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09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依事觀因緣 所生之事相
就理觀萬法 真實性觀法
雖值佛慈悲 同體共實法
未入佛正慧 妙覺法海中
聽來,感覺事理之間,分別在哪裡?事和理;人日常生活,都是在思想中,所以我們要從事中去觀察因緣。因緣所生的事項,這是人人在日常生活中,要事事用心,譬如,佛陀在世的時候,在王舍城中,有一個長者,他有一個孩子,這孩子還幼稚,才五六歲,正是最可愛的時候,父親很歡喜,希望這孩子可以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長大成人。但是有一天,一位算命師,看到這孩子,就跟長者說,你這孩子,看來很有福,可惜!可惜!長者很緊張,問這位算命師,我的孩子是什麼事情可惜?算命師就說,可惜命很短!長者一聽,每天都很煩惱,每次看到孩子這麼可愛,又健康,為什麼他會命短呢?心每天煩惱,要怎麼辦?後來他想,應該趕緊去祈求,什麼人可以讓我的孩子長壽?他就帶著孩子到處去求,印度的六師梵志,聽到他這樣求,要求孩子長壽,大家都同樣,嘆一口氣,搖搖頭,沒辦法!人命的長短,沒有什麼人可給什麼人長的壽命,這是不可能的事情。長者很失望,更加煩惱,要怎麼辦?後來聽說佛在精舍,應該去求佛,就帶著他的孩子去求佛。
佛陀,聽到長者這樣說,看到長者,這麼憂愁,這麼著急,真的很焦慮,佛陀用慈悲的態度,向長者說,「生命不是任何一個人,可以為任何一人說命長、命短;生命的長短,是要看自己。」長者就說,我自己能怎麼辦?他是我的孩子,這麼小他又能做什麼呢?我是他的父親,我可以為孩子做什麼事情?佛陀就說,先不要著急,不要生煩惱的心,應該生起信心,把握當下,要相信時間能成就一切。是啊!我現在就是求,求我的孩子,生命能夠長一點。佛陀就說,先不要著急,不要煩惱,你只要能把握時間,到城外有很多貧窮困難的人,你要一一用歡喜的心,與你的兒子一同去布施,且在城外,看到人要用很恭敬的心,向人人頂禮膜拜,讓人人看到你這樣的恭敬,讓人向你的祝福。長者聽後只好相信,因煩惱也沒用,就把握時間布施。布施是好事情,尤其是貧窮的人,正需要有人布施給他們,讓他們能生活下去,所以他就準備很多東西,來到城外,果然,貧窮困難的人是這麼多,於是他打從內心忘記,是為兒子求壽、求福,就這樣全心與孩子一一布施,不只布施,還打從內心生起恭敬,向貧窮的人付出,還向他頂禮。
路過的人,他們就向每一位過路的人鞠躬、頂禮,是這樣的虔誠;每一次頂禮,就是向每一個人祝福,同樣的,每一個人回饋他的,也都給他祝福,尤其是貧困的人受到布施,一樣祝福你「長壽、大福」,就這樣,每天都在那地方,做這樣的事情,每天有很多人入城,同樣向人人頂禮祝福,變成了他們父子最歡喜的動作,也是每天最甘願去付出的事情,已經變成他們父子共同的興趣。有一天,同樣很多人從那地方過,其中有一位也接受他膜拜、頂禮、祝福,接受他膜拜頂禮祝福的這個人,也脫口而出,「我也祝福你長壽、增福」。過了之後,這個人再回過頭來,是啊!我的任務,就是要來找這個孩子,其實這個人是誰呢?就是「無常鬼」,但是他在那個地方,已開口跟他說,「我祝福你長壽大福」,他有一規則,就是說出去的話一定要做到,但是今天他的對象,就是要來找這個孩子,竟然自己開口向他說長壽大福,這時要如何取他的命呢?罷了,放他去吧!就如剛才用虔誠的心為他祝福,祝福他長壽大福,孩子果然就這樣平安長壽。
