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4/09/20晨語簡記

向下 
3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99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4/09/20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2014/09/20晨語簡記   2014/09/20晨語簡記 Empty周六 9月 20, 2014 5:37 pm

感恩靜思法益團隊分享


20140920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教導行善叫做勸


制止行惡叫做誡


如來教法不離此


經藏屬勸行眾善


律藏屬誡防諸惡


論藏詮辯修證法






  瞭解吧!我們讀經,「經、律、論」這是我們修行三項要瞭解的事情,我們一切從佛說法,「佛陀所說的法,累積起來就稱為『經』」,「經典」就是在教導我們,「行善勸法的門」,勸我們要如何行善,因緣果報呀!如是因、如是果、如是報,做善者得善報。「諸惡莫作,所以就來制止行惡,這叫做『誡』」,「勸和誡屬於經典,佛所說的教法,大小乘法通稱為『勸』、『誡』,不離開這兩項。」教導我們如何「行善」,教導我們如何來「止惡」;行善、止惡這就是我們最重要的根本,不只是佛這樣教,孔夫子應該也是這樣教,其它的宗教應該也是這樣教。世間「一切善法」無不都是「勸誡」,這是很平常的教育,雖然是很平常的教育,卻在我們的生活中,往往這平常的教育,就會被忘記;或者是環境,有什麼樣的惡劣環境,使人的意志墮落,這也是有啊!在經典中,有一段這樣的故事。






  過去有一個國家,在一個小國中,有一位宰相,這位宰相長年身有病痛,因身體病痛,拖磨很久,就向國王說,我不如歸鄉,好好養病。國王准了,准他歸鄉養病,但是回到家中,一直受病拖磨,也過了很多年。這位宰相的孩子還小,幾年來一直吃藥,家財因為這病,很貴的藥也同樣買來服用,不用多久;幾年後,家財用盡,人也因病而死,家道就此一直墮落,因為沒有收入,傭人又多,慢慢家庭就這樣中落下去。母親也過世了,當時孩子還在少年時,才十幾歲而已,父母前後去世,家庭的家丁,也直覺得這家庭,已沒什麼好留戀,傭人也慢慢散去。這個家庭單丁一子,這樣的生活,已經不知用什麼方式再生活下去,十幾歲的小孩要怎麼辦?所以一直流落,生活很貧困,撿東西來吃等等。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家庭裡能夠賣、能夠當的家產,也用很便宜的價格,一直變賣掉,最後變成孤單一個人。生活流落於非常貧困之中,有一回他就這樣想,要怎樣可以維持這個生命?慢慢的,年齡已經到青年,已二十多歲了。我這樣的年齡,家庭經這麼多年的墮落,我無法振作家庭,父親是堂堂宰相,但歸鄉回來之後,就沒有什麼朋友來幫忙,也沒有那個意,想去求人,到十分潦倒的時候,為了維持生命,不如「去偷」,想去當小偷。但再細想,當賊!唉呀,很多貧困的人,生活很貧窮,我如果去偷他們的東西,是不是讓他們更貧窮,害他們沒有東西可吃,害他們冷跟餓,我不能向普通人家去搶、去偷。想一想,國王財物寶貝很多,我若偷國王宮裡東西,對國王來說沒有損失,所以就打定了主意。






  他身體很強壯,也很有腦筋,就把自己裝扮成很威武的形態,用裝箭的筒子;二個筒子,就將他揹起來,助長他威武的形態,用竹子插在箭筒中,彷彿有箭,再帶著一把刀,想要助長他勇猛的氣魄,就這樣走到宮內。入到宮內,其實國王還沒睡,覺得有人進到宮裡,他不敢作聲,就這樣靜靜的觀察,看這個人到底進來做什麼?原來是要偷東西,將國王瓔珞、珠寶跟衣服,這樣搜刮成一包,拿好之後,看到房間裡有一盆水,那個時候口很渴,就把這盆水拿來喝,想到筒子裡,箭桶裡面「有土」;因為他想,裝一點土,插幾枝竹子,這樣揹起來,感覺較有份量,才不會因筒子太輕,搖來搖去,所以在筒子裡放土。看到那一桶水,他靈機一動,將筒子裡的土拿來拌水喝下去,喝下去之後,有一種感覺;有飽跟滿足的感覺。那時候自己恍然大悟,這種「塵沙的水」喝下去就會飽,何況說大地的草和果,不管是青草或野果,其實我都會飽,只要會飽就好,何必流落來當賊呢?我的父親在的時候,絕對不允許我做出這樣的事情,想到父親、母親,在他還是孩子時的教育,雖然父母過世也十幾年了,自己年齡也長大了,但仍不應該違背父母的教育,在那個地方,自己很懺悔,於是就空手,輕輕離開了皇宮。






