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4/08/16晨語簡記

向下 
3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52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4/08/16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2014/08/16晨語簡記   2014/08/16晨語簡記 Empty周六 8月 16, 2014 5:28 pm

感恩靜思法益團隊分享
20140816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一向安住於小果
未曾發成佛之心
今聞方便法喻談
悟佛心開佛知見
今信得自心作佛
生大歡喜信解意

  慢慢地在法華會上,聲聞弟子慢慢開始體會,體會自己、反省自己,過去都是「安住於小果」,獨善其身。覺得說得到佛法,跟隨佛陀聽佛法,佛陀這樣說,人生所以迷,所以苦,就是因為煩惱無明,要如何斷除煩惱,才能夠回歸如來本性,大家聽了歡喜。我們昨天說過,從「始覺」入義,到現在就是「本覺」,與我們本覺會合。「始覺」就是過去不知道,很多外道「婆羅門教」或者是「梵志」,他們同樣在修行,但就是無法瞭解人生透徹的真理,後來遇到佛陀,佛陀開講道理,大家聽得很歡喜,法都很入心,能夠瞭解人生起源的苦,苦從何來,將「苦集滅道」這些道理,佛陀說了十二年的時間,這都稱為「阿含時」。所以大家都是這樣聽,很相信句句的道理,開頭有源,道理源頭如何來,很有道理。大家「始覺」;開始覺悟,將心安住下來,要如何滅除煩惱?所以「一向就是安住於小果,未曾發成佛之心」,就是這樣修行就對了,我們能想像,佛陀時代的世界,是這樣單純安逸的世界,只是他們的環境,貧困的人很貧困,有錢的人很有錢,生活懸殊,階級差很多,苦的人很苦,享受的人很享受,有權利的人享盡了權利,沒權利的人就被人使喚,這種賤民,就是這樣明顯。有的人知道了.有福就要修行,賤民無權利可修行,所以可以修行,覺得很了不起,多數叫做婆羅門教,婆羅門教是他們種族的最高層,有的人雖要去追求道理,但道理的「源頭」不清楚,何況說是道理的「最後」,那時佛陀成佛後,很多人,很多婆羅門教,就這樣慢慢信仰佛,佛陀就開始」阿含的時代」,讓大家知瞭解煩惱的來源,大家這樣修行,末曾發成佛之心,大家就安住在這樣就對了!

  所以現在;所說的「現在」,是當時佛陀講《法華經》那時候,「今聞方便法喻談」,在那時,佛陀開始講《法華經》時,從<序品>的開頭,《無量義經》在這以前開始講,《無量義經》大家很熟了,大家聽講《無量義經》,世間苦難人很多,要入人群中去救濟苦難人的菩薩就越多,菩薩的精神,人人都欽佩,這是先讓大家「起個心」,讓大家知「人間苦」,更須啟發有願救濟眾生,而且要當「不請之師」,眾生在受苦,不用眾生求,自然不請之師,這都是在《無量義經》,眾生的苦難想辦法救濟,幫助他讓他身心安定下來,再為他說法,讓他安穩後,再為其說法,這是佛陀的本懷,來人間一大事因緣,莫非就是要這樣。世間的苦難,迷茫中的眾生,無明中造了多少的業,受了果報這麼多的苦,能夠親近佛法的人,開始瞭解一切因果之後,就要啟發愛心,知道能夠投入人群中,在「阿含」的過程,訧還要再瞭解「法」,法性本空,所以談「方等」、說「般若」等等,這樣時間一過四十二年。

