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6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安住心所俱得明了
遍修諸行皆無留礙
默契妙理行與佛同
誠意感通成如來種
瞭解嗎?人人既是修行,我們就要安心。安在哪裡呢?安住在心所。這個心所,是佛,如來所緣,智慧所照的境界,如來智慧所緣、所照的境界,這是多麼清明的境界啊!學佛,就是需要把我們所有的無明煩惱完全去除,與佛心,佛的心境所緣的境界一樣。我們若能夠這樣,一切境界不就很明朗清楚,沒有一點的污染,入我們的心來煩惱嗎?我們學佛是不是有辦法做得到呢?跟大家說,肯定做得到,只要我們用心,只要我們有信解,信解佛的教法。雖然延伸來到現在,兩千多年,佛法是亙千古而不變,不變才是真實的道理。所以真理不變,哪怕是兩千多年前,哪怕兩千多年後的幾萬億年,都是同樣的道理。只要我們的心,信解明朗,自然就能體會這種心境清淨,智慧所緣,俱得明了的境界。只要煩惱去除,無明去除,塵沙惑去除,這樣都沒有染著,煩惱就清了,心境就明了。煩惱沒有了,就大圓鏡智現前。
所以「遍修諸行,皆無留礙」,我們若能夠一分一分的煩惱去除,我們要好好修行,「一理明,萬法清」,就能夠很清楚,一心應萬法,佛陀教育我們,我們是要行菩薩道,菩提大直道,我們要行,就是菩薩道,入人群中,應眾生根機,應眾生所需要,眾生苦難,生活中的苦難,現實中的苦難,心境的苦難,無明的苦難,很多啊!我們都可以從人群中,普遍修行。眾生就是我們的道場,人群,就是我們的菩提道,所以我們行菩薩道,發菩薩心入人群中,應無量眾生機來修行,這樣就完全沒有留難,就沒有障礙,只要我們的心,一切唯心,這是一切諸佛所共同的心所、心境,就要先經歷過在人群中,修福得慧,這是我們要用心力行,自然在人群中、在佛法中,一方面上求佛道,一方面下化眾生。
佛法不斷要聽入心來,身體要力行在人群中,從人群中見苦知福,看眾生的無明,啟發我們的智慧,這樣來默契,眾生怎麼會這樣,明明道理就是這樣,你為何要這麼煩惱?世間一切都是幻化無常,你為何要這樣執著呢?而我們怎樣能看清別人的煩惱,看別人的執著?道理我們瞭解,幻化無常,我們可以了解幻化無常,就是從「上求佛道」來。我們「默契妙理」,我們能上求,聽了法,我們瞭解了,所以我們就要「下化眾生」。佛心為己心,眾生的心境,緣天下眾生,這種智慧明朗,天下境界,眾生的心態,佛陀明明了了,我們就是要跟著佛陀這樣的修行。佛陀的一大事因緣,不就是要好好修行,覺悟之後同樣走入人群,要來教化眾生。所以「行與佛同」,我們的心要與佛理默契,我們的行為要與佛相同,入人群中。
我們要用誠意,「誠意感通」,我們的心若有誠意,誠意來信解,我們就能體會佛陀,佛心、己心,三無差別,這都是在一念心,不管我們現在的眾生心,或者是已覺悟的佛心,同樣是一念心,只要我們用誠意來聞法,自然感應道交,佛心、眾生心,因為誠意能夠感應,所以叫做佛心己心,這就是「誠意感通」。「成如來種」。佛陀那一切智,自然智,一切種智,自然我們心中的如來種,就是真如,我們的真如本性,開始我們就可以慢慢啟發,這就是我們要好好安住心,這念心就是與佛心同,知慧的境界,這就是如來種。期待我們眾生,與如來這個見,見解、心境能相通。學佛,最重要就是學得體
