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靜思法益團隊分享
20141010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如世慈父呼召愛撫慰勉
大愛如親近處說其愛語
不忍散心勸其恒修定法
復教誡其勤修諸正道法
世間的父親對孩子的呼喚,知道人生的摯愛,莫過於父母對孩子,那份慇勤盼望。孩子可以成就,世間慈父,是這樣不斷在呼喚著他的孩子,甚至孩子小的時候,就是愛、撫慰等等的勉勵,這是世間的父親。何況說佛陀,視眾生如一子,所有所有的眾生,不光是人類,所有有生命的動物,佛陀就是同樣把他們當作一個孩子,就像他對羅睺羅一樣疼惜,這是一分天性的大愛。就像「如親近處」,大愛,就是我們眾生所應該要親近,唯有大愛可以使眾生接近。就像大地,人人生在人間,哪一個人可以離開大地呢?就像天下所有的道理,哪一個人可以脫離道理呢?但是有的人,不知道要親近正理,卻是在道理中脫離了。
所以,法有正法、有邪法,有善法、有惡法,到底我們在人間,在大地上,所行的是正法?是善法?絕對不可以遠離正法,偏向邪法,我們必定要守護在善法,不可偏向惡法,一樣站在這土地上,我們要親近的就是大愛,無私的大愛,才是我們眾生真正所要親近的。
當然,我們人與人之間,需要彼此影響,互相勉勵,互相牽教、關懷。所以,我們懂道理的人,就要去接近不懂道理的,我們用心去勸、去教,你走錯路了,這條路危險、難走,來,我們來走這條路,這條路很平坦很安全,可以到達的目的地,是一個真正安全,而且是康莊的目的地。但是,有的人是不是會聽?是不是願意伸手出來,與我們牽著一起走呢?雖然佛陀他也一樣,是來人間勸導眾生,不斷用慈言愛語,設種種方法,就是希望要將眾生牽引來走正路。但是我們眾生有的人就是不願意伸出手,讓人牽住我們,這是我們眾生業重呀!就是缺了那個緣,也就是缺造那份的因,缺了因緣,就接觸不到這分最親近的大愛。
但是佛陀教育我們,就要用很長的時間,要發很大的心,不棄眾生,這輩子我度不來,但是我也要放一顆種子,這個因還是在人間,去就再回來,不管如何他就是靠近眾生,還是要讓眾生做依止處。這,「是諸眾生大依止處」,所以用說其愛語,用種種方法,一次講不聽、第二次、第三次、無數次,這是世間的大慈悲父,出世的大慈悲父,大家不是說「四生慈父」,「人間導師」,那就是釋迦牟尼佛。世間的慈父不會捨離他的孩子,再壞的孩子也要教,何況說出世慈父,他是人間導師,將四生眾生視為平等,如一個孩子一樣的平等,用這種大愛去親近眾生,用心說很多的方法,愛語來度眾生。這是為了什麼呢?不忍!不忍眾生有散亂心,如果眾生可以一心聽法,專心受持,自然法就可以入心,只可惜,眾生那就是散亂心啊!佛陀不忍心,不忍心眾生的心是這樣散亂,這樣無明,這樣糊塗,難得覺醒,不過佛陀還是不放棄,用心來勸與教,勸教眾生,可以永遠「受持定法」。
我們人一點自我放縱,那是放棄自己,不知要精進,不知要爭取時間,隨著時間消逝了我們的生命,就是這樣消磨掉了,時間就是這樣一秒一秒過去,我們的生命就是一分一分的減少,消逝去。「是日已過,命亦隨減」,還能讓我們有多少時間,讓我們能散漫過日子?我們應該趕緊提起精神,因為時間,把握時間,每分鐘的時間,每秒鐘,每一句法,我們要用專心收入,絕對不可以散漫心。我們如果散漫就自墮落,這是佛最不忍心,但是眾生要自己懂得自愛,自己要能提起精神好好精進。
