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靜思法益團隊分享
20140923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勸誡二門雙行傳福慧
佛意悲智雙施勸誡門
根機契大法難循根機
待時機熟勸誡雙門開
度眾生很困難!最近一直跟大家說,「勸門、誡門」,勸與誡這二個門,要平齊去施行、去教育,「勸」就是勸大家行種種善法,「誡」就是警誡人人,不要去犯世間很多煩惱無明的惡業。所以勸和誡這兩種方法,兩種的法門,其實是平行,佛陀長期這樣教育我們,無非就是要教育我們,「福與慧」要平行,只是「修福」,沒有「修慧」,這樣總是有缺憾;光是修慧,沒有修福,就像一個人兩隻腳,一隻已經壞掉了,剩下一隻腳,這樣走路就很不好走。所以希望我們「兩足堅固」;兩項都修得很圓滿,這就是修行的目標。人生時間不長,我們既然要學佛,必定要福跟慧平齊,把握時間,同一個時間,兩項一起修,這樣不就是很平行嗎?就像一個健康的人在走路,走起來很安穩,所以佛陀勸、誡是平行,他跟我們施教,跟我們教育,希望我們福慧雙修。常常(我們)在祝福人家,都這樣說:福慧雙修!所以我們應該要多用心。
但是,要修福與修慧;在「勸門」下功夫,我們善,要「大善」,不只是獨善自己,還要再兼利他人,這樣才叫做大善,不是光獨善其身而已;佛陀要我們不只是自己,還要去關懷天下眾生,入人群中。「誡門」呢?就是開始讓你瞭解,瞭解之後,苦呀!所以「集」在人群中,累生世不斷累積的習氣煩惱,隨業不斷來人間,跟我們講清楚,也說明白了,要讓我們如何斷煩惱,這是誡門。我們已經知道,自己要如何滅掉過去所造作,不離開人事物;而我現在對人事物,自己要固守得很好。跟人不要攀緣,事情少做少錯;不要做比較不會犯錯。這樣的心態,我「獨善其身」,就是盡量要如何顧心,讓心不去犯別人,讓心如何可以專,讓心可以靜下來,我這樣就好,這是獨善其身!佛陀的目標,雖然要我們把過去「攀緣」的習氣斷掉;所說的攀緣,這幾天我很強調,大家要分清楚,「攀緣」是去跟很多人;張三李四,東家長、西家短,去講一些有的,或是沒有的,去唆使人的感情,或都是自己去跟人家攀緣,為了利益而攀緣,這都不是正確的心態。佛陀要教我們是「誠意」,覺有情,關懷天下人、關懷天下事,那就是大公無私,以天下為己任,這是造福人群,與眾生「結好緣」。
曾常常跟大家說過,彌勒菩薩、釋迦菩薩在「底沙佛」時代,到底他要如何選擇授記?選來選去,後來選到釋迦菩薩,將來成佛在娑婆世界。大家覺得很奇怪,彌勒菩薩,也很有智慧,為什麼沒有選擇彌勒菩薩?底沙佛跟大家解釋,知道大家的疑,向大家解釋,釋迦菩薩平時在人群中,他的智慧已經成熟了,在人群中不受人群所污染,他已經為人群造福,「福緣成就、慧緣具足」,所以釋迦菩薩要在彌勒菩薩前成佛,那彌勒菩薩呢?他的智慧在菩薩群中,在當時修行者中,大家認為他很有智慧,他還缺少什麼?底沙佛他就說,「他只是修慧,一直沒有成就眾生緣。」因為這樣,他的成佛就落在釋迦菩薩後面。
所以說,光是這個故事,就可以給我們做參考,兩個人都是這樣在修行,大家都讚嘆!不過一個在人群中很成熟,可以在人群中體會,眾生種種煩惱。他在人群中體會,什麼方法,才是真正救濟眾生的方法,才是眾生所需要,因為他在眾生群中所得到的智慧,是「利群的大智慧」,不光是利己,知道天下事很多,不只是這樣而已,在人群中體會出來,眾生所需要,因為這樣釋迦菩薩,他經過了一段很長的時間,還在彌勒內院修行,才下兜率、降皇宮,來娑婆世界成佛了,這就是「福慧具足」。
