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4/08/27晨語簡記

向下 
3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52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4/08/27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2014/08/27晨語簡記   2014/08/27晨語簡記 Empty周三 8月 27, 2014 7:20 pm

感恩靜思法益團隊分享
20140827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莫信小教 偏毫差大
莫學小道 喻稚幼小
莫習放蕩 令増欲意
莫貪享樂 迷回道路


  我們學佛,真的要好好發大心、立大願,既發心立了願,就不要再退失,退大就小;難得人身,難聞佛法,可以聽到佛法真諦,就要好好用心,不要去相信小教,小教讓我們的心,沒辦法展開。我們只顧著自己,怎樣可以不跟別人結緣,斷了人間緣,如何才能獨善自己、斷了煩惱,這是小教。我們學佛,觀念若有一些偏差,就差很多,所以「偏毫差大」;常常有句話,「偏毫釐,差千里」。不跟人結緣,這是小乘法,那麼大乘呢?佛陀教導我們,要打開心胸,要廣結善緣,要跟所有眾生結好緣,但是若有一些偏差,知道六道輪迴,就是因為在芸芸眾生中與人結緣,緣就牽引至來生來世,還是在六道中,因知道這些,所以斷了跟眾生結緣的機會。我們應該要「結緣」,不是「絕緣」,光一點的偏差,就差很多。


  佛陀教我們要斷煩惱,要斷煩惱沒錯,但是要斷的煩惱,就是要斷的,身在人群中,不受人群誘引,不受人群染濁,擾亂我們的心;我們可在人群中,而不受人群所「牽染」,就像蓮花在污泥中,它藉著淤泥的養分,來成長蓮花、蓮藕、蓮子,它的根在污泥裡面,卻沒受污泥污染,藉著污泥讓花開的更盛、更美,蓮蓬、蓮子也長的更好。就如菩薩在人群中,藉著人群,我們去付出,眾生就是我們的道場,用這個觀念,就很正確;若是偏差,就是信小教,偏小捨大,真的大法我們沒有去用,我們偏在小教,這樣觀念差一點,就差很遠了。


  「莫學小道,喻稚幼小」,就像很幼稚的人,很幼小,不過我們要知道,這地方「幼稚與小」,與年齡無關,看看現在很多小菩薩,兩、三歲就懂得在書軒當小志工,而且若讀到《無量義經》,朗朗上口,問他瞭解嗎? 都瞭解!要他解釋,也有辦法。上個月吉祥月,從南到中到北,尤其是北部板橋,六百多位小菩薩,在同一舞台上,入經藏演繹《無量義經》,還表現出「行善、行孝」不能等,這是從三歲開始,十二歲以下;有些十二歲以下,都是從兩三歲開始,道心堅固一直到現在。兩、三歲的孩子要「入經藏、要素食、要持戒」;尤其要齋戒不能吃肉,不能吃魚,可以嗎?孩子兩三歲,就知道「生命平等」,眾生被殺是多麼痛苦,從這些孩子口中,我們可以聽到很多很多,就是令人讚歎,兩三歲、三四歲、五六歲的孩子,他們智慧這樣成熟,不是只會唱歌,不是只會誦念經典,用他們的肢體語言表達出來,不只是這樣,問他道理,能很正確的回答,不只自己堅持,還會度父母、度爺爺奶奶進慈濟宗門裡,這實在是很多說不完…。


