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4/10/16晨語簡記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心程
大地初發心
大地初發心



文章總數 : 13
威望 : 0
注冊日期 : 2014-10-09

2014/10/16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2014/10/16晨語簡記   2014/10/16晨語簡記 Empty周四 10月 16, 2014 7:48 pm

20141016 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 內容,請以未來大愛臺播出的為主,感恩!)

覺有情人洗欲垢淨
心歸無為息心達本
沙門勤修大良福田
能斷眾生瞋癡飢饉


要用心啊!修行覺有情,我們人人學佛,「覺有情」是修行者發大心的 一個名稱,意思就是說,我們凡夫紛紛擾擾,是非不清,糊裏糊塗,世間聞 聲起舞,製造煩惱,這都叫做凡夫。開始我們接受佛法,佛法道理慢慢洗滌 我們無明、心靈的垢穢,將我們無明垢穢洗清淨了,自然我們就回歸我們的 真如本性,我們的心就回歸到無為。無為,就是真理的意思。常常說「無為 法」,「無為法」,道理本來就是寧靜,無形無體,就是因我們眾生凡夫,煩 惱一生,就開始無明複製,這無明複製起來,就變成了「有」,有什麼?有 煩惱,有人我是非等等,來困擾人心。困擾人心就開始無明造作,這都叫做 凡夫心啊!我們如果可以將佛法刻入心來,時時有法水來洗滌我們的心垢, 我們的心清淨了,就沒有這些人我是非、煩惱無明,這些都去除,我們清淨 的本性,就又回歸回來我們的這種「無為法」,就是真如的道理。


我們尋尋覓覓一直在找,在找什麼?就找我們的真如,就像父親,孩子 跑出去了,父親為了孩子,就這樣到處去找,孩子就在外面流浪,落得一身 貧窮。父親還是很莊嚴,派出人一直在找,不容易啊!孩子在飢餓一直找, 要哪里才有安身地方。靠近了,靠近,其實是親身父親的豪宅,他就在外面 在探啊探,自己會怕,豪宅裏就是那麼威風、莊嚴,「這個地方跟我現在這 樣的身份,哪有辦法靠近,那裏也沒有我可以做的工作,不如再回去。」像 這樣譬如我們人人,知道人生無常,人生虛幻苦空,瞭解了道理,但是沒有 辦法身體力行。儘管有聽(法),但這些法都沒在我們心中,遇到事情就是 隨境,隨波逐浪,有時候造善、有時候造惡,有時候聽到道理,很歡喜,法 喜充滿,有時候聽到社會的波浪的聲音,就聞聲起舞,無明再來掩埋我們的 真如本性。就是因為這樣,所以我們的心常常就是在反反覆覆,無法定下心 來,煩惱去除,真如現前,我們這個力量,真如現前的力量還是很薄弱,因 為外面無明,是非境界,我們還分不清楚,人家怎麼說,我們就跟著人家怎 么喊,這些都是眾生無明啊!


我們現在就是要趕緊當覺有情人,學佛,最重要的就是要覺悟,覺悟, 就是菩薩。菩薩叫做「菩提薩埵」,「菩提」就是「覺」,「薩埵」就是「人」, 意思就是覺有情的人。我們雖然覺悟,我們沒放棄人間,所以願意入人群中,眾生苦難,我們要入人群中幫助,在人群中造福,在人群中體會,人很多複 雜的道理。人為什麼這麼複雜呢?人為什麼這麼愚鈍呢?人為什麼這樣貪瞋 癡不斷呢?到底人的心態是怎樣?從人的心態中,體會了人間,天地宇宙人 間的道理,都是在人的心態中所展現出來。大乾坤為什麼不調和?可以體會 到,人為什麼這麼多是非、苦難、人禍、飢饉等等,這都是在人群中體會, 所以我們必定要覺悟。還要在「有情」人中,再去洗鍊,再去瞭解,所以「洗 欲垢淨」,把我們的心欲....。


