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4/10/28晨語簡記

向下 
3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99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4/10/28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2014/10/28晨語簡記   2014/10/28晨語簡記 Empty周二 10月 28, 2014 4:26 pm

20141028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因信心既立,能住佛地,
因發起大心,趣入妙道,
以真方便法,起信之用,
得圓成妙心,一切皆治。

  信,「因信心既立,能住佛地」,我們一念心起,清淨心,大圓鏡智能照大地山河明了,這都是我們應該要學的,只要我們信心堅定,我們人人本具佛性,人人心中都有一面清淨的鏡子,這面鏡子又圓、又清、又大,與佛同等,一樣,智慧涵蓋一切,而這智慧涵蓋一切,是來自於我們發起大心。我們既然修行、學佛,一直相信佛向我們開示,告訴我們,人人有與佛同等的智慧,與佛同等的覺性,我們既相信,我們有一片清淨的佛地。相信,我們必定就要發大心,發起大心來,就要趣入妙道。「大心」就是自覺,我們要自覺,我們就要身體力行,好好用功。「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我們相信佛的話,我們要入人群中,聽,聽眾生所見聞,感觸的聲音。

  就像我們常常聽從國外回來的會務報告,聽他們僑居地那個地方的文化,那地方人的生活習慣,那裡的人是富或是貧,富有的人生活形態,貧困的人生活的苦難,我們聽了,有時候他們也會將影像帶回來讓我們看。是啊!貧窮的人,那種生活全球一統,全球苦難人都是一樣的生活,住的是破爛的房屋,抬頭看天星,下雨時是雨進家中,冬天牆壁無法擋風,裡面的東西都是黑,骯髒,又破又爛,這就是貧窮的生活,家庭的困難,任何一個國家,貧困的人差不多家庭都是這樣。

  所以說,春天來了,春天,台灣的春天與日本春天相同或不相同?跟你們說,台灣春天是這樣的氣候,台灣春天的氣氛,草木繁榮;日本的春天呢?他說:「我若沒去看,我也不相信日本的春天與台灣春天是一樣草木茂盛,就要到日本看了才要相信。」去美國呢?美國的春天是不是與台灣及日本一樣?「我沒到美國,我就不相信美國的春天也是這樣。」四季,凡是南北半球分開,都是一樣,北半球就是這樣,南半球就是這樣,春夏秋冬,雖然天下有分,但是它有南北半球的分別。在北半球的,我們就知道這是春天,春天,這地方是夏天,這裡是熱的,我們若要向他說:南半球那邊已經冬天了,那地方冬天了,我們會不相信,不相信說,我們這邊這樣熱,那邊怎會下雪?怎會是冬天?但是我們要清楚,道理就是這樣,氣候就是隨著地球與太陽在輪轉,自轉、公轉,因這樣有分四季,冬、夏不同,天文地理我們要清楚,清楚了,就要相信有這樣的環境。

  所以說,道理我們若能清楚,自然我們瞭解,那就是「趣入妙道」。人人群中去也是一樣,知道苦難的人就是這樣的苦,台灣說貧窮的苦難人,看看台灣,我們若聽外地(慈濟人)回來報告,我們就知道那裡的苦難。知道富有人家的生活,說到台灣如何的富有,我們就瞭解在那地方,富有人家生活的奢侈、享受等等,這我們應該都能清楚。所以說,入人群中,貧窮苦難人需要人間菩薩,心理煩惱多的人需要人間佛菩薩。佛陀期待我們傳法給眾生,傳給眾生,眾生所需要的,物質所需,心靈所需,所以我們要去付出。這就是「發起大心,趣入妙道」。很微妙的道理,普天之下很多有形、無形,無不都是法身,有情、無情無不都是啟發我們的心入道;只要我們發大心,我們的心印證在任何一境界,就是真正微妙的道理,這就是大乘心,我們要發起這念心。

  「以真方便法」,我們用真心,用我們清淨本性,我們既體會到了,瞭解佛陀用盡了種種方法,來引導我們走這條路,從人間路走進了菩提道,我們應該瞭解了。佛陀既然用這樣的方便法來度我們,我們也應該學佛,學佛這樣的方便法,我們入人群中,我們自己相信,也讓人群能相信,我們度眾生,將他的苦難,我們就是要讓他們作依靠,是諸眾生所依止,是諸眾生所安樂處,是諸眾生樂處、安穩處,這就是我們為眾生付出,要讓眾生依靠,就是啟發他們的信心。當他們在驚慌失措時,我們就給她依靠,這叫做無畏施,當他們很急難需要,我們就付出物質,這叫做財施。財施、無畏施,我們還要法施。「苦既拔已,復為說法」。安心,不用怕,開始慢慢為他說道理。所以要用真誠的心,啟動我們方便的法,不只是我們相信,我們很相信,我們用這個法,應用方便,這就是「起信之用」。我們要從信心開始,信心既立了,我們的心住在佛地,我們要相信佛所教法。所以我們要發大心,趣入眾生道中去,去啟發眾生的心,當然用方便法。佛是這樣的方便教育我們,我們也要對佛陀這種方便教育來引導眾生。

  所以,若能這樣,「得圓成妙心」。我們一定要在人群中去付出,去度眾生,這樣我們才能真真正正得到圓,大圓境界,這種微妙心境能浮現在我們的心,這就是真如本性。這「一切皆治」,要治什麼?治我們的煩惱,入人群中,我們常常在想,「我煩惱很多啊!」一直認為,世間是我最多煩惱。但是你聽,聽其他的人,他的人生,他的煩惱,那是真實的煩惱,實在是很多啊!看別人在煩惱,我們的煩惱算什麼呢?見苦知福。以為自己最苦,別人的苦,比我們的苦更多。所以你若沒入人群,沒去做比較,其實我們無法去體會。所以佛陀教我們要入人群中,用這面清淨的鏡子來照見大地一切眾生的生態,我們去體會,這些生態入我們的心來,我們能真正體會這種大圓鏡智,那種心境的微妙,我們所有的煩惱完全去除了,總而言之,信心,信解佛陀的教法,身體力行,我們要用功。前面我們已說過了這段文