看到人間的苦難,常常就這樣想,為什麼他們會生在這麼苦的地方,怎麼會這樣可憐?看到海地,海地我們大家都知道,四、五年來,從海地大地震,我們很明確看到海地的貧困,我們除了為海地急難救濟,為天主教蓋學校,還為醫院貧苦的眾生,為小的孩子,沒飯可吃的,四、五年來一直在提供,讓他們有熱熱的飯可吃。就像有些學校的孩子,他早上若沒飯可吃,一天就沒有飯吃了,他們很多人,有的人還有一餐可以吃,這餐是什麼時候呢?是中餐。孩子若去讀書,就是若早上沒吃,連中餐都沒有得吃,很多貧困家庭就是這樣。看到我們的志工,都是一早就去看,「孩子怎麼不去讀書呢?」因為沒有飯吃,我沒有辦法去讀書,志工趕緊把熱熱的飯送給孩子吃。在一個畫面裡,我們的志工蹲在兩個孩子身邊,等著那兩個孩子吃飯,原來這兩個小孩,這餐若沒有吃,今天就沒得吃了,孩子端著碗吃的很歡喜,感覺好像很享受,吃飽飯,很歡喜,趕緊去讀書。
我們的志工接受記者訪問,他說,「這餐若沒有給他吃,今天就絕對無法去讀書。」這樣的情形很普遍,所以他們都會去看,沒有讀書的小孩,就是沒飯可吃。這對孩子的身體受不住,所以他們提供,讓貧窮苦難的孩子有飯可吃,有書可讀。尤其是醫院,一群病苦的人,窮呀,欠醫療,沒辦法好好治病,加上營養失調,慈濟人就定期供應營養餐食,這是海地現在的生活型態。想到我們同在這個時空下,這個時間,這個時代,同在這片天、這片地之間,他們的人生是這樣過,苦呀!而富有的地方,看,這麼多吃不完的東西,變成我們現在社會的大問題,吃不完的東西,剩下來的,變成了現在社會的大問題!這些垃圾,讓人拿去怎樣的利用了。
天地差這麼多,是為什麼?同樣是天地間的人生,怎會苦難人這麼多呢?因為這些人,「過去的因緣,這輩子的果報」,「依、正二報」生在那個地方。而我們,難道已知道這個法;「因緣果報觀」。我們還不警惕、還不提醒,還要這樣懈怠,空空過日子嗎?所以我們應該要好好慇勤精進,入人群中去造福緣,在人群中多見聞、多聽、多看,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生,無不都是一部的大藏經。我們怎麼不要在人群中取得智慧呢?我們怎不要在人群中造福業?我們有這個因緣,可以聽聞佛法,這道理、正法,我們為什麼不要好好吸收?我們若可以好好,永遠、永恆來「受持福慧定法」,我們若沒好好修,看苦難的眾生比比皆是。非洲,或者是中美洲、南美洲,這種貧困的人很多,尤其是現在,眾生共業、四大不調,大地資源越來是越缺少,何況說現在,我們這輩子如果不好好做,下輩子天地資源越來越缺少,到底我們的來生又是生在哪裡?我們應該要好好用心。
佛陀的大愛慈悲,一大事因緣不斷來人間,「不忍眾生散心,勸其恒修定法」,捨不得我們心這樣一直散掉了,一直在造無明的業。佛陀不捨,來勸導我們、勸導眾生,聽到法,我們要好好把握住,行要永遠永遠,好好把這慇勤精進的心,守護住,戒、定、慧,「三無漏學」,我們要好好受持。
所以「復教誡其勸修」,要勤修,佛陀要我們好好修行,又再勸教,要勸誡,又再來勸誡我們。「誡」就是警惕我們。教誡,不斷地教誡我們,教我們路要怎麼走,警愓我們何事不可做,勸我們要好好修行,這種「教誡勸修」,這是佛陀的慈悲,他不忍眾生在迷茫糊塗中,他這樣重重複複來教,來為我們教誡,來警戒我們,再循循善誘,勸我們要好好慇勤修行。「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佛陀是這樣教我們,我們若不懂得修,同樣還是要墮落,佛陀真心要來救,我們不願意接受;要來牽我們,牽我們走正道,我們卻不願意伸手出來,這樣我們就又會再墮落。