看到人間這樣無常,看到人間福禍相隨,福在前面,禍在後面。就像佛 經中,有一位.求啊!求啊!求財神,很虔誠在求。這麼虔誠地求,有一位 很美的女人,婦女,很美麗,就來了。「你是什麼人?」「我是你邀我來的, 我是送財寶來的人,我是財神。」後面又來一位,也是女人,卻是全身醜陋, 髒兮兮、不整齊。主人就說:「咦!我要請的是前面這一位,我不是要後面 這一位,這一位是誰?」「這位就是『敗壞』,這是為什麼?我只是請財寶來, 我不要這種『敗壞』的人來。」但這位女財神就說,「我們倆人是姊妹,到 哪里我們都相隨的,『有』的時候,總是沒有永遠『有』,所以我的妹妹所負 責,就是這樣(會)來『敗壞』。」


這個道理就是說,佛說:成、住、壞、空。「有」的時候,每一項就隨 著時間慢慢一直產生起來,大地什麼都富足,什麼都有了。時間再接著來的, 那就是眾生所造作的業力,就慢慢毀傷、破壞,這在一個大宇宙間,就有這 樣的道理。(那)來說小乾坤的人類?以前的人也是這樣說,富,能富多久? 人生帶業來,過去生造很多的福,福業現前的時候.....。曾聽過嗎?有人這 樣說,「同樣這件事情,某某人做,怎麼就會賺錢?我同樣幫他做事,我覺 得那些東西都是我發明,經過某某人的公司,他賺錢賺這麼多,後來我離開 這公司,我自己來發明,我自己再發明的,比我之前發明的更成熟,不過我 賠了很多錢,我在發明的過程要投錢下去,產品出來的時候,上市沒人要買。 我的財產都已經投在那個地方了。」我就問,「後來呢?」「我只好跟我大老 板說,我有發明這些,雖然退休,但是我發明這些東西,智慧財產,產權賣 給你,讓你去發行。」


這個東西,光只是智慧財產權給他,他給他幾百萬,這個東西上市了, 竟然賣的很好,東西,是一樣的東西,在某個人的手中,卻能大發利市,賣 得很多,而在他自己親自發明的,以前,過去那些都是他自己發明的,(老 板)都做很好,但到自己來做,就沒有了!做不起,賠了很多錢。這樣對我 說。我就跟他說,「他有福呀,就算把銅板丟進水裏,銅板都會浮起來;而 你,就算紙鈔丟進水裏,也會沈下去;鈔票丟進水裏,它也會沈下去。」


他聽一聽,覺得:「對噢!原來因緣果報,我過去生沒造福,不過我有很好的頭腦,我可以幫別人賺錢,賺很多。」這個事情已經一、二十年前了, 人家王永慶在賺錢是這樣,別人發明出來,一直賺給他,同樣他的員工,出 來(自己發行),就是沒有辦法,後來桐樣還是要回歸(給者板),這種禍福 就是這樣。也就是說,財富是不是永遠都是這樣?這也是很難說,世間紛紛 擾擾,有的人比較長(久),最後,我們看到很多敗落的豪宅,也是啊,這 全都是富,富要過三代,很難!這都是我們要覺悟的。


人生什麼是最快樂的?覺有情的心情最快樂,心中財富,無掛無礙,用 心付出,為人類,人類得救了,我們歡喜。而我們要能做到這樣,就是要先 將心欲去除,不要想說我要做多少,我要賺多少,我要做多大,我要..., 普遍都是我可以做的。這就要看(是否有)福。所以我們的心還是歸,歸回 真理,如果我們跟真理會合,心這樣停息下來,欲念不要這樣大,人生能夠 淡泊生活,這叫做「息心達本」。


我們的心,欲心停下來,煩惱完全去除,回歸我們真如的本性來,把心 欲完全洗乾淨,才有辦法「息心達本」,我們心若沒有洗乾淨,欲念還是不 斷,很澎湃的起來,所以要「洗欲垢淨」,自然就可以「息心達本」,我們的 心就歸回「無為法」,就是真理。


