,」從佛陀的入定 ,文殊菩薩、彌勒菩薩的對答,他就已經體會到,所以才會在<方便品>中,不斷不斷三請,所以佛陀來到<譬喻品>,用法來譬喻,並先向舍利弗授記。

  舍利弗是從<序品>中,在心上「自疑過去,也後悔過去,沒辦法深深體會佛的本懷」,這是舍利弗在<序品>就開始體會到,「過去守在小乘,所以懷疑在現在」,自己趕緊反省、後悔、自責,這都在前面;若舍利弗沒有懺悔、沒有後悔、沒有排除自己的懷疑,怎有辦法全面接受佛的教法,怎麼體會佛的本懷。所以前面說,我們必定要有信解才無疑,這是舍利弗已在<序品>中,就開始對自己的反省,對自己修小乘法起懷疑,開始發願,他不甘願停滯在小道,所以開始發大願「要行菩提道,要行菩薩道」,這是從<序品>中,舍利弗慢慢體悟反省,排除他的懷疑,發心要行大道,所以佛陀一直讚歎,眾生人人可成佛,聲聞也可以成佛阿!因為這樣很篤定,深深信受,舍利弗他能第一個受記,接下來就是這四個人,開始要來接受佛陀的教法 ,期待他們本身也可以受佛肯定而受記。

*「爾時,慧命須菩提:於法說譬喻後,隨即又明信解。」

  這四位以慧命須菩提為首;「爾時,慧命須菩提」,由須菩提開始,「於法說譬喻後」,他們是一直到<譬喻品>後,才真正體會,整個<譬如品>聽下來之後,才真正甚深體會,就如我們那群小菩薩,從<譬喻品>開始聽,到現在還在薰法香,從<譬喻品>開始進來一直到現在,還是很精進聽法,一大早跟著阿嬤,跟著父母來聽經,聽譬喻品。這四位;佛陀大眾中的首座弟子,也是從<譬喻品>中深深體悟,所以<譬喻品>是法說譬喻;用法來說很多天地間譬喻,無所不至來譬喻,這叫做法說譬喻,之後隨即能明信解,信解之後就很歡喜,這四位就是「明信解」,尤其是歡喜!

*「爾時:指佛說火宅喻已畢之時。」

  「爾時;就是指佛說火宅喻品這時間」,就是在<譬喻品>,長者與火宅,長者和那些孩子的關係,長者的慈悲,用盡辦法,要如何將這些孩子趕緊叫出來,脫離火宅,再慈悲於外設三車,這樣的道理深深體會,這是在火宅譬喻之後,他們真正甚深瞭解。

*「慧命者:通稱比丘從佛出家,乞食以資生命,乞法以資慧命。」
*「須菩提:譯為善吉亦云善業,亦云空生。其生之日,家室皆空,父母驚異,請問相師,相師占云:此是吉相,因名善吉。」

  所以這四位,須菩提稱為「慧命」。其實「慧命」;凡是出家眾,人人應該就是「慧命」。因為已經瞭解了佛法,我們要追求佛法,就是要追求佛的智慧,用佛法入我們的心,成長我們的慧命。「所以『慧命』;凡是修清靜行者,就可稱為慧命。」不過須菩提在人群中,人人稱為「慧命」,因為他所瞭解的道理很多,看他到底為何稱為慧命?其實比丘都統稱為慧命,「出家眾都是以法入心,成長慧命」。其實佛的時代,「乞食以資生命」,因為佛陀,要人人都平等,沒有貴賤分別;沒分貴族與賤族的差別,希望人人在僧團中修行都平等,所以每一個人每天要生活,就要自己去托缽;再來佛(悉達多太子)成佛之後,僧團才剛成立,他希望出家僧眾能入人群,讓人群能接近出家眾,瞭解僧團與佛的教育。「第一是為了自己的生活去『托缽』,第二就是為了讓人群『瞭解佛教的成立,有這樣的僧團』,讓僧團出家人與俗家、在家人,有接觸的因緣,因此稱之為『化緣』,或『托缽』,所以『以化緣乞食』來資養我們的生命。」