經文:「臨欲終時,而命其子,並會親族,國王大臣,剎利居士,皆悉已集。」
這是我們昨天說過的,那位長者,孩子已經帶進來了,父子相會了,開始父親也覺得年紀大了,還剩下來的時日也不長了,趕緊要將孩子介紹給親族,或者是國王大臣,或者是剎利居士,為大家介紹,讓大家可以認識他的孩子,因為未來的家業就是要傳給孩子,這是我們昨天說的。
其實,佛陀的用心,他,為了眾生,不捨眾生,覺悟之後還是回入人群中,就像他不只是今生此世,還是無量劫,無量生世,都是同樣不斷和眾生緣未了,生生世世一直度,還沒完。因為娑婆世界眾生,這個時刻,這個時代就是釋迦牟尼佛,所以我們說「三界導師」、「四生慈父」,也是娑婆的教主,是釋迦牟尼佛,所以在這個世代,還是佛陀所要關懷的時代,要關懷到什麼時候?就是要到彌勒(菩薩)成佛,這就是他的責任,還要多久?很長久,還要五十七億六千萬年間,還很長,時間很長。所以,這時間,佛陀在人間,他這輩子才八十年而已,人間時間八十年,何其短啊!與「劫」相比,就好像在恆河中的一粒沙,非常的微小,非常的短暫。成佛以來,兩千多年,同樣生生世世都是隨眾生入娑婆,這是佛陀的慈悲,每一生世都一樣,法要有個交代,佛法一定要不斷流傳下去,生生世世接法,生生世世流傳法,這就是佛陀傳承佛法。下面再說:
經文:「即自宣言:諸君當知,此是我子,我之所生,於某城中,捨吾逃走,竛竮辛苦,五十餘年。」
經文簡釋:
「即自宣言,諸君當知,此是我子,我之所生」;佛陀慈愍愛重,誠表三界導師,父子情懷實從我學。
*彼本是佛子,故云:「此是我子」。
*生我法中,從我法得解,故云:「我之所生」。
前面已經(會)集了很多親族,國王大臣、剎利居士,全都來了,在大眾中,這位長者就開始向大家宣告,就說:「諸君當知」,大家要知道,向你們介紹,這位就是我的孩子,是我親生的孩子,他小的時候,在某地方離開我了,逃離家庭,這個時間很辛苦,經過了五十多年了,找出了孩子小時候懵懂無知,迷失了方向,逃離家庭,迷失方向,不懂得回來,時間經過很久,受盡了很多的辛苦,所以現在向大家宣布,「我的孩子就是這樣,很辛苦走過來的路。」這就是佛陀的「慈愍愛重」,佛陀的慈悲愍念眾生,那一分愛真的很厚,不只是像世間的父親,孩子年紀小,出去了,時間經過那麼久,孩子應該也不認得了,從小經過這樣久的時間。卻是出世慈父已經覺悟之後,我們的慈父,他的悲心,悲愍愛重,他的任務就是所有的眾生,就如他的一個孩子,那分疼愛眾生,就是他的孩子,這個孩子,他一定要找回來,不論時間多久,他還是孩子跑出去了,他就跟著孩子,這樣到處找孩子。
表達出了誠意,在三界中隨著眾生,他來來回回在三界,在六道,在四生,他就是這樣尋尋覓覓,無不都是找孩子。找孩子的過程也是很辛苦,這是表示出三界導師,那分教育眾生的責任,表示父親的情懷;父親與孩子的關係,導師教育的責任,這種亦師亦父,真的是「慈愍愛重」,亦師亦父這種的情懷。「實從我學」,表達這個孩子,這些眾生,佛陀表示這些眾生,他的法實在是從我這裡學來的,他在我的法中。佛陀是三界導師,在三界內,佛陀他所有的法,就是要佛陀來傳,佛陀來教育,這個時期完全是佛,他認為是他的責任,也是他的孩子。所以說「實從我學」。看,這些人都在我的法中,不論多少時間,無始劫以來,所結緣過的人,我現在成佛,我應該要負起這個責任。所以說「此是我子」,因為他是在我的法脈中所受的法,所以,這些就像我的孩子一樣。「生我法中」,是生在我的法中。
