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04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鈍根樂小法,貪著於生死,
眾苦所惱亂,為是說涅槃,
精勤大乘法,當得成佛道。
我們學佛一定要發大心、立大願,我們向來就是鈍根,所體解只是小乘法,停滯在小乘法,我們就無法再向大乘教法前進追求。這是我們修心者最擔心,一念獨善其身,他就會停滯在小法中。「貪著於生死」。修行,就是希望能開展大心,不貪,連生死我們都不貪求。其實,來生來世,是否再來生來世呢?一來不必擔心來生來世,應擔心的是今生此世,我們與眾生所結的是什麼緣,是好緣嗎?是惡緣嗎?我們在人群中是不是有造福?是不是在人群中,對眾生,每一個人的人間因緣果報,我們有沒有清楚?修學,除了清楚自己,還要清楚別人,因緣果報觀,我們若能清楚,從這當中成長智慧,若能這樣,我們就不必擔心是不是在生死中。生,就是投入人群;死,是自然法則。自然我們就沒有生死的貪著,或者是厭煩,我們視生死為一件正常事。但是很重要的,就是在我們今生此世,到底我們在生、死這段期間,從我們出生一直到往生,這段時間,到底我們在人群中所造作的是什麼?這是我們應該要比較擔心的。
所以我們若都不知道,在生死中就自然受「眾苦所惱亂」。佛陀來人間,他是故意來的,是為度眾生來,是生生世世不離開眾生,追逐著眾生在四生五道中,因他很清楚,他在來來回都沒有什麼「眾苦所惱亂」。只是我們凡夫不清楚,所以在人群中複製煩惱,受煩惱牽引,我們不願去做,這樣才叫做「(眾)苦(所)惱亂」。這樣的眾生,佛陀就是來人間「為是說涅槃」。我們人人修行,在這生死中知苦,就是苦,所以才要修行。知道苦之後,很多的煩惱,那種微細塵沙煩惱還沒辦法去除。佛陀瞭解眾生的心態,用種種方法來教育,所以在這期間設了種種(法門),「阿含」、「方等」、「般若」,一路下來,到現在大家已經知道生死因緣果報,知道了,凡夫不由自己的生死,這是煩惱,不斷複製、惱亂。佛陀慢慢地開示,聽法的人已經了解了。
佛陀來到法華會,這期間「為是說涅槃」,開始大家慢慢能瞭解法的因緣觀,就開始為他們說涅槃的法。涅槃就是寂滅,也叫做寂靜,就是如何去除內心的煩惱,在這生死中,如何能甘願,發心立願去入人群,雖然入在人群中,心還是一樣,非常的寂滅清淨,這叫做涅槃法。涅槃法,要想瞭解,無非就是要勤,「精勤大乘法」。大乘法,應該知道了,那就是付出無所求,很甘願來來回回為人群去付出,是大乘法。「當得成佛道」,若能這樣,人人所走的路,就是在這條大菩提直道。這是佛陀修行走過來的路,佛陀用心為我們敘述,但是眾生鈍根,若還停滯在小法,那就很困難能瞭解,同樣還是在生死中,無法脫離。
說起了有一回,佛陀的時代,阿難在靜謐中打坐時,忽然間,他內心起了一念,感覺天地宇宙開闊,大地眾生煩惱偏多,「苦、集、滅」,這條道路,很遙遠的路,這條修行的路要如何走?佛陀到底修行開始是怎麼來?他在那裡寂靜時,突然間一群剛好是結夏安居結束的人,在外地結夏安居結束了,大家相邀來見佛、禮佛,向佛陀表達他們結夏安居結束,身心的輕安自在。阿難看見這群人這麼歡喜,這樣來了,阿難就趕緊起座,跟著這群人進去稟告佛陀:結夏安居在外地的弟子回來了。大家都坐好了,禮佛之後端坐,佛陀就開始問這些弟子:「你們結夏安居這段期時間,是不是大家都輕安自在?辛苦嗎?」這些弟子回答:「大家輕安自在,心很愉悅,很歡喜!」阿難看到佛陀這樣慈悲來慰問這些弟子,結夏安居之後是不是平安?是不是大家有輕安自在呢?
