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4/09/04晨語簡記

向下 
4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4/09/04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2014/09/04晨語簡記   2014/09/04晨語簡記 Empty周四 9月 04, 2014 6:42 pm

感恩靜思法益團隊分享
20140904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父求子不得
子遊聚落等
到父城求衣食
父子共處一城
同在本地風光
唯是子不識父
不見本來面目


看來大家應該差不多清楚了;我們這段經文一直在說,幼稚的孩子離開了父親,在外面流浪,父親也一直在找孩子,孩子到底去哪裡?年、月、日,隨著日子不斷消逝,父親年紀也漸漸老邁,孩子到底在哪裡?父親還是沒捨去孩子的心念,還是在找孩子!但是孩子,從幼小的時候,就離開家庭,一念貪玩的心,出去就不知回來的路,在外面放蕩,在外面什麼事情都做,什麼樣的朋友都交,所以離開了家庭。外面的環境很複雜,所以經過了一十、二十至五十歲了,五十歲也已快進入到老年的時候;中年已過,將進入老年的時候。身體已一無所有,幾十年間,就是這樣貧窮、流浪,為了生活流浪,有什麼工就去做什麼工,有什麼事情,人一叫我就走,像這樣,跟凡夫不是一樣嗎?凡夫,一輩子庸庸碌碌,我們到底怎麼來人間?其實我們都不知道,就是來了,就是在這樣的家庭生活,隨著這個家庭,隨著這個社會,隨著這個大環境。隨著我們跟社會接觸,我們做什麼事情,周圍的人來影響,我們就隨著環境的影響,就去做什麼樣的事業,有時做得很好,也很成功;有時很努力勞碌,但是怎麼樣也不會成功,像這樣的人生,一生勞碌,只為了求能生活,為了生活,好事情、不好的事情,就是這樣,為了生活在走,為了生活在做,這些在人間看來,有多少呢?


  所以有一回佛陀遊化諸國,阿難跟在佛陀的身邊,忽然間問佛陀,「佛啊,為什麼,眾生的名叫做眾生?」佛陀看著阿難,你不知道為什麼眾生的名字叫做眾生嗎?是啊!我還不知道,人就是人,佛陀為什麼將他稱為眾生?佛陀就向他說,眾生就在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就是依著種種會合,在人間生活,這是其中人間的眾生。阿難就問,就是人,人就是在人間生活,佛陀就說,你知道,人類在生活中,具足了五蘊,色受想行識,這五項就是在生活中,眼見色起貪愛,愛恨情仇,這是因為眼根與外面境界會合,因為這樣的欲,生起了種種追求,造種種業,這種的生活,就是因為有這些貪愛感受,「求得」,或者是「失」,得失心的感受。所以生起了「怨、恨、仇」,這就是感受。因為有感受生起,就造種種的業;有了感受,所以有行動,身體的行動,口的造作,身體的造作,言語的說話,「綺言、兩舌,妄語、惡口」等等,這就是因感受,表達出行動,語言惡善的口業,身體善惡的造作。所以很多很多的惡業,就是從「身、口、意」產生,因為所造作的一切,歸納在「識蘊」裡,眾生就是迷,這個「識」,就是由他所造作的善惡業,歸納在「識」的裡面,就因為這樣「萬般帶不去」,這樣「識業」隨身,因為這樣的「生死、死生」,就是從五蘊所生起的種種人我是非、愛恨情仇,這樣交連不休,所造作,所產生的善惡,生生世世在這個業識中,周而復始,一輩子過了之後,再造作,還是這樣,經歷了無數生死,這叫做「眾生」。人生如果懂得「五蘊」,五蘊的道理若能清楚,自然就可以防非止惡,那就是要在教理中,來約束我們的身行。


