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4/10/23晨語簡記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99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4/10/23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2014/10/23晨語簡記   2014/10/23晨語簡記 Empty周四 10月 23, 2014 5:26 pm

20141023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如來激發進修,轉教使悟,
漸引入實乘法,唯樂小道,
恒留滯不離權,世尊顯實,
四子悔念滯權,今日知會。

  要知道我們人生學佛目標在哪裡,最重要要用心,如何把握時間,用清淨的心體會法的意義。自古以來,佛陀第一念心,那就是要我們人人可以體會真如本性,但我們離真如本性還是很遠;其實,真如本性是在我們的內心,在我們的心念中。只要我們心念一轉,無明去除,淨性現前。但是我們還不到這個功夫,這個功夫好像離我們很遠,所以如來就來激發,用激將法,要希望我們能夠覺醒、明白,趕緊進修。所以佛陀有時候用嚴厲的方式來鞭策。雖然平時佛愍念眾生,就像待幼小的孩子一樣,循循善誘,但是有時候也會用激發的方式,希望鞭策我們能殷勤精進修行。

  要「轉教使悟」,不要常常停滯在小乘法。小乘獨善其身,這個心念,要時時趕緊轉過來。所以「轉教使悟」,讓大家體會真正獨善其身,只是為自己獨覺。走入人群,為人群付出,就是這樣快樂,法喜充滿,這種只在一念之間。佛陀也是這樣用心,慢慢地「漸引入實乘法」,一步一步為我們引導,引導我們要入實乘的教法。唯有眾生執迷不悟,他還是歡喜在小乘法,還是歡喜在自己獨善其身,歡喜做一個自了漢,這是佛陀對眾生,明明他知道道理了,卻還是執著,執著在獨善其身。很無奈啊!因為這些眾生還是「恒流滯不離權」。同樣還是久久停留,停留在那個地方,不願向前前進,還在小乘法中。

  所以「世尊顯實」,要如何把真實法(鋪)排出來,讓大家可以瞭解,這才是真實法呀!所以「四子」,那就是...我們從<信解品>開始須菩提尊者在大眾中深深有體悟了,也懺悔了,不只是須菩提,還有迦旃延、大迦葉、目犍連,這四位已經從佛陀向舍利弗授記那時候開始,他們就已經深深體悟到了。所以他們在<信解品>,信,他們已經全都徹底相信了;過去的獨善其身,只是顧守自己,不願意向大(乘),入人群。這是錯誤,浪費了時間。時間這麼快就過去了,也已經進入老朽年邁的時候了。應該大家還記得,他們所表達的,跟隨佛陀已經這麼久了,一直都停滯在那個「阿含」、「方等」,來到「般若」,他們這樣這麼多年間,還是執迷不悟。

  所以到法華會的時候,他們深深來體會。文殊、彌勒(菩薩)開頭,諸佛世尊出現人間,所在求法,無不都是為拯救眾生的大願,要修行,不只是此生此世,是要用長久的時間累積,去造福人群,累積福緣。在人群中能夠體會世間苦難,在人群中體會了這種無形的道理。就是心念造就了很多有形(無形)無明、煩惱,困擾了世間眾生,這全都是在人群中去體會。佛陀的教法,開啟我們心,我們打開心門,自己要走,走入人群福慧雙修。這個時候已經體會了,因為<方便品>,佛陀不斷讚歎佛智,佛智啟悟心靈的境界,佛智,人人都本來具有,他們也已經將佛陀的智,這種一切智、道種智、佛智等等,慢慢去體會,我們自己瞭解的道理到底有多少呢?經過了佛陀四十多年的教育,與佛陀體會道理的境界,還是有差別。

  佛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這個階段,這樣一直,智慧的開闊,與自己本身所體會到的,哪怕是到了「般若」,一切皆空,斷除了很多的煩惱,但是還是有少分,到底真實真如,真如又是在哪裡呢?一切皆空了,佛陀還是強調人人本具佛性,人人都有一個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妙體是在哪裡呢?真空。來到法華會上,佛陀釋放出真如本性,那個體性。道理本來無體、無形、無相,就是經過大家瞭解之後,那體相,就是要入人群,人群中好修行。造福人群,體會人群中一切苦,最後還是到最前面「苦諦」,苦的真理,你若完全不瞭解,怎能體會到心靈開闊的大樂呢?這種輕安自在,這要怎樣能夠體會?

