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靜思法益團隊分享
20140910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以雇賃人勞動體力為傭
任力取利用賃勤苦奮力
進求諦理漸漸積習善法
遂成出世善根進修大乘
人啊,真的要腳踏實地,要努力、要做、要付出。人啊,有很多事情,需要人家來幫忙,所以用錢請人來勞動工作;有人需要錢,所以願意接受,用力付出,不管是被人請或者是請人,都需要努力,我們付出多少力量,可以取得多少工資、報酬,都要勤苦奮力,要很認真,認真做事情,才有辦法得到多少的價值。人力的價值,用錢可以請人,可以這樣付出得到財物,這是在人世間。就像過去的時代,也是一樣,也是要付出勞力,才有辦法得到生活。佛經裡有一段故事,有一對兄弟,家庭十分貧困,大哥就聽人說,用求的,可以求得財富,所要求的就是「毘摩天」,這大哥覺得這輩子這樣窮,我要好好求,求毘摩天賜我福,讓我富有讓我有錢。他是大哥,就跟小弟說,我們的這片田,要很辛苦去耕耘,你要多用心付出勞力,來耕耘這片土地。小弟就很認真,每天都在田裡工作、整地、除草、播種等等,但是大哥每天從早上到晚上,都只是求毘摩天。
時間過了很久,大哥覺得我這麼殷勤虔誠,一直拜求毘摩天,為什麼家庭還是這麼窮?為什麼我還沒得財富?有一天毘摩天化成他的弟弟,來到他身邊,他在那裡很認真拜,但看到弟弟來,就問弟弟說,你田不做,跑來這裡做什麼?弟弟就回答他說,大哥你不也是每天一早就來求,求天可以賜你福,我每天都在田裡這樣的做,同樣很辛苦,所以我也想說,看能不能夠來求,可以不用做,就得到財物,所以我也要來求。大哥就回說,田本來就要耕耘,你不用心、不用力,在那個地方整地、下種子,土地上怎可能生長出五穀雜糧,你不努力做,不下種子,只是想來這裡拜,這樣土地上就可以長出五穀雜糧嗎?講到這裡時,弟弟身形突不見,毘摩天就出現了。他說,你這麼殷勤求拜,但是只是空求、空拜,全都沒去造福,福是來自你要勤耕耘、勤布施、肯付出,有付出有布施,就像那塊土地,要有耕耘,要付出勞力,這塊土地才能下種子,有下了種子,才有辦法長出五穀雜糧,這是一樣的道理。
你過去並沒有做過什麼好事,只是要來求來拜,就像一棵菴婆羅樹,這棵菴婆羅樹,很多人在冬天圍在那地方,就一直求,看能不能結果,這是不可能的,就算是求千年,冬天菴婆羅樹,也不能有結果的時候。這個大哥一聽,是啊!原來我只是每天這樣拜,我什麼都沒有做,只是想求得富有,原來只是空求,沒有造福,也是浪費時間,這樣他瞭解了。
這個故事,跟我們人間一樣,跟佛法也一樣呀!佛法,就是要教導修行者,我們只說修行,修行就是拜佛,求佛開我的智慧,求佛讓我福慧雙修,你所求的智慧,目標是什麼?你煩惱沒斷除,要怎樣可以得到智慧呢?你想要求福,沒入人群中行善布施,你的福要從哪裡來?所以還是要勤修,所以進求諦理,要漸漸積習善法,我們要「求」;你要求智慧,要先瞭解「道理」;真諦道理,你要「求得對」!佛陀四十多年間的說法,無不都是講善法,讓我們能夠去惡行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是佛所教我們。我們有沒有眾善奉行?我們有沒有諸惡莫作?「諸惡」;開口動舌、舉手動足、起心動念,到底我們說的是不是都是好話,?我們所做的是不是都是利益人群的事情?我們的心念,是不是時時都是用心為利益人群?我們是不是都是為大眾的利益來付出,有沒有呀?如果有,就「諦理入心」。佛陀所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從很微細的小善,一直利益到天下間的大善,從微細的煩惱,斷除到一切清淨,入人群中而不受污染,這樣的程度,這樣才是真正進求諦理,我們真的是學佛道,佛陀所教育,眾善奉行、諸惡莫作。