  所說的幼稚,不是指年齡,有的人年紀很大了,但是要她聽經,她說:我聽不懂。
問:不然我們去做環保?
答:年輕時就做過頭了,現年紀這麼大還叫我去做環保。
問:不然我們一起去看貧困的人,妳很好命,跟我們一起去!
答:唉!這怎會沒看過,年輕的時候,那時代的人,都很貧窮,哪還有什麼好看的。
問:不然,妳的興趣是什麼?
答:我就是要四處去走走看看,聽人說話,跟人說話,我兒子若給我錢,若有人要出國,我就跟著去,年紀這麼大了,風景多看一些,聽別人家庭的種種,很有趣啊!
問:有趣在哪裡?
答:看別人的媳婦不孝順婆婆,我覺得就是因婆婆太兇。
問:妳呢?妳的媳婦對妳好還是不好?
答:別說這些了,現在年輕人想管也管不到,現在就是有錢能給我最好,我可以跟著遊覽車,跟著大家出國看看風景。
像這樣的人,她不是沒錢,她有錢;子孫是否孝順?很一般的對待,用錢應付她,所以她就用錢浪費時光,這樣人生的人,我看是佔大多數,這樣幼不幼稚呢?空過人生。我們有這因緣去接引她,用各種的方法,她都沒興趣,這就是幼稚,今朝有酒今朝醉,耽誤了自己的人生。


  「莫習放蕩,令増欲意」,不要放蕩,放蕩了自己的心,要收回來就不簡單,就如現在,暑假過後快開學了,這幾天新聞都看得到,將近開學的時間,產生這種「放假症候群」,你若問孩子,快要開學了,高興嗎?很緊張!你緊張什麼?應該很歡喜不是嗎?昨天看到有位小菩薩,姐姐替他回答,他功課都還沒有寫!難怪很緊張。我想像這樣的孩子也很多,不過這個孩子也算乖,只是想今天的功課,明天還有時間,後天還有時間,就這樣也會耽誤、空過時間,本分事沒盡到,這也是叫做放蕩,這樣是「令曾欲意」。


  我們修行也是一樣,每天聽經養成習慣,若是休息幾天,就會覺得,已經幾天沒聽了,要接也接不上,不如這樣就好,就停了下來,要停下來很快,但要再接上就很困難了。起頭時就要這樣精進,越聽越歡喜,過去不知道的,現在都知道了,瞭解了,除了瞭解日常的生活,也瞭解天地萬物間的道理,依這樣繼續聞法香。這「香」,是從內心一直培養出來的「心香」,比外面的香。如我們身上若是放著香的木材,若有人走近我們身邊。怎麼這麼香?因為身上放著香的木材,此刻還需藉外面有香的木材放在身上,人家才會覺得香,其實若再放久一點,這木材拿走,離開我們身體,但所穿這件衣服口袋裡香氣還在,這是一種譬喻。「法」也是一樣,我們不斷吸收法,不斷聽,開始是藉聲音聽進來,藉文字吸收進來,一再反覆聽,聽久了,我們對這個法「入心」,若與人說話時,別人所說,我們腦海中就浮現出,現在這人所遇到的這件事,就是與這個法一樣,就用這個法來輔導他,這就已經是「裡面用功,外面德香透露出來」,我們的德香可薰一切,能說給別人聽,也可以教育其他人,這就是我們聽法要入心,聽到這個法,變成是我們的,不只是我們記得,還要會說;不只會說,還改變我們的人生。不用耳朵聽,用眼睛看,就會知道這個人,改變了過去的習氣,從前是這樣的習氣,現在看他的舉止動作,是這樣的如法,威儀態度,說話表達很有修養,這已經是德香在我們的心中。所以我們不要放蕩,一切的時間,真的是來不及,我們要好好把握時間,不要放蕩,我們若放蕩,這心的法就都漏掉了。我們只貪在欲念,就像有人就會說,我去看風景就好了,我就是隨心所欲;若是這樣,時間來不及,無常瞬息;或者是這人生法都沒有,但是業在身體裡,這業要拖我們多久呢?也由不得我們自己,所以不要放蕩。


  「莫貪享樂」,一貪就「迷回道路」。我們若是這樣,去山裡玩、去爬山,迷失了要回來的路,山上的路沒路可走,到處都是樹,到底要往哪裡去?我們常聽到,登山者迷山了,就要動用很多人去找,有時候好幾天,都要餓死了,幸運的被找到;有的人等到找到時,屍體已經發臭了。像這種貪在一時的興趣,迷了回家的道路,這樣也是很危險,就像小孩子愛玩耍、不聽話、很頑皮,一跑出去就沒辦法回來,因為找不到回來的路。現在再聽下去,漸漸會接近這故事,所以我們要好好用我們的心,讓法多接近,不只是多接近法,法要近我們的心,入我們的心。


