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臺播出的為主,感恩!)
珍珠寶物庫藏,
以譬喻無上道,
入此正思惟修,
一切境界法寶。
學佛,我們要用心啊!一切境界、一切物質,只要我們用心,無不都是法,無不都是寶。只要我們細思用心,我們的心境定在所有的境界中,瞭解世物一切無不都是合成而來,分開皆是空,會合在佛法的境界,一切就皆是妙有。真正譬喻,譬喻無上道,無上道會合,那就是真空妙有,比世間一切珍珠寶物的價值,無價可比。我們世間人總是一直就是執著於有形,人家怎麼說,「這是很有價值的東西喔!稀有的。」我們把它接過來,「哇!這很有價值,是這樣的稀有。」所以感覺要將它寶藏(珍藏)起來,因為它有價值,到底世間的價值觀是放在哪里呢?就如平安的時候,有錢的人,錢很多,用很多錢,幾千萬、上億元的錢,去買一塊寶石,這塊寶石是幾億元,放在家裏去顯耀他,表示「我很有錢,我有這些寶物。」不是一件而已,所有的珠寶,能穿在身上,能戴在手上的,都是在顯耀我的身分,我是有錢人,我是富有的人,這是我們眾生凡夫粗俗的見解。
我曾說說過,一顆鑽石拿到面前,這東西是幾百萬元。這幾百萬元(的鑽石),與那片玻璃不是差不多?風來了,玻璃能夠擋風,但是這顆寶石,卻為了這顆戴在身上,出門時就要很注意,擔心人眼光,又希望顯耀他的富有,又擔心人家的眼光,心七上八下,很擔心。若是那片玻璃,我們熱了,玻璃門打開,自在的風會進來。冷了,玻璃門關上,讓我們很溫暖,這顆鑽石的價值是多少呢?那二片玻璃門價值又是多少?用普通人的眼光來看,幾百塊能換這片玻璃,幾千萬、幾百萬在手指上晃,給我們這麼多煩惱。那時我就說,我們若想知道什麼叫鑽石,價值多少?來啊,別人戴在他的手上,我們來欣賞它,開我們的眼界,讓我們瞭解人世間有這種東西,這麼的貴,這樣就好了!
我又再說,這顆(鑽石)若不小心掉在床上,躺下去被刺到很痛;掉在地上,腳踩到也是很痛。這到底有什麼好處?這實在是人間價值都是人來喊出來的,人來聽的,人來評價的。同樣是一張紙,這張叫做「錢」,銀票(紙鈔),這張紙鈔可以是五十元,同樣是這張紙鈔,叫做一百元,同樣一張紙鈔叫做一千塊。他們有從辛巴威帶回來的錢,這張是五十兆,五十兆換成我們台幣是多少?只不過是一百多塊而已。在那個地方,辛巴威的錢,動不動是以「兆」;印尼則是以「條」來說。所以世間要說什麼是有價值?我們說不定,沒辦法去評論,貨幣的比例(匯率)無法去評論。
所以我們應該要好好知道,最實的寶就是法,這個法,將它譬喻為「珍珠寶物庫藏」,那就是無上道,也就是我們的智慧。知道智慧,智慧,我們一動念,就能瞭解這個東西價值在哪里?這個東西只是凡夫俗子在喊價格,創造富貴的身份,但是這個過程是破壞山河大地啊!破壞多大呢?所得到的是這些世俗人認為珍貴的東西,其實它是一個禍端,卻被拿來顯耀眾生的富有。佛法智慧能夠去分析,智慧能夠保護大地,不要去破壞大地。用智慧,看這些珍珠寶物,跟山礦裏的石頭是平等的,沒有什麼多珍貴的東西,最珍貴是我們心中的真如,是我們腦海中的智慧,這個本覺慧海,難道是用庫藏就可來譬喻呢?不只。本性,本覺是我們真如,本覺現前,智慧大海,那智慧就很大。所以,「珍珠寶物庫藏,以譬喻無上道」,其實,無上正等正覺就是佛的智慧。這個智慧真如無量無邊,轉一個念頭,我們能生天,轉一個念頭,可能墮地獄。看得開這些物資的來源,這智慧不只是生天,成菩薩、成佛;若是這念頭轉念一貪,把這些東西作是寶,把世間一念貪心起,做了很多犯規戒律的事情,這樣就墮落三途。
