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4/11/24晨語簡記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4/11/24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2014/11/24晨語簡記   2014/11/24晨語簡記 Empty周一 11月 24, 2014 6:49 pm

20141124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不堪耐勞動筋骨
視之畏苦不勤力
如父益友循引導
漸向善道近寶處


  修行必定要堪得耐苦耐勞,我們若是決心要修行,(卻)怕辛苦,不肯耐勞,這樣要如何叫做修行?所以我們修行就要經得起堪得起勞苦,即使動筋骨,我們也要堪得付出。所以不要說,看到這麼辛苦,修行要這樣辛苦,這樣我很怕,很懼怕,不敢用力去付出,若不能這樣做,如何叫做修行呢?修行的意思就是難忍能忍,難堪能堪,堪得起忍勞耐怨,這才是真正的修行者。就如佛經有這樣一段故事,那就是佛陀在世,在舍衛國,那時候佛法已經很昌盛了,人人都是向著佛,希望能時時接近佛,這是人人所嚮往的。王舍城中,有上自國王、大臣、大富長者,很虔誠供佛、聞法,還有一般的老百姓,還有旃陀羅,也就是很貧困的賤民,同樣在佛陀化世的這個時候,人人都平等,能夠來親近佛,能夠來聽法。

  這當中,其中有一位非常非常貧困,但是他對佛法的虔誠超越了一切的人。他雖然很貧困,要很努力工作,才能夠生活,他在努力工作中,又很樂意去幫助人,有人力量不夠,他能用他的力氣去幫助苦勞才能生活(的人),他能幫助他得到工資,而能夠生活,自己夠吃就好了。甚至自己的工作願意放棄,去幫助與他一樣貧困的人,去討生活,幫忙他,給他力量,讓他有力量能賺錢。多數的時間都是為那些孤老無依、貧病的人照顧付出,自己也是很貧困,除了自己貧,還願意用力去幫助與他一樣貧困的人,沒錢給他,用力氣幫助他,讓他能有工作做。貧、病、老、殘這樣的人,都是他不惜手腳在照顧,常常去幫貧困老人洗澡,打掃家裡,這都是他在做。還有更不簡單的,同樣與僧團修行,一樣的修行,雖然他沒出家,同樣,就是僧團在聽法時,他也是一樣,在僧團周圍聽法。國王、大臣來請法時,他若知道了,同樣也都會來。平常早晚他就是自己靜修,像這樣努力付出,能堪得忍耐自己生活貧困,對佛法又很精進,那一念心就是靜寂,不會起心動念,一心一志就是修行,為苦難人而付出。

  有一天,帝釋天就自己感覺到,在凡間有這樣的人,這個貧窮的人,竟然得很多人的讚歎,得很多人的敬重。這位天帝釋這樣想:他在人間積這樣多的福業,將來一定生天;像他這樣的福業,一直一直累積,將來我的帝位,我的位子是不是會被他取代?他會來佔我的位子嗎?所以一念心,那種嫉妒的心起,所以他就想辦法,要如何讓這位貧窮人能夠退失道心。所以他派了一群魔軍天將,在一大早天未亮時,須賴,就是貧窮人,他在打坐時,外面一群很大一群人在那裡叫罵,一直罵他,不堪入耳,很粗(暴)的語言都罵出來了。他卻是聽而不聞,穩定在打坐,一點都都沒有受外面的聲音來動搖他的心。這樣,這麼粗暴、不堪入耳的語言都罵出來了,還沒動到他的心,天帝釋覺得,可能要再派出更強的,就是拿刀、拿棍、拿槍,再次在他面前,很兇惡的,就是一直壓迫、逼迫他,要如何讓他心動起來?除了罵他以外,又做出那種要殺他、要打他,這種的形態很兇惡,完全迫近過來在他身邊。但是他還是安然不動。

