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4/10/25晨語簡記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心程
大地初發心
大地初發心



文章總數 : 13
威望 : 0
注冊日期 : 2014-10-09

2014/10/25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2014/10/25晨語簡記   2014/10/25晨語簡記 Empty周六 10月 25, 2014 7:11 pm

20141025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

精勤修道漸趣大志
自鄙先心遂漸舍小
阿含方等定慧均等
般若學行兩全究竟

  各位,修行應該就要殷勤精進,精進修道,是我們學佛的目標。佛陀一再叮嚀交代,在《佛遺教經》裏佛陀這麼說:「若能持淨戒,是則能有善法;若無善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當知,戒為第一安隱功德住處。」我們若有讀過《佛遺教經》,這段經文很重要。

  佛陀將入滅的時候,阿難問佛,「世尊啊,世尊在世時,有這麼多六群比丘,還有不聽話的人,這樣在僧團中修行,佛陀在世,他們就是這樣,若是佛入滅之後呢?這個僧團,未來佛的弟子用什麼樣方法幫助他,如何能讓他歸心,能專一修行呢?」佛陀就說,「大家慈悲啊!要用心來輔導他,輔導不過來,我們就寬心,隨便他去吧。」

  這是佛陀很慈悲,但是,教不來,不能讓這些人好好修心,讓這些人能持戒奉行,這是佛陀在世教育眾生,與他很近的修行者,讓佛的心很操煩,擔憂,擔憂什麼呢?既修行,不肯勤精進修道,這樣算什麼修行人呢?但是,佛陀的慈悲寬大,就只能歎無奈。到了即將要入滅時,同修者要如何讓這僧團能整齊,要如何將佛法能普被眾生,真正的普遍,眾生能夠依教奉行。要依教奉行,要人有守戒。我們光要別人「你要這樣守規矩。」自己沒守規矩;「你要這樣做。」自己沒身體實行,這樣守規戒,這個身形若不修,這樣要怎麼樣叫做修行人呢?

  修行的人必定要守在戒,必定要殷勤精進修道,這條道,戒、定、慧不能脫離,所以我們必定要殷勤精進,修行於道。若能夠這樣,有守戒精勤,在這條道路上才能夠「漸趣大志」。沒有放鬆,懂得殷勤精進,這條路才能夠走的好,這條路才能很平坦,這條路越走越廣,這就是我們要「漸趣大志」。意思就是說,佛陀這樣引導我們,我們於法,一定要在佛陀所教育的規戒中,身體力行,這樣佛陀循循善誘,一步一步教我們,隨順我們的根機,從小教慢慢向大教,這樣牽引我們。

  所以一直來到,《阿含經》,「阿含」的時代,到「方等」,到「般若」,漸漸可以入了佛陀的本懷,那就是「無量義」、「法華」的時代,所以大家已經開始慢慢瞭解了,不過「自鄙先心」。過去有比較散慢掉,過去只是顧自己,沒有考慮到團體,只是顧自己獨善其身,沒有考慮到天下眾生,所以叫做「自鄙先心」。開始的時候,心太過散漫了,或者是只有謹慎在自己,修行在獨善,這都是要「自鄙先心」。

  「隨漸舍小」,慢慢開始,佛陀用心,寬大的心、耐心,這樣慢慢牽,慢慢教,時間也經過了這麼長。「阿含」、「方等」,《阿含經》就說十二年了,《方等經》又是八年了,這樣慢慢在《方等經》中,開始大小教兼教,讓我們能夠慢慢舍小就大,讓我們能知道,光是顧自己,這樣不對,羊車、鹿車只是自己的興趣,應該要入大白牛車,這大白牛的車不只是自己能到達目的地,還有很多....很多人也能一起到達,這條道路是有很多的伴侶,可以互相作伴,同樣從地點能一起到達。