  佛陀再拿出一比喻,比喻一個聚落裡,有一群孩子;男男女女很幼稚,他們在一片土地上,有一大堆的沙,一群孩子在那裡,分出這塊土地是你的、這塊土地是我的,每個人佔一片的土地,以土地來分界。男男女女,不管男生、女生都還很小,大家互相討論,我們去這塊、你去那塊,畫起不同的界線,並在那地方拿土與沙蓋房子,一堆一堆,這是我的房子,那是你的家,我這個地方有什麼倉庫,各盡他們心中想要的,去造作他們的家。有的人畫很大一片,這你的,這我的,我們就是一個城,就是一個村落,在那地方,其他人站在那裡看,看了說,不是!這一塊你應該移過去一點;這塊不夠,我要再大一點。我的房子都蓋好了,為什麼要讓你?就這樣互相起了爭執,孩子互相吵架,為了佔領土地,我畫這塊不夠,所以你要移過去一點;他覺得說,我為什麼要移過去,你移過去我也不夠,所以爭執起來,就開始你推過來、我推過去,彼此間吵架了,就在你推我,我推你之間,跌倒了,整群孩子都靠過來,孩子們推來擠去起了衝突,因為這樣,那些用土蓋起來的房子,他們城、村莊的範圍完全模糊掉了,看不出來是你的、我的。在這時,有位阿伯走過來,本看到那些小孩在玩,覺得很有趣,在旁邊一直看,看他們畫土地,個人蓋房子,蓋好再取名,之後覺得我「欠這缺那」,互相擠、互相推,這位阿伯在哪裡看,搖搖頭,這群小孩這樣佔領來、佔領去,這麼小就有這樣的「欲」,再看到他們開始衝突、開始吵架,推擠沒幾下,孩子們跌倒,把這些東西全都打散了。


  阿伯就站起來,為小孩當「公親」(調解人),孩子們來,聽阿伯說話,大家都站在這裡,想一想,你們是在這裡「玩」唷!大家在遊樂,(這些)玩的東西到底是誰的?大家都搖頭,不知道誰的?你們用什麼蓋房子?用沙子、用泥土,你們的東西現在在哪裡?大家認真一看,在這裡,但是壞掉了!阿伯就說,是啊!你們是不是都好朋友,大家點頭說是,大家既是好朋友,現在在吵架,是為什麼吵架?大家再搖頭,不知道是嗎?阿伯問不知道嗎?不知!阿伯就說,「為了那些土,為了那塊不是你們的土地」,你們用心去造作這些東西,看看這些東西,只要你們「一點衝突」,這些東西都沒有了,這樣吵架對你們有什麼好處?沒有好處!現在(事情)過後,大家還是不是好朋友?大家互相看了一下,其中(年紀)大一點的人就回說,是啦!大家都還是好朋友。大家趕緊靠過來,手牽著手圍在一起,我們以後不要為這種沒有用的東西,沒價值的東西計較。阿伯說,是呀!「人生最重要的是懂道理」,你們若吵架,父母生氣就是不孝,大家在玩,彼此就要用功,要瞭解道理,這樣對你們才有所得,大家看到阿伯,歡喜了!感恩阿伯的指導。


  佛陀說到這裡,就對阿難說,不人生是這樣嗎?人人都是這樣,五蘊到底是什麼?日常生活中,外面色是什麼?到底大家清楚嗎?這種「假象和合,終歸散盡」的東西,我們每一個人,眾生呀,就為了這假的名相,在這人生爭奪,都是因為這樣產生而起,所以名叫做眾生。在五蘊中一念偏差,起心動念,造了很多的業,在五道四生中,沒有休止的時刻,所以在五道中,種種的生物類型,這樣也叫做眾生,「眾生就只在一迷字」,子幼稚迷了,所以他離開了家庭,在外面流浪一輩子,生活很辛苦,不知道做多少事勞動的事情,但還是落得一輩子貧困,這跟我們人生,不就是一樣嗎?所以「子遊聚落」,就像我們眾生,在四生六道中流動,都是因為我們生生世世的五蘊,起心動念;現很不容易,我們可以與佛有緣,但因我們善惡雜揉,我們有做善,但過去也有懵懂無名的煩惱做惡,所以一輩子在人間。善與惡;善的我們會遇到善知識,「善知識就是已覺悟的人,佛、菩薩倒駕慈航在人間」,我們可以隨善知識來接受道理、接受法,這樣生生世世,能夠有幸見到佛,與佛同世,這實在是很慶幸。


  這是昨天說過,很慶幸!已經漸漸靠近,「到父城求衣食」,在求衣食,過去離這個城到遙遠的地方,那就是凡夫啦!在四生、六道流浪,慢慢有了善業累積,有善知識的指引,慢慢與佛結緣,這個緣,越來越成熟,所以我們會漸漸到父城;到父親所住的地方,來這個地方求衣食,就是在這個地方求法,現在所求的,那就是「莊嚴衣、道糧食」,昨天說過,「八正道」與「三十七助道品」,那就是我們已經慢慢接近了佛法,所以「以道為糧,滋養我們慧命,以戒為衣,讓我們有莊嚴衣,讓我們行為防非止惡,我們的身行,所造作的一切,那就完全在人生軌道上」,這樣慢慢接近佛法,在佛法的道路中走,這樣就是到佛城求衣食。


