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4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大慈悲心如世慈父
大智慧處世大長者
如來藏真如人本具
如父子具財寶庫藏
這要和大家分享,大慈悲心這念心,好像是世間的慈悲父,世間做父親的對待孩子的心情,何況釋迦牟尼佛他是「四生慈父」。「四生」: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凡是所有的眾生,佛陀總是將他全部包含,如一眾生的平等,一切眾生全都結合起來,如在疼一子般。芸芸眾生,所以佛陀將全部眾生當作是一子來看待,這就是出世的大慈悲父,是「三界導師」,所以「大慈悲心如世慈父」。這是佛的心,與世間人,那種父親疼子的心一樣。父親的孩子,獨子一個,佛陀也是和這父親一樣,所有眾生也將之當成.獨子一個,這樣的平等心,這樣來疼惜。佛心,誰人能知道呢?凡夫,誰人能體會到佛的慈悲,疼惜眾生都是平等?有多少人有辦法體佛本懷呢?所以「大智慧處世」,佛陀是用大智慧來處世,入人群中,倒駕慈航,生生世世都是帶著大慈悲心,回入娑婆。
就如大長者在一間大宅中,裡面的孩子都是他的,相同的道理。這間大宅,當富有時,父子富足,能夠合和在一大家庭,有時候孩子就是這樣放蕩,不守規則的生活,尤其是年久失修的大宅。長者一段時間出去,再回來,這間大宅裡面的孩子已經不堪設想了,各個墮落,放蕩,遊戲,玩火等等。長者不得不運用智慧,在外面不斷招喚,「大家趕緊出來啊!快出來!」但是他們聽不懂,無法體會那位慈悲父親在大宅外,這樣著急、擔心,還是我行我素,還是在火宅中。這不就是譬喻佛,他無始劫以來一直都在三界中,還是一樣上求下化,離開了人間一段時間,娑婆世界的眾生還是執迷不悟,他還要再回來。這段時間,娑婆眾生業力累累,就像二千多年前的釋迦佛,已經現身在人間成佛、教育,也是在二千多年前入滅了,這二千多年來這個時間中,眾生不斷在造業,所以已經成為五濁惡世了。
天災人禍,眾生的業力不斷在累積,人的心煩惱無明不斷在複製,累積、複製,眾生共業,所以越來濁氣越重。這就是長者離開這間大宅的時間,同樣的道理,再回來,這間大宅已經是腐敗了,就如五濁惡世,已經濁氣很重了,所以裡面都骯髒了,裡面都敗壞掉了。我們現在的人生,難道不就是這樣嗎?道德人倫都敗壞掉了,人類一直在造業、共業,所以災難偏多了。如來藏真如是人人本具,其實,一直強調,希望大家要記得,如來藏是人人本具,我們人人都有一個自我的心宅,我們自我的心宅如果能好好地清除,不要執著,我們要不斷吸收,清靜法要入心來。我們要用心來聽,聽別人的心聲,每一句話無不都是在教育我們,用這種的心態,人人所說的話無不都是法,用在我們的心裡。是非,我們分清楚,我們能去蕪存菁,精純的,我們吸收進來,污腐的東西我們將之去除,人人說的話無不都是法。