「沙門勤修」,我們之所以要出家,就是要顧本,佛法法脈就是我們的 責任。所以,沙門,就是出家人,要勤修,要瞭解這道理,「無為法」,那道 理的源頭,道理的源頭我們清楚了,再探討眾生人群中那種的苦與樂,我們 要瞭解苦的根源來自哪里?所以要趕緊在人群中,好好造大福田,人越多, 我們在很多人的生命中造福,這叫大良福田。不只是造福,我們還要在人群 中去細思,很微細,很謹慎地去想看看,為什麼我們人生有這樣的起落,有 這麼多得意的人生,有這麼多失落的人群呢?這就是要讓我們學的,在人群 中,要如何去拔除眾生悲痛?學佛就是教育,我們接受了佛法以後,發現了 人間有這樣的道理,眾生總是能夠接引,將他的心(念),翻轉過來,一念 間,以苦為樂,那就是將煩惱成為菩提,當(在)苦難中,那就是在學的。 人家說,要「勞其筋骨」,真正的,要成就一尊佛,也要經過了很多的斧頭、 刀、鑿子,各種的工具去雕、去割、去刻,要忍啊!人生要有這樣,才能夠 成就大福田,否則我們人間的大乾坤,已經是這樣不調和,社會人群的心, 已經這麼的迷失,這樣很擔心啊!我們要好好,怎樣造福人群,與人人好好 造福人群,否則沒有斷除眾生的瞋癡,飢饉就隨著後面來了。眾生因為貪、 瞋、癡,造作無度,沒有節制,造業很多,若這樣,將來會有三大災,三小 災,現在的大乾坤,已經是三大、三小災都已經浮現出來。除了四大不調和, 現在地球的氣候,都一直地球被毀傷、氣候不調和,這就是大乾坤,地水火 風不斷地的在反撲,在這人間,再加上了人禍,人禍,社會若不祥和,人禍造成,到了人禍就是刀兵劫,戰爭,不只是說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 界大戰。那才叫做戰。


如我們現在,到處在發放,尤其是約旦、土耳其,現在也同樣還是在發 放,在土耳其,敘利亞難民有一百多萬人,現在在土耳其,他們的生活苦不 堪。胡光中居士回來,述說那裏的人的苦難,很期待可以跟約旦一樣,幫助 他們度過這個難關,當然我們也是說,「只要你那個地方好好用心規劃,要 做得真正是點滴都是在災民手上,這麼多人你要發揮你的智慧,如何可以讓 苦中之苦的人才得到,這樣才不會說,發放不公平,你回去要好好用心思考。」 現在看到他們資料回來,發放了,跟當地大家會合起來,有教授(主麻 Cuma)、 有宗教者,一起去評估,看到苦中之苦、貧中之貧,無法生活下去的人,他 們給他食物,每一個人有兩份,一份十五公斤,二份加起來三十幾公斤,每 一個家庭超過六個人,他們在發放的過程真的很用心,拿到這東西很感動, 這個時候正是需要的時候。因飢餓,他們為什麼會這麼飢餓,因為遇到人禍, 他們都有幸福的家庭、富有的財產,卻因為人禍,人心不調,整個國家都動 亂起來,變成家破人亡,有的人都要逃難,四竄逃難,像這樣就是人禍,就 是不調和的人心所發生。同時,飢餓,沒有東西吃,財產都沒有,它鄉外裏 流浪,真的是苦不堪。


尤其是天災的旱-旱災,天災的水災,五穀成熟了,都被淹掉;大地缺 水,五穀無法成長,到達極嚴重的時候,世界會糧荒,就算有錢,到時你也 買不到東西,這是飢餓,這種飢餓。這種飢饉,飢旱,一直連下去,七年的 時間都會乾旱,沒有雨水,水不調和,所以時間會很長。還有,因為沒有水, 衛生就成問題,所以瘟疫就會不斷發生。在現在西非的伊波拉(病毒)已經 一直擴散,傳到歐美已經傳出來了,因為現在交通方便,經過那個國家,這 樣無形中感染到,到達富有(國家),那怕是美國,那怕在英國(該是在西 班牙),這也是一樣會帶著病毒回去。這是很可怕的病,無藥可醫、無法去 預防,真的很怕。