  這個國王,將他的舉動一一看在眼裡,看他這樣的柔順,這樣離開,就趕緊叫人去探聽、去跟蹤,看這年輕人到底去了哪裡?跟到他所住的地方,原來已沒房子了,就住在樹下石洞中,問他是怎麼了?他覺得很慚愧,就從他如何覺得,本來想當賊,來療治肚子的飢餓,但是喝一些水攪一些沙土,這樣也可以滿足。所以我都沒偷東西,你不用來抓我,我並沒偷東西!但是來的人說,不管你有沒有偷東西,都要到國王面前表達,所以這位年輕人到國王面前。國王問他,他就從頭說起,小時候父母這樣教育,我不應該在現在,家庭衰落後,做出這樣行為。問他,你年年這樣,怎麼不去勞作?他就說,我父親原本是宰相,國王你座前的宰相,只是他病了,長期受病拖磨,所以他回鄉,平時靠著父親宰相的奉祿生活,但久病之後,家財用完,父親死了,接下來母親也病了,用盡了家財,所以父母都往生後,家中也已是貧窮,家財散盡了,我只好販賣家中的東西,一直維持到現在。






  這個時候,想要去做什麼工作,沒有人介紹;想去勞作,我的身份是宰相之子,我這樣想,這樣有失父母的體面,所以飢餓不堪忍,才會做出,向國王宮中偷取(東西)。國王問他,你沒有跟老百姓偷?他就講出,老百姓有的人生活也不好過,偷他的食,或是他的物,對一般生活的人影響比較大。因為國王你的家財,你的財產豐富,我如果小小偷一點,對國王沒損失,國王聽了,坦白呀!這樣坦白的年輕人,一表人才,且從小一直到少年的時候,都受到很好的教育,就算是做犯法的事,也會想到父母,想到父母教育,不應該做的範圍,尤其是這樣「少欲」,一盆的水伴著泥沙,這樣也能滿足,這是一位賢人。國王很歡喜,你父親本來就是宰相,看你一表人才,也受過父親教育,你應該繼承父親的宰相位,所以你要趕緊入皇宮來,我找人教育你,讓你瞭解宮廷國政,然後你就可以繼承父親宰相的位置,這年輕人很感恩。這段故事,知道人在一個環境中,往往會起「不規則心」,但是人性本善,堂堂是一個宰相的孩子,怎麼可以做這樣的事情,原來人的生活這樣的簡單,一杯水、一把泥土,攪水吃下去就會飽!






  我們如果聽到土攪水可以吃飽,大家應該會相信,海地不就有賣土餅,吃土餅止飢。有一種土,攪水揉一揉,就可以做一塊餅,我們曾拜託他們,把餅帶回台灣,在高雄也請幾個人試試看,原來就是沙沙的土,含在口中,沒什麼味道,只覺沙沙的,因為他是泥土,當然是沙沙的;當然水攪一攪它會變得QQ的。年輕人覺得吃土也會飽,何況說大地青草或是野果,我也可以活下去,我為什麼要做偷竊的事情。這念心起了,他輕輕離開,這個動作,讓國王很感動,這種知過能改,起心但是沒有犯,並沒有偷東西出去,即時改過,這就是人才,這就是「教」,平常就時要教導,可見小時候父母的教育,內心有這樣受過教,不敢作惡的事情,已經有教誡在。「如來教法不離此」,如來的教法也是這樣,小孩要從小教育,長大就要時時警惕,不要做錯誤的事情,這是一切「經藏所屬」,那就是「勸行眾善」。






