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靜思法益團隊分享
20140829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得解之由 遠聞廣劫長時
是故慶幸 獲大善利得解
由是近聞 譬喻希有之法
解佛心懷 獲開悟之善利
很慶幸,我們能夠聽到佛法,其實現在能夠聽到的佛法,我們要感恩過去,應該是很長久的時間,就已經種下這個緣,有了緣的累積,我們才有這個因緣,在同一個道場,共同修行,共同接觸佛法,共同在佛法中,那最真實妙法,現在開始來聽、來說,不是少數的人,是普天下,多麼多的國家,多麼多的慈濟人,一大早,就像在美國,現在這個時間,美國有不同的時差,他們卻很精進,希望跟台灣一樣,也是一大早四點多的時間起床,也是用當天一大早四點多的時間,天未亮就要出門,集會在一個地方,同樣精進共修,同樣沒秒差。那個時間他們也在聽經,雖然我說(法)的這個時候,在台灣天才亮;美國他們也是一樣,選天要亮的時候,但因時差的關係,他們現在是下午或是晚上,這「絕對有時差,但是沒秒差」,這樣不知道大家瞭解嗎?
很感恩資訊組,應全球所要求的時間,就適應他們的時間,把訊號送出去;不管他們現在是中午,還是晚上,他們所「選擇」的是,「還是清晨一早的時間」。雖然這個時間,我們(這裡)這樣的感受,同樣地,他們慢半天,也是早上同樣時間的感受,慢我們十幾個小時,不過他們還是用早上的時間,時間同樣,卻是空間不同,這種「同在一個地球上,時間有時差,但我們的心沒有秒差」,同樣的感受、同樣的聽法,「這個不就是很長久以前的緣?」不知道幾生世所結來的緣,所以我們能同在一個地球上,在這大空間裡,距離雖然離很遠,時間有時差,卻能夠沒有秒差,不可思議!
這都是我們過去生,「遠聞廣劫長時」,很長久、很長久以前,有那個因緣,所以我們能夠這樣得解;「得解之由」,能夠現在來聽,現在瞭解這個因緣。因「由」是來自「長遠廣劫」以前的時間,譬如現在,我們能夠知道佛陀的時代,「舍利弗、須菩提、迦旃延、迦葉、目犍連」等等,他們也是這樣說,從長遠劫以前,那怕是佛陀在無數劫以前,不斷修行、成佛!現在在佛的面前,受佛教化,這都是過去的因緣而來,過去的因緣是這樣,我們現在的因緣,同樣也是這樣。「真理、法」,經歷千古而不變,這叫做真理。我們要相信,長遠劫以來的因緣,佛陀的時代是這樣;我們現在,還有未來長久的時間,也都一樣,有這樣的因緣,我們就要「慶幸」,「獲大善利得解」;這個時候,我們要很慶幸,因有過去的因緣,大家有緣再集合在一起,同時聽一部經,要很歡喜,能得到這樣的大善利;「聞佛法」。
同樣的道理,須菩提他們也很歡喜,雖然過去一段很長的時間,不瞭解大乘法,現在已經完全相信、理解了,所以他們就譬喻,「由是近聞」,因為最近才開始聽到,其實佛陀過去說法,已是四十多年,過去在《阿含》、《方等》、《般若》,他們聽這麼多的經,佛陀對無數人開講,有些根基較小的人,就跟他說小法;「根基較利」-大根機的人,就跟他說大法。這是時間;任何一個時間,大小法兼用,是因為對機不同,他們從開始就聽,一直到達「法華會」的時候,才真正「大開解」,是為了什麼開解呢?過去又是為什麼,怎麼沒去理解到?過去大家都認為,我顧我自己就好,佛陀是在教大根基,發大心、立大願行菩薩道的人,這跟我沒關,所以沒有用心,沒啟發他們的心,一直到《法華經》的時候,佛陀就開始針對,常常隨佛陀的弟子,這樣對機,讚歎佛;過去、現在佛的智慧,讚歎人人本具真如本性,提起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接下來就是「授舍利弗的記」,舍利弗可以成佛,未來要經過無量劫,很長久的時間,也可以成佛。但他在這麼長的時間,就要不斷廣度眾生,因緣成熟也可成佛,名為「華光如來」。大家聽到了,是啊!長遠劫的時間,佛陀也是用這樣長遠劫的時間,行菩薩道度眾生,以身作則而成佛。現在跟舍利弗說,未來的長遠劫,行菩薩道之後,也可以成佛,就是華光如來,廣度的眾生會很多。
