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4/11/19晨語簡記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4/11/19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2014/11/19晨語簡記   2014/11/19晨語簡記 Empty周三 11月 19, 2014 5:25 pm

20141119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缺悲智德難度眾生
少慈忍行娑婆難安
一念偏向漏落六道
守小獨善不樂大法


我們就要很小心,一念間,我們是修行,我們所要追求的,希望能夠悲智雙運,還能度眾生,這是我們修行者應該有,也應該要精進,所要追求的。但是,我們若是只一個「缺」字,「缺悲智德」,就是我們沒有用心,也不願意付出,這種人缺慈悲,也是缺智慧。沒有慈悲智慧,在人群中付出,這樣要如何能度眾生?這要度眾生很難啊!因為連自己都無法度,要如何度別人?所以我們應該要悲智雙運,要常常記得,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悲」,就是同體大悲。說話,不可以因是我不高興的人,我和他說話,就故意說一些讓他心會難過的話,不可以。我們說「開口動舌無不是業」,一句好話,你就對這個人一分的福業;一句的壞話,傷了人的心,你就已經造一分的口業、惡業,都是一念間。

我們將心比心想,若聽到這句話,心會如何?我會傷心;我會傷心,我就不讓別人傷心,這樣叫做有慈悲。假如我們相反,我不高興的事情,這個人就是和我無緣,所以我既不高興,也要讓他不高興,若這樣,真的是缺智德。所以,自己沒度到自己,又無法度別人,又再傷害感情,結惡緣,要如何度眾生呢?所以每天說話要小心,做事更是要小心。

「少慈忍行娑婆難安」。我們修行,聽法,就是要學會慈悲,慈悲,就是要人人有福,不是我自己有福而已,希望人人有福,天下間人人都具足福,這是祝福,我們常看到人就說:「祝福你喔!祝福你喔!」祝福是很好,希望人人有福,天下和平,人人有福,這叫做慈。我們要能夠慈,世間能有福.社會能平安,那就要修忍辱行。你忍一下,我忍一下,自然壞的話,不好的事就不會發生,這樣社會就祥和了。假如我們缺少了慈忍的行為,我們就是在娑婆,娑婆世界是堪忍難安啊!看看最近天下多少國家就是不堪忍,不堪忍,所以一念惡心動起來,這種貪瞋癡,惡行一起。想看看,人禍啊,多少國家的人無法忍耐下去,住不下去,危險啊,所以造成了難民潮。看,現在天下難民有多少呢?每一天在這種不平安的國家,人與人互相相爭,不只是暗鬥,還明爭。明爭,動起武來,槍炮彈火,這種烽火的國家很危除,就很多人攜家帶眷,流落它鄉,成為難民。

最近(逃)到土耳其的人有多少啊?尤其是看到這批在土耳其的大都市,伊斯坦堡那個地方,所看到的名為難民,其實這批人,人人過去在自己國家,都是上階級的人,他們的學問、地位、財產等等,都是最高。但是,有錢,很多財產,商業做得很好,又有何什麼呢?社會不平安,國家動亂,讓他事業做很大,他也不安穩住在這國家裡;有的學問很高,名望很大,在那地方的望族,又是如何呢?兩邊相爭時,住在那裡也不安穩。不堪得忍耐,日日聽到槍炮聲,不堪得忍耐,看到這樣的動亂,他們不得不離開,這種堪忍,不堪忍,這種社會世間不適合居住,他們就要遷離,流落為難民。看到他們的生活,本來孩子都在讀書,「望女成鳳,望子成龍」,大家的孩子雖然帶出來了,還是看到那些孩子,青少年,在他們的國家是受很優良的教育,穿著很紳士,年紀小小的孩子也繫著領帶,穿得很體面。