經文:「世尊!我等今者,樂說譬喻以明斯義。」


  「須菩提、摩訶迦旃延、摩呵迦葉、摩訶目建連」這四位已經走出來,在佛陀的面前,他們用最恭敬心,懺悔他們的過去,執著於小教,對大法沒有興趣,他們感到錯失很多,年齡又不斷接近老朽,這時真正體會到佛法,開始他們要用譬喻的方式,如何譬喻呢?下面這段文,就是這四位長老的表達,不只是表達他們四個人的心聲,也是為大眾說出來的心聲,下面這段文這樣:


經文:「譬若有人,年既幼稚,捨父逃逝,久住他國,或十二十,至五十歲。」





  這段文我們就知道,有人在很小、幼稚的時候,很頑皮,離開了父母,逃離了家庭,貪愛玩耍,就出去了,還越走越遠,愛在外面流浪,不知不覺,年、月、日這樣一直過,越走越遠,到了其它國家,年齡從十歲、二十歲,一直到五十歲,這麼長的時間,就在外面流浪。在這個地方,是一個譬喻,表示這四位長老,他們已經領解了,已經瞭解了,過去這段時間,就像是「諸子」,就是很多孩子,都是這樣在遊戲,貪玩愛玩,越玩越離開家庭,越離越遠, 一直跑到很遠的地方,已經多久了呢?五十年了。人生的五十年,已經是在中年,要入老年的時代,從幼稚時代離開,一直玩一直遠去,等到一身落魄之後,要再回來,也不知道回來的路,也忘了要怎麼回來,所以雖已再回到「本家」,卻不知道,本來這就是自己的家庭,還在此宅的外面,這是一種譬喻。


*「父子二字,前後品皆用,正明佛於弟子有成熟養育之恩,弟子於佛有承當家業之義。


  這段文,<信解品>與前面的<譬喻品>,我們都用「父子」這二字,經典中<譬喻品>,長者見子在火宅中,這也是「父子」的譬喻,現在在這個地方,須菩提等在<信解品>裡,也同樣用「父子」來譬喻,現在是譬喻孩子貪玩,離開了父母;過去是父親,因他的事業離開家庭,但是回來的時候,大宅已經衰敗,孩子愛完,所以他要趕快救孩子。現在是孩子愛玩,離家出去,回來的路迷失了。同樣是父子的譬喻,前後二品都有用到。所以這就是在表明,「佛於弟子有成熟養育之恩」,佛於弟子就是有養育的恩,是怎樣的養育?「慧命的養育」。


  我們來人間是因父母的因緣,由不得自己,就是跟這對父母有緣,就是這對父母生下我們;但我們入佛門,是因為自己喜好佛法的選擇,所以選擇佛法,同時全心放下,辭親割愛,選擇這叢林,全心要學佛。「學佛就是要成長慧命,接近佛法,甚至要貼佛心」;因為我們「學佛」就是要「學出佛心」,這就是養育的恩,用佛法入我們的身心。「在我們身體守戒律;『無漏戒』;在我們精神腦海中,增加智慧,『無漏慧』,在我們的生活中,增加了我們的『定力、方向』,這『三學無漏』,這就是增長慧命」。所以說「成熟養育之恩,就是『慧命養育』,弟子於佛有承擔家業的義務,我們學佛就要荷擔如來家業,就像佛陀晚年,把擔子交給「地藏菩薩」,佛陀若離開娑婆世界,這些眾生誰要顧?唯有發大心、立大願,自動願意為這堪忍娑婆世界,(守)在這個地方。雖然佛法在人間,但人不懂得接受,仍再造惡業墮入地獄,地藏菩薩還是要追阿!追這些造業受罪的人,還要去地獄中救,因這種大心弘願,所以佛陀選擇地藏菩薩;要有這種的耐心、苦心,願意去追隨眾生,這是在《地藏經》中的描述。可見佛法付託給弟子,佛陀將法付託給弟子,弟子就要擔起家業,就像現在很多慈青都會說,「敬請上人莫憂慮,我們會用心擔起天下的米籮」,會這樣說,當然也有原因,有次跟慈青在對答,他們說,我們要「提菜籃」。我說提菜籃不夠,要「擔米籮」。現在大家就不是提菜藍而是要擔米籮,這就是「荷擔如來家業」,弟子有這樣的義務,你接受這個法,就像世人間,父子的關係,家庭養育你,家庭的事業,將來你要承擔,「子承父志」,這是應該的,所以這是有養育的關係,就用父子來譬喻,這是<譬喻品>。