佛陀在世的時候,弟子所聽四十幾年的法,雖然聽很多,卻是各有執著,有的人「執在有」、有的人「執在空」;執空、執有這都是「邊見」,都是偏一邊的見解,佛陀要我們行於中道。「有」,就是要認真在「因緣果報」,因緣果報不光是講故事給我們聽,從無始以來,現在到未來等等,我們所造作的在現在,現在所造作的在未來,這種很微細深奧的因緣果報觀,我們要很清楚,不是只一知半解,光是「執在有」。我要斷除一切煩惱,我不要跟大家攀緣,這樣也不對,這樣叫「執空」;都斷了,完全斷了跟眾生的緣,這樣也不對。所以我們在道理上,要行中道,要慢慢從偏有、偏空,趕緊漸漸糾正過來,積習善法,真實的法我們向前前進,能夠「遂成出世善根」,出世的善根就是來去自如。我們出離了凡夫,三界、六道,我們可以養成瞭解,但是我們發大心,就是來去自如,來往人間就是一個目的,一個心願,幫助佛菩薩救濟眾生,「進修大乘」,這是我們要學的,我們要很殷勤精進來修諦理,漸漸往中道;真空妙有,我們要很透徹瞭解,不要失去眾生的因緣,但是也不會受眾生污濁所染著,如果可以這樣「積習善法」,就是出世的善根,發心立願,就是進修大乘行,這才是佛陀來人間對我們教育的目標。接下來看昨天不是說過,須菩提等就說:
經文:「世尊!爾時窮子,傭賃展轉,遇到父舍,住立門側。」
已經很用功了,知道應該要走對路,所以漸漸走對的路,慢慢已經接近了,接近父親的房子,來到房門前,但他還「住立門側」,不敢從大門大方進來,還是在那裡探頭,這是譬喻我們修行還沒有對菩提道發大心走進來,還在那裡探頭、猶豫,下面接下來這段文再說:
經文:「遙見其父,踞師子床,寶几承足,諸婆羅門,剎利居士,皆恭敬圍繞。」
經文簡釋:
「遙見其父」;喻佛垂慈應化人間與其受用身。
看到遙見其父,光是在門邊,遠遠這樣看,看到他的父親,還不知道這是他的父親,只知道這是大富長者,這城市中所有一切都是他的,所以他走對路,一直走已經接近來到門邊,遠遠地看他的父親,還沒相認。這是比喻「佛垂慈應化人間,與其受用身」;這就是父親在很豪華的大宅中,坐在那個地方,兒子在外面探頭看到,原來是這樣一位莊嚴,威風的長者,這個長者的神態讓人看來很敬重,譬喻的是「佛垂慈」,佛本是高高在上,覺悟之後何必再來人間,但是,他不忍心眾生苦難呀!所以他從高而降,於眾生、凡夫界,這樣投入凡夫界中,用他的應化身,應化在人間呀!用他的受用身,應化在人間,受用的身,就跟我們人一樣。
*「自受用身」:謂諸如來修習無量福慧,所起無邊真實功德,恒自受用廣大法樂。
什麼是「受用身」?就是「如來修習無量福慧」,他來到人間,跟人一樣,不斷跟我們講話、說法,說起了他過去生的過去生的修行,種種的境界,受了種種的考驗,但他還是堅持這念心,生生世世就是發心立願要救度眾生,在人群中造福、在人群中受智慧,生生世世,全都要有這個身體,這個叫做受用身。身是載道器,我們光是說修行修行,要用什麼修?用我們的身體來修行,做田(從事農作)的人要用身體去耕作,拜佛呢?虔誠在那裡禮拜,祈求諸天賜福,也要用這個身體;我們要投入人群,也要用這身體,這叫做受用身。諸佛菩薩歷久以來,就是生生世世化渡人間,就是用受用身在無量眾生中造福人群、在人群中修智慧,因為這樣,「所起無邊真實功德」,因為這受用身,所修、所行,累積很多的功德。