  所以「四子悔念滯權」,他們現在已經懺悔了,懺悔過去就是這樣停滯,停滯在自己獨善其身;但是今日,「今日知悔」了,現在已經知道了,也能夠瞭解了。不過,前面又說還是停留,雖然全都知道,那位長者在引導那位貧窮子,他就要脫下莊嚴的服裝,解下瓔珞珍寶,莊嚴裝飾的東西都脫下,換上粗布,用很多骯髒東西放在身上,表示是做工。所以這位做工的人,去接近現在才進來願意做工的人,這樣和他在一起,去照顧他,招呼他。慢慢引導到有說話的機會,慢慢從說話的機會到談心,從談心中,慢慢表露出自己擁有無限量的財富,這種身分開始慢慢現前了,莊嚴的形象,擁有庫藏珍寶等等,已經把他牽引進來,讓他看到了,讓他知道位置了,能夠瞭解。

  這是世間父親為世間的孩子用心,這樣在疼惜,要怎樣把他的孩子,能很貼心帶回來。世間的父親是這樣,當然出世慈父、三界導師、四生慈父,「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麼開闊的心,不是單獨一個孩子,是天下四生五道,無不都容納在他心中,無不都是他的孩子,這種的心情。再次、再次無量次,入人群中修行,「上求佛法、下化眾生」,這種「上求下化」一直就常常在人間中,來追隨這些苦難眾生,就是沒有把他放棄,就像幼小的孩子,懵懵懂懂,走路還不穩,顛簸向前一直走,父親母親就在後面一直追,擔心孩子會跌倒,擔心孩子會危險,所以他們就一直跟著孩子跑,這是孩子還很幼稚(時)。

  所以,我們人人在佛的心目中也是一樣,還是沒有很成熟的稚子,這是佛對待眾生,一直用種種方法來激發我們的身心。身,要殷勤精進;心,要去除煩惱,將煩惱的念轉為清淨念。身,把握這個身體乃是載道器,我們要用身殷勤精進,一方面我們自己自度,一方面我們以身作則來接引眾生。而如果我們懈怠,這樣庸庸碌碌,與世間世俗的凡夫,又有什麼差別呢?所以佛陀如來激發進修,我們要不斷精進,要好好殷勤修行。將小教一直一直慢慢漸進,引入「實乘法」,來到法華會上。但是眾生還是樂小法,沒有耐心入人群,更加沒耐心將法收入我們心版中。所以在開頭的時候,佛陀開始允許引起舍利弗說,「好,我來說話」;因為舍利弗三請佛陀,把他所讚歎的佛智,是不是能夠開始出來?佛陀三止舍利弗,舍利弗一而三(一而再,再而三)地懇求佛陀,佛陀開始願意要說了。

  講<方便品>這個時候,五千人退席。在佛陀開始要說法時,竟然有這麼多人退席了。我們就知道度眾生不簡單啊!要怎樣把他們帶進來,打開心門,懂得要走出去,在人群中福慧雙修。要有這樣的程度,真的要累積很久的時間,要生生世世,待機因緣,這實在是不簡單。所以常常說,感恩啊!人間菩薩,佛法生活中,我們在生活中,將佛法引入我們生活裡,我們人人可以瞭解佛陀所開示的本懷,我們就走入人間行菩薩道,所以菩薩在人間,並不是(離)我們還有多遠,離我們的身有多遠的地方才有菩薩,其實菩薩在我們周圍,在我們真如本性,很貼心的內在,人人、人人都是菩薩。所以說起來,生活中無不都是佛菩薩的淨土,只要你轉一個念,無不都是人間菩薩。所以這樣來教育我們,讓我們開悟,這樣一次一次來引導我們,怎會是四十多年來才開始跟我們說我們會成佛呢,不是。開頭就是了,但是我們的根機,我們的因緣不夠,所以我們要用心。

