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靜思法益團隊分享
20140811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信受一乘實法 解大道發無上心
斯為亦信亦解 信解並彰菩提道
經文:「爾時,慧命須菩提,摩訶迦旃延,摩訶迦葉,摩訶目犍連,從佛所聞未曾有法」
瞭解了嗎?這段時間一直跟大家說,要重視信解;大家要重視,信與解是很重要。「信」就是要信受,我們有相信,就能接受法,法入心,我們所接受的是「一乘實法」,就是大乘法。「解」就要深心體解,「體解大道發無上心」。天天三皈依時,不就是「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這是大家對佛的誓願,所以我們要信、要解,若能有信解,自然「斯為亦信亦解」,只要你有信受,只要你有體解,自然就能信與解平行,這「信解並彰」就「入菩提道」,文看起來都很簡單,但每一個人物都都有其背景故事,前面說的是「慧命須菩提,解空第一」;因他生下來,忽然間就家中什麼東西都沒了,父母很害怕,請問相士,相士就說,「是吉非凶」;因這孩子將來是大吉大利,能利益眾生。果然須菩提雖在富有的家庭,但體會苦難人的苦。這我們前面已解釋過;「慧命須菩提」,在《金剛經》與《般苦經》中少不了須菩提,因為解空的真理,佛陀時時用慧命須菩提做為當「對機者」,就是與佛對答。
*「摩訶迦旃延」;善述佛之所說法義,助益於弟子對佛法之理解。於佛法中善解論議第一。
*「摩訶迦旃延」;梵語迦旃延,華言不空,南天竺阿槃提國為國王師婆羅門之第二子,兄弟才華出眾。
*「順父母意入頻陀山中,從舅父阿私陀仙學習吠陀之教義,通達五通。阿私陀仙,乃悉達多出世時,淨飯王請為太子看相者,回憶往事,自嘆年邁。」
「訶迦旃延」;這位訶迦旃延也是很精彩的一生,他出生在富有的家庭,父親受這國家國王拜為國師,國師有二子,長子年少時就到外面雲遊,拜師學藝,很有才華,幾年後學成歸鄉,次子就是迦旃延,雖然他沒出外修學,但他聰明利根,跟隨著父親的教育,他很用功,也是才華洋溢。等到大哥回來,大哥覺得所吸收到學識飽滿,回來向鄉里要求開演講會,很有自信。小弟也不認輸,大哥出去遊學這樣久,回來後到底瞭解多少?有多少道理能讓大家受益?他自己不認輸,覺得我雖然沒出門,但也很用功。所以這二兄弟,大哥向鄉里開講堂,小弟也一樣在他的對面開講堂,鄉里的人覺得,國師的大兒子雲遊回來,道理該很充足,很多人要聽國師大兒子講道理,但二兒子也在那地方設講堂,不過大家還是先來長子這邊聽,之後邊聽就邊感覺到,(二兒子)這邊也在講,有的人就被迦旃延這邊的道理,慢慢吸引過去!
最後大家還是對迦旃延這邊講的道理,感到親切,聽眾就多很多,而引起了大哥的不滿。於是二兄弟在家互不相讓,兄弟在同一家中不合,怎麼辦?雖然是身為國師的父親,到底要如何教服這二個孩子,還是很困難!因二位都很有才華,也很有智慧,後來國師夫人就向國師說,不然這樣,大兒子已外出雲遊這麼多年,也讓二兒子也出去拜師學法。但迦旃延他自信滿滿,覺得我已經不輸大哥,他好幾年出門遊學,回也不過如此,我並沒輸他,又何必再出去學什麼?讓父母很傷腦筋,到底要怎麼辦?要不然妳去舅父「阿私陀仙」那,阿私陀仙就是迦旃延的舅父。經母親萬般勸說,終於迦旃延也覺得不讓父母為兄弟的事情,這樣煩惱。好吧!舅父向來他就很尊敬,就決定去舅父那修行,舅父確實是位了不起的人。
不過我們先回說「迦旃延的智慧」,他後來入僧團,他的長處、優點,善述佛之所說法義,佛驼說的法入他的耳根,經過他的瞭解後,他能很生動,用很多方法來幫助佛陀宣演教法,讓很多佛的弟子對佛法更加瞭解,這即「迦旃延」在僧團中,稱為「善解論議第一」。這是後來「摩訶迦旃延」;「摩訂迦旃延,梵文為『迦旃延』,華言譯作『不空』,也就是南天竺阿槃提國國王的老師,也是國師,婆羅門家庭,也是國師的第二子。」我們剛才說了,就是才華出眾的人,因二人都很有才華,只是跟大哥對立,傷了父母的腦筋,不知要如何?最後受父母勸說,順父母的意至「頻陀山」中,與他的舅父阿私陀仙來學習《吠陀經》的教義,《吠陀經》就是婆羅門教最高的教義,通達了五通,這道理他都瞭解了!