  慢慢知道了,不是度自己而已,也可以兼度他人。所以到《般若經》的時代,「般若學行兩全究竟」,不論是執持於小教中,一切因緣果報,都很明確瞭解了,對自己的戒行,懂得要受持了,知道所做一切,若沒有持戒,我們就沒無法得到善法,我們懂得持戒,才能得到第一安全的功德。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從開始基礎我們所學的,這是一個很根本,是我們修行者必修的法。看,到了佛陀將要入滅,還是再跟我們說一次,《遺教經》,再回過頭來從「阿含」教育,這就是我們最根本的教育。

  所以說,「阿含」雖然是小教,所謂的「小教」,只是我們還沒有開闊,所有的道理,道理原來無體、無相,常常告訴過大家了,都是因為一念無明來合成了很多的煩惱,造了成很多的業,所以因緣果報會合。但是我們還未通徹真空的道理,若我們能再通撤真空的道理,我們才可以很安全,守戒第一。能夠知道什麼根本都是空,哪怕是皇帝,當了幾十年了,到最後一口氣吞下去,江山也是別人的。人間無常,沒有多少東西是我們擁有的,到了最後要離開什麼都沒有,連我們的身體也沒有了,最後不是埋,便是燒,燒了之後就是白骨頭,埋了。以前的人都還會去撿骨,身體都爛了,剩下的就是白骨頭。

  所以《父母恩重難報經》,佛陀有一回看到,一大堆的白骨,向白骨頭頂禮、膜拜,阿難覺得奇怪,佛陀既已修行得道了,已是「三界導師」、「四生慈父」了,怎麼看到這一堆白骨,還在這裏膜拜呢?這就是佛陀的身行教育,向阿難說(法),《父母恩重難報經》這部的經典就完成。這就是佛陀的身教,佛陀要教育我們人人,生生世世都有父母,生生世世的父母,就是這樣在疼惜我們,就是經過了因緣果報,無因不成緣,沒緣不成果,無果就不成報,這都在「阿含」。

  所以佛陀他的慈悲,雖然從「阿含」而「方等」而「般若」,在《方等經》要讓我們先瞭解,在阿含瞭解因緣果報,還有,開始就要兼利他人,但是我們還執迷不悟,所以要讓大家知道不要貪著,一切到頭來,還是一場空。所以「般若」,「般若」說很久,二十二年間,要讓大家瞭解一切一切所有、所見、所想的煩惱,完全分析到(底)都空了,用這麼長的時間。但是我們就只是知道:瞭解了,世間沒有什麼好執著的,因為造了很多業,受了很多苦,到頭來也是一場空。

  修行,開始修。修,雖然瞭解一切道裏,但是我們知道這個空,就這樣執著住,執著,就是容易偏。所以佛陀要把這個偏空的人,趕快再將他叫回來,走走中道,讓大家心無掛礙,但是要入人群中去修福,福與慧要兩俱,才能夠救世。

  佛陀來人間就只有一個目標,為了救世,救世間的眾生,若大家偏空了,就都只是獨善其身,光是自己瞭解道理,不知道道理,「道者,路也」,不知道這條路是人間路,都不知道,這樣人間永遠都是,迷者永遠都是迷。造業、造罪,道理完全消失,這樣的人間那就是苦啊!整個人間的將來,變成了全是在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中。所以佛陀希望我們人人要有這念發大心、立大願,行菩薩道,入人群中,不只是救濟生活的苦難,還要救濟他的心,心靈的煩惱。

  所以從「阿含」、「方等」,於定慧很均等下來,然後在「般若」,這種愛的力量,那就是與智慧合一,這樣兩全究竟。這就是我們學佛,在「五時」,有五個時。第一個時,就是「華嚴時」,第二個時「阿含時」,第三是「方等時」,第四,「般若時」,第五個就是「法華涅槃(時)」,「涅槃」就開始(說)遺教了。這就是佛陀一生的教育,分做這五個時段,殷殷善誘,這是佛的教育,所以用很多譬喻來教育我們。前面的經文這樣說:

經文簡釋:
「臨欲終時」;如文中所說,如來不久將入涅槃,此正述說:佛世化緣將盡,需及時說法華暢演本懷時。

  這個父親真的年老了,老就會病,病在臨終時,開始就要傳家業了,既然父子相認了,開始父親老了,家裏家業的事情都讓孩子知道了,雖然孩子對這種家業還沒有興趣,但還是要有傳承的時候。所以他就召集很多朋友、親族,因為他的家業很大,所以連「國王大臣,剎利居士」,全都邀請來,那場面很大。這就是表示很慎重其事,這件事情很大,要傳(承),大長者要傳家業給他的孩子,就要做一個很大的(排場),讓大家認識他的孩子,讓大家知道將來這個家業就是我孩子的,這是世間(法)。但是佛法,從佛法來說,在《法華經》經文裏面(〈見寶塔品第十一〉)有一段這樣說,「如來不久當入涅槃」,這就是「臨欲終時」。佛跟世間人都一樣,同樣生老病死。佛陀將要入滅的時候,心所罣礙的,就是世間的眾生,罣礙著世間的眾生,當然他就擔心,擔心這個法沒有人傳。所以,(視)眾生如一子,這些弟子就如佛的孩子一樣,天下眾生,「四生慈父」,四生、五道都是佛的孩子。

  所以佛陀在臨終時,這個大事,一大事,就是法要傳下去。這一大事,是多麼的慎重啊!所以這就是表達,在述說「佛世化緣將盡」。佛陀的時代也已經….要來教化眾生的時間也差不多了,與世間的緣,這世的緣將盡了,所以要趕緊及時說《法華經》,來暢演本懷,因為他的心中還有心事還沒有說出來。他的心事是就是讓人人瞭解;人人本具佛性,人人走過來這條路,慢慢帶,從人間路一直走道菩提道,從菩提道就要回歸我們的真如本性;回歸真如的本性,要走的路,很重要的就是菩薩道。就是佛陀的本懷,最後要向大家宣告,你若沒有走過這條路,沒辦法回歸到你的真如本性,沒辦法真真正正我們的心與天體宇宙合一。所以這就是佛陀要及時說《法華經》,暢演本懷,這就是佛陀的用心。

*「如佛遺教經說」:所應度者皆已度訖,其未度者已作得度因緣,即是化緣將畢之時。

  佛陀在《遺教經》中又這樣說,「所應度者,皆已度訖」,是表示這輩子的化緣,這輩子度化的緣已經盡了,所以該度的,過去與佛有緣的,該度的都已經度了;「其未度者,(亦已)已作得度因緣」,有緣的已經聽到法了,而還未有緣,還未度的人,也已經鋪好了要度的因緣。這個因緣,就要所有的弟子繼續將這法傳下去。就像佛陀二千多年前已經入滅,從印度成道,在印度入滅。還有有結集,將經典結集下來,經典能夠流傳到現在。這兩千多年間,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經典已經結集好了,就要有人願意將這個法,再去體會,再去瞭解,再去修持,將修持的心得,將法再傳下去,代代相傳。

  從印度文而梵文,有人取經。所以我們常常說,很感恩過去祖師大德,如鳩摩羅什,從龜茲國將佛法傳來中國。很感恩有很多大德到印度取經,最成功的是玄奘法師。多少人都同樣發心去取經,但都是半途而廢,那條路很難走,有的尚未走到就往生;有的走到半途,就無法回來。所以幸好還有從印度傳法來的人,如《遺教經》,摩騰、竺法蘭二位,將《遺教經》這樣傳過來。也幸好有玄奘法師不惜辛苦去取經回來等等,這樣流傳,這就是法脈相傳。將法經過翻譯變成中文,將這個法,不斷有祖師分門別類,這樣整理,到現在讓我們有大藏經可看,我們若不懂的,有大辭典可以瞭解,這已經是很完全的佛法,編輯很完全,讓我們能夠用心去體會,這也是一大事。

