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4/09/22晨語簡記

向下 
3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4/09/22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2014/09/22晨語簡記   2014/09/22晨語簡記 Empty周一 9月 22, 2014 10:57 pm

感恩靜思法益團隊分享
20140922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急施大教說一乘根小難信
既無大機非時莫說大乘法
是寬恕愍念癡迷誓願未開
恐傷其善根幼稚勿強將來


  應該最近一直說,那位貧窮子,四處流浪,很不容易幾十年後,才又來到與父親同一座城,接近到父親房子的旁邊。已經接近了,也看到了,父親歡喜,孩子的身影出現在面前,但孩子不知這是他的房子,所以「怕」!怕這麼威風的環境,不是我能安居,我能在此安住生活的地方。所以怕了,趕緊轉頭要走。父親看到了,明明看到孩子的身影接近於前,怎麼轉頭就走?趕快派人要把孩子拉回來,這孩子就越怕,跑的時候又有人追;追到了!又很勉強的,要將他拉回來,因此就越驚惶,大聲在那兒叫!這景象應該很「明」(清楚),在我們腦海中,在「人事」是一個故事,在「法理」是很深奧的道理。


  「聽經、受法」,不只是這樣「膚淺」就過去,我們必定要「很深入」去瞭解。這就像這段譬喻經文,一段這樣的經文,一位貧窮子,看到富家的人;很富有。他自己自怨自嘆,別人怎那麼有錢,我怎麼這麼窮?自己身上的錢湊合起來,只有幾個銅錢而已,怎麼和富有的人相比?期待我能和他一樣的富有,但是想到手中這些錢,要如何和人比?手中的錢既然無法與人相比,就想要把錢丟到水裡。旁邊的人看到了,將他勸阻下來。「看別人這麼富有,為何我這麼窮,我有一個心願要與他比較,但是永遠比不上,既然比不上我就丟掉」。旁人就說,「你身邊還有這些錢,最起碼你還可以維持這幾天的生活,幾日的生活還沒問題,努力打拚,有朝一日,你也能和他一樣有錢。」這段經文這樣說,但是真正要譬喻的就是說,譬喻「出家人」,出家後自己還很資淺,受人供養,他就希望,能和資深有修行的人來比。「具德」;有德的人,信徒多,供養的物資很豐富。對自己來說,所得的到,量這麼少,也是自怨自嘆,「怎沒辦法與資深、有德的人相比,這公平嗎?」後來有人跟他說,人家修行已很久了,法入心,說法與很多大眾結緣,很多大眾就願意供養,他「有德、有智」,這「智德能堪受別人的供養」。你有什麼?「你應該要用心好好學習,法入心,才有辦法用法與人結好緣,自然就能得到供養。」譬喻經這段文兩個故事,一個是「世俗人自己的貧困」,一個是「已出家還缺少德」,只是一心想要和「具德的人」;法能入心,法能和大家說法分享,結很多好緣,這樣的人相比。這是我們自己的修行,必定要很用心努力,在經文中也是這樣做譬喻。


  不過,我們與「現在的人」做比較,在莫三比克一位瑪麗亞,這位是我們的志工,因為聽到南非菩薩跟她分享,「他們是這樣做過來,我們想要幫助人,但沒錢;我們可以用力量,所以去租一塊地,我們在這塊地種菜,供養很多人熱食,一週可以幾次,很多孤兒,很多貧困的人,可以輪流供應讓他們吃飽,這是我們最歡喜的事。」瑪麗亞想,「他們做得到,我們怎麼做不到?」所以瑪麗亞同樣發了這個心,並和地主說出她的心願,這地主願意用很便宜的租金租他們,(租金)一年二千元,(於是)趕緊拿出,大家投的竹筒;四個竹筒全部拿過來,打開算一下,總計一千八百多元,大家很開心,才差一百多元而已,來大家再湊一下,湊二千元,「年頭錢」趕緊給人家。之後開始開墾,四十多天後,六、七種菜就都能收成。從四月開始(種),六月就開始做分區供食;每週有二次供食,每次可供應「四區」;這四區的人有孤兒、有孤老無依、有貧困的人。讓他們有熱騰騰的青菜、薄米;有「翠綠」的蔬菜可以吃,所以他們每個人都很歡喜。這片田,他們分成二組;每四十個人,負責二十天;四十多天就能收成,就這樣一梯次、二梯次,八十人就能供應這四個大區的人,有熱的菜和稀飯可吃,他們當然很歡喜,這是我們現在的人。 過去經典譬喻,「在那兒怨嘆!」不如大家集合起來,大家做得歡喜,供應飲食,讓大家更歡喜。同樣說故事,說到「現在」,人間菩薩接觸到法,真的就身體力行,很踏實!