所以我們要好好造大福田,要勤修把道理讓大家知道,我們要愛惜物命, 可以吃的東西不要浪費,可以用的東西不要隨便毀掉,我們要惜福,惜福就 是富的根本,如果造成浪費,毀掉物資,這樣會受天譴,這天的責罰,會再 加速這不調和氣候,會再加速,人心的混亂,會再更加混亂,這全都是業力。 無法「心歸無為」,沒辦法歸心在道理中,心,息不下來,安住不下來,無 法達到做人的根本,所以彼此之間喊叫,這種失去了理智的無明,必須需要 我們要好好修行,瞭解為什麼要造福田,這種大良福田,要惜福,我們要如 何在人群中付出,若是這樣,才「能斷眾生瞋癡飢饉」。全都是因人的癡迷, 才會造成了人禍,才會造成了天災,才會造成了瘟疫,這雖然叫做三小災,但是這也是全人類的大災難,不只是天地的不調和而已,於「人為」也會造 成這樣多的災難。


所以我們要提高警覺,好好用心,在佛法中感受,培養自己成為覺有情 人,要好好「洗欲垢淨」,把我們的心欲洗乾淨,真的心要入於道理,「息心 達本」。所以我們人人要勤修大福田,才能斷除眾生,「瞋癡飢饉」,這種「瞋」 就會造成人禍,「癡」就是無明,不知道是非好壞,這實在是讓我們很害怕。

前面經文這樣說:
經文:「爾時窮子,雖欣此遇」
因為貧窮子已經進來做事情了,在打掃。父親脫下身上所穿的莊嚴衣著, 靠近孩子,可以談心了。給他安慰,「你就在這個地方好好做,再將你提升, 讓你得到更多的福。」雖然孩子在這個地方,覺得很溫馨,很高興很安全感。 不過下面的文再說:
經文:「猶故自謂,客作賤人,由是之故,於二十年中,常令除糞。」 經文簡釋:
「猶故自謂,客作賤人」;喻修諸道法,卻仍不知堪任紹繼大任,故雲猶故 自謂,客作賤人。
「猶故自謂、客作賤人」,「雖然我能永久住這裏,但這不是我的。」「由 是之故,於二十年中、常令除糞。」再進來裏面,還要造作(工作)二十年, 這二十年時間,專門在清除糞便、髒汙。這也有他的道理,這種「自謂客作 賤人」,覺得,這環境就是我的責任,我要清掃,清掃乾淨,我是一位很根 本(基層)清掃的人而已。


這就是譬喻我們「修諸道法,卻仍不知堪任紹繼大任」。雖然是這樣在 修行,這些法,無常,空、苦無常,這些道理我都知道,「四諦法」我瞭解 了、「三十七助道品」我也都有在修,「(十二)因緣法」我都清楚,但是, 我儘量的責任,就是去除煩惱就對了,我就是這樣認真用功,但還不知道「我 要負責任,因為我也是這間房子的主人之一」。自己還不知道,不知道「堪 任」,我已經有力量,能夠堪得負責任,這家庭我應該有辦法負責任,但自 己還不知道自己的力量。所以「猶故自謂,客作賤人」。自己還不認識自己, 與這家庭的關係,就像我們剛才說,我們的真如本性,還是有污染來覆蓋, 所以現在我們就要趕緊,像他那樣的除糞,骯髒的東西趕緊清洗,「洗欲垢 淨」,我們要將他洗掉,欲念、無明都要趕緊洗掉,這就是學佛最重要的。

經文簡釋:
「由是之故,於二十年中,常令除糞」;不舍小志,大機未發,所以從阿含 至方等,二十年中,皆依小教修行,證阿羅漢果,故雲常令除糞。


「由是之故,於二十年中,常令除糞」。因為他還不想要承擔大任,還 不要承擔大任,所以只好還是一樣在那裏做清掃的工作,其實這也是一個譬 喻,譬喻修行者,「不舍小志,大機未發」,因為我們獨善其身的這種心志還 沒有去除,只顧自己就好,不要管別人,這種心還沒有去除。大乘的心,就 是利益他人,那個心態還沒有發起來,所以「大機未發」。這種大根機,願 意發心立願,這種的根機還沒成就,還沒有發心。


