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3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如來激發進修,轉教使悟,
漸引入實乘法,唯樂小道,
恒留滯不離權,世尊顯實,
四子悔念滯權,今日知會。
要知道我們人生學佛目標在哪裡,最重要要用心,如何把握時間,用清淨的心體會法的意義。自古以來,佛陀第一念心,那就是要我們人人可以體會真如本性,但我們離真如本性還是很遠;其實,真如本性是在我們的內心,在我們的心念中。只要我們心念一轉,無明去除,淨性現前。但是我們還不到這個功夫,這個功夫好像離我們很遠,所以如來就來激發,用激將法,要希望我們能夠覺醒、明白,趕緊進修。所以佛陀有時候用嚴厲的方式來鞭策。雖然平時佛愍念眾生,就像待幼小的孩子一樣,循循善誘,但是有時候也會用激發的方式,希望鞭策我們能殷勤精進修行。
要「轉教使悟」,不要常常停滯在小乘法。小乘獨善其身,這個心念,要時時趕緊轉過來。所以「轉教使悟」,讓大家體會真正獨善其身,只是為自己獨覺。走入人群,為人群付出,就是這樣快樂,法喜充滿,這種只在一念之間。佛陀也是這樣用心,慢慢地「漸引入實乘法」,一步一步為我們引導,引導我們要入實乘的教法。唯有眾生執迷不悟,他還是歡喜在小乘法,還是歡喜在自己獨善其身,歡喜做一個自了漢,這是佛陀對眾生,明明他知道道理了,卻還是執著,執著在獨善其身。很無奈啊!因為這些眾生還是「恒流滯不離權」。同樣還是久久停留,停留在那個地方,不願向前前進,還在小乘法中。
所以「世尊顯實」,要如何把真實法(鋪)排出來,讓大家可以瞭解,這才是真實法呀!所以「四子」,那就是...我們從<信解品>開始須菩提尊者在大眾中深深有體悟了,也懺悔了,不只是須菩提,還有迦旃延、大迦葉、目犍連,這四位已經從佛陀向舍利弗授記那時候開始,他們就已經深深體悟到了。所以他們在<信解品>,信,他們已經全都徹底相信了;過去的獨善其身,只是顧守自己,不願意向大(乘),入人群。這是錯誤,浪費了時間。時間這麼快就過去了,也已經進入老朽年邁的時候了。應該大家還記得,他們所表達的,跟隨佛陀已經這麼久了,一直都停滯在那個「阿含」、「方等」,來到「般若」,他們這樣這麼多年間,還是執迷不悟。
所以到法華會的時候,他們深深來體會。文殊、彌勒(菩薩)開頭,諸佛世尊出現人間,所在求法,無不都是為拯救眾生的大願,要修行,不只是此生此世,是要用長久的時間累積,去造福人群,累積福緣。在人群中能夠體會世間苦難,在人群中體會了這種無形的道理。就是心念造就了很多有形(無形)無明、煩惱,困擾了世間眾生,這全都是在人群中去體會。佛陀的教法,開啟我們心,我們打開心門,自己要走,走入人群福慧雙修。這個時候已經體會了,因為<方便品>,佛陀不斷讚歎佛智,佛智啟悟心靈的境界,佛智,人人都本來具有,他們也已經將佛陀的智,這種一切智、道種智、佛智等等,慢慢去體會,我們自己瞭解的道理到底有多少呢?經過了佛陀四十多年的教育,與佛陀體會道理的境界,還是有差別。
佛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這個階段,這樣一直,智慧的開闊,與自己本身所體會到的,哪怕是到了「般若」,一切皆空,斷除了很多的煩惱,但是還是有少分,到底真實真如,真如又是在哪裡呢?一切皆空了,佛陀還是強調人人本具佛性,人人都有一個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妙體是在哪裡呢?真空。來到法華會上,佛陀釋放出真如本性,那個體性。道理本來無體、無形、無相,就是經過大家瞭解之後,那體相,就是要入人群,人群中好修行。造福人群,體會人群中一切苦,最後還是到最前面「苦諦」,苦的真理,你若完全不瞭解,怎能體會到心靈開闊的大樂呢?這種輕安自在,這要怎樣能夠體會?