  我們想要如何教導人?就這樣說「急施大教說一乘,根小難信」,根機很小,要相信人人能成佛,很難!誰有辦法,聽到就能入心嗎?不如就像這樣,「用方便法」,用這樣的「小教」,讓你相信「因緣果報」,你願意聽法,法入心,哪怕只是小小的動作,大家願意結合起來,去付出!若能這樣,他就能相信,真的,「做就是歡喜,幫助人就是最快樂。」若是一下子就跟他說,你也能成佛,就是要修行;我要修到能成佛,很難!(但若)跟他說,你可以去度眾生,這是很大的工程,而且也已經知道,這「苦集滅道」是眾生「攀緣」來的,因為「起心動念」,所以他就「怕了」,不要在人群中。所以我們就不用跟他說,你要如何攀緣;就先跟他說,「你去做好事,你很歡喜,也能幫助人,這不叫攀緣,這是結好緣、造福人群。」所以,說話「一點的偏」,就會讓人「誤解」。所以小根機的人,只好一開始就引導他,一步一步向前走,方向正確,就不會擔心受怕。


  「既無大機非時莫說大乘法」,既然知道他不是大根機,就不跟他談多深多大的法。就像佛陀初覺悟時,心得要跟大家分享,「後來收起來!」開始就用小教;說是「小教」,也就是「苦集滅道」,真正要修,瞭解苦也不簡單,我們若都不走入人群,怎會知道苦!每天的生活就是這樣過,什麼叫做苦?不知道理,就是這樣在過日子,哪知道什麼叫做苦。但道理若聽了,瞭解了,生老病死、無常等等,到底何時無常會來?身體病痛等等苦不堪!我們最愛的人,何時時會離開?或是我們會離開他,或是他會離開我們,這種「人間(無常),國土危脆」,這些道理他都不知道,若這樣,他天天在過日子,也不覺得有多苦! 所以說,這都是生活在自己,自我小小的範圍世界裡。你說苦集滅道,他也無法透徹瞭解,除非他信佛所說法,將佛陀的法聽進去,細細慎思,很詳細、很謹慎來思考:對啊!人生原來這麼短暫,看到別人在病痛,苦不堪!到頭來,沒多久就往生了。人生,佛陀所說的法,我相信!所以,要去除很多的無明是多麼辛苦,習氣要去除沒這樣簡單,他能隨佛出家,能接受佛法,能一一斷煩惱,已經算很不簡單了。但是尚未打開心門,還沒發願入人群中,此時也是「莫說大乘法」。


  所以佛陀才會用四十多年的時間,「談空說有,循循教育」,這時間很長。看到根機尚未成熟,不過時間不斷流逝,已到不得不說時,開始要說,很多人不能理解,心也會怕與惶恐。就如那孩子,無法去瞭解父親的心,小時幼稚,對法還沒很深(瞭解),就開始放蕩,就開始散漫,聽法不專心,或者是「捨法」;將這法,既然他聽得不是很清楚,不能很瞭解,五千人退席。佛在世時也有這樣的人,法要如何循循善誘,讓大家願意用心,好好接受,這也不簡單。


  只好用寬恕愍念癡迷,佛陀的心,就是這樣開闊的心,凡夫、眾生根機尚無法接受,所以「佛心就要寬」;寬恕。瞭解孩子、瞭解弟子,就是這樣個根機,所以憐愍,憐愍他的癡迷。所以「誓願未開」;這「四弘誓願」還沒有在他的內心,還沒發出這四弘誓願。四弘誓願大家都知道,「眾生無邊誓願度」,度眾生的誓願尚未開,這「心門」還沒開,所以佛就要「用寬恕憐愍」,眾生的「癡迷」就是因為他「誓願未開」,所以「恐傷其善根幼稚」,既然是這樣,「要強求也難」。所以叫人趕緊將孩子找回來、拉回來,但看到孩子在那裡掙扎,趕緊就說:「勿將強來」。和這位父親一樣,佛陀本來要讓大家(瞭解),「及時成佛之道」;成佛的道理,人人能夠及時吸收,但是很困難!就如須菩提說的,「聽法久了,會疲倦、會打瞌睡」。所以這就是因眾生還在癡迷中,講經無法入心,就是不專心,就會癡迷。不如放開,讓他們慢慢,趕緊讓他能冷靜下來,好好將法聽入心。所以前面經文說