我們在發放,孩子(阿和默特)也在那地方,跟人一同搬東西。以為是有錢的人家,以為他的家境很好,經過二三天後,才發現這孩子原來也是難民之一。拜訪他的家庭,實在是很苦難,就是這樣流浪出來,一無所有,十幾個人口在一家庭,度日如年。我們還是發現到這樣,也要敢緊幫助他們。可見這家庭平時的生活,他們的教養都很好,雖然在落難中,孩子也還是讓他這樣,要出門還是穿著整齊的服裝。但是已經流落它鄉,居無定處,住都沒得住了,租房子,他們就要打工,賺七八百元,租房子也要五六百元,只是去打工能夠有收入,就是這樣已。(阿和默特)一家十口,兩夫妻、八個孩子,孩子還小。像這樣,這樣的家庭,因為他原來生活就很享受,要他去住帳篷不可能,所以他就要租房子,打工很辛苦,他還是要付出房租。生活要怎麼辦呢?慈濟人發現到,所以也列入我們幫助的其中一家庭。這是什麼造成的呢?就是「少慈忍行」。那國家的人或是領導者,彼此間不肯相讓,政治問題,缺悲智德,少慈忍行,所以造成了娑婆世界難安。

佛教說我們在住地方叫做「娑婆世界」,娑婆世界就是叫做堪得忍耐,叫做堪忍的世眾,所以名稱叫做「娑婆世界」。本來人生就是苦了,生老病死,本來就苦,人生無常也是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五蘊熾盛等等都是苦,再加上了人類這種貪瞋癡,開始行動出來,少數的人造成了大多數,整個國家家破人亡,很多豪華的家庭,已經變成一堆一堆的廢墟,有很大好的家庭望族,落得現在成為難民。看到現在土耳其,有很多這一批逃出的人,都有一盼望,盼望有一天那個社會能穩定下來。但是,遙遙無期啊!三四年多了,現在不得不逃離他的國家。所以說,人生除了大自然的生老病死以外,人與人之間這種愛別離、怨憎會的心態擴得更大,困擾了,擾亂了整個天地之間,國家之間,這全都是缺少了悲智的德行,缺少了慈忍的修行。所以因為這樣,無法使眾生互相照顧,互相度化,再加上娑婆世界難安,逼迫的苦難,這都是我們眾生所造成的。

所以「一念偏向,漏落六道」。只是一念,若不是那些少數政治人,少數的人,若不是那些人的心念偏向,那國家大家不就能安住無恙嗎?大家在自己的家園中,不就能生活的安逸無災嗎?這都是少數人一念偏向,那變成了要受很多的苦。我們眾生就是這樣,平常人人一念的偏向,就會墮入六道。本來我們的真如本性與佛同等的覺性,就是一念迷,所以背覺合塵,漏落在六道。六道,天道還是享受,人道苦樂參半,在人道就容易造業,造了這麼多的業,造成這麼多的災民,難民,受苦受難不堪。像這樣,起心動念的禍根源頭,這是大惡啊!這個大惡,後面還有三道,地獄、餓鬼、畜生道,像這樣,真的是苦不堪,已經造成整社會,他們的這個國家都是阿修羅了,所以(爭端)不斷,戰火不停,所以人間的阿修羅集中在那個地方,戰火不停。這種一念偏向,所以背覺合塵,心都迷失了,無法再回來回歸那念平靜善良的本性,所以不知還要再漏落到三塗的哪一道去,都不知道。

「守小獨善不樂大法」。有的人修行,在安居樂業的地方,我們得了人身,我們能修行,卻是「守小獨善不樂大法」,只要我自己好就好了,不管別人。就像有一個故事,大家知道,地獄中受苦,佛陀好像這樣透視到地獄去,眾生這麼苦,看看有緣嗎?有緣的眾生就能得度。就放一條線下去,那條線就如蜘蛛絲一樣,(這樣的)線如一道光明,一個人(地獄罪人)看到了,就趕緊拉著這條線,一直要往井上爬上去。卻是有人(另外地獄罪人)看到了,「他能上去,我也要隨這條線上去。」但是,在前面開始要向上的人,看到下面又有一群人跟來,一念心起:「這條線,這條(繩)索如此細,怎能載這麼多人呢?萬一若斷了,我是不是又要再掉下去?」所以起了這個念頭,他就往下(踢),要排斥下面的人,接著這條線索,,囡排斥下面的人,用腳踢下面的人。所以,這條線從他拉著的上頭就斷了,同樣也墮落下去。

