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2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修行當勤精進
體證一實諦理
隨順義諦意趣
應順眾生機緣
即可自利利他
不可遺漏忘失
修行要好好精勤,要殷勤要精進,要知道,人生苦短,到底給我們多少時間能再這樣懈怠下去呢?想想,人生要懂道理,開啟智慧,實在是很困難,再加上懈怠、放縱,這是難上加難。道理要如何體會、證悟?實在很不簡單,必定要我們時時用心,克服其它的困難,用我們的身與心,行動表達精進,,這樣才有辦法真正體悟。否則哪怕你名稱修行,卻是生活散漫懈怠,不知要愛惜時間,浪費人生,實在是很可惜。
所以說,「修行當勤精進」,是這樣說,聽了,不知是怎樣的感受,是不是只是當作,這只不過是文字而已?透過了聲音,就是這樣說一說而已,我們沒有用心,願意重視它,所以聽法就會漏失,漏失掉的法,絕對不會放在心上,漏失掉的法,怎麼會身體力行呢?所以沒去珍惜時間,不敬法,像這樣的人,如何能「體證一實諦理」呢?「一實諦理」是多麼深奧,其實不是深奧,是因我們沒有體悟到,道理在我們身邊,只是我們沒去靠近它。這是多麼可惜啊!常常說,「人生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我們原來生活在道理的周圍,道理這樣接近我們的身(邊),但我們卻不懂好好運用,不知要好好珍惜,去靠近道理,這種的感覺。我們願意過著凡夫,荒廢道業、懈怠、墮落,這樣的人生,實在是可惜。
所以我們一定要如何去體會,體會之後,道理入心,才能夠感覺,原來輕安自在就是因為這理與道、事、信合一,這種合一的心態,才是真正體悟,體證「一實諦理」。我們若是自己不用心,再如何解釋,什麼叫「一實諦理」,解釋得淋漓盡致,還是一樣,聽了就過去了,所以怎麼都無法體會。
就像我們昨天說過了,在馬來西亞,大家合力、合心去幫助人,原來見苦難的人生…,每個人生都有苦,苦的原因不同,卻是有那因緣靠近他,一個人的力量做不起來,很多人的力量結合起來,不用幾天,就能為他蓋起一間房子,恢復。這間房子裡面,東西整理好,恢復乾淨了,房子不用怕下雨,牆壁不用擔心颳風,裡面很乾淨,是真正佷溫暖,人所住的地方。為了這老阿婆,感恩這老阿婆現相。有孩子嗎?有,十個孩子,只是先生賣掉了三個兒子,二個女兒,還留下五個。但人生無常,偏偏自己的孩子,一個一個比母親先走了,就是往生了。落到最後,這位阿嬤,所僅留的兒子,卻不願照顧阿嬤,留下的這個女兒,雖然有較孝順一點,有關心,但家庭不太富有,這阿嬷的母性,不敢去拖累自己的女兒,所以過著這樣苦難的生活。
慈濟人,有這團體,有人覺得這團體佷好,前面那個人(關懷街友鐘傳平),幫助的這樣好,這阿婆的個案再提出,看看,這群人,他們再去接案,接案一看,看房子被火燒得這樣嚴重,老人這幾年間,這段長時間,就是這樣的生活過來。大家感到不可思議,可憐啊!所以共同一念心,可憐啊!憐憫心,大家共同的力量結合起來,將近一個月時間蓋起來。看到阿嬤有這樣溫暖的房子可住,有這樣的環境,阿嬤安身,慈濟人安心。大家就這樣說:「我們這條路走得對,讓我們看到人生很多的無常。」光是在阿嬤身上,就看到人間的疾苦,年輕的拖磨,先生不守家庭的責任,親骨肉將他們拆開、離散,一直到老來,孩子比她還先往生,這種的無常,一直到將近八十歲的老人家,這種的生活等等。
尤其是很多的個案,都是這樣看過來,真的是苦,真的是無常,個案的過去,過去的人生,有的是富有的人生,一旦無常來時,也受盡了苦難。見到很多的無常,很多的苦難,很多種的人生,所受的折磨,到底苦是從何而來?都是因為因緣果報。聽法瞭解了,大家趕緊要好好入人群去造福人群,結好緣。怕啊!怕說是不是自己來生的來生,又會變得如何呢?今生此世,有法可聽,有福可造,在人群中體會到這麼多的道理,所以人人做得很歡喜。道理在我們身邊,我們已經看到了,我們已經靠近了,我們已經付出了,付出之後那分感覺,道理在我們身上,在我們心裡,在我們的力量付出,原來道理是這樣接近我們的身與心,做了之後,那分的體會,這叫做「體證一實(諦理)」,道理就是這樣簡單,這樣而已,這種諦理。