  「乞法是滋養我們的慧命」,若是外面乞食回來,吃飽後就是聽佛說法,向佛求法,那是增長慧命,所以出家人應該都可通稱慧命。「須菩提翻譯為善吉,或者是善業,也可稱為空生。」這是在描述,須菩提初生的時候,他出生那一天,很不可思議,本來他的家庭很富有,庫藏很多!但須菩提生下來的那時刻,那一天,他們家裡寶藏、庫藏;家裡的東西忽然間不見了、空了。父母親很害怕,一邊是歡喜生子,但是忽然間家裡的庫藏、寶藏都消失了,所以父母很害怕,到底是甚麼樣的預兆,為什麼這個孩子出世,家裡的東西都消失了,到底是為什麼?趕快請相士來幫他看相,這相士跟他們說,這個孩子「是吉非凶」,是很有吉相,將來這孩子會很有成就,對人群付出,是個真大智慧者,因為這樣,父母請相士幫他取一個名字,相士就為他取名;「是『善』,因為將來對眾有利益,可以幫助眾生;再來『吉祥』,因此叫做『善吉』,須菩提的名叫『善吉』。再來『空生』,就是因他生下來,家裡的東西都不見,但是三天後,這些東西又再恢復,所以叫『空生』,生下來那天東西都不見,幾天後東西再恢後,尤其是這個孩子很『吉祥』。」

*「須菩提:何以獨稱慧命,因善吉解空,以空慧為命名故。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之人。佛使此人說般若之空理。」

  須菩提何能獨稱慧命?因為「善吉解空」,他生下來時,就有這樣,這種善吉解空,以空慧為名。因為他來到人間,世間的物質,忽然間完全空掉、清淨掉,有這種的瑞相,因為人人知道他生下來的故事,所以稱他為空生,也瞭解他對道理完全清楚,很有智慧。出家之後,佛陀的法他就是完全接受,對佛陀的法,說一絕對是信受奉行,絕對沒有打折,完全信受,因為這樣在十大弟子中,稱為「解空第一」。可以真正透徹瞭解,你看《金剛經》、《般若經》,多數是須菩提為「當機者」,佛陀若說法,須菩提每場一定都會在那裏,佛陀講經,當問能理解嗎?就問須菩提你覺得如何?由須菩提再來補充、見證。所以說須菩提他就是「解空智慧第一」。所以在十弟子中,就是解空智慧的人,佛要解說空理,一定要須菩提來做當機。

*「又須菩提:稟性慈善,不與物諍。及其出家,解空得道,兼修慈心,得無諍三昧,以常能護物,故亦名善業。隨佛修行,解空諦理,悟無諍之道。」

  我們更能瞭解,尤其是須菩提,他稟性慈善,很善良,記得在「菩提禪心」(節目)中,也有演出這段,出生在很有錢的家庭,他瞭解人世間,物資對人是一點幫助都沒有,人生來世間不是為物,受利困住。所以他從小的時候開始,就完全對物慾沒有興趣,對苦難人就很有同情心,每一回看到苦難人,他會把所有東西都給別人,甚至出門所穿的衣服,所戴的珍珠瑪瑙;出去到外面,若看到苦難人,身上所有的東西,都拔下來,都去幫助別人,甚至連自己穿著的衣服,也脫給別人,身上只穿著內衣回來,從小就這樣,讓父母很傷腦筋。但對他來說,他覺得世間身外的物資,不算什麼!苦難的人很重要,有的人應該要趕快幫助苦難人,這種慈善的心,跟世間的物質一點爭端都沒有;與物無爭,要就給人,需要就布施出去。一直到他出家,「解空得道,兼修慈心」,他不是只瞭解一切都空,他的慈心很重,得「無諍三昧」,跟人無爭,與事無爭,這是一顆很慈悲的心,所以他也得到無睜三昧,他常常疼惜物命,這是對世間的愛,對人的愛,對一切物的愛惜,是完全付出,這叫做「善業」。隨佛修行,他就是解空,瞭解道理,無睜三昧,這就是他人生的一切。

  總而言之,須菩提對天地之間的道理,對一切皆空他都瞭解,他對東西不重視,對人跟人的道理、紛爭,都不跟人討論等等,就是無睜。只是要如何能成佛?就是偏空,偏空一切,沒有執著於物,所以他願意付出,偏空。但是如何可以成佛呢?如何可以走入人群中,可以與人群無爭,他還沒有到達,所以到了<譬喻品>時,才真正體會佛陀的本懷,「修行就要有這樣,這種精進,無數劫的發心,走入人群中不是為自己的清淨無染,是要在人群中不受污染,這樣才是真正成佛的道路。」所以我們要學佛,看看跟隨佛身邊幾十年,也是僧眾的領導者,但都沒這樣簡單能信解,何況說現在,現在可以聽聞佛法,其實這也是給我們一個開頭,開頭我們就要好好信受奉行,真的要有信、有解,要有深信,沒有懷疑,我們要去體解,才有辦法跟道理會合,我們要學佛陀,是人群中的智慧人,我們要好好日日多用心。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85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4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4/08/08 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4/08/08 晨語簡記   2014/08/08 晨語簡記 Empty周六 8月 09, 2014 9:13 p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四年八月八日星期五)