經文:「使者執之逾急,強牽將還。於時窮子,自念無罪而被囚執,此必定死,轉更惶怖,悶絕躄地。」


  多麼掙扎,苦不堪啊!所以在那地方,他就昏倒,就倒下去了。下面這段文這樣說


經文:「父遙見之,而語使言:不須此人,勿強將來,以冷水灑面,令得醒悟,莫復與語。」


經文簡釋:
「父遙見之」;前云子遙見其父,而今云父遙見之。父子彼此遙見,喻小機與大法,相離尚遠,故云父遙見之。
*「父遙見之」:小機離大法尚遠,故名遙。
*「而語使言:若約教為使,則智本說教,智知無機,智息故教息。」


  父親遠遠看到,很慨嘆!只好趕緊跟他們說,我不要這個人,不要這樣,要強拉他回來,昏過去了,趕緊用水,潑水於他臉上,讓他趕快清醒,都不要和他說什麼,只要他清醒過來就好。


  「父遙見之」,這就是表示,前面是「子遙見其父」;前面父親還未看見孩子之前,孩子已經在屋旁看到父親了,但是孩子心起惶恐,轉頭就要走。但是現在是「父遙見之」,他見孩子的身影離開,父親已經看到,所以「父子彼此遙見」。孩子在遠處看見父親,父親也在遠處看見孩子,遠遠的孩子見父親,不認識父親;但是遠遠的父親看見孩子,父親認得出孩子。這譬喻「小機與大法」;孩子是小根機,大法想要給他,但是他就是不識大法。所以說「相離尚遠」;這互相的距離還佷長,「根機是這樣小,法是如此大」,還不成比例,法還不能入這樣的根機,所以「父遙見子」。父親在遠處看到孩子;譬喻說法,這道理已經發現到,「他的根機還很小,小機離大法還很遠,所以叫做『遙』,很遠啦!」


  「而語使言」:若約「教」;用教法,用這個法要來教人。但是這「教很強大」;就如使者「強要拉他回來,這力很強,就如法大而強」,但根是幼是小,根機還很小。所以「教為使」;就如使者一樣,要使用這個教,在小根機上,實在是還沒辦法。「智知無機」,這「智」是知道,但根機還不合。所以「法要暫時休一下」,大法要暫時稍停一下,因為根機很小,「法大」暫時稍停下來,才不會一直要拉他回來,讓他很掙扎,這樣迷昏過去,所以只好放他走,這法的力量,暫時先放下!


*「約人」: 父遙見之,知子心無大志,
*「而語使言: 漸縱息急,無令彼諸眾生驚懼,而起惑著。」


  用「人」來解釋,「父遙見之,知子心無大志」;父親看到,使用這些人去拉他,拉不回來,很掙扎。譬喻父親知道這孩子尚無此志願,所以他還是想在貧窮里流浪。知道這孩子心無大志,無大的志願,「而語使言」,開始就說:「漸縱息急」;暫時先放鬆,先停下來不要急。「無令彼諸眾生驚懼,而起惑著」,這表示佛知道眾生是這樣的根機,暫時將這個法,緩和下來,不要急啦!暫時不要將法強硬要給他,這樣他會怕。「這是描寫佛陀當時成佛的心境,希望人人能及時體會成佛之道,但看到根機沒辦法,就暫時歇下來,用『談空說有,說有談空』,漸進的方法,這樣來教育,不要讓他『起惑而造業』。」我們在<譬喻品>,不就是一直說,這樣、這樣的人,我們就不要向他說,說這大法,怕他起疑!


經文簡釋:
「不須此人,勿強將來」;不須此人:無大機,恐傷其善根。暫勿以大教,化彼二乘人,故曰不須此人。


  「不須此人,勿強將來」,不要強拉他回來,這表示「無大機」,怕用強拉的,恐怕會「傷到他的善根」。既然根機尚未成熟,「暫勿以大教」。所以設方法,「化彼二乘人」,就是「聲聞、緣覺」,從聲聞、緣覺乘,這樣開始來教,讓他們慢慢知道,人生是苦;知道一切因緣,從一念心起,因為這樣,才不趕緊用這大法,用在眾生的心中,要度眾生,就要設小教,適應小根機。


