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4/09/05 晨語簡記

向下 
3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如意
版主
版主
如意


文章總數 : 713
來自 : 嘉義
威望 : 253
注冊日期 : 2009-04-17

2014/09/05 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2014/09/05 晨語簡記   2014/09/05 晨語簡記 Empty周五 9月 05, 2014 5:31 pm

感恩靜思法益團隊分享
20140905 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自華嚴已來欲暢本懷
子不解法妙如聾若啞
不受一乘法偏執空有
悔昔之教誨未深入心

  好像過去的路很長,過去,佛陀他從發心開始,到底是多長、多久?華嚴的世界,不是在佛陀覺悟那念間,其實華嚴的世界,你我、人人都本具有,但是離我們都很遠,無量數劫,源頭是多長多遠?我們都無法去測量,從佛陀開始,他的覺悟、他的境界,那時佛陀體會到,是人人都有,每一個人就是這樣貼近,在人的心裡面,但是要向大家說,很長啊!所以佛陀離開了華嚴道場,意思就是說,覺悟之後,那心靈覺海,想要如何將佛法展現?在這時間,天地萬物種種法已經現前,在他的腦海中,已經浮現出很多、很多,非常微妙細膩的境界,那時的心,不是用我們語言能解說,佛陀想這應該跟大家分享,「心欲暢本懷」,期待這境界,期待人人本具有的覺性,能展現出來,這是佛陀的心願,佛陀的本懷。但是何其困難,非常的困難,所以不得不設了很多方便法,這方便法,只是一目的,就是清淨的本性,要向大家點化,要大家能知道,但是偏偏就是不知道,要如何讓大家有辦法體會到,這不是佛陀說不出這個法,是說出了這個法,眾生沒辦法體會。

  所以這種欲暢本懷,卻是「子不解法妙」,眾生無法體解,第一場苦集滅道,五個人,佛陀就要三轉四諦法,五個人的中間,同樣的苦集滅道就要複說三次,才會知道原來眾生「苦」,苦在「集」,因緣果報,來自無量數劫前,在很久很久,累生累世所造作的因與緣,不斷複製,不斷造作,不由自己,所以累積來人間苦不堪。要怎麼樣?有一條的道路,就是這樣走去,什麼樣的道路?人人「五蘊」-「色受想行識」,人人這個「識」,我們眼耳鼻舌身,看到外面的境界,或者是聽到外面的聲音等等,我們的心不要被聲與色誘引,這些聲與色,聞苦聲,要聞聲救苦,對苦難人,我們要「心懷悲念,啟發慈心」,親身去救拔苦難人,這就是一條路,前面的聲色誘引我們的「貪念」,要及時斷除眾生的苦難,要及時啟發、啟動,我們的心念,身心啟動,慈悲愛的救濟,這就是「色」,我們的身體能夠做的事情,能夠走的路,就是一條「慈悲的道路,慈愍的心念,這就是道。」當然有所感受等等,佛陀就解釋色受想行識,若能夠轉十惡,就能夠行十善,這就是道,善的道。

  所以你要「斷集」,必定要「滅盡惡」,還是一樣在色受想行識,「起貪念就生『十惡』,五蘊造『五十惡』,這要謹慎,要趕緊滅掉惡念,起善行,這就是道!」所以惡道、善道就在人的心中,我們的色,跟著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的見聞、感受,身體去造作的一切等等,所以如果可以瞭解這道理,自然惡事就不會去造作,善事就身體力行;所以惡的滅掉,善的道路要去進行,「滅苦」來求於「道」。所以「苦集滅道」,就是佛陀離開「華嚴的道場」,他心的本懷來到人間,開始看看眾生的根機,就這樣以「苦集滅道」為開頭,《阿含》從這樣開始,《阿含經》就啟動了,這種的因緣果報觀,十二年的時間很長,但是大家就是這樣聽,瞭解了,真正「有因、有緣、有果,自然就有報」,相信在佛陀的時代,《阿含經》;阿含的時代,大家比較容易接受,但要在日常生活中,真正看到貪瞋痴慢疑,而不起心、沒有動念,還是很困難,明明知道,貪就會去造業,但是要把貪念完全消滅掉,也是不可能,這叫做凡夫!