經文簡釋:
「譬若有人,年既幼稚」;譬若有人:即二乘人自譬幼稚見識淺小,缺乏遠見。無明厚重,未有所識,曰幼稚。 有人喻發大乘心。


  所以若人的譬喻,「譬若有人;即二乘」,現在這個人就是指「二乘的人」,二乘大家知道,「聲聞勝,辟支佛」這種的人,「覺」就是獨善其身,覺悟的人。用這來譬喻自己是較幼稚,同樣入佛法,聽佛說法,卻是停滯,這就是「譬如幼稚,見識淺小」,所以他所聽的法,他的見解,他所要瞭解就這樣就好,在《阿含》;「有」的因緣觀,他們已經接受了,《方等》、《般若》,這種「空」的道理,他們也瞭解;一切無所求,也不攀緣,但就這樣停在那地方。我們也有很多人是這樣,我把自己顧好就好,何必管這麼多事,不用啦!現在的修行者,也還有很多是這樣的見解。我們要發大心、立大願,不然我們對佛法的瞭解,還停滯在幼稚,就像在幼稚園裡一樣,還要老師不斷照顧,順我們的意,像這樣不會進步,這種「缺乏了遠見,只知自己周遭的事,法只瞭解跟自己有關,他就不瞭解天下事,不瞭解眾生的事情」,這些都沒辦法瞭解,只瞭解自己,沒辦法瞭解自己以外的人事物,這是沒遠見。所以常常「無名厚重」,就是還有無明,雖然說要斷煩惱、去無名,但光只要斷自己的周圍,「自掃門前雪」,我們自己門前的雪掃一掃就好,「不管他人瓦上霜」,這種只顧自己,不管他人,實在是有點「過頭淺見」,也缺少了「遠見」,這種人,就只會顧自己,斷自己的無名,沒再想到其它,這就是無明還是很重,我們修行要開闊天地間的真諦,不光只是瞭解自己生死的事情,我們應該要開闊天下間的事,所以有很多事情,「未有所識」,還有很多都還不知道,所以說是幼稚。