所以從《阿含經》,《阿含經》到「方等」,我們幾天前跟大家講過,佛 陀覺悟之後,他的心靈世界在「華嚴」,所以「三七日」的時間講《華嚴經》, 那就是佛的世界,他心靈的世界,暢演本懷,這是向法身菩薩、天人所說的 法。但是「三七日」過了之後,要思考如何回入人間,這種的大機,眾生無 法接受,所以他就要脫下莊嚴的服裝,那就是降下他尊貴的身份,降尊就卑。 這過去也說過了,降下了他尊貴、已經覺悟的身分,他走入鹿野苑,開始跟 這些出家人都一樣的身分,這樣說法,成立僧團,在僧團中開始弘法。這樣 叫做「阿含時」,都是講說「四諦法」,「十二因緣」,「三十七助道品」,等等 這比較容易瞭解,有人、事、物,可譬喻言說,有十二年的時間。


然後佛陀覺得這十二年時間,慢慢他們對法可以體會了,體會了佛法根 本的法瞭解,應該可以進階,可以再升等,所以再講八年的「方等」,《方等 經》。所以二十年期間,前面「阿含時」十二年,後面接下來是「方等時」 八年。這「方等」,大小教兼說,所以執小的人,還是在執小教修行,所以 他們只能證得阿羅漢果。這就是最初真正體會佛法,還停留在這樣。


*「二十年者」
◎約時間說,佛成道後,初三七日說華嚴,續於十二年中說阿含,再說方等 漸入大乘教八年。


所以,二十年就是約修行的時間,經過了「阿含」十二年,「方等」八 年,這樣開始慢慢才要接觸佛法。因為「方等」過之後就是「般若」了。所 以從最初的「三七日」說「華嚴」,佛成佛最初,就是用三星期的時間,「三 七」得二十一日,所以講「華嚴」。繼續下來十二年的「阿含」、再接下來八 年的「方等」。這《方等經》是大小乘,說「空」理,大小乘的「空」理, 就是在《方等經》之中。《阿含經》就是講有、有、有,有因果,因緣果報, 到了《方等經》,開始慢慢從「有」,就是合成來的,合成來的,到最後分開, 就是歸零,這種的道理慢慢一直說。所以過去,之前的祖師大德說:「阿含 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說般若,法華涅槃共八年,華嚴最初三七日。」我們可以記這順口溜,常常記得佛陀一生說法。我們常說《法華經》七年,後面 最後要入涅槃時,就是講《涅槃經》,就是已經示涅槃的境界,說「涅槃」, 所以這是佛陀一生在人間說法的過程。


◎約修行說, *「見諦」:證悟真理,聲聞預流果以上之聖者慇勤無間道。 *「修習佛道之總名」:出離解脫之道。


這個「見諦」,我們就要知道,修行我們要能體會到道理是「證悟」,道 理聽、聽、聽,聽你到底是聽懂?還是不懂?知道啦!知道啦!「你體會得 到嗎?」「慢慢來啦!慢慢來啦!」這樣就是還沒有證得。「一理通,萬理徹」, 其實道理沒有很多,為什麼要反反覆覆一直講,經典也是這樣,反反覆覆一 直講呢?是因為我們眾生的根機太差了。所以,聲聞,我們要「證聞真理」, 要有一段一段時間。聲聞,那就是用耳聞,聽法,聽瞭解之後入心,我們才 可以證「預流果」。