經文簡釋:「以冷水灑面,令得醒悟,莫復與語」
*「以冷水灑面」:知有小志,宜用二乘權教,四諦十二緣法水,灑彼向自求涅槃之心面。




  因為這樣,「以冷水灑面,令得醒悟,莫復與語。」經文裡這樣說,就是知道,這小志氣的人、沒志氣的人,就不想立大志,既然是如此,獨善其身,只是為自己而已。這樣的人也是要教,所以讓他知道人間的苦,才用「二乘權教」,用方便的教法。向他們說「四諦、十二因緣的法水」,來灑彼向自求涅槃的心,這種的面,這種小根機的人用四諦、十二因緣的法水;若不然,凡夫不知人間的苦難,就一直沈迷在生死中,就一直沈迷複製煩惱,就是造業。


  這小乘、二乘的人,最起碼他們也能知四諦法,最起碼也能瞭解一切因緣,是從一念心起,讓人人能知道,如何去斷煩惱,如何去捨無明,如何懂得做人,不要造惡,有小善與惡。這權的門與誡的門;權誡二門。「『權』是眾善奉行,『誡』是諸惡莫作。」最起碼要將「權、誡」的門打開,雖然他們有眾善奉行,這是在諸惡莫作中,但是他的眾善是獨善其身,這是開小門,還未開啟大門,「眾善奉行是要兼利他人,自度還要再度他人,自覺覺他,還是一樣要入人群中,這佛陀的目標。 」


  《法華經》無不都是希望我們能「去小就大」,將小乘的法去掉,我們現在要向大乘法走,佛陀已經「化三歸一」,已經沒有小乘、中乘,現在就是要用大乘法,但是根機還小,只好這樣先緩一下,用四諦、十二因緣。從凡夫慢慢牽引入小乘法中,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用這種的法水,讓他們清醒,對凡夫來說,這樣至少也能修到聲聞、緣覺,只是到自求涅槃的心。「涅槃」聽起來就是滅,「滅盡一切煩惱」;總有一天都要離開,但以真實的大乘法,總有一天還是會再來,不然去哪兒?總是會在四生六道中。


*「令得醒悟」:先伏十使之惑,漸離八苦,得生人天,令得離煩悶,漸悟四諦。


  若有覺悟的人,來去自如,「令得醒悟」,先伏十使之惑,漸離八苦。「十使」大家都知道,「五鈍及五利使」。「五鈍使」貪、瞋、癡、慢、疑;「五利使」就是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等,這都是偏去的,這是十使。漸漸離開八苦,「八苦」大家更加瞭解,「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蘊熾盛」。這些道理大家都瞭解了,「得生人天,令得離煩悶」。做人很苦,我們在人間還有時間聽佛法,在天堂享盡天福,但是還要再來人間,我們若再迷去,就是在三途了。只好在人天中,暫時離開那些煩惱無明,漸漸體悟,悟四聖諦法、十二因緣法,這樣漸漸來。


*「莫復與語」:決定應息大乘教。


  「莫復與語」,先暫時用這樣的法,暫時大法,成佛之道暫時先緩。「決定應息大乘教」;這是佛陀那時候決定,「應息大乘教」,大乘教放在後面,他覺悟那時是「華嚴的世界」,是佛心靈的世界,現在《法華經》,就是要教我們如何接近「心靈的世界」,過去「說空談有」,是要讓我們斷煩惱,不要再造業才沒有障礙,我們若再造業,就會有障礙;所以「要先斷去障礙的無明煩惱,我們才能接近成佛之道」。現在小乘人已經開始漸漸接近了,所以請大家真的要用心,這念心要趕緊接近法,這樣才有辦法聽法於心,日常生活中,要時時多用心!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
回頂端 向下
海文
無量光曜心
無量光曜心



文章總數 : 402
來自 : 馬來西亞吉隆坡
威望 : 16
注冊日期 : 2013-10-04

2014/09/22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4/09/22晨語簡記   2014/09/22晨語簡記 Empty周二 9月 23, 2014 4:13 pm

22/9 晨鐘起、薰法香摘要:
急施大教說一乘根小難信
既無大機非時莫說大乘法
是寬恕愍念癡迷誓願未開
恐傷其善根幼稚勿強將來
(佛陀因感歎在世間示相的時日無多,而急於要向弟子施以大乘教法,希望弟子早日悟道, 奈何弟子只注重獨善其身,根機劣小,難以信解佛陀的教化,佛陀見狀,覺得既然弟子沒有大根機,也并非是說大乘法的時刻。佛陀寬恕 ,悲愍憶念弟子,因為癡迷而一直沒有開啓心門,發弘誓願。唯恐施以大法會傷害弟子幼小的善根,所以最終還是不勉強弟子。)