這是一個譬喻的故事,獨善其身,不就是這樣嗎?得到一點點的曙光,曙光,他以為是全盤的光明,其實太陽剛出來而已,應該會再更光明,太陽會越升高上來,照耀大地。但是修小行的人,以為就是只有這條線的光明,我就守在這裡就對了,這樣就「不樂大法」。我們要知道,學法要自度,必定要悲智雙運,這樣就是德,我們若是缺了,那就是獨善其身,自身無法到大涅槃、大解脫。自己無法真正完全的解脫,要如何度人呢?所以我們要很小心。悲忍行也是一樣。在世間修行,我們要禁得起考驗,我們若禁不起考驗,關關都是困難,你不肯去克服,關關難過;你願意去克服,用慈悲忍辱的心行,自然你就能關關過,自然就不會在娑婆世界這麼困難。總而言之,學佛,我們一念心,一念心能克服困難,我們什麼事情都是關關通過。所以不要有一念偏差,漏落六道去;能夠得法,我們要能樂大乘,不要獨善其身。前面的經文這樣說:

經文:「而年朽邁,益憂念子,夙夜惟念,死時將至,癡子捨我,五十餘年,庫藏諸物,當如之何。」

複述著長者找兒子,還沒找到,日夜思念,用種種方法這樣在找,年紀也已經大了,這個傻兒子到底跑到哪裡去呢?這種憂心,不斷不斷在找兒子,也就像佛陀盼望每一位修行者,他的心思能找回來自己的真如本性。每一個修行者就像那位癡子,出去就不懂得回來。法,這輩子,「此身不向今生度」,這輩子我們的時間還有多少呢?我們現在的時間不知剩多少,卻是我們的本家,我們本具的財富,我們還是放著,不懂得回來找我們的財富。

這就是我們人人本具佛性,本具,我們就是這麼富有,但是放著讓它這樣日日空過,年紀這樣消磨掉,所以已經朽邁了。這也是佛陀對眾生的擔心,也是迦葉尊者自己描述自己,自己內心的主人翁,自己內心本具的佛性,他啟發起來,現在就要找回來了,到底什麼時候能找到迷茫的源頭,回歸我們的真如本性?這也是迦葉尊者這樣描述,現在知道了。 下面再說:
經文:「爾時窮子,求索衣食,從邑至邑,從國至國,或有所得,或無所得。」
經文簡釋:
「爾時窮子,求索衣食」;欲求離苦之人天善法。
*二乘人為求出世解脫之定慧衣食,而起心修道。
這段文,「爾時窮子,求索衣食」,這就是在譬喻,譬喻「求離苦之人天善法」。要如何能夠離開這個苦難?哪怕生在天堂或者是人間,還是離不開苦。天人壽長,也是(有)天福享盡時,也是同樣,天福若盡,還是要再墮落在他的善惡道中。過去的惡與善,惡較弱,善較強,他就先到天堂去享受他的善,所造作的善。善,一直在那裡享受,享受就漸消,善福消,自然他的天壽盡;天壽若盡,還是有很大的惡在後面,一下子就墮落地獄或者是墮落畜生道,不一定說天福盡就生在人間,不一定。

因為,我們也有聽過這個故事,天人五衰相現時,他自己知道天福將盡,到底要墮落哪一道呢?不知。自己心惶恐,趕緊來到佛前,請示佛陀:「佛啊,我已經五衰相現,我什麼時候會墮落到什麼地方呢?」佛陀看,「你還是趕快懺悔啊!」他趕快向佛陀求懺悔,以最最虔誠。人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天人也是一樣,到了天壽要盡了,可能墮落三途,他的心很擔心,很緊張。所以佛陀要他懺悔,要他發願,他馬上用最誠懇的心,在佛前懺悔。在懺悔當中,向佛頂禮時,剎那間,好像到了一馬廄去。這隻(母)馬快要生了,開始在那裡掙扎,好像這匹馬快要難產。所以,這匹馬就在那裡一直衝,養馬人,他是一位做陶器的人,一些陶器的坯,陶坯都做好了放在那裡,等著要放進去(窯裡)燒。這匹馬快要難產,很痛苦時衝出來,到了那個地方,整個都撞倒了,一些陶坯,陶器的拉坯,才要(放)進去燒,都被牠撞破了。主人很生氣,拿起棍子來打,這隻小馬生出來,母馬、小馬都死了。