就像我們若鐵入烘爐,鐵經過火烤紅之後,拿出來再經提煉,然後還要再入烘爐,自然這個東西這樣地打造,東西會很精。我們在世間,現在在修行,我們就是需要,需要這樣自我提煉,入人群中,聽人家說的話,接受人家教育,這樣,我們才能不斷智慧成長,要不然,我們的真如本性就會一直被無明覆蓋了。人家話還沒有說完,我們要反駁,就馬上反駁出去,這樣,法哪有辦法入心呢?一直聽、一直想要用哪一句話去回答他、去反駁他。這就不對了,我們應該要用心,才有辦法讓什麼人教我們,什麼人的法無不都是精純,很好的法,如果能這樣,這叫做修養、叫做精進,若能這樣,就是慧命成長。就如「父子具財寶庫藏」。父親有這麼豐富的財寶庫藏,當兒子的原來也有。這譬喻佛陀他有那樣高的智慧,其實我們人人都有,與佛平等,這是佛陀親自跟我們,要讓我們知道,我們人人應該要能接受,佛陀的慈悲,疼惜眾生,就像在佛的時代,阿難有一天在靜坐的時候,忽然間想到:「這麼多的僧眾,這種利鈍根機的人都有。」
看看,有的人利根器,能夠體會佛意,受教歡喜,得到法喜充滿。接受佛法有前後,有的人先接受到,而且很快就可以體悟到,為什麼有的人一樣進入僧團,為何這樣鈍根?尤其是因緣有很多坎坷,要接近佛法,要受盡很多的磨練。為什麼這麼多人各有不同的因緣?為什麼有的人因緣這麼順?」他又想:「橋陳如這五個人,怎會這麼有福呢?佛陀法輪初轉,這五個人是什麼因緣,可以馬上接受著佛陀的教法?這到底是什麼因緣?」在那裡想,想了之後,他想:「應該要去問佛陀,請教佛陀,到底他們這五位有什麼特別的因緣,能接受到佛陀第一次轉法輪?」決定了,就來了,來到佛陀的面前,向佛頂禮之後,坐在佛的身邊,向佛陀這樣問:「佛呀!為什麼呢?橋陳如等他們到底是什麼樣因緣,種什麼善本,有什麼善因善本,佛陀法門初開這時候,就能馬上得到入法?
法鼓,佛陀開始初振法鼓,法的鼓聲一起,他們這五個人就能馬上得到佛陀所說的法。佛陀在那個地方說法,只為了五個人,「四諦法」三轉,到底他們是什麼因緣,可以得到這樣甘露法味,在佛陀初轉法輪的時候,就能受到佛陀法的滋潤,這是什麼因緣呢?」
佛陀很慈悲,就回答阿難:「阿難,你要知道,知道這五個人與我的因緣特別也特殊。」阿難就請佛陀把這個很特殊的因緣,講給我聽好嗎?佛陀就說,「可!好好地聽。」在無始劫、無始劫之前,閻浮提中有一位國王,這位國王的名字叫彌佉羅拔羅,這位國王他很慈悲,統領了天下很多的小國,八萬多國都是他統領,他的治世就是用慈悲善念,用佛法來統領世間,他讓他的人民以及很多小國人民都統一,人人要守持十善,持五戒,修十善、持五戒,所以天下所有的眾生,人人都沒有犯戒,人人都行十善,這個國家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人人所過的日子都是這樣富有、幸福、安心。有一天的晚上,有五位夜叉來到國王面前,看起來都很瘦,就來向國王陳情要求,就說:「國王呀!你的法,你的慈悲心統領天下,人人守戒,持善念,我們這些夜叉鬼類都無法靠近他們身邊,而我們的生命是來自於吸取人血來維持生命,但是天下人人都是修善持五戒,我們沒有機會靠近他們身邊,因此我們無法維生下去!要請示國王,我們應該怎麼辦才能活命?國王你的慈悲,應該也不會放棄我們夜叉鬼類吧?」