● 父遙見之
(父親遠遠的看著使者強拉孩子,結果孩子掙扎喊冤,最後昏倒的情景)
○ <之>前云<說><孩>子遙<遠>見<著>其父 <親>,而今<現在卻>云<說>父<親>遙<遠瞧 >見<孩子>之(蹤影)。父子彼此遙<遠><相>見 ,<比>喻小<根>機與大<教>法,相<差><距> 離尚<還是>(很)遠,故云<因此說>:父遙見之

○ 小<根>機離大<法>法尚<還是>(很)遠,故名 <所以叫>:遙。

● 而語使言
(於是向使者說道)
○ 若約<以>教<法>為<驅>使,則(想應用)智 <慧>本(想向他)說教,(知其)智<慧><認>知 (裡)無<沒有>機<緣>,(既然)智息<沒有智慧 >故<就>教息<不用教導>。
○ 約人:父<親>遙<遠>見<著><孩>子,知
<道> <孩>子<內>心無<沒有>大志<願>。

○ 而語使言:漸<慢慢的>縱<放開>息<別>(這麼)急<躁>,無<須>令彼諸眾生(覺得)驚<慌> 懼<怕>,而<生>起<疑>惑(和)<執>著

● 不須此人。勿強將來。
(不須要這個人,不用勉強把他拉過來)
○ 不須<要>此<這>人:(他)無<沒有>大<根> 機,<唯>恐(逼迫會)傷<害>其善根。(還是) 暫<時>勿<不要><施>以大教<法>,(來) <度> 化彼<這>二乘<聲聞、緣覺>人。故曰<因此說>:不須此人。勿強將來。

● 冷水灑面
(還用冷水灑在他臉上)
○ 以冷水灑(向貧窮子得)面:知<道>(他)<只> 有小志<願>,(只)<適>宜<使>用二乘權<方便 >教<導>,(讓)四諦<法>十二<因>緣法水,灑 <向>彼<等><趣>向自求涅槃之心面。

● 令得醒悟
(希望能令對方醒悟)
○ 先<調>伏十<鈍利>使之<疑>惑,(讓他)<逐> 漸<遠>離八苦<處>,得<以><投>生人天<道> ,令(他)得<以><遠>離煩悶,(并)漸<漸>悟 <得>四諦<法>(的道理)。

●莫復與語
(就不再和他多說)
○ 決定應<順>(弟子的根機而)<停>息(去施以)大乘教。

★ 愍念弟子根機小        欲傳大法願難了
    唯恐傷及諸善根        稍安勿躁見機行       

(弟子任海文<濟勖>虔心摘錄證嚴上人 22/9/2014 薰法香開示。若有偏頗,一律以台灣宗教處為準,歡迎不吝賜教。無限感恩。)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85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4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4/09/22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4/09/22晨語簡記   2014/09/22晨語簡記 Empty周三 9月 24, 2014 2:31 p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四年九月二十二日星期一)

 

上人今天就是在教我們「如何引導眾生走菩薩道

 

聽到有志工分享,窮小子就如有些會員,出錢可以,叫他做志工不來。

 

所以上人寫到:

急施大教說一乘根小難信
既無大機非時莫說大乘法
是寬恕愍念癡迷誓願未開
恐傷其善根幼稚勿強將來

 

佛陀的心,就是這樣開闊的心,凡夫、眾生根機尚無法接受,所以「佛心就要寬」;寬恕。瞭解孩子、瞭解弟子,就是這樣個根機,所以憐愍,憐愍他的癡迷。所以「誓願未開」;這「四弘誓願」還沒有在他的內心,還沒發出這四弘誓願。四弘誓願大家都知道,「眾生無邊誓願度」,度眾生的誓願尚未開,這「心門」還沒開,所以佛就要「用寬恕憐愍」,眾生的「癡迷」就是因為他「誓願未開」,所以「恐傷其善根幼稚」,既然是這樣,「要強求也難」。

 

「父遙見之」;前云子遙見其父,而今云父遙見之。父子彼此遙見,喻小機與大法,相離尚遠,故云父遙見之。
「父遙見之」:小機離大法尚遠,故名遙。
「而語使言:若約教為使,則智本說教,智知無機,智息故教息。」

 