  到達法華會上,佛陀暢演本懷,人生的苦,菩薩要啟動發心,入人群中去救濟眾生,眾生的「苦既拔已,復為說法」,希望這些迷茫、煩惱、無明的眾生,也有這機會接觸佛法,也讓他們有機會,將佛法的種子,(播)在他的心田,這樣布種子下去,就布下來生來世的因緣,所以這是在《法華經》,從「序品」開始,要耕耘一片的福田,要用很長的時間,所以「文殊、彌勒」就開始介紹,「修行福慧,那就要在久遠劫不斷累積,福慧具足,佛德成就,才有辦法成佛」,所以從<序品>開始,一直到<方便品>,佛陀就開始讚歎、讚歎,「讚歎佛智」,甚深、甚深!《無量義經》就開始說甚深、甚深,這種這樣深的佛智,啟發了舍利弗,過去他在小乘教中,自以為,以我的智慧差不多都知道了,「阿含」的時機,那時佛陀所說「苦的來源,因緣的集會」,我都清楚;在「方等」也瞭解了,「法的本相就是空」;到達「般若時」是真空啊,這些都知道。但就只有這些嗎?舍利弗開始有疑問,我這輩子修行,難道就這樣,佛陀所說的法「懸遠甚深」,裡頭有包含著我尚未瞭解的,一直到《法華經》時,聽到佛陀「讚諸佛甚深無量的智慧」,他那念心開始被啟發,想要「更深一層樓」,所以他很用心聽,不斷向佛「三請」,請佛陀要來開啟,這甚深的佛慧,要到何程度?佛陀「三止」,可見在譬喻品時,佛陀雖然一直讚歎,也鼓大家放棄羊車、鹿車,要去選擇大白牛車,但是佛陀還是數次跟大家說,「這法雖是一乘實法,但要對他說的人等等,有好幾回,有這樣的人不能說,這樣的人因緣還未到,還未成熟」。

  可見佛陀四十多年來,他的本懷,就這到這時,要讓大家都很清楚,你要瞭解,「甚深無常、無漏」佛的智慧,要回歸到「妙法」,必定人人的信心要很堅定,這堅定的信心,不是為自己而已,要為天下眾生,有這樣堅定的心,才能體甚深微妙法的法。所以現在在《法華經》,今聞方便、甚深佛陀的智慧,因為眾生不能瞭解,「伽陀及本事、 本生未曾有」,還有種種的譬喻言教,十二部經,十二種的方法,佛陀這樣一一使用出來,現在用譬喻讓大家瞭解,所以「法譬喻談真秘」,大家課誦時,在《法華經》都會讀到(本跡開二門,法譬談真秘),開啟智慧,一定包含著法,法甚深,我們用種種的方法,譬喻談真秘,不是有什麼秘密,是很深奧,大家覺得很奧秘,其實是很普遍在日常生活,而自己不知道。我們的本性,真如!我們大家都有,但我們要向外不斷不斷求法,才能真正向內心找到自己的本性。這是在《法華經》,希望人人真用心清楚體會,瞭解法不只是為自己。

  所以「悟佛心,開佛知見」,要聽到能瞭解,佛陀真心本懷,為一大事來人間,這目的是為什麼?昨天也跟大家說過了,二千多年前的時代是那麼單純,「佛陀為什麼要說那麼複雜的法,譬喻那麼多?」那就是為了那個時候,「為了末來」;是我們的現在,還有在「我們現在的未來」,還是很可怕,惡濁的人生,要讓大家清楚。佛的本懷就是要讓我們知道,不只是過去,最重要是要讓我們知道「在現在」,不只知道在現在,還要更知道「這法推展到後來,我們的人間,時代」。人類未來的空間,我們現在要更加清楚,自然法則,人生的無明煩惱造作的業力,我們更要清楚。這是佛陀想說的法,在《法華經》中,隨佛修行,安住於小果的人,現在開始「悟佛心,悟佛的心懷,開佛的知見」,開始能知道佛的知見。

  「今信得,自心作佛」,現在已開始相信,佛離我們不遠,人人都可成佛,不是很遠,其實是在我們的心,所以現在這些修小乘法,安住在小乘果的人,已經相信,「自心作佛」;我們自己的真如,就是原來的佛性,只要我們見真如,發揮了我們的佛性,佛性是慈悲,不忍眾生受苦難,「自心作佛」到成佛,就是要入人群,所以「生大歡喜,信解意」都能出來,現在很歡喜,要再往前修大乘法。大家啟發這念,發大心就是歡喜信解,從這意念發出,希望我們聽法,也能聽到這樣。過去我們的習氣,過去我們停滯在自己自我的成見,我們若能對《法華經》生出信心,就不會再耽誤這人生,這人生愈來愈多讓我們徹悟的機會,佛所說「無常在瞬息之間」,我們應該是愈來愈能感受得到,「聽法、修行要用單純的心,要入我們的內心。」

經文:「即從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一心合掌,曲躬恭敬,瞻仰尊顏,而白佛言:」

  所以前面的文說,有四位僧團中的領導者,須菩提等,從座而起,已經從佛要說的妙法,已啟動他們的心,啟動他們的「深信心」,他們開始歡喜接受。所以「整衣服」,站起來,將衣服整理好,這表示恭敬;「偏袒右肩」這表示很赤誠的心,很敬重的心。所以從身體表達出最誠的敬禮,就是「偏袒右肩,右膝著地,一心合掌」,表達「內心一心的誠意,身口意會合」那分的虔誠,「曲躬恭敬」這樣恭敬的形態,尤其是跪在佛面前,還要抬頭仰視著佛,那種仰視是多麼盼望佛陀,能瞭解他們的心意,表達他們內心最誠的敬禮,希望佛陀能看透了他們的心,這叫「瞻仰尊顏」。