  所以「子不解法妙」,那怕來修行,知道要去煩惱,但是要除習氣,沒這麼簡單。所以世俗的人,要除滅貪瞋痴,雖有在聽經,但要除滅還是很困難;修行者瞭解了,盡量要斷煩惱、去欲念,這都可以做到,但要除習氣,以及人我是非,起心動念,這種世事的煩惱,很難斷!為什麼?因為「不解法中之妙」,所以心中還是一樣有煩惱,因為不解法那個最中心的妙啊!所以要怎樣開口說法?法要怎樣入心?聽的方法,聽進去,要怎樣可以真正體會法中之妙,就是差在這點。雖然聽法,法中之妙難解;雖然法聽了,但要拿出來問也難,因為不瞭解「那個地方」(法中之妙),要問那個奧妙的道理,也是無法問出來,所以聽法了,卻不解其妙,佛陀要講到讓大家清楚,但因為眾生根機不夠,因緣還沒有到。

  所以「講的已經是盡心來講,聽的就是有限量的接受」,那真正深奧的妙,就是要知道,我們本具佛性,到底佛性的感覺是怎樣?這感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唯有佛陀他的感覺,就是覺悟之後,他的「心、腦」一直在華嚴境界中,絕對沒有離開過這個道場、這個覺性,這個「妙體」就在佛陀腦海中,所以不是我們一般人有辦法,但是,是不是沒有希望?有啦!本來你就有,只是我們煩惱還是差在「這一點」,這樣「突破不開」,所以「如聾若啞」。法是聽了,但要去體悟到妙的境界道理,真的是沒辦法,所以說如聾若啞,因為不受一乘法。一直說到《法華經》,想到佛陀從<序品>現相,大家都無法瞭解,到底佛陀為什麼講經結束;每一回講經結束時,大家就歡喜奉行,作禮而退。但是這回不是,佛陀《無量義經》講完了,並沒跟大家說,這樣已經告一段落,佛陀經講完,還是如如不動坐著,還是坐在那地方,所以就沒有人離開。看到佛陀那個形相;現相了!發光了!大家越覺得不可思議。佛陀法講完之後,還是不離法座,在原地放光,到底是什麼事情?久久大家議論紛紛。

  那個時候,彌勒才開始請問文殊菩薩,讓大家仔細聽,佛陀入定,菩薩來應答;來請問、來對答,大家都知道彌勒菩薩是未來成佛,這佛已授記過是未來佛;大家都知道,文殊菩薩是已經過去龍種上尊王佛,已成佛的菩薩,而且這尊菩薩,也教過七尊佛成,能夠這樣,不可思議!一個是未來佛,一個是已成佛,兩個人為了佛陀在法座中發光,大家生疑問,所以兩個人出來對答,「佛陀發光的因緣」,大家就又靜靜坐下來,這在<序品>中。一直到佛陀出定,開始不斷讚歎,佛德不可思議、佛智甚深,一直到舍利弗感覺到,就向佛陀請求,佛陀啊!是不是能向大家說?佛陀開始要講,五千人退席;想,這是眾生不解法的妙,在這個因緣中,因緣已經成熟,開始要將「法妙」;眾生無法問出的法中之妙,現在因緣成熟,佛陀開始要講出妙法,還是很多人禮佛而退,佛陀說,「退亦佳矣!」因為他們聽不懂,聽不懂回過頭來會毀謗,所以聽不懂離開也好,留下來的人,大家就認真要聽!