  「父子共處一城」,已經進來到父親城中,但是「同在本地風光」,同在這城裡,卻是孩子還不認識父親,一樣在父親城中,但是不認識父親,就是「不見本來面目」,雖然人人知道,人人本具如來真如本性,我們現在都知道;但我們也同樣知道,在真如本性中,我們還沒有辦法,真正跟真如本性會合起來,因為還有無名,還有煩惱,還有一層隔閡,所以還無法真正認識到父親,還無法自己見到本來的面目,這就是譬喻「眾生流浪」。就像佛陀用這樣的比喻,人生都在五蘊中,比喻孩子這樣玩,跟人生不都是一樣?將假的認作真,再互相造業衝突,無不都是愛恨情仇,你我彼此佔有,你爭我奪,變成人間這樣混亂。前面經文說:


經文:「時貧窮子,遊諸聚落,經歷國邑,遂到其父所止之城。」


  那個時候貧窮子一邊找,為了生活一直走,不知不覺已經靠近父親的地方,下面這個文再說:


經文:「父每念子,與子離別五十餘年,而未曾向人說如此事,但自思惟,心懷悔恨」


經文簡釋:
「父每念子」;父心不離子原在一處,因由彼子一念心動,五陰俱生,具五十惡,遂與子離別五十餘年,遠逝他方不復相見。


  父親一直掛念孩子,日思夜念,日夜都在想念孩子,父親的心永遠沒離開小孩,還是在本地裡,卻因「孩子一念心動」,這就是比喻「五陰俱生」。剛才說「五蘊」,阿難問佛為什麼叫眾生?「五蘊就是五陰」,因為五陰一動起來,「一念無明生三細」,所以動起了五蘊,所產生起來「具足了五十惡」,我們之前說過,因為看到色,開始起心動念,十惡業就開始;「一個蘊生十惡,五個蘊生五十惡」,所以五十惡,「遂與子離別五十餘年」,這樣父親跟孩子的距離,佛已在覺悟的境界中,眾生在迷,迷就流落在四生五道中,所說的「五十餘年」,就是說「天、人、地獄、餓鬼、畜生」,「餘」就是有「阿修羅」,這樣叫做五十餘年,不只是五十而已,還有阿修羅;天也有阿修羅、人也有阿修羅。阿修羅就是愛發脾氣,畜生中也有阿修羅,地獄更多,人常常會起衝突,就是阿修羅;人在發脾氣,就是阿修羅現前,這就表示人人每天、每天在阿修羅中,在我們自己,在別人都有,所以叫做五十餘年;除了五道之外加上阿修羅道。因為這樣「遠逝他方」,所以越離越遠去了,越來越無法見到佛,其實父親就是佛,這樣的譬喻,越來孩子越放盪,就越來越遠,父親永遠在城市,雖然常常到處去找孩子,但是這城市是永遠的,所以父還是不離子,還是一樣在一個地方;「真如原地」,但佛為孩子來回三界,佛陀為眾生來回三界化度眾生,三界內的眾生,還是因為五蘊,造很多煩惱業力,還是不停流轉,這就是佛陀很無奈的事情。