這當中,天人嚇了一跳,起來看到佛,我還是我,在佛前,向佛陀看。佛陀微笑,對這位天人(說):「恭喜你,你已經消掉了一道畜生道的業了。」天人聽到了,非常的感恩,真的在馬腹要生時,是這麼痛苦,尤其是在脫離馬胎那時,受棍鞭打,那一種生死之苦。所以天人得救了,希望佛陀(為他)皈依。佛陀就為他皈依,希望他再來生,應該來人間好好修行,發心立願,度眾生。這也是一個故事,說是故事,應該我們人人,不論是天人,天人福盡,同樣要墮地獄,墮入畜(道),墮入餓鬼(道),不一定墮下來就是做人。何況我們人生是這麼的迷(茫),所以說不定惡業較多,無法生天堂,無法保護我們的人身,來生又是人身,說不定我們也是在三途之中。

所以「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我們既然有這個身體,我們應該要好好的就教佛法,佛陀所說的教法,我們應該要好好修,不要只貪著在人間。所以我們要求離苦之人天善法。我們不是只修人天的善法,不是說付出,我只要求福而已,我們要加上求慧。我們若只是求福,就是只保持人身,再來做人享受;我們還要同時求慧,才不會再來做人,又糊塗了,又再造業。趁著我們現在做人,我們能行善造福,我們做人,有因緣接受到佛法,我們能修得智慧,清清楚楚,來回人間,我們的心能很穩定,不受人間的濁氣所污染。那就是菩薩為度眾生,倒駕慈航人間度眾生,這才是我們修行的方向。

所以,人天「二乘人為求出世解脫之定慧衣食」。這只是在我們小乘教的人,已經在人間了,聲聞、緣覺,雖然知道人天來回是無常的,隨業受報,但是這時候已經在佛法中,聲聞也好,緣覺也好,在這個地方求出世解脫,定慧。就如求衣食一樣,因為「求索衣食」,這窮子只是要求這樣,有衣服穿得溫暖;(身)形如出家人,這只是一個(身)形,只是說「我是在修行」。但是修行,只是為這一身,自己獨善其身,所以這樣不是究竟,就如換一套衣服而已,這套衣服也是穿髒了還要再換,所以不是究竟。

經文簡釋:
「從邑至邑,從國至國」;喻由五陰、十二入、十八界而修三十七助道品,故云從邑至邑,從國至國。
*「五陰」:色受想行識。陰即蓋覆之義,謂能蓋覆真性,不令顯發。盛即盛大之義,謂前諸苦,皆是五陰所聚集,是為五陰熾盛苦。


所以「從邑至邑,從國至國」,就是譬喻在這「五陰、十二入、十八界」,這樣在修「三十七助道品」,這樣所以叫做「從邑至邑」,就是從這裡的法,我們從「四諦」、「十二(因)緣」開始,這樣修「三十七助道品」中,說出了「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之中,「四正勤」等等,我們都在(學)其中的法。

所以,「五陰」,「五陰」就是色、受、想、行、識。「陰」的意思就是蓋覆,蓋覆就是無明煩惱。無明煩惱蓋覆了我們的真如本性,所以「不令顯發」,讓我們的真性無法顯發,這是叫做「五陰」。「五陰」在我們充滿了無明煩惱,所以叫做「熾盛」,「五陰熾盛苦」。所以這個「盛」就是很強盛。在色、受、想、行、識這五項,常常說我們一念心開始生起,眼根對外面的境界,這等一下會說到。所以就起貪念等等,造就了很多身、語、意業等等的錯誤。這樣錯了,煩惱很多,就像火很熱,這樣集中過來,這叫做「五陰熾盛苦」,我們過去常常說過。