  釋帝天這樣看,好像也是沒用,後來,另外化做一個人靠近他的身邊,百般誘惑他,甚至現出了金山銀礦,很多的寶物排在他眼前,就說:「你看,你這輩子這麼辛苦,貧窮苦難,你又能付出你的力氣,去幫助那些與你一樣貧困的人。這些金銀,還有金山銀庫,你若收下來,這些東西你能幫助很多人,而你一輩子的生活衣食無虞,能夠不用擔心,還能去幫助人。」他回答說,「雖然我貧窮,我的生活就是這樣過日子,和別人在過的日子是一樣的,我的心很滿足,與有錢人的心一樣,沒有差別,我不覺得我貧窮。我用我的力量去幫助人,這是盡我自己的力量去付出,我照顧這些貧窮,孤老殘癈的人,這是我心甘情願,這是我們和他們一分的情,這樣的付出。」這位天人的化身就再說:「像你這樣,還有很多人,萬一有人如剛才這麼多人來壓迫你,叫罵,要打你,要殺你,若是這些人再來時,你要怎麼辦呢?」

  他說:「一切都是因緣啊!因緣果報。我假使被他罵,我也應該要忍,因為我過去生可能有得罪了人,(結了)不好的緣。」這位化人又說:「苦真的刀劍要殺你,你要怎麼辦?」他就又說:「是啊!我也應該要吞忍,不只是吞忍,我就是被他殺,我也沒有那種報復的心,我只是擔心….」,這位天帝所化的人又說:「你擔心的是什麼?」「我擔心的是對方,罵我、打我、殺我,這種我過去對他是有這樣,我還他,但他所造的業,他所起的惡,將來他還是要再受報,這種惡念,瞋心怒火,延續在他的因緣果報,我擔心的是他的因緣,怒心、瞋心延續在來生。」

    天帝聽了之後覺得;這個人是真心修行,天帝就又趕快問他:「你這樣修行,到底你的目的,你想要求的是什麼?」他說:「我什麼都不求,我只期待天下眾生能平安,苦難的眾生能得救,我只是期待人人能得幸福,我知道我自己過去生的因緣,這是佛陀說的,每一個人都是帶業而來,人人都有因緣果報,我希望我能好好修行,能為天下一切人,幫助他們,讓人人能得樂離苦。」天帝聽了之後,從內心的歡喜,問他說:「若是天帝的地位給你呢?」他就說:「已說過了,無所求。天帝釋,哪怕是天帝,還是一樣在生老病死中,雖然是壽長,享樂多,卻是福盡了同樣要墮落下來,這不是我的方向。我的方就是向佛,大菩提道走,這就是我的方向。」天帝釋他安心了,「原來這修行者並無心想要生天,何況我的帝位絕對是安全。」所以他敬佩他,他就說,「若這樣,不只是人對你恭敬,天人也應該來擁護你。」就這樣離開了。

  這是在佛世時有這樣的人。其實我們現在不也是常常看到這樣的人嗎?多少人生活也不是很好過,同樣他也付出他的勞力,這樣他也要救人。不只是救人,還要做環保,他在自己苦力中,工作做完了就趕緊投入環保中,又很虔誠,同樣每天都在聽法。像這樣,生活雖然不是很富有,卻是自己勞力做工,還要布施,還要(付出)力量幫助人。像這樣,這位須賴,就是佛陀在世時,那時候在家的弟子這麼的貧困,同樣與佛同等的心願,就是希望受苦的眾生都能脫離苦,這與佛心同等,所以佛陀很讚歎這位在家的弟子,非常貧困的人,佛將他的故事說給大家聽,「須賴他就是這樣,修行的心很穩定。雖然你們看他很貧困,其實平時除了他自己的生活外,就是幫助大家,他寧願餓自己,也要成就別人,這就是他修行的德。」