「阿私陀仙」;若聽過釋迦佛出世的故事,就聽到阿私陀仙人。就是悉達多太子出生時,國王請很多相士來看他兒子的相,其中阿私陀仙將太子抱在眼前時,他很激動,阿私陀仙人哭了,國王受驚,到底我的太子有何不測的事?阿私陀仙在淚眼中展現笑容,向國王恭禧,「太子不但沒有任何不測、不吉,他還是位『救世者』,將來他若接掌王位是一位『轉輪聖王』,不過這位太子,應該為『全人類的導師』,將來他會出家,是世間人的『救世者』,是一位聖人。我哭是哭我年紀大,無法等到太子將來成道,我無法親身聽他說法,這是我對自己的悲哀;年齡已大了,等不到太子將來成佛,那時我不能得到他的教化,所以我自己悲哀。」這是阿私陀仙回憶往年,將回憶的事向迦旃延提起,提起「悉達多太子」。
阿私陀仙將自己所瞭解的道理,完全傳授給迦旃延,迦旃延聰明過人,他就是接受,但他只不過是「服」;只是心「很佩服」這舅父,其他人他都不看在眼裡,他覺得舅父已很深入道理,世間哪還有人比舅父更利害,我已得舅父真傳,還有誰能當我老師?阿私陀仙瞭解他的心境,一直跟他說,「悉達多太子將來會成佛,是『世間的大覺者』,一直不斷向他說。」後來阿私陀仙就勸迦旃延跟他下山來,二人就從山中到離鹿野苑不遠的地方,建了一房舍,二人就住在那地方。阿私陀仙的用意,就是讓他靠近一些,他相信他的預感,未來悉道多太子成佛後,第一個說法的道場,處該就是這個地方,所以先搬至近鹿野苑的地方。歲月不留人,隨著年齡不斷增加,阿私陀仙終於到年老臨終時,他還是不斷的叮嚀遺言,就是對迦旃延慎重提示,太子已出家這麼多年了,我所瞭解,他再沒多久就要成道了,我瞭解只到這裡,成道裡的內容,完全在覺悟者的心中,希望你未來一定要跟隨佛,學法出家修行,這是舅父最殷切叮嚀,舅父就往生了。
*「神秘的偈文:王中之王是誰?聖中之聖是誰?何謂愚者?何謂智人?怎樣離開垢穢,怎樣獲證涅槃,誰是沉溺生死,何能離垢穢?何能證涅槃?」
但是那段時間,迦旃延還是很傲慢,道理他都懂,通徹一切,所以他很傲慢!沒過多久,在波羅奈城附近,出現一塊古碑,這塊碑文被發現,大家紛紛來看這塊古碑文,不知多久以前沒知知道?怎會突然間出現,大家來看到底是什縻文字?到底是在說什麼?沒人知道。國王聽到大家紛紛傳說,國王來看也不能瞭解,就趕緊詔令國家,誰能瞭解這文字,連迦旃延的大哥來看,也無法瞭解,所以趕緊通報全國,迦旃延他已認得很多種文字,他來看,果然這碑文文字他能讀,在很多人與國王面前,讀出了碑文的文字,這文子來原來是這樣說:「王中之王是誰,聖中之聖是誰,何謂愚者,何謂智人,怎樣離開垢穢,怎樣獲證涅槃,誰是沉溺生死海中,何能離垢穢,何能證涅槃。」經文他解出來了,他讀出來了,大家就問,這到底為何意?你會讀,應該要解,解出經文之意,王中之王到底是誰?聖中之聖又是什麼?你應該要解出來。不過迦旃延只會讀這些字,不會解這文。國王就說再找人,但迦旃廷向國王說,你給我七天的時間,我一定有辦法將文意解出。好!再給你七天的時間。到底要去哪裡找人?