  經過<方便品>,經過了<譬喻品>,這都是很深奧的道理,用種種「方便譬喻言辭」來說法,但是,是不是大家能夠「信解」?所以我們現在在<信解品>中,<信解品>裡面也是很多譬喻!因為須菩提等,他們要向佛懺悔過去,就是守在自己的境界裡,雖然聽法,卻不解法中之妙,無法啟發他們大心。所以他們一直到舍利弗得佛授記時,才開始體悟,原來我們也可以成佛!不過年紀已經大了,開始向佛陀告白,過去自己的心,就是停滯在那地方,所以他就開始譬喻;「譬喻窮子」;把自己譬喻成一個「很貧窮的人」;他本來是富有家庭的孩子,但不知這家庭的富有,他就放蕩逃離家庭,一出去,越玩越遠,不知道歸途。這就是譬喻原來人人有真如本性,就是譬喻人人在富有之家,我們都有真如本性,就是「一念無明」,這無明一來,就像稚子;幼稚的孩子,一念心放蕩起來,就這樣出去,我們凡夫在四生六道中,不知道流浪了幾次,無法計算,幸好,還是善惡(雜揉),經歷在六道中,有善、有惡,尤其在人間,佛菩薩不斷來人間,倒駕慈航度眾生,行善的時候,就與佛菩薩結緣,在佛菩薩的引導下受法,但是善惡這樣拉來拉去,修善中很快還受惡念牽引,又在六道中輪迴,再慢慢增加善,慢慢對法瞭解,才有因緣慢慢回歸,往著回歸的路程走。

  所以在過去生,沒有很認真受「一乘法」,一乘法就是法妙的中心,一乘法就是人人真如本性,過去沒有好好用心守護這念,只是偏頗,偏執了!執在「空、有」,現能夠和佛同世出家修行,佛陀所說教法,從《阿含》、《方等》、《般若》他們接受了,以為說他們都知道了,因緣果報空一切皆空,這些事情,因和緣,如果可以這樣了斷,一切皆空,以為都清楚了,停滯下來,這是偏執空有。「悔」,現在已經聽《法華經》了,瞭解妙的道理,所以「悔昔之教誨」,很後悔,之前佛陀在說,「空中有妙有」,但大家沒體會到;過去的教誨,沒用心深入,這實在是很可惜!所以從這段經文,我們就可以體會很多,人人真的可以成佛,人人真的本具真如本性,只是我們還沒有瞭解,我們會常常聽到,「原是來這樣!」過去不清楚,現在清楚了,感覺很好,就是要一段、一段好好清楚,一段、一段感覺很好,「感」就是這「法」,已經跟「心貼到了」,人家說「感心!感心!」,這個法靠近我們心,慢慢已經體會,所以前面的經文這樣說:

經文:「父每念子,與子離別五十餘年,而未曾向人說如此事。但自思惟,心懷悔恨。」

  父還是心心念念這個孩子,真如大覺的佛陀,他念眾生的心,雖眾生還跟他離這麼遠,五十餘年,時間很長;「五十餘年大家知道,就是『五蘊』,還有『五道』,五道還有『阿修羅道』,這都在五蘊中造作出來的」,「五十餘年,而未曾向人說」,因為我們的根機尚未成熟,所以《華嚴》的境界,回歸真如本性的妙法、大家還沒有那個根機可以接受,所以佛還沒有說,「但自思惟,心懷悔恨」,大家明明知道,「悔恨」就是還無法瞭解,雖常常在思惟,但還是無法瞭解。下面接下來這段文:

經文:「自念老朽,多有財物,金銀珍寶,倉庫盈溢,無有子息,一旦終沒,財務散失,無所委付。是以殷勤,每憶其子。」

經文簡釋:「自念老朽,多有財物,金銀珍寶,倉庫盈溢」

*「耆老」:喻佛自身功德成熟。諸有智者思惟如來三種圓德,深生愛敬。一因圓德,二果圓德,三恩圓德。

  這段文,也是在譬喻佛陀,這是須菩提譬喻形容佛陀的心境,「每憶其子」,讓父親一直在念子,從兒子幼稚少年離開,一直到現在,兒子五十多歲了,父親應該也老朽了、年紀很大了,所以「多有財物」;還是很富有、很豐富,裡面倉庫還有很多,除了「外面看得到,內含還有很多」。「自念老朽」,既老了,已經很多歲了,「譬喻佛陀自身功德成熟」,這是須菩提他們來表達,「佛陀自身功德已經很成熟,已成佛!」他的心靈境界,他的法非常豐富,很成熟,「諸有智者,思惟如來三種圓德」,什麼三種德?