修行分分己獲,我們自己做的,就是我們自己得,你做多久,就有多少功德,何況無始以來,累積起來這個功德。「恒自受用廣大法樂」,所以佛陀來來回回,諸佛菩薩來人間,人間雖然苦,但他發弘誓願,每尊佛都有他的弘誓願,來回人間度眾生,這就是自用身所累積的功德,永遠永遠,來來回回付出,就是得廣大法樂。就像慈濟人,常說「幸福了!」大家做得(歡喜),就說美滿呀!付出雖然很辛苦,但是很歡喜,做到法喜充滿。一樣的道理,其實這分的付出是自己獲得、自己受用,我們做得很累,但是心很歡喜,別人無法瞭解我們的歡喜在哪裡。
*「又是二乘人大機雖發,距離大乘不退位尚遠,故名遙見。又因偏真慧眼,照理猶然遙遠,故稱遙見。」
再說,「又是二乘人大機雖發,距離大乘不退位尚遠」,因為我們二乘人雖然發大心,但是距離還很遠,菩薩既發心,他就是向前前進,沒有退後,也沒有停滯;但這些二乘的人,雖然發大心,卻還是無法一心向前前進;「不要停止」下來,他還做不到,所以與大乘還有一點距離。因為「菩薩」;發心的菩薩是「大乘不退位」,這叫做發心菩薩,就像「觀音、彌勒、文殊、普賢」等等,他們不只是在大乘不退位,他們也已經成佛過,再來人間助釋迦佛教育人群,這全都是不退位的菩薩。但是二乘的人,距離還很遠,所以才叫做「遙見」。雖然發心,還在遠遠看,看他的父親,這是這樣的譬喻。「遙見其父,倨師子床」,看到他的父親,坐在那地方,這樣的威風、莊嚴,讓人看了很欽慕,但只能遠遠看,還無法接近。說難道不是說,我們已經知道我們的真如,也開始啟發我們的道心,每天也發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到底我們能夠度多少人?每一天有人有煩惱,我們到底如何去輔導他,去除煩惱?把他的心轉變過來,到底這個弘誓願,「眾生無邊是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到底我們度到沒?我們斷了沒?好像還很遠,明知道我們真如本性,這四弘誓願,就是要找回真如本性,要再接近真如本性的一條路,卻還是離這條路很遠,又「因偏真慧眼」,我們的智慧還有偏,不是偏有,就是執空;還是偏。所以「照理猶然遙遠」,雖然知道路是這樣走,但還是很遙遠,故說「遙見」,還是很遠,距離很遠!
經文簡釋:
「踞師子床」;佛以一切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以萬行為足,踞師子床:床即座,師子座喻佛初說是華嚴之法座。
「踞師子床」,就是「佛以一切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以萬行為足。」《法華經》後面這樣說,「大慈悲為室」,現在佛已經做在「師子座」上面,譬喻父親坐在師子床上一樣,很威嚴在那裡,但他是「大慈悲」,這「室」這樣莊嚴,就是屬於這位長者的;這麼莊嚴,是屬於佛陀他的大覺,譬喻這間堂皇的室,「室的主人」就是大覺的佛陀,就像這位長者,這間房子很大,屬於長者是一樣的道理。這個房間;佛陀的「室」,是大慈悲為室,身上所穿是柔和忍辱衣,很多人若看到慈濟人就說,你們是好人。你怎知道?你們都穿這樣,都是幫助別人的人,這是柔和忍辱衣。我也常常聽人家說,我若穿著制服不敢發脾氣。我就問說,如果脫下制服時呢?我就自由了!若是聽到不中意的話,我就回應回去。那這樣你日夜都要穿著它!這就是我們凡夫。還有,有的時候,柔和忍辱衣穿上時,我每樣事情都可以包容,因為我們是慈濟人。若沒穿這件衣服時,頭髮就放下,也沒梳慈濟頭;就如平常時間來(精舍);對不起師父,我不知道要陪他們回來,沒想到會回來精舍,我服裝不整齊,頭髮也不整齊。妳還知道喔!沒辦法這就是習氣。這就是習氣難改!我們有很莊嚴的「柔和忍辱衣」,卻常常放在旁邊。