「智慧」;有人所修的是「空慧」,光是瞭解很多道理,都沒有用在人群中,人群跟他沒關係,這樣「是偏、是空的智慧」,佛陀所需要的,就是「教我們要腳踏實地,福在人群中造,慧在人群中修,在人群中修福修慧,而不受人群所染著,這才是真修行。」所以這「勸、誡二門雙行,是傳福慧」,這對我們大家來說很重要,這幾天都有提到這個法,所以很強調,要讓大家記得這個法。那「佛意悲智雙施」;佛陀他的心懷,在《法華經》就是暢演心懷,將他內心的話,在法華會上完全要講,要施展出來,但他還是很注重,就是「悲智」,要慈悲、要智慧,慈悲智慧要兩項兼施,所以勸、誡門,勸和誡這兩個門,就是這樣平行,在《法華經》中很注重,不斷鼓勵人人行善;眾善奉行,而且是大善。入人群中,還要大慧,在人群中得智慧,在人群中修福,這是佛陀在《法華經》中很強調的。
「根機契大法難」,根機要跟大法相契合,好像很困難。須菩提在形容這段故事,我們還沒講完。因為那個心態跟法;法跟人間的事,我們一定要很清楚,「貧窮子是譬喻修行者法不夠,而且根機小,不肯發大願」,儘管你在修行,修行群中根機這樣小,只是顧自己獨善其身,並沒有想要發大心,利益人群,多數是這樣的人。這樣我們「儘管聽很多法,聽都是有漏法,聽久了也會累」,須菩提很坦白就這樣說,因為這些法跟我都沒有關係,所以沒很用心。其實「法」,不光是聽來,這樣就叫作法,法就是要「應用的方法」。修行者要應用在哪裡?修行者就是要「應用在人群」,因為佛陀來人間的目標,就是要傳法給我們,在人群中修福、人群中修慧,要知道「人群『苦』在哪裡,要知道眾生『需要的』,用什麼法來解除」,這必定要在人群中,這根機要契大法。
不過,就是很困難,法聽就聽了,卻一直在東家常、西家短,一樣有你有我,你歡喜的,我不歡喜的…。說什麼人優點,因為這個人我歡喜;說什麼人缺點,要講清楚說明白,一直要讓大家明白,這個人缺點不只是這樣,還有這樣、還有那樣,唯恐這個人缺點別人不清楚,這樣也不對。以前的人說「隱惡揚善」,我們也要知道人人本具佛性,習氣難解,有心想要改過,我們就要用心來守護,小小的習氣,我們用什麼辦法幫助他,能夠把習氣改除,可以發揮他的善,他的良能,我們要怎樣陪伴他,人人都有本覺,都有如來本性。所以修行群中,人和人之間,要互相為善知識,我們在這麼大的人群中,就要常常這樣,尤其是,修行還是一樣要用心,一大群的人,才更要很用心,我們要怎樣讓道場整齊?道場要整齊,就是要看每個人舉止動作,是不是有很整齊?
就像早課,開始要入殿的時候,大家要在很快的時間,而且整體要很整齊不亂,隊伍要合一,如何整齊入殿來,這種的型態很攝人心,讓人家覺得,原來修行是這樣美,這樣和齊的行動。在「禮佛」,很整齊,「起落就像風在吹稻子一樣」,南風一吹,稻穗向北傾斜,這樣平平下去,那邊的風過來,又去從那邊過去,「如風偃草」;那個草或是稻子這樣過去,一起又挺起來,這樣很美!這麼美的境界,不能少我一個,大家應該要投入在,這麼莊嚴整齊的法中。甚至在「唱念」,表示你的虔誠,要從你的內心,聲音要放出來,「你的心如果越虔誠,聲音就越大」。我們的聲音大,要跟別人聲音配合,聽別人聲音,發出我聲音,「我們的聲音與別人的聲同齊配合」,表示「口虔誠、意虔誠、身虔誠,身口意三業合齊虔誠」,這也是「根機契大法」,只是這樣的修行,「大家合和這就是法,整齊也是法,聲音合齊也是法」,一切都從我們的心為起發點,「道場可以這麼整齊,是你的心願意跟別人整齊」,大家「禮佛」時這樣整齊,是「你的心」有在注意,用你的心與大家合齊,我們唱念出來,韻律可以這麼合,是你的「心」,透過你的「口」,虔誠讚佛、唱念,這是從口出。(身口意)三業,每一天整齊進來到大殿,每一天的第一個動作,就是已經根機契大法了,有困難嗎?
就是因為我們根和機,跟這個環境與法,如果沒有契合,就會這樣起起落落、三三兩兩,這樣的場合像道場嗎?「修行一定要莊嚴道場」。所以我們小的(個人),就是要到這種程度,所以說「根機契大法難」,我們的心如果沒有辦法整齊,這就已經知道,法還沒有入心來,沒有用心在大法裡,所以只好「循根機」,這實在很無奈,佛陀要人人身口意三業,一來到僧團中要很合齊,契合這個法,若是沒辦法的時候,「循根機」!這是多麼無奈,有時候我們要人人自我反省,難道要這樣嗎?佛陀離我們二千多年,法留到現在,我們不好好趕緊、即時,好好學法、傳法,這樣不是很辜負,佛陀過去苦行、覺悟,他的本懷,法留在人間呢?
