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靜思法益團隊分享
20140831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昔日般若轉教菩薩法
豈至於今日全蒙等賜
四十餘年來法未入心
不求而自得慶幸歡喜
我們知道,講經聽法都是很辛苦,佛陀的時代,講經說法,只是一目的,要怎麼樣讓弟子能夠聽得懂,可以瞭解,這麼多人根機不同,也都要適應根機,尤其是聽法,前後不整齊,前面來的人聽,反覆聽,後面來的人,前面沒聽到,所以佛陀,「第一要適應根機,第二要讓人人前後合一,法都聽懂」。就像是阿難,大家推薦他來做佛的侍者,阿難就有一個條件,前面二十年佛所說的法,我都沒聽到,佛陀要再重新說,讓我瞭解;可以讓我聽到過去二十年前,佛陀所說的教法。同樣的道理,不只是阿難,多少人前前後後來聽法,佛陀一定要讓他們,雖是現在才聽,也知道過去的法,所以我們常常說,「舊法新知」,過去說的話,所做的事情,現在新進的人,應該也要瞭解過去的事。不然佛陀「五時說教」,這五時說教,不是說四十九年以前,阿含經說了十二年,就停下來;其實他一開始說「四諦法」,一直到佛陀入滅前,佛的遺教,還是要大家重視四諦法。可見,佛陀的教法,所講的經,任何一個時候,大小乘都是一起說,看看根機,什麼樣的根機,就說什麼樣的法,所以前後佛陀所說法,也是要一直不斷這樣說。
所以我們說「昔日般若轉」,所說的《般若》,以前還有《方等》,《方等》以前還有《阿含》,所以這是《阿含》、《方等》、《般若》,這都是佛陀一生中,每天每天,向他的弟子群所說的法,不管出家,還是在家弟子,佛陀還是一樣,周而復始;說一輪了,再來一次,就是這樣不斷說這些道理,難道說,是一直到現在的今天,佛陀才開始說,說他成佛的一乘實法?不止喔!這一乘實法是佛的本懷,一開始他就說了,只是我們聽不懂,所以他就要用種種譬喻,用人事物來譬喻「法」,法大家聽不懂,再用人事物來形容,其實內涵道理,都是很深的道理,並不是說<阿含>的時候,道理就是很淺,不淺喔!很深!光是四諦法的一個「苦」字;一字苦,四十幾年來就已經說不完的「苦」,一直到佛陀涅槃時;「示現涅槃」,看阿難多苦啊!多少的弟子名稱說;「視生死如歸」。應該對生死解脫,但是佛陀將要「示涅槃」時,大家是多麼的苦啊!生離死別是人之常情。我們也看到,很多弟子聽到訊息,從很遠的地方趕回來,這是適合常情,平時世間的情就是這樣,這就是「不捨」,捨不得啊!佛陀將要入滅了,世間的人依依不捨,所以說起來,人生,哪怕是覺悟的團體,佛陀這位覺者將要入滅,這團體的人還是一樣,就是表露出那份人間世情,所以說佛陀開始說法,「第一次轉法輪,就已經說盡了人間法」,不是到今天才開始。
「豈至於今日全蒙等賜」,佛陀不是到今天法才全透露出來,其實從成佛的那一刻開始,一直到講《法華經》,都是一樣,只是我們眾生還是「迷惑著」,沒辦法透徹體會佛陀的本懷,佛陀內心在說的話。真的是大家不瞭解佛心,儘管佛陀盡心說法,弟子卻無法瞭解佛的心,不是到今天我們才瞭解,這是過去佛就這樣說,只是我們現在才知道而已。