昨天有說過了,《(長)阿含經》這段的文,昨天說過了,「舍離恩愛, 出家修道」,要攝禦諸根,不要讓六根在外面亂跑,我們若能這樣,慈心不 傷一切(慈心一切,無所傷害),「遇樂不欣」,或者是「逢苦不慼」,可以忍, 能「忍如大地」,這才是真正修行的功夫。所以見諦,可以到這功夫,才叫 做「預流果」,就是我們已經入這法的門,真真正正法入心,這樣才叫做修 證,有修有證,道理在我們內心,我們可以契合,所以好好用心,培養我們 的愛心,我們要繼續在修行中,要有「無漏十法行」,「無漏十法行」,有十 種,我們要繼續不間斷一直修。這十法行,以前是這樣,以前在叢林中是這 樣,恒持十法:
*「具無漏十法行」:十種行持方法,即書寫、供養、施他、諦聽、披讀、 受持、開演、諷誦、思惟、修習。


「書寫」你要看著經典,古代印刷不普遍,就是靠人一直抄,抄來讓大 家看得到經典,所以寫經也能靜心,讓心靜下來,「書寫」。同時要發心,時 時「供養」,供養有「敬」的供養、有「行」的供養、有「財」的供養,所 以要付出。「施他」,不是只一直想要取得自己所擁有,應該我們要一直對人 群付出,就是佈施,還要用心聽法,要「諦聽」,聽法要很用心,不只是用 心聽,聽完之後,還要再背誦(「披讀」),要一直背誦,法背入心來,才不 會忘記。再來就是要「受持」,不是只會背而已,要好好受持,受持,法都 瞭解了,我們就開始要演講,傳法(「開講」),將法聽清楚,我們法入心, 有人不會,我們將它傳出去,「開演」,開講演說。「諷誦」,我們早晚要誦經,將經聲遍滿虛空法界,好好「思惟」。我們如果好好經邊誦經,一直把經典 都入我們心來,這樣的「修習」,這叫做「無漏十法行」。各位菩薩用心修行, 我們才是真正能夠成為覺有情人,要時時多用心呀!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64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2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4/10/16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4/10/16晨語簡記   2014/10/16晨語簡記 Empty周五 10月 17, 2014 11:11 a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四年十月十六日星期四)

 

今天的心得有「息心達本」,「猶故自謂,客作賤人,由是之故,於二十年中,常令除糞。」,「五時設教」,「無漏十法行等。

 

所以我們要提高警覺,好好用心,在佛法中感受,培養自己成為覺有情 人,要好好「洗欲垢淨」,把我們的心欲洗乾淨,真的心要入於道理,息心 達本」。所以我們人人要勤修大福田,才能斷除眾生,「瞋癡飢饉」,這種「瞋」 就會造成人禍,「癡」就是無明,不知道是非好壞,這實在是讓我們很害怕。

 

經文:猶故自謂,客作賤人,由是之故,於二十年中,常令除糞。」 經文簡釋:
「猶故自謂,客作賤人」;喻修諸道法,卻仍不知堪任紹繼大任,故雲猶故 自謂,客作賤人。

「猶故自謂、客作賤人」,「雖然我能永久住這裏,但這不是我的。」「由 是之故,於二十年中、常令除糞。」再進來裏面,還要造作(工作)二十年, 這二十年時間,專門在清除糞便、髒汙。這也有他的道理,這種「自謂客作 賤人」,覺得,這環境就是我的責任,我要清掃,清掃乾淨,我是一位很根 本(基層)清掃的人而已。

這就是譬喻我們「修諸道法,卻仍不知堪任紹繼大任」。雖然是這樣在 修行,這些法,無常,空、苦無常,這些道理我都知道,「四諦法」我瞭解 了、「三十七助道品」我也都有在修,(十二)因緣法」我都清楚,但是, 我儘量的責任,就是去除煩惱就對了,我就是這樣認真用功,但還不知道「我 要負責任,因為我也是這間房子的主人之一」。自己還不知道,不知道「堪 任」,我已經有力量,能夠堪得負責任,這家庭我應該有辦法負責任,但自 己還不知道自己的力量。所以「猶故自謂,客作賤人」。自己還不認識自己, 與這家庭的關係,就像我們剛才說,我們的真如本性,還是有污染來覆蓋, 所以現在我們就要趕緊,像他那樣的除糞,骯髒的東西趕緊清洗,「洗欲垢 淨」,我們要將他洗掉,欲念、無明都要趕緊洗掉,這就是學佛最重要的。