 

如是人能信解
有深信則無疑
能體解則理明
信解深慧人中

 

上人今日四句偈文,理解時應斷句如下,為文可以接在一起。

如是人 能信解
有深信 則無疑
能體解 則理明
信解深 慧人中

 

四句中有三句提到信,三句提到解,還是在講信解,只是更深入。

信要深信,才能無疑;有體解才能明理,信解深才能得慧,而且要在人中得。

這些道理很妙,上人有深刻體驗,才能開示,引導我們走菩薩道,才不會走冤枉路浪費時間。

我把開示的內容,我感觸深的,以黑體字呈現,其餘節略。中間有一段我深刻的體會。

 

  人聞法,有辦法真心、用心、深心接受信解嗎?學佛除了用心、真心、深心,一心志相信佛說法,有辦法接受入心,深受信解,能這樣法才能在我們內心起作用。有啊!我信佛,佛是大覺者,相信佛體解天體宇宙萬物,我都信,我瞭解佛,只是我們自己瞭解佛、相信佛,自己也有真如本性,自己也可以將真如本性,與宇宙天體萬物真理會合。我們應該要相信自己,既信佛也信自己,中間這法佛陀已體會,真的體會,我們呢?我們是不是將身心與法合而為一,我們有或沒有?還是還離很遠?唯有我們人能信解,真的要深心信受,法要收入心來,真的身體力行,路不走絕對是到不了,我們必定要身體力行,佛陀是抱著何種心裡去修行,我們就要學他的心,若學佛陀那分發心,立志堅定,生生世世無數劫來,無不都是為眾生而付出,無不都是為求法而付出,這種上求下化精神是生生世世。所以我們應該要學佛的心,學佛下定決心,身體力行,唯有這樣,這就是佛與凡夫,中間這段的差距,很重要,學佛就是要這樣學。

  「信解;有深信則無疑。」我們信要深深相信,有信則無疑,要不然我們多數就是,信與疑參半,信佛,但是懷疑自己,有可能成佛嗎?懷疑自己真如本性在哪裡?這樣沒有深信,只是信佛為大覺者,卻對自己本身有懷疑,我們信要深信,信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時時對人人要抱著「尊重、感恩、愛」的心,心中有佛,人中統統都是佛,所以我們要時時抱持著這分,心很開闊,包容一切眾生,一定要深信,絕對相信,人人本具佛性,既然人人皆具佛性,我們怎麼可以不尊重?

  「能體解則理明」,我們真正體悟這個道理,一切都很明朗了,各位!我們真的要體悟,人生是這麼無常,瞬息間多變化,由不得自己,所以能夠這樣深入佛法,應該就要深信道理,既然要聽法,很想要去瞭解,若沒有信,絕對是瞭解不了。所以必定要體悟、體解,要用我們的心與信會合,信若離了身外,我們絕對沒辦法體會到法,就如哪一個地方有了災難,我們看到很多人不顧一切,堅持入人群中、災難中去救濟,看大家這樣,應該要從內心起恭敬心,那些都是菩薩。我們在佛堂裡禮拜菩薩,佛堂裡面那些菩薩,都是人去雕、去刻、去造出了菩薩的身形,我們就這樣虔誠禮拜,何況真正用菩薩心於人群中投入、付出,無怨、無尤、無後悔這樣在付出,難道這樣的人,我們無法尊敬他嗎?這些人是人間菩薩。我們若再去瞭解,到底他這樣付出,怎會不喊累?我們也自己去看看,身體力行走入那個環境,面對苦難人,面對那個環境,你是不是也願意付出?