  這一大事不是只用在我們自己身上,看啦,知道了,我要這這樣斷煩惱,獨善其身,不只。佛陀要我們人人啟動我們的心志,要發大心、立大願。所以佛陀一生要度的緣,已經差不多了,他還在做未來未度的人,為他們做得度的因緣,還為他們鋪這條路,需要人人繼續傳下去,一直到彌勒佛出世時。這段時間還很長,所以要更多人來體會,瞭解。人人是菩薩,讓大家知道,不只人人是菩薩,菩薩是成佛的過程,這就是因緣,也都幫我們鋪好了。這是化度的緣將訖,表達佛陀將入涅槃了,「化緣」就是教化度眾生的因緣.已經差不多將要結束了。所以叫做「臨命終時」。佛陀還是一樣掛念著所有的眾生,掛念法一定要傳,所以非常的殷勤,一直說法到臨終。臨終時,一直到中夜,天將亮時,周圍寂靜的環境中,最後的一口氣,還是「遺教」,為我們說要好好「四諦法」、「三十七助道品」、「八正道法」等等。佛陀叫我們要守戒,有戒,法脈才能傳。戒,就是規矩,法脈才有辦法傳下去,這就是佛陀的用心。

經文簡釋:
「而命其子」;喻佛複於菩薩大眾中說明:父子相會,付與家業。
二萬億佛所受化之人,大機熟,十方雲集。

  在這當中,交待的就是要傳法,「而命其子」,譬喻「佛複於菩薩大眾中說明:父子相會,付與家業」。這就是又譬喻,就如世間的長者,他的家財,他將要臨終時,之前先趕緊叫大家來認識他的孩子,這也是譬喻。「佛複於菩薩大眾中來說明」,法華會上也是一樣,很多菩薩也是在場,所要說的也是同樣。「二萬億佛所受化之人」,在場有這樣多的菩薩,有這麼多,還記得嗎?菩薩八萬人,在法華會上都在聽法。

  所以說來,這麼多的菩薩,是過去,佛在二萬億佛所受化,這樣不斷,每一尊佛出世,無不都是他的修行道場。修行的道場,還是一樣與眾生緣,福緣,於眾生中取得的智慧,福慧並行,這時間是很久。經過了二萬億佛所受化的人,都是在這麼長久的時間,這樣互相的結緣,互相求法,互相…等等,十方佛都是這樣雲集都到達。這是一個很盛大的會。人間的菩薩,與過去無量劫前這二萬億佛,這樣的菩薩,全都集會於這道場上,佛陀開始要宣佈。這就是在臨終時,在人間或者是非人間,已經過去很久以前所結過緣的諸菩薩,全都會集。

經文簡釋:
「並會親族」;於法華會上,諸大菩薩雲集,喻並會親族。
*「親族」:即十方法身菩薩,及諸影響眾。

  「並會親族」,這麼大的場面,親族都來了,這是譬喻長者場面有多大,就是譬喻佛要傳法的場面就有多大。所以「於法華會上,諸大菩薩雲集」,這樣的多,過去過去無量劫所結過緣的菩薩,全都來雲集,這是譬喻「並會親族」。這麼多的菩薩,就像那位長者把所有的親族都找來。所以我們常說「法親、法親」,是法親,我們過去生,就一直有這樣的因緣,在佛法中修行的人。我們過去若無緣,無因、無緣,現在這時代,我們無法這樣會合在一起,同時來聽這法。所以我們應該要知道,這因緣都是很長久。這法親,所以我們對人人都要有這分法親的感覺。

  「親族」就是「十方法身菩薩,及諸影響眾」。十方法身菩薩,就是過去在那個場面,我們的肉眼看不到,其實遍虛空法界,無不都是十方法身的菩薩,已經已成就法,法,應萬法,所有的真理,法身的菩薩全都集會。以及「影響眾」,影響眾就是在場,如文殊、彌勒、觀音、大勢至(菩薩)全都到位,都在這場面中,很盛大的場面。

經文簡釋:
「國王大臣,剎利居士」;大乘諸法喻為國王;等覺菩薩為大臣,序品列舉的十八菩薩皆為等覺。

  「國王大臣、剎利居士」,那就是,「大乘諸法譬喻國王」,這個大乘法。法,能降伏人心,所以救世唯有佛法,能夠淨化人心。所以佛法是應萬法,真理是應萬法,所以,真諦道理,這大乘的法,常常說「一理通,萬裏徹」,唯有佛法能度化眾生,唯有佛法能淨化眾生。眾生剛強,唯有佛法能降伏剛強的眾生,所以,就像國王,他能掌握國家的大事,就如大法,大乘法,它能涵蓋一切大小乘法,全都涵蓋於大乘法中。大乘諸法,就是佛陀一生的說法,從「華嚴」道場,一直直到「涅槃」,「法華涅槃」完全會合起來,都叫做「大乘諸法」,大能含小。所以如國王。