 

二十年者」,約時間說,佛成道後,初三七日說華嚴,續於十二年中說阿含,再說方等 漸入大乘教八年。

所以,二十年就是約修行的時間,經過了「阿含」十二年,「方等」八 年,這樣開始慢慢才要接觸佛法。因為「方等」過之後就是「般若」了。所 以從最初的「三七日」說「華嚴」,佛成佛最初,就是用三星期的時間,「三 七」得二十一日,所以講「華嚴」。繼續下來十二年的「阿含」、再接下來八 年的「方等」。這《方等經》是大小乘,說「空」理,大小乘的「空」理, 就是在《方等經》之中。《阿含經》就是講有、有、有,有因果,因緣果報, 到了《方等經》,開始慢慢從「有」,就是合成來的,合成來的,到最後分開, 就是歸零,這種的道理慢慢一直說。所以過去,之前的祖師大德說:「阿含 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說般若,法華涅槃共八年,華嚴最初三七日。」我們可以記這順口溜,常常記得佛陀一生說法。我們常說《法華經》七年,後面 最後要入涅槃時,就是講《涅槃經》,就是已經示涅槃的境界,說「涅槃」, 所以這是佛陀一生在人間說法的過程。


五時設教

時間長短

華嚴

三七日

阿含

十二年

方等

八年

般若

二十二年

法華涅槃

(法華七年)共八年
一般我們說佛陀一生說法四十七年。

 

「無漏十法行」,有十種,我們要繼續不間斷一直修。這十法行,以前是這樣,以前在叢林中是這樣,恒持十法:
*「具無漏十法行」:十種行持方法,即書寫、供養、施他、諦聽、披讀、 受持、開演、諷誦、思惟、修習。



無漏十法行

上人開示

書寫

「書寫」你要看著經典,古代印刷不普遍,就是靠人一直抄,抄來讓大 家看得到經典,所以寫經也能靜心,讓心靜下來,「書寫」。

供養

同時要發心,時時「供養」,供養有「敬」的供養、有「行」的供養、有「財」的供養,所以要付出。

施他

「施他」,不是只一直想要取得自己所擁有,應該我們要一直對人 群付出,就是佈施。

諦聽

還要用心聽法,要「諦聽」,聽法要很用心。

披讀

不只是用心聽,聽完之後,還要再背誦(「披讀」),要一直背誦,法背入心來,才不會忘記。

受持

再來就是要「受持」,不是只會背而已,要好好受持,受持。

開演

法都瞭解了,我們就開始要演講,傳法(「開講」),將法聽清楚,我們法入心, 有人不會,我們將它傳出去,「開演」,開講演說。

諷誦

「諷誦」,我們早晚要誦經,將經聲遍滿虛空法界。

思惟

好好「思惟」。

修習

我們如果好好經邊誦經,一直把經典都入我們心來,這樣的「修習」,這叫做「無漏十法行」。
 

各位菩薩用心修行,我們才是真正能夠成為覺有情人,要時時多用心呀!

 

這無漏十法行對於自覺與覺他非常重要,書寫以前是抄經,現在有印刷,有電腦,有網路,我的建議是聽經的時候抄筆記,或是讀經的時候做整理札記,或是寫自己的讀書心得,因為心得含蓋思維與書寫,透過網路也有法布施,有多重的作用,鼓勵人人寫心得。

另外,重要的經文要背誦(「披讀」),古時候私塾的老師都會要學生背誦,我知道許多道場的師父也會要求弟子背誦。我認識一位師兄,常常出去國際賑災,他說,精舍師父要求他們要背誦一些偈誦版的經文,經過十多年了,他在賑災現場有時候相應的經文突然浮現,就印在心版,想忘也忘不掉。讀書會聽他分享,很是感動。大家是不是先從三十七道品等基礎背起,或是從喜歡的經文的一段、一句背起,會有大功德,會通達諸法,得大智慧。

 

高明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2014/10/16晨語簡記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