「父遙見之」,這就是表示,前面是「子遙見其父」;前面父親還未看見孩子之前,孩子已經在屋旁看到父親了,但是孩子心起惶恐,轉頭就要走。但是現在是「父遙見之」,他見孩子的身影離開,父親已經看到,所以「父子彼此遙見」。孩子在遠處看見父親,父親也在遠處看見孩子,遠遠的孩子見父親,不認識父親;但是遠遠的父親看見孩子,父親認得出孩子。這譬喻「小機與大法」;孩子是小根機,大法想要給他,但是他就是不識大法。所以說「相離尚遠」;這互相的距離還佷長,「根機是這樣小,法是如此大」,還不成比例,法還不能入這樣的根機,所以「父遙見子」。父親在遠處看到孩子;譬喻說法,這道理已經發現到,「他的根機還很小,小機離大法還很遠,所以叫做『遙』,很遠啦!」

 

上人在講父遙見之的時候,我就想到胡適之先生把《法華經》視為優美的文學作品。因為,我就聯想到那畫面。

但提醒大家,千萬不要只把經當作文學作品,要契入佛陀本懷,佛陀為什麼要這麼說,這麼做?經者道也,道者路也,經是用來指引人生方向的,讓我們去實踐的。

 

心得,給探索教育訓練員

「如何引導眾生走菩薩道」的Game有龍的傳人,希望之路,生面之河,娑婆世界(地雷陣),本來只想到龍的傳人,後來想想,還有很多都是。這代表走菩薩道需要很多能力(),也代表我們探索教育的遊戲可以引導眾生走菩薩道。

 

經文簡釋:「以冷水灑面,令得醒悟,莫復與語」
「以冷水灑面」:知有小志,宜用二乘權教,四諦十二緣法水,灑彼向自求涅槃之心面。

  因為這樣,「以冷水灑面,令得醒悟,莫復與語。」經文裡這樣說,就是知道,這小志氣的人、沒志氣的人,就不想立大志,既然是如此,獨善其身,只是為自己而已。這樣的人也是要教,所以讓他知道人間的苦,才用「二乘權教」,用方便的教法。向他們說「四諦、十二因緣的法水」,來灑彼向自求涅槃的心,這種的面,這種小根機的人用四諦、十二因緣的法水;若不然,凡夫不知人間的苦難,就一直沈迷在生死中,就一直沈迷複製煩惱,就是造業。

  這小乘、二乘的人,最起碼他們也能知四諦法,最起碼也能瞭解一切因緣,是從一念心起,讓人人能知道,如何去斷煩惱,如何去捨無明,如何懂得做人,不要造惡,有小善與惡。這權的門與誡的門;權誡二門。「『權』是眾善奉行,『誡』是諸惡莫作。」最起碼要將「權、誡」的門打開,雖然他們有眾善奉行,這是在諸惡莫作中,但是他的眾善是獨善其身,這是開小門,還未開啟大門,「眾善奉行是要兼利他人,自度還要再度他人,自覺覺他,還是一樣要入人群中,這佛陀的目標。 」

  《法華經》無不都是希望我們能「去小就大」,將小乘的法去掉,我們現在要向大乘法走,佛陀已經「化三歸一」,已經沒有小乘、中乘,現在就是要用大乘法,但是根機還小,只好這樣先緩一下,用四諦、十二因緣。從凡夫慢慢牽引入小乘法中,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用這種的法水,讓他們清醒,對凡夫來說,這樣至少也能修到聲聞、緣覺,只是到自求涅槃的心。「涅槃」聽起來就是滅,「滅盡一切煩惱」;總有一天都要離開,但以真實的大乘法,總有一天還是會再來,不然去哪兒?總是會在四生六道中。

「令得醒悟」:先伏十使之惑,漸離八苦,得生人天,令得離煩悶,漸悟四諦。

  若有覺悟的人,來去自如,「令得醒悟」,先伏十使之惑,漸離八苦。「十使」大家都知道,「五鈍及五利使」。「五鈍使」貪、瞋、癡、慢、疑;「五利使」就是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等,這都是偏去的,這是十使。漸漸離開八苦,「八苦」大家更加瞭解,「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蘊熾盛」。這些道理大家都瞭解了,「得生人天,令得離煩悶」。做人很苦,我們在人間還有時間聽佛法,在天堂享盡天福,但是還要再來人間,我們若再迷去,就是在三途了。只好在人天中,暫時離開那些煩惱無明,漸漸體悟,悟四聖諦法、十二因緣法,這樣漸漸來。

 

東馬古晉的美麗師姊分享,她聽法會觀想與常住師父同在精舍同步聞法,這個觀念很棒,值得我們學習。

 

高明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2014/09/22晨語簡記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