國王看了,可憐,這麼瘦啊!確實,他們是以血來維持生命,所以考慮,「好!我身上的血提供給你們。」國王就說「你們準備器缽,來。」國王親自把他身上的血脈,就是我們現在說的血管靜脈,他插了五處,五處的地方,自己刺破用刀割開,這五處的血管放出血來。鬼拿著缽器來盛這個血,國王身上同時割刺五處,讓他流血,放血出來,讓他們以缽盛血,喝下去。這五位夜叉感恩,感恩國王的慈悲,國王就這樣向他們說:「現在你們已經飽足,我用我肉身的血來幫助你們,讓你們能活命,但是我期待,將來我如果成佛,我一定要用我的法身的血,來養活你們,希望你們所飲的,就是法脈的血,滋養你們慧命,讓你們能夠永遠得到智慧慧命。現在我們肉身養你們生命,未來我要用我的法身血脈,來養活你們慧命。」佛陀向阿難這樣說,「阿難,那個五個人(夜叉),就是現在的阿若橋陳如等,生生世世我在修行,他們就是這樣最初來接近我,讓我的法身能夠第一次就度到,現在也是一樣。阿難,你知道嗎,人若可以修十善、持五戒,自然鬼神不近,沒辦法接近他,所以人要好好持十善五戒。
這無不就是在教育我們,我們現在人人都可以行十善、持五戒,自然就能得到身心安樂,一樣的道理,過去佛陀修行是這樣,現在成佛了,也是很期待人人有這分修行,持戒、修善行,這也是佛陀生生世世教育眾生的方法。今生此世是這樣的大慈悲心,無央數劫的過去生,不也就是這樣?所以這,大慈悲心如世間慈父,永遠永恆,無數劫以來都是這樣。現在佛陀已經跟我們說,人人本具佛性,就像父親所有的一切,孩子一樣也都有,這是佛陀的悲智,時時來人間教化眾生,眾生應該要時時用心精進,歡喜接受。所以前面的文這樣講:
經文:「歡喜踊躍,得未曾有,佛說聲聞,當得作佛,無上寶聚,不求自得」。
「歡喜踊躍」。那時佛陀用方便法,設施方便,四十多年了,不管是舍利弗或者是須菩提、迦葉等等,這些大弟子一直一直開始心開意解了,迦葉尊者又再重宣此義,前面也有說過了,「我等今日,聞佛音教,歡喜踊躍,得未曾有」。這種「歡喜踴躍,得未曾有」,是因為佛陀知道,開始宣布人人也能成佛,所以大家很歡喜,「得未曾有,佛說聲聞,當得作佛」。這是過去前面的文,現在這段文再說:
經文:「譬如童子,幼稚無識,捨父逃逝,遠到他土,周流諸國,五十餘年」。
經文簡釋:
「譬如童子,幼稚無識」:本覺初啟,喻最初發心。
*「幼稚無識」:所以退失大乘。
「譬喻童子」。就是比較幼稚的孩子,孩子不知道分別,愛玩,捨離父親就出去了,「遠到他土,周流諸國,五十餘年」,前面須菩提也這樣說過了。所以說「譬喻童子,幼稚(無識)」。那就是「本覺初啟」,我們人人本具的覺性。我們已經一段時間,很長在六道輪迴,再遇到佛陀時,這時候能接受到佛陀的教育,從「阿含」、「方等」、「般若」,開始接觸到佛法,所以「本覺初啟」。「本覺初啟」,這個「啟」就是再打開,本覺是原來本有,只是無明覆蔽,這輩子再遇到佛了,所以叫做「本覺初啟」。譬喻我們人人初發心,我們過去對佛法一無所知,現在瞭解了佛法,開始啟發我們的心,這叫做發心,譬喻初發心,之前我們不懂,之前不知道去做,現在我們懂了,現在知道要去做。現在開始,我們要行十善,現在開始,在家居士最少都要行十善、五戒,開始要初發心。這輩子現在瞭解了,開始就要身體力行。所以說「本覺初啟」,譬喻我們人接受到佛法,初發心一樣。
所以「幼稚無識」,所以「退失大乘」。其實,我們已經跟佛法斷了很久,我們生生世世在六道中,五十餘年,那就是在五道,在天道、人道,人道所做的善惡,墮落三惡途;善業生天堂或在人間,或者是造惡業墮落三途,像這樣,佛法離我們很長遠,很久了,我們這輩子再得到,所以要再重新開始。要不然,佛性人人本具,所以我們現在要重新開始,叫做「幼稚無識」,這就我們佛性被迷去了,叫做「失大乘」,我們退失大乘。其實,我們人人本具,只是在「五道四生」輪轉太久了,所以退失了,要不然我們與佛陀一樣,(具有佛性),但是我們現在要重新來。