這是佛陀在世時,遇到的「人事」;有人、有事,來求佛,佛陀向他這樣說,生命長短,不是別人有辦法可賜給你,要靠自己。這長者想,孩子還小,自己能做什麼?我是他的父親,我能為孩子做些什麼?佛陀要他「無得失心」,不要有「煩惱心」,要「歡喜的心」,能去「布施」,能對人人「尊重恭敬」,他聽佛這樣說,沒說什麼大道理,只是隨著佛的話做,看不知覺中,做出了他的歡喜,他的興趣,最後不只是無常來「向他祝福」,他自己不知不覺也已經變成了一位歡喜布施,開口就向人祝福的人,這樣一輩子長壽,一輩子受人為他祝福,這是因緣,「依事觀因緣」,我們人人若能在日常生活中,一切所生的事項,若抱著那份歡喜甘願,時時為人付出,時時為人祝福,這樣互相對待,這就是「事」。你對人好,人對你好,這是「所生之事項」,我們日常生活,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發生,我們的態度,對人好就是與人結好緣,自然所得到的,人也對我們好,一樣對我們起歡喜心,這都是「人事形象」,這都是事。所以我們要「觀因緣」,我們「如何種因,如何造緣」,這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自己做得到的事情。
就「理」,若是來說道理,就「理觀萬法」,我們既然修行,就要好好修行,一定要聽法;不是只是說,剛剛師父說那個故事,我就去「布施」,給人祝福就好,要知道這是事項;但是我們學佛,要「求得道理」,除了「人事圓滿」,我們也要「道理圓」滿,難得人生,難聞佛法,所以我們除了人事外,一切都有道理存在,開口動舌,起心動念,舉手投足,我們身體所行動的一切,無不都是與境界會合,「所造作一切的善惡業,全部都是法」,剛才(所說)從事行善,這善種子歸八識田中,不是只說人人給我們祝福,這樣而已,其實人人給我們祝福也是一粒種子,我們行動付出,種因造緣,這種子、這意識所造作,全歸入八識田中,萬法在世間有很多很多,我的聲音,鳥叫的聲音,你們現在聽得很清楚,是師父說話,這一段故事我瞭解,但鳥也是「一句一句慢慢說話」,牠的話你聽不懂。所以我們現在知道的,光是在「人事」,能夠聽進去。
「耳識與聲塵會合,這就是理」,而我們懂的,是這樣的境界;聲塵,耳識。若沒跟你們說這是聲塵,若沒說這是耳識,我們也是空空過去,就你說我聽,原來這裡面,「聽」有他的「識」;還再有識,如耳神經,叫「耳識」;耳根的識,所以耳識也是塵,因為有這境界聲音出來,這已經有「聲」;這就叫塵。聽在你耳朵中,用意識去聽,聽得歡喜,我瞭解了!原來「五根五塵含著五識」,這樣接受於第六識,之後就入第七識。法我要修,要好好思考,聽過之後,是不是記在心中?若記在心中,就知道我們對人所做的一切,對我們未來的人生,就是有因與緣結合,已經生種子,已經歸納了,所以我們應該再加強精進,這是人對人的法,總而言之,「做人若圓,就是人圓;做事若圓,就是事圓,若這樣人圓、事圓,就是道理圓,這叫做『圓滿』;圓滿的覺悟、瞭解。」我們若事事都圓,都瞭解,天地萬法無不都圓,所以理要圓,一定要事圓,我們想看看,到底對人對事,人人都圓了沒有?什麼叫圓知道嗎?圓滿啦!我們對人都有圓滿嗎?我們對做事有圓滿嗎?每天的人事物,事事都圓滿,這樣我們就是照著道理走,所有的道理都圓滿了,這就是「覺圓」。
