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4/10/07晨語簡記

向下 
3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99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4/10/07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2014/10/07晨語簡記   2014/10/07晨語簡記 Empty周二 10月 07, 2014 9:44 pm

感恩靜思法益團隊分享

20141007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因果不昧如影隨形

因緣相繼生死無限

修行成果謂之因德

六度四攝為果福德



  是啊!我們昨天也是這樣說,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報,這我們都很瞭解因緣果報法。「因果不昧」,同樣,你是種何因,所得到的就是什麼果,造福緣,得福果,造惡緣一定是得惡果,福與惡是在一念之間,一念善所造作的無不都是福緣,一念惡所行勳的,無不都是惡,這無不都在一念間。這一念間,是從因與緣,過去生若沒因,就不會合在一起,我們既然合起來就是有緣,到底這緣是福或是惡呢?所以,我們過去若是福緣,一見面就相見歡喜,常常聽慈濟人,每一活動都會說「相見歡」。每一次活動很密集,若是開始外地的人來了,本地人接,見到面就是歡喜,相見歡。為何會「相見歡」呢?



  我做慈濟,你也因做慈濟,就是因彼此都為慈濟而來,從遠途、從各方,只是因為一項,回來慈濟心靈的故鄕。因為這樣專程來,我也是因為愛慈濟、做慈濟,入慈濟門中,是慈濟門中的主人,人人來,我見人人歡喜來接,這是盡地主之誼。他遠途來,相見歡,這就是因與緣。歡喜的緣,大家有約再來見面,就像這一回,二、三天前,大陸有九個省。大陸九個省很大,這九個省的人,數百人,同時會集來花蓮,來尋根,同時來聽課,我們為他們開了很多課程,慈濟是如何來,人人是如何做,說古談今,說過去,說現在在做什麼,讓他們能在見習中瞭解。



  這九省的人,來到此才見面,他們都在大陸,但是來到台灣相見歡,回去大家就會相約,過去不認識,現在是同志願,他們就會相約,這叫因緣相續。就這樣開始,認識了,是結好緣、造福緣,這就是過去有好的因,所以今生有好的緣,共同在這地方相會,在這地方相約,回到大陸,他們彼此愛的力量就會匯集,這樣也就是因緣相續。



  其實每一人在人間,哪一個人沒因緣呢?哪一個人沒與緣相牽連,一直到來生來世,來生來世就是在無限量,所以全都在生死中無限量,人人每天都在與人見面,每天都在跟昨天的因緣相續,昨天的好緣,今天再歡喜相見,日日歡喜,日日相見,但是有一天,還是在生死中,來生來世,還是與因緣相續,還是有因就有緣,不斷好壞緣,生生世世累積下去。



  有福的人,遇到佛法,接受佛法,知道要種好因,我們人人共同在此地發心立願,這念因種下去,修行成果,也是要現在的因,或是過去的因,這個因還是在培習這因,不斷在培養這因。時間,不是今天種下去,今天就萌芽,要等待明天、後天、大後天。就像今生、來生,同樣的道理,總是這因與緣會合了,自然就遇到佛法。開始那因的種子就浮現出來,與佛法相會,我們就開始要發心,要下功夫,法入心,法在行中,所以叫做修行。心中若有法,行中就有法,所以叫做修行,生生世世不離開修行的道路,總有一天它也會有成果,一直不斷培養這因,好的因,我們就要不斷照顧它,要灌溉,澆水。法譬如水,我們這顆因的種子用法水,法水不斷培養,這就是在修行。