經文:「其本字某,我名某甲,昔在本城,懷憂推覓。」

  一直在找,找孩子,找到了,用種種、種種的方法,慢慢誘引、接近他,慢慢讓他進來了。能談心了,將這心與他接近,很貼心,才開始認為義子,才又開始說出了,他小時候也是在這家庭,這樣逃出去。父親的用心,隨著孩子這樣在找,孩子在外面受了這麼多的苦難,父親還是隨著孩子走過的路,一直尋尋覓覓。總是現在找到了,也已經談心了,這個心已經靠近了,從義子變成了親生子,從親生子,這段隔離的因緣,向這些家族,國王、大臣、剎利、居士等等介紹,「我這個孩子,我找到是多麼不容易!其實是我的親生子,我這樣這樣將他找回來,他的名字某甲。」

  我們昨天就解釋過了,其實,我們的生死在五道四生中。所以前面的文,稱為「五十餘年」,就是在「五道」中,還有「四生」,及「阿修羅」,就是在這個人間或者是在其它的道,他就是這樣,生生世世長久的時間,無法說出是什麼時間,無法說出在哪一道裡,所以無法說出他的名字。到底哪一世當人時?或者是哪一世做牛、馬、羊、狗?不知道,就是唯有佛知,但是指出那一道的生態,無法指出,只好用「某」,「其本字某,我名某甲」。其實,佛陀隨著眾生,這樣流轉五道,佛陀也是一樣,跟著眾生在五道中。佛度眾生的時間也很長,不管時間、地點等等,也是沒辦法去說是哪一生,那一世,所以「我名某甲」。「昔在本城」,「本城」就是從過去以來,還是本地風光,本覺。「本城」就是(譬喻)本覺,還是人人本具,佛陀也是,眾生也是,人人都有一個本覺,人人本具佛性。但是尋尋覓覓,「懷憂」,佛陀的本懷就是懷念眾生,所以他無央數劫以來,這樣在「推覓」,到底從那一道眾生,與他有緣,他就應化到哪一道去,去度有緣的眾生。這是前面,下面的文再說

經文:「忽於此間遇會得之,此實我子,我實其父,今我所有,一切財物,皆是子有,先所出內,是子所知。」

經文簡釋:
「忽於此間遇會得之」;始於今日法華會上,不定種性根機成熟,感應道交,久受大化,令得成就,故云:忽於此間遇會得之。

  開始跟大家說了,現在已經在「此間」,「此間」,那就是今日法華會上。佛陀從「華嚴」覺悟,心靈,華嚴的世界,那一分世界的微妙,但是考慮眾生無法(領悟),經過「阿含」、「方等」、「般若」,再來到「法華」時,這是回歸到人人本具佛性。佛陀就是要跟我們說,這時大家應該要信解,大家應該要相信,應該要體會瞭解。所以「忽於此間」,就是在這地方,「遇會得之」,在法華會上。

  「不定種性根機成熟,感應道交」。就是「不定」,因為在法華會上,根性還沒有很整齊,不過佛陀化緣將盡了。前面再前面的文,「臨命終時」,老了,又沒多久了,所以不得不在這個時候,儘管人人根性,根機是否已成熟了呢?還不一定。「不定種性,根機成熟」,是否都定下來?還沒有,不過因緣已成熟。雖然根機還沒很整齊,在法華會上「不定種性」,還沒定下來,但是這因緣根機成熟。根機不成熟的人,於〈序品〉就五千人退席,但是留下來的,已經就是根機成熟,雖然種性還未定,不過因緣,根機成熟。

  在這地方應該是「感應道交」,這些人「久受大化,令得成就」。因為既然沒退席,留下來的這些人,這些人都是已經很久了。佛現相成佛也已有四十多年了,何況過去因緣無央數劫,那因緣不斷,不斷在教化,雖然根機都還沒有很成熟,一直來到現在,釋迦佛現相成佛,這個時刻開始,佛陀就是眾生導師,四生慈父。所以這些都是佛陀的心懷,想要將成佛之道讓大家瞭解,所以「久受大化」。從過去生的過去生,到今生四十多年間,這都算是久了。「久受大化」,就是希望人人能瞭解,瞭解我們本具佛性,這是在《法華經》的任務。因為佛教化應機,這時間差不多將要盡了。所以「忽於此間,遇會得之」,現在已經在法華會上,大家因緣成熟,應該要講《法華》的時刻了。

經文簡釋:
「此實我子,我實其父」﹔此正顯示父子相會。昔曾以大乘法而教化之,故云:此實我子,我實其父。
父有傳付家業之義,子有承受之職志,乃能佛種不斷。故云:我實其父。

  所以「此實我子,我實其父」,這些都是我的孩子,我也實在也是他們的父親,就是親生的,這就是法脈相傳。久久以前,一直到今生此世,就是一直這樣傳法,結這法緣,一直到現在,所以法脈相傳,就是顯示出了,世間的父子相會的意思是一樣的,就像孩子出去了,父親為了要傳血統,他要把家業傳給孩子,要隨著孩子,去找孩子的行蹤,這是一種譬喻。「昔曾以大乘法而教化之」,就是譬喻佛陀「昔」,就是很長久很長久以前,無央數劫以前就已經用大乘法,一直到今生此世,佛陀的心懷,也是要人人回歸本性,發現自己心地的真如,這是佛陀的心懷。所以「昔」,從過去生的過去生,一直到今生以來,都是這個心,希望用大乘法來教化。所以說「此實我子,我實其父」。

