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菩提心要--20140823 - 法水潤新芽 - 馬來西亞幼兒教育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李淑伶
金剛勇猛心
金剛勇猛心



文章總數 : 171
威望 : 54
注冊日期 : 2009-03-23

菩提心要--20140823 - 法水潤新芽 - 馬來西亞幼兒教育  Empty
發表主題: 菩提心要--20140823 - 法水潤新芽 - 馬來西亞幼兒教育    菩提心要--20140823 - 法水潤新芽 - 馬來西亞幼兒教育  Empty周一 8月 25, 2014 6:02 am


【檳誠慈濟幼兒園學生】劉仁紳
因為苦難的人沒有食物吃,祝福他們有食物吃。
【峇六拜慈濟幼兒園學生】楊轅禎
我覺的小動物也我有生命,所以我不要殺牠,所以我吃素,我要報答父母恩,我就不殺生、不偷盜、不飲酒、不吸毒,這樣我的父母就會很安心了。

【證嚴上人開示】2014年4月26日志工早會
馬來西亞幼兒園多麼可愛,老師如何的教育,讓他幼小的年紀,就要把他散播好的因,讓孩子們如何顧好這一念,要從身體力行的習慣,如何心念要顧好,口說好話、身行好事、心想好意等等,這種的教育,是把這善種子播下去,然後讓這一滴滴的法水,都不斷不斷地滋潤著,這樣的心地裡去,我們大人們,真的要向孩子們學習。


法 水 潤 新 芽                        
                      馬來西亞幼兒教育

【證嚴上人開示】2009年6月7日志工早會
慈濟的教育志業,就是特色在要有人文,以前人都說教育文化,我一直不能認同,我們應該要回歸,教育人文,要如何去探索人的本性,如何發揮人的良能,如何啟發智慧,這才是叫做人文,總而言之,人,就是人品典範,文,就是文史流芳,這叫做人文,我們每一個人接受教育,就是要成全我們的品德、人品,這個人品典範的規格要建立起來。

旁白:
1989年9月17日,慈濟護專開學典禮,這是慈濟教育志業的開端,1997年,慈濟護專成立附設實驗托兒所,2000年8月,花蓮慈濟大學附屬中小學,舉行入學招生,完成了慈濟教育完全化的理想。

【證嚴上人開示】2009年6月7日志工早會
想一想,幼教,從生下來,現在的幼教,兩足歲就可以進入幼教了,一直就是幼幼班,接下來小班、中班、大班,最少也有三年、四年,其實豈只在幼教的時候教育,每一個人一生下來,開始就接受教育了,開始就是需求,那就是肚子餓,東西塞到他的嘴巴,他就會吸,這也都是學吃,幾個月後他就學會了爬,慢慢地就會站起來,你想,這不叫做學嗎?孩子在學走了,孩子學爬了,我們都是說學,所以說來就是學,是從幼年開始,所以這就是我們教育完全化,期待從幼教開始。

旁白:
2001年1月2日,創立的馬來西亞檳城慈濟幼兒園,是慈濟基金會,在海外成立的第一所幼兒園,也是慈濟海外幼兒教育的重要里程碑,但最初辦學並非一帆風順,檳誠幼兒園開課當天,緊有21位學生。

【檳誠慈濟幼兒園主任】陳姍姍
其實開學當天,才只有21位學生,我記得我們要開課的前一天,我們三位,那時候我們只有三位老師,就分別負責三個年齡,就是從三歲到五歲,其實那個時候是滿沮喪的,我們都勉勵彼此說,我們都是 上人的弟子,教育這條路真的是很長,不能急,當然它也同樣不能等,可是我們目前,第一次有這樣的因緣,我們彼此就必須要更合和的,去推動、去培育,去製造更多的好因緣。

旁白:
種族多元,信仰各異的馬來西亞,擁有特殊的資源與環境,慈濟的馬來西亞幼兒教育以慈濟人文與靜思語,做為教學媒材,跨越語言和宗教藩籬,在每一顆小小的心靈,種下善的種子。從第一間的檳城幼兒園開始至今,歷經13年用心耕耘,馬來西亞的慈記幼兒教育據點,在各處陸續設立、開枝散葉,老師深入淺出的教學,潛移默化的引導,不僅讓幼小的心靈健康成長,也將愛心善念深植內心,穩穩扎根。