  須菩提、迦旃延、摩訶迦葉、目犍連四位,還是在佛前不斷表達他們的心意,就是懺悔、告白他們的內心,這個時候開始「悔念滯權」,四十幾年來,還停滯在方便法中。今天已經知悔了,差不多能瞭解了,這些寶物都看見了,庫藏很豐滿、充溢,很充足,讓我們隨意取用,只是這個時候,心還會怕怕的,還不敢去取用它,東西都知道了,寶物都看到了。所以前面這段文說:

經文:
「爾時,窮子即受教敕,領知眾物,金銀珍寶及諸庫藏,而無希取一餐之意,然其所止故在本處,下劣之心亦未能捨。」

  「爾時窮子,即受教敕,領知眾物」。已經知道了,領悟到有這麼多東西,這麼多寶物,裡面有「金銀珍寶,及諸庫藏」,裡面很多東西,但是「而無希取,一餐之意」,沒有想要貪著,將它拿來。其實,也不必貪,原來就在我們內心,本來也是這樣豐富。這表示我們還未動心,有這麼多寶物,我們還不懂得用,我們還沒動心。所以「然其所止,故在本處」。他所住(執著)的還是停滯在「權」,還是沒有跨步出去,雖然心門打開了,但還沒有跨步出去,還沒有想要走入人群。所以,譬喻為「下劣之心,亦未能捨」,還沒有完全捨去自利、獨善其身,這個心念還沒有完全捨去,還在那裡躊躇,心門打開了,但腳步還在躊躇,還沒向前走。接下來這段文:

經文:
「復經少時,父知子意,漸已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

經文簡釋:
「復經少時」;即般若後,正是說無量義經之時,教說入人群行菩薩道。
少時:喻知子莫若父。
當是漸已說大法之因緣已漸成熟。

  開始看到孩子,心門已經打開了,也瞭解有這麼多豐富的寶物,已經心門打開了,叫做「復經少時」。就是已經瞭解了,還在那裡停滯著,這段時間,這段時間是什麼時間?就是「般若」,就是在「般若」以後,這個時間,「般若時」,我們從「阿含」、「方等」,已經來到「般若」這個期間了,之後是什麼?那就是佛陀開始,「空」中示現「妙有」的時候,「妙有」是要說《無量義經》的時候。」少時」,「復經少時」,這個「時」,就是開始要講《無量義經》。各位每天都在誦《無量義經》,《無量義經》就開始引導我們入菩薩道,每一段文,從<十功德品>開始,所做,所做一切都是有功德,因為我們人還沒有完全捨離,佛陀的說法也是空、空、空,非彼,非己,非他,非圓,非方,非非,很多的「非」啊,還記得嗎?很多很多的法,在這個時候開始慢慢要讓我們了解了,這是在《無量義經》這個時候,開始教說入人群、行菩薩道,要有「不請之師」,哪怕自己身體有病,也譬喻如那位船師一樣,他掌著舵,載著很多人,自己身體有病,同樣還要度人過彼岸。表示我也是凡夫,來度這些凡夫,也還是要藉這些工具,才可以從此岸度到彼岸。

  這艘船就像「般若」,用般若船讓大家能夠斷除煩惱,沒有煩惱,心都清淨,「五蘊皆空」,沒有執著自己。這個時刻開始不執著自己,才有辦法願意用生命入人群中,哪怕自己有病,還是為了度眾生,還是同樣在付出。還要去行菩薩道,救度眾生,「苦既拔已,復為說法」等等,這樣的用愛來教育我們,甚至要我們做一個「不請之師」。眾生有苦難,不是眾生來求我們,我們都一直求菩薩保佑,求菩薩來加持,求神託佛,就是不知道要求自己,我們不只是自己自救,我們應該還要救他人,「不請之師」,眾生有苦難,菩薩絕對是不忍安住自己,還是一樣投入人群,這就是《無量義經》時,因為「教說入人群行菩薩道」,這是《無量義經》。