「這樣,我瞭解了,說了我就知道了。」你知道,那個「因」,種子,你願意種嗎?你願意耕耘嗎?光只是知道,知道,不去播種,就像一片土地有除草,但是,你沒播下種子,名稱(名義上)看來是在修行,名稱看來好像我在斷煩惱,我在修行,但是你不願意去兼利他人,不願意真的去身體力行,只是一個形體的修行,沒有真正克服心理的困難,沒有克服生理的困難,身心的困難沒克服,這就是沒真正下功夫;不願意去付出,這叫做沒播下種子。這樣只是聽法,道理都知道了,知道了,但是沒有體悟,「證悟一實諦理」,沒有證悟到。
時間還是這樣過去,我們豈能這樣空空白白,就是空白過日子。過去我常說,每一天就如一張白紙,每天你去付出,你就在這張白紙上面,寫下了生命中我們所造作的記錄。到底今天做什麼事情?是利益人呢?或是利益自己呢?或者是人我都沒利益,人我都兼損?自己每一天的這張白紙,你如何寫、如何記錄,冥冥之中,你自己沒在記錄,但是生命中的因緣果報,每一項都記錄下來。所以在六根識所造作的,第七思惟,第八藏識,這全都很敏感,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
入人群,「隨順義諦意趣」。我們要發心入人群,自己要有很充足的諦理入心,才有辦法「隨順義諦」。「義諦」就是所有的道理,全都要入心之後,才有辦法應眾生所需要,隨順眾生的根機,我們隨緣付出,我們自己若沒有義諦充足,我們就無法應順眾生的根機。我們若能「隨順義諦意趣,順應眾生根機」,每天每天就是這樣,道理入心,每天就是在兼利他人,這「即可自利利他」。義諦意趣,「體證一實諦理,隨順義諦意趣」,這就是表示道理入我們的心,我們滿滿的法財在我們內心,我們能隨順眾生的根機,這樣又是自利,又是利他,我們應該要好好把握。人生難得,佛法難聞,我們要好好把握,「不可遺漏忘失」。最近不就是這樣說嗎?那位貧窮子,開始讓長者接近,帶進家裡,慢慢向他展示庫藏有這麼多,你可以好好取著,出入無障礙,這就是表示,法若入心,滿滿的智慧法財,我們能隨時應用,所以出入就無障礙,還再叮嚀不要漏失。
經文:「我心如是,當體此意。所以者何?令我與汝,便為不異,宜加用心,無令漏失。」
這就是昨天說的,「我心如是」,我所有東西有這麼多,「當體此意」,我就像你的父親,你就像我的孩子,就是這樣,「今我與汝,便為不異」,因為你和我,如父子一樣,為何我一直跟你說,裡面有這麼多這麼多的東西,我的東西很充足,為什麼跟你說這麼多呢?因為你與我沒有不同。表示人人本具佛性,我有,你也有,只是把這方法跟你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只要大家「宜加用心」,精進,要長期精進,若只是短暫幾天的精進,是沒有用的。幾天克服了,再來又懈怠了。這要好好自我警惕,「宜加用心,無令漏失」,不要讓它漏失。漏失了時光,漏失了生命,「是日已過,命亦隨減」。我們有這人身,有佛法在我們身邊,我們還在懈怠,這樣叫做漏失。法,就是要點點滴滴,時間累積,要不然「是日已過,命亦隨減」,這樣,法還是漏過去了,佛陀就是要我們把點滴的時間好好利用。須菩提能瞭解佛陀的意思,所以表達了佛對眾生的心意,下面再說,還是須菩提再譬喻,
經文:「爾時,窮子即受教敕,領知眾物,金銀珍寶及諸庫藏,而無希取一餐之意,然其所止故在本處,下劣之心亦未能捨。」
經文簡釋:
「爾時,窮子即受教敕」;此是領解佛說摩訶般若,令諸大阿羅漢轉教菩薩,而彼等志不希求,故立此喻。
經文簡釋:
「領知眾物,金銀珍寶及諸庫藏」;須菩提等於法華前,領解空義,守護大乘,於法但只知大乘理,且知為佛宣說以教化菩薩,而無一念發大乘心。
*「及諸庫藏」,雖已密得別益,因無心希取此功德法財,有如貯藏於倉庫之中,不得受用,故曰及諸庫藏。