【時任北海慈濟幼兒園園長】劉思儀
我們這個月的單元是心靈故鄉,然後所以老師們,我們有一起構思一下,到底要怎樣去安排,這樣的一個活動單元,然後我們就想說,我們來用攻站的方式,讓小朋友體驗,精舍常住師父他們,在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作息,到底是怎麼樣,今天最重要的單元,分為四個攻站,做蠟燭的站,然後挑柴運水的站,還有一站就是磨豆,其實磨豆我們沒有辦法做到,但是我們用磨餅乾來代替,在這一過程中,其實傳達最重要的一個訊息,就是我們要分秒不空過,步步踏實做,來做兩個比較,然後讓他們去構思,讓他們去,引導他們再去想,到底積極的一天跟放縱的一天,它的分別在哪裡,我們希望透過這樣子的單元,讓他們知道把握時間。

旁白:
花蓮靜思精舍的常住眾,一日不做,一日不食,不掉淚的蠟燭,由精舍師父們自立更生製造,源起於證嚴上人改良傳統蠟燭,總是燭淚涔涔的缺點所創,早期靜思精舍,都以此與大眾結緣,大約1986年才開始,採用機器模型製造,並成為常住眾的經濟來源之一。慈濟北海幼兒園的小朋友們,認真製作蠟燭的模樣,一如常住師父們的專注虔誠,小小善心也隨之點燃。

【時任北海慈濟幼兒園學生】廖峻嵩
做不掉淚的蠟燭,師公看到他就不會傷心。

旁白:
晶瑩童心,如實體會靜思精舍師父們的簡樸生活,檳城慈濟幼兒園的小朋友,也親自種菜、挑水,感受清平的一刻,孩子們以前可能茶來伸手,飯來張口,今天卻是全新體驗。

【檳城慈濟幼兒園學生】張欣慧
體驗師公上人種菜自己吃,還有拿去賣救苦難的人。

你手要拿來這邊。

旁白:
小心翼翼走在橋上,步伐難免東搖西晃,體會每一滴水都得來不易。

不要浪費水。

旁白:
北海慈濟幼兒園的小朋友,則以戲劇演出,傳達精舍一日的生活,縫製嬰兒鞋、種菜、賣菜、製作五穀粉。

【證嚴上人開示】2007年11月11日志工早會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人人與生俱來的,都是跟佛陀的智慧同等,不過,我們人總是,在這樣天長地久的時空裡,在我們六道輪迴的生命中,已經不斷被汙染,汙染到了,已經無明覆蓋了我們的心,不過,赤子之心,那就是人的本性,多麼有智慧,看到了孩子這麼小,他們的心靈,還是與生俱來的善念,當然他們也有過去的人生,人人就是帶著業的種子來,但是這一個種子,還沒有成長之前,這種的習氣現在把他陪養好,哪怕過去生中有什麼的業報,那也重業輕受,這就是我們人為什麼要修行,為什麼要培養,我們心靈的這一分善念,為什麼叫做一善破災難,那就是我們要培養好,這樣的赤子之心,人之初、性本善,所以人人的本性跟如來是同等,所以假如能保存著赤子之心,長大了以後,又要有獅子的勇猛,所以長大之後,這個善心,善的心念,愈來愈開闊愈大的時候,他有獅子的勇猛,他就可以為大善,所以小善不為、大善不成。