「諸法空為座」,這個「座」我們就不需要「執著」,常說「三輪體空,付出無所求還要感恩」,因為「讓我們付出的,就是我們的道場」,所以不要去執著我付出多少,這種諸法空為座,這是我們的大道場,我們要常常很歡喜。「以萬行為足」,很滿足,能為人付出,能有這麼一大群菩薩來作我們伴侶,我們應該很滿足,這樣是「踞師子床」,這麼的開闊,「床即是座」;古代的椅子都很大,若坐累了還可以躺下去,所以床就是大張的椅子,「師子座」就是譬喻,「佛初說是華嚴法座」,就是他覺悟那時候,境界的遼闊;靜寂清澄,那時心靈的境界,有諸天菩薩說法的境界,這就是坐師子座,其實佛他心靈的境界,永遠都在佛的境界中,所以他永遠都坐在師子座。
經文簡釋:
「寶几承足」;喻富貴人所受用豐碩寶器,受人敬重。
又寶几者,喻一實相,承足喻定慧,大乘定慧依於實相理體,依自性清淨心而修大乘法。
「寶几承足」,寶几就是譬喻富貴人家,「所受、所用都是很豐碩寶器」,連壂腳的椅子都是寶物,這是譬喻,他的周圍都是莊嚴、都是寶,就像佛陀他的覺海,覺海遼闊,每一個法無不都是寶。所以受人尊重,跟世俗人很豐富,人人敬重他,他生意做很大,財富有很多,長者人人尊重,所以他坐的地方都是寶器。「又寶几譬喻一實相」,不管是椅子、桌子無不都是「很紮實的真理」,周圍無不都是「真理」,都是真實不虛,這叫做「大乘定慧」。「大乘法」-戒定慧,這全部都是真實,我們修行必定要依真實法來修行,所以「實相理體」,就是他所坐、所用,椅子、桌子、壂腳的等等,無不都是很紮實,很貼實,這就是真理,也是「依自性清淨心而修大乘法」,修行我們要「用大乘,發大乘心」,用很清淨心修行,所以修大乘法,若沒清淨心是不可能。接下來說,
經文簡釋:「諸婆羅門,剎利居士」;婆羅門、剎利、居士:喻大乘、獨覺、聲聞三乘之聖眾。
*「婆羅門」:此云淨行,是高貴種姓。或在家,或出家,世世相承,以道學為業,自稱是梵天苗裔,守道居貞,潔白其操,故謂之淨行。
「諸婆羅門、剎利、居士」皆恭敬圍繞,周圍很多人,室內不是單獨一人,還有諸婆羅門、剎利、居士。「剎利」就是剎帝利;「居士」就是一般信佛的人。「婆羅門、剎帝利,還有居士,就是譬喻大乘的修行者」,這些大乘修行者,在婆羅門、剎帝利、居士範圍中,有人發大乘心,也有「獨覺」;獨覺是他可以瞭解佛法,瞭解人生一切虛幻道理,覺悟了道理,但是他就不願意入人群,這是獨覺。「聲聞」就只是聽,佛的信法教育,光只是這樣聽,這都包括在婆羅門、剎帝利、居士中,大家都要來接受教育,所以在「周圍身邊」。
「婆羅門是什麼?就是淨行者」,這是高貴的種姓,接下來是剎帝利,不管他是在家或是出家,世世相傳。他們都覺得「婆羅門種至高無上」,他們出家修行叫做淨行者,有的人雖為在家,但還是婆羅門種,族姓都是屬於很富有,是貴族的階級,所以他們「世世相承,以道學為業」;就是研究婆羅門教,世代就這樣傳下去,他們都認為,這是「梵天的種族」。「守道居貞」,他們若懂得自愛,修行的人就有淨行,有的人修行,修到種種行都有,這種修行者或在家者,都覺得自己是婆羅門教,是印度至高無上的種族,是來自「梵天」,是梵天遺留下來的種族,所以他們都自稱「潔白情操」;就是很有德。所以稱為「淨行」;修行人叫做淨行,沒有出家的人;就是在家,他們都認為「梵天」,就是「清淨天界的種族」,這樣稱為婆羅門。
*「剎帝利」:此云王種,華言田主,為世間大地之主,即王種。
後人情漸偽,各有封殖。遂立有德,處平分田,此王者之始。