經文:「我等居僧之首,年並朽邁,自謂已得涅槃,無所堪任,不復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經文簡釋:
「我等居僧之首:年並朽邁」;須菩提等:乃是眾僧之領眾者,同時從座起同一心念。

  已經開始表達了,他們從內心的心聲出來,這四位長老,就是同樣的心念:「我等居僧之首,年並朽邁」。這段文說來也很感傷,也表達出他們親近佛的年資已經很深了,佛初成佛,這幾年間,就是這些長老,已經前前後後、陸陸續續接近佛陀,可以說從少年、中年,一直到現在已經老年了。因為佛陀說法已四十多年了,難免他們除了資深,聽佛說法,代替佛在外弘法,度眾,在僧團也是眾僧之首,也是領導的人,但這些人已經「年並朽邁」;年齡已經大了,這是須菩提等,這幾位都是僧的領導者,同時大家起來表達的心,就是這樣的心意,所以說自己也是自認「年並朽邁」。

  我們現在知道要有使命,資深的要自省,反觀自己,我們「法要傳」,年齡這麼大了,應該要用心,除了「領導人」,還要趕緊「教育人」,因為自己的年齡已有了,資深最重要就是要「教人」,不是只說,我資深我能「管人」,你是我在帶,所以你要讓我管,應該是說,我要「負責任」,我帶你,我應該要教你,我們應該要發這念心;因為「時間」,最好的解釋就是「來不及」!大家應該能體會得到,所以我們要時時把握時間,藉境來教育,這是我們要好好用心。

經文簡釋:
「自謂已得涅槃,無所堪任」;自以為以與舍利弗等同智斷二德,何以舍利弗領先受佛記別,而須菩提等悟於舍利弗後?

  因為佛陀的時代,這些長老都是,「自謂已得涅槃,無所堪任」,他覺得我這樣修行已經「證果」了,我不要再去「攀緣」。只為自己,世間的事怎會和我有關?除了說要「成就佛法」,所以佛這樣說,我去跟大家這樣「傳」、「說」,其它世間的事與我無關,都只安住在這樣的境界。所以「自以為與舍利等同」,一直到現在,法華會上,舍利弗也是這樣,雖然稱為「智慧第一」,我和舍利佛的位置都一樣,「等」就是「平等」,我們和舍利佛「等同」-「差不多」;舍利佛有「智德、斷德」,「智德」可以照見一切的法,「斷德」就是斷諸煩惱。舍利佛斷除了煩惱,也照見一切法,我們也一樣,都是可以領導人的人,為什麼舍利法領先得佛授記呢?因為舍利佛在〈譬喻品〉,佛陀就為他授記了,我與舍利弗一樣,為什麼舍利弗比我們先得佛授記?因此這四位;須菩提等,這四位「悟於舍利弗後」;體悟於舍利弗的後面,舍利弗從「方等」、「般若」的時代,雖然他們都已瞭解,但他對佛陀所說的法,「應該有更深的法,他好像有這感覺」,佛陀在說,「不只是諸法皆空,諸法皆空中應該有更奧妙的道理,好像佛陀有將這些道理都曾說,為什麼我還不是很瞭解?」這是舍利弗開始就有這樣的心,所以疑惑比其他人先,大家還「安住於小乘小果」,大家心都安住在那地方,但是舍利弗從《法華經》開始,有大疑問?更對自己很懊惱,「明明佛陀他有包含甚深微妙的法,自己為什麼體會不到?」這是舍利舍他先有這樣的發覺,所以這四人同時有這感覺,「舍利佛為何比我們先得佛授記? 」