旁白:
慈濟檳城幼兒園安親班,推動惜水如金運動,教導孩子善用水資源。

所以俊傑你知道,你的水要用多少個,要怎樣用嗎?要洗碗,(然後),沖大便、洗手。

旁白:
這次老師要大家挑戰,不可能的任務,一桶水一整天用到底。

所以你只剩下這麼一點點水,你要用到下午。
你是這樣子洗,這樣子洗,等一下你那個水會髒髒,不可以的。

【檳城慈濟幼兒園安親班學生】孫心怡
先拿一個紅色的桶,挖我的水起來,然後倒去我的碗裡面,去洗手盆那邊洗我的碗。

旁白:
瘦弱肩膀挑著水,無論氣喘如牛,或是舉步維艱,每個孩子依舊堅持使命必達。

(辛不辛苦),很辛苦,(為什麼你還要拿呢?你不要拿了),不要停止,(為什麼不要)?因為明天沒有水用。

旁白:
正視缺水危機,開源節流從小做起,孩子們深刻體驗,水資源短缺的滋味,也更懂得珍惜,有限的地球資源。

【證嚴上人開示】2014年3月29日志工早會
常常我都在呼籲著,要省水、要省電,這是人生必備的事情,因為我們現在的人,好像不能沒有電,更不能沒有水,看看慈濟的教育,總是在國內外,都是從小讓孩子理解到了,在生活中,善的一定要及時行善,行善包括了節省、惜福,這就是也是在行善中之一,要如何保持著自己的乾淨,同時要省水,教育他一水多用,這都是用教育,馬來西亞的幼兒教育,真的很好,這都是在生活中的教育,讓孩子,在很幸福中的孩子,去體驗在苦難中的生活,看到這樣的教育很安慰。

旁白:
省水之外,為了培養孩子們,對食物的感恩心,也改善挑食的老問題,檳城慈濟幼兒園的老師,取得了家長們的理解與同意,讓小朋友享用,白飯配鹽巴的特製午餐。

如果你現在一直吃很多,那時候你將來沒有食物吃,完全沒有了,所以我們就要很惜福,不要貪心,也不能浪費,今天只有糙米粥配個蕃薯。

【檳城慈濟幼兒園學生】洪欣俞
番薯好吃嗎?你喜歡吃嗎?不喜歡吃,為什麼不喜歡吃?沒有菜。

【檳城慈濟幼兒園學生】陳澤軒
因為一些窮人,一點飯都沒有得吃,(所以你要怎麼樣)?惜福,不要浪費。

旁白:
體驗貧苦,很容易觸動孩子的同情心,但還要有行為的引導,才能真正啟發悲心。馬來西亞峇六拜幼兒園的楊浩宇,慶生卻婉拒朋友們的禮物,因為他有更不一樣的生日願望。

【峇六拜慈濟幼兒園學生】楊浩宇
不用帶生日禮物,為什麼不用帶,因為我要募款。

【峇六拜慈濟幼兒園學生】鄧悠樺
就是好的,用一個好的念頭,來看這個生日會,所以就想到一個方法,就是說可以來募款。

【峇六拜慈濟幼兒園學生】楊浩宇
如果我每天都也做家務的話,媽咪會給我兩角錢。你每個月要不要,捐一點點的五毛錢。

【峇六拜慈濟幼兒園學生家長】黎慧芬
我覺得很好啊!從小就教他們怎樣幫助人,看到有需要的人應該要怎麼做。

感恩你。

【證嚴上人開示】2014年3月29日志工早會
教育,我們要打從心地開始,第一,要教他們見苦知福,第二,教他們如何惜福,疼惜水資源,再來就會教他,你可以愛心付出,所以我們應該要讓孩子,很幸福的孩子,讓他們能真正的培養這一分愛,這是很重要,總而言之,人生苦難偏多,教育啟發愛,那就是心靈最豐富的。

旁白:
2013年底,菲律賓遭受海燕颱風重創,馬來西亞高淵慈濟幼兒園師生,為災民虔誠祈禱。

【高淵拜慈濟幼兒園學生老師】許玉鳳
行為應該從小就培養,他們那種慈悲心跟善心,很敬佩他們,因為他門小小年紀,都可以說發好願,發善心去虔誠的祈禱,還是把自己的善款,捐給菲律賓他們。