經文簡釋:
「年既幼稚」;幼者弱,稚者小。 化城喻品,本師最初為大通智勝佛十六。
王子時,即教此輩發大心,但僅於發心而未有修行,善根微弱,故名幼稚。


  「有人」;就是像這樣幼稚的人,發大心的人還是要菩薩,不過現在他們已經,從幼稚中開始要發大心了。這樣的人;過去很幼稚,現在開始發大心,「幼稚」就是說「弱」;幼者就是弱的意思。在〈化城喻品〉;接下去有一品叫做〈化城喻品〉,讀《法華經》會讀到,其實釋迦牟尼佛,他在「塵點劫」之前,不知你們知不知道這段經文?由<化城喻品>拿出來的譬喻,譬喻在塵點劫以前,「塵就是沙塵」,這樣點點滴滴,也像海水一點一滴,這麼多來譬喻,那個時候還要再長的時間;比地藏菩薩說恆河沙,一沙一塵,比那個時間還長。所以在這麼長、這麼長的時間,有一尊佛,叫做「大通智勝佛」,這尊大通智勝佛尚未成佛之前,他身為國王,這位國王生了十六個孩子,後來這位國王因體會了佛法真理,就把這國家(掌管權)交出去,然後去修行,之後成佛。當時孩子還很幼小,有十六位,當聽到父親出家成佛,這十六位王子也發心出家來追隨,因那時候年齡還小,所以成為十六沙彌;沙彌就是年紀小一點,這麼小的孩子同時出家。過了一段時間,聽大通智勝佛所說法,所開講的已是大法,也聽法華經,雖然年紀幼稚,但他們已開始接受大法,過一段時間,大通智勝佛入精舍休息,這段期間,十六王子雖然還是沙彌,但他們的領解力很大,也開始替佛宣說。


  就像現在這群的小菩薩,他們也是發心立願要做「傳法人」,二到五歲,一直說要當護法,要當傳法人等等,我們最近常聽到,所以不由得不想起這一段;〈化城喻品〉十六王子,雖然幼稚,但因接近佛法,聽大法也啟發他們的心;他們的心得還可以教化別人,所以發心啊!他們發心去教化人,那些人,就是這十六沙彌傳法出去後,法在外面所接觸到的人。只是發心,但沒有修行,因為他們想說,這只是孩子說的話。所以要跟你們說,若那些小菩薩跟你們「說的話」,要當成「法」,不要想說孩子幼稚,我們就聽一聽,不當一回事。雖然有發心,但是沒有修行,這是譬喻過去塵點劫以前,有這群十六沙彌,他們聽法入心,還去外面教育那些人,將法傳至外面。


  就像剛才說,這些孩子也會度父母、阿公阿嬤,甚至也是會度人做大愛媽媽,這大有人在,這也是在度人,但也要看這些阿公阿嬤,進來當大愛媽媽有認真嗎?現在只是發心,有認真要修行?若有認真要修行,他們的法也會入心,不只是說、聽有道理,只是我跟孫子素食,要知道素食的道理,是要眾生平等、培養慈悲心,不是跟著孫子素食而已,這就是要「發大心,要瞭解道理,還要身體力行去修行」,若不然,經過小沙彌說的話,雖然發心但是沒有修行。「善根微弱」,沒去修行,只會發心,這樣的人也是幼稚,這是譬喻的再遠一點。


  那些幼稚的人,老實說也是現在的人,因為那時釋迦牟尼佛是十六沙彌中的其中一位,現在這十六沙彌已經在十方「都成佛了」,既成佛,也還有沒成佛,其中還有「彌勒菩薩」,還要五十六億七千萬年,才能來到人間成佛,所以前後成佛的時間都很長久,而我們可能也受那十六沙彌的法感化,只是我們只有發心,沒有認真修行,也說不一定。這時間;塵點劫這麼久,我們也是從塵點劫一直到現在,在六道輪迴一直到現在,種了那個因,雖然很輕微,我們現在收進來就要用心,自然這顆微小的種子;「因中有樹、樹中有因」,也能夠說「因中有果、果中有因」,那棵大樹,是從很一顆很小的種子開始,這顆種子裡面,已包含這棵大樹,這是很奧妙的因果觀,只要我們有這個基因,我們就應該要好好珍惜。這些幼童,這是另外一段,是跟大家譬喻,這回的譬喻若我們還不太瞭解,法華經下面還有一段〈化城喻品〉的譬喻,這是要用種種的譬喻,讓我們前前後後瞭解。