  父欲傳子,父有傳付家業的義務。因為這是世俗人, 人家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就是要傳宗接代。所以要傳宗接代,家業就是這樣傳下去,這是世俗人是這樣。若是孩子,「子有承受之職志」,要有這樣的意志,父親有這麼大的家業,孩子應該受父親一直栽培,也期盼「望子成龍,能夠來接我的家業」,世間的父親是如此。佛,也是如此,佛也為了「佛種不斷」,所以佛就是要傳法給眾生。眾生如佛一子,所以佛陀也要傳,為了「佛種不斷」。而我們是佛子,我們也應該要承受,接受這樣的職志,我們要有這樣的使命感,我們要發這種的大志願心,來接受佛陀的法種。法種,就是法脈,這個種子不要讓它斷了。所以說 「我實其父」,因為我應該要傳這個法脈種子下去。

經文簡釋:
「今我所有一切財物,皆是子有」;是正付與家業,一切財物,喻大乘教法,亦即說明六度萬行之法門。

  所以說,「我今所有一切財務,皆是子有」。我現在所有一切的財物,都是孩子所有的,就像父親傳給孩子責任,除了家財傳給他,責任也傳給孩子。意思是說,父親「付與家業,一切財物」。譬喻大乘的教法,佛陀要傳,傳出去的就是大乘教法。雖然四十二年間,從「阿含」到「般若」,四十二年間,雖然從小乘一直慢慢到大小乘,一直到「般若」一切皆空,清淨了心地,現在接近「妙有」的境界,人人都能成佛。成佛的方法,就是要入群。所以「大乘教法,亦即說明六度萬行的法門」,最重要的就是要傳六度萬行的法門。

  「六度萬行」要度什麼?就是度眾生;不只是度眾生,自己也要度。所以說要付出、要布施,你要付出、要布施,你自己就要守持自己的戒律,才不會入人群中,受眾生的煩惱所感染。所以我們要布施、我們要持戒。但是,在人群中,難免眾生剛強難調伏,我們就要忍。所以,布施、持戒、忍辱。眾生這樣剛強,我們在忍辱。是不是就這樣停止下來?我要忍,但是,我們還要再精進,你若不精進,只是忍著,讓人欺負,讓人惡言惡語,雖然不和我計較,但是我不想再付出了,這樣停止了。這樣的忍是退步。我們忍,就要忍得還能夠再精進。所以,忍辱、精進,有這樣的忍辱、有這樣的精進,我們才能禪定。禪定就是正法,我們的正定,我們的心在正方向,無偏差,所以我們才能定心。心若定下來,於六道中,或者是「四生六道」,面對著人間的阿修羅,不分是非,就是這樣的茫然,是非不分,這種紛擾的煩惱。紛紛擾擾的人間,這種我們要如何入人群中?面對這種剛強的眾生。

  但是佛陀一開始就是這樣,你若要成佛,囡入佛的境界,唯有就是要行「六度萬行」。雖然是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除了自度,堅定自己的信心,忍耐的力量要強,我們要入人群中,要用種種方法,如剛才說過了,趣入妙地,趣入妙法,這種我們用心於人群中,要進入,我們才有辦法真正去體會到。

  所以「今我所有一切財物,皆是子有」,那就是佛陀已經將所有的法,大小法都已經付託出去了,度眾生的責任也是弟子應詃要挑,要擔起來,所以說不是只提菜藍,還要再擔天下的米蘿,這就是, 不只是小乘行,為自己提菜藍,我們應該要為天下擔米蘿,這就是要為天下負起責任。

經文簡釋:
「先所出內」;喻追隨大小乘法,指廣略就經論之解釋等,以次第詮顯,謂之廣。
但護持一四句偈,此外至誠懺悔,謂之略及諸大小乘謂一可攝多,多亦含一,大可入小,小可容大。

  「先所出內」。過去的文有這樣說,這是譬喻,就是追隨大小乘法,佛陀從成道以來,大小乘法都跟我們說了,我們就是這樣追樣隨著這大小乘法,這樣受教來的。有廣、有略,有很開闊的法。比如若要說《法嚴》有「八十華嚴」、「六十華嚴」,很長啊!《法華經》有七卷的《法華經》,加上《無量義經》就是八卷。但是,光是《華嚴經》要說到那境界,推開來,有八十卷,你想,或者是六十卷,八十至六十卷,這是很廣闊。何況光是《阿含》就分四阿含,有四種的阿含部,很開闊;所以說來《般若經》也有六百多卷,就是很廣闊,若要說法,法如大海。

  所以佛陀才說一個譬喻:「阿難啊,來,我現在手指挑起來的這些沙,是多還是少?是大地的沙多,還是我手挑起來的沙多?」在指甲上面的沙。阿難就說:「佛陀啊!指甲上的沙,怎麼能跟恆河沙比,這麼多的沙來比呢?」佛就說:「法,開闊廣大,很廣、很多,要說的就如恆河沙一樣那麼多。我現在一輩子能說得法,才只有這一點點而已。時間短暫能說的法是這樣,真正的真理大法如恆河沙。」所以才說「六度萬行」。雖然佛陀為我們說「六度」法,其實眾生根機千差萬別,我們要用智慧,觀機逗教,這樣也是開闊。佛陀他用大小乘法來教育我們,所以我們應該要接受,所接受的法廣大無邊,這也是佛法。

