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4/11/18晨語簡記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4/11/18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2014/11/18晨語簡記   2014/11/18晨語簡記 Empty周二 11月 18, 2014 6:19 pm

20141118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世間親情苦短不由己,

出世有情菩提長慧命,

佛慈愍傳大乘一實法,

如是法藏無量法財富。



  世間情,親情,不管是什麼情,真正都是苦短,短短幾十年,到底有多長呢?時間過得很快,才看到孩子還很小時,沒多久,出現在眼前已經是青少年了,再不用幾年,時間很快過去,已經結婚了也生孩子了。看到這樣,從年輕開始,中年、老年,從年輕時建立家庭,看他生子,看他把孩子養大,看他當阿公,好像時間都沒有多久,這就是人間的親情。你怎麼疼孩子,再來孩子長大了,現在孩子在做什麼呢?唉,常常聽到的是嘆氣的聲音。畢業之後,跟他說做什麼事情要小心,現在年輕人不聽話,就是做一些不安定的事情。聽到的都是這樣的也是很多。又有的時間問:「孩子現在呢?」又有人就會回答,「畢業了,大學畢業了,已經上班了。」「在哪裡呢?」「唉!留在國外。」「難道沒想要回來?隨便他們了。」家裡兩個老人,開始就是這樣相依為命,短短幾十年的變化就是這樣。



  所以,人間親情苦短,最能感覺到有親情是孩子小時候,長輩疼愛,都帶在身邊,不會離開,若是長大之後,翅脖硬了,如小鳥東南西飛,離巢的鳥到底會飛到哪裡呢?什麼時候,鳥兒願再飛回鳥巢?這都叫做人生。其實我們人人來到人生,凡事都由不得自己,那怕是自己的孩子,你養大了,但是也不一定會按照你想的希望,這樣去走,這樣去做,情越來越遠了,親情越來越薄。我們不是有聽到醫陀很多個案,「有孩子嗎?」「有啊。」「幾個?」「五六個。」「現在呢?」「各人住各人的,成立家庭了。」「沒有回來看你嗎?」「他們有各自的家庭,不要拖累他們。」也有這樣,其實父母都替子女著想,孩子有在想父母嗎?像這樣也是很多。所以人生的感情總是這樣,很多事情都是由不得自己。



  「出世有情菩提長慧命」。若是出世叫做覺有情,我們學佛,我們瞭解人生道理,人倫道德,展開了我們的愛心,父母愛孩子是天性,那麼孩子要有反哺之恩,孝順父母,這是應該的道理,這叫做法則,這叫做道理。所以是不是可以按照這個道理走呢?世間就是無明啊!無明的情短,無明煩惱的情就會亂。若是出世(覺有情),就不同了,出世,不受這世間五濁惡世這樣薰染了,我們可以用很超脫的心態,超脫人間俗情,卻是我們接受到出世間的覺有情。出世,意思就是不是在世俗的。世俗就是世間的情,我們已經辭親割愛了,非常的超然,沒有家庭的掛礙,卻是我們天下眾生的有情存在,眾生的覺有情,佛陀用心來指導我們,我們走在這條菩提大直道,同樣隨著時日再過,不同的是付出無所求。同樣叫做「情」,世間叫做迷,由不得自己這分的煩惱的迷情;如果是出世間,那就是同樣時間在過,同樣有情,卻是已經覺悟了。覺悟這份情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以天地為家,以人類為親。



  佛陀將四生眾生視為一子,而我們呢?要學佛,學佛這分開闊的心胸,我們將天地有情當作我們的親人,人人,我們就是要關心,都是我們的親人。世間的人,隨著時間,生命這樣過去;學佛的人,覺有情人,一樣的時間,我們的慧命不斷要成長。生命同樣生老病死,我們很泰然面對生老病死,也是能讓慧命接受到佛法,慧命成長,我們透徹道理,瞭解人間世事,如何去付出。