阿難看到了,內心靈機一動,佛陀這樣的慈悲心,對著弟子這樣的輕柔、愛,所以阿難就在眾弟子中,起身向佛陀請教:「佛陀啊!你的弟子這樣多,佛陀對每位弟子都這樣輕柔悲憫,就像對一個孩子一樣,佛陀,您這個心境,這分悲心、愛心、慈心,到底是從何時開始這念心?」阿難這樣問佛。佛陀就露出微笑,「阿難,這問題你問得好,我告訴你們,你們要好好聽。」佛陀就開始說,在無央數劫以前,地獄中很多受刑者,就是有罪業墮地獄,夜叉在刑罰他們,在地獄中滿滿都是。其中有二人,共同拖著一輛火車,所拖這輛車,是火燒紅的車。這個罪人,犯罪的人,身上的皮綁起來掛在脖子上,將這脖子上的皮綁在車上;用自己身上的皮綁在那輛燒紅的火車,兩個人共同,就是同樣剝皮拖車向前走。若拖得不夠快,他就用鞭索來鞭打,就如牽牛車的人,若牛走得慢,主人就用牛鞭抽打下去,鞭打牛身。與此相同,夜叉、獄卒在刑罰罪人,是這樣在刑罰。
這兩人其中有一人,體力已經沒辦法,承受不了了,拖不動了,人也癱軟下去,獄卒沒有憐憫心,用那條鞭索來鞭打這個受罪的人。其中這一位,他就向獄卒要求,「讓他休息吧!這台車我一人來拖就好,要求你是不是讓他休息?他已經沒體力,很辛苦啊!」獄卒就說:「兩個人拖都拖不動,你一人有辦法拖?」他就說:「我願意將他所受苦,這分所受的刑罰,我願意用我的身來代替他。」夜叉獄卒就發了瞋怒心,用鐵棍這樣鞭打下去,一棍就打死了這位願意幫助人拖車(的人),這一棍打死,即生忉利天。
佛陀就這樣說:「阿難,那位在地獄中受刑者,一棍被打死,生在忉利天,生生世世子知人生無常、苦難偏多,雖然生在天堂,心掛慮著人間的眾生,因為人間眾生容易起無明,懈怠、無明,造種種的業,所以心心念念願意脫離天福入人間,這個人是誰你們知道嗎?就是我,今天在這裡的釋迦牟尼佛。」這已經是無央數劫修行,為眾生修行的第一個念頭。這已是多久了呢?我們最近一直說無央數劫修行,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釋迦牟尼佛,生生世世,真正起一念心,就是在那時候,在地獄中發心,生天堂享受不糊塗,也不受享受迷惑了他的心,很清楚,不斷發願回歸人間娑婆來修行,發願生生世世,五道四生,他都願意去度化眾生,這就是佛陀他的一念心。其實這念心是我們人人本具,人人真如本性,卻是我們發不出這念心,那就是因為無明還是很厚,這樣覆蔽著。所以我們要用心,要發這念心並不困難,困難就是我們不肯精進,懈怠,那怕已經遇了佛法,還是「鈍根樂小法」,我們還是「貪著於生死」,我們還在「眾苦所惱亂」。佛陀開始,不斷上求下化,生生世世,因緣成熟,成佛,開始隨順我們的根機,花這樣長的時間,一直到現在將入涅槃了,所以不得不向大家吐露他內心所隱薩的本懷,目的是要讓人人瞭解,人人本具佛性,成佛之道就是要「精勤大乘法」,這樣「當得成佛道」,這是我們應該要深刻瞭解。前面的文我們這樣說:
經文:「然世尊先知我等心著敝欲,樂於小法,便見縱捨,不為分別,汝等當有如來知見寶藏之分。」
因為我們的根機還未堪接受,所以時機還未到,佛陀就沒有直接這樣跟我們說,「不為分別」。就是用四十多年的時間,到此時才開始向大家宣告,人人能夠得佛授記,人人都能成佛,人人本具佛性,人人本具寶藏。這是佛陀觀機逗教,因緣未成熟,還沒辦法說。我們累生累世都有聽到佛的教法,現在佛陀名稱是圓寂了,但還是娑婆世界教主,我們還生在佛法中,還有很多人在世間講經,同樣還在傳佛法,法脈還在人間,還有很多人自稱佛教徒,同樣還在禮佛、拜佛,不論是不是道理很透徹了,卻是佛法還是在人間。最重要的,我們要正知、正見、正覺知,我們一定要好好用心,如何將佛法布達在人間,這是最重要。下面這段文再說:
經文:「世尊以方便力,說如來智慧,我等從佛得涅槃一日之價,以為大得,於此大乘無有志求。」
經文簡釋:
「世尊以方便力,說如來智慧」;謂世間之人,於現世中,親近善友知識,聞其善巧方便說法,遂發菩提之心,是名以方便力。
須菩提還是這樣說,世尊以種種方便法,其實也是從如來的智慧,從智慧中來向大家說法。其實,雖然是說「阿含」,《阿含經》裡面也包含藏著佛的智慧,無有一法不是佛的智慧存在。所以「世尊以方便力,說如來智慧」,是隨機逗教,我們根機是什麼,佛陀的智慧,就用方便來說法。意思就是說,「世間之人,於現世中,親近善友知識」,我們若懂得好好親近善友知識,這些善友知識所說的話,我們「聞其善巧方便說法」,能夠去親近,好的法,我們要好好地聽。現在雖然佛陀不在人間,但是他的法身還在人的心目中,這善知識沒有迷茫了,這些善知識也是過去生中有薰法過,薰過法香,所以這個法還在意識中,還能從他內心所知所見是正知正見的法,這樣善巧方便來說話。我們也應該要好好發菩提心,我們要好好照這個方便法。雖然說是方便法,其實是佛的真智慧,是我們的根機能夠接受的範圍。我們若聽到,絕對是做得到的,做得到的,好的事情,做就對了;對的事情,做就對了。這就是善知識來牽引我們,對的事情,我們做就對了,這樣叫做精進。聽法,有因緣,我們就要精進。
*「合喻」:方等體信,承上謂佛於阿含教中,不為我等分別,而於方等會上以方便力。
這就是合譬喻於「方等體信」。從「阿含」一直轉到「方等」,《方等經》的時代,大小乘法兼施。佛陀將這些小乘的弟子,慢慢帶入了向他們說大乘法,銜接要合在一起時,大家邊聽邊瞭解,「方等體信」,我們能夠體悟、體會,原來佛法不只是獨善其身,還要去兼利他人。這比「方等」更先,前面的「阿含教中」,「 於阿含教中,不為我等分別,而於方等會上以方便力」。佛陀在「阿含」,就是隨眾生機,來到「方等」就開始用力了,要讓大家知道:「你不只是到這裡,你還要再向前推動,向前走。」所以再增加一力。在「阿含教中,不為我等分別」,就是隨我們的根機,讓我們在能力範圍內修行,沒有告訴我們,我們要去利益他人,所以「不為我等分別」。「而於方等(會上以方便力)」,來到「方等」這當中,法會中開始述出了「方便」的力量出來,就是再向前推。
*「權智之力」,說六種根塵,皆是大乘實相智慧。
所以「權智之力,說六種根塵,皆是大乘實相智慧」。到此時,六根、六塵,其實我們要造福人群,同樣沒有離開六根、六塵。眼根,見苦知福,眾生怎會這樣苦?聽到眾生在述說他困難的境界。所說的,不論是我們的身體,與外面的境界,苦難的眾生,我們在那裡接觸到之後,我們的意根,就開始啟動。憐憫心,開始我也願意去幫助,我願意去救濟,因為我們這個身體,「五根」、「五力」就使用出來了,在我們的一念心願意付出。我們大家不也是這樣嗎?有這個身體才有辦法去做好事,也因有這身體,起心動念,煩惱一生,也是這身體去做很多煩惱無明,牽引做了很多錯誤的事情,也是這個身體。所以在《方等經》中,開始用「方便」,啟發我們的智慧,這個力量要懂得選擇,善惡要分明,善的,我們要力行向前推動;惡的,我們要戒,預防戒除惡念、惡行。