佛陀如慈父,他不要放棄,這輩子教你不來,下輩子還是要來教你,生生世世在人間,一定要到彌勒成佛,這個教法由「彌勒佛」來接引。這就是佛陀這個時間,雖然我們一直說「末法」,但是佛法還是一直在人間,「末法是眾生的心造成的」,現在的人不受教,不肯受教,但法是永遠存在,法是歷久常新。兩千多年前,佛陀現相人間,講道理給我們聽,其實這道理在過去的過去,就是這樣的道理,佛陀因緣成熟現相人間,重新說道,這道還是歷久常新,不管是什麼世代,法還是要這樣一直傳下去。所以佛陀要不斷來人間,「復教誡勤修」,不斷來教育,不斷來勸導,勸誡,要我們勤,要我們修,修諸正道法,不要偏去了,最煩惱的,是我們偏了。所以他要不斷來教誡,人生苦難偏多,要講苦的事情實在是很多,要墮落苦難中,實在是很容易,我們好不容易可以得人身、聞佛法,要好好把握,要珍惜佛法,我們要勤精進。前面的文,長者已經接近他的孩子,教誡大家要認真,你們要認真,這個地方很安穩,有工作可做,大家要提起大志氣。
經文:「咄!男子,汝常此作」
佛昨天說過了,「咄!男子」,這裡頭所包含的道理,「汝常此作」,佛陀已開方便法了,這「三十七助道品」還有「四聖諦」、「十二因緣法」種種,佛陀還要教我們要「六波羅密」、「四攝法」。這就要在這「三十七助道品」也好,還是「四念處」、或者是「十二因緣法」這麼多法,我們要好好吸收。還要我們的心,開始要開闊,要立志氣,要發大心,立宏願,行菩薩道。這個時候開始,已經「汝常此作」,這個地方,最安穩不會偏差,只要我們好好行「四念處」、「三十七助道品」,還有「十二因緣法」,你們如果可以好好受持,這個地方是很安全的。「汝常此作」,這就是我們要慇勤,要做的工作,我們的功課,我們要修的法。再來講..
經文:「勿復餘去,當加汝價,諸有所須盆器,米麵鹽醋之屬,莫自疑難」
經文簡釋:
「勿復餘去」:定慧均等,則無復昏散,所修皆成,又誡其勿學其餘外道法門,故言勿復餘去。
這個地方,再來還有很多要用的東西,要吃的東西都很富足,就像剛剛說,海地雖然很貧困,如果有菩薩在那地方,他們就每天可吃得飽飯,也可以去讀書,這就是要有菩薩的地方,我們要用心。
「勿復餘去」的意思就是「定與慧」;定慧要很平均,我們要有定心。前面已經講過了,我們要有「定」,勸修我們的正道法,也就是希望我們永遠守在定的法。所以,這「定慧」;有定心,自然就生智慧。定和智與慧是人人本具,只是我們心散亂,所以,我們的慧無法現前,佛陀要教我們的,就是心要定、心要專,不要再有散漫心。所以,我們現在「勿復餘去」,就是說,定心就生智慧。
「則無復昏散」。我們如果能有定心、有智慧,我們就不會再「昏沈、散亂」。該要早起,早上是修行很寶貴的時間,還在床上,這叫做「昏散」。就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沒智慧,看事情都是用無明的心來看,這就是沒慇勤精進,只是見事,沒見理,這也是昏散的心,這就是缺少了定與慧。不管是日常待人處事,都用這種無明,沒有智慧,這樣在人間生活。
我們現在接受了佛法,每天都要慇勤精來接受法,每天待人處事,要用智慧的心,來面對人生。所以,我們也可以用功,好好做功課,「則無復昏散,所修皆成」。我們聽法,我們用心,自然聽久了,法真正就永銘在心,也就可以預防我們外面的無明,不要再來染著我們的心,這樣才能定,才能慧,定慧在心就不會散亂,所修的都可以句句入心,事事如法,做事情都很如法,佛陀除了這樣教我們,這樣教我們,還誡我們,警惕我們,警誡我們「勿學其餘外道法門」。我們要好好守住正法;「正知、正見、正思惟、正念、正行」等等,不要散失我們的正道法,一不小心就走向外道邪法的門去了。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守護正法,叫做「勿復餘去」,不要再跑到別處去了,這個地方是這樣安穩,有功課可以讓我們做,能夠保證我們不糊塗、清醒,能夠有定力、智慧,這種功課,我們要好好勤修。
經文簡釋:
「當加汝價」,如意觀中能發無漏,喻常修定慧,惑業可斷,果位自增,由有學增進至無學。