  「少時」,就是譬喻瞭解孩子的志向,人家說「知子莫若父」,最瞭解孩子就是父親,所以「知子莫若父」。知眾生莫若佛,佛陀瞭解眾生的根機,瞭解眾生的需求,哪怕是《般若經》講完了,他轉入要講《法華經》時,之前他講《無量義經》,也是<十功德品>,「你這樣做,就有這樣功德,這樣做,就有這樣的功德」,還是一樣,眾生求的心還有,所以這樣的教育。這實在是很辛苦,一切皆空還要適應眾生的根機,教他「你怎麼做、怎麼做」,就能得到功德的說法。佛陀實在是循循善誘,到他將近入涅槃之前,「法華(涅槃)」時,從《無量義經》開始,「當是漸以說大乘法」。瞭解了,眾生就是這樣的心志,所以說要用這樣漸漸來,才慢慢講大法,從小轉入大,來講大法。

  「因緣(已漸成熟)」,也要等待因緣成熟。《法華經》有三部經,一部是《無量義經》,《法華》經後面還有普賢(《觀普賢菩薩行法經》),《觀普賢菩薩行法經》就是一定要如何懺悔,還要將無明去除,不是說這樣就過去了,我們的法,還是要漸次,佛陀的耐心,不斷帶病的身,還是要度眾生。接下來說。

經文簡釋:
「父知子意漸已通泰」;喻小乘人獨善其身之意,漸通入於大乘,而心已泰然向大也。

聞本從一法,生無量法,必思無量諸法,理應還入一法,如此思時,漸已通泰。

故得大乘機發,乃至今經發言三請,此領索車意也。

  再說「父知子意,漸已通泰」,已經知道,孩子的心慢慢已經通了,法,從漸教一直到頓(教)而圓教來了,在這當中,譬喻「小乘人獨善其身之意,漸通入於大乘」,漸漸教育,漸漸入大乘法來,但是心已泰然向大。聽經就是這樣慢慢從小向大這樣進入。所以現在「聞本從一法」,聽經,其實開始從一法生無量法,佛陀本來就是要向大家說,人人本具佛性,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不是可能,是絕對能成佛。這樣簡單的一個法,但是,根機鈍劣,所以不得不....要講很多法,所以本來從一法而生無量法,《無量義經》以很多很多法來譬喻作開頭。

  「必思無量諸法」,不只是說一種法,還要再想很多種法,「九部法」、「十二部經」,同樣說法就要用這麼多種方式,這樣來說教。這實在是佛陀很有耐心,為了度眾生要這樣的有耐心,這樣在付出。所以,一件事,就用無量法,每說一個法,就要再用很多思惟、思考,來適應眾生根機。所以「理應還入一法」,將這樣的多法,放出去之後,還要將這些法收回,要讓大家知道,沒有這麼複雜,其實你用種種方法,斷除了煩惱,目的就是要回歸真如本性。就像漁網撒出去很廣,再把它收回來,還是不離開這個,這個繩索,還是同樣能再把它收回來,一樣的道理,法,其實永遠就是連在一起,所以「理應還入一法」,這個道理應該要再回歸入一法,就是真如本性,人人本具,這要讓大家都能清楚。

  說法這麼久時間,這個時候要讓大家法瞭解之後,要體會人人還是本來具有豐富的寶藏,那就是真如。就「如此(思)時」,這個時候所思惟的,漸已通泰,這些弟子開始慢慢想通了,聽法四十多年過去了,慢慢的也想通了,這個志願也慢慢擴大了,因為修行這麼久,那個目標,現在就是要走入人群,才可以真正福慧兩足。