  修行借重因緣,到這顆種子發起來的時候,種子的形到底是什麼樹?就要等它發芽出來,到芽出來之後,才可以知道原來它的根、莖和葉子,我們看到了,原來這棵樹,這顆種子原來是樟樹,原來是荔枝樹,原來是芒果樹,反正只是那顆種子,你看不出那是什麼。我們若是不斷不斷用心,用法去培養,它那個「因」成「果」,果就成了形,樹形就出來了,這個樹形一出來,因核果海,「因」才只有一點點,如果你用心照顧生長起來,成一棵樹,這棵樹開花就結籽了。他們送回來的種子,其中有一種的種子,一粒有這樣大,這個種子的形很特殊,像一個車輪一樣,拿來搖一搖,裡面怎會有聲音?原來這個輪狀的種子,裡面還有很多很多真正的種子,是含在殼的裡面,但他是一朵花,它結果的種,有這麼大顆,一瓣一瓣好像一車輪一樣,搖一搖,它叫做「沙盒樹」。總之,你將裡面剖開,它裡面有很多種子,每一顆種子就是一棵樹。



  所以這棵樹,它所生的是無量無量的果,無量的果又再產生無量的樹,所以叫做「一生無量」。這個果實,就要由我們很用心,那個「因」,要很用心來培養,培養成果實,那就是種子。種子(有)因緣入土,它就又有無量無量的果又出來,所以這個修行成果,就是一生無量。這樣「謂之因德」。一顆種子,它就能有很多很多無量種子在裡面,這就是看我們如何修行,如何來照顧這個種子,讓它成為果,所以這叫做「因德」。



  「六度、四攝為果(福德)」,就是福德。我們修行的過程,到底要修什麼行呢?小乘行嗎?唉呀!獨善其身,大乘行嗎?入人群中去,在人群中就要用方法!要行「六度」,要行「四攝法」,人群我們就要「布施、持界、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種的方法,無不都是造福人群,「四攝法」是在人群中大家在一起,我們要時時跟人家結好緣,常常幫助人,跟人家湊手腳(協助),你做的很累,來,我替你一下,你力不夠我助力一下,這也是布施;力量的布施。或者是他心中的鬱悶,用口頭上語言的安慰,這也是布施,所以布施就是利行,來照顧大家,互愛,互助互愛,這都叫做「布施」、「利行」。「愛語」膚慰,讓人的心能寬!讓人的心,可以沒有煩惱,這樣共同處事,這叫做「同事」。這是「四攝法」。我們如果可以人人行「六度四攝」,這樣就是「果」,這個「果」完成了,就是「福德」。「果」的完成就是「福德」。我們已將樹,種成大樹了,這棵樹除了大,它自己還會開花結果,開花結果,一生無量,這全部都在因果中得。



  學佛,不可以輕視因果,世上的植物,不就是在因果循環中嗎?我們才可以看到大地一片的繁榮,樹很大棵,能夠保護水土,吸收污染的空氣,它能吐出了新鮮的空氣。那種污染的,它收進去,新鮮的,吐出來,這就是樹的功德。不只是有這樣的功能,保護大地,還可以化污穢變成為清新的空氣之外,它還不斷累積,累累開花、累累結果,這是地上的樹的功德。土地上的五穀雜糧,供應人生,讓人人身體健康,延續生命。這它也是不斷在大地生,一樣,因緣留下來的種子,來年可再種,不管是米、麥等等,菜,你們不也都是這樣,菜長大了,要留幾秼當種子,開花採收下來的果,還可以讓我們再播下去的種子,生生不息,這叫做因果,因緣果,不斷輪迴,我們應該要很相信。大地的植物是這樣,大地的人物也是一樣,一切眾生,不論是植物、或者是人物、動物,無不都是因緣這樣在輪轉。