  所以我們學法,佛陀希望我們行菩薩道,要投入人群,不怕辛苦,我們心要很穩定,就如須賴這貧窮人一樣,雖然貧窮,卻是道心堅固,愛心開擴,在人群中付出,當然,就是人人敬重的一個人,不是有錢,人家才會敬重,即使這麼貧困,還是人人敬重,佛陀也非常的讚歎。所以說,我們若是「不堪耐勞動筋骨」,修行若怕辛苦,要稱什麼修行呢?「視之畏苦不勤力」。若看到大家在工作,我們就很怕,知道修行就是要這樣,「這樣我不敢。」其實沒有出家,他用在家身在貧窮中,比出家人更加有定力,在人群中付出,這樣他的修行不比出家差,勝過了出家。他願意這樣耐勞維持生活,困苦還願意再付出,這是真正在家菩薩,這也是讓人尊敬。「如父益友循引導」。我們修行最重要的是在人群中要互相啟發,就像這位須賴,貧窮人,他以這樣,也是感動很多人,很多人的讚歎,很多人也很喜歡親近他,這種的益友。在我們人群中應該人人都要做到這樣的程度,年齡比我們小的,當成長輩,年齡比我們大的,當成是我們的長輩,就是父輩,我們應該將人人當成父親,當成好友一般。

  最近常常說過了,順逆的境界無不都是我們的善知識,無不都是讓我們現在面前,啟發我們道心的人,所以這些人都能循循善誘,我們能來夠幫助他,將他牽引進來。人群中,他現出的境界,我們要趕快接受,不好的,自我警愓;好的,是我們要學的。這就是互為父輩,互為益友,彼此互相引導。因為我們離佛已經二千多年了,我們現在要向佛學習,我們更要從人群中學得,我們真正在人群中不受人群污染,能起歡喜心。「漸向善道」,我們就是要這樣,慢慢向善的道路走,彼此之間互相勉勵,向善處的路走,這樣自然就漸漸接近寶處。我們若用我們修行的心靈境界,應該就是要這樣,互為如父愛子,互為益友,互相來勉勵,互相牽引向善道,這樣我們得了佛法,人人內心都是富有。

  就如我們現在的<信解品>,貧窮子的譬喻,無不都是在譬喻我們已經離開了我們的本家,離開了我們的真如本性,已經在五道,「五十餘年」,就是在五道四生這樣輪轉不休。好不容易我們有這因緣遇到佛,佛就如我們的父親,佛就是覺,覺就是理,我們能遇到這真理,能讓我們回歸真如的本性,這個方法,鋪這條路讓我們走,我們應該要趕緊回頭,走上這條菩提大直道,這條路是到寶所的地方去。所以前面的(經文)還是在說這位窮子,貧窮子,已經來到父親的身邊了,看到父親這麼威嚴,這是前面的經文說。看見這位長者在這莊嚴的舍宅裡,有這麼多人圍繞在身邊,又有人「出內財產」,很多的寶物財產,進進出出,「注記券疏,窮子見父,豪貴尊嚴,謂是國王,若國王等,驚佈自怪,何故至此。」看道裡面這樣的景象,自己害怕了,「說不定是國王,與國王的親戚,同樣與國王(地位)幾乎平等的人這麼的多,這實在是威風凜凜,非常莊嚴的場合。我怎麼會跑來這裡呢?」自己害怕,怪自己走錯路了,所以趕快就想要跑。這是這位貧窮子看到這樣的境界,自己畏懼了。所以下面這段經文再說:

經文:「覆自念言,我若久住,或見逼迫,強驅使作,思惟是已,馳走而去,借問貧里,欲往傭作。」

經文簡釋:
「覆自念言,我若久住」;二乘人,本厭生死,若修大乘,必入生死,廣修萬行,經無量劫,事與心違,故言我若久住。


  這段文,我們就知道,在那個地方看到之後,自己很責怪自己怎麼會跑來這裡?此處不是我乞討的地方,要趕緊離開。這就是,「不要再久住在這裡,要趕快離開,說不定人家如果看到我,會把我抓走,強迫我做什麼事也說不定」,所以要趕緊離開。這就是表示,二乘人本來就是「厭生死,若修大乘,必入生死」。二乘的人,就是聲聞、緣覺,他覺得這樣就夠了,所以他要守在小乘,「若在小乘,我能安心修行,我能去除煩惱,我能斷了無明,不必再來人間;假如我若修大乘行,我入人間去,萬一我若是再染到煩惱無明,我不就會去攀緣,要再入生死中嗎?」