經文簡釋:
「而未曾向人說如此事」;喻華嚴會上,未曾向諸大士,說此二乘人,本是大乘之子。
亦未曾向二乘說,汝等有大乘之分,如此事皆未說故。


  「而未曾向人說如此事」,這就是譬喻,佛陀從覺悟那時候,就是在「華嚴會上」,在華嚴會的境界裡,他覺悟的那境界「靜寂清澄」,所現前的是「諸天菩薩境界」,但是這成佛的心念,那個時候也無法向「諸大士說」,那種成佛的境界,因為「菩薩」無法體會到覺悟的境界,何況「天人」也無法體會,後來他還是要向人間說法,但是也無法向「二乘人」說,聲聞、緣覺也無法體會。所以這就是「大乘法」,無法向不瞭解的人說,那怕初發意的菩薩,他也無法向他說,成佛的境界。「若沒有走在大乘菩提道中,絕對是無法體會」,所以叫做「未曾向人說如此事」。但是人人本是「大乘之子」;每個人就是「這個法的種子」,本來就是大乘法的種子,但是他還無法向二乘的人說,人人本具有,但是他還在學的階段,還無法瞭解,這大乘法的「核心」,那大乘種子裡面的「最中心」,就是「佛本懷」,體會天地宇宙萬物,要向大家宣說,還無法說出來,所以叫「而未曾向人說如此事」,就是這項還無法說,「汝等有大乘之分」,還不能向大家說,我們大家都有大乘,就是會成佛的本分,「如此事皆未說故」;這些都還沒說。


經文簡釋:
「但自思惟,心懷悔恨」;心懷悔恨者,悔過去未勤教誨,致令無教逃逝,所謂:子不教父之過,所以心悔。


  「但自思惟,心懷悔恨」。佛陀心懷一直要跟大家說,人人都可以成佛,因為人人都有成佛的本分,都有這顆種子在,這顆種子名稱叫做「一乘實法」;一實大乘法的種子,那就是我們真如本性,在<方便品>、<譬喻品>中,常說一實大乘,這就是真實佛的種子,佛陀心的本懷,也無法直接向大家說,所以未曾說,不過佛陀的內心耿耿於懷,每次若在講法時,不只是在《阿含》、《方等》、《般若》,就一直抱著《華嚴》覺悟境界的心懷,要向大家宣說,所以佛沒離開他的本位,就是華嚴初覺悟的境界,永遠沒有離開,希望大家有跟他一樣的境界,可惜我們就是無法體會佛境界,所以佛陀瞭解我們的根基,在《阿含》中說「有」,一切「因緣果報」,這大家都聽得懂,講因果、講果報,但是卻無法真正體會,流浪在「六道中」,因緣果報帶著「因」,會這個「緣」,人間生活受盡了苦難,無法瞭解,所以佛陀無法講。《方等》時就要跟大家說,大家不只是執著在因緣果報,應該要開啟心胸,好好踏出那步「諸法皆空」,開始瞭解的時候,執在那個「空」,還沒打破「有跟空」的境界,所以佛陀就要再談《般若》,要分析到空、空、空;五蘊皆空。所以佛陀回答阿難,眾生就因為「五蘊」,所以「貪戀執愛、愛恨情仇」,所以眾生一直造業在那個地方,等到都已知道,土城造好,孩子推來擠去,為了爭奪,這樣一切破滅,什麼都沒有。《般若》知道「五蘊皆空」,什麼都沒有要怎麼辦?現在佛陀用《法華經》,開始要讓大家知道,什麼都沒有,但有一項「是真如」,「空中妙有」;一切都沒有,但是你要回歸你的真如本性,所有的煩惱一切都沒有,就是存著如來本性,這念心念,佛陀還在內心中,「但自思維」,這件事情眾生還無法瞭解,無法說出去,但他們能瞭解,所以「心懷悔恨」。


  「悔」就是「過去未勤教誨」,過去沒好好教,老師若學生教不來,有時候自己會自責,佛陀也有這樣的心態,其實我也常常有這樣的心態,為什麼教不來?為什麼會不理解?人事物就是這樣,工作就是這樣做,要這樣分析、這樣去想,牽你的手,這東西教你這樣做;放了手,你是不是會這樣做?一角做起來,其它呢?應該是同樣的功夫,作一項,該可以變很多項。但還是一就是一,若做第二件時你要再跟我講,甚至一件做過還會忘記,這一件若沒再說清楚講明白,還會回歸原來的習氣,這要怎麼辦?自己德行不夠,所以呢,「我講的話,就是不入心,就是法用不到,我自己也常常有這樣的悔恨。」這就是這種心境,講起來五味雜陳,在心中很難說。所以悔,是「悔過去未曾勤教誨,至令無教而逃逝」,所以讓這些孩子無法受教,這樣幼稚就逃出去,所謂「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想看看,孩子也好、學生也好,教不來就是父親跟老師的責任,這責任何其重,佛陀生生世世來人間,難道真的是佛陀的過失?是眾生自己要反省,一句話講,「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弟子」,但是「有德之師」,他就自責自己,因為責任心重。