  所以我們前面就說過了,佛陀在因緣果報!一樣有累積,他累積無量數劫以來,是重的惡、輕的惡都會做到,不過他從修行開始,不斷修因成果,過去的因是惡因,所以知道惡因,任何一輩子,他就要忍辱,要去接受這個惡因、惡果、惡報,所以累生來,就是在苦行中修行。你們如果看佛的《本生經》,真的是累生世都是在「還」,還惡因、消惡果,這種也是要修行。所以佛陀要我們修忍辱行,在人群中我們要忍辱,過去你給他的,不知道做多少,去欺負人,或是去侵奪人,或者去傷害人。我們今生此世跟他見面,我們知道這是因緣,說不定這輩子,我們還他還沒完,他還沒有說原諒我們,所以就還沒有完,等於還債還沒結帳。所以來生世,你還是要繼續還,還到結帳了,圓滿了,「這樣好了,你還了,欠我的都還完了。」所以說起來,要還債不是這麼簡單,這輩子就都還完了



  。也有這輩子過去惡因來到此世還沒有成熟,因為他還沒來到,所以還沒來討,我們就要再等到下輩子,會再與他遇到,一樣還是要還,因為我們的生命是沒有斷的,不斷延續下去,軀殼有「分段生死」,一段一段的生死,但真正我們的生命,真正的生命應該是永恆的。



  這就是我們要常常要自我警惕,好緣,過去生彼此之間有好緣,我們要珍惜這好緣,菩薩招生我們做一個菩薩伴侶,生生世世我們就是有好的,有志一同來成就道業,來幫助眾生。這輩子看到歡喜,我們就要趕緊跟他分享,佛法的好處,接引他來做好事。這種福緣、好緣,我們要累積,就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多;如果是惡的,我們要忍、要讓,因為我們要還他。要還到完,轉惡為善,變成了我們過去很不好的緣,現在我們將他度進來,現已經還債結帳了,帳結完了,我們就當朋友,所以我們就將他帶進來,很多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化解)。



一、六年苦行

二、孫陀利謗

三、木槍

四、馬麥

五、琉璃王殺釋種

六、乞食空缽

七、旃荼女謗

八、調達推石傷趾

九、寒風索衣



九惱:又名九難,即佛出世間,成道之後所遭遇的九種災難。



  昨天說過佛陀也有「九惱」,九個報應。第一就是修行經過六年苦行,這六年的苦行,只是起一個念,朋友要邀他來聽法,他不只不來,還惡口,還好好朋友不放他去,第一日、第二日、第三日,用強硬的,拖他來,護喜跟火鬘這兩個人,護喜就是這樣拖著他,壓著他的脖子,「去還是不是?」這才是真正的好朋友。真正的好朋友,也才會知道,「我這個好朋友這樣勉強我,一定有大因緣」,就乖乖跟他去。也是馬上發心,看到佛陀歡喜了,看到佛陀發大願,而且立即發願,開始修行,累生累世一直到這輩子,兩千多年前,悉達多太子降生在皇宮,開始慕道,很欣慕修行的道路,所以總是他脫離了皇宮去修行。



  經典有的說,他一出皇宮就是去修苦行,也有人說,這是很早期,我所看到,接觸到,有五年參訪,我都一直採取有「五年參訪,六年苦行」,因為他要先瞭解,知己知彼,從皇宮出來,要去拜訪九十六種外道教,透徹瞭解其它宗教是怎樣,其它宗教的道理,所以五年參訪、六年苦行,很多折磨受苦,都只是當初起那一念心,惡口、不敬,這樣而已,就有六年苦行。



  第二是孫陀利毀謗。當然這都有故事,在僧團中有這樣的風風雨雨,很多障礙.很多,在僧團中。佛陀本身,也曾腳受傷,這也是過去有因緣,未來還有時間來說裡面故事,也有「馬麥」,佛有一段時間托缽,被人家這樣羞辱,用養馬的麥子來給他吃,還有琉璃王殺釋迦種族,這裡面都有因果在,還有「乞食空缽」,出去乞食,連他的僧團出去,都是人人把門關起來,就是不願意供養,也經過這樣的苦難。