於<方便品>中:「舍利弗尋常自疑悔責,不甘滯於小道。一聞諸佛智慧,甚深無量:聲聞作佛,便能信受。」

*「如是四人證阿羅漢果頗早,在佛成道後之數年,當時佛即已示教證大涅槃,而彼等不察,遂即以此為究竟。」

  其實從<方便品>中,舍利弗就開始有這樣「澎湃的心」,一直覺得,從<序品>,還沒講《法華經》以前的《無量義經》,一直在〈序品〉中,文師殊利和彌勒菩薩這樣的對暢,一直到〈方便品〉,佛陀不斷讚歎佛智甚微妙,這期間舍利佛開始「心想自疑」,開始一直找,找出了道理在哪裡,這甚深微妙的佛智。所以他有誨責。在〈方便品〉、〈譬喻品〉我們都能看到,舍利弗的內心,一直和一般在「小果」中就不同了。所以「有自疑悔」;自己有反省,「悔責」就是反省,反省自己怎會停滯於小乘的地位,怎麼停滯於此。所以「不甘滯於小道」,不甘願,我應該可以成佛,我不甘願,永遠永遠都停滯於小果,修小乘法,我應該也可以兼利天下眾生。所以「一聞諸佛智慧甚深無量:聲聞作佛,便能信受」,這是舍利弗,他能領先其他人,得到佛陀授記,他就是有這樣的特色。因為他開始比大家先發心,不希望停於小果,只在小乘中,他願意再向前探討,同時他發心,想自己應該能當佛,他相信理解,人人都能成佛。

*「此下四大比丘,陳述其領受信解,樂其法義,既為僧之上首,年復長老,又已證阿羅漢果,自謂與佛同得涅槃,復自止住。執小為足,更無進求妙覺之心。」

  四大比丘陳述,他們跪在佛前,這樣坦白述說:我和舍利佛差不多,為什麼舍利弗已經受記?我們現在自己也知道,年紀比較大,自己也要瞭解「年並朽邁」,到底我們還可以怎樣,還能做什麼事?這是四大比丘的領受,現在可以瞭解,所以也已經「樂其法義」,開始對《法華經》,是能成佛的道路、菩提道,現在他們也開始不疑,已領受,開始要發心了。

  「既為僧之上首,年復長老,又已證阿羅漢果,自謂與佛同得涅槃」,他們以為說,佛陀也是這樣,已經得到涅槃,「涅槃」就是滅,滅盡了一切,再也沒生死輪迴。他們認為佛陀是這樣,我們也是這樣,佛陀是入滅去除了煩惱,不受六道生死輪迴,沒受業力牽引,但他有願來回人間,不是業力牽引來人間;雖然已滅度入涅槃,離開了六道,但是還是不忍眾生,來回六道。所以他以為我們與佛陀一樣,斷了煩惱,滅盡煩惱,已經是涅槃的境界,就這樣「復自止住」,自己就停下來了。停在哪兒?停在「執小為足」,我斷了煩惱生死,斷了六道輪迴,這樣我已滿足了,所以「更無進求妙覺之心」,不願意再向前前進,佛陀的「覺悟」,他是到「妙覺」,「妙覺就是六道輪迴他也脫進,不只是脫離六道輪迴,連脫離六道輪迴也都脫離了」,因為妙覺,他甘願再來,不怕六道輪迴,不畏小苦,來這人間度眾生。

  這是「甘願」,甘願就不苦,「甘願做,歡喜受!」不是嗎?這回我願意付出,用很多的力量,真辛苦、真疲倦,但是我不怕辛苦,我不怕疲倦,我還是救度眾生;完成了這任務,後面還有需要,我還是一樣再來。看看我們慈濟人不就是這樣,每一回臺灣有什麼事,大家都願意付出,就像半個月的時間,高雄氣爆,這半個月大家多麼辛苦,但是現在到一段落時,還要再調整,要如何(將幫助)真實送到苦難人的手中,這要再做一回深入的考慮(探討);重度災難、中度災難、輕度災難,有的或許是臨時短暫的幫助,或者需陪伴多久的時間;或者是長期,一定要陪伴他一輩子,這些也都要重新規劃。「這些事情做完,還有嗎?我還要做,國外有,師父一定還要讓我有機會。」你看層層疊疊,每一次苦難的眾生在哪裡,發大心、立大願的人,雖然已辛苦在付出,但他付出的很歡喜,很有心得,他們說法喜充滿,就希望眾生(脫離)苦難,他願意再付出;這叫做「解脫、瞭解」,眾生就是受這樣的苦,我們要趕快來修行,不要去造這樣的業,我不只不造這樣的業,還要造福在人群,不僅造福在人群,還要在人群中得到智慧,所以這是我的道場,我願意常常在這道場去付出,去體會。