  再者「略」,就是簡單(簡略),簡單(簡略)的法。我們若能智慧開啟,就是從經論來解釋,當然是很多,「次第詮顯,謂之廣」,經論等要如何來解釋,包含很廣,包山包海,真的是很廣。假使要簡單一點的,「但護持一四句偈」。《金剛經》裡也這樣說,一四句偈,只要大家能瞭解,法就能入心。
師公只是說「為佛教,為眾生」。做不完,天下的米蘿挑都來不及扛。總而言之,簡單的幾句話也能用很開闊。在外面,除了法以外,還有懺悔,「水懺」那時候在說,大家聽了,甚至也有懺悔,舉行了懺悔,但是大家,我向你懺悔,你向我懺悔,彼此懺悔。這不只是那個時候,我們永遠要有懺悔心,這種至誠懺悔。我們累生累劫以來,造作多麼多的業呢?現在我們所遭遇的一切,我們都要至誠懺悔。有懺悔心,才有辦法法入心,這也是「謂之略」,這就是較簡單,懺悔,要真誠的懺悔,或者是簡單的四句偈,我們瞭解了。所以這樣,這麼簡單的法,我們能身體力行。

  常常聽到「你為什麼要做得這麼辛苦?」師父說「對的事情,做就對了。」不用管這麼多,做就對了。對的事情,做就對了。對啊,若能夠這樣,雖然簡單,卻也是「一可攝多」,這個法小乘也能用大乘,大乘也能用小乘。用心去體會這「一可攝多,多亦含一」。這樣多的法,其實法如此多,佛陀從「四諦法」開始,就開始放開,「集」來了這麼多的煩惱,因緣果報?所以說從簡單也能推廣很大;所含的業力很少,也能夠起頭。小小的起頭,也能夠解釋很多。所以「多亦含一,大可入小」,很大的法也能入小,就如我們的眼睛才這樣小,但是我們看出去有多廣闊,山河大地都能攝入我們眼睛裡,所以這都是法,無不都是法,我們只是起一個動念,就能包山包海,包大地。想想看,這種小,大可入小,小可容大,無不都是法。

*「先所出內。是子所知」;喻方等般若教中自利利他之行相,是汝等在會的二乘人所知悉。故曰:是子所知。
 
  「先所出內,是子所知」。過去進出,我都讓他知道了,這孩子樣樣都知道了,出入都瞭解了。這就是表示從《阿含》循循善誘,到《方等》,到《般若經》,這樣一直教下來,教化他,一直到現在,懂得自利,知道利他,應該要走的路,我們要做的事情,是「汝等在會二乘人所知悉」。現在在會中,在法華會中,聲聞、緣覺應該都很熟了,大乘法能自利利他,就是聲聞、緣覺也應該都瞭解了。所以說,「是子所知」,全都瞭解這些法。

*「先已領知,今但付與」;所以法華會但論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不復廣說一切形相八萬細行等。

  「先已領知,今但付與」,過去先瞭解這環境,東西放哪兒,但是那時窮子只是看一看,沒想要去取,這是過去。現在,「所以法華會但論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不復廣說一切形相」。這一切的形相有多少?「八萬細行」,現在來到《法華經》,就已經總攝,全都攝受,不管是在「阿含」,或者是來到「般若」,「真空」,現在很重要就是「妙有」,我們很簡單要去瞭解「六度萬行」,這六度法。你若願意投入人群,「萬行」,種種方便法,就能隨時應用出來,這是「領解」。就像前面的〈譬喻品〉,三車,大家出來,讓他能領受到,大白牛車。

  各位,學佛我們真的要用心體會,體會要從信解入,你若沒有信解,無法(讓)我們的心住佛地。我們最重要的,信佛,以佛心為己心,所以我們的心要入於佛地中,要很堅定,發大心,趣入妙道,這都是我們要很堅持,用「方便法起信之用」,這是前面已說過,能夠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得到大圓鏡智,我們這面鏡子才能很清淨,所以人人時時要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

感恩
回頂端 向下
心程
大地初發心
大地初發心



文章總數 : 13
威望 : 0
注冊日期 : 2014-10-09

2014/10/28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2014/10/28 晨語簡記   2014/10/28晨語簡記 Empty周二 10月 28, 2014 4:31 pm

20141028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臺播出的為主,感恩!)

因信心既立,能住佛地,
因發起大心,趣入妙道,
以真方便法,起信之用,
得圓成妙心,一切皆治。

  信,「因信心既立,能住佛地」,我們一念心起,清淨心,大圓鏡智能照大地山河明瞭,這都是我們應該要學的,只要我們信心堅定,我們人人本具佛性,人人心中都有一面清淨的鏡子,這面鏡子又圓、又清、又大,與佛同等,一樣,智慧涵蓋一切,而這智慧涵蓋一切,是來自於我們發起大心。我們既然修行、學佛,一直相信佛向我們開示,告訴我們,人人有與佛同等的智慧,與佛同等的覺性,我們既相信,我們有一片清淨的佛地。相信,我們必定就要發大心,發起大心來,就要趣入妙道。「大心」就是自覺,我們要自覺,我們就要身體力行,好好用功。「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我們相信佛的話,我們要入人群中,聽,聽眾生所見聞,感觸的聲音。

  就像我們常常聽從國外回來的會務報告,聽他們僑居地那個地方的文化,那地方人的生活習慣,那裏的人是富或是貧,富有的人生活形態,貧困的人生活的苦難,我們聽了,有時候他們也會將影像帶回來讓我們看。是啊!貧窮的人,那種生活全球一統,全球苦難人都是一樣的生活,住的是破爛的房屋,抬頭看天星,下雨時是雨進家中,冬天牆壁無法擋風,裏面的東西都是黑,骯髒,又破又爛,這就是貧窮的生活,家庭的困難,任何一個國家,貧困的人差不多家庭都是這樣。