所以「四子悔念滯權」,他們現在已經懺悔了,懺悔過去就是這樣停滯,停滯在自己獨善其身;但是今日,「今日知悔」了,現在已經知道了,也能夠瞭解了。不過,前面又說還是停留,雖然全都知道,那位長者在引導那位貧窮子,他就要脫下莊嚴的服裝,解下瓔珞珍寶,莊嚴裝飾的東西都脫下,換上粗布,用很多骯髒東西放在身上,表示是做工。所以這位做工的人,去接近現在才進來願意做工的人,這樣和他在一起,去照顧他,招呼他。慢慢引導到有說話的機會,慢慢從說話的機會到談心,從談心中,慢慢表露出自己擁有無限量的財富,這種身分開始慢慢現前了,莊嚴的形象,擁有庫藏珍寶等等,已經把他牽引進來,讓他看到了,讓他知道位置了,能夠瞭解。
這是世間父親為世間的孩子用心,這樣在疼惜,要怎樣把他的孩子,能很貼心帶回來。世間的父親是這樣,當然出世慈父、三界導師、四生慈父,「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麼開闊的心,不是單獨一個孩子,是天下四生五道,無不都容納在他心中,無不都是他的孩子,這種的心情。再次、再次無量次,入人群中修行,「上求佛法、下化眾生」,這種「上求下化」一直就常常在人間中,來追隨這些苦難眾生,就是沒有把他放棄,就像幼小的孩子,懵懵懂懂,走路還不穩,顛簸向前一直走,父親母親就在後面一直追,擔心孩子會跌倒,擔心孩子會危險,所以他們就一直跟著孩子跑,這是孩子還很幼稚(時)。
所以,我們人人在佛的心目中也是一樣,還是沒有很成熟的稚子,這是佛對待眾生,一直用種種方法來激發我們的身心。身,要殷勤精進;心,要去除煩惱,將煩惱的念轉為清淨念。身,把握這個身體乃是載道器,我們要用身殷勤精進,一方面我們自己自度,一方面我們以身作則來接引眾生。而如果我們懈怠,這樣庸庸碌碌,與世間世俗的凡夫,又有什麼差別呢?所以佛陀如來激發進修,我們要不斷精進,要好好殷勤修行。將小教一直一直慢慢漸進,引入「實乘法」,來到法華會上。但是眾生還是樂小法,沒有耐心入人群,更加沒耐心將法收入我們心版中。所以在開頭的時候,佛陀開始允許引起舍利弗說,「好,我來說話」;因為舍利弗三請佛陀,把他所讚歎的佛智,是不是能夠開始出來?佛陀三止舍利弗,舍利弗一而三(一而再,再而三)地懇求佛陀,佛陀開始願意要說了。
講<方便品>這個時候,五千人退席。在佛陀開始要說法時,竟然有這麼多人退席了。我們就知道度眾生不簡單啊!要怎樣把他們帶進來,打開心門,懂得要走出去,在人群中福慧雙修。要有這樣的程度,真的要累積很久的時間,要生生世世,待機因緣,這實在是不簡單。所以常常說,感恩啊!人間菩薩,佛法生活中,我們在生活中,將佛法引入我們生活裡,我們人人可以瞭解佛陀所開示的本懷,我們就走入人間行菩薩道,所以菩薩在人間,並不是(離)我們還有多遠,離我們的身有多遠的地方才有菩薩,其實菩薩在我們周圍,在我們真如本性,很貼心的內在,人人、人人都是菩薩。所以說起來,生活中無不都是佛菩薩的淨土,只要你轉一個念,無不都是人間菩薩。所以這樣來教育我們,讓我們開悟,這樣一次一次來引導我們,怎會是四十多年來才開始跟我們說我們會成佛呢,不是。開頭就是了,但是我們的根機,我們的因緣不夠,所以我們要用心。
須菩提、迦旃延、摩訶迦葉、目犍連四位,還是在佛前不斷表達他們的心意,就是懺悔、告白他們的內心,這個時候開始「悔念滯權」,四十幾年來,還停滯在方便法中。今天已經知悔了,差不多能瞭解了,這些寶物都看見了,庫藏很豐滿、充溢,很充足,讓我們隨意取用,只是這個時候,心還會怕怕的,還不敢去取用它,東西都知道了,寶物都看到了。所以前面這段文說:
經文:
「爾時,窮子即受教敕,領知眾物,金銀珍寶及諸庫藏,而無希取一餐之意,然其所止故在本處,下劣之心亦未能捨。」
「爾時窮子,即受教敕,領知眾物」。已經知道了,領悟到有這麼多東西,這麼多寶物,裡面有「金銀珍寶,及諸庫藏」,裡面很多東西,但是「而無希取,一餐之意」,沒有想要貪著,將它拿來。其實,也不必貪,原來就在我們內心,本來也是這樣豐富。這表示我們還未動心,有這麼多寶物,我們還不懂得用,我們還沒動心。所以「然其所止,故在本處」。他所住(執著)的還是停滯在「權」,還是沒有跨步出去,雖然心門打開了,但還沒有跨步出去,還沒有想要走入人群。所以,譬喻為「下劣之心,亦未能捨」,還沒有完全捨去自利、獨善其身,這個心念還沒有完全捨去,還在那裡躊躇,心門打開了,但腳步還在躊躇,還沒向前走。接下來這段文:
經文:
「復經少時,父知子意,漸已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
經文簡釋:
「復經少時」;即般若後,正是說無量義經之時,教說入人群行菩薩道。
少時:喻知子莫若父。
當是漸已說大法之因緣已漸成熟。
開始看到孩子,心門已經打開了,也瞭解有這麼多豐富的寶物,已經心門打開了,叫做「復經少時」。就是已經瞭解了,還在那裡停滯著,這段時間,這段時間是什麼時間?就是「般若」,就是在「般若」以後,這個時間,「般若時」,我們從「阿含」、「方等」,已經來到「般若」這個期間了,之後是什麼?那就是佛陀開始,「空」中示現「妙有」的時候,「妙有」是要說《無量義經》的時候。」少時」,「復經少時」,這個「時」,就是開始要講《無量義經》。各位每天都在誦《無量義經》,《無量義經》就開始引導我們入菩薩道,每一段文,從<十功德品>開始,所做,所做一切都是有功德,因為我們人還沒有完全捨離,佛陀的說法也是空、空、空,非彼,非己,非他,非圓,非方,非非,很多的「非」啊,還記得嗎?很多很多的法,在這個時候開始慢慢要讓我們了解了,這是在《無量義經》這個時候,開始教說入人群、行菩薩道,要有「不請之師」,哪怕自己身體有病,也譬喻如那位船師一樣,他掌著舵,載著很多人,自己身體有病,同樣還要度人過彼岸。表示我也是凡夫,來度這些凡夫,也還是要藉這些工具,才可以從此岸度到彼岸。
這艘船就像「般若」,用般若船讓大家能夠斷除煩惱,沒有煩惱,心都清淨,「五蘊皆空」,沒有執著自己。這個時刻開始不執著自己,才有辦法願意用生命入人群中,哪怕自己有病,還是為了度眾生,還是同樣在付出。還要去行菩薩道,救度眾生,「苦既拔已,復為說法」等等,這樣的用愛來教育我們,甚至要我們做一個「不請之師」。眾生有苦難,不是眾生來求我們,我們都一直求菩薩保佑,求菩薩來加持,求神託佛,就是不知道要求自己,我們不只是自己自救,我們應該還要救他人,「不請之師」,眾生有苦難,菩薩絕對是不忍安住自己,還是一樣投入人群,這就是《無量義經》時,因為「教說入人群行菩薩道」,這是《無量義經》。
「少時」,就是譬喻瞭解孩子的志向,人家說「知子莫若父」,最瞭解孩子就是父親,所以「知子莫若父」。知眾生莫若佛,佛陀瞭解眾生的根機,瞭解眾生的需求,哪怕是《般若經》講完了,他轉入要講《法華經》時,之前他講《無量義經》,也是<十功德品>,「你這樣做,就有這樣功德,這樣做,就有這樣的功德」,還是一樣,眾生求的心還有,所以這樣的教育。這實在是很辛苦,一切皆空還要適應眾生的根機,教他「你怎麼做、怎麼做」,就能得到功德的說法。佛陀實在是循循善誘,到他將近入涅槃之前,「法華(涅槃)」時,從《無量義經》開始,「當是漸以說大乘法」。瞭解了,眾生就是這樣的心志,所以說要用這樣漸漸來,才慢慢講大法,從小轉入大,來講大法。