所以,我們人人的過去生,同樣與佛結過緣,也同樣接受過佛的教育,我們一直都是在釋迦牟尼佛法中,緣還未盡,這輩子我們再來接受佛的教育,與佛同世的弟子已經很深的感受,也已經得佛授記了。結束了嗎?還沒有。還有未度的,還有當度、未度的,還要不斷延續下來,兩千多年後的現在,我們還是生在釋迦牟尼佛教化的法中。所以「生我法中,從我法得解」。我們一直都是從釋迦牟尼佛,我們一直都是「如是我聞」,二千多年前,佛陀所說的法,沿用到現在,所以我們還是在釋迦佛的法中,我們能得到佛法入心,能體解大道,也是佛。我們「皈依佛,體解大道」,我們人人「要發無上心」,這樣才是真正能夠感應道交。我們現在還是在釋迦牟尼佛法中,得法,了解,所以這樣稱為「我之所生」,我們所得到的是佛的法脈,佛法讓我們瞭解人間道理。接下來再說:
經文簡釋:
「於某城中」:不能指明何時何處,總指過去無量劫,所教化大乘之長時,處地,故云:「於某城中」。
「於某城中」,意思是我們無法說他是在某某地方。因為不能指明,何時、何處、何地,無法去指明,這就是表示,這時間的經過很長,過去有無量劫,無量劫的時間,也有無量劫所教化的眾生。所以在過去無量劫所教化大乘,那個大乘法,我們過去,已經很久以來,不知道什麼時候,什麼處所,就是生生世世在接受佛陀的教育,我們沒辦法說出哪一個時代,沒辦法說出了哪一個地方,所以在這無量劫所教化的大乘法,很長的時間。佛陀從開始以來無不都是同一個目標,就是教我們行菩薩道,教我們回歸如來清淨本性,這就是佛陀生生世世來人間,隨著眾生的業力,生在什麼樣的時代,什麼樣的世界,佛陀就是契而不捨,這樣一直跟著我們輪轉。一個目標,只是為了要教化我們能得到大乘法。因為時間短暫,有的人得到佛法,光是聽到來不及瞭解,人生就結束了;或者是聽到了,一知半解,還沒有真正體會,就又是心不定,又脫離了佛法,也說不定。
所以說起來,所結的緣,所結的眾生緣很多,有的人已成熟,有的人還未成熟,未成熟的,佛陀就要不斷隨處、隨時來教化。所以因為這樣,沒辦法去說是在某一個城中,因為時間很長。雖然世間壽命短,但是佛陀是生生世世,而我們也是生生世世,只是佛法,我們入心,有沒有成熟?有成熟就已經得度了,現在也在度化眾生;若還未成熟,有這個緣再繼續接受佛法,再洗鍊我們的身心。那麼時間真的是很長,這輩子是在這裡,來世不知是在哪裡?這輩子是在人間,下輩子來,是不是在畜生道呢?我們也不知道。所以何處、何地,沒有辦法說,總是有結了這分緣,佛陀還是用心教化,希望我們能夠發大心、立大願,法是一樣的,生生世世,還一樣在「如是我聞」,釋迦牟尼佛的法中,所以何時、何處、何地,無法標示出,因為我們生生世世。
*「又是」:彼等於某時,忽然起念,退大為小,各有某種不同因緣,業趣故云:某城。