  瞭解了,「故得大乘機發」,大乘根機開始啟發出來了。「乃至今經發言三請」,一直到《法華經》,舍利弗向佛陀三請,因為佛陀不斷不斷讚歎,讚歎佛智那種境界,非常非常的微妙。對聲聞、緣覺(而言),他所瞭解的法,好像聽佛這樣敘說,那種心靈的境界,自己已經覺悟、體會,我的境界與佛的境界還差這麼多;希望佛陀從不斷讚歎,佛陀的心境,那個本性慧海,到底內容(如何),希望佛陀可以講(出來)。(舍利弗)三請,佛陀三止,最後開講。「今經」就是《法華經》,一直到《法華經》時,舍利弗開始發言,開始請求佛陀,那就是「三請」,這就是要來領解求法的心。

  就像火宅,<譬喻品>火宅一樣,一些孩子在裡面,火已經漸漸逼近,那些孩子還覺得好玩。長者出來在外面,看到裡頭的孩子,很著急,用方法不斷呼喚呼喚,孩子還是依然故我在裡面。只好在外面設三車,將他們誘引出來。然後大家所要的車在外面,才再為他們說,「這車子,看,這台大白牛車,看看,裡面寶藏有這麼多,這麼莊嚴,它的妙用,不只是我們單獨,還有這麼多人可以一起,好玩喔,很豐富。」這教我們如何菩薩遊戲人間,在大白牛車,是大家所需要的。

經文簡釋:「成就大志,自鄙先心」
*「成就大志」:趣向成佛的寶所。
*「自鄙先心」:自悔過去住著小乘
*「自鄙先心」:省思有捨小之心,此正顯火宅外索車之意,子志既漸大。
始定父傳付與子承繼家業,然於身心猶未泰然坦暢。

*「一大事」:開示悟入佛知見,歷經四十餘年方說此法華,即楞嚴之定慧。
有定慧相資,發明實相,洞徹法性真如,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漸成就大志。

  「成就大志」,用這樣來鼓勵大家選擇大白牛車。但是,慢慢已經瞭解了。「自鄙先心」,但是他們看到這輛車,還在遲疑,「到底我是不是有辦法駕駛這台車?」雖然已經開始很欣慕這台車,但還是有躊躇,過去樂小法,獨善其身的心,還沒有完全捨。這就是「趣向成佛的寶所」,有這樣的趣向,但過去執著在小乘,過去是這樣,還沒有完全棄捨。所以在這個地方省思,要很思惟,還在那裡考慮、躊躇,有想要捨,捨過去小乘,自私自利、獨善其身,這個心想要捨。這正是要顯出火宅外的三車,孩子想要的,看到火宅外三車。「子志既漸大」,但是還是(「始定父傳付與子承繼家業」),知道父親的法要傳給孩子來繼承家業,但是,那個心想要接,不過這個心還是在那個地方躊躇,「這家業這麼重,我有辦法擔嗎?我擔得起嗎?」還是在那地方躊躇,所以「心猶未泰然坦暢」。那個心還沒有完全真正打開,只是看到,就像那個孩子,看到裡面很堂皇,現在已進來到寶庫前,但是還是擔心自己有沒有辦法?

  這是佛陀一大事因緣在人間,為了要「開示悟入,眾生佛的知見」,所以歷經了四十幾年的時間,才開始講《法華經》,這過程中也有楞嚴,你們做早課,有時開始做早課,就有楞嚴,「楞嚴咒」之前,我們就能讀到前面偈文。應該可以瞭解佛心的定力,而且我們應該要知道,經典,入經藏以前,要有定與慧,「有定慧相資」,用定心與智慧來幫助我們的慈悲,要如何入人群中。所以「發明實相」,空中妙有,那真如實相要如何表達出來?就是要走入人群,「洞徹法性真如」,已經很清楚,看得很清楚,「開示悟入眾生佛知見」。

  希望人人知道法,在外面的法,我們要回頭看我們自己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已經到達了人人具有,那個「妙有」,雖然是「空」,般若智慧讓我們明白一切皆空,從「阿含」,所有的因緣果報,人間一切的執著,一直來到「方等」,以大小乘為我們引導,再入「般若」一切皆空,現在回歸就是「妙有」,人人都具有的真如本性。「妙有」的作用就是佛性,入人群中福慧雙修。所以各位菩薩,學佛,確實就是要引導我們入菩薩道,要好好多用心呀!