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法待時機熟勸誡」,等待時機成熟,可以體會這個勸和誡,勸我們人人行善,勸我們人人心念合一,為天下眾生去造福修慧,這也是要等待時機,希望我們人人,修行者可以雙門全都開啟,佛陀常常就是把這個兩門開啟,看我們是不是願意用心進入福慧門?我們修行者不要錯過,不然就像須菩提所在描述的故事,貧窮子探一個頭就怕了,趕緊逃掉了。趕前段文就說:
經文:「父遙見之,而語使言:『不需此人,勿強將來,以冷水灑面,令得醒悟,莫復與語。』」
父親遠遠看到兒子,與所派去的人,在那裡拉扯,很著急!不用了,不用這個人了,不要強硬拉他來,放他走。已經昏過去了,趕緊用水潑他的臉,讓他趕緊醒過來,這就是法啦!知道這大法還沒有辦法應眾生機,就像那位父親,暫時把大法放鬆,還是四諦、十二因緣,讓他在小善,這樣去安然自在,那暫時不要說,不要說他是什麼人,我也暫時不要說,所以比較不會讓他有壓力,這位貧窮子原來他是富家子,但是,是他自己流浪出去。下面這段文接著說:
經文:「所以者何?父知其子志意下劣,自知豪貴,為子所難。審知是子,而以方便,不語他人,云是我子。」
經文簡釋:
「所以者何?父知其子」;釋諸佛出世佛佛道同,隱實施權。先三後一。暫息大化,隨機逗教。所以父知其子莫若父。
父親用心很辛苦,兒子放走了,讓他先醒過來,然後再知道人在哪裡,只要知道孩子在哪裡,暫時不要說他是什麼人,父親要用什麼方法,來與自己孩子在一起,開始要用方法了。
這是解釋諸佛出世,佛佛道同,「隱實施權,先三後一」。這是每一尊佛在人間,都是一樣的方法,先三後一,因為覺悟之後的境界,不是凡夫可以體會,所以必定要「先應用小教,先說有談空」,然後再將「空有會合;空中妙有會合起來,就是為一大乘法」。這個時候的釋迦牟尼佛,跟過去諸佛一樣,現在就是開始三合一,要施大教的時候。但是根機若還沒有成熟,就「暫息大化」,因為根機還要用很長時間慢慢勸誘,想想看釋迦佛,光是《法華經》就要講七年,長或不長?還是要用七年時間,還是要緩和下來,暫息大化。也將近要取入滅了,這法要好好講,講得讓他很清楚瞭解,所以「父知其子,莫如父」;人家說,認識孩子,沒有比父親更瞭解。現在要為他隨機投教,父明知道孩子意志不高、意志不大,所以只好要慢慢,所以「知子莫若父」,這是父親對孩子的用心。
經文簡釋:
「志意下劣,自知豪貴」;厭苦欣空。即後經文:我等以三苦故。於生死中受諸熱惱。迷惑無知。樂著小法。
一、苦苦,自寒熱饑渴等苦緣所生之苦。
二、壞苦,樂境壞時所生之苦。
三、行苦,為一切有為法無常遷動之苦。
因為他的「意志下劣」,但是長者「自知豪貴」。意思就是說,意志下劣,就是「厭苦欣空」,這已經是二乘的人,已經知道苦呀苦!佛陀說的,真的是苦!瞭解了「生老病死、五蘊熾盛」,尤其在人間,這種「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等等,加上了五蘊,這種時間不斷在運行中,這個「蘊」,不斷在時間中累積惡業,不斷在時間中消逝,這種惡業煩惱不斷累積,可怕呀!每天的感受,喜怒哀樂、愛恨情仇,這種的感受是很苦?「厭苦欣空」;一切都斷掉了,不用跟人家攀緣,過著我獨善其身的生活,這樣樂哉樂哉、悠哉悠哉,這樣不是很好嘛!就像經文,經文有說三苦;在<譬喻品>.什麼叫三苦:
「第一是苦苦」;自寒熱飢渴等苦緣所生之苦。這就是生活中的苦,多少的人貧窮困苦,有錢的人,(天氣)熱時,很熱很熱,所以要安裝冷氣,若沒有電就忍受不了;若出去外面,很熱!走在路上,很熱!進到車裡,很涼快!但在很涼的車子裡,難免要出去。一出去,哇!這麼燙、這麼熱!熱時,真的要工作,滿身都是汗。冷呢?這麼冷,想要出門,有錢人衣服穿很多,包的密不通風,出門還是喊苦,這麼冷的天,有的國家冬天會下雪,踏著霜雪,寸步難行;開著車,雪中動彈不得,苦還不苦?有錢的人是這樣,沒有錢的呢?貧窮困苦的人,屋頂呢?沒有屋頂,屋頂是破的!牆壁呢?牆壁全都是開的,都是破的牆壁。風呀!寒風直吹進來。雪呢?霜雪一直下進來,下雨整間溼答答,冷呢?風吹來真的會發抖!這樣要度過人間寒暑,是冷、是熱,人間很苦!有時候貧困的人,飢餓口渴,真的是苦不堪!這種苦緣,再加上了生老病死,老病中,或者是殘疾的人,苦不苦啊,很苦呀!所以叫苦苦,不光是一項苦,苦中加苦,叫做苦苦。
「第二是壞苦」;我希望擁有一切,我希望更多再更多,我最擔心的,就是「失去」,這種的壞;敗壞,很多人這樣說,「富不傳三代」,富不到三代人,常常就聽到人這樣說,可見一代的風光,說不定第二代出了不肖子孫,第三代不如第二代,這種「得而失」,這叫做壞苦;「樂境壞時所生之苦」。這還要更苦,本來很享受,本來很有權,「喊水會結凍」(台語),一旦失敗,貧在路邊無人認,一旦失敗之後,大家就避之唯恐不及,像這種的壞苦。
「第三是行苦」;一切有為法無常遷動的苦。人間一切有為法,所造作的業力,再加上了無常瞬間這種的苦,真正是很多,這種遷動之苦,實在無常遷動,常常聽到四大不調,常常聽人間無常,人心不調,人禍不斷起,這實在很苦,所以有這種的三苦。
在生死中受諸熱惱,這都是二乘者,二乘者所厭棄來人間,厭棄入人群中的原因,所以迷惑不知好樂小法,自己還不知道,我們要斷苦,再加上了迷惑,只是斷煩惱,沒有斷無明,斷無明還有塵沙煩惱,我們過去不是一直說,三界的煩惱,你斷欲界、斷色界,還沒有辦法斷無色界,那種塵沙煩惱,難免煩惱會再生,這種迷惑無知,只知樂著小法,我們怎不鍛錬,在人群中修福、在人群中修慧,人剛才不是說過了,在人群中才知道人群中的苦,才知苦的道理在哪裡,在人群中才知道人群需要的法是什麼?我們能在人群中鍛鍊,而不受人群染惑,這樣才是真的可以斷塵沙煩惱,因為你已經看盡,瞭解很多了,這是佛陀,已經瞭解這些修行者,是修小乘人。
*「自知豪貴」:豪貴喻大乘。一心萬行之修德為豪,萬行一心之本覺性德為貴。悲智未發。故畏懼大乘法為難,無意志求豪貴。
佛陀知道,這種「自知豪貴」,這是佛自己知道,這種大法、大乘,一心萬行,這種大乘法,一心!就是從一心開始,「一心萬行之修德為豪」,我們就是一心修萬德,要去哪裡修萬德?唯有入人群中,很多很多無量眾生所需要,我們去付出,這才有辦法萬福萬德,這樣稱為「豪」;「萬行一心之本覺性德為貴」,我們人人本具一心的本覺性德,我們人人都本具,我們人人本有「本覺性德」,可以發揮在人群中,修萬德萬行,我們能在人群中修,所以人人都本具有「豪貴」,真如本性我們具足很多的法,我們可以悲智雙運,但是小乘的人,就是悲智未發,慈悲心還欠缺,智慧不肯發揮出來,所以悲智未發,故畏懼大乘法,這叫做難。其實願意發心一切無難,就是不肯發心,所以在大乘法他起了畏懼,所以難啊!要走入菩薩道,他自己覺得不行,很為難!所以「無意志求豪貴」,就是不願意富有,不願意求大乘法,就像貧窮子甘願貧窮,不願意當有錢人,覺得這負擔太大、事業太大,他願意在外面流浪,很多遊民不是沒有家可回去,覺得回家是一種的負擔,所以他甘願在外面遊蕩。
相同的,人事是這樣,道理也是這樣,所以我們要發大心、立大願,原來人人都是富家子,要趕緊回歸我們的本家,有堂皇的宅舍,有很富足的寶物,「我們應該要好好回頭,找回來時路,在我們自己的本性,有萬德為豪、本覺性為貴,我們都有富貴在心中」,所以要時時多用心呀!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