又是,「彼等於某時」,再說這些人,這些眾生於某時,「忽然起念」,既然就是這樣教,在佛法中,這樣教,但是,在佛的弟子中也有,不知道什麼時候忽然間起念。本來教育大乘法,在接受,也在學,但是在什麼樣的因緣,忽然間起一念,那就是退大為小。好不容易教育到願意發大心,但是,什麼樣的環境,讓他忽然間大心退為小乘。還記得說(過),舍利弗本來發大心要行菩薩道,有一生世就是在布施,為眾生願意捨身布施。錢財都布施了,剩下這身體也願意布施,卻是天人的考驗說:「我需要眼睛,我的媽媽生病了,醫生說需要眼睛來合藥。」他這樣起一念:「好啊,感恩你,我正想將我的身體布施出去,你只是要眼睛而已,簡單。」他就趕緊把眼睛拿出來,拿出右眼的眼珠來,這位年輕人就說:「不對呀,醫生說要用左邊的眼珠。」「怎不早說,怪我太急,右眼既然拿出來,沒用了,我就再給你左眼。」左邊的眼珠拿出來,年輕人接過去,他故意,好像拿過來聞,「恩,怎麼腥味這麼重?我母親要的,應該是修行人清淨的眼睛,你的(眼睛)這麼腥。」他故意就把他丟在地上,故意用腳去踩那眼睛,讓他聽得到,眼睛看不到,但是感覺得到。這樣舍利弗就從那時起,那生那世開始「退大為小」。這是舉一個例。連舍利弗「智慧第一」,忽然間在某生世既然發大心了,受這個境界(影響),他就「退大為小」了。
類似這樣的眾生,佛陀的教育,這樣「退大為小」,不知道有多少人?所以我們浮浮沈沈,有時候聞法歡喜,發心,遇到什麼樣的環境,就又退失道心,又沈淪下去。就是因為這樣,種種的障礙,所以這條菩提道無法暢通。所以「各有某種不同因緣」,眾生都有種種不同的因緣,接受了佛法,又是在退失大心。這個業,因為這個業,所以由我們的業這樣在流轉在某城。流轉到哪裡去呢?是人間,或者是天堂,或者是地獄、餓鬼、畜生道?所去的地方,有多少地方。佛陀也曾到地獄,與地獄的眾受苦難,也曾去過畜生道,在畜生道中度眾生,所以說來,某處,無法說的地方很多,因為時間長。
經文簡釋:
「捨吾逃走」,我昔曾教化彼等發大心,修菩薩道,彼忽退轉。
*失大乘心,墮於生死,流浪五趣。
所以「捨吾逃走」。這個孩子小時候,在某個地方,就這樣「捨我」就出去了,迷了,就這樣迷失了,不知道回來。這是譬喻「我昔曾教化,彼等發大心」。表達了佛陀,「過去我已經有教導他們發大心」,就是孩子還沒有逃跑出去之前,有這樣的教育,只是因一時糊塗,這個孩子就跑出去;但還沒出去之前,還是教導他們要發大心,修菩薩道,但是忽然他退轉。佛陀也說了無奈。「過去我就是這樣教,這樣教,教他們要發大心,行菩薩道,只是他忽然間….」,所說的「彼」,應該是說我們大家,在那裡是指那個孩子,其實那孩子就是代表所有的眾生。所以這些眾生,佛陀經過了無數次長久的時間,這樣在教育,就是希望他能夠行菩薩道。但是他忽然間退轉了,「失大乘心,墮於生死,流浪五趣」。這個心,道心一失,真的,我們就迷失了。
經文簡釋:「竛竮辛苦,五十餘年」
*「竛竮」:行不正備經六趣,故云五十餘年。謂孤苦零丁,獨來獨往。
*唯業隨身,不由自己。輪迴六道,恩愛夫妻、父子至親不能代受。
「竛竮辛苦,五十餘年」,「竛竮辛苦」就是一念心,這念心一偏差,差毫釐,失千里,行不正當,這念心起,所走的路偏,行不正,這叫做「竛竮」。行不正,他就要墮落六道。因為一念偏差,所以惹來很多煩惱無明,所造作的業,善惡業,就經過六趣。「六趣」就是「五道」中多一個阿修羅道。所以天、人、修羅、地獄、餓鬼、畜生,這樣叫做「六趣」。我們明明原來在富有的家中,就是那無明,忽然間跑出去;明明我們有如來清淨本性,卻是我們一念無明,所以一轉,就到六趣去受很多苦,所以叫做「五道」。因為阿修羅是普遍在「五道」裡面,所以叫做「五十餘年」。經過了五道,加上了每一道都有阿修羅道。阿修羅就是愛發脾氣,天人有阿修羅,所以阿修羅與天人戰,這也是他有天福,但是他沒有天德,所以這叫做阿修羅。來人間的人,有的人脾氣很不好,財大氣粗,有人間的福,卻沒有人間的德,也是有,這都叫做「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道中,都有阿修羅,所以叫做「餘」,「五十餘年」,阿修羅普遍於五道裡面。