那時候,這個窮子雖然已經受這麼多的教敕了,教導你,告訴你,慢慢地牽引,仔細地教、仔細地說,甚至說「這件事情,你能去做」,全都說了,這叫做「教敕」。也瞭解了,財物,眾物很多很多的東西,包含金銀珍寶,庫藏裡面的東西很多。不只是看到,還能領受到,這金銀珍寶已經領受到了,但是,沒有希取,不想要,只是進去看一看。果然有這麼多、這麼多,這是金、這是銀,這是什麼樣的珠寶,我都看到了,但是心還是不覺得「這些是我的」,沒有欣慕的心。這即表示意志還是很下劣。所以這樣說,這就是「領解佛說摩訶般若」,已經能夠知道了,知道佛陀已經來到「般若」的時間 ,開始說《大般若經》的時候,讓大家,這些阿羅漢,大阿羅漢,已經證果的羅漢,轉教菩薩,在「般若」,讓大家瞭解道理原來是無體、無相、無形,就是因為眾生的心念一起,所以合成了很多煩惱,經過了大般若,就是為我們開導,也瞭解了,這種智慧讓我們能瞭解,這一念心分析到底,也是空的。
一念在哪裡?「我現在很高興,很高興!」一念心的高興,但「高興」長的怎樣?你要去表達出來,「我的高興」,「我的高興」是高與人平安、安穩,從苦難中轉成了安全、平安,我高與啊。表達這個過程是怎樣,如何去做,做到讓我們會這麼歡喜?或者是一念間,這東西都是我要的,所以我如果取不到,會很懊惱、很生氣等等。
其實,那一念無形無體,等到去造作,這件東西你愛,你佔為己有,那你就要去施展很多惡行惡業,去造作才能完成了人間罪惡。這就是《般若經》中,慢慢分析我們的「識」──六識、七識、八識等等,分析到來完全都是「空」,只是因緣果報。「般若」沒有離開因緣果報,但是它有...,就是說,只要你煩惱全除,就能解脫。
我們就問自己,「煩惱全除了嗎?塵沙惑除了嗎?」所以佛陀還是教導我們,「你的煩惱要去除,就是要在人群中付出,這樣去鍛鍊,在洪爐大火中,這樣鍛鍊過,鍛鍊、烤燒了,拿出來再打,鎚打,再燒,去除那些雜質,才能製成精密的器具。」總而言之,《大般若經》完全要讓我們去除了很多的雜質、無明,煩惱、塵沙的惑等等,這是在《大般若經》,但是用途是我們要認真修行,這是過程。我們若要真正得到這樣大的智慧,必定要有過程。
所以,「令諸大阿羅漢轉教菩薩」。《般若經》說完後,開始希望,已經瞭解「諸法是假」,「五蘊皆空」,全都瞭解之後,我們就要趕緊入人群中,教菩薩法,而「彼等志不希求」。但是這些阿羅漢、大阿羅漢,以為已經(聽)說過了「阿含」、「方等」、「般若」,這些道理都已經瞭解了,但是,要我入人群度眾生,我不希求。就像這位貧窮子入大庫藏,全都是寶物在裡面,全部都看見了,但是就是不想要取著,明明我們再進一步行菩薩道,這法才能真正入我們的心,不然,這庫藏還是一樣是長者的,同樣這麼多的法,佛陀已經覺悟,法還是佛陀的,他說很多,我們還是只是知道而已,我們並沒有得到,所以用這樣來譬喻。
雖然「領知眾物,金銀珍寶,(及諸庫藏)」。庫藏,雖然知道了,看到了,領會了這些金銀寶物。但須菩提他們還是又再這樣說,在「法華」以前,他就是「領解空義」。佛陀還沒講《法華經》以前,他所領解是空的事情,「守護大乘」,他認為「般若」也是大乘經,這就是「領解空義,守護大乘」,他以為我這樣守護住就好。
「於法但只知大乘道理」,也知道「佛宣說以教化菩薩」,也知道,佛陀所在說的,佛的心意是要讓大家去行菩薩道,對自己來說,這些大道理,我都知道。而我在守護,就像長者的庫藏,他只是在那裡守護著而已,這些東西都還不是他的,他與此相同。佛陀說這些法,「我知道!我知道!」但是,要你入人群中,「我不敢啊!」就像維摩詰居士,他示現病相,佛陀叫人去探視他,去看一看,大家都不敢。因為維摩詰居士的道理太透徹了,而且維摩詰居士不只是懂道理,他還身體力行。很排斥,你光只知道理,而不去身體力行,不要殷勤精進。所以他生病了,佛陀叫人去看他,沒有人敢去。因為一去,維摩詰居士又會再排斥(獨善其身),討論大乘菩薩的道理。所以,像這樣,修行雖然己得到大阿羅漢,已經證果了,(維摩詰)居士的殷勤精進,體會的道理,比他們更加深入。因為這位居士他有身體力行,大家也都知道。