所以來到「方等」,就有這樣,佛陀要用較大的力,聲聲呼喚,人人開始要身體力行,要啟動了。這就是六根、六塵,「皆是大乘實相(智慧)」,若不是這個身體,要如何展現出大乘法呢?就是有六根、六塵,我們才能展現出「大乘實相」。真諦、道理無體無形,「實相」,就是用這道理,無體無形的道理入我們的身心來,讓我們的身心利用。能夠看到這個人很有心,很發心,很善心,他所作所作一切,都是智慧,讓人敬佩,讓人尊重。這就是因為有我們這身體。所以「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呢?我們此生聽到佛法,我們若不好好趕緊用在我們這身體,身體力行去付出,這樣來自度,也去度人。所以叫做「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我們此生若不好好度,來生是否能遇到佛法?你來生是什麼樣的身形?是人的身形?或是牛、狗的身形?我們都不知道。所以我們要把握我們此生聽法,聽法就要身體力行。所以「權智之力,說六種根塵,皆是大乘實相智慧」。我們要很用心了。接下來說:
經文簡釋:
「我等從佛得涅槃一日之價」;樂著涅槃而不利眾生者,是小乘之境界。獨一無伴,常住涅槃,偏空解脫。
「我等從佛得涅槃一日之價」。這涅槃,就是佛跟我們說,在「阿含時」開始就說,斷煩惱、脫離生死等等,所以大家都偏向在斷煩惱、脫離生死。因緣果報很可怕,所以大家一直趨向於得涅槃。這樣的「一日之價」。其實這就是還在小乘,只是為自己斷煩惱。他「樂著涅槃」,只是這樣。所以,「而不利眾生者」, 只想自己得到寂滅解脫,不想說,願意發大心、立大願,入人群利益眾生,還沒這樣的心。所以「是小乘之境界」。這種「一日之價」,只是私己,「一日」就是只有私己,小乘的涅槃,就是不願意去利益眾生,所以是小乘的境界。那就是「獨一無伴」,自己獨善其身,沒有要兼利他人,自己修自己的行,這是不是只是顧自己,不肯顧別人,這是不是很孤單?是不是很孤獨?所以「獨一無伴」,就像是羊車、鹿車一樣,都只有一輛羊車,一輛鹿車,都是單獨一個人在玩。其實大白牛車,才是真正裡面裝潢很多寶物,可以載很多人,走很遠的路,這樣有同伴。但是小乘境界,「獨一無伴」。所以「常住涅槃」,就是「偏空解脫」,只是執在自己。從「阿含」、「方等」一直到「般若」,都只是守在自己。雖然瞭解的法,佛陀是用這樣多的心,權巧方便的法,但是我們還是停滯。
*「涅槃」:譯為寂滅,滅生死因果之義。
*佛言:常住涅槃,是涅槃縛。
所以「涅槃譯為寂滅」,「涅槃」就是寂滅的意思,就是滅生死因果的意思。也是佛陀所說的常住(涅槃),這些獨善其身的人,只是想要自己獨善在這寂滅生死因果,只想要停在這裡而已,佛說這叫做「常住(涅槃)」;也就是涅槃綁住了,受涅槃的繩索綁住,所以「是涅槃縛」,就是受涅槃綁住。所以他打不開他的小乘心門,打不開,無法向大乘法走。這種只是執著,執著於小乘法中,「樂於小法」,所以,「便見縱捨」,大乘法,他甘願放棄,就只是樂著在小法,這些我們前面已說過了。所以,我們學佛一定要好好自利、利他。大白牛車,自己能享受,也能同時度人、載人,與我們同行到目的地。
*或譯滅度:滅生死之因果,渡生死之爆流。是滅即度。
*「寂滅」:寂安穩之義,滅者生死大患滅。