經文簡釋:
「捨父逃逝」; 頑童懵懂頑劣窮固,捨父逃逝:退執小退大為捨。
父:喻佛,捨父,喻違佛乘之教義。


  回歸到現在經文就說,有人從小時候,十歲以前離開家庭、從二十到五十歲,再回到本國邊緣,捨父逃逝,這種頑童、懵懂、頑劣,這位富家子,離開家庭到外面,輾轉一直到五十歲,變得非常的貧窮,現已經回歸到本國,這種人「捨父逃逝」,表示退執,執小退大,這就是在譬喻小乘的人,他明明已經在佛的身邊,我們不知道經過多久的流浪,好不容易佛成佛在人間,跟佛陀出家,但是還停滯在小法中,這是譬喻「捨父逃逝」。


  「執小退大」,一直執在小乘法中,退失了大乘。儘管佛陀所說的大乘法,他們都以為跟我沒關係。執小退大,這叫做捨,因為他捨去了大乘,執在小乘中,儘管在佛的身邊,但是還是沒真正入門;真如本性,佛陀心懷這門還沒進去,所以表示是「捨」。捨父;是離開父的譬喻;父是譬喻佛;子是譬喻弟子,「捨父喻違背了佛乘之教義」,佛所說的道理,他沒用心去接受,所以違背了佛性,不知道時間過得這樣快,從小時候出去,迷失了,一輩子勞勞碌碌,從青年到壯年到中年,將要入老年,要朽邁的時候,才回來到本國,就像我們不知道流浪在六道多久,現在才又接觸到佛法的道理一樣,我們若不趕緊接受,可能永遠都無法進入佛的「門徑」中;真正的大乘法微妙的道理我們還無法去接受,這是這一段說。雖然道理很深,譬喻的塵點劫之前等等,但是跟我們是息息相關,時間到這麼久,在短暫的時間無法體會,所以我們要把握每一念間,時時要多用心呀!


附註資料:
【五十六億七千萬歲】指釋迦佛入滅至彌勒菩薩出世之年數。彌勒菩薩現住兜率天之內院,定壽四千歲,待定壽終了,方得出世成佛。其定壽換算成人間之年時,即五十六億七千萬歲。(佛光大辭典)
回頂端 向下
海文
無量光曜心
無量光曜心



文章總數 : 402
來自 : 馬來西亞吉隆坡
威望 : 16
注冊日期 : 2013-10-04

2014/08/27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4/08/27晨語簡記   2014/08/27晨語簡記 Empty周三 8月 27, 2014 11:22 pm

27/8 晨鐘起,薰法香摘要:
莫信小教    偏毫差大    莫學小道    喻稚幼小
莫習放蕩    令增欲意    莫貪享樂    迷回道路
(既然發心立願,就要深信體解,捨小取大, 莫信小教。雖說不攀緣,但還是要投入人群與眾結緣,而非絕緣,學習如蓮花般出於污泥而不染,即不受外境所誘引,須知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不學小道,只專注個人喜好,做出耽誤人生的幼稚事,;也不學放蕩,而讓慾望意念增加,心難調伏,令慧命流逝;不貪著享樂, 令自己迷失方向,越走越遠,難再回頭。因此學佛,要學會把握人生、把握時間、把握當下 )

● 譬若有人,年既幼稚。捨父逃逝,久住他國 ,或十二十,至五十歲。
○ 父子二字,前<譬喻品>後<信解品>品皆用, 正<是><說>明佛<陀><對>於弟子有(栽培)成熟 (的)養育之恩,弟子<對>於佛<陀>有<著> 承 <擔>當家業之<意>義

● 譬若有人:
○ 即二乘人<聲聞、辟支佛>自<我>譬<喻>幼稚,見識淺小,缺乏遠見。無明厚重,未有 <具備>所<學>識,曰幼稚。
○ 有人:<比>喻發大乘心(者)

● 年既幼稚:
○ 幼者弱,稚者小。

○ <法華經> 化城喻品(提及)
本師<釋迦牟尼佛> (過去無量劫數)最初<身>為大通智勝佛(時),(所生的)十六(位)王子(跟隨他出家)時, 即教此輩 <沙彌> 發大心,但僅 <只是><在>於發心而未有修行,善根微弱, 故名幼稚。