  再來,「律藏」是屬於「誡」,誡是預防諸惡,防惡止非,止惡防非都可以說,心念若有什麼不規則,要趕緊預防,不可以犯錯,跟這年輕人一樣,有防範的心,防非止惡。「不對的事情,我要趕緊預防不要去做,惡的事情,我要趕緊停止下來,這就像『律藏』,律藏就是我們要防非止惡。」






  「論藏詮辯修證法」,這個法是佛這樣說,大家吸收之後互相研究,再加上自己的心得,將法彼此討論等等,「聽了之後瞭解,這叫做『證』,證明這個法對我的用途,讓我有什麼感受等等,這是論。」所以「經、律、論稱為三藏」。我們已經聽幾部經了呢?《藥師經》、《佛遺教經》、《無量義經》,好幾本經都聽過了,我們現在在《法華經》裡,從<序品>一直到現在是<信解品>,我們已經可以瞭解種種譬喻言詞,可以法入心來,所以我們來看它的經文。前面已經譬喻窮子,來到長者的家,來到門邊了!看到裡面威風,他害怕開始轉頭要走,因為這種場面,不是我有辦法可以討吃(乞食)的地點,所以我要趕緊離開,「回歸貧里」,能夠讓我自由,生活過的去就好,就趕緊離開。長者已經看到孩子身影,孩子又跑掉,趕緊叫人去找,想要把他找回來,所以「即遣傍人,急追將還。」下面的文接下來說






經文:「爾時使者,疾走往捉。窮子驚愕,稱怨大喚,我不相犯,何為見捉。」






經文簡釋:


「爾時使者,疾走往捉」;時機會合,喻大乘法,明義顯露正直,用此赴機,疾趣急往教化勸誡菩提,亦能令彼疾入菩提。故云:爾時使者,疾走往捉。






  因為長者只看到孩子要跑掉了,很著急,就說趕緊去叫人把他找回來,所以出去的人,也不知道這個人到底是誰,所以看到人就拉著他,要把他拖回去。這貧窮的孩子,已經受驚嚇了,前面看到的境界,是王或是王等,這是什麼家庭?這麼多人,這麼威風,現在要離開,被人捉到,開始很害怕,「稱怨大喚」;在那裡大聲叫:「我不相犯」;我只是站在那裡,沒有做壞事,為什麼你們要抓我?一直喊、一直叫。這表示「時機會合了」。父親找孩子,孩子經幾十年後,慢慢靠近父親所住地方,這個「機」;就表示佛陀數十年教育,就是要等待弟子的根機開大,希望可以契機接納大法,看起來已經慢慢在體會了。如舍利弗、如須菩提、目犍連、磨訶迦葉等等,已經開始體會了。


  


  所以「明義顯露正直」;趕緊要人去將他帶回來,就是這個法很直接,很直接的法,就像趕緊要把這個人叫回來一樣。所以直;正直!而且「用此赴機」,直接這樣就要把他抓回來,「疾趣急往教化勸誡菩提」,這種趕緊要將他叫回來,這太過於直接,「本來是在小乘教中,佛陀常常在『讚歎』,十大弟子都有優點,同意他們過去所修的法,為什麼來到《法華經》,就排斥掉小乘?」因為佛陀已經開始,「三乘合一,已經除三歸一,小乘、中乘、大乘,他已經合而為一」,忽然間,叫他們「捨小就大」,好像是太直接了。所以「亦能令彼疾入菩提」,要趕緊,就是不讓他只在小乘,獨善其身,要將他們「勸誡」;「勸」就是你應該要投入人群中,你要好好將煩惱斷除。你就要在人群中,不受人群影響,這叫做誡。「在五濁中,你要入人群去救濟眾生,同時不受眾生所影響,所以你要趕緊進去,這種『勸誡』;『勸』為善,為大地眾生造福人群,『誡』就是你已經斷盡煩惱,不要再受眾生煩煩擾擾的無明染著,這是勸誡,這段文完全在於勸誡,很直接的勸誡。」