我們「就理觀萬法」,就是在人事中,看一切的人事物我們都要很清楚,所以「真實性觀法」,要用我們的真心、細心、用心去觀察世間萬物的法,所以人,無不都是因有很多的法,擾動了人的心,法有善惡法,我們在追求的是善法,但天下有很多惡法,來擾動人心,這惡法,無不都是由人心引出。東西好好在那裡,偏偏我們要起一貪心,為了這貪欲,就要去創造、去破壞,才能得到你所要求,所創造出來的東西,這樣夠嗎?不夠!還要知道,所創造出來、生產出來的東西「有用」,人類就為了這些東西,起貪的心就消費,消費的人越多,創造的人就越多,創造的人越多,破壞就越多。天地萬物,無不都在天地間、大地上,原來的景觀,原來的物質,各不相同,但人類將不同的物質,破壞後取得,再去合成,所以招攬很多人的欲念,這種起動,無不都是人類擾動了萬法,很多成為惡法,人類就受災秧,這叫是循環,所以人人要從事,開始要好好觀因緣,從道理好好來觀萬法。
就如金銀財寶人人愛,在哪裡?在山礦、大地裡,就要人去挖,挖出來就要提煉,除了不斷破壞破壞,用什麼來提煉?要用火,火從哪裡來?就是從木頭,樹就一直砍,用火來提煉,或者是造成了,再瞭解地裡的熱,很多金屬類的物質,或者是地熱,變成了(硫)磺,磺就變成了瓦斯等等,這樣互相相剋,互相破壞,才把它粹煉出來,說是很價值的東西。我們知道,破壞來自人的心,人的心就是因這些物質,物質受人的破壞,天地萬物無不都是理,理歸理時,我們就看不到,人有了這分識,就開始去造作,所以這就是人的心,和外面的境界會合時,善惡兩邊。
所以雖「遇佛慈悲,同體共實法」,其實人人皆有與佛同等的佛性,我們發心修行,去掉惡法,追求善法,雖然我們在追求善法,也要瞭解佛的慈悲,我們也要學佛有慈悲心,我們和佛同體慈悲,也共同將這真實的法回歸回來,法歸於自然。法若能歸於自然,我們瞭解這法,他的自然是什麼?是我們的真如本性,我們和佛「有一同體共實法」。佛陀的慈悲,我們也有與佛一樣的慈悲,因為人人與佛同等,只是「未入佛正慧」。我們有這慈悲,但佛正知覺這個慧;平等慧,我們尚未得到,我們還有你是你,我是我,彼此之間還有個人的分別,我們還沒辦法與佛平等;天地萬物真理都是平等,回歸自然。我們若有與佛同等的正慧,就得到「妙覺法海」,我們就立於妙覺法海中,智慧任憑我們使用。凡夫所有的智慧,都是有限量的智慧,說一項瞭解一項,還無法從一而十、而千、而萬、而無量,同樣的法,不斷輪流反覆來說,但慧還是有限量,回歸凡夫的日常生活,還是有無明在。所以我們一定要用心在日常生活中,要用心於法,所以我們若說,只要做善事就夠,這樣不夠!我們要透徹佛陀的道理,瞭解道理,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如佛陀說,不煩惱,歡喜心,在人事中入,人群中去付出,付出到這分的歡喜,付出到成自然,付出到真實的歡喜,這樣甘願;人人平等,這種的愛,這就是我們在人事中,要體會的道理,這很重要!