● 捨父逃逝:
○ 頑童懵懂<無知>頑劣<不冥>(以致)窮困<潦倒>,(是因為) 捨<棄>父<親>逃<離> <消>逝: 退<去>執<著>(於)小<乘>,(也同時)退<去> 大 <乘>(而)為捨<棄>。
○ 父:<比>喻佛<陀>,捨<棄>父<親>,<比> 喻違<背> 佛乘之教義。

(小菩薩雖年小,但我們不能忽視他們的見解和智慧,說不定他們比大人還要來得入法,如法。)

★  小教小道有偏執        大教大道無掛礙
     放蕩享樂真消耗        珍惜人身勤修習

(弟子任海文<濟勖> 虔心摘錄註解證嚴上人 27/08/14於薰法香開示。若有偏頗,歡迎不吝指教。無限感恩)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62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2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4/08/27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4/08/27晨語簡記   2014/08/27晨語簡記 Empty周四 8月 28, 2014 8:54 a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四年八月二十七日星期三)

 

莫信小教 偏毫差大
莫學小道 喻稚幼小
莫習放蕩 令増欲意
莫貪享樂 迷回道路

前兩句在講,不要執小退大,既然發大心、立大願,就不要再退失。大乘的格局與小乘是天差地別的。

那為什麼有人會去學小道?那是因為幼稚、無知。

後兩句在講不要放蕩、貪欲、享樂。

這四句是為了接下來的幼子捨父逃逝鋪路。

 

因為幼稚、因為放逸,所以會有迷路的情形。

 

今天對於幼稚有詳細的交代

幼者弱,稚者弱。

「今朝有酒今朝罪」,這是一種幼稚。

總之,今天的開示多處提到幼稚,下面是重點,因為二乘人也算是幼稚淺識,因為未發大心。

 

經文簡釋:
「譬若有人,年既幼稚」;譬若有人:即二乘人自譬幼稚見識淺小,缺乏遠見。無明厚重,未有所識,曰幼稚。 有人喻發大乘心。

  所以若人的譬喻,「譬若有人;即二乘」,現在這個人就是指「二乘的人」,二乘大家知道,「聲聞勝,辟支佛」這種的人,「覺」就是獨善其身,覺悟的人。用這來譬喻自己是較幼稚,同樣入佛法,聽佛說法,卻是停滯,這就是「譬如幼稚,見識淺小」,所以他所聽的法,他的見解,他所要瞭解就這樣就好,在《阿含》;「有」的因緣觀,他們已經接受了,《方等》、《般若》,這種「空」的道理,他們也瞭解;一切無所求,也不攀緣,但就這樣停在那地方。我們也有很多人是這樣,我把自己顧好就好,何必管這麼多事,不用啦!現在的修行者,也還有很多是這樣的見解。我們要發大心、立大願,不然我們對佛法的瞭解,還停滯在幼稚,就像在幼稚園裡一樣,還要老師不斷照顧,順我們的意,像這樣不會進步,這種「缺乏了遠見,只知自己周遭的事,法只瞭解跟自己有關,他就不瞭解天下事,不瞭解眾生的事情」,這些都沒辦法瞭解,只瞭解自己,沒辦法瞭解自己以外的人事物,這是沒遠見。所以常常「無名厚重」,就是還有無明,雖然說要斷煩惱、去無名,但光只要斷自己的周圍,「自掃門前雪」,我們自己門前的雪掃一掃就好,「不管他人瓦上霜」,這種只顧自己,不管他人,實在是有點「過頭淺見」,也缺少了「遠見」,這種人,就只會顧自己,斷自己的無名,沒再想到其它,這就是無明還是很重,我們修行要開闊天地間的真諦,不光只是瞭解自己生死的事情,我們應該要開闊天下間的事,所以有很多事情,「未有所識」,還有很多都還不知道,所以說是幼稚。

 

佛陀一而再,再而三的以各種方式讓我們理解,讓我們「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高明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2014/08/27晨語簡記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