  就如昨天聽到宗教處報告辛巴威,聽到辛巴威,大家都知道,是一個很貧困的國家,而且貧窮人的生活真的很辛苦。看到孩子要讀書,沒有教室,但在大地上有大石頭,孩子就隨著那顆石頭遮蔽大太陽。太陽從東邊出來時,他們就坐在西邊,用這麼大的石頭來遮蔽大太陽;若是太陽繞到西邊時,他們就坐在東邊,這顆大石頭能遮蔽陽光。像這樣,跟著那顆大石頭這樣繞,這就是他們的教室。席地而坐,地上有石礫,他們也是這樣,不覺得那會刺人,還是坐下來,抬頭看的黑板,是變成灰色的,(粉筆)寫上白色的字,按照黑板的字,抄到筆記本,筆記本就是他們的課本,每一塊黑板,就是每一個小孩讀書的課程。但是他們很認真,知道沒有讀書就無法出人頭地。我們去為他們搭起簡易教室,很歡喜。



  土地,看他們整地的時候,都是石頭,所以這個國家的鈔票,是用石頭印在鈔票上面(辛巴威著名景觀「平衡石」),他們的錢(面額)很大,雖然很貧困,但大家稍微買點菜,就要好幾兆元,不是幾億元,是幾兆元。這就是辛巴威的生活。



  好不容易,在幾年前,辛巴威朱居士開始發心,千里迢迢,開千多公里路到南非去取經,去看南非(慈濟人)怎樣帶當地志工。而南非的菩薩潘居士等,他們就去辛巴威指導他們,像這樣互相帶動,一直到現在。又再三四年前,朱居士帶著一群老師,因為我們去援建簡易教室,所以那些老師開始對慈濟感恩,朱居士就把這些老師當作是傳法的種子,將他們帶回來台灣。還記得那年,兩三年前在三重,他們這樣七八位,從辛巴威回來,都很有知識,有校長、有老師,為了要回來取經,他們立了一個願,要重生的人生;回來台灣之後,再回去的人生,完全要轉變。所以一些女眾要回來…,我看起來,想說;這些都是男眾,怎會穿裙子?但是,回到我們這裡就都穿白褲。原來這些都是女眾。我問他們:「怎麼頭髮都剃掉了?」朱居士就告訴我說:「他們下定決心,回來台灣這次就是他們人生的重生。所以回來以前,頭髮剃光了,回去再重新留,這就是他們的重生。」所以回去很精進。在這裡幾天的生活營,很精進,回去之後,住在這裡──在三重,這樣跟大家的生活,早上的早課,拜《法華經》等等,生活規律、端碗拿筷,坐,躺著睡,「臥如弓、坐如鐘」,就是全都都學回去,如何繞佛饒法,他們全部都學得很好。



  回去了,培訓了,受證了,已經有二位受證了,所以他們開始每個月的(其中二個)星期四,每兩星期一次,在星期四這一天,就是他們的精進日,讀書會。從此開始,他們的精進沒有間斷。有一段時間,朱居士就受他們的當地政府叫去問話,同時觀察他,這樣一段很長的時間,到後來,瞭解了他是為了這個國家、為了貧困、為了教育等等。要如何將人心導正,到正確的方向,又看到這些人,現在已經有一千多人,志工有一千多人,看到大家生活規律,真正就是不一樣。所以為他開放了,只要他要辦活動,去跟他們報告一下。所以他現在辦一個精進營,在十月十七日到二十二日,六天的時間,他們這樣大精進。有十個社區,最遠的社區距離三百多公里(最遠社區札卡,距離三百八十公里以外),這樣這十個社區的種子、幹部,都集合過來精進。我就問他們說,「這六天的精進,那麼遠的地方,大家來了,他們要住在哪裡?」「住在朱居士的家。」「有這麼大嗎?有兩百多人,住得下嗎?」他就跟他太太說,應該慈善的工作要落實在辛巴威,一定要有師父的法來做導向,所以他們決定在他們家的空地,屋頂簡單搭建起來,牆壁簡單用塑膠板,就這樣圍起來。其實他們家也不小,所以,除了他在家裡,又從外面搭蓋出來,這樣就是他們的道場。看到照片,實在是很感動人。