以他這樣貢高驕慢,他認為除了我還有誰,不過七天後,他要解開這謎題,要怎麼辦?只好去請教六師外道,沒人能解這文,他靜靜的想,既然沒辦法,回憶時想到他的舅父,舅父是如何教呢?舅父就是一直讚歎悉道多太子,舅父已經預言,沒多久太子會修行成道,也經過這麼很多年了,推算起來,太子成道已經在人間這麼多年,只是自己放不下身段,不想去請教,這謎題要如何解?他只好去拜訪釋迦牟尼佛。
*「釋尊為迦旃延釋文解義:王中之王是第六天王,聖中之聖是大覺佛陀。被無明污染是愚人,斷除煩惱是智者。有我、法二執是沉溺生死海,證緣起性空是解脫在逍遙園。修道斷貪瞋痴能離垢染,勤修戒定慧即能證涅槃。」
釋迦牟尼佛看到迦旃延已經來了,為他說明這文字的意義,釋迦牟尼佛用心傳授文字中的意思,釋迦牟尼佛這樣解釋,「王中之王是誰?釋迦佛就說是『第六天王』,第六天王就是『六欲天』,就是『他化自在天』。我們人間,人人都在欲界中,他是欲界至高的天王,即他化自在天。」聖中之聖又是誰?佛陀解釋是「大覺佛陀」。被無明污染是何人?為何被無明污染?佛陀就說,這就是愚癡的人要斷除煩惱,這就是「智者」,懂得斷除煩惱的人就是智者,受無明污染就是「愚癡的人」,斷除無明的人就是智者,再來說有「我、法二執」這樣的人是沉溺生死海,何謂沈迷生死海?就是因有我,以為我很大,我很執著,我事事都會,我很利害,這種以為我是至高無上,這就是二種的執,一種執我,一種執法,有這二執的人,儘管讓你學盡了一切法,還是不能脫離沈溺生死海。
「證緣起性空的解脫」,我們若是在生死海中,就是沈溺,若能「證」,就是去體會,體會到緣起性空的道理,這樣就是「解脫」,就是逍遙不受煩惱束縛的人。「緣起性空,佛陀也常常解釋,其實一切都是『因緣會集』,才會有這樣多『煩惱無明』,這就是我們『眾生執著』,我們若能全部體會,『體會瞭解叫做證』,體會瞭解緣生緣滅,一切因緣生,一切因緣滅,還記得嗎?馬勝比丘向舍利弗,目犍連說,他們能進佛門來,也是『一切因緣生,一切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大家要去體會瞭解,因緣生滅法,一切都是空,就能解脫,能解脫就能在『逍遙園中輕安自在』,否則我們會受煩惱、我執、法執將我們束縛住。我們一定要去體會,一切道理都在緣生緣滅中,能體會我們才能解脫,才能逍遙自在!」所以「修道斷貪瞋痴能離垢染」,我們能修行,修行在斷貪瞋癡,修行的目的就是為斷貪瞋癡,貪瞋癡沒沒斷除,我們的心又不斷受染垢穢,無明就會越來越多。所以那碑文上說「要如何離開垢染?就是要『修道』,修道斷貪瞋癡,這樣就能『離垢穢』,所以勤修戒定慧近則證涅槃。」煩惱去除,開始就要勤修,沒煩惱就要再認真精進,受持戒定慧;「戒定慧是三無漏學」,能讓我們「防非止惡」,能靜住我們的心,開啟我們的智慧,我們必定要勤修戒定慧,若能能這樣就證湼槃。這就是碑文裡頭的意義。
迦旃延尊者,他在佛陀的地方,佛陀為他詳細解釋,他瞭解了碑文裡裡頭意義,趕緊向國王與所有人民解開這文字的謎題。國王很高興,希望能將他聘入,好好幫助國王施政。這時迦旃延與大哥見面,並當著國王的面向大哥懺悔,過去我太狂妄自大,所以與大哥無法和平相處,讓父母操心,現在在舅父那瞭解了很多的法,父母不在了,現在國王這樣重視,他向國王說,我的舅父所教我的,我體會了,「人生無常」,現在我再如何瞭解道理,也無法「體會信解」;相信與體會,我還沒真心體會到。我現在已發現到有這位大覺聖者,宇宙萬物道理都通徹,這經文裡的謎題,完全是由釋迦牟尼佛所解釋,我心服,我的志向就是藏行,我要跟隨佛出家,我對世間名利一切都要捨去,從今以後,我要歸投佛座前的弟子,我願意將佛陀的教法,用心傳授,用心接受,用心傳法。