*「經中常稱菩薩為童子」,一因菩薩是法王之真子。二因無淫欲之念,猶如世間之童子,並非指年幼為童子。
*稚子離父迷道歸鄉難,流落潦倒,貧窮困苦。
*喻父子相失,父尋子不棄不離,而子幼稚無識,遲未發心,執小不樂大。
「經中常稱菩薩為童子」。「童子」有兩種的解釋,一種因為「菩薩是法王之真子」。因為菩薩已經契會佛心,與佛的心很接近,甚至還有他發心菩薩來人間助道場,這些都是法王的真子,就像文殊、觀音、彌勒、普賢等等,這些都是菩薩法王真子,也稱為「童子」。第二就是「無淫欲之念猶如世間之童子」。就如幼稚的孩子,心很單純、很乾淨,不只是心單純,身體也很乾淨,沒有淫欲的心,也沒有淫欲的行為,所以這也可以稱為「童子」。「童子」,不只是年幼,就是說清修的人,完全沒有淫欲的念,身體很乾淨,這叫做「童子」。就如有很多位,現在不一定出家,但他願意修行,沒有現出家身形,但是身心清靜,清修士,這也叫做「童子」。
所以,「幼稚離父」,這些童子幼稚,我們世間說的「幼稚」,前面所解釋是「童子」兩字,就是身心清淨,這都能叫做「童子」。身心清靜,就是法能入心,能如修行者發大心、立大願,入人群中度眾生,這就像菩薩的法王真子,這就是用心投入人群去。在經文中所表示的稚子這段文,就是表示他幼小的時候,世俗的小孩,幼小時,他就離開了父親,就這樣迷失了。所以迷道,迷了這道,不知回來,離開了父親,迷道歸鄉難。迷失了這條道路,要回到家已經很難了。兒子迷道,不懂得回去,父親開始找兒子,兒子不懂得回去,就流落潦倒,貧窮困苦。
我們能夠想像,這樣的孩子出去之後,會變成怎樣呢?沒人栽培,無依無靠,這樣時間時日一直過,慢慢地就變成流浪在外面的孤兒。流浪外面的孤兒長大之後,沒有人栽培,當然這叫做貧窮子。前面文也已經敘說很多,「父子相失」,如何失落了,父親如何用心在找兒子,五十餘年了。這樣找兒子,還是鍥而不捨。五十多年間,父親還是不放棄,還是相信絕對找得到兒子,但是兒子迷茫在外面流浪,很辛苦。
所以父尋子不棄不離,但是兒子呢,兒子就是「幼稚無識」。兒子還是在外面,不想再回去了,既然從小時候出來,迷失找不到路回去,他也已經忘記了他的家了,所以已經忘失去了,沒想要再如何找到家再回去。譬喻我們眾生,迷失了我們真如本性,所以遲遲不知道要發心,即使是遇到佛法了,只想要斷生死,怕再來人間,怕又迷失去,所以遲遲不肯發心。這樣「執小不樂大」,就像修行者一樣,過去已經迷失這麼久了,好不容易已經入佛門來,我們的頭腦還沒開(竅),我們還是執著,還沒想要如何打開我的心智,我們要好好用心接受教法、好好體會道理。理在人事,我要如何做好一件事,我要如何來結好一分緣?我們都沒有想要這樣做,只是想自己而已。這也是在修行中「幼稚無識」,還是很幼稚。所以遲未發心,這樣遲遲還沒發心,就是「執小不樂大」,雖然已經修行了,卻是發心發不起來,心智沒有開。
經文簡釋:
「捨父逃逝,遠到他土」;背覺合塵,所以捨父逃逝。輪轉五道四生,名為遠到他土。
*「他土」:退大忘本覺。