  這就如佛陀,他覺悟後,六道輪迴苦,但是他願意不斷再來,這「不只是覺悟,還深入妙覺」,這妙覺心才是真成佛;「如是四人證阿羅漢果」,其實是很早就證阿羅漢果,在佛成道後之數年間。所以他們都很資深,同時佛陀已經從「阿含」開始,或者是「方等」、「般若」,其實比「阿含」還更早,還有《華嚴經》,「三锢七日,就是『二十一天』。開悟之後二十一日在『華嚴』世界,去發揮了他覺悟成佛的境界,也才去體會到,這樣的境界,不是凡夫所能接受」。思考後才入鹿野苑,才開始「阿含」時,就是「苦集滅道」,「十二因緣」等等的法,再開語到「方等」,將這些「有」的法,要改成「無」,因為到「方等」來了,再入「般若」的法,裡面是「空」,真空!在「般若中真的很微細的空」,分析得很清楚。所以這數十年間,除了華嚴外,從阿含、方等、般若這樣幾年?「阿含時」十二年,「方等」八年,「般若時」二十二年,總共四十二年,這當然他們證阿羅漢實在是很早,在佛成道後的數年間,同時於佛說這麼多法中,早就暗示了,「證大涅槃的一乘實法含於其中」,但是大家還沒覺察,都還沒瞭解,還沒體會,只是停滯在小果,這樣而以,還無法啟發,所以「遂即以此」,以為這樣是「究竟」。

  所以這四位,開始「自謂已得涅槃」,自己慨嘆自己,年紀也有了,以為我已經到達涅槃,就是滅除了一切煩惱,以為說我不會再來六道輪迴,以為這樣是「證果」,以這樣為「足」,不過現在看到舍利弗可以成佛,原來還有「妙覺」的境界,還能再進去,所以開始要發心。各位,法就是這樣,希望我門要用認真的心來聽法,日常生活在我們身邊,法是在我們身邊,因為真如在我們內心,人人應該要用這分真誠的心來求法,聽法後真的要身體力行,時時要多用心!

《補充說明》:
*【梵志】:
梵語意譯。古印度一切“外道”出家者的通称。古印度一切“外道”出家者的通稱。智度论》卷五六:“梵志者,是一切出家外道。若有承用其法者,亦名梵志。” 南朝梁萧统《同泰僧正讲》诗:“若人聆至寂,寄説表真冥;能令梵志遣,亦使群魔惊。” 《大智度論》卷五六:“梵志者,是一切出家外道。若有承用其法者,亦名梵志。

*【始覺】:
為一切眾生本性之自性清淨心,本來具照明之德,是名本覺,由此本覺之內薰與師教之外緣,始起厭求之心,順本覺而漸漸生覺悟之智,謂之始覺。即本成之四德(常樂我淨)云本覺,始成之四德云始覺也。起信論曰:「始覺義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故,說有始覺。」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五時說法】:
佛成道後,於最初三七日,說華嚴經,度大菩薩,是為華嚴時。繼在鹿野苑等處,於十二年中,說小乘阿含經,度聲聞緣覺乘人,是為阿含時。繼阿含時後,於八年中,說維摩勝鬘金光明等諸大乘經,廣談四教,均被眾機,是為方等時。乃後,二十二年間,說諸部般若經,強調諸法皆空之義,是為般若時。再後八年,說妙法蓮華經,會三乘於一佛乘。法華之後,佛將入滅,乃在拘尸那拉城娑羅雙樹間,於一日一夜,說大般涅槃經,顯常樂我淨義,昭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乃至一闡提人,亦當成佛,是為法華涅槃時。FROM:【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匯》】
回頂端 向下
海文
無量光曜心
無量光曜心



文章總數 : 402
來自 : 馬來西亞吉隆坡
威望 : 16
注冊日期 : 2013-10-04

2014/08/16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4/08/16晨語簡記   2014/08/16晨語簡記 Empty周六 8月 16, 2014 10:25 pm

16/8 晨鐘起,薰法香摘要:
一向安住於小果    未曾發成佛之心
今聞方便法喻談    悟佛心聞佛知見
今信得自心作佛    生大歡喜信解意
(向來安住於獨善其身的小乘弟子,一直沒發心立願於成佛道,
現在得以聽聞佛陀在法華經宣說方便品,譬喻品中,悟得佛心
的本懷且聞佛知見。如今深信人人具有真如自性,都能自心
作佛,而心生歡喜於深信體解佛的本意)

● 我等居僧之首    年幷朽邁*
○ 須菩提等(共四位弟子);乃是眾僧之領眾者,(四人)同時
<從>座 <而>起,同心一念, (向佛陀說出心聲) 我等<們>
居<作為>僧<眾> 之首

*跟隨佛陀出家修行數十年,因此年事已高, 邁入老朽

● 自謂已得涅槃    無所堪任^
○ 自以為 以<已> 與舍利弗等<相> 同 (時領受) 智<德>
斷<德> 二德,何以舍利弗領先受<到> 佛記別<授記>,
而須菩提等<弟子> (卻) 悟<道> 於舍利弗<之> 後?