「剎帝利」:就是貴族的人,如釋迦佛,他們除了是婆羅門種,但也是剎帝利,就是「帝王」;領導國家的人,是王族、是貴族,所以稱「王種」。華言是田主,就是表示他擁有很多土地,而且是世間大地主,這是剎帝利。「王種」,因為在世間,有人慢慢佔有很多土地,人就慢慢起欲心,慢慢的人的規矩就亂掉了。「情漸偽」,不是用很純真的本性,本性已經慢慢脫規,「漸偽」就是「脫規」。「各有封殖」,所以只好要「分」,分這是你的,這是他的,你不要去侵佔他的,土地各有其主。所以要選擇,有人能做分配,且是大家都願意服從的人。「要立有德的人,就是有德行的人,可以領導人的人,有什麼樣糾紛,他能夠公平處理,像這樣的人就稱為『王』」,王的開始就是因有土地,慢慢有了糾紛,需要有德行的人慢慢來調解,就叫做王,就能夠領導,這是從最最起初這樣過來,慢慢成為王,慢慢成為國,本來那時都叫城主,慢慢稱國,變成國王、國主。
*「居士」:在家志修佛道稱居士,守道自守,寡欲蘊德,名為居士。
喻十信位賢位菩薩。但斷見思惑盡,尚有無明惑在,未入聖位,故名賢位。
「居士」:「在家志修佛道稱為居士」,在家人、任何人,只要在家「願意皈依三寶」,三寶的弟子都稱為居士,那就是「守道自守」,就是好好守自己的本分。「寡欲蘊德」;「蘊」就是「聚集」的意思,寡欲就是少欲知足,培養我們德行,這是在家居士要做得到,「在家居士要守五戒」,所以他要守他的本份,這叫在家居士,「少欲知足,要具足德,這樣叫做居士」。
譬喻這三種人婆羅門、剎帝利、居士,這譬喻已經到「十信位」,叫做「賢位、賢人」,但還沒有「入聖」,他只是「看見」,「斷見思惑盡」,在家人也可「見思惑斷盡」,因為佛性人人本具,人人若瞭解佛性,就知道要斷煩惱,「能夠斷見思惑的煩惱,但還有無明惑在」,無明就是不瞭解真諦道理,還有很多不瞭解,所以還沒有入聖位,只是到賢位而已,還不到「聖位」,所以叫作「賢」,這是婆羅門、剎帝利、居士,在佛教叢林外圍修行的人,這樣也常常來親近佛法,聽佛說法。
經文簡釋:
「皆恭敬圍繞」;如是上下貴賤,皆敬奉如來,皆修大乘法門,而得成佛,故名恭敬圍繞。
「皆恭敬圍繞」;「如是上下貴賤」皆敬重,這樣多的人,不論是諸婆羅門、剎帝利、居士等等,都圍繞在長者的身邊,這是譬喻「佛在人間有分內外」;「內」就是「已經在修行,要完全修清淨行的弟子,發大心立大願,要傳法要傳承法的弟子,他們要專心修行」;有的在「外面」,有在社會至高地位的人,有一般的人,都可以一同來信佛,一樣平等接受佛的法,所以都一起來圍繞。「如是上下貴賤,皆敬奉如來,皆修大乘法門,而得成佛」;不是只有裡面修行可以成佛,外面的(也可以),法是平等,只要很用心,一樣可以得佛智慧,只要發菩提心,行大乘法,一樣人人平等。所以我們學佛要很用心,從漸漸要趕緊靠近,你看在「室內」;有居士、有剎帝利、有婆羅門,何況我們已經是入門修行的弟子,更加要時時多心!
【補充資料】:
《佛典故事--雜寶藏經卷第九》
「求毘摩天望得大富緣」
昔有兄弟二人,家計貧困,兄常日夕,精懃禮拜求毘摩天,望得大富,而遣其弟耕田種殖。如是求請,經歷多時。時毘摩天,化作其弟,至其兄邊。兄瞋弟言:「何不墾殖?來此何為?」時弟答言:「兄在天寺,晝夜祈請,望得大富;弟於今日,亦欲效兄,齋戒求願,望獲大富。」兄語弟言:「卿不耕田下於種子,財富豐有,何由可獲?」弟答兄言:「實以種故,而收獲耶?」兄不能報。
於是毘摩天,還復天像,而語之言:「今我之力,正可助汝,及於今日,修行布施,然後可富。而汝往因,不修布施,故使貧窮。今雖日夜精懃求我富饒財寶,將何可獲?如菴婆羅樹,若於冬時,雖復奉事百千天神欲求於果,果不可得。汝亦如是,先不修因,而於我所,欲求大富,亦不可得;果若熟時,不求自得。」
而說偈言:「福業如果熟,不以祠祀得,人乘持戒車,後得至天上,定智如燈滅,得至於無為,一切由行得,求天何所為?」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