  志工來動工,把房子搭建好之後,開始牆壁就用一塊白板投影,在黑板上面用畫的,畫我們精舍,在那個地方就是這樣,畫慈濟LOGO在黑板上跟大家介紹(慈濟精神理念),甚至傳法的種子,就是老師,來當講師,來教。甚至生活營精進,這六天時間,與台灣都一樣。從他們那個時候回來(所學),四點起床,開始準備就要上早課,一樣禮拜《法華經》。你們知道,他們唱念也唱得很好,禮拜很簡單,沒有蒲團,地上就只是鋪著紙板,厚的紙板,去撿紙箱壓扁,鋪在地上,這樣就是在拜經。在那個地方繞佛繞法,都是訓練走直角的,這樣走,實在很感動人。看他們晚上睡覺,一排都是「臥如弓」,同一個方向,一排人又一排的人,睡得很整齊。再教他們睡醒時,毯子要怎麼摺,摺的四四方方,放得很整齊,大家出去,就看到裡面很整齊。吃飯就是「龍口含珠,鳳頭飲水」,大家端得很好。這就是他們的精進。



  甚至朱居士教他們的生活規矩,甚至在拜經之後,他們坐下來聽經,開始聽經。他們所聽的是「人間菩提」,因為「人間菩提」有英文(字幕),英文他們看了能瞭解。所以看他們報到時,就發給他們一本筆記本,及給他們背心,不然他們穿的都不一樣,所以那件志工背心穿起來,領到那本筆記本,領到毛毯,這樣就是他們精進開始。所以有那本筆記本,他們聽「人間菩提」,雖然他們聽不懂,卻能看著英文。我也很感恩,人間菩提有英文翻譯,他們一邊抄,一邊哭,因知道人間這麼苦,他們的苦難就是來自因緣果報,這樣瞭解了。他們還讀書會,很多,現在都有翻譯過,朱居士就再跟他們解釋,用英文版的「(慈濟)十戒」,要持「十戒」,這都英文版,跟我們生活儀軌等等,都讓他們知道。所以在那個地方,這六天辦得很成功,畫面上看到的,很感動人。他們這樣的…流眼淚,照相起來,這樣鼻水流、眼淚流,大家很感動,這種生活規則,看他們走路都走直角,彎角時是走直角,還有送他們一雙白鞋,看他們拍到他們的腳時,也同樣很整齊。法在那個地方,辛巴威,那麼的貧困,只要有一個願意發心,在那個地方,法要落地在那個地方,種子播在那裡、根也是生在那裡。有幾個回來過台灣,回去真正是重生,對佛法,那種的接受是很精進。讀書會是每星期兩次。十個地區,最遠三百多公里,沒有缺席,這種求法的精神,實在讓人很感動。



  這就是「出世覺有情,菩提長慧命」。同樣在這樣的時間,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生活方式,他們在那麼貧困的地方,這樣的精進,這樣簡陋的環境,但是佛法在他們心中,在這樣的空間、這樣的時間,不斷在慧命成長中。我們在台灣,每個地方都是很莊嚴的場地,是不是我們大家都有很惜福?我們時間在過,生命在減,慧命有增長嗎?所以希望大家要時時比較,見苦,我們要知福。那麼困難,佛法在那個地方成長,在那個地方,那些人慧命在成長,那些人有一千人多。感動的事情很多,希望有機會我們看看辛巴威拍回來的照片,還有他們錄影下來的(畫面),你們看一下,真正是非常精進者。所以,佛慈愍來人間,就是要傳大乘法。如何在克難中可以去付出,這是一實法,是佛陀來人間,他的願。所以「如是法藏無量法財富」。所以說,那裡雖然很貧困,他們有法就很富有。大家感動中,法喜充滿,依依不捨,這樣回去。這就是法,他們在人間,雖然生活困苦,卻是心開意解,富有法財。看到他們要回去時,用小貨車,人擠得滿滿的,搭小貨車離開了。雖生活差很多,但求法的心不輸給我們,這是他們的那一分精進。所以上面的經文也是這樣說,法,佛就是法王,所以法普遍給了眾生。我們學佛的人體會佛法之後,接受了法那一份的歡喜。所以前面的文說:



經文:「常為王者,之所愛念,群臣豪族,皆共宗重,以諸緣故,往來者眾,豪富如是,有大力勢。」



  這是前面的文,佛如法王,法普遍人間,諸王都愛敬,群臣愛敬,天下人間人人所尊重,法王是覺者佛陀。下面接下來再說,那是譬喻這位長者,人人所愛敬,其實這位長者就是佛,譬喻佛。佛譬喻世間長者,既然是世間長者,下面文就這樣說:



經文:「而年朽邁,益憂念子,夙夜惟念,死時將至,癡子捨我,五十餘年,庫藏諸物,當如之何。」



經文簡釋:

「而年朽邁,益憂念子」;頌失子之苦,無所委付,故憂念耳。

*而年朽邁者,喻佛化緣將畢,涅槃時至,故益憂念子。

*如文中:良醫留藥喻說:如是好藥,而不肯服,故憐子而悲深也。





  世間的長者很有錢,兒子流失了,已經出去五十幾年了,成為在外面流浪的貧窮子,父親找兒子,隨著孩子到處找兒子,兒子在外面流浪。這位長者很擔心,年紀一年一年大了,兒子還在外面流浪。我的財富還這樣多,將來我若死了,這些財富要付託給誰,要怎麼辦?這是世間的父親會這樣擔心。出世的慈父也是這樣擔心,他擔心的,年紀越來越大,弟子還無法體會佛的心懷,還是守在獨善其身。芸芸眾生,將來誰能夠度化呢?佛法是不是這樣就停止了呢?沒人可傳下去,這是佛的擔心,所以他就是「益憂念子,夙夜惟念」,一直就是在擔心。「夙夜」就是早晚,就是這樣在擔心,從早到晚想兒子,到底在哪裡?我這些財產要如何付託下去?



  這就是表示,這是重誦的偈文,是迦葉尊者再次復述長行文,就是接著須菩提他開頭所說的長行文,迦葉尊者接下來再重複來描述孩子離開父親,父親在找孩子那情境。所以「失子之苦」,父親的孩子失蹤了,不知走到哪裡去了,所以「失子之苦,無所委付」。沒辦法將他的財產能再傳下去,很擔心,「故憂念耳」。憂念他的兒子,很擔心孩子在哪裡?心心念念就在想他的孩子,「而年朽邁者」,現在年紀已很大了,譬喻「佛化緣將畢,涅槃時至」,將要入涅槃之時。所以,年紀越大越著急,想到這些弟子的心還沒有開啟,還是樂小畏大,還是畏懼大乘,只是執於小乘,所以這是佛所擔心。



  就像在經文中有一段文,良醫留藥的譬喻,一直要讓孩子知道,這個藥要傳,人人要懂得看病,知道藥的道理,也要懂得診斷病人的病理,想要傳,卻是這些孩子還是很迷茫,想要….孩子心態有病,要怎樣叫他吃藥,(孩子們)也不懂得要吃藥。所以父親就故意交代交代,這個藥是治什麼病,這個藥是能止什麼痛,全都交代好,他就說,要出外去了,到很遠的地方,交代人回來說:「你們父親已經死了。」那時候,孩子們聽到了,才開始著急,要怎麼辦?身體有病,父親是良醫,現在父親死了,要怎麼辦?趕緊去拿藥來吃。這也是在《法華經》中的經文,其中又有一段譬喻,也是父子的譬喻。法要留下來,大家不懂得接受,這就如這樣的譬喻,有好的藥,大家都不肯吃,所以為了愍念孩子,他就用這樣方法,這是表達了出世慈父的悲心很深。



經文簡釋:

「夙夜惟念,死時將至」;夙早至夜暮,謂從朝至暮時刻不忘念子。故云:夙夜惟念。



*諸佛菩薩,愍念眾生,不棄不忘,常為憶念,若近若遠,或見不見。

*夙夜惟念,即佛夙願恆專憶念眾生。

*況死時將至:涅槃時近。



  所以「夙夜惟念,死時將至」,就是從早到晚,「夙」就是早上,從一早天未亮開始,一直到天亮,日落晚上,就是一直憂念他的孩子,從早上到晚上,時刻都沒有忘記。可見佛陀為眾生,無央數劫以來,不斷隨著眾生,生生世世不斷上求下化,這種的深,很深刻的悲心,念念不忘眾生。所以「諸佛菩薩愍念眾生,不棄不忘,常為憶念」。這是諸佛菩薩,他永遠永遠就是不捨離眾生,只是因為那念悲愍心,念眾生苦。所以絕對沒有去忘記,絕對沒有放棄他,這種悲心。「常唯憶念」,事事就是為眾生操心,這樣記掛著眾生。所以「若近若遠,或見不見」,近的或者是遠的,近的就是在眼前;遠的,時間就在遠劫之前。這種不論是今生他世,過去生的過去生,無量劫前與現在或者是未來,「或見不見」,時間的過去,我們說沒看到,說未來還不知道,



  其實佛心,他不論是今世,你說很遠,我們現在說辛巴威、說南非,說莫三比克,說海地,很多苦難的地方,離我們很遠,不過這也算是近,與我們同一時間,與我們在同一顆地球的地面上,這都算是很近,就是今生此世。我們同樣關心他們,同樣也是希望法能落在他們的土地上,這都叫做近的;遠的,就是過去,過去的過去、未來的未來,這都是我們看不到的過去,也是我們現在看不到的未來。所以「或見不見」。



  「夙夜唯念」就是佛他的夙願,很早很早無量數劫以前,那時候的願,那時候就是永遠,都是這樣專心專念,這樣在憶念眾生。這是諸佛菩薩,每一尊佛、每一尊菩薩,不是為自己,全都是為眾生。這種「夙願恆專憶念眾生」,這每一個字,我們都要刻在我們的心版上。諸佛菩薩,從無量數劫以來,就是這樣發願,這樣永遠永恆就是專心為天下眾生,四生五道。所以「五十餘年」,一直就是在諸佛菩薩心中。「況死時將至」,「夙夜惟念」。因為「死時將至」,因為「涅槃將近」,佛陀來人間,時間因緣差不多了,這個時候若不趕緊啟發人人的大心,發大願,以天下眾生為重,要等到什麼時候呢?所以他會很急。



經文簡釋:

「癡子捨我,五十餘年」;父心痛子之詞。前云童子,以無知故,此云癡子,甘流蕩故:窮子求衣食艱難。

*昔已發心,中途退失,名為癡子。背覺合塵,流浪五趣,背負教導正覺道法,而向迷途五十餘年。



  所以說,「癡子捨我,五十餘年」。這個傻兒子離開我這麼久了,這就是表示父親心疼孩子,很深刻的意思。過去說「童子」,就是孩子還很幼稚。現在經過五十多年了,那就是癡,還不知道要回來,這傻兒子怎還不知道要回來呢?這就是表示了這種親情,父親對兒子那分很深感情的描述。佛陀對弟子不也是這樣嗎?對眾生也是這樣。因為眾生無知,所以他說「癡子」。這種流落在外,不懂得要回來成為貧窮子,求衣食很艱難。我們還記得嗎?「入如來室,著如來衣」。我們應該學佛,我們應該要趕緊回歸自己真如本性,入如來室,我們有柔和忍辱衣,我們能入人群中去。



  所以,「昔已發心,中途退失」。這也是表示,有很多人已經發心,但是癡迷無知,中途又退失道心,煩惱一來,陷阱現前又再墮落,這樣叫做「癡子」。「癡子」他就「背覺合塵,流浪五趣」,流浪在五道裡面,背負著教導正覺的道法,已經忘記了,忘記了父親是怎麼教、老師是怎麼教,佛陀是怎麼教,都已經忘恩負義,就這樣流失了。所以「背覺」,在這覺道上,這種教導,希望他可以走正路,卻是他這樣違背了。他違背了,那就是向著迷途,向迷途五十多年。



經文簡釋:

「庫藏諸物,當如之何」;佛念眾生,眾生不念佛,如父母憶子,子不憶父母;佛雖專念,又有何用呢?當知之何:父念子深有展轉不安之意。



  其實長者他有無量庫藏,就像佛有無限量的法。所以「庫藏諸物,當如之何」。這表示佛在念眾生,眾生卻沒在念佛。所以我們常說:「要多念佛。」多念佛就是希望我們能「背塵合覺」。我們現在是「背覺合塵」,我們要學佛,就是要「背塵合覺」,我們應該與我們的覺性要會合,不要違背我們的覺性,就是迷。所以眾生不念佛,就是不回到我們的本覺來。所以「如父母憶子,子不憶父母」。父母很疼孩子,但是孩子不知道父母在疼惜他們。「佛雖專念」,佛就是專心念眾生,但又是奈何?就是「沒法度」,「父念子深又輾轉不安之意」,就如父親在念孩子,就是從早到晚,從晚到早上輾轉,心不安。卻是癡子背父,流浪一直流浪下去,這就是我們眾生。



  譬喻眾生已經「背覺合塵」了,佛陀的心念,希望眾生能脫離塵、惑,能回歸本覺來。這是諸佛菩薩為眾生付出,「佛慈愍傳大乘一實法」。這是譬喻他的法藏,無量財富就是要傳給我們,所以我們要用心來接受,要時時多用心呀!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感恩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85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4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4/11/18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4/11/18晨語簡記   2014/11/18晨語簡記 Empty周三 11月 19, 2014 9:48 a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四年十一月十八日星期二)

 

世間親情苦短不由己,
出世有情菩提長慧命,
佛慈愍傳大乘一實法,
如是法藏無量法財富。

 

我們學佛常提到入世()與出世(),今天上人為我們開示何謂出世,並舉了辛巴威朱居士的例子,讓人很清楚明白。一個是親情苦短不由己(世間),一個是有情菩提長慧命(出世)。那你要選那一個呢?

 

其餘心得重點如下:

 

如文中:良醫留藥喻說:如是好藥,而不肯服,故憐子而悲深也。

  世間的長者很有錢,兒子流失了,已經出去五十幾年了,成為在外面流浪的貧窮子,父親找兒子,隨著孩子到處找兒子,兒子在外面流浪。這位長者很擔心,年紀一年一年大了,兒子還在外面流浪。我的財富還這樣多,將來我若死了,這些財富要付託給誰,要怎麼辦?這是世間的父親會這樣擔心。出世的慈父也是這樣擔心,他擔心的,年紀越來越大,弟子還無法體會佛的心懷,還是守在獨善其身。芸芸眾生,將來誰能夠度化呢?佛法是不是這樣就停止了呢?沒人可傳下去,這是佛的擔心,所以他就是「益憂念子,夙夜惟念」,一直就是在擔心。「夙夜」就是早晚,就是這樣在擔心,從早到晚想兒子,到底在哪裡?我這些財產要如何付託下去?

 

夙夜惟念,即佛夙願恆專憶念眾生

況死時將至:涅槃時近

  所以「夙夜惟念,死時將至」,就是從早到晚,「夙」就是早上,從一早天未亮開始,一直到天亮,日落晚上,就是一直憂念他的孩子,從早上到晚上,時刻都沒有忘記。可見佛陀為眾生,無央數劫以來,不斷隨著眾生,生生世世不斷上求下化,這種的深,很深刻的悲心,念念不忘眾生。所以「諸佛菩薩愍念眾生,不棄不忘,常為憶念」。這是諸佛菩薩,他永遠永遠就是不捨離眾生,只是因為那念悲愍心,念眾生苦。所以絕對沒有去忘記,絕對沒有放棄他,這種悲心。「常唯憶念」,事事就是為眾生操心,這樣記掛著眾生。所以「若近若遠,或見不見」,近的或者是遠的,近的就是在眼前;遠的,時間就在遠劫之前。這種不論是今生他世,過去生的過去生,無量劫前與現在或者是未來,「或見不見」,時間的過去,我們說沒看到,說未來還不知道,