所以說「四十餘年來法未入心」,這只能說我們眾生啊,佛陀說法四十多年了,可惜我們人人,法還沒真實容納於心,只是聽,知道啦!瞭解啦!有入心嗎?慢慢來!有多久的時間可以慢?一拖下去,四十多年了,須菩提等年紀朽邁,已經表露出,過去聽法,雖然佛陀講法很久,他們也聽得很疲倦了。這是須菩提等,僧眾中的領導者,這幾位與大家的心聲。所以法未入心,四十多年了,佛陀從開始說法一直到現在,無不都是要我們人人能體悟佛的心,佛陀已經很盡心說法,只是期待弟子可以體悟,人人卻沒體悟,佛陀向利根機的人,講<阿含>說<般若>,不管是很深的「因果觀」,非常的奧妙,在「阿含時」佛陀已經開講了;「因緣果報觀」,我們卻當故事在聽,沒有當這是真理,「佛陀用種種人事物來說法,大家都感覺,這不過是人事物而已,我們要瞭解,這是透徹的真理。」所以佛陀再說<方等>一切皆空,<般若>鼓勵人人要更上一層樓,所以「空」;「般若的法,一入『空』,大家就說『入空門』,真的都是空嗎?名稱上『說空』,煩惱是沒空,但是佛陀在世的時候,弟子已經接受了佛陀的法,瞭解一切皆空,不過就是往『偏空』去了」。所以佛陀才趕緊再轉一個方向,《法華經》;「空、有」會合,將這些「因緣譬喻」,與佛最甚深的智慧,甚至「真空」又再來說「妙有」,要實行菩薩道,這是到《法華經》才完全會合起來。
其實這些法,四十多年來都是這樣說,只是我們來到《法華經》,將這些法很明顯會合起來,所以說,大家四十多年來,法沒有入心,就是守在「偏空」裡,沒想要再斷除煩惱,處眾入群去度眾生,他們沒興趣,所以不求,但是現在瞭解了,這是要求的法。「你要學佛,要成佛,要進入大涅槃,就是真正完全不執著,心沒受污染,真如本性能夠讓我們運用自如,去來無礙」;我們就是要訓練,去來無礙,這才是真正「大解脫」。「去」;就是在這個人間,「示滅去了」。但是諸佛菩薩沒有停,還是再進人群中,在人群中不受人群污染,生生世世,這是最近這幾天,一直與大家強調的。
只是人間事項,佛陀這樣說,弟子就做示範,「舍利弗、須菩提、摩訶迦旃延、摩訶迦葉、摩訶目犍連,這些都是大弟子,這些人都是隨著佛陀去來,緣很深的弟子,都是在人間生生世世,隨著佛,造道場,度眾生」,到了《法華經》,佛陀也年邁了,這些大弟子,也是朽邁老了。所以在這個地方,現這個境界,來向佛陀懺悔,他們過去聽法沒認真;「難道真的是他們沒認真嗎?」他們全都是「覺悟的人」,怎會不認真!其實,這是在跟我們後輩的人說法,要讓後輩的人;「就是我們」,現在修行者要警惕,希望人人都要以他們做典範,他們這樣認真修行,在「法華會」上,竟然自己告白說,自「己沒有認真」,真是這樣嗎?所以我們不要說,「那個時候佛陀的弟子,他們就這樣,這麼不認真,聽經都會累了,我們也應該同樣會累,所以師父你應該要每天說,你要說給全球的人聽,(至於)我,沒有聽沒關係,全球的人在聽就好。是不是有這樣的心態?若有這樣就「倒反」了。
須菩提,是要「叫醒」我們未來修行者「這念心」,希望人人把握當下,能夠珍惜法,大乘法一定要入心,不只是法入心,法要用在人群中,這是須菩提等,他們大家的用心。所以說「不求而自得慶幸歡喜」,這是表示那份的歡喜,現在啟發了大心,法已經入心,我們也已經開始發願,舍利弗已經受佛陀授記,現在就要輪到我們,大家也能得佛授記,過去不敢想,現在得佛授記的時間將臨,所以他們歡喜,希望人人能瞭解,聽經要聽入心,過去古賢大德用盡方法,也像是在聽故事,其實他們的表現,就是做我們的典範,所以我們要用感恩心來接受,他現相人間,做我們的教法。前面的經文這樣說
經文:「年既長大,加復窮困,馳騁四方,以求衣食。漸漸遊行,遇向本國,其父先來,求子不得」