  第一就是「因圓德」,第二是「果圓德」,第三是「恩圓德」,第一個因;是因緣的因,佛陀與眾生的「因」,已經很「圓滿」了,因為佛陀已經有眾生緣,才有辦法來人間,八相成道度眾生,這種因成熟,而且佛陀自己自修的「果行」也已經成熟了,「果也圓德」,因和果的德都圓了,所以來人間現相度眾生。再來「恩德」,佛陀付出給眾生,眾生感受到佛恩,恩德也圓,所以這就是如來來人間三種圓德,「深生愛敬」;這些弟子對佛陀的敬重、敬愛,因為佛陀已經「與眾生的緣,自修的果」,來人間八相成道,對眾生的恩德,深受眾生的敬愛,這是弟子在形容「佛德」。

*「自念老朽」;化緣將盡,若此輩二乘人,大機未熟,則不得授記作佛,後來眾生,佛種有誰相續?老朽興嘆!正是如此。

  所以「自念老朽」,也就是佛陀自己覺得「化緣將盡」,這是須菩提形容佛陀,他也是年紀很大了,也會擔心,擔心化緣將盡,因為父親已經老邁多歲了,所以「若此輩二乘人」;意思就是說,現在這些人,須菩提自己說,「聲聞、緣覺這些二乘人」,大機未熟,還是停留在小根機中,大機未熟,不得授記,因為自己還停滯在聲聞、緣覺,所以還沒有成熟,佛陀就無法為這些人授記。「後來眾生,佛種有誰相續?」這些眾生,要承佛的種,要承佛的法脈,到底誰要來承續?誰要傳續下去,眾生人人本具佛種,誰要來啟發?誰要來跟眾生說,你們人人有佛性,要依照這條路走,誰可以來引導?這些須菩提已經覺悟到了,不只是須菩提自己說我老了,其實佛陀也很多歲了,佛陀也有這樣的考慮,「化緣將盡」,這些跟隨佛身邊的人,「大機」還沒有成熟,還沒有辦法讓佛授記、肯定,這樣未來眾生誰能來度呢?「老朽興嘆」;就是感慨,感慨自己也老了,佛陀更是老邁,「自念老朽」,自己看佛陀就有這樣的感慨。

*「多有財物,金銀珍寶,倉庫盈溢」;佛慈宏大福無量。佛慧覺海性圓滿。

  知道佛陀還有這樣豐富的法,所以「多有財物,金銀珍寶,倉庫盈溢」,這就是表示,「佛慈宏大福無量」,因為佛陀生生世世修行以來,就是一直累積、累積,救度眾生已經無量數,實在已造福很多人群,累生累世不斷不斷在造福,救拔眾生的苦難,這是佛慈宏大的福無量,尤其佛陀對眾生那份的愛,就能不斷在人群中增長智慧。我們常常說一句話,「眾生人人心中就有一部經」;人人心中一部經,所以佛陀面對芸芸眾生,生生世世不離開眾生,從眾生法中,他吸收了很多的智慧,每一回要救度一個人,他就要從這個人的煩惱、無明,背景他都要瞭解,瞭解就增添了他的智識。瞭解他的背景是這樣,我要用什麼方式來對治他的無明煩惱,佛陀就要啟用智慧不捨眾生,從慈悲中來啟發智慧,從智慧中,發揮慈悲救人。所以常常說,「佛陀是兩足尊,是福慧平行」,「救人」的同時就是在吸收「智」,智是「分別智」,用他的智,要怎樣去分別眾生,要如何用法來拔除眾生的苦,跟大家一樣得到解脫快樂。「慧是平等,智是分別」,要怎麼度他要用智,去分別眾生所需要,去體會眾生的苦難,這都要用智,這種分別智,不一樣的眾生,用不一樣的方法,這樣去度化他,不一樣的時代,不一樣的環境,就要適用不同的方法,這個分別智應眾生機,能讓人人接受,到達那分解脫,解脫到人人平等的程度,所以叫做「慈悲等觀」;慈悲到達智慧的極等,這是佛陀的心境。佛陀的心境,救人救世,就是要用很宏觀的心情去付出,這是佛陀的境界,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