  所以他不願意。因為在人群中要「廣修萬行」,要隨著眾生入人群。隨眾生入人群,就要很廣闊,修很多(法)。眾生有多少煩惱,他就要用多少智慧去適應眾生的根機,去廣度眾生,所以這必定要廣修萬行,入人群中。「而我現在保守在我這樣,現在(修的)小乘法,我就能脫離生死,
我不必入人群,不必再去修那麼多適應眾生的根機,不必入生死煩惱。」所以他對這樣的修行,他沒有興趣,所以,擔心一入(人群),就要再經過無量劫。「這一世就要解脫了,我若再去行菩薩道,,是不是要再(廣)修萬行,經無量劫?」「事與心違」,「若是這樣,我不願意,要我去行菩薩道,與我原來要了生脫死這種志願違背,所以我不要。」所以說,「故言我若久住」。很害怕,自己這樣心想:「去行菩薩道,這和我的心(願)違背,我要獨善其身就好了。」因為這樣,害怕…。佛陀一直提倡要走菩薩道。他們畏懼。

 經文簡釋:
「或見逼迫,強驅使作」;我本樂小,而佛要我修大乘時,則非我所樂,故言強驅使作。


  但是他們怕、避,「或見逼迫,強驅使作」,「我」,意思就是說,我是二乘人,我自己「本樂小法」,我本來就是只想要這樣就好了,佛卻是要我修大乘,這是佛陀的心願,希望我們能再向前前進。我們覺得我們到這裡就好,但是佛陀還是要我們向前前進。已經斷煩惱了,應該就要入群中。這「非我所樂」,不是我歡喜要做得事。但是佛陀希望我們能向前前進,這就如「強驅使作」,硬要驅使我一定要去做,我就沒有興趣。

經文簡釋:
「思惟是已,馳走而去」;是窮子,左迴右旋,默思惟忖,作定主意,訣計往其他處。


  所以「思惟是已,馳走而去」,這樣想一想,還是不要比較好,我不想要投入人群,就是逃避。這是經過了思惟,佛陀教我要向前走,這就違背我修行的心,我不要,我還是要逃避,我就只要獨善其身就好了。這就是貧窮子,這樣「左迴右旋」,佛陀怎麼向他說,他就如何閃避,左迴右旋,就是閃避,他就是不願意投入人群。佛陀用盡心機,布望人人已娙修行到這樣的程度了,為什麼不要再向前前進呢?但是小乘者就是逃避,左迴右旋。自己想,默思惟,自己內心就這樣想。佛陀這樣教,自己的觀念是這樣想。忖…自己惟忖這樣想,「作定主意,訣計往其他處」。自己打定主意,我就是不要入人群,所以我甘願,甘願往居他處,我就不要在這個地方。雖然這麼堂皇的大宅,大宅裡是這麼的富貴,那麼的莊嚴華麗,但是,我還是決定逃離這個地方。所以叫做「馳走而去」,趕緊離開。