「當加汝價」,就是「如意觀」,就是「如意足」,昨天我們也有說到「如意足」,我們修行能專心,不受其它影響,自然心專意解,對法我們可以很清楚,所修的很如意,很歡喜,這樣我們自然就「能發無漏」;所修的法不會漏掉。我們有「四正勤」、我們有「四念處」,我們有「四如意足」。我們如果可以「四念處」,觀身不淨,身是載道器,我們如果沒有好好利用我們的身體來修行,把我們「身體」,這種不淨的身體,在醉生夢死中,這樣不慇勤精進,這樣叫做「漏」,就是「漏」。別人在聽法我們在睡,別人在精進,我們在懈怠昏沈,這樣法都在這時間漏掉了,但是,我們如果可以,好好有「四念處」、「四正勤」,自然有「四如意足」,那就是法沒漏掉。
所以譬喻「常修定慧,惑業可斷」,我們若常常修行在定與智慧中,種種的惑,外面的煩惱,來到我們的面前,我們就將它去除掉,將它斷掉,不會再受糊塗事入我們的心裡,沒有那些,很細微煩惱,見解、思想入我們的心,這些煩惱見解,完全都去除,斷掉了,自然我們的「果位就自增」。聲聞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意思就是我們所瞭解的法,從淺到深。一年級,大學的一年級,一直到四年級,到這樣的程度,再上去就是獨覺,緣覺。緣覺就像在研究所,研究所二、三年過後,他就是碩士了。再不斷的進階,這叫做「果位自證」,我們對佛法,你瞭解的越來越清楚,這叫做果位自證。
「由有學,增進至無學」。「有學」就是,我們還有法要學;「無學」,是一切都瞭解了。就像佛陀他就是無學了,無學就是他的心、他的覺悟,已經與天體合一,心腦與天體合一,還有什麼可修呢?我們開始<序品>時,就有「有學」、「無學」。有很多法會中,「有學」、「無學」的人,有學就是初學的,有還在進行精進中的,也有這些我都已經瞭解的法,就像文殊、彌勒、觀音很多很多的菩薩,這些都已經是「法身菩薩」,法身菩薩就是無學了,但是他來助道場,助佛陀來教化眾生。大家在聽法,他們也要在那地方,來聽佛所說,將佛所說的法,本來他們就知道了,加強語氣,「有聽到嗎?佛陀是這樣說」,諸法身菩薩,不是說「是我這樣說。」他要說「佛陀是這樣說。」因為他現在是來幫助佛教化眾生,這就是聖人。「大聖人」只有眾生,「無我」的境界,那就是到達「無學」的程度,「無學」、「無我」的境界,這是我們要修行。
經文簡釋:
「諸有所須盆器,米麵鹽醋之屬,莫自疑難」;一切有漏、無漏,助道、正道,皆從三四、二五、七八:三七助道法。
再來說「諸有所需、盆器米麵、鹽醋之屬,莫自疑難」意思就是說,一切「有漏」、「無漏」助道法,這些正道,全都是從「三四」、「二五」、「七、八」,這是什麼?「三十七助道品」中,這是譬喻這些東西,這些法是我們「慧命的道糧」。我們的慧命要如何成長?慧命要有營養,不只是只有「米、麵,鹽、醋」而已,不是喔!還要有「器具」;有盆等等,鍋灶碗筷等等都要有。所以這就是幫助我們,這就是方法,這就是道理。道理用方法,盆器就是(譬喻)方法,道理是本來就有,用這方法,將這道理,教導我們,讓我們能更瞭解。
*「盆器」總喻三十七品道法。
*「米麵」別喻三無漏學資糧等法,鹽醋和味,六和、敬、互愛尊重,而於諸法均調適中,此屬正道。
「盆器」是譬喻「三十七道品」,就是這樣的方法。「米麵」就是另外來譬喻,就是「三無漏學資糧」,就是「戒定慧」。我們慧命中的「戒定慧」,「戒定慧」可以滋養我們慧命,否則我們不守戒,修行不能在團體中好好「六和敬」,我們是要如何修行?規矩、戒律一定要有,心才能定,大家相處和睦,心才能定。共修同做,我們才能產生智慧。所以這「三無漏學」的資糧,就是我們「慧命營養的資糧」。又再「鹽醋」,這就是「和」,就是「六和敬」,有時候我們雖然本具佛性,但是也要修行,修行要出家,出家乃是大丈夫事。所以,前面的文說,「咄哉!男子」,就是表示所有出家的人就是大丈夫事。但是凡夫變一個形象,說,「我在道場中修行。」不過,還是凡夫心。所以,佛陀教育我們要「六和敬」,要六種的和,這和就是要「互愛尊重」,這互愛尊重這是多麼重要,諸法要很調合適當,這樣叫做「正道」。「六和敬」是什麼?大家過去都知道,就是