  只要你跟人打破了距離的隔閡,自然他的苦難、我們肩膀,他自然就會靠在我們肩膀,我們趕快膚慰、安慰,菩薩跟眾生;跟苦難的眾生,他可以靠在菩薩的肩膀,哭阿!訴苦阿!心有所依賴,像這樣付出之後,看到苦難悲慟的眾生,已經心安,而且膚慰之後,他脫離了那苦不堪的境界,之後菩薩會覺得,原來跟眾生接觸是這麼溫馨,對自己來說很有踏實感,一點也沒空虛的感覺。我們去付出,看到他很實在的離開了苦難,就知道這個方法就是「愛」,就是無私的愛。這就是道理,人與人之間沒有距離,你願意付出,這種體會與解悟,這是佛與凡夫之間的距離,我們相信佛,既然透徹了人間宇宙萬物真理,我們也相信自己,佛陀既這麼說,人人本具佛性,不過佛與眾生的境界還差一段,那一段就要我們自己,「真正走入那段差距的距離,這就是信解。」若是說半信半疑,信佛開啟智慧,信佛所說法,卻對自己能不能成佛有懷疑,同樣的不是只在佛堂拜佛,要走入人群,跟人群接觸,那種「菩薩所緣,緣苦眾生」,這個法,這個道理,我們走進去,體貼到真的很貼近,這樣,自然人與人之間,理就會很分明、瞭解,菩薩所緣,緣苦眾生,這就是「體解則理明。」

  菩薩沒有離開我們多遠,不是說他在那裏坐著、站著,我們就一直拜,這樣而已,不是!「原來我們本身也是菩薩,這叫做體解。」我們自己身體體會到,所以很深信,「瞭解救人與苦難眾生會合幫助他,這種的道理,叫做『菩薩的道理』,叫做『覺有情的道理』,叫做『誠意有情』的道理,這全都叫做理」所以我們要信解。「深慧」;我們若有信解很深,自然我們和佛陀一樣,是人中的智慧人,佛也是人,他來人間,但是體悟眾生平等,「慧就是平等慧」,而且他體會了宇宙萬物的「分別智」,他分別了宇宙萬物的真理,真理沒有體相,是我們眾生的煩惱合成,所以把這個理,成為「苦諦」,苦的道理,就是人所造來、所合成來的,所以有這麼多大乾坤的不調和,造成了人間的「苦」,「人間的苦,來自於無始以來,層層疊疊所造作的惡業」,現在已經到了大乾坤五濁會合時,這「五濁就是眾生的污濁」,成為大乾坤四大不調和,造成了人間苦難偏多,這就是「集」的道理,若不是眾生哪有集這麼多,可以讓我們每天看,哪個國家水大不調,哪一個國家,哪一個地方,地大不調、火大不調、風大布條,都是災難啊!

  看到人與人之間無常現前的苦難,這無不都是眾生無明的會合,佛陀出現在人間,為一大事因緣,來向我們解釋,這是眾生群中的慧中人,所以說「佛是大覺者,佛是智慧中的人,人群中的智慧者」,所以我們要學佛,這分的智慧,這分的慈悲。跟佛之間的距離,要如何精進,把距離縮短,一直到與佛同等的境界,這就要信解、要深信、要解悟。這是我們與佛的距離,我們若有深信,有解悟,自然我們本身真如本性就會顯現出來,很可惜的是,我們眾生習氣難除!*「爾時,慧命須菩提:於法說譬喻後,隨即又明信解。」



心得:上人這一段就在講成佛之道,講做菩薩的方法,講透過信解縮短與佛的距離,講的如此清楚明白。聽的法喜充遍身,寫下自己的一段文字。

 

凡夫依賴菩薩,菩薩依賴誰?

菩薩透過信解依賴佛,深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因為深信,

我們祈禱才有感應,我們禪定才入三昧。

因為信解,

才開智慧,

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

由依賴,到獨立,到互賴成就

因為入人群

成就平等大慧。

  
*「爾時:指佛說火宅喻已畢之時。」

  
*「慧命者:通稱比丘從佛出家,乞食以資生命,乞法以資慧命。
*「須菩提:譯為善吉亦云善業,亦云空生。其生之日,家室皆空,父母驚異,請問相師,相師占云:此是吉相,因名善吉。」

*「又須菩提:稟性慈善,不與物諍。及其出家,解空得道,兼修慈心,得無諍三昧,以常能護物,故亦名善業。隨佛修行,解空諦理,悟無諍之道。」

  我們更能瞭解,尤其是須菩提,他稟性慈善,很善良,記得在「菩提禪心」(節目)中,也有演出這段,出生在很有錢的家庭,他瞭解人世間,物資對人是一點幫助都沒有,人生來世間不是為物,受利困住。所以他從小的時候開始,就完全對物慾沒有興趣,對苦難人就很有同情心,每一回看到苦難人,他會把所有東西都給別人,甚至出門所穿的衣服,所戴的珍珠瑪瑙;出去到外面,若看到苦難人,身上所有的東西,都拔下來,都去幫助別人,甚至連自己穿著的衣服,也脫給別人,身上只穿著內衣回來,從小就這樣,讓父母很傷腦筋。但對他來說,他覺得世間身外的物資,不算什麼!苦難的人很重要,有的人應該要趕快幫助苦難人,這種慈善的心,跟世間的物質一點爭端都沒有;與物無爭,要就給人,需要就布施出去。一直到他出家,「解空得道,兼修慈心」,他不是只瞭解一切都空,他的慈心很重,得「無諍三昧」,跟人無爭,與事無爭,這是一顆很慈悲的心,所以他也得到無睜三昧,他常常疼惜物命,這是對世間的愛,對人的愛,對一切物的愛惜,是完全付出,這叫做「善業」。隨佛修行,他就是解空,瞭解道理,無睜三昧,這就是他人生的一切。