  第七也有旃荼女毀謗僧團,也有「調達」,就是提婆達多,處處要陷害釋迦佛。還有寒風雪凍,冷,無衣可穿,去跟人家討衣服來穿。這每一條都有它的故事,就是過去無量數劫所造的惡緣,所以有這個惡因,現在成佛,才有這樣惡報。成就了佛陀這輩子,也有經過了這九種的煩惱,又名九種患難。就是佛出世間成道之後,所遭遇到九種災難,這就是到成佛,也還有餘報未盡,何況說我們凡夫?有時候聽到一些很複雜的聲音,不管是毀謗、不管是...等等的障礙,都會想說,過去去障礙別人,過去可能有不小心去損害到別人,現在受障礙,甘願接受!我們如果知道因緣果報,心就會很開闊,甘願人生,就沒有什麼煩惱,把苦變成甘的。下面這段文這樣說:



經文:「語諸作人:汝等勤作,勿得懈息。以方便故,得近其子。」



經文簡釋:

「語諸作人」:喻佛告一切佛弟子,必須先有四念處觀,這是斷煩惱之利斧:除糞之器,即聞慧外凡位。



以四念處的四種觀法都是以智慧為體,以慧觀的力量,把心安住在道法上,使之正而不邪。



  大家要好好作工作,大家要認真不要懈怠。就是因為要方便接近他的孩子,所以這位長者把值錢的衣服脫下來之後,身上也用很多髒物塗在身上,手持除糞器,看起來跟大家都一樣。走靠近,就向大家勉勵,「大家要認真做不要偷懶,我們大家要好好用功。」這叫做「同事度」,他也「利行」,也是「愛語」,來同事度。這就是在教我們如何與人互相用語言鼓勵,以身作則來勤作,這就是我們「同事度」的意思。這樣教我們,不要懈怠,還要勤精進,時日易逝,時間很快就過去,不要懶惰不要懈怠,我們要日日精進,用方便法來接近他的孩子,接近在人群中,在人群中用方法,這是佛陀的方便,靠近人群。



  「語諸作人」意思就是說,譬喻佛跟大家說,「一切佛子」,這些弟子必須先有「四念處觀」,這是斷煩惱最好的器具。我們如果要斷比較粗的樹根,就要用斧頭斬,要是比較細的,就要用刀子割、或者用鋤頭掘,若是很粗就要用斧頭。所以,這表示我們要怎樣除這些垃圾,地上的垃圾有雜草,有這些枯萎的樹枝等等,就要用各種不同器具來清除,這地上的垃圾。同樣的,我們修行,我們心的煩惱無明,我們到底知道人生是苦,「苦集滅道」,這苦又苦在哪裡?我們的源頭,因為我的身體,眾生之大患,在於有身,我們為什麼人生有苦,就是因為有這身體,這身體跟外面境界接觸了,心就生起動念。身有了動念,開始就有行為造作,都為這個身體,男女之間越軌了,也是一樣;我們也可以看,人類這樣的延續,就是因為有這個身體,我們要用什麼方式來看這個身體,斷此身的煩惱,佛陀就用四念處觀,觀身不淨,我們的身體真是不淨。



  我們若是去醫院看一下,去醫院病房走一趟,各科各科的病人,每個人身體都不一樣,如果是外科、骨科,你去看看,身體受傷,破壞了,真的是慘不忍睹的身體。尤其是開刀的時候,看一下,有時候常常聽醫療報告,幻燈片他播出來,血淋淋,這種身體是這樣..。還有,人若往生之後,有的人(往生)沒有人知道,怎麼聞到很臭的味道,飄的很遠,大家都聞得到,到底是死老鼠嗎?死老鼠,大家就會說,「怎會這麼臭,是不是有死老鼠?」死老鼠這麼小的老鼠,牠死了之後,身體就會爛會臭。這樣小隻的老鼠死後會爛會臭,何況是人呢?人的身體是不淨啊!