  所以說,春天來了,春天,臺灣的春天與日本春天相同或不相同?跟你們說,臺灣春天是這樣的氣候,臺灣春天的氣氛,草木繁榮;日本的春天呢?他說:「我若沒去看,我也不相信日本的春天與臺灣春天是一樣草木茂盛,就要到日本看了才要相信。」去美國呢?美國的春天是不是與臺灣及日本一樣?「我沒到美國,我就不相信美國的春天也是這樣。」四季,凡是南北半球分開,都是一樣,北半球就是這樣,南半球就是這樣,春夏秋冬,雖然天下有分,但是它有南北半球的分別。在北半球的,我們就知道這是春天,春天,這地方是夏天,這裏是熱的,我們若要向他說:南半球那邊已經冬天了,那地方冬天了,我們會不相信,不相信說,我們這邊這樣熱,那邊怎會下雪?怎會是冬天?但是我們要清楚,道理就是這樣,氣候就是隨著地球與太陽在輪轉,自轉、公轉,因這樣有分四季,冬、夏不同,天文地理我們要清楚,清楚了,就要相信有這樣的環境。

  所以說,道理我們若能清楚,自然我們瞭解,那就是「趣入妙道」。人人群中去也是一樣,知道苦難的人就是這樣的苦,臺灣說貧窮的苦難人,看看臺灣,我們若聽外地(慈濟人)回來報告,我們就知道那裏的苦難。知道富有人家的生活,說到臺灣如何的富有,我們就瞭解在那地方,富有人家生活的奢侈、享受等等,這我們應該都能清楚。所以說,入人群中,貧窮苦難人需要人間菩薩,心理煩惱多的人需要人間佛菩薩。佛陀期待我們傳法給眾生,傳給眾生,眾生所需要的,物質所需,心靈所需,所以我們要去付出。這就是「發起大心,趣入妙道」。很微妙的道理,普天之下很多有形、無形,無不都是法身,有情、無情無不都是啟發我們的心入道;只要我們發大心,我們的心印證在任何一境界,就是真正微妙的道理,這就是大乘心,我們要發起這念心。

  「以真方便法」,我們用真心,用我們清淨本性,我們既體會到了,瞭解佛陀用盡了種種方法,來引導我們走這條路,從人間路走進了菩提道,我們應該瞭解了。佛陀既然用這樣的方便法來度我們,我們也應該學佛,學佛這樣的方便法,我們入人群中,我們自己相信,也讓人群能相信,我們度眾生,將他的苦難,我們就是要讓他們作依靠,是諸眾生所依止,是諸眾生所安樂處,是諸眾生樂處、安穩處,這就是我們為眾生付出,要讓眾生依靠,就是啟發他們的信心。當他們在驚慌失措時,我們就給她依靠,這叫做無畏施,當他們很急難需要,我們就付出物質,這叫做財施。財施、無畏施,我們還要法施。「苦既拔已,複為說法」。安心,不用怕,開始慢慢為他說道理。所以要用真誠的心,啟動我們方便的法,不只是我們相信,我們很相信,我們用這個法,應用方便,這就是「起信之用」。我們要從信心開始,信心既立了,我們的心住在佛地,我們要相信佛所教法。所以我們要發大心,趣入眾生道中去,去啟發眾生的心,當然用方便法。佛是這樣的方便教育我們,我們也要對佛陀這種方便教育來引導眾生。

  所以,若能這樣,「得圓成妙心」。我們一定要在人群中去付出,去度眾生,這樣我們才能真真正正得到圓,大圓境界,這種微妙心境能浮現在我們的心,這就是真如本性。這「一切皆治」,要治什麼?治我們的煩惱,入人群中,我們常常在想,「我煩惱很多啊!」一直認為,世間是我最多煩惱。但是你聽,聽其他的人,他的人生,他的煩惱,那是真實的煩惱,實在是很多啊!看別人在煩惱,我們的煩惱算什麼呢?見苦知福。以為自己最苦,別人的苦,比我們的苦更多。所以你若沒入人群,沒去做比較,其實我們無法去體會。所以佛陀教我們要入人群中,用這面清淨的鏡子來照見大地一切眾生的生態,我們去體會,這些生態入我們的心來,我們能真正體會這種大圓鏡智,那種心境的微妙,我們所有的煩惱完全去除了,總而言之,信心,信解佛陀的教法,身體力行,我們要用功。前面我們已說過了這段文

經文:「其本字某,我名某甲,昔在本城,懷憂推覓。」

  一直在找,找孩子,找到了,用種種、種種的方法,慢慢誘引、接近他,慢慢讓他進來了。能談心了,將這心與他接近,很貼心,才開始認為義子,才又開始說出了,他小時候也是在這家庭,這樣逃出去。父親的用心,隨著孩子這樣在找,孩子在外面受了這麼多的苦難,父親還是隨著孩子走過的路,一直尋尋覓覓。總是現在找到了,也已經談心了,這個心已經靠近了,從義子變成了親生子,從親生子,這段隔離的因緣,向這些家族,國王、大臣、剎利、居士等等介紹,「我這個孩子,我找到是多麼不容易!其實是我的親生子,我這樣這樣將他找回來,他的名字某甲。」