因為這樣,所以須菩提等,開始啟發這念信心,雖然年紀老了,其實舍利弗年紀也很大了,年齡大家都差不多,現在舍利弗竟然被佛陀授記,未來廣行菩薩道,無量劫以後可以成佛,舍利弗可以這樣,我也可以,我若現在發心,未來一定行菩薩道,最後同樣也可以成佛,這就是從<譬喻品>開始,從<方便品>瞭解到,「佛慧」人人具有,從<譬喻品>相信,舍利弗都可以受佛記,何況說我們大家,所以信心大解;深信解悟,開始啟發了這念的信心,所以現在聽佛的法,真的是希有的法,「解佛心懷」,已經體解了佛的心。原來佛陀成佛之後,無非就是要指點我們、開示我們,開我們的心門,讓我們見到如來真如的本性,只是我們自己不會開,還是沒心想開,所以關閉了心門。儘管佛陀向很多種根基(的人說法),根基成熟的,就直接講發大心、行菩薩道,成佛的方法,他們體會瞭解,是因他們是根基成熟的人,這些人根基成熟,也要經過久遠劫,生生世世,同樣隨佛修行、聽法;這輩子再遇到佛,佛陀就向他們說「大乘法」,他們就能體解,馬上接受,能夠行菩薩道。
何況還有很多「助佛道場的發心菩薩」,就像「觀音、文殊、彌勒」很多很多的菩薩,這些都來助佛道場,這些都是修行者的典範。「菩薩道要怎麼走?看地藏菩薩怎麼發心」;「文殊菩薩已經是七佛的導師」,教過七尊佛,成佛的導師,同樣再回歸娑婆,在釋迦佛的道場現身,也是做人人修行的典範,「觀世音菩薩,過去正法名如來」,也是成佛,但他還是同樣來人間,同樣倒駕慈航,做行菩薩道的典範。所以在釋迦佛的道場,也有已經成佛,再倒駕慈航的菩薩,來示範;也有將要成佛的「彌勒菩薩」,來啟動在現在《法華經》的<序品>,從還沒成佛;未來「當成佛」,與過去已成「龍種上尊王佛」,教過了七尊佛的文殊菩薩,一個問,一個對答,看看這部「法華會」,是多麼殊勝,「有這麼多過去成佛的菩薩,倒駕慈航來護釋迦佛的道場」,《法華經》還有未來「將要成佛的彌勒菩薩來提問」,有過去成佛「七佛的導師」,現在「文殊菩薩這樣來回答」,這是在<序品>,我們要很重視,這《法華經》是多麼的殊勝,在佛陀一生的施教,是不可缺少的經典。
尤其法華經,佛佛道同,每一尊佛來到人間,同樣是「五十施教」,同樣也要適應眾生的根基,這樣一步一步來施教,卻是「最後還是一定要說《法華經》」,佛陀要入滅以前,《法華經》就是佛佛道同,「每一尊佛,講完了《法華經》他才能取入滅度」,這就是每一尊佛同樣的方向。現在釋迦佛也已經開講法華經,從<序品>就我們就要知道這部經,因緣非常殊勝,未成佛、已成佛,開始啟動,智慧第一僧團中的長老,舍利弗做「當機者」,請佛開講《法華經》,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現在的<信解品>,也是四位人人所知悉的「大比丘」;僧團的領導者,表達過去已疏忽了,佛陀所說的法,也表達自己年紀大了,現在啟發他們的大心,所以在<譬喻品>,所聽到的「希有之法」,對佛陀的心懷,大家都瞭解了,佛佛道同。現在這個時候來發心,「獲開悟之利益」,開始發心,開始對行菩薩道用心,這輩子就要好好開始,從這樣的起點,生生世世行菩薩道,這是他們現在,開始接受大乘妙法,那念心歡喜的表達。所以前面的文這樣說….