  所以「亦能令彼」,「彼」就是說「趕緊遣人去帶回來」,也就是「法直接就是這樣說出去」,你們過去修的小乘法,「不對!」現在要歸入大乘法,就是這樣很直接,就是期待他們能夠「疾入菩提」,因為時間不多,就是要趕緊說,你要趕緊進入菩提道。「菩提訧是覺」,你應該要大覺悟,不是小覺,要大覺悟,「大覺悟」還要再成就「有情」,那就是「菩薩道」。所以才稱為「爾時使者,疾走往捉」,「使者」我們昨天說過了,就是「菩薩和法,『菩薩』就是可以接受的人,『法』就是可以普被,可以用在人群中;可以接受,可以用,『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種能受、能付出,所以『爾時使者』,使者就是菩薩,『疾走往捉』,那就是法很快,很直接!」






經文簡釋:


「窮子驚愕,稱怨大喚」;譬勸教缺緣機未熟,縱昔曾發大心,然廢久不憶,忽聞大教,無心意願故驚愕,稱怨大喚。






  這就是譬喻「窮子驚愕,稱怨大喚」,唉呀!我不要啦!這就是譬喻,「勸教缺緣機未熟」,在勸教時,就是缺了緣,且根機也還沒熟。佛陀就是因為看這些根機,為什麼到現在還沒有成熟?「機緣」,大家怎還「守在小乘」?所以佛陀很著急,趕緊要讓大家能夠「入菩提大道」,直接向大家說,要好好行菩薩道,但是機緣未熟,才讓這些孩子,成為窮子。讓這些弟子,在法還沒有很豐富,還沒有真正具備一切生死大事,只是取著在小生死而已,還沒有體會到與大地眾生共生息,這種的生命,大體還沒能完全瞭解.所以「缺緣機未熟」。「縱」,過去就是讓他們「放縱」,因為過去,這些都是發過大心的人,「每個人修行都發過大心,發大心之後,就慢慢懈怠,我相信大家如果自我反省,應該都有!開始要修行,這『壯志』,大家絕對都很勇猛,但慢慢就會『懈怠』。」他們也這樣說,須菩提他們就說,「佛陀說法已久,我們已經很疲倦,我們聽得很累了。」這就是他沒將法入心,沒提起興趣,就慢慢懈怠了。






  所以「廢久不憶」,已經荒廢掉了,這修行很強盛的心,慢慢一直荒廢去了,荒廢了很久。「光佛陀講經已四十幾年,何況說生生世世的荒廢,還要更久。」所以本來是「發大心」,但「廢久不憶」;已經忘記當初我們是發什麼心來。「忽聞大教」,忽然間聽到這大教法,「無心意願」,聽到要入人群度眾生,「我就沒這個心,沒這意願」;就表達有反抗的心,那就叫做「驚愕,稱怨大喚。」所以他會害怕,我怎有辦法,我根本沒這個志願要入人群,我沒這個能力,忽然要我做這個事情,我會害怕!所以他就「稱怨大喚」,你強迫我做,我就沒這志願。「小乘的人,二乘就是聲聞、緣覺這樣的人,『以煩惱為怨,生死為苦』。因為煩惱;我好不容易才斷了煩惱,我就是不要跟人群會合,不要跟人群交纏,現在又叫我行菩薩道,這種入人群中怎麼會沒有煩惱,我好不容易斷了煩惱,往生時我就入滅了,我就不用再來人間,為什麼叫我還要不斷回入娑婆來度眾生?我苦呀!」






  因為我不想跟眾生「攀緣」,現在叫我跟眾生攀緣;這樣是攀緣嗎?不是攀緣,「佛陀是要人人跟眾生結善緣」。「造福業,要修福,福不俱全,你要如何度眾生?你不能度眾生,要如何開智慧?你不能開智慧,無福又無慧,你是怎麼成佛?」佛陀是要他們,「取大涅槃」,是大生死,與天地宇宙生命體合為一,這不只是小乘,獨善其身,人不管是天人,也有天福享盡下墮人間;「天」也有生死,何況說「人」,何況說「四生六道」,哪有說,沒再有來生的呢?只不過,佛陀要大家顧好這一念心,不要去造惡,一定要行善,「行善就是跟眾生結好緣,造福人群!」