  我們昨天就解釋過了,其實,我們的生死在五道四生中。所以前面的文,稱為「五十餘年」,就是在「五道」中,還有「四生」,及「阿修羅」,就是在這個人間或者是在其他的道,他就是這樣,生生世世長久的時間,無法說出是什麼時間,無法說出在哪一道裏,所以無法說出他的名字。到底哪一世當人時?或者是哪一世做牛、馬、羊、狗?不知道,就是唯有佛知,但是指出那一道的生態,無法指出,只好用「某」,「其本字某,我名某甲」。其實,佛陀隨著眾生,這樣流轉五道,佛陀也是一樣,跟著眾生在五道中。佛度眾生的時間也很長,不管時間、地點等等,也是沒辦法去說是哪一生,那一世,所以「我名某甲」。「昔在本城」,「本城」就是從過去以來,還是本地風光,本覺。「本城」就是(譬喻)本覺,還是人人本具,佛陀也是,眾生也是,人人都有一個本覺,人人本具佛性。但是尋尋覓覓,「懷憂」,佛陀的本懷就是懷念眾生,所以他無央數劫以來,這樣在「推覓」,到底從那一道眾生,與他有緣,他就應化到哪一道去,去度有緣的眾生。這是前面,下麵的文再說

經文:「忽於此間遇會得之,此實我子,我實其父,今我所有,一切財物,皆是子有,先所出內,是子所知。」

經文簡釋:
「忽於此間遇會得之」;始於今日法華會上,不定種性根機成熟,感應道交,久受大化,令得成就,故雲:忽於此間遇會得之。

  開始跟大家說了,現在已經在「此間」,「此間」,那就是今日法華會上。佛陀從「華嚴」覺悟,心靈,華嚴的世界,那一分世界的微妙,但是考慮眾生無法(領悟),經過「阿含」、「方等」、「般若」,再來到「法華」時,這是回歸到人人本具佛性。佛陀就是要跟我們說,這時大家應該要信解,大家應該要相信,應該要體會瞭解。所以「忽於此間」,就是在這地方,「遇會得之」,在法華會上。

  「不定種性根機成熟,感應道交」。就是「不定」,因為在法華會上,根性還沒有很整齊,不過佛陀化緣將盡了。前面再前面的文,「臨命終時」,老了,又沒多久了,所以不得不在這個時候,儘管人人根性,根機是否已成熟了呢?還不一定。「不定種性,根機成熟」,是否都定下來?還沒有,不過因緣已成熟。雖然根機還沒很整齊,在法華會上「不定種性」,還沒定下來,但是這因緣根機成熟。根機不成熟的人,於〈序品〉就五千人退席,但是留下來的,已經就是根機成熟,雖然種性還未定,不過因緣,根機成熟。

  在這地方應該是「感應道交」,這些人「久受大化,令得成就」。因為既然沒退席,留下來的這些人,這些人都是已經很久了。佛現相成佛也已有四十多年了,何況過去因緣無央數劫,那因緣不斷,不斷在教化,雖然根機都還沒有很成熟,一直來到現在,釋迦佛現相成佛,這個時刻開始,佛陀就是眾生導師,四生慈父。所以這些都是佛陀的心懷,想要將成佛之道讓大家瞭解,所以「久受大化」。從過去生的過去生,到今生四十多年間,這都算是久了。「久受大化」,就是希望人人能瞭解,瞭解我們本具佛性,這是在《法華經》的任務。因為佛教化應機,這時間差不多將要盡了。所以「忽於此間,遇會得之」,現在已經在法華會上,大家因緣成熟,應該要講《法華》的時刻了。

經文簡釋:
「此實我子,我實其父」﹔此正顯示父子相會。昔曾以大乘法而教化之,故雲:此實我子,我實其父。
父有傳付家業之義,子有承受之職志,乃能佛種不斷。故雲:我實其父。

  所以「此實我子,我實其父」,這些都是我的孩子,我也實在也是他們的父親,就是親生的,這就是法脈相傳。久久以前,一直到今生此世,就是一直這樣傳法,結這法緣,一直到現在,所以法脈相傳,就是顯示出了,世間的父子相會的意思是一樣的,就像孩子出去了,父親為了要傳血統,他要把家業傳給孩子,要隨著孩子,去找孩子的行蹤,這是一種譬喻。「昔曾以大乘法而教化之」,就是譬喻佛陀「昔」,就是很長久很長久以前,無央數劫以前就已經用大乘法,一直到今生此世,佛陀的心懷,也是要人人回歸本性,發現自己心地的真如,這是佛陀的心懷。所以「昔」,從過去生的過去生,一直到今生以來,都是這個心,希望用大乘法來教化。所以說「此實我子,我實其父」。

  父欲傳子,父有傳付家業的義務。因為這是世俗人, 人家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就是要傳宗接代。所以要傳宗接代,家業就是這樣傳下去,這是世俗人是這樣。若是孩子,「子有承受之職志」,要有這樣的意志,父親有這麼大的家業,孩子應該受父親一直栽培,也期盼「望子成龍,能夠來接我的家業」,世間的父親是如此。佛,也是如此,佛也為了「佛種不斷」,所以佛就是要傳法給眾生。眾生如佛一子,所以佛陀也要傳,為了「佛種不斷」。而我們是佛子,我們也應該要承受,接受這樣的職志,我們要有這樣的使命感,我們要發這種的大志願心,來接受佛陀的法種。法種,就是法脈,這個種子不要讓它斷了。所以說 「我實其父」,因為我應該要傳這個法脈種子下去。

經文簡釋:
「今我所有一切財物,皆是子有」;是正付與家業,一切財物,喻大乘教法,亦即說明六度萬行之法門。

  所以說,「我今所有一切財務,皆是子有」。我現在所有一切的財物,都是孩子所有的,就像父親傳給孩子責任,除了家財傳給他,責任也傳給孩子。意思是說,父親「付與家業,一切財物」。譬喻大乘的教法,佛陀要傳,傳出去的就是大乘教法。雖然四十二年間,從「阿含」到「般若」,四十二年間,雖然從小乘一直慢慢到大小乘,一直到「般若」一切皆空,清淨了心地,現在接近「妙有」的境界,人人都能成佛。成佛的方法,就是要入群。所以「大乘教法,亦即說明六度萬行的法門」,最重要的就是要傳六度萬行的法門。