「因緣(已漸成熟)」,也要等待因緣成熟。《法華經》有三部經,一部是《無量義經》,《法華》經後面還有普賢(《觀普賢菩薩行法經》),《觀普賢菩薩行法經》就是一定要如何懺悔,還要將無明去除,不是說這樣就過去了,我們的法,還是要漸次,佛陀的耐心,不斷帶病的身,還是要度眾生。接下來說。
經文簡釋:
「父知子意漸已通泰」;喻小乘人獨善其身之意,漸通入於大乘,而心已泰然向大也。
聞本從一法,生無量法,必思無量諸法,理應還入一法,如此思時,漸已通泰。
故得大乘機發,乃至今經發言三請,此領索車意也。
再說「父知子意,漸已通泰」,已經知道,孩子的心慢慢已經通了,法,從漸教一直到頓(教)而圓教來了,在這當中,譬喻「小乘人獨善其身之意,漸通入於大乘」,漸漸教育,漸漸入大乘法來,但是心已泰然向大。聽經就是這樣慢慢從小向大這樣進入。所以現在「聞本從一法」,聽經,其實開始從一法生無量法,佛陀本來就是要向大家說,人人本具佛性,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不是可能,是絕對能成佛。這樣簡單的一個法,但是,根機鈍劣,所以不得不....要講很多法,所以本來從一法而生無量法,《無量義經》以很多很多法來譬喻作開頭。
「必思無量諸法」,不只是說一種法,還要再想很多種法,「九部法」、「十二部經」,同樣說法就要用這麼多種方式,這樣來說教。這實在是佛陀很有耐心,為了度眾生要這樣的有耐心,這樣在付出。所以,一件事,就用無量法,每說一個法,就要再用很多思惟、思考,來適應眾生根機。所以「理應還入一法」,將這樣的多法,放出去之後,還要將這些法收回,要讓大家知道,沒有這麼複雜,其實你用種種方法,斷除了煩惱,目的就是要回歸真如本性。就像漁網撒出去很廣,再把它收回來,還是不離開這個,這個繩索,還是同樣能再把它收回來,一樣的道理,法,其實永遠就是連在一起,所以「理應還入一法」,這個道理應該要再回歸入一法,就是真如本性,人人本具,這要讓大家都能清楚。
說法這麼久時間,這個時候要讓大家法瞭解之後,要體會人人還是本來具有豐富的寶藏,那就是真如。就「如此(思)時」,這個時候所思惟的,漸已通泰,這些弟子開始慢慢想通了,聽法四十多年過去了,慢慢的也想通了,這個志願也慢慢擴大了,因為修行這麼久,那個目標,現在就是要走入人群,才可以真正福慧兩足。
瞭解了,「故得大乘機發」,大乘根機開始啟發出來了。「乃至今經發言三請」,一直到《法華經》,舍利弗向佛陀三請,因為佛陀不斷不斷讚歎,讚歎佛智那種境界,非常非常的微妙。對聲聞、緣覺(而言),他所瞭解的法,好像聽佛這樣敘說,那種心靈的境界,自己已經覺悟、體會,我的境界與佛的境界還差這麼多;希望佛陀從不斷讚歎,佛陀的心境,那個本性慧海,到底內容(如何),希望佛陀可以講(出來)。(舍利弗)三請,佛陀三止,最後開講。「今經」就是《法華經》,一直到《法華經》時,舍利弗開始發言,開始請求佛陀,那就是「三請」,這就是要來領解求法的心。
就像火宅,<譬喻品>火宅一樣,一些孩子在裡面,火已經漸漸逼近,那些孩子還覺得好玩。長者出來在外面,看到裡頭的孩子,很著急,用方法不斷呼喚呼喚,孩子還是依然故我在裡面。只好在外面設三車,將他們誘引出來。然後大家所要的車在外面,才再為他們說,「這車子,看,這台大白牛車,看看,裡面寶藏有這麼多,這麼莊嚴,它的妙用,不只是我們單獨,還有這麼多人可以一起,好玩喔,很豐富。」這教我們如何菩薩遊戲人間,在大白牛車,是大家所需要的。