「涅槃」,也再翻譯為「滅度」,「滅生死之因果,渡生死之爆流」,這叫做「滅」,也就是「度」,這叫做「涅槃」。「寂滅」就是寂,安,安穩的意思,寂滅就是清淨安穩的意思;滅是滅生死大患。當然在佛教中,我們會常看見「涅槃」,「涅槃」是什麼意思?就是減度,就是寂滅。但是我們只是這樣停滯著,只是利益自己,我們也是同樣會受涅槃將我們困住。因為我們不肯發大心,就受到解脫、生死,這樣就將我們困住,我們不願意再投入群。佛陀的成佛是因為眾生而修行。我們剛才說過,從地獄中那時候的那念心,那念心就是佛最初的一念心。哪怕他墮入地獄,全身的皮剝到脖子,用那些皮去拖那台車,實在是我們能夠知道這是多苦啊!他還願意為身邊這個人,承受不了,他願意替他拖車,這念心。所以,因為這樣,能即刻離開地獄,這念心一起,獄卒一棍,讓他離開地獄,生忉利天去。
在那地方,並沒沈迷於享受,他那時才能很瞭解,他是為什麼會墮入地獄?也是一念無明,人群中,在人群中做了錯誤的事,所以墮入地獄,受這麼多苦難。所以他在天堂,憫念地獄,源頭是來自人間,人間不造業,就不會墮入地獄。所以他才開始發心立願,不要在天堂享受,願意在人間修行。所以生生世世,上求下化,不畏生死,不怕生死。但是他的心,已經時時都是在寂靜中。他的內心,就是寂滅、滅度,就是「華嚴」的境界,這是佛的本懷,永遠就是很寧靜。外形脫下了莊嚴的服裝入人群中,但是他的智慧,他的心,還是如如不動,在滅度,寂滅,涅槃的境界,永遠都存在。但是他還是在人群中來來回回,這念真如本性,永遠都是明照光明在人群中,這就是真正的大涅槃。不是小涅槃,是大涅槃。生死本來就已經解脫了,他還是願意再入娑婆世界。
經文簡釋:
「以為大得,於此大乘無有志求」;然我等既從佛在阿含教中得一日之價,以為大得,故於此方等大乘。
*雖曰心相體信,入出無難,然亦於此大乘無有志求。此喻上文中,所止猶在本處。
但是須菩提他們說,我們以為一日,得一日之價,以為煩惱去除了,這樣就很滿足了。所以「以為大得,於此大乘無有志求」,這表達了小乘人的心境。「然我等既從佛在阿含教中得一日之價」。在「阿含」的時代,已經知道要斷煩惱,取入涅槃,能夠解脫生死,這「在阿含教中,得一日之價,以為大得」。他以為說這樣已得到了,滿足了,「故於此方等大乘」,沒有起心,沒有發心。僅管「方等」時,佛陀開始說大乘法,他們還停滯於小乘,「阿含」所教育的斷煩惱那個地方。所以因為這樣,到「方等」這個時候,他還未發大心。雖然來到「方等」這時候,「心相體信」,心也瞭解了,瞭解不是到小乘(為止),佛法還能進一步開啟大心,入人群度眾生。應該這些法都知道,所以「入出無難」。小乘法、大乘法全部都知道,進出都沒有困難。不過,還是一樣,那念大心起不出來,就是不願意發心。法,知道是知道,要我殷勤精進,我還是做不到。
這種大家都在修行,一早在做早課,有的人就覺得這麼早,尤其是冬天,漸漸地,溫暖的「大平林」很舒服,要掀開這棉被有困難,還是停滯在那地方。與這心態一樣,懈怠啊,懈怠,時間消磨逝去,心無法啟動,輕安自在。我們若能一念心一轉,輕安自在,來來回回。釋迦牟尼佛不是這樣嗎?地獄中的第一念心,那分願意代眾生受苦難,這就是地獄中的第一念心,要行菩薩道。所以我們人人要用心,用心才有辦法精進,不要「鈍根樂小法,貪著於生死」,不要只是這樣。這貪著於生死,這種就是在苦惱中,擔心生死很苦,所以不敢再與人攀緣,這樣就不對了。我們還是要入人群,清淨我們的心,廣度眾生。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啊!