經文:「譬若有人,年既幼稚,捨父逃逝,久住他國,或十二十,至五十歲。」
「年既幼稚」,就是表示,所見還很淺,還沒有很深入。就是因為這樣,所以譬喻這念心,就像很幼稚的孩子,很頑劣,捨離父親到外面去流浪,久久不知要回來;經過多久?或十、二十至五十歲,表示可能也經過「行十善業,生在天道」,可能天福享盡,在人間善惡雜揉,所以再入於五道中。「『二十』就是再來人間,『善惡都有在做』,惡若越多就在『地獄、惡鬼、畜生』,『平平』就再來『人間』,『十善業完整』就在『天堂』」。所以這用「五十」來譬喻。我們昨天有說過「五蘊」,我們人人都有五蘊;「色、受、想、行、識」,每一天我們這個身體,帶著我們的感受,每天做事情、對人等等,都有很多感受,這每一樣,有時牽引我們去做十善,牽引我們去做十惡,所以「五蘊就有具足五十」,這是譬喻五十。「十、二十、五十」雖然這數字是這樣,裡面所包含的道理,大家要聽清楚,也要記牢喔!
記得,「十」是譬喻在哪裡?「天道,十善業升天」;「二十」是人間善與惡,造十善就再升天堂,造十惡那就要墮入「地獄、惡鬼、畜生」,所以這些全部在人間,光是在身體裡面,每天每天都在「五蘊」-「色、受、想、行、識」裡面,每一樣都能驅使我們做十善業、十惡業,所以我們日常生活是要多麼用心!
經文:「年既長大,加復窮困,馳騁四方,以求衣食。漸漸遊行,遇向本國。」
經文簡釋:
「年既長大」;喻原有之大乘心發動。過去所發菩提心,一歷識田,永為道種,故能重得遇佛良緣,此喻有習種性。
慢慢年紀大了,在這段時間,從幼稚離開,一直到這麼多歲,「五十,表示歷盡滄桑,這樣再加上窮困」,已經是很貧困了,我們「心裡已經沒有法了,全都是煩惱無明,真的落魄」。「馳騁四方」;就是到處流浪四方,所以「以求衣食」;只是求一頓飽就好。「漸漸遊行」;居無住處,所以何去何從?慢慢向著本國回來。這段文也要用心聽,意思就是說,「年既長大」,譬喻原有之大乘心啟動了,現在已經較成熟,已經年紀老邁,在佛的身邊已經四十多年,雖然過去聽的都沒有入心,不過還是在佛的身邊,雖然對大乘法還沒很瞭解,但現在已經開始啟動,願意入大乘心,原來都已經有的;我們人人本具佛性,那所以現在已經啟動原來的佛性,已經啟動過去所發菩提心,過去見到佛的時候,已經起歡喜心,就要跟著佛修行,也期待可以成佛,「那初發心」;過去見佛歡喜的初發心,那個菩提心,已經也開始啟動了。也已經「一歷識田」,「識田」我們要稍微瞭解,到底有幾個「識」?