*「稱怨大喚」;小乘以煩惱為怨,生死為苦。若勸煩惱即菩提,則大喚稱怨。若聞生死涅槃,則大喚稱苦,故云:稱怨大喚。






  再更大的,名符其實那就是「菩薩道」,這是佛陀的用心,但是弟子還沒很透徹瞭解,過去「沒有瞭解」,所以就會「稱怨大喚」,我就沒興趣,所以稱怨大喚。若「勸」,煩惱即菩提,他若知道,這種「勸門」,就是「教育眾生」,其實入人群中,讓你可以不要被人群的「緣」,不將煩惱放在心中,自然在人群中就不受污染,前面所教育,你應該要斷盡煩惱,「煩惱」、「苦集滅」你都瞭解,你應該修行於道,就是菩薩道。「勸、誡」兩個門,佛陀已經大開了,你要如何止惡?要如何行善?「勸」;煩惱即菩提,就是說你在人群中,在人群中雖然芸芸眾生有煩惱,其實你的內心,菩提道是明明了了,不會被眾生牽引,我們有我們的道。這「大喚稱怨」,就是這些眾生還沒有透徹瞭解,這個「勸化門」,勸化的教育,還沒很瞭解,他就會「大喚」,因為他不願意做。「稱怨」,我就是不要,「若聞生死涅槃,則大喚稱苦」,我已經好不容易斷了小生死,這樣就好,還要我入人群,無量生世,還要在生死中,所以這樣我叫苦!「來人間就是苦,但他就是沒透徹,他若透徹,人間有煩惱,但煩惱即菩提,眾生的煩惱是增長我們智慧,他沒去瞭解到這點,所以他叫苦!」我還要來生再來生,「佛陀要他們來生再來生,就是在人群中『修智慧』,在人群中『造福』,這『福慧雙修』,他不瞭解,所以他就會叫苦!」






經文簡釋:


「我不相犯,何為見捉」;喻我本不求大乘:即須菩提前所謂:不生一念好樂之心我不樂求大乘,何為用迫捉我。故云我不相犯,何為見捉。






  『我不相犯,何為見捉?』我既然沒做錯,為什麼「我本不求大乘,即須菩提前所謂,不生一念好樂之心」,我對這大乘法就沒生出一分好樂之心,我不好樂求大乘,為什麼要強逼我去做?所以「我不相犯,何為見捉?」我就不想做這事,你為何要叫我去做?這是還沒有覺悟之前,須菩提等,他們只是顧在自己生死,沒有其它。各位!發心我們就是要發大心,我們入人群中,是在修福兼修慧,你若不在人群中;這不是叫「攀緣」,我們一定要在人群「結好緣」,好緣在人群中,我們可以學到很多,如何來教化眾生。所以有教導行善的「勸」,這「勸門」,門是入門的門,這就叫勸門,這就是教育,用佛陀種種經典,來勸導人人去行善。「誡」就是「誡門」,誡的一道門,教我們如何不去犯戒,教我們如何能斷除煩惱,教我們如何入人群而不受人群污染,讓我們「心即是菩提道」,這是佛陀教育,雖然是說故事,其實裡面是含著這麼充足的道理,所鉯人人時時要多用心呀!










【佛典故事】摘自《大莊嚴論經•卷第六(三五)》






*「抑心不違教法」






  過去,有一位宰相過世時,兒子年紀還很小;宰相去世後,家中沒有任何收入,所留下的家產很快就花用殆盡。坐吃山空的宰相之子,過著孤苦無依的生活,又沒有人能為他引薦覲見國王,因此生活窮困潦倒。






  宰相子日漸長大,頗有其父之風,才智過人,擁有治理民眾、決斷事情的能力,足以擔任輔佐國王的宰相。及至壯年,體型勇猛強健、相貌端正莊嚴,力大無窮且具備種種才藝。他想:「我現在這麼貧窮,能做些什麼事呢?因為父親的名望,我並不適合從事卑賤的工作。雖然擁有種種才藝,但因為沒有福報,所以無法一展所長。我也想找個工作好好過活,但我並非出生在低下的種姓,不能去做那些卑賤的工作,真是令人苦惱啊!」






  宰相子又思惟:「因為業力的牽引,讓我如此地窮困,即使有父母的尊貴家業,卻苦無施展運用之處。低賤的工作很容易找到,但我卻不能去做。既然如此,我乾脆去當個盜賊,反正私下偷偷地做,別人也不會知道。只要作些表面功夫,在腰上繫上二個箭筒,再佩把刀劍,看起來既威武又莊重,就像獅子兒般,勇敢而無所畏懼。」