經文簡釋:「成就大志,自鄙先心」
*「成就大志」:趣向成佛的寶所。
*「自鄙先心」:自悔過去住著小乘
*「自鄙先心」:省思有捨小之心,此正顯火宅外索車之意,子志既漸大。
始定父傳付與子承繼家業,然於身心猶未泰然坦暢。
*「一大事」:開示悟入佛知見,歷經四十餘年方說此法華,即楞嚴之定慧。
有定慧相資,發明實相,洞徹法性真如,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漸成就大志。
「成就大志」,用這樣來鼓勵大家選擇大白牛車。但是,慢慢已經瞭解了。「自鄙先心」,但是他們看到這輛車,還在遲疑,「到底我是不是有辦法駕駛這台車?」雖然已經開始很欣慕這台車,但還是有躊躇,過去樂小法,獨善其身的心,還沒有完全捨。這就是「趣向成佛的寶所」,有這樣的趣向,但過去執著在小乘,過去是這樣,還沒有完全棄捨。所以在這個地方省思,要很思惟,還在那裡考慮、躊躇,有想要捨,捨過去小乘,自私自利、獨善其身,這個心想要捨。這正是要顯出火宅外的三車,孩子想要的,看到火宅外三車。「子志既漸大」,但是還是(「始定父傳付與子承繼家業」),知道父親的法要傳給孩子來繼承家業,但是,那個心想要接,不過這個心還是在那個地方躊躇,「這家業這麼重,我有辦法擔嗎?我擔得起嗎?」還是在那地方躊躇,所以「心猶未泰然坦暢」。那個心還沒有完全真正打開,只是看到,就像那個孩子,看到裡面很堂皇,現在已進來到寶庫前,但是還是擔心自己有沒有辦法?
這是佛陀一大事因緣在人間,為了要「開示悟入,眾生佛的知見」,所以歷經了四十幾年的時間,才開始講《法華經》,這過程中也有楞嚴,你們做早課,有時開始做早課,就有楞嚴,「楞嚴咒」之前,我們就能讀到前面偈文。應該可以瞭解佛心的定力,而且我們應該要知道,經典,入經藏以前,要有定與慧,「有定慧相資」,用定心與智慧來幫助我們的慈悲,要如何入人群中。所以「發明實相」,空中妙有,那真如實相要如何表達出來?就是要走入人群,「洞徹法性真如」,已經很清楚,看得很清楚,「開示悟入眾生佛知見」。
希望人人知道法,在外面的法,我們要回頭看我們自己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已經到達了人人具有,那個「妙有」,雖然是「空」,般若智慧讓我們明白一切皆空,從「阿含」,所有的因緣果報,人間一切的執著,一直來到「方等」,以大小乘為我們引導,再入「般若」一切皆空,現在回歸就是「妙有」,人人都具有的真如本性。「妙有」的作用就是佛性,入人群中福慧雙修。所以各位菩薩,學佛,確實就是要引導我們入菩薩道,要好好多用心呀!
《補充資料:》
【註一】〔三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
(一)一切智,即了知一切諸法總相之智。總相即空相。此智乃聲聞、
緣覺之智。
(二)道種智,又作道種慧、道相智。即了知一切諸法別相之智。
別相即種種差別之道法。此智乃菩薩之智。
(三)一切種智,又作一切相智。即通達總相與別相之智,即佛智。
【註二】《無量義經》〈德行品第一〉
「非方非圓非短長,非出非沒非生滅,
非造非起非為作,非坐非臥非行住,
非動非轉非閑靜,非進非退非安危,
非是非非非得失,非彼非此非去來」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