盛大的意思,就是很大,因為「色」,所以外面的境界緣我們的根,根去緣境,境來誘引我們的心,所以造作了很大的業力,所以熾盛。「盛」就是大的意思,(指)「五陰」很大,很強。那就是前面的苦,都是從「五陰」所聚集來的,要不然我們怎麼會有苦呢?苦,就是因為有前面這些「色」,去感受到「我要」,我要之後,「我」開始,「我」就行動去造作很多,還是回收過來很多的業力。
*「十二入」:六根、六塵互相涉入。如來為迷色偏重者,開色為眼耳鼻舌身,及以色聲香味觸合受想行識四種心法,但名為意。意之所對,唯一法塵。令其細觀於色,是為開合心,故說為十二入也。

這些業力,「色」就是從「十二入」開始。「十二入」,那就是「六根」、「六塵」。「六根」、「六塵」,大家知道了,「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兩個「六」合起來就是「十二(入)」。眼根對色,看到形形色色;耳根聞聲,聽到好的聲音,不好的聲音,喜歡我的聲音,誘惑我的聲音等等,這全都是根與塵會合,那種的感受。自己的內有六(根),外有六(塵),合起來叫做十二(入)。所以,「如來為迷色偏(者)」。就如我們來到人間,就是讓這個「色」,將我們(導)偏了,誘引過去,所以對「色」很看重。所以,「開色為眼耳鼻舌身」,這全都叫做色,加上「色聲香味觸」,合起來就是「(受)想行識」(四種心法)。
我們想入非非,「昨晚睡不好。」「為什麼?」「我昨天看到一件東西,我本來想要買,有一點猶豫,沒有買到很懊惱。」「這樁生意洽談時,出價只差一點點,所以這樁生意沒有做到。」這些都一樣,這種色、聲、香、味、
觸,在受、想、行、識,在我們的受、想、行、識這樣會合過來,這種心法,叫做「十二入」。還有我們的「意」,意對境,就是唯一,就是這個「法」。法就是我們的意識,意識感受外面等等,我們若能很微細去觀色,這就是「開色合心」,展開外面的境界,形形色色,再將這些形形色色會入我們的心裡,所以叫做「十二入」。這種眼根對外面,我們的眼、耳、鼻、舌面對外面,外面一切事物,讓我們入我們的意識。而我們的意識去造作,要包含多少呢?全部包回來,這叫做「十二(入)」。

*「十八界」:一切眾生,內外心境根塵,可以十八界包括之。十八界者,謂合六根、六塵、六識以言,六根為內界,六塵為外界,六識為中界。眼根色塵,內外相對,於其中間,生於眼識,則成三界。

「十八界」,就是「一切眾生,內外心境」,(六)根與(六)塵(及六識)可以為「十八界」。前面已經十二(入)了,後面再六(識),這個六,就是我們的心意(意識)。意,去看外面,我們的眼根與外面的色塵,其實,看過就過了,就是因為我們的意識將它執著住了;這話聽過了就聽過了,但是,就是我們的意識再去執著住;「我記得幾年前,你就是說了這句話,讓我一直怨恨到現在。」一直放在心裡,意識,很多全都合起來,有聲的意識,有色的意識,有味的意識。「我吃甜的,我愛吃甜的,我不愛吃鹹的」等等,這也都是意識。

這麼簡單的東西,但是,大到人與人之間互相互動,這樣愛恨情仇,怨憎會,全都包在心中,這都是意識與外面的東西接觸,藉著六根,緣外面的東西,全都包含回來,有六種的意識。所以,六根、六塵、六識,合起來「三(乘以)六(是)十八」,所以叫做「十八界」。這個「十八界」就是「合六根、六塵、六識(以言)」。所以,這個「界」,就是國界,有國界的(界)限。