在《雜寶藏經》中有這樣一段經文,就是說(雜寶藏經 五百白雁聽法生天緣第一百):佛在世的時候,那個時候在舍衛國中,那時有一個般遮羅國,這般遮羅國的國王,他跟舍衛國的波斯匿王是好朋友,他有五百只的雁鳥,很漂亮的鳥,有五百只。他把這五百只的雁鳥送到舍衛國,獻給波斯匿王。波斯匿王看到這群雁鳥,每一只都很漂亮、很可愛,他覺得,這如果可以在祇桓精舍,給佛陀看,這些動物這樣白,這樣潔淨,每一只都這麼漂亮,這些獻給佛陀,可以增加祇桓精舍的景象,所以他就把這些雁送到佛陀面前。佛陀視眾生平等,佛陀也歡喜接受,讓這些鳥兒能在祇桓園中,能逍遙自在,這些鳥,五百只的雁鳥在這地方自由自在,與僧團好像合一起生活一樣,看到僧團每天要出門托缽,如果托缽回來,整齊用食,鳥兒就會飛過來,僧團就會分食給牠們,這樣是很祥和的境界。僧眾吃飽之後,大家就集合要聽佛說法,每天就這樣的生活,這些鳥也是一樣,僧眾集合,雁鳥也同時都集合了,安靜來聽佛說法。
當佛陀說法說到因緣,生死因緣,忽然間其中一只雁出聲,五百雁鳥和鳴,一起就跟著佛陀所說法的聲音,鳥叫聲就起,這種境界。過後,這些鳥兒有一天,忽然間鳥群飛出去,飛離了祇桓園,這樣離開了,鳥群一出去,正好獵人就佈置一羅網,一個捕鳥網,佈置的範圍很大,這樣,這五百只雁鳥去撞到鳥網,被獵人一網都網住了。那時候這群鳥兒知道必死無疑,一定會死,所以其中一只鳥,就如在聽法時一樣,聲音一出來,五百只雁鳥就同時出聲,就像在聽法時一樣。這雁鳥果然就被獵人打死了,之後,鳥兒就這樣生天了。生天的期間,五百只鳥兒牠們就做這樣三種念,第一,念本所從來。我現在生在天堂,我到底過去是從哪里來呢?第二,念定生何處。鳥過去是從哪里來,我現在到底要生到哪里去?第三,念生前到底有做什麼業,現在能夠生在天上?這是鳥群在這那當中,在被獵人網住的那段時間,知道必死無疑,一只就像在聽法一樣發出聲音,鳥群同時出聲,同時生天,這個過程中做三種念頭。
本從何處來?我這個過程的人生,這生態是從哪里來?我到底會生去哪里呢?在這個過程中生天了,我到底過去做了什麼樣的行業,能夠生天?這樣的心念一轉,各個都這樣思維。過去的宿因,過去並沒有做什麼好事,只是有與佛陀、眾僧,佛跟眾僧的生活周圍中聽法而已,我又沒有做過什麼好事,我怎麼可以生天呢?若要說只是親近過佛,與僧團生活過,難道是這樣來生天?之後,這五百只雁化成了天子,天的孩子(應為「諸天之天人」),已經化生在天堂了。大家相約還是來到佛前,五百天子就來到佛的面前,衣冠莊嚴,圍繞在佛陀周圍,初生天之後,他們就來人間,向佛表達感恩。也在這個時候,波斯匿王也很久沒來看佛了,那天剛好有這樣的因緣,從祇桓精舍過,他來見佛。向佛頂禮之後,向佛問安,然後就問佛陀說:「今天來怎麼沒有看到那五百只的雁鳥?」佛陀就說:「你想看五百雁鳥嗎?這五百雁鳥因為牠飛離了精舍,從祇桓園出去之後,受獵人撲殺了,將牠們網起來殺掉了,這五百只雁鳥現在已經升天。看,這些服裝莊嚴整齊的天子,這就是那五百只的雁鳥。他們再來聞法,他們都已經得須陀洹果了。」