旁白:
在學校年底假期前,高淵幼兒園老師帶領小朋友們,將平日點滴存錢的愛心竹筒,捐給菲律賓的受災鄉親。

【高淵拜慈濟幼兒園學生】林敬釗
看到那些屋子全都沒有,全部壞掉了,心裡面覺得很傷心,把那些錢捐給他們買東西,為他們祈禱。

【高淵拜慈濟幼兒園學生】駱心田
屋子倒了,然後他們沒有地方住了,他們很可憐,今天早上我拿竹筒來,從家裡拿來的,拿來國際賑災的。

旁白:
珍惜自己擁有的,給與別人需要的,馬來西亞慈濟幼兒教育體系的小朋友,用心學習這種大智慧。

【證嚴上人開示】2009年6月7日志工早會
我們都可以常常聽到幼教,好可愛,那樣單純的心,尤其是聽到了馬來西亞,每一個孩子接受了這個幼教,我們在推動齋戒,孩子響應齋戒,同時回家也教育父母,也跟著一起齋戒,那樣的清淨智慧,那樣的克服自己愛吃魚、愛吃肉,你看,小小年紀,知道動物被人類的吞食,而且被人類的虐待、殺等等,孩子們能體會到了,這種的人與物當中,這種啟發了,他的智慧與同理心。

旁白:
馬來西亞檳城,一共有四所慈濟幼兒園,2001年創校至今,校內一律提供素食,為了鼓勵學童吃素,也推動蔬國護照活動,鼓勵大家茹素。

【檳城慈濟幼兒園學生】唐振寧
因為不會殺到動物,我希望家人跟我一起吃素。

旁白:
這分愛護生命的恆心與毅力,震撼了振寧的父母。

【唐振寧的爸爸】唐繼宗
他以前其實很喜歡吃蝦,這個活動過後,給他吃蝦,他講他不要了,蝦也是有生命的,再過半年後,他還是這樣子吃素,所以其實這個,才是令我驚奇的說,他能夠維持這麼久。

旁白:
從前無肉不歡,甚至有點偏食的的唐振寧,為了吃素,努力嘗試自己,原本不愛吃的食物。

【唐振寧的媽媽】吳明芳
因為這個只是一個欲望的問題,振寧他小的時候,是一根菜都不吃,現在他都可以完全,一個小小塊的蝦,他也不要了,所以他都可以做到,我覺得我們也是可以,所以我們是應該跟振寧學習,可能他來做我孩子,是要來度我們的。

【檳城慈濟幼兒園老師】楊妙雲
檳城幼兒園,這裡有六十四個孩子,從四個幼兒園加起來,兩百多個孩子,就等於有兩百多個家庭在吃素,兩百多個家庭,可能就有著六百多個人一起吃素,再加上教職員,教職員的家庭,有那個一定的數量,在努力著吃素,所以無形中這樣子一個月,也能夠為我們這種生態付出一些。

【證嚴上人開示】2012年12月24日海外慈濟人座談
會讓孩子們知道要惜福,要讓孩子們知道要素食,要讓孩子知道如何打開愛心,這都是有好方法在教,所以幼小的孩子在馬來西亞,的確,真的教得非常不錯,非常好,我心裡都在想,奇怪,怎麼馬來西亞的孩子,都這麼地乖巧,這麼地好教,是老師用心呢?或只是孩子天生就是那樣的,那樣的智慧呢?我想一想,很有可能,一、二十年前,淑美回來的時候,都會跟我說,馬來西亞的老菩薩,他說一個故事給我聽,她說她也是用竹筒歲月,到馬來西亞去推動,讓老人家可以每天丟五分錢,她說有一位老菩薩,有一晚上一直一直睡不著,突然間想,我為什麼今天會睡不著,到底是有什麼是沒做嗎?想到了,我就是五分錢還沒有丟下去,所以又起來,去摸啊!摸出了這五分錢,放在竹筒裡,這樣安心了,一覺到天亮,她把這樣的故事,回來跟我分享,我很感動,所以我脫口而出說,真可愛,我如果有要出國的第一站,可能會去馬來西亞,那一段時間,我常常與臺灣的菩薩們,我常常都這樣地分享,常常都會對他們說,可能我要出國,可能會去馬來西亞,很多的菩薩就說,我們就要先去那裡等,是不是那一些孩子都是,我們就要先去那裡等,那些弟子乘願再來,跑到那裡去也說不定。

旁白:
雪隆大愛兒童教育中心的,黃煒軒,年僅六歲時,在慈濟人文薰陶下,行善不落人後,他說,志要堅,好心好人一定要勸,不只捐出自己的撲滿,更向外婆公司的大人們勸募,也向自己的同學們募集愛心。