  「六度萬行」要度什麼?就是度眾生;不只是度眾生,自己也要度。所以說要付出、要佈施,你要付出、要佈施,你自己就要守持自己的戒律,才不會入人群中,受眾生的煩惱所感染。所以我們要佈施、我們要持戒。但是,在人群中,難免眾生剛強難調伏,我們就要忍。所以,佈施、持戒、忍辱。眾生這樣剛強,我們在忍辱。是不是就這樣停止下來?我要忍,但是,我們還要再精進,你若不精進,只是忍著,讓人欺負,讓人惡言惡語,雖然不和我計較,但是我不想再付出了,這樣停止了。這樣的忍是退步。我們忍,就要忍得還能夠再精進。所以,忍辱、精進,有這樣的忍辱、有這樣的精進,我們才能禪定。禪定就是正法,我們的正定,我們的心在正方向,無偏差,所以我們才能定心。心若定下來,於六道中,或者是「四生六道」,面對著人間的阿修羅,不分是非,就是這樣的茫然,是非不分,這種紛擾的煩惱。紛紛擾擾的人間,這種我們要如何入人群中?面對這種剛強的眾生。

  但是佛陀一開始就是這樣,你若要成佛,囡入佛的境界,唯有就是要行「六度萬行」。雖然是六度──「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除了自度,堅定自己的信心,忍耐的力量要強,我們要入人群中,要用種種方法,如剛才說過了,趣入妙地,趣入妙法,這種我們用心於人群中,要進入,我們才有辦法真正去體會到。

  所以「今我所有一切財物,皆是子有」,那就是佛陀已經將所有的法,大小法都已經付託出去了,度眾生的責任也是弟子應詃要挑,要擔起來,所以說不是只提菜藍,還要再擔天下的米蘿,這就是, 不只是小乘行,為自己提菜藍,我們應該要為天下擔米蘿,這就是要為天下負起責任。

經文簡釋:
「先所出內」;喻追隨大小乘法,指廣略就經論之解釋等,以次第詮顯,謂之廣。
但護持一四句偈,此外至誠懺悔,謂之略及諸大小乘謂一可攝多,多亦含一,大可入小,小可容大。

  「先所出內」。過去的文有這樣說,這是譬喻,就是追隨大小乘法,佛陀從成道以來,大小乘法都跟我們說了,我們就是這樣追樣隨著這大小乘法,這樣受教來的。有廣、有略,有很開闊的法。比如若要說《法嚴》有「八十華嚴」、「六十華嚴」,很長啊!《法華經》有七卷的《法華經》,加上《無量義經》就是八卷。但是,光是《華嚴經》要說到那境界,推開來,有八十卷,你想,或者是六十卷,八十至六十卷,這是很廣闊。何況光是《阿含》就分四阿含,有四種的阿含部,很開闊;所以說來《般若經》也有六百多卷,就是很廣闊,若要說法,法如大海。

  所以佛陀才說一個譬喻:「阿難啊,來,我現在手指挑起來的這些沙,是多還是少?是大地的沙多,還是我手挑起來的沙多?」在指甲上面的沙。阿難就說:「佛陀啊!指甲上的沙,怎麼能跟恒河沙比,這麼多的沙來比呢?」佛就說:「法,開闊廣大,很廣、很多,要說的就如恒河沙一樣那麼多。我現在一輩子能說得法,才只有這一點點而已。時間短暫能說的法是這樣,真正的真理大法如恒河沙。」所以才說「六度萬行」。雖然佛陀為我們說「六度」法,其實眾生根機千差萬別,我們要用智慧,觀機逗教,這樣也是開闊。佛陀他用大小乘法來教育我們,所以我們應該要接受,所接受的法廣大無邊,這也是佛法。

  再者「略」,就是簡單(簡略),簡單(簡略)的法。我們若能智慧開啟,就是從經論來解釋,當然是很多,「次第詮顯,謂之廣」,經論等要如何來解釋,包含很廣,包山包海,真的是很廣。假使要簡單一點的,「但護持一四句偈」。《金剛經》裏也這樣說,一四句偈,只要大家能瞭解,法就能入心。
師公只是說「為佛教,為眾生」。做不完,天下的米蘿挑都來不及扛。總而言之,簡單的幾句話也能用很開闊。在外面,除了法以外,還有懺悔,「水懺」那時候在說,大家聽了,甚至也有懺悔,舉行了懺悔,但是大家,我向你懺悔,你向我懺悔,彼此懺悔。這不只是那個時候,我們永遠要有懺悔心,這種至誠懺悔。我們累生累劫以來,造作多麼多的業呢?現在我們所遭遇的一切,我們都要至誠懺悔。有懺悔心,才有辦法法入心,這也是「謂之略」,這就是較簡單,懺悔,要真誠的懺悔,或者是簡單的四句偈,我們瞭解了。所以這樣,這麼簡單的法,我們能身體力行。

  常常聽到「你為什麼要做得這麼辛苦?」師父說「對的事情,做就對了。」不用管這麼多,做就對了。對的事情,做就對了。對啊,若能夠這樣,雖然簡單,卻也是「一可攝多」,這個法小乘也能用大乘,大乘也能用小乘。用心去體會這「一可攝多,多亦含一」。這樣多的法,其實法如此多,佛陀從「四諦法」開始,就開始放開,「集」來了這麼多的煩惱,因緣果報?所以說從簡單也能推廣很大;所含的業力很少,也能夠起頭。小小的起頭,也能夠解釋很多。所以「多亦含一,大可入小」,很大的法也能入小,就如我們的眼睛才這樣小,但是我們看出去有多廣闊,山河大地都能攝入我們眼睛裏,所以這都是法,無不都是法,我們只是起一個動念,就能包山包海,包大地。想想看,這種小,大可入小,小可容大,無不都是法。