「捨父逃逝,遠到他土」。這就表示「背覺合塵」。我們的真如,就已經是覺悟的本性,將我們這個真如反過來。常常說「皈依」,那「皈」字,就說我們已經能向前照耀,這真如本性的光明已經被無明遮蓋了,所以這真如本性被遮蓋,這叫做「背覺」,因為上面都是無明煩惱,把這個覺遮蓋住。就像我們手掌心若這樣(向下),要做事情方便,手掌心若這樣(向上),其實東西無法拿住。所以我們手掌要放下,手掌向前,我們才能做很多事情,如果我們用「背面」,要如何拿東西?只是向上求而已,無法向下做事情,這就是背覺。所以我們「背覺合塵」,我們的「覺」,覺性被煩惱,被這塵埃煩惱,「塵」就是無明,無明將你遮蓋住了,這個「覺」,智慧的光明發透不出去,這叫做「背覺合塵」。我們的覺性本在,只是被無明遮蓋住。所以「捨父逃逝」,這譬喻是這樣,原來我們的本性被遮蓋了,「輪轉五道(四生)」,因為這樣,我們用這個無明, 一念無明複製很多煩惱,就流落於五道四生中,名為「遠到他土」。我們自己的本家,自己的田宅,我們不守好,已經跑出去外面流浪,這叫做「遠到他土」。
「他土」就是「退大忘本覺」,退失了大乘真如本性,我們已經忘記本覺在哪裡,所以我們「周流諸國」,這譬喻「輪迴三界」。
經文簡釋:「周流諸國」;喻輪迴三界。
*「周流」:昇沉不停。
*「諸國」:三界。
*「凡夫生死往來之世界分為三」:
一、欲界:有淫欲與食欲之有情住所,上自天堂下至地獄名欲界。
二、色界:色為質礙之義,有形之物質,著殊妙精好,故名色界。
三、心靈無形色:名無色界。
「周流」就是昇沈,一下子浮、一下子沈。接受了佛法,有時候我們發一念心,很快因某種因緣,讓我們發心又退掉了,這是現在的凡夫。我願意精進,我每天都要精進,但是某種的因緣,心裡的作祟,又再懈怠了,種種因緣把我們拉下去,所以這叫做「周流」,就是「昇沈」的意思。
「諸國」是三界,三界是凡夫生死往來的地方,都不離開這三界。「三界」,一、叫做「欲界」,欲就是有淫欲與食欲之有情所住的地方,不管你上天堂、下地獄,這都叫做欲界。所以欲界特別標出淫與食。人生,什麼傳宗接代等等,就是男貪女愛,造成了很多人類的問題,就有很多問題出來,這都是因為有淫欲。所以人類很多的問題,不健康等等,毛病一大堆,都是人類,人之大患,就是因為有這身體。再來,就是食欲。你看,造多少的業,所造的殺業是因為人的口欲。這食欲,我們能維持生活就好,卻貪一個口欲,為了吃,殺掉多麼多生靈。互相殘殺,互相造業,又是因淫欲造成人口問題,又是因食欲來殺生,像這樣,生與滅,無不都是人的欲念。這個欲界,包含上自天堂,下至地獄,無不都是在欲界中。
第二是「色界」。「色」就是有形色的東西,有形色就有障礙。我們要走路,前面若有東西擋住,要閃開,有形色就有障礙,這有質有礙,這就是很多(障礙)。或者是為了物質,要貪著精妙的東西,就用很多心神去創造,或者是用很多力量去造業,開山挖洞等等,很多為了什麼人間價值的寶物,所以有很多(惡業),這都叫做色,包含在「色界」中,惹起了人的貪心,這種精妙物,珠光寶氣造成了很多的欲,也造很多的業,這叫做「色界」。
第三是心靈,無形無色,但是充滿了煩惱,這叫做「無色界」。我們人都沒離開三界,在欲界,在色界,在無色界,我們用這樣簡單就能瞭解,很多無不都是我們人生,在五道或者是六道,「四生」無不都是在三界中。我們修行就是希望可以脫離三界。
經文簡釋:
「五十餘年」;喻備歷經六趣。
*「五十餘」:阿修羅遍五道、並有四生。
*「火宅喻」:明長者宅主如一家之王,國邑聚落,