「九識」:眼耳等六意識、七阿阤那識、八阿賴耶識、九阿摩羅識
「識」,普通典經都說到「第八識」,但是我一直跟你們強調「第九識」,其實這在《法華》中,或者是《唯識》大乘法中,有時候會提到「九識」,到了「第九識就是成佛的識」,那就是「清淨無染的識」,第一就要從「眼、耳、鼻、舌、身、意」,這樣稱為「六識」。六識常常在說,除了六識,我們面對外面的境界,每天用「五蘊心」,利用這「六識」,緣著外面的境界,去造作十善,或者十惡,「所造做過之後,就會經過第七識;阿阤那識」,這「第七識」它就是「思」,前面的「六識」就是「想」;外面的「相」映在我們的「心」裡,過之後就納入我們的「心田」,「種子就放入心田裡,所以稱為思」,「思就是從前面的『六識』,去緣那個『境』,如照相機攝入影像,叫做『相』,『相』去用『心』叫做『想』,這『想』再深入,納入我們的『心田』;把外面『善的種子』放在『田』的裡面,『惡的種子』也是放在這裡面,所以這一片的土地,就是緣著外面的境界,你就開始慢慢思考,歡喜的我要追求,不歡喜讓我生氣、憎恨,我就累積報復,所以愛恨情仇,都是放在『第七識』裡面,等待時機一到,『欲念的心起』,開始造作,因緣到了,遇到怨恨、仇的人,開始用心去計謀,開始做出了『十惡五逆』的事情,這是我們經過『阿阤那識』,第七識就是在『心田』裡面不斷去耕作、去造作,讓很多事情不斷發散出去。」
「做之後的結果,那『種子』就像,『秧苗』若插於田中,開始秧苗變成『稻子』,稻子成熟我們就要割稻,名稱就叫『稻穀』,稻穀就要『藏起來』,藏在哪裡?就是『第八識』,所以善惡的結果就是在第八識」,這第八識有善與惡,「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就是在這第八識,「第八識隨著我們的善惡業的因緣,去受生、受報」;凡夫都是用到第八識,修行也是都在這個地方。因為我們在修行,我們有因緣聽到佛法,我們發心來修行,雖然名稱是在修行,但對法還沒透徹瞭解,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善惡雜揉」,還是一直在造煩惱,雖然修行瞭解道理,要少欲知足,但是無明煩惱,塵沙惑我們還沒斷,還沒乾淨,所以我們還在「阿賴耶識」,今天才用到這裡。
若我們能進步,再向前前進,煩惱都斷盡,就像是「舍利弗、須菩提、摩訶迦旃延、摩訶迦葉、摩訶目犍連」,他們煩惱都已經斷盡了,現在開始,要啟發他們的大心了,這叫做「一歷識田;從凡夫六識、七識、八識都經歷過來,心都已經清淨,開始要啟發大心,已經接近了九識,都瞭解,不受污染了,這叫做一歷識田;清淨無污染的第九識。」
「永為道種,故能重得遇佛良緣」,現在已經接近了第九識,其實這才是我們真正的「道種智」,「道種就是智慧」,道種智就是佛智;「道種智、一切智,這都是佛智」,佛智清淨,這是一種清淨的智慧,所以「重得遇佛」,已經開始接近真如的這個緣,這就是譬喻「有習種性」,我們現在雖然才開始斷了煩惱,現在才開始啟發有習種性;「有習」,有機會開始接近真如的本性,來體會佛的心意。接下來說
經文簡釋:
「加復窮困」;未曾修慧謂:無七聖財名窮。
年紀已經大了,到了五十,這樣的經過「加復窮困」,過來的時間,已經年紀越來越大,感覺到老邁,過去這麼長的時間,在五趣流轉,這段時間真的很長,所以既然「老邁,又再窮困」,這是在譬喻一個人的人生,小時候離開富有家庭,長大在外面流浪,現在已經年紀大了,又一無所有,這就表示「加復窮困」,意思就是說「未曾修慧」,過去只是「達到智」,還沒「達到慧」。他們在修行期間,「智」,大家都知道了,是「分別智」,只是知道「這不能犯到,那不能做」,還沒到達「眾生平等」,還沒到達「體解佛陀所說,人人能成佛」,他還沒去理解,人人能成佛,所以「未曾修慧」。