*「子無道心,不能精進不息,而逃迷不返,所以心懷遺憾。恨即憾,佛無恨心所法故。」


*「如來自昔至今,恒思子大機,時刻心在眾生,故云:父每念子。」


  所以應該要說,「子無道心,不能精進」,不精進就停息,若精進就是不息;不休息就是精進,但是就是因為學佛有懈怠、中斷,所以孩子自己不精進,這是還一樣,這是須菩提在描述。佛陀常常就在想,要如何教弟子?佛陀也常常很慨嘆,須菩提現在知道,「佛陀慨嘆的理由,就是學生教不好,弟子教不好」,佛陀有煩惱,但是其實孩子自己沒道心,不知道要精進,這些弟子就是這樣。所以譬喻孩子「幼稚逃逝」,才說「心懷遺憾」,「其實心懷『悔恨』,應該是要說佛的心很『遺憾』,因為『恨』就是『憾』-『遺憾』,因為佛『沒有恨的心』,心所法故,到達佛覺悟的境界,應該沒有恨只有憾,只有遺憾沒有恨意,有恨就有仇,經典寫『悔恨』應該是『遺憾』」。這是佛陀對待眾生(的心情),如來從無始以來,就一直關懷眾生,如來從過去一直到現在,就像父親在思念孩子,也知道孩子人人含有大根機,因為人人本具佛性,他也知道,佛陀時刻的心也都在眾生,所以說「父每念子」,因為知道眾生皆有佛性,只是眾生很「頑固難化」,但是佛也沒有捨離眾生,所以「父每念子」。


*「退大已來,諸子流落五道,更有修羅,故言五十餘年。」


*「眾生」:即一切有情識的動物。集眾緣所生,名為眾生。又歷眾多生死,名為眾生,十法界中,除佛之外,九界有情,皆名眾生。


  這些孩子「退大」,退去了真如本性,煩惱不斷覆蔽,所以「流落在五道中,更有阿修羅道」,在五道加上阿修羅道,眾生就是這樣不斷不斷流轉,「眾生」就是「有情識的動物」都包含起來,所以阿難問佛,什麼是眾生?眾生是一切有情識的動物,都是眾生,眾生的源頭就在五蘊中,因為這樣,又歷眾多生死,故名為眾生。「佛陀」就是為「十法界」;十法界除佛之外,就是九界;「九法界有情,完全都叫做眾生」,眾生流浪在生死中,所以佛陀就要很辛苦來來回回,但是還是常住在他的境域中,佛陀覺悟,華嚴境域中,但是眾生還是來回六道,但願眾生可以慢慢開始求法,已經入城了,希望我們不要已在城中,再讓它脫離,這要看人人是不是「用心守護這個城」,城內有父親在,要趕緊跟父親會面,體會我們「本來面目」,這就要我們時時多用心呀!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85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4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4/09/04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4/09/04晨語簡記   2014/09/04晨語簡記 Empty周四 9月 04, 2014 8:57 p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四年九月四日星期四)

 

今天的經文如下:

經文:「父每念子,與子離別五十餘年,而未曾向人說如此事,但自思惟,心懷悔恨。」

 


經文

語譯/大意/重點

上人開示

父每念子,與子離別五十餘年

「父每念子」;父心不離子原在一處,因由彼子一念心動,五陰俱生,具五十惡,遂與子離別五十餘年,遠逝他方不復相見。



而未曾向人說如此事

「而未曾向人說如此事」;喻華嚴會上,未曾向諸大士,說此二乘人,本是大乘之子。亦未曾向二乘說,汝等有大乘之分,如此事皆未說故。

 

但自思惟,心懷悔恨

「但自思惟,心懷悔恨」;心懷悔恨者,悔過去未勤教誨,致令無教逃逝,所謂:子不教父之過,所以心悔。

「子無道心,不能精進不息,而逃迷不返,所以心懷遺憾。恨即憾,佛無恨心所法故。」

 

「如來自昔至今,恒思子大機,時刻心在眾生,故云:父每念子。」

「退大已來,諸子流落五道,更有修羅,故言五十餘年。」

「眾生」:即一切有情識的動物。集眾緣所生,名為眾生。

又歷眾多生死,名為眾生,十法界中,除佛之外,九界有情,皆名眾生。

 
 

今天上人針對最近幾天的窮子城主喻,做一個段落的回顧整理。我覺得最重要的觀念是「五蘊」與「眾生」,上人都詳細的說明。

 