*「此中明窮子」:凡夫迷途輪迴。總言背真之地遠,而逐妄之時多。
「五十餘年」,離開到他鄉,受苦難,這五十多年就是譬喻歷經六趣。大家應該都記得,「五十餘年」,包括阿修羅普遍在五道,所以若多了阿修羅道,就成「六道」,我們若說「五道」,就是阿修羅在五道中都有,天道有阿修羅,人道有阿修羅,其他三惡道一樣有阿修羅,所以阿修羅就是遍五道。包括在四生中。所以說,學佛要用心,不要說我們將法聽了,很快就把它去掉了,實在是很可惜,人身難得。要離開人身(指脫離輪迴),不是那麼簡單,我們一直都在火宅中,永遠都在三界中。凡夫的迷途都在這輪迴中,所以這種「背覺合塵」,背了真如的境界,走到真正迷途的地方,所以我們必定要相應大慈悲父他的用心、用愛。看看阿若橋陳如,你看他們時時都有因緣接受佛陀每一次說法,他們都是能夠第一批接受佛法,那就是因為佛陀用愛,每一次都是用愛,過去的「大魚割肉」也是一樣,現在統領國家這麼好,讓夜叉無法接近,這位國王他還是一樣用他的身血來滿足夜叉。像這樣的付出,時時無不都是在度眾生。佛陀用這樣的慈悲對待眾生,所以我們眾生也要用慇勤的心來接受佛陀教法。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啊!
************************************************************
【補充資料】
《賢愚經》卷第二(一三)〈慈力王血施品〉第十三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洹中止。爾時尊者阿難,於中食後,林間坐禪,而自思惟:「如來興世,甚為奇特,眾生之類,皆蒙安樂。」又思惟:「憍陳如等五尊比丘,種何善本,依何因緣,法門初開,而先得入,法鼓始振,獨先得聞,甘露法降,特先蒙潤?」念是事已,從坐處起,往至佛所,具以所念,而用白佛。佛告之曰:「憍陳如等,先世於我,實有因緣。過去世時,我以身血,充其飢渴,令得安隱;是故今身,先得我法,用致解脫。」
賢者阿難,重白佛言:「過去以血濟其飢乏,其事云何?願具開示,并令眾會咸得解了。」佛告之曰:「過去久遠阿僧祇劫,此閻浮提,有大國王,名彌佉羅拔羅,晉言慈力,領閻浮提八萬四千小國王,有二萬夫人、一萬大臣。王有慈悲,具四等心,恒愍一切,未曾懈厭,
常以十善,教誨民庶,四方欽慕。王所化治,國土安樂,莫不慶賴。諸疫鬼輩,恒噉人血氣,用自濟活。爾時人民,攝身口意,敦從十善;眾邪惡疫,不敢侵近,飢羸困乏,瘦悴無力。時五夜叉,來至王所,我等徒類,仰人血氣,得全身命。由王教導,咸持十善,我等自是無復飲食,飢渴頓乏,求活無路。大王慈悲!豈不矜愍?
王聞是語,甚懷哀傷,即自放脈,刺身五處。時五夜叉,各自持器,來承血飲,飲血飽滿,咸賴王恩,欣喜無量。王復告曰:『汝若充足,念修十善,我今以身血,濟汝飢渴,令得安隱;後成佛時,當以法身戒定慧血,除汝三毒諸欲飢渴,安置涅槃安隱之處。』阿難!欲知爾時慈力王者,今我身是。五夜叉者,今憍陳如等五比丘是。我世世誓願,許當先度,是故我初說法,聞便解脫。」 時尊者阿難,及諸眾會,聞佛所說,咸增敬仰,歡喜奉行。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