  宰相子決定當盜賊後,又思惟:「如果去偷一般百姓的家,會讓他們貧窮無依,於心不忍。國王擁有無數珍寶,少一點無關緊要,還是到王宮去偷東西吧!」於是,他便前往王宮,進到國王養息的地方。國王發覺盜賊闖入,靜默不敢出聲。宰相子偷了國王的衣服和瓔珞後,先放在國王的床頭旁。當時床頭旁有一盆水,旁邊堆積了一些灰塵。宰相子又飢又渴,以為灰塵是麨粉,便以水和著喝了起來。當他喝完了後,才發現那是灰塵,恍然大悟:「灰塵都可以吃了,何況其他東西?肚子餓了,大不了吃草果腹,又何必當賊呢?這種敗壞道德的事,家父是絕不會去做的。」






  於是,宰相子便將原本要偷的財物放下,空手返回家中。國王發現盜賊竟然什麼都沒偷就離開,覺得驚奇,命人找到宰相之子,詢問他:「你冒著生命的危險入宮偷竊,偷到東西了,為何又放回原處,空手而回呢?」






  宰相子回答:「大王!小民當時覺得飢渴,誤喝了灰塵水來止飢渴,卻也因此而滅除了盜心。因為在吃了灰塵水後,知道要止息飢渴並不困難,對於自己偷盜的行為感到十分慚愧懺悔,因此發願不再造作惡業。大王!小民並非庶民百姓,而是前宰相的兒子,因為家道中落,才潛入宮中作違法的事。從今日起,我即使喝灰塵水、吃草來果腹,也不會去當違背良心的盜賊。我的父母教導我禮義、家訓,我寧願餓死,也不違背父母的教誨。」






  國王聽了宰相子誠心的懺悔後,認為宰相子雖有過錯但知悔改,歡喜讚歎:「貧窮會磨鍊一個人的意志、耐力和慚愧心,無羞恥心的惡人,會為了追求物欲而造作種種惡業。你能夠以慚愧心約束自己,轉化自己的貪念,讓自己不違家法,不致誤入歧途。這是賢者的作為,也承襲了你父親的良善品德,以教禮、道德規範自己,而不被追求物欲的愚癡心所惑。我已經親見你的行為,不需要再花時間去觀察了。你是一個意志堅定,勇健又有智慧的人,而且心地真誠、善良,今日所見實屬難得,我決定讓你擔任宰相,相信你一定能成就比父親更偉大的功業!」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


月亮 在 周一 9月 22, 2014 10:58 pm 作了第 1 次修改
回頂端 向下
海文
無量光曜心
無量光曜心



文章總數 : 402
來自 : 馬來西亞吉隆坡
威望 : 16
注冊日期 : 2013-10-04

2014/09/20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4/09/20晨語簡記   2014/09/20晨語簡記 Empty周一 9月 22, 2014 5:19 am

20/9 晨鐘起、薰法香摘要:
教導行善叫做勸    制止行惡叫做誡
如來教法不離此    經藏屬勸行眾善
律藏屬誡防諸惡    論藏詮辯修證法
(一般宗教教理,都勸導他人行善積福,幷誡勉大家莫作諸惡。如來的教法,也離不開這些重點,行善止惡,更是修行的重要基礎。而佛陀的三藏裡,除了將所說的道理結集成經文, 勸人眾善奉行,設定戒律來勉勵大家防非止惡 ,更讓弟子透過論證而在修行中領悟到佛法的真理)

● 爾時使者,疾走往捉:
(這時使者</菩薩>受到長者</佛陀>的派遣 ,不問原由趕快跑去將貧窮子抓回來,)
○ <此>時(覺得)機<緣>會合,<比>喻(是時候向弟子施以)大乘法,(要弟子) 明<瞭>(大)<法>義顯露正<法>(的)直<接>,<利>用此<這個><前> 赴(的)機<會>,(要讓二乘弟子們)疾<快點>趣 <向>(佛陀)急<於>往 <向>(他們)教化(行於大乘)勸(和)誡(的)菩提 <道>,亦能令彼<等>疾 <快點><證>入菩提。故云<因此說>:爾時使者,疾走往捉。