  其實佛心,他不論是今世,你說很遠,我們現在說辛巴威、說南非,說莫三比克,說海地,很多苦難的地方,離我們很遠,不過這也算是近,與我們同一時間,與我們在同一顆地球的地面上,這都算是很近,就是今生此世。我們同樣關心他們,同樣也是希望法能落在他們的土地上,這都叫做近的;遠的,就是過去,過去的過去、未來的未來,這都是我們看不到的過去,也是我們現在看不到的未來。所以「或見不見」。

  「夙夜唯念」就是佛他的夙願,很早很早無量數劫以前,那時候的願,那時候就是永遠,都是這樣專心專念,這樣在憶念眾生。這是諸佛菩薩,每一尊佛、每一尊菩薩,不是為自己,全都是為眾生。這種「夙願恆專憶念眾生」,這每一個字,我們都要刻在我們的心版上。諸佛菩薩,從無量數劫以來,就是這樣發願,這樣永遠永恆就是專心為天下眾生,四生五道。所以「五十餘年」,一直就是在諸佛菩薩心中。「況死時將至」,「夙夜惟念」。因為「死時將至」,因為「涅槃將近」,佛陀來人間,時間因緣差不多了,這個時候若不趕緊啟發人人的大心,發大願,以天下眾生為重,要等到什麼時候呢?所以他會很急。



昔已發心,中途退失,名為癡子。背覺合塵,流浪五趣,背負教導正覺道法,而向迷途五十餘年。

  所以說,「癡子捨我,五十餘年」。這個傻兒子離開我這麼久了,這就是表示父親心疼孩子,很深刻的意思。過去說「童子」,就是孩子還很幼稚。現在經過五十多年了,那就是癡,還不知道要回來,這傻兒子怎還不知道要回來呢?這就是表示了這種親情,父親對兒子那分很深感情的描述。佛陀對弟子不也是這樣嗎?對眾生也是這樣。因為眾生無知,所以他說「癡子」。這種流落在外,不懂得要回來成為貧窮子,求衣食很艱難。我們還記得嗎?「入如來室,著如來衣」。我們應該學佛,我們應該要趕緊回歸自己真如本性,入如來室,我們有柔和忍辱衣,我們能入人群中去。

  所以,「昔已發心,中途退失」。這也是表示,有很多人已經發心,但是癡迷無知,中途又退失道心,煩惱一來,陷阱現前又再墮落,這樣叫做「癡子」。「癡子」他就「背覺合塵,流浪五趣」,流浪在五道裡面,背負著教導正覺的道法,已經忘記了,忘記了父親是怎麼教、老師是怎麼教,佛陀是怎麼教,都已經忘恩負義,就這樣流失了。所以「背覺」,在這覺道上,這種教導,希望他可以走正路,卻是他這樣違背了。他違背了,那就是向著迷途,向迷途五十多年。

經文簡釋:

「庫藏諸物,當如之何」;佛念眾生,眾生不念佛,如父母憶子,子不憶父母;佛雖專念,又有何用呢?當知之何:父念子深有展轉不安之意。

  其實長者他有無量庫藏,就像佛有無限量的法。所以「庫藏諸物,當如之何」。這表示佛在念眾生,眾生卻沒在念佛。所以我們常說:「要多念佛。」多念佛就是希望我們能「背塵合覺」。我們現在是「背覺合塵」,我們要學佛,就是要「背塵合覺」,我們應該與我們的覺性要會合,不要違背我們的覺性,就是迷。所以眾生不念佛,就是不回到我們的本覺來。所以「如父母憶子,子不憶父母」。父母很疼孩子,但是孩子不知道父母在疼惜他們。「佛雖專念」,佛就是專心念眾生,但又是奈何?就是「沒法度」,「父念子深又輾轉不安之意」,就如父親在念孩子,就是從早到晚,從晚到早上輾轉,心不安。卻是癡子背父,流浪一直流浪下去,這就是我們眾生。

  譬喻眾生已經「背覺合塵」了,佛陀的心念,希望眾生能脫離塵、惑,能回歸本覺來。這是諸佛菩薩為眾生付出,「佛慈愍傳大乘一實法」。這是譬喻他的法藏,無量財富就是要傳給我們,所以我們要用心來接受,要時時多用心呀!

 

高明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2014/11/18晨語簡記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