波斯匿王看到這些鳥兒已經成為像天人一樣,就是天人,這樣服裝莊嚴,很歡喜,到底他們是什麼樣的因緣?國王就開始問佛,佛陀開始說:「這五百天子,過去的雁鳥,他們的過去生中,是在迦葉佛時,有五百位女人聽法,也受戒了,但是女人的心性不定,再度犯戒,所以墮落畜生道,經過了無生數劫,這時候因為乘著過去聽法的因緣,所以這生能被國王送來祇桓園,再次聞法,所以這是一個緣,雖然這是牠們的最後生,在畜生道的最後生,所以牠們也在這裏聽法,之後遇到獵師,將牠們補獵,那時候的心還有正念,知道我是從哪里來,我要往哪里去,乘著佛法,我生天堂。這種正念,所以他們再回人間來聽法,現在已經成須陀洹果,已經得果了。
所以我們就知道,法,佛法才是真正是寶,佛法可以讓我們真正體會到法的道理。生生世世,五百世之前在迦葉佛也有受過戒,法入心,但是心念一動,戒,守戒沒守好,犯規戒,造惡…造業,他就要墮落三途。但是有遇過佛、聽過法,還是有這個因緣存在,經過無數劫,現在遇到釋迦佛,還是聞法解脫。你們想,珍寶有辦法使人解脫嗎?唯有妙法,無上道,讓我們懂道理,能瞭解,讓我們心能正思維修,心能定下來,就像入三昧一樣,那種正定的修,看到一切境界無不都是法寶,這就是智慧。看看,聽人事、看境界,一切無不是法,所以我們要時時用心,所有的境界,我們若可以定心、靜心,讓我們的心見境法生,這就是我們學法最重要,不是看到東西就起欲心,製造煩惱,不是。我們看到,無不都是法,都是在教育我們的法。所以前面的經文這樣說:
經文:「爾時,摩訶迦葉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我等今日、聞佛音教。」
前面的長行文是須菩提代表這麼多人來說話,現在是僧團中最長老的迦葉尊者,就開始來「重宣此義」,這樣說,「我等今日、聞佛音教」。我們昨天說過了,「音教」,佛陀成佛之後開始說法,應機逗教,佛陀的聲音,所有所有一切的法,都從佛陀智慧海中發出了他的聲音,普被眾生的根機,所以無不是佛陀的聲音。佛陀的聲音有「八音」,有「四無礙智」音,有「法無礙智」、「辭無礙智」、「言無礙智」、「樂說無礙智」等等,這些無不都是能解除我們心的疑惑,去除我們的無明,這是法的音聲,大家聽了之後…
經文:「歡喜踴躍,得未曾有,佛說聲聞,當得作佛,無上寶聚,不求自得。」
經文簡釋:「歡喜踴躍,得未曾有」
*「歡喜」:從心感受起歡喜。
*「踴躍」:從身表相歡樂言踴躍,正明得未曾有。
這段文,因為聽法,大家很歡喜,因為佛陀已經這樣告訴我們,跟我們說我們當得做佛,「佛說聲聞,當得作佛,無上寶聚,不求自得」。這已經這樣說了。所以這個歡喜,聲聞也可以做佛,所以人人歡喜。這個歡喜,那就是從心,心感受起歡喜。聽到「有沒有歡喜?」為什麼要問有沒有歡喜?因為在心的歡喜,別人看不到。不過真正的歡喜,有歡喜的表情,心感受到的歡喜,如果是再更大的歡喜,歡喜就是笑,更加歡喜就是「踴躍」。「踴躍」,那態度就又不同了。我們如果在鬱悶,就垂頭喪氣、愁眉苦臉,但是歡喜就不同了。