所以有一回佛陀遊化諸國,阿難跟在佛陀的身邊,忽然間問佛陀,「佛啊,為什麼,眾生的名叫做眾生?」佛陀看著阿難,你不知道為什麼眾生的名字叫做眾生嗎?是啊!我還不知道,人就是人,佛陀為什麼將他稱為眾生?佛陀就向他說,眾生就在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就是依著種種會合,在人間生活,這是其中人間的眾生。阿難就問,就是人,人就是在人間生活,佛陀就說,你知道,人類在生活中,具足了五蘊,色受想行識,這五項就是在生活中,眼見色起貪愛,愛恨情仇,這是因為眼根與外面境界會合,因為這樣的欲,生起了種種追求,造種種業,這種的生活,就是因為有這些貪愛感受,「求得」,或者是「失」,得失心的感受。所以生起了「怨、恨、仇」,這就是感受。因為有感受生起,就造種種的業;有了感受,所以有行動,身體的行動,口的造作,身體的造作,言語的說話,「綺言、兩舌,妄語、惡口」等等,這就是因感受,表達出行動,語言惡善的口業,身體善惡的造作。所以很多很多的惡業,就是從「身、口、意」產生,因為所造作的一切,歸納在「識蘊」裡,眾生就是迷,這個「識」,就是由他所造作的善惡業,歸納在「識」的裡面,就因為這樣「萬般帶不去」,這樣「識業」隨身,因為這樣的「生死、死生」,就是從五蘊所生起的種種人我是非、愛恨情仇,這樣交連不休,所造作,所產生的善惡,生生世世在這個業識中,周而復始,一輩子過了之後,再造作,還是這樣,經歷了無數生死,這叫做「眾生」。人生如果懂得「五蘊」,五蘊的道理若能清楚,自然就可以防非止惡,那就是要在教理中,來約束我們的身行。

 

心經一開始就說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可見照見五蘊皆空是多麼重要,上人搭配阿難問佛陀何謂眾生的故事,真的是飛常貼切,原來,在六道輪迴,歷經無數次生生死死就是眾生。

上人又以孩子玩沙、佔地、畫城,最後起爭執的故事開示,又與經文遂到其父,所止之城相扣,又與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相呼應,一下子就把深奧的經文讓人明白,真是深入淺出,感恩。

 

高明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海文
無量光曜心
無量光曜心



文章總數 : 402
來自 : 馬來西亞吉隆坡
威望 : 16
注冊日期 : 2013-10-04

2014/09/04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4/09/04晨語簡記   2014/09/04晨語簡記 Empty周四 9月 04, 2014 9:55 pm

4/9 晨鐘起、薰法香摘要:
父求子不得   
子遊聚落等    
到父城求衣食
父子共處一城    
同在本地風光
唯是子不識父    
不見本來面目
(孩子稚小即逃逝,流離浪蕩於各城鎮和村落 ,不覺五十年,父親遍尋不獲,而留守在城裡 ,希望孩子能倦鳥知返。孩子終於落魄潦倒出現在父親居住的地方,還四處向人乞討衣食。 雖然父子兩人共處同一個城市,同樣體會本地的風光,然而孩子因為離開太久,已不認得父親,父親更不知孩子本來的面目)

(這段文字藉由比喻來提醒弟子在修行上,別再四處放逸,要回歸向內追求清淨的真如本性,既然有幸求得莊嚴衣<戒>、覓得道糧食 <法>,還有機會得以聽聞佛法,就要好好守護佛陀的教法)
 
● 父每念子
(父親每每念及孩子)
○ 父<親>心<繫>不<無法>離<開><孩>子(而留在)原<來>在一處<的地方>,因由<皆因>彼<其孩>子(的)一念心動,(以致)五陰 <蘊:色受想行識>俱生,(更)具<有>五十<種>惡<趣>,遂<於是>...