眼根歸眼根,色塵歸色塵,意識歸意識,但是一啟動,就是三合一。所以三種「六」,將它合起來,就變為「十八(界)」。「六根為內界,六塵為外界,六識為中界」,因為我們的六識在當中,你眼睛看東西,東西在外面,當中有識將它攝受起來。所以因為這樣,「六識為中界」。「眼根色塵,內外相對」,在這當中生起了眼識,就是成為三界(內、中、外)。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所以,六根、六塵(為)「十二入」,生六識,即是「十八界」。

經文簡釋:
「或有所得,或無所得」;不遇善友,名無所得;或得人身遇佛法中真實善友,名有所得;所修有漏善,是為有所得法。


「或有所得,或無所得」,就是「不遇善友」,名叫做「無所得」。我們難得人身,我們卻都沒有遇到好朋友,好朋友就會度我們,好朋友就會成就我們。我們是對或不對,他會為我們分析,這對我們就是「有所得」。「或得人身遇佛法中真實善友」,我們若能得到佛法,接引我們與佛法能會合,我們有因緣接受佛法,這才是真正的善友,這也是「有所得」。若是沒有遇到好朋友,那就是「無所得」;有遇到好朋友,帶我們入佛門,讓我們了解人間正確的方向,這都是叫做好朋友。

所以「所修有漏善,是為有所得法」。有所得的法,這都是「有漏善」。我們在人間獨善其身,還是在「有漏善」中,因為我們總還是在追求,還在追求,我們還是在「求索衣食」,我們還是在求衣與食。我們真正自身的財富,還沒有自己去得到,我們還在向外追求,穿得暖,吃得飽,將這個法應那個法,全都還在小法基礎中,還未建立起樂大的心,像這樣,就是有所得與無所得。我們還沒有很穩定入這條大菩提道,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85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4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4/11/19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4/11/19晨語簡記   2014/11/19晨語簡記 Empty周四 11月 20, 2014 11:00 a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四年十一月十九日星期三)

 

缺悲智德難度眾生
少慈忍行娑婆難安
一念偏向漏落六道
守小獨善不樂大法

 

今天最有感的是五陰、十二入、十八界。這對學佛者是一些基本名詞,我以前就會了。可是今天才知道,原來我們會在六道輪迴,是因為五陰(又叫五蔭、五蓋),原來我們的真如本性被五陰蓋住了,就成了無明的狀態。所以,從邑至邑,從國至國,我們就像貧窮子在外流浪(德國大文豪赫曼赫塞寫的著名小說《流浪者之歌》就是根據佛陀的一生為腳本寫成,所以未覺悟前的狀態就以流浪來譬喻)。我們在娑婆世界沉浮流浪,就是一直受到十二入、十八界的影響,直到我們開始學習三十七助道品,準備開始要走菩薩時,才開始改變。

 

以前,流浪時,缺悲智德難度眾生,少慈忍行娑婆難安,這都是一念偏向漏落六道,因為我們守小獨善不樂大法。如果反過來,開始學習三十七助道品,具備悲智雙運,慈忍並行,就能夠順利走在菩提大直道上,順利度眾生,也能夠脫離六道。

 

心得重點如下,我從佛學大辭典補充三個註,讓自己及大家能夠充分理解上人的開示。

 

「從邑至邑,從國至國」;喻由五陰、十二入、十八界而修三十七助道品,故云從邑至邑,從國至國。
「五陰」:色受想行識。陰即蓋覆之義,謂能蓋覆真性,不令顯發。盛即盛大之義,謂前諸苦,皆是五陰所聚集,是為五陰熾盛苦。

所以「從邑至邑,從國至國」,就是譬喻在這「五陰、十二入、十八界」,這樣在修「三十七助道品」,這樣所以叫做「從邑至邑」,就是從這裡的法,我們從「四諦」、「十二(因)緣」開始,這樣修「三十七助道品」中,說出了「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之中,「四正勤」等等,我們都在(學)其中的法。