*「七聖財」為信、精進、戒、慚愧、聞捨、忍辱、定慧。彼諸眾生不護此故,名極貧窮。為五濁八苦所燒名困。
沒有「七聖財」名叫做「窮」,在過去的修行中,所缺少的就是七聖財。什麼是七聖財?那就是因信不深,精進不夠,戒雖然有修,還沒有到達「大戒」的程度;「慚愧」,過去的修行還沒有起慚愧心,別人這樣精進,我們只停滯在那地方,這就是還沒啟發,還沒有慚愧心,聽法還沒有到喜捨的程度,在人群中不堪忍,因不堪忍,所以定慧不夠,這就是欠缺。我們若要將七聖財具足,「信」就要很深信,「精進」就要不畏懼,要勇猛精進,在人群中廣度眾生,不受眾生煩惱來污染我們,這才是真精進,「守戒」,不管他是在污泥中,五濁惡世中也不怕,同樣入五濁惡世,不受濁氣所污染,這才是真正「無漏的戒」,這也叫做「戒財」。「慚愧」;要時時有慚愧(的心),「慚已愧人」要要常常保護我們自己,「欲念、憎恚不要遇境就生起來」,不要!「應該對自己時時要縮小,對別人要尊重,這叫做慚愧心」,這就是「聖財」,聽法要用心聽,聽之後我們要懂得喜捨,就是布施,造福人群,這也是財,我們法入心來,才能夠「忍辱」,在芸芸眾生中,就要會忍辱;「人群中修行,個人有個人的習氣,你要心寬念純,要善解包容,在人群中不起懈怠的心,所以必定要忍辱」,這樣才會是我們「修行的財」,才會得到「定慧」;「戒、定、慧三無漏學」,這樣我們才不會退失道心,這叫做「七聖財」。
須菩提他們自己發露懺悔,這七項我們都沒用心,所以說起來「信」根不深,「精進」不透徹,這種三無漏學沒盡,常常就顧自己斷煩惱,不顧他人等等,這全都是欠缺,所以叫做「窮困」,因為我們欠缺了這七種聖財,「聖財就是法,就是虧欠了成佛的方法」,所以「彼諸眾生,不護此故」,對這些眾生,我們就是沒去發這個心去庇護,對我們自己的修行,也在漏失中,這種的漏失,就是逃避,所以前面說,「聞法疲倦」,聽法聽很久了,所以生出了疲倦的心,所以他就不精進;度眾生,救眾生不歡喜,沒有起歡喜的心,因為這樣「名極貧窮」。
所以常常說我們慈濟人,在還沒聽法以前,大家就已經具「七聖財」,我們同樣在人群中,付出還要說感恩,慚愧慚愧,懺悔懺悔,常常對人縮小自己,尊重他人,這種已經都在人群中做了。現在聽了之後,已經知道,這些法我們都有在力行,我就在這七聖財中,開始幫助我們慧命成長。「七聖財若是欠缺,就是極貧窮」,就是在「五濁八苦」中,就已經困在這個範圍裡面,在五濁惡世裡面,受這八苦,八苦應該都知道了,「生、老、病、死、怨憎恚、求不得、愛別離、五蘊熾盛」,這全都是人間的苦,就是因為缺少了這七聖財。
經文簡釋:
「馳騁四方,以求衣食」;馳騁四方:輪回四生,奔馳騁走於生老病死險道。
因為這樣「馳騁四方,以求衣食」,在這中間四方追求,僅求一頓飽,這表示我們「輪迴四生,四方馳騁」,就是在「四生」,「卵生、胎生、濕生、化生」這叫做四生,所以馳騁四方,以求衣食,就是這樣在生活,在這四生裡面,這樣「生死、死生輪迴六道」裡面,我們受盡了很多「生老病死,在人間的險道陷井」,所以我們學佛要很用心,在時間中,好好把我們的心顧好,修行是歷劫以來所結的緣,現在趕快把握在未來長久的時間,我們也有成佛的那一天,我們才能夠有「法財」,法的財富,才能滋潤我們的慧命,我們要時時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