  「佛慈是宏大福無量」,因為他的慈悲,造福人群,佛的福就像財產一樣,福報很大,才有辦法有莊嚴形相,莊嚴他的道場,眾生看了歡喜接受,這是在每部經中,都有這樣的形容,因為佛救度眾生,福大無量;所以「佛慈是宏大福無量,佛慧覺海性圓滿」,這就是「福慧圓滿」,因為佛陀他用這種智;分別智,來解除眾生很多的苦難,用佛陀的智慧,讓眾生人人平等解脫,這就是運用佛慧覺海性,這個性就是人人都有的,真如本性這樣會合起來,已經圓融了,真的圓滿了。這表示「多有財物,金銀珍寶,倉庫盈溢」,我們要用心,要能夠瞭解,人間很多的法,我們都還沒去體會到,人間法沒體會,怎會瞭解佛法妙的道理,佛陀的心境永遠都在「華嚴清淨,靜寂清澄」的境界,但是他的「慈悲智慧」是入芸芸眾生中,所以在芸芸眾生中,沒有污染他「清淨的本性」,這就是佛他「豐富的財產」。

  所以各位,學佛在心念,這念心念,我們如果多用心,我們才有辦法解法妙,不然就不解法妙,不解法妙,你怎麼聽的法,就像有聽跟沒聽一樣,這邊聽那邊漏,或者是一知半解,這「如聾」;耳朵聽聲不清楚,既聽不清楚,我們要如何表達出去?所以我們必定要對法很瞭解,聽進去還要表達出來,不然就是「如聾若啞」,最重要就是要接受一乘法,「這一乘不離開我們心」,人人本具真如本性,「不要偏執」,這是最重要,所以要時時把法多入心啦!

末學國氣感恩分享合十(感恩世明師兄;鳳嘉、淑貞、宛琪師姊提供筆記草稿;加靜師姊提供經文內容)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62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2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4/09/05 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4/09/05 晨語簡記   2014/09/05 晨語簡記 Empty周五 9月 05, 2014 9:34 p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四年九月五日星期五)
 
自華嚴已來欲暢本懷
子不解法妙如聾若啞
不受一乘法偏執空有
悔昔之教誨未深入心

 
今天的重點在「法入心」,佛陀悔昔之教誨未深入心,未深入弟子心。如果我們是弟子,自己是否要想一想,有沒有讓法入心
「所以從這段經文,我們就可以體會很多,人人真的可以成佛,人人真的本具真如本性,只是我們還沒有瞭解,我們會常常聽到,「原是來這樣!」過去不清楚,現在清楚了,感覺很好,就是要一段、一段好好清楚,一段、一段感覺很好,「感」就是這「法」,已經跟「心貼到了」,人家說「感心!感心!」,這個法靠近我們心,慢慢已經體會。」
 
「佛慈是宏大福無量」,因為他的慈悲,造福人群,佛的福就像財產一樣,福報很大,才有辦法有莊嚴形相,莊嚴他的道場,眾生看了歡喜接受,這是在每部經中,都有這樣的形容,因為佛救度眾生,福大無量;所以「佛慈是宏大福無量,佛慧覺海性圓滿」,這就是「福慧圓滿」,因為佛陀他用這種智;分別智,來解除眾生很多的苦難,用佛陀的智慧,讓眾生人人平等解脫,這就是運用佛慧覺海性,這個性就是人人都有的,真如本性這樣會合起來,已經圓融了,真的圓滿了。這表示「多有財物,金銀珍寶,倉庫盈溢」,我們要用心,要能夠瞭解,人間很多的法,我們都還沒去體會到,人間法沒體會,怎會瞭解佛法妙的道理,佛陀的心境永遠都在「華嚴清淨,靜寂清澄」的境界,但是他的「慈悲智慧」是入芸芸眾生中,所以在芸芸眾生中,沒有污染他「清淨的本性」,這就是佛他「豐富的財產」。
 
所以各位,學佛在心念,這念心念,我們如果多用心,我們才有辦法解法妙,不然就不解法妙,不解法妙,你怎麼聽的法,就像有聽跟沒聽一樣,這邊聽那邊漏,或者是一知半解,這「如聾」;耳朵聽聲不清楚,既聽不清楚,我們要如何表達出去?所以我們必定要對法很瞭解,聽進去還要表達出來,不然就是「如聾若啞」,最重要就是要接受一乘法,「這一乘不離開我們心」,人人本具真如本性,「不要偏執」,這是最重要,所以要時時把法多入心啦!
 