《補充資料:》

【註一】〔三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
(一)一切智,即了知一切諸法總相之智。總相即空相。此智乃聲聞、
緣覺之智。

(二)道種智,又作道種慧、道相智。即了知一切諸法別相之智。
別相即種種差別之道法。此智乃菩薩之智。

(三)一切種智,又作一切相智。即通達總相與別相之智,即佛智。

【註二】《無量義經》〈德行品第一〉
「非方非圓非短長,非出非沒非生滅,
非造非起非為作,非坐非臥非行住,
非動非轉非閑靜,非進非退非安危,
非是非非非得失,非彼非此非去來」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64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2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4/10/23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4/10/23晨語簡記   2014/10/23晨語簡記 Empty周四 10月 23, 2014 9:38 p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四年十月二十三日星期四)

 


名詞

辭典解釋

一切智

謂於一切內法內名,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亦能知能解;是名一切智。即聲聞、緣覺之智也。(內法內名者,謂理內所詮法相及能詮名字,蓋佛教依理而說,故名理內也。外法外名者,即理外所詮法相及能詮名字,蓋外道等違理橫計,故名理外也。)

梵語 sarvajña。指了知內外一切法相之智。音譯為薩婆若、薩云然。係三智之一。

關於其義,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下(大八‧八四三上):「滿足無漏界,常淨解脫身,寂滅不思議,名為一切智。」

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八(大三○‧四九八下):「於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時,智無礙轉,名一切智。」即如實了知一切世界、眾生界、有為、無為事、因果界趣之差別,及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者,稱為一切智。

又一切智對於一切種智有總、別二相之義,若依總義,則總稱佛智,義同一切種智,如華嚴經大疏卷十六所載,如來以無盡之智,知無盡法,故稱一切智。

若依別義,則一切智為視平等界、空性之智,此即聲聞、緣覺所得之智;一切種智為視差別界、事相之智,乃了知「平等相即差別相」之佛智,如大智度論卷二十七(大二五‧二五八下):「總相是一切智,別相是一切種智;因是一切智,果是一切種智;略說一切智,廣說一切種智。

一切智者,總破一切法中無明闇;一切種智者,觀種種法門,破諸無明。

(中略)佛自說一切智是聲聞、辟支佛事,道智是諸菩薩事,一切種智是佛事;聲聞、辟支佛但有總一切智,無有一切種智。」(大毘婆沙論卷十五、雜阿毘曇心論卷八、大乘義章卷十九)(參閱「一切種智」19)[1]

道種智

智度論所說三智之一。

謂能用諸佛一切道法,發起眾生一切善種,是名道種智,即菩薩之智也。

道種智者,謂能用諸佛一切道法,發起眾生一切善種,是名道種智。即菩薩之智也。

一切種智

謂能以一種智,知一切道,知一切種,是名一切種智,即佛之智也。(一切道者,一切諸佛之道法也;一切種者,一切眾生之因種也。)

又作佛智。就廣義言之,一切種智同於薩婆若(一切智)。然於三智中,相對一切智,則指惟佛能得之智。

即能以一種智慧覺知一切道法、一切眾生之因種,並了達諸法之寂滅相及其行類差別之智。

大乘起信論(大三二‧五八一中):「諸佛如來離於見相,無所不遍,心真實故,即是諸法之性。自體顯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無量方便,隨諸眾生所應得解,皆能開示種種法義,是故得名一切種智。」

又大智度論卷二十七(大二五‧二五九上):「所謂禪定、智慧等諸法,佛盡知諸法總相、別相故,名為一切種智。

(中略)一切智是聲聞、辟支佛事,道智是諸菩薩事,一切種智是佛事。」〔大品般若經卷二十一、大智度論卷五十、卷八十四、往生論註卷下〕[1]

佛智

同上

 

爾時窮子,即受教敕,領知眾物」

 