  「等覺菩薩為大臣」,等覺菩薩,就是已經覺悟的有情人,已經大覺悟有情的人,這叫做「等覺」。他已經體會佛法,佛陀所說的法全都瞭解,而且瞭解大小乘法,應用自如,來度眾生,這種叫做「等覺菩薩」,最高…對法非常瞭解。如〈序品〉,《法華經‧序品》列舉了十八菩薩,這全部都稱為「等覺菩薩」,有十八位。在我們誦經時,菩薩的名稱,我們一一誦出來,十八位的菩薩。

*「十地菩薩」為剎利。
*「貴族」,法王種性中生故。
*「菩薩」為覺有情人,入人群中造福修慧,悲智雙運。
*「居士」:居家修行人。

  其實那是代表,有八萬菩薩,應該大家都還記得,這全都都稱「等覺菩薩」。「等覺菩薩」是「十地菩薩為剎利」,「剎利」,就是印度社會有名望的人,有名望的人,有錢的人,富有的人,印度階級除了婆羅門,就是剎帝利,剎利這種的階級。是貴族,也就是法王,「法王種姓中生故」。法王就是佛,釋迦佛就是在這種剎帝利這種種族中生,這叫做貴族,在貴族中出生,所以剎利就是貴族。

  「菩薩為覺有情人」,菩薩叫做「覺有情」。常常說過了,我們對佛法瞭解,因為瞭解佛法,所以我們願意,願意入群中去造福群,在人群中,將每個人都(當作)是一部經,我們去體會人間苦空、無常的道理,這全都是人群中得。這種的菩薩就是覺有情人。入人群中去造福修慧,這樣的人就是稱為「剎帝利」,就是剎利,就是貴族。在這大長者的範圍中,就是貴族,就是人生命中的貴人,這都是覺有情人。在人群中修福、修慧的人,造福修慧的人,這都是覺有情人, 這全都是貴族。「居士」,就是居家修行的人。

經文簡釋:
「皆悉已集」;一切漸頓諸經,當機益物,部部不同,名之為國,皆言第一,各稱王;法華經會通諸經,皆入大乘,是為會集國王義。

*「般若之後,慧學方盛,定力未全,恐溺於多聞,失於正受,由於楞嚴大定,資般若大慧。」

  這些人全部都已「皆悉已集」,全都集合過來了,「一切漸頓諸經,當機益物」,所以漸教就像是「阿含時」;頓教就是「方等」、「般若」之時,就是這樣漸頓的教育,全部的經典都集在這裏,所有的真理,諸經,全都「當機益物」。這些經典都是能對人生有益。所以,「部部不同,名之為國」。這個範圍,國度,這就是每一項,一草一木無不都是能教育人。

  常常聽到臺中、或者是臺南,一些居士,他們都會說:「回來短期修行。」就會去出坡,出坡之後就會與我分享:原來一草一木無不都是法。對啊,就像在這個國的裏面,我們的範圍,一草一木無不都是法。所以每部經,名之為國,皆言第一」。第一,這都是第一,什麼經都是第一,只要你能受用,「各稱王」,都能稱「王」,只要你有辦法去度人。

  所以《法華經》「會通諸經,皆入大乘」。《法華經》能夠通諸經,所以《法華經》稱為「諸經之王」。所以說,「成佛法華」,這都是經典中這樣分,《法華經》是「諸經之王」。法華能統攝所有,所以全都會集起來,這就是要傳法。