【證嚴上人開示】2013年8月7日志工早會
我們在馬來西亞,雪隆的幼兒園,老師希望孩子們啟發愛心,幼小的幼苗,才真的更需要好的圓丁,來照顧這樣的,一粒粒的種子,一朵朵的這樣的幼苗,常常用愛來教育,看到了這麼小的孩子,煒軒六歲是大班,有一天老師又再提起了,要有百萬好人、好菩薩,要每一個人要發一念心,要去勸人做好事,不只是自己做,要去勸人做好事,要有百萬人,這個好心人、好菩薩,這個孩子聽了,也都是很有同感。

旁白:
在慈濟幼兒園萌發的善念,畢業後依舊延續,目前就讀循人華人小學,一年級的黃煒軒,被級任老師選為班長,媽媽則和煒軒,攜手參加慈濟親子班,平常的上學日,也親手替煒軒準備素食餐盒,希望為孩子的善念持續保溫,目前煒軒總共已經招募到,34位慈濟會員。

【證嚴上人開示】2012年11月24日海外慈濟人座談
人人皆有佛性,所以他假如是前生,在這裡有薰陶過的,後來到了那裡去,真的,這一個薰陶過的記憶還在,這個記憶還在,那樣的向心力還是會很強,不過,要知道,我們先天的,帶來的這一顆種子,也會容易被後天的汙染,所以你們要把孩子照顧好,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曾經天真過,但是我們都是在人間,都是受到了很多的薰染,我們現在有緣,有福可以為人身,而且更有緣的在慈濟。

旁白:
雪隆慈濟兒童教育中心的,畢業生蔡宇翔,五歲多那年發願齋戒,上小學之後,也向社區和同學傳遞茹素善念,更以學長身分,回母校與學弟妹們分享。

【雪隆大愛兒童教育中心校友】蔡宇翔
直接這樣一刀砍下去牠的頭,這樣就完了,(然後你覺得怎麼樣)?殘忍,(你覺得很殘忍)。

【雪隆大愛兒童教育中心老師】謝月好
我們會邀請蔡宇翔,蔡宇翔同學過來,是因為之前宇翔同學,其實他就是我們大愛幼兒園的畢業生,然後他就是因為在一次的,老師也是給他們一次,這樣子的一個體驗課程過後,他真的是從那時候就是齋戒,齋戒這樣子就寫發願卡,他就是吃素到現在。師公上人也是有說要同事度,所以就是由小朋友,來直接告訴小朋友說,我們如何來齋戒。

【雪隆大愛兒童教育中心校友】蔡宇翔
小朋友們,讓我們一起來救地球,救動物們好嗎?好,小朋友,我們一起來吃素好嗎?好,要吃素的請來跟我拿卡,要排隊。

旁白:
宇翔今年也是馬來西亞,錫米山華小六年級的學生,不但被選為學校的,巡查員副團長,而且至今依然茹素,延續護生善心。另一位畢業於馬六甲,大愛兒童教育中心的張子軒,則是一路擔任環保小尖兵,慈濟幼教體系所教導的正向信念,同樣並未因孩子離校而中斷。

【馬六甲大愛兒童教育中心校友】張子軒
跟以前有改變很大,第一個就是桌子擺設的方式,第二就是它裡面的布置,全部不一樣了,(會懷念嗎?以前在幼教上課的情形),會,比較輕鬆,不像現在,(現在怎麼樣),功課很繁重,每天都要做啊做,(這樣輕鬆有學到東西嗎)?有,生活上的知識,(比如),比如環保。

旁白:
走進馬六甲大愛兒童教育中心,張子軒就像走進了童年回憶,畢業五年後,再次回到人生中的第一所校園,昔日的點點滴滴,印象有些模糊,但一些觀念,卻牢牢根直在他心中。

【馬六甲大愛兒童教育中心校友】張子軒
沒有地球,人類就死掉,(你可以做些什麼)?我可以成為環保鬥士

旁白:
張子軒家境富有,就讀兒童教育中心時,對於慈濟的理念耳濡目染,加上開始收看大愛臺,了解環保跟地球息息相關,因此發下好願,要從身邊的同學開始帶動。

【馬六甲大愛兒童教育中心校友】張子軒
這四張是我做的,(哪四張),這一張,這一張和這一張,有些是從慈濟,那個環保傳單上面找來的,有些也是從網站上找的,分類垃圾是那個環保傳單上,還有跟以前在慈濟幼教,在那裡學過。