要佛入心,要多用心,要契入佛的本懷。
 

高明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海文
無量光曜心
無量光曜心



文章總數 : 402
來自 : 馬來西亞吉隆坡
威望 : 16
注冊日期 : 2013-10-04

2014/09/05 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4/09/05 晨語簡記   2014/09/05 晨語簡記 Empty周五 9月 05, 2014 11:21 pm

5/9 晨鐘起、薰法香摘要:
自華嚴已來    欲暢本懷   
子不解法妙    如聾若啞
不受一乘法    偏執空有
悔昔之教誨    未深入心
(佛陀在證得後,明白華嚴道場的莊嚴境界, 和真如本性一樣,人人皆具,雖然一直想和弟子分享這個體悟,以暢演自心的本懷,不過又擔心弟子沒能完全理解接受,於是用方便法 - 阿含<因緣果報>、方等<由無說有>、般若<一切皆空>做引導,奈何弟子根機鈍劣,未能理解佛法的微妙,即使聽法也如聾子那樣,無法入心,更像啞巴,難以表達。直到佛陀在法華會上說《妙法蓮華經》<真空妙有>,令舍利弗在 “譬喻品” 時頓悟而授記後,須菩提等<和迦旃延、摩訶迦葉、摩訶目睷連弟子> 於 “信解品” 向佛陀告白,過去他們偏執於小乘的空有,不能接受一乘實相大法,後悔跟隨佛陀聽聞佛法教誨四十多年,還是不能深入於心。)

● 自念老朽    多有財物    金銀珍寶    倉庫盈溢    無有子息    
   一旦終沒    財物散失    無所委付    是以殷勤    每憶其子
(想到自己已年老朽邁,擁有堆積如山的寶藏和財富,可是始終沒有稚小就離家的孩子的訊息,一旦自己終老隱沒,這些財物都會因為沒人可付以委託而散失,所以積極的去尋找孩子的下落)

● 自念老朽    多有財物    金銀珍寶    倉庫盈溢
○ 耆*老:<比>喻佛<陀>自身功德(已)成熟。
 *耆(qi2):六十歲以上的人

○ 諸有智者思惟如來三種圓德,深受愛敬。
  一因圓德,二果圓德,三恩圓德。
  --《俱舍論》
 一、因圓德:三大劫之修行圓滿者。
         (阿僧祇劫)
 二、果圓德:智斷等之諸總圓滿者。
         (智德<菩提>+斷德<涅槃>)
 三、恩圓德:度一切眾生使解脫者。

● 自念老朽
○ <度>化(眾生的)<因>緣將盡,<倘>若此<這> 輩二乘<聲聞、緣覺>人,大<根>機<尚>未 <成>熟,則<就>不<能>得<到>授記作佛, <隨>後<而>來(修行的)眾生,佛(的)<法>種有誰相續? (想到如今已是)老朽(不禁)興嘆! 正是如此。

● 多有財物    金銀珍寶    倉庫盈溢
○ 佛慈宏大褔無量,佛慧覺海性圓滿。
(以盈滿溢出的寶物,來譬喻佛陀具備無量宏大福報的慈悲、覺性圓滿如海的智慧)

★ 華嚴真如眾皆有        方便法門來引度
    奈何弟子根機鈍        始終難解佛本懷

(弟子任海文<濟勖> 虔心摘錄註解證嚴上人 05/09/2014 薰法香開示。若有偏頗,歡迎不吝賜教。無限感恩)
回頂端 向下
 
2014/09/05 晨語簡記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