  所以說來,我們學佛要用心,「般若」之後,智慧的教育,真的很豐富,除了智慧,要我們身體力行,入人群中行菩薩道,造福、修慧都在人間。所以我們學佛,不能忽略掉造福修慧,佛陀也是與人間(眾生相)一樣,生老病死,從老,就是臨命終時,也是趕緊要將傳法的事情,要很慎重的傳出去,所以,這場面很豐富(盛大)。

  在《法華經》,法華會上,不論是在場,或者是外(圍),所有的空間,偏虛空法界,所有的菩薩都集會而來,所以這是一個很大的場面,「並會親族,國王大臣,剎利居士」全都聚會的地方,我們就知道,佛陀悉暢演本懷的時候,是多麼的慎重,所以,我們人人要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
回頂端 向下
在線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64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2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4/10/25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4/10/25晨語簡記   2014/10/25晨語簡記 Empty周六 10月 25, 2014 10:07 p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四年十月二十五日星期六)

 

各位,修行應該就要殷勤精進,精進修道,是我們學佛的目標。佛陀一再叮嚀交代,在《佛遺教經》裏佛陀這麼說:「若能持淨戒,是則能有善法;若無善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當知,戒為第一安隱功德住處。」我們若有讀過《佛遺教經》,這段經文很重要。

 

修行的人必定要守在戒,必定要殷勤精進修道,這條道,戒、定、慧不能脫離,所以我們必定要殷勤精進,修行於道。若能夠這樣,有守戒精勤,在這條道路上才能夠「漸趣大志」。沒有放鬆,懂得殷勤精進,這條路才能夠走的好,這條路才能很平坦,這條路越走越廣,這就是我們要「漸趣大志」。意思就是說,佛陀這樣引導我們,我們於法,一定要在佛陀所教育的規戒中,身體力行,這樣佛陀循循善誘,一步一步教我們,隨順我們的根機,從小教慢慢向大教,這樣牽引我們。

 


時間

經文

大意

爾時

爾時,窮子即受教敕,領知眾物,金銀珍寶及諸庫藏,而無希取一餐之意,然其所止故在本處,下劣之心亦未能捨。

此是領解佛說摩訶般若,令諸大阿羅漢轉教菩薩,而彼等志不希求,故立此喻。

復經少時

復經少時,父知子意,漸已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

即般若後,正是說無量義經之時,教說入人群行菩薩道。

臨欲終時

臨欲終時,而命其子,并會親族、國王、大臣、剎利居士,皆悉已集,即自宣言:諸君當知, ...

如文中所說,如來不久將入涅槃,此正述說:佛世化緣將盡,需及時說法華暢演本懷時。

 

上人在信解品這段開示中,貧窮子與大富長者互動的過程,每一個轉折階段剛好就是佛陀說法的不同階段,這是從「父」的角度看。如果從「子」的角度看,剛好是轉小為大的過程,是很重要的心路歷程。不管是子的自覺或是父的覺他,都值得我們好好省思。

 


經文人物

修行狀態的譬喻

親族

「並會親族」;於法華會上,諸大菩薩雲集,喻並會親族。
「親族」:即十方法身菩薩,及諸影響眾。

國王

大乘諸法喻為國王。

大臣

等覺菩薩為大臣,序品列舉的十八菩薩皆為等覺。

剎利

「十地菩薩」為剎利。

「貴族」,法王種性中生故。

「菩薩」為覺有情人,入人群中造福修慧,悲智雙運。

居士

「居士」:居家修行人。

 

菩薩摩訶薩八萬人。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皆得陀羅尼樂說辯才。轉不退轉法輪。供養無量百千諸佛。於諸佛所殖眾德本。常為諸佛之所稱歎。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達大智到於彼岸。名稱普聞無量世界。能度無數百千眾生。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常精進菩薩。不休息菩薩。寶掌菩薩。藥王菩薩。勇施菩薩。寶月菩薩。月光菩薩。滿月菩薩。大力菩薩。無量力菩薩。越三界菩薩。跋陀婆羅菩薩。彌勒菩薩。寶積菩薩。導師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八萬人俱。

 

這些都是等覺菩薩,是大臣,第51位階。第52位階,妙覺就成佛了。

 