所以,「五陰」,「五陰」就是色、受、想、行、識「陰」的意思就是蓋覆,蓋覆就是無明煩惱。無明煩惱蓋覆了我們的真如本性,所以「不令顯發」,讓我們的真性無法顯發,這是叫做「五陰」。「五陰」在我們充滿了無明煩惱,所以叫做「熾盛」,「五陰熾盛苦」。所以這個「盛」就是很強盛。在色、受、想、行、識這五項,常常說我們一念心開始生起,眼根對外面的境界,這等一下會說到。所以就起貪念等等,造就了很多身、語、意業等等的錯誤。這樣錯了,煩惱很多,就像火很熱,這樣集中過來,這叫做「五陰熾盛苦」,我們過去常常說過。

盛大的意思,就是很大,因為「色」,所以外面的境界緣我們的根,根去緣境,境來誘引我們的心,所以造作了很大的業力,所以熾盛。「盛」就是大的意思,(指)「五陰」很大,很強。那就是前面的苦,都是從「五陰」所聚集來的,要不然我們怎麼會有苦呢?苦,就是因為有前面這些「色」,去感受到「我要」,我要之後,「我」開始,「我」就行動去造作很多,還是回收過來很多的業力。



「十二入」:六根、六塵互相涉入。如來為迷色偏重者,開色為眼耳鼻舌身,及以色聲香味觸合受想行識四種心法,但名為意。意之所對,唯一法塵。令其細觀於色,是為開合心,故說為十二入也。

 

:受想行識四種心法:五蘊中之後四蘊,此四蘊屬於心法,故又名非色的四蘊。

 

這些業力,「色」就是從「十二入」開始。「十二入」,那就是「六根」、「六塵」。「六根」、「六塵」,大家知道了,「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兩個「六」合起來就是「十二(入)」。眼根對色,看到形形色色;耳根聞聲,聽到好的聲音,不好的聲音,喜歡我的聲音,誘惑我的聲音等等,這全都是根與塵會合,那種的感受。自己的內有六(根),外有六(塵),合起來叫做十二(入)。所以,「如來為迷色偏(者)」。就如我們來到人間,就是讓這個「色」,將我們(導)偏了,誘引過去,所以對「色」很看重。所以,「開色為眼耳鼻舌身」,這全都叫做色,加上「色聲香味觸」,合起來就是「(受)想行識」(四種心法)。

 

我們想入非非,「昨晚睡不好。」「為什麼?」「我昨天看到一件東西,我本來想要買,有一點猶豫,沒有買到很懊惱。」「這樁生意洽談時,出價只差一點點,所以這樁生意沒有做到。」這些都一樣,這種色、聲、香、味、
觸,在受、想、行、識,在我們的受、想、行、識這樣會合過來,這種心法,叫做「十二入」。還有我們的「意」,意對境,就是唯一,就是這個「法」。法就是我們的意識,意識感受外面等等,我們若能很微細去觀色,這就是「開色合心」,展開外面的境界,形形色色,再將這些形形色色會入我們的心裡,所以叫做「十二入」。這種眼根對外面,我們的眼、耳、鼻、舌面對外面,外面一切事物,讓我們入我們的意識。而我們的意識去造作,要包含多少呢?全部包回來,這叫做「十二(入)」。



註:十二入

﹝出法界次第﹞

  入即涉入之義。謂六根、六塵互相涉入,故名十二入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也。)

  〔一、眼入〕,謂眼根對色,即能見色,是名眼入。

  〔二、耳入〕,謂耳根對聲,即能聞聲,是名耳入。

  〔三、鼻入〕,謂鼻根對香,即能嗅香,是名鼻入。

  〔四、舌入〕,謂舌根對味,即能嘗味,是名舌入。

  〔五、身入〕,謂身根對觸,即能覺觸,是名身入。

  〔六、意入〕,謂意根對法,即能分別於法,是名意入。

  〔七、色入〕,謂一切可見之色,而對於眼,是名色入。

  〔八、聲入〕,謂一切可聞之聲,而對於耳,是名聲入。

  〔九、香入〕,謂一切可嗅之香,而對於鼻,是名香入。

  〔十、味入〕,謂一切可嘗之味,而對於舌,是名味入。

  〔十一、觸入〕,謂一切可覺之觸,而對於身,是名觸入。

  〔十二、法入〕,謂一切可分別之法,而對於意,是名法入。

 