歡喜那表情就是微笑,很輕安,而且走路等等,抬頭挺胸,看人就是歡喜的笑臉跟人家見面、打招呼等等,那種踴躍,身體,有的歡喜到會跳起來,常常有人說,「我高興到快要跳起來。」常常聽人家這樣形容,這就表示「歡喜踴躍」。所以「踴躍」是「從身表相歡樂」。「歡喜」是在內心;「踴躍」是已經表達出來,在我們的五根,在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五根都很歡喜的表達。意就是心,這個法先入心,就發動了五根,眉開眼笑,手腳變輕快,這都是歡喜的形象,這樣表達出來,這叫做「踴躍」。
「得未曾有」,過去不曾這樣歡喜過,過去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也能作佛,以前不知道,現在已經知道了。佛陀已經正式說聲聞也可以作佛,所以聽到佛陀的言教,這種將來也可以作佛,過去自己不敢想我也能做佛,但現在佛陀這樣說,經過佛陀的聲音,佛不妄語,所以佛陀這樣說,我將來一定成佛。所以這就是「無上寶聚」,用世上最珍貴的寶物來形容,所以這是「不求自得」。其實已經得到這個法了,佛陀所說法,完全理解,完全清楚,所以我現在很歡喜。
經文簡釋:
「佛說聲聞,當得作佛」;為佛之小乘法中弟子,聞佛之聲教,悟四諦之理,斷見思之惑,而入於涅槃者也。
*是為佛道中之小根機,從聲聞教立名,聲聞者,亦當得作佛。
因為「佛說聲聞,當得作佛」,那就是佛,為「佛之小乘法中弟子」,這就是聲聞。聲聞、僧團中有三乘弟子,有大乘,就是利根器的人,聽到了,他就會發心,就能夠知道除了自覺以外,我應該還要兼利他人,去覺他,這是上等、上覺、上根機的弟子。有的是中根機的弟子,那是緣覺、獨覺,聽佛的法之後,知道人生無常,這種從無始以來,一念心妄動,所以流落生死,六道輪回,可怕啊!只是帶著業輪轉,「一十、二十,乃至五十」,天道、人道乃至地獄、餓鬼、畜生道,很辛苦。要脫離這些苦,唯有就是從佛教法來斷煩惱,所有的煩惱要去除。所以他獨覺,天下事他知道了,也瞭解來去六道的道理,所以他害怕,他趕緊斷除煩惱,就是到這樣,這叫做中乘弟子。
更下乘(小乘),下根機的,就是要靠聲音入耳根。知道不知道?我有聽到,我瞭解了。但是沒有認真用功斷煩惱,何況一念起,漏落三途。這麼深的道理,他哪有辦法徹底瞭解呢?所以這叫做聲聞,一直聽,根據聲音來瞭解,但是還沒有徹悟,這叫做小乘的弟子,是小乘法中的弟子。「聞佛之聲教,悟四諦之理」。只是瞭解四諦的道理,佛陀這樣說,所以他知道如何斷見,怎麼斷思惟惑,光是知道而已。佛陀就這樣說,我們知道了,就是到這樣,要求解脫,才開始求解脫,入涅槃,只是這樣做功夫,這樣就說是在修行,還沒有徹底去體悟,只是知道還沒有徹底體悟,煩惱無明還沒完全斷除,所以尚未徹底,只是以聽聲音。「是為佛道中之小根機」的人,這叫做聲聞。「從聲聞教立名」,只是從佛的聲音,聽來的教法,所以名稱叫做聲聞。
現在佛陀也說,只要你來聽法,總是聲聞當得作佛,自然「無上寶聚,不求自得」。這是迦葉尊者這樣說,「現在佛陀聲教已經入我們的耳朵,不管上乘、中乘、小乘全都有聽到,連聲聞都能做佛」。所以大家很歡喜,這個法更再深入大家的心。因為佛陀是不綺語者、不誑語者、不妄語者,是實語者等等,所以大家很相信佛所說的法。
經文簡釋:
「無上寶聚,不求自得」;真妙大乘諦理,無處不在,無物不有。起心動念無不具含真諦。
*「人具本覺」:無上寶聚不求自得。即前述法王大寶。
*「法華經譬喻品曰」:我為法王於法自在。
所以「無上寶聚,不求自得」,也就是「真妙大乘諦理,無處不在,無物不有」。我們要知道,佛法,真正佛法是「真妙大乘」,「真諦」,真諦就是道理,最正確的道理,無處不在。你在任何一個地方,你都可以看到,因為一切境界無不都是法。剛才說過了,不只是坐在這裏聽法,然後我們匆匆忙忙趕緊用早餐,因為早餐過後,大家把握時間,各就各崗位,要工作,開始工作了,出坡,各人出坡。昨天聽到中部,我們有一群很精進的菩薩,他們每個月都會回來一個星期的精進,跟著僧團的作息,,同樣去出坡;要回去之前,就來跟師父心得分享。昨天就聽到他們說:「拔草,看到草這麼旺盛,把菜包起來。」他們就在那個地方,有師父指導他們,跟他們說這是什麼草,這是什麼菜。因為這種草比菜長得快,菜在長,草比它長得更快,就會搶它的肥料,所以就要把草拔掉,菜才可以長大。
他就蹲下去開始拔草,連草的根都要拔起來,一邊拔草,早上師父講的話,人生煩惱,他就這樣想:我拔草不就是在除煩惱嗎?草都拔起來了,看到那株菜在那地方隨風搖曳,好像那株菜在對他笑,跟他說:「感恩啊!你把周圍的雜草拔掉,讓我得到陽光,讓我得到風──微風。」那種心境,就像那株菜在對他笑,在跟他說感恩,那個時候他心歡喜。你們想,他這樣的形容,我也覺得:「是啊!這就是法。你的心中對大地草木,起了那分的真諦的道理,這就是無處不是法,一切境界無不都是讓我們所得到的法寶。」所以我們要用心。
所以「無處不在,無物不有」。每一項東西都有含著它的法存在,那株菜原來是一顆種子,種子落土長成為菜,我們要種菜就是我們要食用,這難道不就是法嗎?所以我們「起心動念無不具含真諦」。我們的心,每天面對著所有的境界,難道不都是含著真諦道理存在嗎?所以人人具本覺,我們人人都有具足我們的真如本覺,像這樣「無上寶聚」。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真如本覺,這個法寶,都具足在我們心中,只是我們沒有用它。我們現在聽法之後,反觀自性,不求自得,原來就有了,我們要好好反觀自性,我們自性本來就這樣乾淨,本來就是很充足我們的智慧。所以這種「無上寶聚」,就是前面我們曾有這樣說過,(譬喻品)有這段文,「我為法王,於法自在。」
*珍寶之積聚,以譬無上道。
*諸佛所說之妙法,珍重如世之財寶,故雲法寶,喻無上正等覺。
*「不求自得」:四十年前無有希望,故言不求,四十餘年後唯說一乘教授與之,故言:不求自得,歡喜踴躍。
前段的文已經說過,就是「珍寶之積聚」,這譬喻是「無上道」。所有的珍寶這樣聚集起來,這樣叫做庫藏,珍寶會集。庫藏在哪里?在我們的自性,這種「無上法王」,我們內心,心王,心法、心都在我們的自性之中。