位階

狀態

第1-第10

十信

第11-第20

十住

第21-第30

十行

第31-第40

十回向

第41-第50

十地菩薩

第51

等覺菩薩

第52

妙覺成佛

 


初地(歡喜地)

佈施波羅密

二地(離垢地)

持戒波羅密

三地(發光地)

忍辱波羅密

四地(焰慧地)

精進波羅密

五地(難勝地)

靜慮波羅密

六地(現前地)

般若波羅密

七地(遠行地)

方便波羅密

八地(不動地)

願波羅密

九地(善慧地)

力波羅密

十地(法雲地)

智波羅密

 

上人今天這樣開示,對於等覺菩薩與十地菩薩的區別更清楚了,也覺得修行家族很熱鬧,過程很有趣,讓我們一起勤修精進。

 

(高明智 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64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2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4/10/25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4/10/25晨語簡記   2014/10/25晨語簡記 Empty周日 10月 26, 2014 8:13 am

補充心得(接續上一篇)

 

所以佛陀在臨終時,這個大事,一大事,就是法要傳下去。這一大事,是多麼的慎重啊!所以這就是表達,在述說「佛世化緣將盡」。佛陀的時代也已經….要來教化眾生的時間也差不多了,與世間的緣,這世的緣將盡了,所以要趕緊及時說《法華經》,來暢演本懷,因為他的心中還有心事還沒有說出來。他的心事是就是讓人人瞭解;人人本具佛性,人人走過來這條路,慢慢帶,從人間路一直走到菩提道,從菩提道就要回歸我們的真如本性;回歸真如的本性,要走的路,很重要的就是菩薩道。就是佛陀的本懷,最後要向大家宣告,你若沒有走過這條路,沒辦法回歸到你的真如本性,沒辦法真真正正我們的心與天體宇宙合一。所以這就是佛陀要及時說《法華經》,暢演本懷,這就是佛陀的用心。

 

人間路→菩提道→真如本性→菩薩道


     

 

這些人全部都已「皆悉已集」,全都集合過來了,「一切漸頓諸經,當機益物」,所以漸教就像是「阿含時」;頓教就是「方等」、「般若」之時,就是這樣漸頓的教育,全部的經典都集在這裏,所有的真理,諸經,全都「當機益物」。這些經典都是能對人生有益。所以,「部部不同,名之為國」。這個範圍,國度,這就是每一項,一草一木無不都是能教育人。

 

何謂頓教?何謂漸教?有何差別?

(如本法師回答)

如來(梵語tathagata)演說佛法,觀機逗教,眾生跟機深厚者,智慧利器,皆以頓教法門以開導眾生,令機緣成熟的眾生契入甚深法義,乃至證悟無上菩提;若眾生根機淺薄,愚昧無知者,如來有無量權巧方便,因實設權接引眾生,普令眾生成熟善根,逐漸步入菩提(梵語bodhi)

 

所謂頓教者,又作大乘頓教,乃不立言句,只辨真性,不設斷惑證理之階位,為頓修頓悟之教。不依次第,快速到達覺悟之教法,稱為頓教。

法華經云:「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

 

所謂漸教者,以說法之內容而分,長時間修行而候到達悟境之教法,稱為漸教。或循序漸進到證果之教法稱為漸教。或自淺顯內容次第講說進入深奧內容者,則稱為漸教。

法華經云:「更以異方便,助顯地一義(梵語paramartha-satya)。」

 

由以上所顯示,即可明白頓教所得,漸教成熟方有頓教可成,離漸教無別頓教可得,畢竟,由漸而頓故。

 

此外,我國禪宗南北二系於證悟過程之旨趣互異,南方慧能系主張速疾直入突極之悟,世稱「南頓」;北方神秀系則強調依序漸進之悟,世稱「北漸」,此即禪宗之頓漸二教。

 

法門正確,修行久了,功夫成熟,因果圓滿,說是頓教;剛發心修行,根機尚淺,善根未熟,說是漸教,只是因(梵語hetu)與果(梵語phala)的差距問題,時間長短問題,法門問題,差別何在乎!

 

高明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2014/10/25晨語簡記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