 那時候,這個窮子雖然已經受這麼多的教敕了,教導你,告訴你,慢慢地牽引,仔細地教、仔細地說,甚至說「這件事情,你能去做」,全都說了,這叫做「教敕」。也瞭解了,財物,眾物很多很多的東西,包含金銀珍寶,庫藏裡面的東西很多。不只是看到,還能領受到,這金銀珍寶已經領受到了,但是,沒有希取,不想要,只是進去看一看。果然有這麼多、這麼多,這是金、這是銀,這是什麼樣的珠寶,我都看到了,但是心還是不覺得「這些是我的」,沒有欣慕的心。這即表示意志還是很下劣。所以這樣說,這就是「領解佛說摩訶般若」,已經能夠知道了,知道佛陀已經來到「般若」的時間 ,開始說《大般若經》的時候,讓大家,這些阿羅漢,大阿羅漢,已經證果的羅漢,轉教菩薩,在「般若」,讓大家瞭解道理原來是無體、無相、無形,就是因為眾生的心念一起,所以合成了很多煩惱,經過了大般若,就是為我們開導,也瞭解了,這種智慧讓我們能瞭解,這一念心分析到底,也是空的。

 

「復經少時,父知子意,漸已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

 

復經少時」;即般若後,正是說無量義經之時,教說入人群行菩薩道
少時:喻知子莫若父。當

是漸已說大法之因緣已漸成熟。

 

一大事」開示悟入佛知見,歷經四十餘年方說此法華,即楞嚴之定慧。
有定慧相資,發明實相,洞徹法性真如,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漸成就大志。

  「成就大志」,用這樣來鼓勵大家選擇大白牛車。但是,慢慢已經瞭解了。「自鄙先心」,但是他們看到這輛車,還在遲疑,「到底我是不是有辦法駕駛這台車?」雖然已經開始很欣慕這台車,但還是有躊躇,過去樂小法,獨善其身的心,還沒有完全捨。這就是「趣向成佛的寶所」,有這樣的趣向,但過去執著在小乘,過去是這樣,還沒有完全棄捨。所以在這個地方省思,要很思惟,還在那裡考慮、躊躇,有想要捨,捨過去小乘,自私自利、獨善其身,這個心想要捨。這正是要顯出火宅外的三車,孩子想要的,看到火宅外三車。「子志既漸大」,但是還是(「始定父傳付與子承繼家業」),知道父親的法要傳給孩子來繼承家業,但是,那個心想要接,不過這個心還是在那個地方躊躇,「這家業這麼重,我有辦法擔嗎?我擔得起嗎?」還是在那地方躊躇,所以「心猶未泰然坦暢」。那個心還沒有完全真正打開,只是看到,就像那個孩子,看到裡面很堂皇,現在已進來到寶庫前,但是還是擔心自己有沒有辦法?

  這是佛陀一大事因緣在人間,為了要「開示悟入,眾生佛的知見」,所以歷經了四十幾年的時間,才開始講《法華經》,這過程中也有楞嚴,你們做早課,有時開始做早課,就有楞嚴,「楞嚴咒」之前,我們就能讀到前面偈文。應該可以瞭解佛心的定力,而且我們應該要知道,經典,入經藏以前,要有定與慧,「有定慧相資」,用定心與智慧來幫助我們的慈悲,要如何入人群中。所以「發明實相」,空中妙有,那真如實相要如何表達出來?就是要走入人群,「洞徹法性真如」,已經很清楚,看得很清楚,「開示悟入眾生佛知見」。

  希望人人知道法,在外面的法,我們要回頭看我們自己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已經到達了人人具有,那個「妙有」,雖然是「空」,般若智慧讓我們明白一切皆空,從「阿含」,所有的因緣果報,人間一切的執著,一直來到「方等」,以大小乘為我們引導,再入「般若」一切皆空,現在回歸就是「妙有」,人人都具有的真如本性。「妙有」的作用就是佛性,入人群中福慧雙修。所以各位菩薩,學佛,確實就是要引導我們入菩薩道,要好好多用心呀!

 

 

(高明智 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在線
 
2014/10/23晨語簡記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