^沒有什麼可以堪忍任命

○ 於<在> 『方便品』中:舍利弗尋常<依舊> 自<我>
<生>疑 <懺>悔 <自>責,不甘<心> (在修行上) <停>滯於
小道<乘>,(當他) 一<聽>聞 (佛陀在讚歎) 諸佛(的) 智慧
甚深無量 (時,即明白佛陀將傳授他大法):聲聞 <乘>
(的舍利弗因此) 作<成>佛,便能<深>信 <領>受
(一乘實相大法)

○ 此<時><當>下 <須菩提等> 四大比丘陳述其<他們> 領受
信解,樂<以接受> 其<佛陀> (教導的) 法義,(覺得) 既<然>
<成>為僧<眾> 之上首<長老>,年<齡> 復<也> 長老<不小> ,
又已證<得> 阿羅漢果, 自謂<以為> 與佛<陀> 同得涅槃,
復<而> 自止住<停滯>, 執<著於>小<乘> <就以>為足<夠>,
更<也> 無<沒> 進<一步> <追>求妙覺之心

○ 如是<這> 四人證<得> 阿羅漢果頗早,(那是)在佛成道後
之數年,當時佛<陀> 在 (成佛後說法次第的前四時),即
(華嚴 [二十一日] ,阿含 [十二年],方等 [八年],般若 [二十二年]
講經時 ,就) 已<經> <暗>示教<導> 證<得> 大涅槃 (的道理),
<然> 而彼等<弟子們> 不察<覺>,遂<就> 即以此<這些經文>
為<已得> 究竟

● 不復<再> 進<一步> 求<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

(證嚴上人開示,提醒資深慈委時刻自我反省 ,要好好帶人,提攜
後進不吝教導,而不是 ‘好好管人’,幷勸諭慈委能發一念心,把握
人身/人生僅有的時間,就近教育後進。也希望弟子能學習佛陀,
為一大事因緣來人間救拔苦難眾生的使命。無論學佛或求法,
都能以單純心,真誠心,幷身體力行,這就是成佛之道)

★ 單純真誠來修行    把握時間勤精進
    提攜後進為佛教    菩薩道上共前行

(弟子任海文<濟勖> 虔心摘錄證嚴上人 16/08/2014 薰法香開示。
若有偏頗,歡迎菩薩們不吝賜教。無限感恩)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62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2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4/08/16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4/08/16晨語簡記   2014/08/16晨語簡記 Empty周日 8月 17, 2014 6:22 a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四年八月十六日星期六)(出差閱讀版)
 
學佛要契入佛陀的本懷,做事要融入當下的情境,讀經也要融入經中人物的情境,契入這些大修行者的本懷,就能更深刻、更容易的體悟真理。上人做到了,開頭這一段話也是跟上人學習來的。
 
一向安住於小果
未曾發成佛之心
今聞方便法喻談
悟佛心開佛知見
今信得自心作佛
生大歡喜信解意


以上這些話是經文中佛陀的四位弟子,也是僧團中的領導者,須菩提等,他們的心情,心路歷程,本懷。上人因為深入經藏,契入他們的本懷,開示時描述的很深入,很生動,彷彿在現場。
 
成佛的52個位階(步驟),第52個就是「妙覺」,今天上人有提到佛陀是妙覺,他在開始的時候先提到這些資深弟子(長老)的狀態稱為「始覺」,就是要對照於「妙覺」。始覺很重要,請參月下面註解,而從始覺到妙覺,就是法華經要特別交代的。這也就是妙法「妙」的一部份。
 
【始覺】:
為一切眾生本性之自性清淨心,本來具照明之德,是名本覺,由此本覺之內薰與師教之外緣,始起厭求之心,順本覺而漸漸生覺悟之智,謂之始覺。即本成之四德(常樂我淨)云本覺,始成之四德云始覺也。起信論曰:「始覺義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故,說有始覺。」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高明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2014/08/16晨語簡記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