經文:「復作是念,我若得子,委付財物,坦然快樂,無復憂慮。」
最近這段文,無不就是要慢慢接近佛的境界,貧窮子已在外面流浪,漸漸與佛同止在同一城中,我們學佛,也要慢慢體會佛的心,要快接近佛心,文說「復作是念,我若得子,委付財物,坦然快樂,無復憂慮。」這是須菩提在描述為父的心理,孩子跑出去了,財產這麼多,要怎麼辦?若孩子能快回來,這日日夜夜所思念的孩子能快回來,所以常常這樣想,我的孩子若回來,財產就有所付託,事業就有人傳了,這樣我就很歡喜,沒有憂愁。這是描述一位做父親的心,孩子跑出去平安否?希望孩子要趕緊回來,時間過這麼久,我的孩子若回來,我一切就滿足了,這是事相,世間的人無不都是這樣。 下面再說:
經文:「世尊,爾時窮子,傭賃展轉,遇到父舍,住立門側。」
經文簡釋:
「世尊!爾時窮子」;此明父子相見譬,即領解方便品中所說五濁,譬喻品所說三界如火宅。
可見須菩提的譬喻到此段,能得到孩子就很歡喜了,傳家財、傳事業,說到此,回歸回去,須菩提再稱「世尊!爾時窮子」。那個貧窮的孩子,現在開始回歸的說,就是表示父子將相見的譬喻,因為那位貧窮子,開始接近父親的宅舍,已經領解<方便品>中所說之五濁。就像這孩子,就像佛陀的弟子,這段時間還是流浪在它國、在外地、在五濁,心未清淨、煩惱還未去除,就像這時聽法,煩惱還未除,還是凡夫的習氣,所以譬喻在五濁。<譬喻品>裡說「三界如火宅」,在<譬喻品>已一直說過了,三界濁氣還是很重,除了欲界的濁,無色界還有煩惱,還是在色界、無色界中,雖然修行去除了欲界,卻是還在色界中,還有思想,第六識離開這環境,還有思想的煩惱,還在色界、無色界。這三界中如火宅,他們還有很多觀念、煩惱、無明還是捨不去。 雖然出家了,雖然聽法,聽很久了,以為大法是向大乘者說,和自己無關,所以自己的煩惱也沒去除。
經文簡釋:
「傭賃展轉」;由此厭苦斷集,慕滅修道,漸積出世善根,故言傭賃展轉。
傭賃:傭工取賃,喻樂小法。
因為這樣,所以他「傭賃展轉」,傭賃展轉是很辛苦的事。就是一直用功,這「苦要斷,要斷集,慕減修道」;知道現在有這人生,我知道法,人間佛陀所說的,「苦」的道理,我瞭解,也認真來斷「集」的因緣,要如何斷?也欣慕,看是否將煩惱因緣都斷滅,好好修道,漸漸累積出世的善根,所以「傭賃展轉」。這就是說他們修行也很努力,我知道苦,我要斷集,要趕緊滅除一切,他所說「滅」就是「畏懼和眾生攀緣」,這是他滅的方向,所以他會怕,不敢入人群,就沒辦法展開大乘的法,他們只是一直修道,所修的行就是修善法,欠缺這分,立大志、發大心,這樣也很辛苦。不過,也累積了出世的善根,已經將煩惱慢慢斷盡,只是還未發弘誓願的「大心」,所以叫做「傭賃展轉」。「傭」就是「傭工取賃」,即去做工,一天價值多少就領多少,這譬喻只是「樂小法」,只是獨善其身,樂小法。我就是修行,修這樣的行,我所得到的,就是只瞭解這樣的範圍而已,這傭賃展轉,就是你付出多少工,得多少工資。
經文簡釋:
「遇到父舍」;眾生勤修出世大小善業,都能契佛慈悲。眾生有感佛之因,佛即有應眾生之緣,皆為成佛資糧,將到成佛寶所。
《法華經》說:「如來室者,大悲心是。」眾生能契佛心修大乘,便是入到佛慈悲室。