經文簡釋:
「借問貧里,欲往傭作」;謂與其懼畏受,制於富貴,之強勞作,不若安心於,貧賤之自便。


  「借問貧里,欲往傭作」,甘願去較貧窮的地方,去看看有什麼工作可以做,我願意去做其他(工作),我就是不願進豪富舍宅裡,我甘願去貧困的地方,我行隨我做,隨我行我素,做我自己興趣的。只是這樣而已,修小乘行。這就是他畏,「懼畏」,就是怕,受制於富貴。在富貴中,我若進到裡面,就一定受限制,一定就是強迫我要做的工作;我若是在外面,在貧里,我要做就做,不要做就不必做。但是進到這個地方,一定要有規矩,有制度等等,就是被人限制,這樣我不要。所以「不若安心於貧賤之自便」,自己想要怎麼做,自己較方便,自己做,自己方便,這樣較自由。這就是貧窮者,他不願意,就如修行小法,就是覺得;我這樣就好了,要我進到人群去付出,這要我不要。這樣來來回回,還要修很多行,應眾生的煩惱、根機,就要和這些眾生,去適應眾生,這麻煩,而且要隨著眾生來回生死,所以他們很怕,他們不要,他們願意就是(聞)法,到此就好了,不要再向前前進。

  這我們說過了,法是我們心靈的寶藏,我們心靈的法,就是與天地宇宙同等的豐富,但是我們只想要守在這樣少少的,得少為足,知道一點點的知識,就不想再再向前進的智慧去精進,只是在淺淺的皮毛,這樣了解一下。以為「已經斷煩惱了,我已斷生死了」。其實這是佛陀的方便法,說「你們若這樣修,去除煩惱,你就不必再來生死」,談何容易啊!我們還是好好地,這輩子好好地將法入心來,我們不要再起心動念,這就是斷生死。就如那位須賴,他雖然那麼貧困,他這輩子就斷生死了,甘願進出於人群中,他不受外境誘引,這樣叫做斷生死,讓他的心穩定在人群中,應該真正的大乘法就是希望,佛陀希望我們修得很自在,來去無障礙。要來就來,要去就去,人生來去自如,這叫做「乘如是法而來人間」,叫做「如來」。 如來,就是覺悟的人,來去自如,不離佛法。下面再接下來這段(經)文:

經文:「長者是時,在師子座,遙見其子,默而識之,即敕使者,追捉將來。」

經文簡釋:
「長者是時,在師子座」;積財具德者之通稱,如須達長者等,心平性直,語實行敦,齒邁財盈,名為長者。


  長者這樣遠遠地看到那個孩子,那位貧窮子,看到身影就認得了,趕緊叫人把他找回來,很急。這(在)長行文我們都解釋過了。長者就是「積財具德者」,有財有德的人,都很具足的人,稱作長者。就如須達多長者,佛陀對這種長者,有財、有名、有德者,叫做長者,這是古人的稱呼。有財又有德的人,叫做長者。「心平性直,語實行敦」,要有這樣的資格,才叫做長者。心常常這樣心平氣和,說話是真實語,他說的話都很有信用,行動就是非常的端莊,所做的事情都讓人很敬重,年齡也有了,這樣叫做長者。

經文簡釋:
「遙見其子,默而識之」;喻佛以妙觀諸法之相,而施展說法,斷疑之用於眾生界中識,知此為已,發大心之人,默而識之。


  「遙見其子,默而識之」。這就是譬喻佛,佛萬德莊嚴,就譬喻那位長者。「佛以妙觀諸法之相」,佛陀的智慧,他能這樣好好地來觀察,那就是眾生,到底要用什麼方法來度眾生?佛陀展現了「妙觀察智」來看,眾生的根機要施以什麼樣的法,來讓這些眾生斷了他們的疑,讓他們能信服,這就是妙觀察智。在眾生界中,這樣的了解,這就是佛陀要教導我們,希望循循善誘,能讓我們疑念斷除,信服的心能生起,好好地來接受,發大乘心。這是佛陀用的妙觀察智來觀察眾生,來瞭解眾生的根機,這就是「遙見其子」的意思。佛陀的妙觀察智,來看看眾生的根機,來觀察。「默而識之」,了解這個眾生應該要用什麼方法,用什麼教法來施教,適應他們的根機。所以佛陀視眾生如一子,芸芸眾生這麼多,他就要用他的妙觀察智來看任何一個人,適才而用,適應他的根機,付出來教化他。