● 窮子驚愕,稱怨大喚,
(驚愕惶恐的貧窮子嚇得一直在喊冤:)
○ 譬<喻>(有意)勸<勉>教<導>(可是)缺<乏>機緣未<臻>熟,縱<然>昔<過去>(開始修行時)曾發大心,然<而> (已經)廢<棄><許>久(同時)不 (復)<記>憶,(此刻)忽<然>(被要求)<聽>聞大 <乘>教<法>,(卻)無心<念>(和)意願(,)故 <因此>(覺得)驚愕,(而)稱怨大喚。

○ 稱怨大喚:小乘<者>以煩惱為 "怨" ,生死為"苦"。若<是>勸<喻>(他) “煩惱即菩提”, 則<會>大<聲> <呼>喚稱 "怨" 。若<是>(讓他) <聽>聞生死涅槃,則<會>大<聲><呼>喚稱 "苦",故云<因此說>:稱怨大喚

● 我不相犯,何為見捉
(我沒做錯事,為何見到我就捉。)
<比>喻我(本來就)不(想)求大乘<法>:即<指> 須菩提<之>前所謂<表示>:(我對大乘法)不生一念好樂之心,我(也)不樂求<得>大乘<法>, 何<苦>為<此>用<逼>迫(的方式來)捉我。故云 <因此說>:我不相犯,何為見捉。

★ 獨善其身不攀緣        怎入人群結善緣
    修行難得好因緣        開三顯一大乘緣   

(弟子任海文<濟勖>虔心摘錄證嚴上人 20/9/2014 薰法香開示。若有偏頗,一律以台灣宗教處為準,歡迎不吝賜教。無限感恩。)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64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2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4/09/20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4/09/20晨語簡記   2014/09/20晨語簡記 Empty周三 9月 24, 2014 1:13 p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四年九月二十日星期六)

 

宰相之子淪落又覺醒的故事,相當的精彩與貼切。任何組織或社會的價值觀(人文/)要透過教育來傳承。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你看的媒體與結交的朋友等等)

 

故事本身說明了教育的重要,故事的內容包括:誠實,少欲,懺悔,持戒等等。

 

「稱怨大喚」;小乘以煩惱為怨,生死為苦。若勸煩惱即菩提,則大喚稱怨。若聞生死涅槃,則大喚稱苦,故云:稱怨大喚。

 

再更大的,名符其實那就是「菩薩道」,這是佛陀的用心,但是弟子還沒很透徹瞭解,過去「沒有瞭解」,所以就會「稱怨大喚」,我就沒興趣,所以稱怨大喚。若「勸」,煩惱即菩提,他若知道,這種「勸門」,就是「教育眾生」,其實入人群中,讓你可以不要被人群的「緣」,不將煩惱放在心中,自然在人群中就不受污染,前面所教育,你應該要斷盡煩惱,「煩惱」、「苦集滅」你都瞭解,你應該修行於道,就是菩薩道。「勸、誡」兩個門,佛陀已經大開了,你要如何止惡?要如何行善?「勸」;煩惱即菩提,就是說你在人群中,在人群中雖然芸芸眾生有煩惱,其實你的內心,菩提道是明明了了,不會被眾生牽引,我們有我們的道。這「大喚稱怨」,就是這些眾生還沒有透徹瞭解,這個「勸化門」,勸化的教育,還沒很瞭解,他就會「大喚」,因為他不願意做。「稱怨」,我就是不要,「若聞生死涅槃,則大喚稱苦」,我已經好不容易斷了小生死,這樣就好,還要我入人群,無量生世,還要在生死中,所以這樣我叫苦!「來人間就是苦,但他就是沒透徹,他若透徹,人間有煩惱,但煩惱即菩提,眾生的煩惱是增長我們智慧,他沒去瞭解到這點,所以他叫苦!」我還要來生再來生,「佛陀要他們來生再來生,就是在人群中『修智慧』,在人群中『造福』,這『福慧雙修』,他不瞭解,所以他就會叫苦!

 

教導行善叫做勸

制止行惡叫做誡

如來教法不離此

經藏屬勸行眾善

律藏屬誡防諸惡

論藏詮辯修證法

 


教導行善

勸門

安人



制止行惡

誡門

修己


 

 

要珍惜上人開示的每一個字。

高明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在線
 
2014/09/20晨語簡記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