*「和敬」:和同愛敬。能外同他善,謂之和;內自謙卑,謂之敬,今稱僧為六和敬。
「和同愛敬」,我們人與人之間要很和,要合、要和,還要彼此愛敬。能「外同他善」,我們在修行,在團體中,不是我們一個人而已,還有其他人。所以,我們要跟我們以外的人合齊,每一件事情都要跟人家合好、合齊。所以,常常說「善哉!善哉!」意思就是說,「很好,很好」大家能在一起很好,大家相處的很好、大家做得很好、大家說的很好。所以,很好!很好!那就是善哉!善哉!這就是我們對自己內要和,要彼此敬愛。對外要與大家一同動作,同修同做,這叫做「和」。「內」,對內要自謙卑,這叫做「敬」。現在所說,是僧的「六和敬」。對外要與人同修、對內要自謙卑,才有辦法對人恭敬,來講六和敬中:
一、身和同住,是身體的和平共處;
二、口和無諍,是言語的不起爭論;
三、意和同悅,是心意的共同欣悅;
四、戒和同修,是戒律的共同遵守;
五、見和同解,是見解的完全一致;
六、利和同均,是利益的一體均霑。
一、「身和同住」:就是身體要和平共處,我們同處在一地方,我們人與人之間,同修同室的室友,這都要和敬,身和同住是身體和平共處。
二、「口和無諍」:是言語不起爭論。
三、「意和同悅」:大家很歡喜,你精進,我也精進,我們彼此互相勉勵精進,這種「意和同悅」。你看到我歡喜,我看到你也歡喜,尊重你我,大家都很精進,這樣歡喜,是大家心意共同的欣悅。
四、「戒和同修」:這戒律,共同要遵守戒律,我們一個這樣大的團體,人人若不共守戒律,這團體會亂,所以我們必定要好好用心,要遵守戒律,這樣才是在修行。
五、「見和同解」:我們的意見要和,做的事情,雖然大家來討論,怎麼做是對的,對的事情,大家共同做!不要有「我的意見」,「我的意見」,每一個人的「我」的意見,那就會很多了,很難做事情。所以,必定要「見和同解」,同樣的意見,這是見解完全一致,這樣在僧團中,才能真正和氣。
六、「利和同均」:利益就是一體,大家共同享受。
我們修行不就是這樣,希望大家要能做到「六和敬」,不管是在叢林中修行,或是在外面的在家居士也一樣,大團體中一定要有「六和敬」,這團體才會美。
*「鹽醋之屬」:此屬助道。如米麵難食,須鹽醋和之:譬正道難顯,須助道佐之。
「鹽醋之屬」,就像「助道器」;如「米麵難吃,須鹽醋和之」。我們若沒鹽、沒有醋,沒有這些,我們煮菜就不會好吃,所以,還是要有鹽醋。「米麵」是我們的「主食」,「鹽醋」是我們的「配食」等等,這是譬喻「正道難顯」。只是說米和麵,這樣大家不歡喜,所以需要有「助道」;就是說有這些菜,鹹淡等等來搭配,大家才願意接受。就如「真實法」沒辦法,佛陀就要用「三十七助道品」、或者是「四聖諦法」等等來教育我們,這就是修行見道必需。所以,這些法是根本法。
常常跟大家講,大、小乘中,都要經過「三十七助道品」、「四聖諦」、「十二因緣」,後面最重要就是「六波羅蜜」。但你一下子就要給「六度」,沒辦法!要循循善誘,大家學佛要用心,就像世間的慈父在呼喚我們,在疼惜我們,他用大愛的心,這樣來勸誡、教導我們,讓我們知道應該要怎麼做。這種大愛,用愛語慢慢教我們,不忍心我們還在那裡散漫心,還在那裡懈怠,要我們永遠修戒定慧,讓我們能走在正道法上,所以我們要用感恩心,時時要多用心!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