佛陀就是「宣說以教化菩薩,而無一念發大乘的心」。明知佛陀就是在教菩薩法,但是,他們就是一直停滯在守護於道理中,就是不願意走出,去行入人間事,就沒要求要這樣。「去諸庫藏」,那就是雖然已經很嚴密了,但是裡面,我們的心,因為我們的心就沒有要取這些東西,這東西已經受保護,雖然大家內心都知道這些道理,但是真正無心想去要這些東西,這些功德法財,不願意去做。有這些東西,你能拿去用,去救人。我們要救人也要去付出,你明明有這些力量,有這些財物,你能去救人,你能完成你的功德,但是還是一樣顧守著,將這些東西藏著,還是在倉庫裡,不得受用。哪怕你人人都有,我們人人都有這樣的寶藏,人人都有倉庫,人人都有充足的珍寶在。但是你就是慳吝,不願意付出,所以這些東西還是嚴密放在倉庫中。原來我就有,只是不願意付出,就是不願付出,不會用,有錢不會用,用在救人的地方。我們平日只是在消磨生命,不會增長慧命,實在是很可惜,所以這叫做「及諸庫藏」,人人都有的。
經文簡釋:
「而無希取一餐之意」,亦無希取大乘法食,一餐之意如經中:於菩薩法,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成熟眾生,心不喜樂。
「而無希取一餐之意」,這也沒有想,我們看了有這些東西,就這樣為我們指點這麼多,但是我們就是不懂得用。叫做「而無希取一餐之意」。不懂得去享受,不懂得享受我們有的東西,我們要如何去付出,我們能夠很歡喜,法喜充滿。我們只是,「知道啦!知道啦!道理我知道。」悶,只是悶在自己的內心,因為我們沒讓它動。可知道,東西放久了,如果都沒去動它,也會變成廢物。同樣的道理,我們有法,明明我們就有法,真如本性,我們的庫藏佷富有,經過聽法之後,我們應該要趕緊將我們的內心,打開我們內心的庫藏,自己點看看,我們有這些,有這些,別人有需要,我趕緊付出。原來有這些東西付出給他,對方得到利益,我得到法喜。應該所有的東西,我們都能用,為何不我們不用呢?並沒有希取,不希望,不想要去動它,去拿來用。
就如經中,在經文有一段文這樣說,「於菩薩法,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成熟眾生,心不喜樂」。明明我們在菩薩法能遊戲人間,展現我們的神通,淨佛,能夠清淨佛的國土。佛法,為佛教為眾生,佛法這樣的好,我們應用佛法,和大家分享,讓大家合心、和氣、互愛、協力,為人群付出,這是佛法。佛法能普遍於人間,菩薩法遊在人間,散播於全球,只要這個法你願意將它撒播,播送出去,有人接收得到,收到這種子,他願意去做這塊心田的農夫,去耕耘;他也會有很大的收穫,這就是遊戲人間神通,「淨佛國土」。
佛教的道理這麼好,為何全球懂佛法的人不多呢?以比例來看,現在全球是幾十億的人口,真的知道佛教實在還是很少,比例很少。為何佛教這樣的沈默呢?就是因大家都沈著守於佛陀所說的法,大小乘法,這個倉庫,這個寶藏,大家只是在那地方守護著而已,不願意將寶藏,讓大家趕緊去取用;運用在人間,這樣佛法才能通暢,人人瞭解、人人應用。
人人若能夠運用佛法,淨化人心,生活規律,今天的地球,現在的大乾坤,也不會說四大不調和,天災、人禍,那樣逼急,這樣一直一直逼近過來,很急,好像全球一直都是四大不調和,很緊急的時代中。不管是人禍、瘟疫、乾旱、大水、火災等等,這全都在於人心不調和,生活脫序。若有佛法,能夠入人心,人人守好自己的規律,若這樣,應該人間就能很平安,「淨佛國土」。大家能生活得逍遙自在,平安就輕安,很逍遙,很輕安,沒有什麼煩惱來逼迫我們。現在社會很多煩惱在逼迫,有形災難、無形的煩惱,這樣一直緊迫逼近,這就是我們學佛者沒負起責任。
所以經文中,「於菩薩法,遊戲神通,淨佛國土」,也是《法華經》的一段經文,我們應該要「成熟眾生」,讓更多人來瞭解,這樣才能淨化,否則大家「心不喜樂」,能夠化穢土為淨土,但是大家都不認真,心不歡喜,不喜樂。這就是我們現代的人生,五濁惡世,就是人人只守在自己,不願意利益他人。
*「即是於佛教化菩薩無上菩提不生一念好樂之心。」
*「須菩提,難善說般若,但認為是菩薩法,自謂我無其分,即其事也。」
問:二乘至般若時,密得別益,何云無希取意?