  其實還沒有死之前,每天要「觀身不淨」,我們要知道「七孔常流不淨物」,身體不過就是這樣。社會常常發生很多求愛不得,就起了殺害的心,做出了很多很驚天動地的事情,都是因為這個身。所以這身體做了之後,那個感受是怎樣?說你很快樂?也只不過是作樂時,一下子的時間,樂就斷了。造了業之後,所受的苦就很長了,所以「觀受是苦」啦!人生很無常,這麼無常,我們看不開嗎?如果看不開,就無法去體會「觀法無我」,真正瞭解法之後,什麼是「我」呢?「我」只不過是人自己的稱呼,叫做「我」。我們人人都叫做「我」,但是,我要說你,我不會說「我來」。我會說,「你來」。但是你,你不能說:「你來呀」,「你來」,就是我自己要來,這是各人的名稱,有「你、我」的稱呼,一個名稱而已。為了「你、我」,「這句話明明是你說的!」「不是啊,是你說的。」為了「你」、為了「我」,「我是說這樣。」「你不是說這樣。」光是「你」、「我」,一句話來惹風波,這也是一樣。所以我們如果看不開這個法,還是執著在「我」,煩惱就會很大。所以這四念處我們要用心。



  四念處就是要用智慧,要用智慧,我們如果有四念處觀,自然要好好、細細去思考,我們就可以知道智慧,智慧就會出來,我們若是凡夫,只是執著在「我、我、我」,我的感受,煩惱就一直生,我們在修行,佛陀教我們的,就是要「四念處觀」,這就是「以智慧為體,以慧觀的力量」,因「智」是「分別智」,「慧」是「平等慧」,所以,「以智(慧)為體,以慧觀的力量」,這樣我們才有辦法破除我們的煩惱,把心安住在道法上,讓我們可以正而不邪。我們如果有四念處這個法在我們的心,用心去細細思考,自然我們只一個念頭要精進。敲板了,我們要趕緊起來,翻一個身起來,做早課聽法,這是多麼歡喜的事情,如果還在「大平林」裡,心會不好受,因為不好意思,大家都在精進,怎麼我還會在這個地方懈怠呢?



  自己若沒有慚愧心,就已經墮落了。所以我們應詃修「四念處觀。」光一個身體,身體可以修行,卻是身體沈重,拖累我們,所以不能修行,就懈怠下去,很可惜!煩惱未斷,我們應該要用斷煩惱的器具,就像利斧,用斧頭將煩惱斬斷。不是說「,再給我一段時間。」到底什麼時間,你才可以精進?時間不會等人,精進就是不休息的意思。所以這要用「除糞之器」,就是要用法,法要入心,這樣就是「聞慧外凡地位」,若外面,不是在修行的人,但是就是白衣菩薩,意思就是居士,他也知道我要薰法香,一早天會未亮就出門,雖然他還是在家人,但是他們也是很用心在聽法,一般人都在聽法,何況我們已經是修行了。



經文簡釋:

「汝等勤作,勿得懈怠,以方便故,得近其子」:喻四正勤,已生惡令斷滅、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速生,已生善令增長。



此四正勤就是精進,精進勤勞修習四種道法,以策勵身口意,斷惡生善。



  所以「汝等勤作,勿得懈怠,以方便故,得近其子」,佛陀用種種方法,這樣誘導我們,慢慢誘引、引導,用「四諦法」、「四念處」,還用「四正勤」。「四正勤」就是,「已生惡令速斷」,要趕緊斷(惡),還要將它滅掉。「未生惡令不生」,大家若是在精進中的人,就不要斷(精進),還是永遠永遠不要斷(精進)。如果是已生惡要趕緊斷,未生惡不要生,就是不要像別人一樣懈怠。我們已經在精進了,所以未生(惡),我們在精進,不要讓他生出來,已經生起來。在懈怠中的人要趕緊斷除,我們壞的習氣已經有了,要趕緊斷除;沒有壞的習氣不要被傳染到壞的習氣。如果「未生善令速生」,我們若還沒有好的習氣、還沒有好的動作,我們要趕緊學,「未生善令速生」,我們還沒有做過好事,我們要趕緊即時去做。如果是「已生善令增長」,既然已經在精進了,既然生善了,我們就要再趕緊,朝對的方向,要向前前進就對了。對的事情,做就對了!這叫做「四正勤」。「四念處」、「四正勤」,就是要精進。「精進勤勞修習四種道法」,這叫做「四正勤」,以策勵我們身口意,我們要斷一切惡,要生一切善,這就是我們平時真的要時時多用心!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64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2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4/10/07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4/10/07晨語簡記   2014/10/07晨語簡記 Empty周三 10月 08, 2014 9:23 p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四年十月七日星期二)