所以說「孤苦伶仃,獨來獨往,唯業隨身」。所以說來,來去都是我們自己,可以說就是「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在五道之中,我們真的是獨來獨往,「萬般帶不去」,讓你說在人間有多少的家業,有多少的家族,到了最後那一天,家業你也帶不走,再怎麼樣愛的人,也沒辦法代替你,也沒辦法來幫助你。這都是隨業,業隨身,不由自己。我要去哪裡,我自己也不知道,到了最後那一天,將要離開人間時,再接下來我到底要去哪裡?我不知道。因為是隨業,業隨身,由不得自己。要去哪裡?六道,輪迴六道。
我們若在人間,看,恩愛的夫妻,父子至親,都不能代受,有的父母看到孩子,「唉唷,怎麼這樣,發燒了,一直在哭。」「到底孩子,你是哪裡不舒服?你是哪裡不舒適?到底是肚子痛?還是頭痛?手腳痛?到底是怎樣了?」有的母親,「我若能夠替他痛」;父親說:「我若能夠替他病。」這可能嗎?不可能!所以來到人間,所受的業,各人的業,那怕最恩愛的夫妻,哪怕最孝順的孩子,都一樣,沒辦法代替我們身心的苦難。甚至到達最後,都沒有人會跟我們去。所以「唯業隨身」。所以說起來,學佛,我們應該用心去體會,體會很多,學法人間。我們在人間若沒有好好把握,因為在人間才真正有法可修。佛陀他還沒未成佛,尚未現相人間,成佛以前,沒佛出世,有一段時間很長,很長的時間,佛法斷了,那時候都是印度九十六種的外道教,這道理不正確,所以那段時間很長。
但是那段時間的過去,佛陀生生世世還是一樣在修菩薩道,同樣隨佛教這樣在修行過程。一直到因緣成熟,在印度的因緣,在皇宮,是他的依報,所以他這個緣,依在皇宮這一對父母來出生,開始就展開了釋迦牟尼佛為這三界要負責任,負起了導師的責任。他的悲心,慈愍的心,那種慈心愛重,對眾生,六道眾生視為一子,這種慈悲等觀,很平等的觀念。因為他在皇宮裡面,看到印度這種不平等的階級,所以啟發他的心。眾生應該平等,修行的過程受盡了很多的苦行,但是最後道心堅定,成佛了。這種心與天體合一的大覺悟之後,也是眾生平等,因為眾生皆有如來智性,他從不平等中的年輕時代,看到這種的人群不平等,就是希望人人能平等,覺悟之後,真理,原來就是平等,就是佛的心與眾生的心沒有差別。
「奇哉!奇哉!眾生皆具如來智性」。眾生人人平等,這就是佛陀開始要向大家說,我們要回歸我們的本性,但是經過的路,同樣,要與他一樣,要有這樣的耐心,精進心,忍辱行,不斷要這樣步步走過來,最後總是要入菩薩道,自覺覺他,才能夠覺性圓滿。所以佛陀生生世世為眾生說法,最後就是要我們人人行菩薩道。不只是釋迦佛,是佛佛道同,所以行菩薩道是何其重要啊!我們應該要用心,我們要安住在心所,是佛智慧所緣的境界,我們應該也要有這樣,以佛心為己心,這種清淨心境來照耀一切眾生,帶給眾生光明,所以我們人人有責,要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