「遇到父舍」, 一直在被人請,應該更加接近,這是譬喻「眾生勤修出世大小善業,都能契佛慈悲」,不論是修善法,也知道佛陀的慈悲,修大乘法,更能體會,「眾生有感佛之因」,大家都能瞭解,大小乘的弟子,都能瞭解佛的慈悲,「佛即有應眾生之緣」。因為眾生若能有感於佛的因,佛陀就應眾生的緣,佛應眾生緣是無窮盡,生生世世不斷,因為與眾生有緣,他就要不斷來人間。眾生知道佛的慈悲,也會向佛接近佛,這也是「成佛的資糧」。這必定要相應,有感有應,「眾生有感,佛就有應」,所以無緣的眾生就不能度,必定要有緣。佛入人間度眾生的時間這麼久,所以佛陀應眾生機,眾生在佛陀教化中,也慢慢接受到慧命的資糧,「將到成佛的寶所來」。如《法華經》文中說,「如來室者,大悲心是」。「什麼是如來室?大慈悲心即如來室,如來室就是真如的本性」,佛陀的覺悟,就是因為真如本性都啟發,安住於如來室,如來室就是大慈悲心,也是人人所俱足,我們必要邊修行才能邊接近。「眾生能契佛心修大乘,便是入到佛慈悲室」,就是我們要不斷培養我們的心。
*「約事說:遇到父舍」;喻遇見:體解佛成無上正覺,最初於菩提場,說華嚴勝會。
約事來說:「遇到父舍」。「遇」就是「得到」,「遇」就是得到佛住的邊緣,譬喻「遇見」,已經遇到了,來到父親所住的邊緣來,就是「體解佛成無上正覺,最初的菩提場」。應該慢慢已經體會到了,佛陀覺悟那時,覺悟的那個境界,應該開始瞭解佛所說的教法,「什麼是覺悟?覺悟就是佛陀與天地宇宙會合一起,那剎那間覺悟的境界,在『華嚴會』菩提場已經接近了。 」
經文簡釋:「住立門側」
*「門側」:喻大乘教門之側。
*「二乘人執偏空理,不悟中道,唯有一門。」
「住立門側」,這貧窮子,雖然到父親所住的地方來,就是在「門側」;這是譬喻「大乘教門的旁邊」,就是已經來到大乘教門的邊緣,這就是「二乘人執空的偏理,不入中道,不知中道僅有一門可進去」,但是他還是執於偏理,才會來到門側;在門的旁邊,不會走到門的中間來。這是譬喻小乘人、二乘人;聲聞、緣覺就是執著於偏空。過去就是這樣,一切皆空,因為「苦集滅」,我已經斷「集」、滅「苦」了,所以我就不與人群會合,一切皆空,我為何還要和人群會合?所以他就是偏了,「執偏於空理,不悟中道,不知空可透徹真空,其實他就是妙有,空要空掉一切煩惱,還有妙有。」那種付出無所求,變成一真正的歡喜,很自然回歸我們真如本性,這事情他還不清楚,所以就是偏空,「不悟中道,唯有一門」。
*「此輩二乘人過去已種大乘善根,但少修因,未能證果,故曰住立門側」
這都是二乘的人,過去所種,有大乘的根;過去有大乘的根,初發心時就是要學佛,與佛一樣可以成佛,起初是這樣,但若越來越變成了攀緣,就有業報。所以他選擇不攀緣,斷除一切的業報,他就是獨善其身,這二乘人,過去已經「種大乘的善根,但少修因」;缺少將這種子好好培養,就是沒修因,所以未能證果,這種子還沒辦法集種種的緣來成就他;缺緣。雖有「因」,缺「緣」來成就,常譬喻說,種子要入土才能得到水分、得到空氣、得到陽光,才能成為大樹。他只是二乘人,只是保護這顆種子,就是欠缺緣,所以未能證果,故曰「住立門側」。
*「窺看」,不得進入大乘賢聖之門內。
「窺看」;就偷偷看,在門邊偷偷看,在那裡探門,不敢大方進來,所以稱窺看。不得進入大乘賢聖之門,這些人住立於門側。譬喻孩子出去外面,不知家在哪兒?就是回到自己的家裡,他也不敢入門,他不知這房子是他的。同樣的道理,我們修行二乘的人-「聲聞、緣覺」,就是自己斷了緣,只保護種子,這樣一直無法成就。這裡須菩提已經都瞭解了,所以說出這段,就是這孩子;「爾時窮子,傭賃展轉,遇到父舍,住立門側。」已經到位了,但就是不敢進入。這我們要好好用心,觀事很重要,「我們人間事若做不好,要如何瞭解天下道理」,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