 

上人續講因緣,提到因核果海,因德。

此外,上人也藉機講解四聖諦,四攝法,四念處,四正勤,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礎。

 

修行借重因緣,到這顆種子發起來的時候,種子的形到底是什麼樹?就要等它發芽出來,到芽出來之後,才可以知道原來它的根、莖和葉子,我們看到了,原來這棵樹,這顆種子原來是樟樹,原來是荔枝樹,原來是芒果樹,反正只是那顆種子,你看不出那是什麼。我們若是不斷不斷用心,用法去培養,它那個「因」成「果」,果就成了形,樹形就出來了,這個樹形一出來,因核果海,「因」才只有一點點,如果你用心照顧生長起來,成一棵樹,這棵樹開花就結籽了。他們送回來的種子,其中有一種的種子,一粒有這樣大,這個種子的形很特殊,像一個車輪一樣,拿來搖一搖,裡面怎會有聲音?原來這個輪狀的種子,裡面還有很多很多真正的種子,是含在殼的裡面,但他是一朵花,它結果的種,有這麼大顆,一瓣一瓣好像一車輪一樣,搖一搖,它叫做「沙盒樹」。總之,你將裡面剖開,它裡面有很多種子,每一顆種子就是一棵樹。

 

所以這棵樹,它所生的是無量無量的果,無量的果又再產生無量的樹,所以叫做「一生無量」。這個果實,就要由我們很用心,那個「因」,要很用心來培養,培養成果實,那就是種子。種子(有)因緣入土,它就又有無量無量的果又出來,所以這個修行成果,就是一生無量。這樣「謂之因德」。一顆種子,它就能有很多很多無量種子在裡面,這就是看我們如何修行,如何來照顧這個種子,讓它成為果,所以這叫做「因德」。

 

經文簡釋:

「語諸作人」:喻佛告一切佛弟子,必須先有四念處觀,這是斷煩惱之利斧:除糞之器,即聞慧外凡位。

以四念處的四種觀法都是以智慧為體,以慧觀的力量,把心安住在道法上,使之正而不邪。



「語諸作人」意思就是說,譬喻佛跟大家說,「一切佛子」,這些弟子必須先有「四念處觀」,這是斷煩惱最好的器具。我們如果要斷比較粗的樹根,就要用斧頭斬,要是比較細的,就要用刀子割、或者用鋤頭掘,若是很粗就要用斧頭。所以,這表示我們要怎樣除這些垃圾,地上的垃圾有雜草,有這些枯萎的樹枝等等,就要用各種不同器具來清除,這地上的垃圾。同樣的,我們修行,我們心的煩惱無明,我們到底知道人生是苦,「苦集滅道」,這苦又苦在哪裡?我們的源頭,因為我的身體,眾生之大患,在於有身,我們為什麼人生有苦,就是因為有這身體,這身體跟外面境界接觸了,心就生起動念。身有了動念,開始就有行為造作,都為這個身體,男女之間越軌了,也是一樣;我們也可以看,人類這樣的延續,就是因為有這個身體,我們要用什麼方式來看這個身體,斷此身的煩惱,佛陀就用四念處觀,觀身不淨,我們的身體真是不淨。