***********************************************************
【補充資料】《賢愚經卷》第十三(六三)
佛始起慈心緣品第五十六(丹本為六十三)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諸比丘,夏安居竟,往至佛所,禮敬問訊。佛以慈心,慰喻撫恤:「汝等住彼,得無苦耶?」慈心矜篤,極懷憐愍。阿難見之,而白佛言:「世尊!慈愍垂矜特隆。不審,世尊!發如是心,為遠近耶?」
佛告阿難:「若欲知之,當為汝說。過去久遠,不可稱計阿僧祇劫,有二罪人,共在地獄,卒驅之使挽鐵車,剝取其皮,用作車鞅,復以鐵棒,打令奔走,東西馳騁,無有休息。時彼一人,筋力薄,獄卒逼之,躄地便起,疲極困乏,絕死復蘇。彼共對者,見其困苦,興發慈心,憐愍此人,顧白獄卒:『唯願聽我躬代是人,獨挽此車。』獄卒瞋恚,以棒打之,應時即死,生忉利天。阿難當知!爾時獄中慈心人者,我身是也。我乃爾時,於彼地獄受罪之時,初發如是慈矜之心,於一切人,未曾退捨,至於今日,故樂修行慈愍一切。」
爾時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大方便佛報恩經》卷第二‧發菩提心品第四
……(前文省略)……
爾時喜王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菩薩知恩,自發菩提心;菩薩報恩,教一切眾生令發菩提心者;如來世尊於生死時初發菩提心,因何事發?」
佛言:「善男子!過去久遠不可計劫生死中,時以重煩惱,起身口意業故,墮在八大地獄,所謂:阿訶訶地獄、阿婆婆地獄、阿達多地獄、銅釜大銅釜、黑石大黑石,乃至火車地獄。我於爾時,墮在火車地獄中,共兩人並挽火車。牛頭阿傍在車上坐,緘脣切齒,張目吹火,口眼耳鼻,煙炎俱起,身體殊大,臂腳盤結,其色赤黑,手執鐵杖,隨而鞭之。我時苦痛,努力挽車,力勵前進。時我徒伴劣弱少力,劣弱在後。是時牛頭阿傍以鐵叉刺腹,鐵杖鞭背,血出沐浴,隨體而流。其人苦痛,高聲大喚,苦痛難忍,或稱父母,或稱妻子。雖作如是唱喚,無益於己。我時見是,受大苦惱,心生哀愍,因慈心生故,發菩提心。為此眾罪人故,勸請牛頭阿傍:『此罪人者,甚可憐愍。小復加哀,垂慈憐愍。』牛頭阿傍聞已,心生瞋恚,尋以鐵叉前刺我頸,尋時命終,即得脫於火車地獄百劫中罪。我以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即脫火車地獄之罪。」
佛告喜王:「挽火車者,今我身是。因發菩提心故,疾得成佛。是故當知,一切眾生發菩提心,其事非一:或因慈心,或因恚心;或因施心,或因慳心;或因歡喜,或因煩惱;或因恩愛別離,或因怨憎和合;或因親近善知識,或因惡友;或因見佛,或因聞法。是故當知,一切眾生發菩提心,各各不同。喜王!當知菩薩摩訶薩知恩報恩,其事如是。」
說是法時,萬八千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一切大眾中有得須陀洹乃至阿羅漢。時天龍、鬼神、人及非人,亦能發聲聞、辟支佛心,聞法歡喜,頭面作禮,右遶而去。 (<<本緣部3>>p.136.1~p.136.2)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