我若說到這裡,大家還記得嗎?「窮困」,這已經「一十、二十至五十歲」,這已經是在「天與人間」,在五道中輪轉,已經把法都漏掉了,在人間造了很多業,在五道裡面,所以表達了窮困,來到了現在;就是兩千多年前,這個因緣,受佛陀生生世世的教育,他們已經體會到了,現在自己表示出,過去在四生五道裡,欠缺了法,所以「以求衣食」,已經很欠缺。「漸漸遊行」,落得一輩子很落魄,這樣遊行,漸漸「遇向本國」,表示說遇到佛法之後,佛陀所說的法,他也已經慢慢接近,理解了;開始知道,向我們真如本性開始慢慢靠近,已經接近到「其父先來,求子不得」,又是在形容,父還是「先來」,來到哪裡?來到「三界」,我們昨天都說過了,隨著眾生的因緣,「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隨著眾生的去處,「欲界是包含六道,色界就是開始要修行的人,但是煩惱未盡,無色界就是還有塵沙惑的煩惱」,像這樣還這麼多眾生煩惱未除,苦難偏多,所以佛陀生生世世,「尤其是兩千多年前,現相成佛,這就是他所『依止』;他的依止處,那個『本處是佛宅』,菩薩都是從佛宅中來,那佛宅就是『真如本性』,就是『第九識』全都沒受污染,也不會再受污染」,這真如本性,從佛宅中來來回回,所以叫做「先來」;已經先來來了,所以求子不得。佛陀已經覺悟,覺悟到那真如本性完全不受污染,這是佛覺悟的本性,故叫做「先來」。佛覺悟之後一直講法,在三界中不斷說法度眾生,但眾生能接受的人,實在很少,真正能體會佛心的人,真的很難,所以「求子不得」。下面接下來說….
經文:「中止一城。其家大富,財寶無量,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玻璃、珠等,其諸倉庫,悉皆盈溢。」
經文簡釋:「中止一城」
*「約理說」;喻佛住大乘平等法城,只居菩薩。佛本欲教以大乘,故住於大乘一城求之。
「中止一城」,就是喻向道理來解釋,就是譬喻「佛住大乘平等法城」,佛陀的慈悲已經平等了,這是一種譬喻法,我們人人本具真如本性,人人都有一個「心宅」,這是譬喻法的城,我們「真如」的源頭就是「法」。居住菩薩這個地方,這個法城,完全都是菩薩;發大心立大願的人,才能體會到在這個心宅。若能體會到佛心,我們瞭解了,就可以行菩薩道,所以「只居菩薩」,在這個城的裡面都是菩薩,「佛本欲教以大乘,故住於大乘一城求之」,所以他的心宅,就是完全在教人人,你可以進這門來,那就是要「行菩薩道」,是「大乘法」。就像我們要入大學的門,一定要經過考試,分數及格才有辦法入大學的門,這是同樣的道理,佛陀所要教育的,是希望人人學歷要更上一層樓,用這種的教法。
*「約事說」:喻佛一大事因緣應化人間,以八相成道,應人間住世名為一城。
若是「約事」來說;「向事」來解釋,就是譬喻「佛陀為一大事因緣,應化在人間」。剛才是說「很深的理」;那個「城」;是在我們人人本具的真如本性中,你要到什麼程度,才能體會到你的真如本性呢?你就要先發大心、立大願,在人群中「去來無礙,不受污染」,這樣就已經「入門」,到菩薩的境界。若是「約事」,那就是佛為了要度眾生,二千多年前,他降兜率,下皇宮來,開始出生,在年輕的時代,他體會人生無常,出城出家去了,開始修苦行,覺悟天地宇宙的道理,然後用方法來「度眾生、轉法輪」,這樣一輩子,八十年的時間,這就是事項。一大事因緣來應化人間,他「八相成道,應人間住世」,這樣叫做「一城」。他出生在迦毗羅衛國,教育在印度、在天下,他應化生在人間,所說的法普遍在人間,這就是「譬喻一城」,就是以「約事」來說。
經文簡釋:「其家大富,財寶無量」
*「其家大富」:佛報身所居報土,是化佛之家,具足萬德,喻為財寶無量,故名大富。