  我們若是去醫院看一下,去醫院病房走一趟,各科各科的病人,每個人身體都不一樣,如果是外科、骨科,你去看看,身體受傷,破壞了,真的是慘不忍睹的身體。尤其是開刀的時候,看一下,有時候常常聽醫療報告,幻燈片他播出來,血淋淋,這種身體是這樣..。還有,人若往生之後,有的人(往生)沒有人知道,怎麼聞到很臭的味道,飄的很遠,大家都聞得到,到底是死老鼠嗎?死老鼠,大家就會說,「怎會這麼臭,是不是有死老鼠?」死老鼠這麼小的老鼠,牠死了之後,身體就會爛會臭。這樣小隻的老鼠死後會爛會臭,何況是人呢?人的身體是不淨啊!

  其實還沒有死之前,每天要「觀身不淨」,我們要知道「七孔常流不淨物」,身體不過就是這樣。社會常常發生很多求愛不得,就起了殺害的心,做出了很多很驚天動地的事情,都是因為這個身。所以這身體做了之後,那個感受是怎樣?說你很快樂?也只不過是作樂時,一下子的時間,樂就斷了。造了業之後,所受的苦就很長了,所以「觀受是苦」啦!人生很無常,這麼無常,我們看不開嗎?如果看不開,就無法去體會「觀法無我」,真正瞭解法之後,什麼是「我」呢?「我」只不過是人自己的稱呼,叫做「我」。我們人人都叫做「我」,但是,我要說你,我不會說「我來」。我會說,「你來」。但是你,你不能說:「你來呀」,「你來」,就是我自己要來,這是各人的名稱,有「你、我」的稱呼,一個名稱而已。為了「你、我」,「這句話明明是你說的!」「不是啊,是你說的。」為了「你」、為了「我」,「我是說這樣。」「你不是說這樣。」光是「你」、「我」,一句話來惹風波,這也是一樣。所以我們如果看不開這個法,還是執著在「我」,煩惱就會很大。所以這四念處我們要用心。

  四念處就是要用智慧,要用智慧,我們如果有四念處觀,自然要好好、細細去思考,我們就可以知道智慧,智慧就會出來,我們若是凡夫,只是執著在「我、我、我」,我的感受,煩惱就一直生,我們在修行,佛陀教我們的,就是要「四念處觀」,這就是「以智慧為體,以慧觀的力量」,因「智」是「分別智」,「慧」是「平等慧」,所以,「以智(慧)為體,以慧觀的力量」,這樣我們才有辦法破除我們的煩惱,把心安住在道法上,讓我們可以正而不邪。我們如果有四念處這個法在我們的心,用心去細細思考,自然我們只一個念頭要精進。敲板了,我們要趕緊起來,翻一個身起來,做早課聽法,這是多麼歡喜的事情,如果還在「大平林」裡,心會不好受,因為不好意思,大家都在精進,怎麼我還會在這個地方懈怠呢?

  自己若沒有慚愧心,就已經墮落了。所以我們應詃修「四念處觀。」光一個身體,身體可以修行,卻是身體沈重,拖累我們,所以不能修行,就懈怠下去,很可惜!煩惱未斷,我們應該要用斷煩惱的器具,就像利斧,用斧頭將煩惱斬斷。不是說「,再給我一段時間。」到底什麼時間,你才可以精進?時間不會等人,精進就是不休息的意思。所以這要用「除糞之器」,就是要用法,法要入心,這樣就是「聞慧外凡地位」,若外面,不是在修行的人,但是就是白衣菩薩,意思就是居士,他也知道我要薰法香,一早天會未亮就出門,雖然他還是在家人,但是他們也是很用心在聽法,一般人都在聽法,何況我們已經是修行了。

 

 

高明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海文
無量光曜心
無量光曜心



文章總數 : 402
來自 : 馬來西亞吉隆坡
威望 : 16
注冊日期 : 2013-10-04

2014/10/07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4/10/07晨語簡記   2014/10/07晨語簡記 Empty周日 10月 12, 2014 6:19 pm