● 與子離別五十餘年
(不覺間孩子已離別五十多年)
○ (孩子)遠<離><逃>逝他方不復<再>相見

● 而未曾向人說如此事
(而始終沒有想他人說起這件事)
○ <比>喻(佛陀在宣說)華嚴<經><法>會上, <從>未曾向諸<各位>大士<菩薩>(說悟道的經過),(也沒有)說此<這些>二乘<聲聞、緣覺> 人,<原>本<都>是大乘<一乘實相>之<弟>子 。亦<更>未曾向二乘<聲聞、緣覺>說,汝等 <你們>(本來都)有大乘<真如本性>之<本>分,
如此<這樣的>事皆<都>未<沒>說故。

● 但自思惟    心懷悔恨*
(但是經過自我思索惟忖後,心裡滿懷懊悔憾恨)
 ○ (佛陀)<內>心懷<有><懊>悔<憾>恨者,<懊> 悔過去未<沒有><殷>勤教誨,致<使>令(弟子) 無<法>(接受)教<導>(而)逃逝,所謂: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所以心悔。
 
○ (弟)子無<沒有><求>道<之>心,(所以)不能精進不息,而逃<逸>迷<途>不返,所以心懷遺憾。“恨”即<是><遺>憾,佛<陀>無恨心所 <說>法故。

*注:上人覺得經文<心懷悔恨>有商榷必要, <悔恨> 該是 <悔憾>,因為佛陀已證悟,絕無懷恨。
(上人說到這段經文時,以“五味雜陳”來形容當下感受,慨歎身邊弟子還是未能慇懃精進 ,一直需要不斷叮嚀再三,有些甚至學了既忘,因此上人頗能體會佛陀在經文裡的心意 。)
 
○ 如來<佛>自<從>昔<過去>至今<時>,恆<一直 >思<索>(如何啓發)<弟>子(的)大 <根>機, 時刻心<繫>在眾生,故云<因此說>:父 <親> 每<每>念<及><孩>子。

○ (自從)退<離>大<法>已(以)來,諸<弟>子流落 (於)五道<人、天、畜生、餓鬼、地獄>,更有 <阿>修羅<道>,故言五十餘年。

○ 眾生:即一切有情識的動物。<匯>集眾緣所生,名為眾生。又<經>歷眾多<回的>生死, 名為眾生。十法界中,除佛之外,九界<新發意菩薩、緣覺、聲聞、天、人、阿修羅、畜生 、餓鬼、地獄>有情,皆名眾生。
(眾生煩惱無明的源頭來自五蘊,更因執著於假相的合和,而一直在造業,更不斷輪迴於五道四生之中,佛陀不忍眾生受苦難,一直出入於三界,可惜眾生依舊冥頑不靈,令佛陀深覺無奈。)

★ 無明煩惱源五蘊        五陰俱生心念起
    莫再流離於外境        真如自性往內尋

(弟子任海文<濟勖> 虔心摘錄註解證嚴上人 04/09/2014薰法香開示。若有偏頗,歡迎不吝賜教。無限感恩)
回頂端 向下
如意
版主
版主
如意


文章總數 : 715
來自 : 嘉義
威望 : 253
注冊日期 : 2009-04-17

2014/09/04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4/09/04晨語簡記   2014/09/04晨語簡記 Empty周五 9月 05, 2014 5:19 pm

敬愛的法親家人們:日安!
昨日所傳筆記內容,其中佛典故事弟子問佛眾生為何稱眾生?經查證,請協助將弟子「阿難」改成「羅陀」,(謹附經典出處如下,感恩家芸師姊提供)在此更正說明,感恩!

⋯⋯【註一】《雜阿含經》卷第六(一二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摩拘羅山。
時,有侍者比丘名曰羅陀,白佛言:「世尊!所謂眾生者,云何名為眾生?」
佛告羅陀:「於色染著纏綿,名曰眾生;於受、想、行、識染著纏綿,名曰眾生。」
佛告羅陀:「我說於色境界當散壞消滅,於受、想、行、識境界當散壞消滅,斷除愛欲,愛盡則苦盡,苦盡者我說作苦邊。譬如聚落中諸小男小女嬉戲,聚土作城郭宅舍,心愛樂著,愛未盡、欲未盡、念未
盡、渴未盡,心常愛樂、守護,言:『我城郭,我舍宅。』若於彼土聚愛盡、欲盡、念盡、渴盡,則以手撥足蹴,令其消散。如是,羅陀! 於色散壞消滅愛盡,愛盡故苦盡,苦盡故我說作苦邊。」
佛說此經已,羅陀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85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4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4/09/04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4/09/04晨語簡記   2014/09/04晨語簡記 Empty周五 9月 05, 2014 9:15 pm

感恩 sunny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2014/09/04晨語簡記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