*「先所出內。是子所知」;喻方等般若教中自利利他之行相,是汝等在會的二乘人所知悉。故曰:是子所知。
 
  「先所出內,是子所知」。過去進出,我都讓他知道了,這孩子樣樣都知道了,出入都瞭解了。這就是表示從《阿含》循循善誘,到《方等》,到《般若經》,這樣一直教下來,教化他,一直到現在,懂得自利,知道利他,應該要走的路,我們要做的事情,是「汝等在會二乘人所知悉」。現在在會中,在法華會中,聲聞、緣覺應該都很熟了,大乘法能自利利他,就是聲聞、緣覺也應該都瞭解了。所以說,「是子所知」,全都瞭解這些法。

*「先已領知,今但付與」;所以法華會但論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不復廣說一切形相八萬細行等。

  「先已領知,今但付與」,過去先瞭解這環境,東西放哪兒,但是那時窮子只是看一看,沒想要去取,這是過去。現在,「所以法華會但論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不復廣說一切形相」。這一切的形相有多少?「八萬細行」,現在來到《法華經》,就已經總攝,全都攝受,不管是在「阿含」,或者是來到「般若」,「真空」,現在很重要就是「妙有」,我們很簡單要去瞭解「六度萬行」,這六度法。你若願意投入人群,「萬行」,種種方便法,就能隨時應用出來,這是「領解」。就像前面的〈譬喻品〉,三車,大家出來,讓他能領受到,大白牛車。

  各位,學佛我們真的要用心體會,體會要從信解入,你若沒有信解,無法(讓)我們的心住佛地。我們最重要的,信佛,以佛心為己心,所以我們的心要入於佛地中,要很堅定,發大心,趣入妙道,這都是我們要很堅持,用「方便法起信之用」,這是前面已說過,能夠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得到大圓鏡智,我們這面鏡子才能很清淨,所以人人時時要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64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2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4/10/28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4/10/28晨語簡記   2014/10/28晨語簡記 Empty周二 10月 28, 2014 9:28 p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四年十月二十八日星期二)
 
昨天(27日)
菩薩修行大因,信心既立,
能住佛地皆成,本覺平等,
又因發起大心,趣入妙道,
含攝周遍等量,虛空法界。


今天(28日)
因信心既立,能住佛地,
因發起大心,趣入妙道,
以真方便法,起信之用,
得圓成妙心,一切皆治。

 
一大早,聽上人開示第一句,跟昨天很像,是否重複了,很詫異,但隨即明白,內心也深深理解,覺得很有意思,不可思議。
上人為什麼前兩句要重複,因為很重要,要大家聽到入心、入行。昨天講的是修行,要信、要發大心,今天其實是延續發心修行後,可以怎麼做?會得到什麼?答案是以真方便法,起信之用,得圓成妙心,一切皆治。所以,一點也沒有重複,是連貫的。感覺得上人的貼心,將修行講的如此清楚。
我們學佛就是要成佛,過程就是上人開示的這些,當然要慢慢講,講清楚。我們弟子要用心聽,聽明白,做出來。
 
所以,若能這樣,「得圓成妙心」。我們一定要在人群中去付出,去度眾生,這樣我們才能真真正正得到圓,大圓境界,這種微妙心境能浮現在我們的心,這就是真如本性。這「一切皆治,要治什麼?治我們的煩惱,入人群中,我們常常在想,「我煩惱很多啊!」一直認為,世間是我最多煩惱。但是你聽,聽其他的人,他的人生,他的煩惱,那是真實的煩惱,實在是很多啊!看別人在煩惱,我們的煩惱算什麼呢?見苦知福。以為自己最苦,別人的苦,比我們的苦更多。所以你若沒入人群,沒去做比較,其實我們無法去體會。所以佛陀教我們要入人群中,用這面清淨的鏡子來照見大地一切眾生的生態,我們去體會,這些生態入我們的心來,我們能真正體會這種大圓鏡智,那種心境的微妙,我們所有的煩惱完全去除了,總而言之,信心,信解佛陀的教法,身體力行,我們要用功。
 
再者「略」,就是簡單(簡略),簡單(簡略)的法。我們若能智慧開啟,就是從經論來解釋,當然是很多,「次第詮顯,謂之廣」,經論等要如何來解釋,包含很廣,包山包海,真的是很廣。假使要簡單一點的,「但護持一四句偈」。《金剛經》裡也這樣說,一四句偈,只要大家能瞭解,法就能入心。
師公只是說「為佛教,為眾生」。做不完,天下的米蘿挑都來不及扛。總而言之,簡單的幾句話也能用很開闊。在外面,除了法以外,還有懺悔,「水懺」那時候在說,大家聽了,甚至也有懺悔,舉行了懺悔,但是大家,我向你懺悔,你向我懺悔,彼此懺悔。這不只是那個時候,我們永遠要有懺悔心,這種至誠懺悔。我們累生累劫以來,造作多麼多的業呢?現在我們所遭遇的一切,我們都要至誠懺悔。有懺悔心,才有辦法法入心,這也是「謂之略」,這就是較簡單,懺悔,要真誠的懺悔,或者是簡單的四句偈,我們瞭解了。所以這樣,這麼簡單的法,我們能身體力行。

 
 (高明智 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2014/10/28晨語簡記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