【證嚴上人開示】2010年10月31日志工早會
開頭的時候,他都是邀了幾位比較好的同學,開始跟他一起做,開始實在是,沒有什麼的效應出來,但是他們幾位都自我互相勉勵,第九個月後效應出來了,全校的同們學都會響應,各位菩薩們,這麼小的孩子,有心、有願、就有力,他真的做到了,就是那樣的純真的疼惜物命,想,多令人疼惜的孩子,這就是智慧。

旁白:
當年僅有十歲的張子軒,已經是校園的資深環保先鋒,了解溫室效應,對地球造成的危害,子軒在班上帶動回收分類,而他自己,連短到只剩四公分的鉛筆,也照常使用,一瓶膠水可以用一年,他說惜福愛物最開心,因為能夠保護地球。

【證嚴上人開示】2004年10月6日志工早會
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的確,我們要如何,從家庭一直到教育,一直到社會,一直到整個環境裡,這實在是全人類的教育,所以最重要就是悲心啟動,智慧苗就萌芽了,所以愛孩子都有智慧,就是要先啟動他們的悲心,這樣才能啟發真純的智慧,真的看到了這一群孩子,真的感覺到家庭有希望,社會有希望,人類有希望,不過,離不開教育,看,感動又感恩。

旁白:
2014年1月1日,慈濟吉打分會,第二所慈濟幼兒園,在亞羅士打市開學。

她很開心,我的女兒昨天回去的時候,晚上她還要穿著慈濟的衣服。

旁白:
來到陌生的環境,孩子們的緊張不安,都被細心安撫。

在這邊我相信他們會學到,怎樣去尊重父母,他們的品德方面,我真的很放心。

這邊的人文教育的方式,真的很適合我的孩子。

旁白:
幼兒園的迎新日,園方特地安排座談會,與家長們面對面交流,也傳達辦學理念。

【亞羅士打市慈濟幼兒園園長】譚莉璉
要將知識轉成智慧,功能化成良能。

旁白:
用愛打造的幼兒園,等帶孩子們開啟嶄新的扉頁。

【證嚴上人開示】2003年9月30日志工早會
孩子們在這樣的大環境裡,而且這麼多的良師,也有這麼多的益友在一起,這樣的教育,我想應該也是,我們理想中的希望,這都是教育,不過教育一定要有三合一,這個三合一就是家庭、老師,就是親子、老師,還有大環境,要有這三項合一。

旁白:
身為家中最小的孩子,程潁柔被受家人疼愛與呵護,剛進入檳誠慈濟幼兒園上學時,穎柔百般抗拒,她不想穿制服,連玩具也只希望一個人獨享。

【檳城慈濟幼兒園老師】王淑惠
第一眼看到程穎柔,就是哭著臉來學校,不要穿校服,爸爸媽媽一直跟她講,是先也是有給她心理建設,就說要上學了,要怎麼樣,可是她還是不能,到了中午要睡覺的時候,也是在那邊一直哭,然後就是,就是一定要人家陪在她旁邊,可是來到這邊之後,什麼東西都要自己做,所以她就學到了說,要盡本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本分事要自己做,漸漸地,她到現在,她家裡的印尼女傭回去了,她媽媽就沒有再請了。

【檳城慈濟幼兒園老師】程穎柔
不重嗎?不重。

旁白:
就這樣,穎柔從嬌貴的小公主,變成體貼的好幫手。

【程穎柔的媽媽】林瓊玲
我很感恩,因為我兩個大的孩子,已經14歲、16歲,多一個小的,應該是很撒嬌那一種的,但是我覺得她很懂事,你講什麼她會聽,我覺得很放心,很多事情她會做,我們不用說去監督她這樣,她會,你只要跟她講做好本分事,就這樣四個字,她就會自己去做了。