所以「諸佛所說的妙法」,就是「珍重如世之財寶」。所以我們要很用心去瞭解佛法,因為我們自己的真如本性,我們的智慧覺海,就是被無明遮蔽了,現在我們要借力使力,我們要如何回歸自己,就要借重音聲,要借重佛陀所說教法留下來,現在重新敘述的這個音聲,我們將它入心,這樣來瞭解。這都是諸佛,過去佛所說之妙法。過去佛所說的那些法,這樣流傳人間,「珍重如世之財寶」,非常珍重,很寶貴,就像世間的財寶。其實世間財寶算什麼呢?我們真正內心的法寶,才是真正我們所要追求的。這「法寶」譬喻「無上正等覺」。「不求自得」,就是說「四十多年前無有希望,故言不求」。佛陀講經四十多年來,中、小乘的人一直都是停滯在獨覺,獨善其身,這四十多年來,都沒想要再向前前進,願意承擔如來家業,投入人群去廣度眾生。雖然聽法四十幾年,從來沒有想要發出這分大心。
所以「四十餘年後」,現在,「唯說一乘教授與之」。四十多年後的現在,佛陀已經「唯說一乘教」,就是現在的《法華經》,獨一無二。「過去的都是方便法,現在大家聽,才是真正我所要說的法」,這是佛陀表達他的本懷,這就是他覺悟之後,他內心的本懷,所要說的唯有一乘教法。這樣,將這些法已經都說出來了,「授與,」都教授給大家,「故言:不求自得」。我一定要接受,佛陀都完全教授了,我們一定要接受,體會這個大法,所以非常的歡喜。
各位,學佛,我們如果用心,自然我們的自性法寶時時會展現在我們的心,看到外面的境界,無不都是法寶。法寶本來就是藏在我們的內心,智慧法海,人人的本覺,真如本性,我們自己都有,只要我們用心,法若入心,自然覺悟就在眼前,所以要人人時時多用心。
************************************************************
【補充資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5073020.html
http://wenda.tianya.cn/question/5856536f02124e16
*印尼貨幣英文為(Rupiah),是世界通行對印尼貨幣稱謂;華文則稱印尼盾。由於當地計數單位沒有「萬」,因此稱一萬為十千,十萬為一百千,至於一百萬則有專有名詞 "Juta",印尼華人稱之為一吊或者一條。
*《雜寶藏經》卷第八(一00)<五百白鴈聽法生天緣>
佛在舍衛國。爾時般遮羅國,以五百白鴈獻波斯匿王,波斯匿王送著祇桓精舍。眾僧食時,人人乞食,鴈見僧聚,來在前立。佛以一音說法,眾生各得隨類受解。當時群鴈,亦解佛語,聞法歡喜,鳴聲相和,還於池水,後毛羽轉長,飛至餘處,獵師以網,都覆殺之。當網著時,一鴈作聲,諸鴈皆和,謂聽法時聲,乘是善心,生忉利天。
生天之法,法有三念:一者念本所從來;二者念定生何處;三者念先作何業得來生天?便自思惟,自見宿因,更無餘善,唯佛僧邊聽法。作是念已,五百天子,即時來下,在如來邊,佛為說法,悉得須陀洹。波斯匿王,遇到佛所,常見五百鴈羅列佛前,是日不見,便問佛言:「此中諸鴈向何處去?」佛言:「欲見諸鴈耶?」王言:「欲見。」佛言:「先鴈飛去他處,為獵師所殺,命終生天;今此五百諸天子等,著好天冠,端政殊特者是,今日聽法,皆得須陀洹。」
王問佛言:「此諸群鴈,以何業緣,墮於畜生,命終生天,今日得道?」佛言:「昔迦葉佛時,五百女人,盡共受戒,用心不堅,毀所受戒,犯戒因緣,墮畜生中,作此鴈身。以受戒故,得值如來,聞法獲道,以鴈身中聽法因緣,生於天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