7/10 晨鐘起、薰法香摘要:
因果不昧如影隨形    因緣相繼生死無限
修行成果謂之因德    六度四攝為果福德
(因緣果報一念間,種善因得善果,造惡因得惡果,并且如影隨形。無論經歷多少的生死, 因緣仍舊不斷延續相繼,眾生的軀殼有分段生死,然而慧命卻是永恆。因此要透過不斷的修行,終究會達成因緣福德正果,而六度四攝法為造福人群,待人處事之道,進而累積福德因緣。) 

一,六年苦行。二,孫陀利謗。三,木槍。 四,馬麥。五,琉璃王殺釋族。六,乞食空缽。七,旃荼女謗。八,調達推山傷趾。 九,寒風索衣。
(證嚴上人昨日講解佛陀成道面對九惱的前二惱,今天只約略解釋另外七個煩惱,整理如下) 

三,木槍
佛陀過去世曾是部主商客,有次因為爭船而與另一部主格鬥,最後用矛鑹穿其腳而喪命。此世成佛,即受到木槍穿徹足趺的報應
四,馬麥
佛陀過去世為婆羅門,曾經妒忌比婆葉如來和比丘們受到槃頭王的供養,而口出惡言,并教唆五百童子辱罵他們應該吃馬的糧食。此世成佛,即與五百羅漢招受吃馬麥九十日的報應
五,琉璃王殺釋族
佛陀過去世曾是釋族的童子,和族人捕殺池裡的魚時,用杖打魚頭。此世成佛,即受琉璃王殺釋族的報應,并且時常頭疼
六,乞食空缽
佛陀曾入婆羅門聚集乞食不得,空缽而回
七,旃荼女謗
佛陀過去世為比丘,因為妒忌無勝比丘受到善幻婦女的供養,而誹謗兩人私通。此世成佛後 ,即遭旃荼女誣賴和佛陀有染并懷孕的報應
八,調達推山傷趾
佛陀過去世為須摩提,因為不想和同父異母的弟弟分財產,而在高山上將弟弟推下,并投石殺害。此世成佛,即遭提婆達多以石擊佛的報應
九,寒風索衣
佛陀在阿羅婆伽林中,冬至前後八個夜晚,因寒冬不堪,曾索三衣禦寒
○ 九惱:又名九難,即佛<陀>出世間,(在)成道之後所遭遇的九種災難 

● 語諸作人
(提醒各位而說道)
○ <比>喻佛<陀>告<訴>一切佛弟子,必須先有四念處觀<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 觀法無我>,這是斷<除>煩惱之利斧:除糞之器,即聞<法>(後)<智>慧外凡<夫>位。 

○ 此<這裡>四念處(所說)的四種觀<照>法(,) 都是以智慧為<主>體,以<智>慧<平等>觀的力量 (破除一切障礙),(而)把心安住在道法上 ,使之正而不邪 

● 汝等勤作  勿得懈息  以方便故  得近其子
(你們要勤勞工作,不要懈怠於歇息。透過這種方便法,才得以親近他的孩子 – 同事度)
○ <比>喻四正勤,已生惡令斷滅、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速生、已生善令增長此<這裡的 >四正勤就是(指)精進,精進勤勞(於)修習四種道法,以<鞭>策<激>勵(修持自己的)身口意 <業>,(從而)斷<除>惡<業><轉>為善<行>。 

★ 因果隨行需戒慎        精進修行勿懈怠
    六度四攝處事道        平等智慧心安住  

(弟子任海文<濟勖>虔心摘錄證嚴上人  7/10/2014 薰法香開示。若有偏頗,一律以台灣宗教處為準,歡迎不吝賜教。無限感恩。)
回頂端 向下
 
2014/10/07晨語簡記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