答:領知無量差別法門,故名別益;無心希取,故名密得;若肯希取,是顯得,何名密得耶?
「即是於佛教化,菩薩無上菩提」,但是我們眾生,「不生一念好樂之心」,佛陀明明教我們行菩薩道,我們就是沒歡喜起一念,願意付出,只願修小乘法。須菩提雖然很會說「般若」的道理,因為「解空第一」是須菩提,他對《般若經》的道理很透徹,佛陀所說的般若大法他領解了,他是「解空第一」。但是,總認為「菩薩法,自謂我無其分」。這不是我的力量做得到,我雖然能瞭解很多「空」的道理,但是這個菩薩法,不是我做得到的。還是對自己沒有很徹底的信心,這是我們應該要努力的。其實,菩薩法這樣的簡單,只要我們心門一開。寶藏充滿,心包太虛,沒有什麼樣的困難,但雖然有智慧,就如須菩提,他只是到「解空」,還未到「妙有」。「解空」之後,我們若能再加「妙有」,就是與大家分享法,要入人群中,這叫做「妙有」,在人群中去造福、去體會道理,福與慧是在人群中(修)。
有人就會這樣問:「二乘至涅槃時,密得已經知道利益,為何不去取得,要去實行呢?」所回答的就是這樣說:「因為領知無量差別法門,故名別益。」已經都知道了,瞭解了,但是「無心希取」。,故名「密得」。所以「密得」二字,就是瞭解了,但就是不願意去付出,所以你只知道你的,這叫做獨善其身。我都瞭解,這東西我就封住,這是我的,但是,若是願意,「若肯希取」,若能這樣,就是「顯得」,沒有密取的意思。就是公開,法進來,我就傳出去,這種進出無難。就才是真正的聽法。
經文簡釋:
「然其所止故在本處」,猶保小乘果證也。若肯希取,便是顯得,也就不是猶止本處了。
經文簡釋:
「下劣之心亦未能捨」。雖復恥小,未迴心向大也。好比窮子雖被長者認為己子,可是仍然甘心下劣,安止於傭工的本處。
「然其所止在於本處」,因為這樣,聽來了,就這樣密藏著,不願意付出,所以「猶保小乘果證」,只守護在小乘中,還不願意付出。若是願意付出,就能顯得,就是大乘法。所以我們還只是止於原來本處中,不願意跨出一步。這種「下劣之心亦未能捨」,這種修小乘行,下劣的心,還是沒捨開,還是自私,獨善其身。雖然自己已經來到《法華經》,雖然開始「(雖復)恥小,未迴心向大」,自己也很不好意思,就像懈怠的人,其實懈怠不精進,他內心應該也很不安,有恥,也很不安,這種「(雖復)恥小,未迴心向大」,還未真正迴小向大,就像那位窮子,貧窮的孩子一樣,雖然長者已經認出他了,他認做是他的孩子,卻還是甘願在下劣的地方。「安止於(傭工的本處)」,願意被人僱,自己不願意當老闆。這就是我們守在小乘法。
所以,人生要用心,難得人身,難聞的佛法,已經知道了,我們要趕緊跟大家分享,不要自己還是要守在凡夫地。明知我們學佛一定要殷勤精進,偏偏我們偏偏還要守在懈怠,提不起精神,這樣實在是很可惜。所以人人要時時多用心!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