「其家大富,財寶無量」;其家大富是表示,「佛陀報身所居的報土」,就是他來人間的「依、正二報」,依國王、夫人的因緣,生在皇宮,這是依這因緣而來,報在娑婆世界的地方。他體會人間種種,所以他的志願就是要「救度眾生」,最後成佛。這就是他的依、正二報,這地方;「娑婆世界」是他自願來的地方,不是受業力牽引,是他的「誓願」,佛陀的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發這種誓願,眾生還沒度盡,眾生還在三界中煩惱未斷,還在造作無明業力,所以佛陀他「依娑婆世界為他的報土」,所以我們現在「娑婆教主釋迦牟尼佛」;我們現在娑婆世界的佛,還是釋迦牟尼佛。這是佛陀他發弘誓願,不斷來人間,「法留在人間,依法修行」。那人也是生生世世,依這娑婆世界而來,這是佛他的應化身,也就是他的家,娑婆世界是他的家。
「具足萬德」,每回來到人間,就是要「具足世間所需要的財富」,所說的財富就是「法」,要應世間法,要入世間,隨世間法來施教,所以這「娑婆世界是佛陀的應化土,也是佛陀的大家庭」,佛陀還是用無量盡的智慧,因為他是宇宙大覺者,生生世世應世間法,這樣來度眾生,所以「具足萬德,悲智雙運」,在人間不斷(來去),有德才有辦法度人,「譬喻財富無量,故名大富」。所以「其家大富,財寶無量」,這是表示「佛德」,佛的德是「慈悲與智慧」所顯現出來,以無量數的法來度眾生。
*「財寶無量」:喻佛功德教化之法大盛。佛有五度福德為財,般若智慧為寶,導一切法皆入大乘,故為無量。
*「五度福德為財」:(1)布施慈心,布施物。(2)持佛戒,慎身口意。(3)忍耐一切心不動。(4)精進堅持一切善。(5)禪定心,止住一處。
「財寶無量」就是譬喻「佛功德教化之法大盛」,佛陀的功德已經累積、累積,累積到很多,常常說「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他生生世世來人間,時代不同,眾生的心態也不同,所以他已經累積了很多的「功德」,不斷來教化。這個法「大盛」;所教化的法是很大,很旺盛的法。天底下沒有一項法,佛不瞭解,佛有「五度福德為財」,五度福德的財是什麼?是這麼簡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
(1)「布施」教我們如何「慈悲」來布施身外的財物。
(2)「持戒」,有戒我們才能防非止惡,才不會去造煩惱、造業力,所以要謹慎,戒是要謹慎我們「身口意三業」所造,所以我們說話要很小心,做事情要很謹慎,要顧好我們這念心。
(3)「忍辱」;修行就要忍辱,不管世間人事物有多麼困難,我們為了眾生,為了自己修行,「自覺、覺他必定要受持忍辱」,一切的心,不管遇到什麼都不動,不要受到人事物動搖我們這念心。
(4)「精進」,要堅持一切善,也要勤,戒除一切;「諸惡莫做,眾善奉行」,這我們要很堅持,才能得到禪定。
(5)禪定,就是心堅定,止住一處,止住於哪裡?止住於我們這一心,原來清淨的本性。
所以佛陀用這「五度」教我們去造福人群,這就是「財」。若是「般若智慧,就是清淨的智慧,就是寶」,所以我們都說「六度」,現在「五度為財,後面的慧就是寶」,外面(前五度)是要「用」,我們要用,「智慧」是我們本具清淨的佛性,這就是「寶」,所以「導一切法皆入大乘」,引導大家,用這麼多的法,不管是「四諦、十二因緣、六度」,這無不都是要度我們,將法都體會到,用這種愛的力量,為人間付出,這就是「入大乘,故為無量」,我們要做的事情很多,所以要用這麼多的方法。