經文簡釋:
「即敕使者,追捉將來」;世父日夜思子,見子身影便識,喻出世慈父,尋覓度生因緣,見機緣熟,自不放棄。


「即勅使者,追捉將來」。開始趕緊要去叫他回來,如世間的父親,日夜在思念他的孩子,看到孩子的身影,他就差不多知道:這是我的孩子,要趕快。這是譬喻出世慈父在尋覓度眾生的因緣。見機,他就能夠了解,這個機緣已經成熟,不能再等了,所以要趕快,趕快付出,趕快找因緣來教育他,不能放棄。佛陀的慈悲,為眾生的付出,就是在等待因緣。這些眾生,人人都是如佛陀的一個孩子,你和他都一樣是佛的孩子,我也是一樣。芸芸眾生,不只是人類,所有的生靈,「四生」合起來都一樣,佛陀用視為一子的心情來看大地眾生。但是大地眾生有很多不同的根機,有很多複雜的因緣,所以佛陀他就要找機會,找因緣。眾生是因緣成熟了,他的機緣,我要趕快,趕快用這個時機,用這個因緣去施教,去救度眾生,用救度眾生這樣來教育他。

  我們現在常常看到慈濟人,現在在施教(時)也是,對富有的人,大家與他做朋友,介紹慈濟,讓他也能發一分心,這叫做教富去濟貧;因為貧困苦難人,我們要趕快適時去幫助他,解除他的困難,同時從貧困中啟發他的愛心,給他心靈的財富。現在我們不是看到到處,我們在幫助他,「竹筒歲月」就是這樣,一滴水匯入大海,永遠都不會乾枯的水。讓他們雖接受救濟,他們也付出一滴愛心。這就是根機,「尋覓度生因緣,見機緣成熟,自不放棄」。不管是苦難中的眾生,也是觀機付出,投教啟發他的愛心。佛出世的心態:尋度眾生因緣,見機緣熟,自不放棄。

  不論是在苦難中的眾生,我們也要觀機,(引導他)去付出;我們也要逗教,啟發他的愛心。像這樣,佛陀就是出世慈父的心態,叫做「尋覓度生因緣見機緣熟,自不放棄」。這很重要,我們人人要用心。不是說只有一個父親對一個孩子,世間是一個父親對一個孩子,出世慈父是一位父親對五道四生的眾生,都視為一子,都是在尋覓因緣救度的機會。這就是我們要用心,學佛者,人人要心中有佛,佛心為己心,要學到這種程度,所以要請大家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感恩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85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4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4/11/24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4/11/24晨語簡記   2014/11/24晨語簡記 Empty周二 11月 25, 2014 9:56 p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星期一)
 
不堪耐勞動筋骨
視之畏苦不勤力
如父益友循引導
漸向善道近寶處

 
前兩句寫修小乘行的人的心態,所以重要的是第三句,以後,遇到修小乘的人,要學佛陀,如父、如友的循循善誘,讓他入人群,學會度眾,學會人與人之間如何結好人緣,讓他漸漸走向菩薩道,寶處就進了。(寶處就是心中有很多法寶,心很富足)。經文重點如下。
 
這是在佛世時有這樣的人。其實我們現在不也是常常看到這樣的人嗎?多少人生活也不是很好過,同樣他也付出他的勞力,這樣他也要救人。不只是救人,還要做環保,他在自己苦力中,工作做完了就趕緊投入環保中,又很虔誠,同樣每天都在聽法。像這樣,生活雖然不是很富有,卻是自己勞力做工,還要布施,還要(付出)力量幫助人。像這樣,這位須賴,就是佛陀在世時,那時候在家的弟子這麼的貧困,同樣與佛同等的心願,就是希望受苦的眾生都能脫離苦,這與佛心同等,所以佛陀很讚歎這位在家的弟子,非常貧困的人,佛將他的故事說給大家聽,「須賴他就是這樣,修行的心很穩定。雖然你們看他很貧困,其實平時除了他自己的生活外,就是幫助大家,他寧願餓自己,也要成就別人,這就是他修行的德。」
 