「十八界」:一切眾生,內外心境根塵,可以十八界包括之。十八界者,謂合六根、六塵、六識以言,六根為內界,六塵為外界,六識為中界。眼根色塵,內外相對,於其中間,生於眼識,則成三界。

「十八界」,就是「一切眾生,內外心境」,(六)根與(六)塵(及六識)可以為「十八界」。前面已經十二(入)了,後面再六(識),這個六,就是我們的心意(意識)。意,去看外面,我們的眼根與外面的色塵,其實,看過就過了,就是因為我們的意識將它執著住了;這話聽過了就聽過了,但是,就是我們的意識再去執著住;「我記得幾年前,你就是說了這句話,讓我一直怨恨到現在。」一直放在心裡,意識,很多全都合起來,有聲的意識,有色的意識,有味的意識。「我吃甜的,我愛吃甜的,我不愛吃鹹的」等等,這也都是意識。

這麼簡單的東西,但是,大到人與人之間互相互動,這樣愛恨情仇,怨憎會,全都包在心中,這都是意識與外面的東西接觸,藉著六根,緣外面的東西,全都包含回來,有六種的意識。所以,六根、六塵、六識,合起來「三(乘以)六(是)十八」,所以叫做「十八界」。這個「十八界」就是「合六根、六塵、六識(以言)」。所以,這個「界」,就是國界,有國界的(界)限。

眼根歸眼根,色塵歸色塵,意識歸意識,但是一啟動,就是三合一。所以三種「六」,將它合起來,就變為「十八(界)」。「六根為內界,六塵為外界,六識為中界」,因為我們的六識在當中,你眼睛看東西,東西在外面,當中有識將它攝受起來。所以因為這樣,「六識為中界」。「眼根色塵,內外相對」,在這當中生起了眼識,就是成為三界(內、中、外)。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所以,六根、六塵(為)「十二入」,生六識,即是「十八界」。

 

註:十八界

 ﹝出法界次第﹞

  界即界分,謂眾生心、色俱迷,故開色為十界,開心為八界;令其觀此色、心二法,皆從虛妄因緣而生,起惑造業,輪轉生死。若達此妄源無有實體,絕名離相,則不為惑染所迷也。(開色為十界者,謂眼耳鼻舌身五根,色聲香味觸五塵,皆屬於色,故開之為十也。開心為八界者,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及意根、法塵,皆屬於心,故開之為八也。)

  〔一、眼界〕,謂能見之根,名為眼界。

  〔二、耳界〕,謂能聞之根,名為耳界。

  〔三、鼻界〕,謂能嗅之根,名為鼻界。

  〔四、舌界〕,謂能嘗味之根,名為舌界。

  〔五、身界〕,謂能覺觸之根,名為身界。

  〔六、意界〕,謂能覺知之根,名為意界。

  〔七、色界〕,謂眼所見一切色境,名為色界。

  〔八、聲界〕,謂耳所聞一切音聲,名為聲界。

  〔九、香界〕,謂鼻所嗅一切香氣,名為香界。

  〔十、味界〕,謂舌所嘗一切諸味,名為味界。

  〔十一、觸界〕,觸即觸著,謂身所覺冷煖細滑等觸,名為觸界。

  〔十二、法界〕,謂意所知一切諸法,名為法界。

  〔十三、眼識界〕,謂識依眼根而能見色,名眼識界。

  〔十四、耳識界〕,謂識依耳根能聞諸聲,名耳識界。

  〔十五、鼻識界〕,謂識依鼻根能嗅諸香,名鼻識界。

  〔十六、舌識界〕,謂識依舌根能嘗諸味,名舌識界。

  〔十七、身識界〕,謂識依身根能覺諸觸,名身識界。

  〔十八、意識界〕,謂識依意根而能分別一切法相,名意識界。

 

 出自:【明,一如《三藏法數》】


高明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2014/11/19晨語簡記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