這是迦旃延向國王與大哥的宣誓,之後他就回到佛陀的面前,向佛虔誠禮拜,說出了他過去的狂妄;很慠慢,他也已在大哥面前懺悔,也對佛陀(表達)敬仰,希望佛陀收他為弟子,他願出家。佛陀很高興,迦旃延他聰明智慧超越一切,是僧團中能夠「解深義」;解佛陀教法深義的人。迦旃延能出家,佛法將來因為迦旃延能夠廣大傳佛法,這是佛陀很高興的事。所以他追隨佛陀,心中對佛那分的敬服,說一不二,忠心耿耿,就是一直相信佛陀的教法,「這分信受奉行在僧團中為第一」,所以他能將道義,所瞭解的道理;對外道教也是這樣,「與人論理」。不論是怎樣的外道教來論,他就是擁護著佛法,向外道教挑戰,因外道教對佛法、僧團時時都在散播毀謗、是非,所以他為了保護佛法,他瞭解佛陀的教理,所以常常與外道論戰,互不相讓,每一回他都說服了外道教,說清說明,完全能夠降服很多人。
*「迦旃延受教出家,佛陀滅度後,迦旃延仍從事教化,屢與外道論戰,於佛陀弟子中,稱:論議第一。」
佛滅度後,迦旃延就是專心傳法佈教,時時與外道教論,是佛弟子中稱為「論議第一」,其實迦旃延他的人生實在很精彩,他本身就是智慧超然,但是就是不服輸,有這種傲慢的心,其實他很善良但就是這樣慠慢,唯有舅父能讓他佩服,再來舅父跟他說,悉達多太子終要成道,你要趕緊親近,但因他的傲慢,擔誤了這麼多年,若不是因那碑文因緣.他也覺得說,我的才華很好,我受很多人恭敬,我為什麼還要去找成佛的悉達多太子會?不用,因我也差不多!所以他就是一個貢高的人,然就是因這經文,雖這些文字他懂,卻不知文中的道理,他不得不去請教佛陀,佛陀的解釋說服了他,果然佛陀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智慧者,所以他才願接受。
在佛弟子中,每一個人都有他的背景與人生過程,常常跟大家說,人人都是一本經,這樣聽下來,是不是一本經?前面的須菩提,現在這位迦旃延,他的人生過程背景,不就是精彩的人生?所以我們學法,要自己調伏自己的心,不要貢高,不要驕傲,世間萬法「真空」,但有「妙有」存在,雖然名詞知道,但其中的含意為何,我們一定要先「信」,要「信受一乘實法」,我們要用「體解大道發無上心」這念心,這樣才有辦法「亦信亦解」,否則我們只知文字,無法瞭解他的意義,我們要如何走入菩提道?所以我們學佛要調伏自己,才能真實接受教法入心,自度度人,這叫做「有法度」,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補充資料:《吠陀經》:是印度教的著名經典。在印度傳統中,有關宇宙的神秘知識稱為吠陀(韋達),意思相當於知識、知道、智慧、智力、思想和看到真理的人。印度那些記述了吠陀知識精華的聖書,都稱為《吠陀經》。《吠陀經》中包含了戲劇、歷史、深奧的哲學,以及有關禮儀的簡單課程、軍事禮節的介紹和樂器的用法。對於修行者來說最重要的是:吠陀文獻極為科學、詳盡地解釋了「個體靈魂與神的關係和從她的各種關係而來的強烈快樂」,以及對神的奉愛 ,《吠陀經》不但被印度教奉為其核心文獻,而且對世界宗教的形成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