經文簡釋:
「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玻璃、珠等」;金銀等七寶,喻佛七聖財豐足。
「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玻璃、珠等」這是表示「七寶」,是不是有七項?這就是財富,就是七聖財,兩天前才說過,要信、要精進,要慚愧…等等這七聖財,譬喻「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玻璃、珠等」;玻璃應該也是琉璃,這在世間,人人都視為寶,其實修行,我們對這些東西;世間之物,這些東西它原本就在世間,何必貪(取)擁有,我們不用「貪為己有」,這些東西很自然本來就是在世間。我們這時若說到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珍寶等等,「世間人就是破壞」,若沒去破壞山礦,怎麼會有金、銀;怎會有這些琉璃,珊瑚、琥珀呢?這些珊瑚、琥珀,是在海裡,在礦中等等,凡夫為了這些東西,破壞大地,就是「一念貪心起」。其實「佛法就是用世間人,最貪戀的東西,將他轉回來,就是轉貪為施」,布施;你要布施,自己「要儲蓄我們的『內財』,我們的內財就是法寶」,所以我們要有這法寶,七聖財要很豐富,這是一種的譬喻,世間人最愛的,而我們「修行者最愛的是七聖財」,「六度」或者是「五度」,就是財寶。
經文簡釋:「其諸倉庫,悉皆盈溢」
*「其諸倉庫」;倉儲指有為功德,可養慧命;庫藏指無為功德,可安法身。
「其諸倉庫,悉皆盈溢」,「倉」即是「倉儲」,表示「有為功德,可養慧命」;有為功德就是我們在造作,在人事物中,我們在造作,我們去付出,付出我們才有辦法真正有資糧,就如我們的心有一片田,你要趕緊很「殷勤耕耘」我們的心地,就要再「播下種子」,我們若只是耕耘,而沒有播下種子,這片「土地是空的」,所以我們「光修行不夠」,還要去「造福人間」,這是「有為的功德」,這就是在「養我們的慧命」。因為你在人群中「不經一事,不長一智」,這幾天都一直在講,你若不認識一個人,你就不懂一件事,因為你瞭解一個人,你就瞭解一本大藏經,每個人家家都有一本經,不管是好念,還是不好念,總是人生的一本經,所以我們若能入人群中,體會更多的人間事物,就能夠更幫助我們道心堅固,所以「有為功德,可養慧命」。若是「庫藏,就是無為功德,可安法身」;無為功德,不只是說,「做!入八藏」,不是入第八識(藏識),還要再將它藏入第九識,我們要「應用」,要「啟動」我們第九識,清淨真如的本性,到那個時候就「可安法身」。
*「悉皆盈溢」;充滿於內曰盈,流於外曰溢,喻佛德無不盈溢圓滿。
「悉皆盈溢」;盈溢就是充滿於內,已經很滿了,我這倉庫很多,這很多的倉庫都裝不下了,還溢出來到外面,這就表示「佛德無不盈溢圓滿」,意思就是,佛除了「自利以外,還利他」,他對法已經非常瞭解,自己自度還度他,這就是佛陀他覺悟宇宙萬物真理,「曠長劫」;很長很長的時間,遍虛空法界。「佛陀的德,佛陀的慧,無不充滿了虛空法界」,我們常常在做晚課時,(會誦到)「虛空有盡,我願無窮」,這就表示「佛陀的願力」;願有多大,身體力行,德就有多大。所以「佛德無不盈溢圓滿」,已經「遍滿虛空法界」,無不都是佛德存在,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