【檳城慈濟幼兒園老師】程穎柔
為什麼你要幫媽咪做家務,因為媽咪已經老了,因為媽咪很辛苦。

行如風,風。

旁白:
孩子在慈濟幼兒園的轉變,帶動穎柔的媽媽,加入大愛媽媽的行列。

【程穎柔的媽媽】林瓊玲
我們得到的東西,是我們很開心,我們很樂意,不求回報的那種付出。

旁白:
讓父母安心的孩子最有福,穎柔牽引媽媽,從小愛家庭走入大愛世界,兩人以感恩心相互提攜,共同成長。

【證嚴上人開示】2003年9月30日志工早會
看到了馬來西亞的幼教,盡量,我們就是要鼓勵父母親,跟孩子如何來互動,所以從幼教開始,讓他們的親子都有活動,這種的活動要很貼心很互動,所以除了父母親把幼兒,帶到我們的幼教環境來,不斷地鼓勵他們的家庭和諧,親子的關係要更密切,因為我們現在的人,大家都忙,都想要賺很多錢,把孩子交給老師或是保姆,家長就是認真工作賺錢,疏忽掉跟孩子的互動,他們把他們送到,我們得幼教園來,我們就可以鼓勵父母親,盡量騰出他們的時間,跟孩子來互動,看,一面是我們的老師,教孩子回家要怎麼樣,跟爸媽媽互動,而且還要引導父母,來跟孩子彼此貼心,這就是最根本的教育,親子、家庭。
【證嚴上人開示】2013年7月6日志工早會
孩子有福,生下來就是很好的環境,不管在臺灣,不管在馬來西亞,孩子在這樣的家庭裡,受到的生活教育,他們只是懂得如何要,我要,他不知道外面的人必須要的,吃、穿、住都困難的,但是富有的孩子並不知,不知道有的孩子是,要吃,吃不飽,要穿,沒衣服,要住就是破爛地方,好命的孩子不知天高地厚,不知人間疾苦,只是想要,就是要,所以慈濟,我們就是開始,要如何走入社區,讓孩子從小、幼小,我們就好好愛的教育,每個孩子都是我們社會的希望,從小好好地讓孩子知道理,要如何在人生道上的起步,方向要正確,所以幼兒園也是非常的重要。

旁白:
畢業於慈濟馬六甲大愛兒童教育中心的黃楷朋,讓幼兒園階段,所受的教育理念影響了全家,儘管父母都擁有,良好的社經地位,家中卻立行簡樸,雙親也走入了慈濟世界。

【黃凱朋的爸爸】聲音來源
沖涼就拿一個盆,站在裡面沖,然後剩下來的水裝起來,通常都是拿來洗廁所,其實重點不在於那個水,重點是在那個愛惜而已,就這樣樣子,不要讓它浪費。

【黃凱朋的媽媽】陳淑萍
我孩子的房間,我們也是盡量,就是盡量都回收一些需要的家具,比如說這是衣櫥,這個衣櫥也是我們回收回來的,這個書桌是,其實我以前在大學的時候用的,到現在我還可以給我的孩子用,而且這書桌還很堅固,我還跟我的孩子說,你要好好保護它,以後要留給你的孩子去用。

【馬六甲大愛兒童教育中心校友】黃凱朋
聽說你的衣櫥,總共有百分之幾的衣服,是惜福回來的,大慨有70%,都是惜福回來的,是,你現在身上穿的這件呢?也是惜福衣,是哦!看起來還不錯,嗯。

【黃凱朋的媽媽】黃楷琦
這件是怎樣的,這件是環保撿拾回來的,是嗎?我看一下,你喜歡嗎?喜歡,可是它是人家穿舊了的,洗過就可以了。

【證嚴上人開示】2004年6月12日志工早會
我們的教育,總是無限的希望、理想、目標,很感恩,所有的老師等等,都是真的用生命來投入,去用愛來教育,這都是愛的成果,孩子們在這裡所受到的教育,不只是常識的教育,更重要的是生活教育,教會了孩子勤勞,教會了孩子尊重生命,那一種人與人之間的互愛,實在是很感動而且很感恩,這就是慧命的成長,也就是守護慧命,成長慧命的,教育的搖籃,真的感恩,希望這些孩子趕快長大,愛心與智慧跟著她們的年齡,成長起來,這都是我們的期待,感恩。
回頂端 向下
 
菩提心要--20140823 - 法水潤新芽 - 馬來西亞幼兒教育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菩提心要-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