  

 

高明智感恩合十


Jack 在 周三 8月 13, 2014 8:29 pm 作了第 1 次修改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海文
無量光曜心
無量光曜心



文章總數 : 402
來自 : 馬來西亞吉隆坡
威望 : 16
注冊日期 : 2013-10-04

2014/08/08 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4/08/08 晨語簡記   2014/08/08 晨語簡記 Empty周日 8月 10, 2014 11:42 am

8/8 晨鐘起,薰法香摘要:

如是人能信解    有深信則無疑
能體解則明理    信解深慧人中
(學佛人必須要對佛法完全深信理解,就不會有很多疑問。能體悟和理解佛法者,便是明白事理的人,若能深信理解,更是人中之慧)

(法華經進入信解品。證嚴上人這幾天一直和大家講解「信」及「解」的涵義,要大家在充分明瞭的情況下,能在往後薰法香所開示的經文裡得到攝受和領悟 。
證嚴上人提醒弟子,菩薩幷非只在佛堂裡供信徒禮拜,而是要從人群中探尋。佛堂裡的菩薩相,都是人所雕塑出來,只局限在某個面相, 如果信佛,只是供佛禮佛聞法,但沒實質去身體力行,還是不能成佛道。
我們都知道佛陀是「宇宙大覺者」,卻忽略 「人人都能成佛,人人都具真如本性」這個關鍵,因而在修行上,始終和佛有一段很大差距 。如何成佛道? 就是要信解。)

● 爾時    慧命須菩提    摩訶迦旃延    摩訶迦葉    摩訶目犍連    從佛所聞未曾有法
(四位弟子在聽到了佛陀宣說前所未聞的法後 ,發心立願)
○ 四子:須菩提等,眾僧之首,領悟於舍利弗之後
  (續舍利弗後,得悟的四位弟子,他們在一眾僧人群中,排前面者)

○ 若<是>(按照)事<理> 論<述>:舍利弗從序品中:尋常<一如既往>自<身>(所修行的目標) <生>疑 (同時) <懺>悔<自>責,不甘<處>於 小道 (修行)。一聞<聽罷>聲聞<乘> (也可以) 作<成>佛,便<就>能信受

○ 爾時,慧命須菩提:於法說譬喻後,隨即又明信解
  (在佛陀宣說譬喻品後,也同時明白信解而授記)

○ 爾<那>時: 指佛<陀> <宣>說 火宅<譬>喻已<完>畢之時<候>。

○ 慧命者:通<常>(用來)稱<呼>比丘,<跟>從佛<陀>出家,(透過向他人)乞食以資<助>生命,(向佛陀)乞<求><佛>法以資<助>慧命

○ 須菩提:譯為善吉,亦云<也叫>善業,亦云<也叫>空生

○ 其<出>生之日,家室<寶藏/庫藏>皆空<沒>  父母驚異,請問相師,(經過)相師占<卜>  云<說>:此是吉相,因<此>名<為>善吉

○ 須菩提:何以獨稱慧命,因<為>善吉<理>解空<萬物皆空> (道理),<就>以空慧為命名故。十大弟子中,(為)解空第一之人。佛<陀>  使此人說般若<智慧>之空理

○ 又須菩提:禀性慈善,不與物諍<不貪著物質>,及其出家,(以)解空得<成佛>道,善 <於>修<持> 慈<悲>心,<證>得無諍三昧。 以<經>常(發揮) <良>能將<愛>護物<命>,故亦名慧

○ 隨佛修行,<理>解空<寂> (的) <真>諦 <道>   理,悟<得> 無諍三昧
 
三昧:調直定/心定於一處而不動/止息雜念

(弟子任海文摘錄及註解證嚴上人 8/8/2014 薰法香開示。若有偏頗,敬請不吝賜教,無限感恩)
回頂端 向下
 
2014/08/08 晨語簡記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