最近常常說過了,順逆的境界無不都是我們的善知識,無不都是讓我們現在面前,啟發我們道心的人,所以這些人都能循循善誘,我們能來夠幫助他,將他牽引進來。人群中,他現出的境界,我們要趕快接受,不好的,自我警愓;好的,是我們要學的。這就是互為父輩,互為益友,彼此互相引導。因為我們離佛已經二千多年了,我們現在要向佛學習,我們更要從人群中學得,我們真正在人群中不受人群污染,能起歡喜心。漸向善道」,我們就是要這樣,慢慢向善的道路走,彼此之間互相勉勵,向善處的路走,這樣自然就漸漸接近寶處。我們若用我們修行的心靈境界,應該就是要這樣,互為如父愛子,互為益友,互相來勉勵,互相牽引向善道,這樣我們得了佛法,人人內心都是富有。
 
我在上課時,會告訴學員說,這很重要。可是較少聽他說過。今天他有說:
像這樣,佛陀就是出世慈父的心態,叫做「尋覓度生因緣見機緣熟,自不放棄」。這很重要,我們人人要用心。
當我聽到這很重要的開示時,特別有感覺,今天還有其他的感想,限於篇幅,不在著墨。其餘重點標示如下。
 
經文簡釋:
「借問貧里,欲往傭作」;謂與其懼畏受,制於富貴,之強勞作,不若安心於,貧賤之自便。

  「借問貧里,欲往傭作」,甘願去較貧窮的地方,去看看有什麼工作可以做,我願意去做其他(工作),我就是不願進豪富舍宅裡,我甘願去貧困的地方,我行隨我做,隨我行我素,做我自己興趣的。只是這樣而已,修小乘行。這就是他畏,「懼畏」,就是怕,受制於富貴。在富貴中,我若進到裡面,就一定受限制,一定就是強迫我要做的工作;我若是在外面,在貧里,我要做就做,不要做就不必做。但是進到這個地方,一定要有規矩,有制度等等,就是被人限制,這樣我不要。所以「不若安心於貧賤之自便」,自己想要怎麼做,自己較方便,自己做,自己方便,這樣較自由。這就是貧窮者,他不願意,就如修行小法,就是覺得;我這樣就好了,要我進到人群去付出,這要我不要。這樣來來回回,還要修很多行,應眾生的煩惱、根機,就要和這些眾生,去適應眾生,這麻煩,而且要隨著眾生來回生死,所以他們很怕,他們不要,他們願意就是(聞)法,到此就好了,不要再向前前進。

  這我們說過了,法是我們心靈的寶藏,我們心靈的法,就是與天地宇宙同等的豐富,但是我們只想要守在這樣少少的,得少為足,知道一點點的知識,就不想再再向前進的智慧去精進,只是在淺淺的皮毛,這樣了解一下。以為「已經斷煩惱了,我已斷生死了」。其實這是佛陀的方便法,說「你們若這樣修,去除煩惱,你就不必再來生死」,談何容易啊!我們還是好好地,這輩子好好地將法入心來,我們不要再起心動念,這就是斷生死。就如那位須賴,他雖然那麼貧困,他這輩子就斷生死了,甘願進出於人群中,他不受外境誘引,這樣叫做斷生死,讓他的心穩定在人群中,應該真正的大乘法就是希望,佛陀希望我們修得很自在,來去無障礙。要來就來,要去就去,人生來去自如,這叫做「乘如是法而來人間」,叫做「如來」。 如來,就是覺悟的人,來去自如,不離佛法。下面再接下來這段(經)文:

經文:「長者是時,在師子座,遙見其子,默而識之,即敕使者,追捉將來。」

經文簡釋:
「長者是時,在師子座」;積財具德者之通稱,如須達長者等,心平性直,語實行敦,齒邁財盈,名為長者。

  長者這樣遠遠地看到那個孩子,那位貧窮子,看到身影就認得了,趕緊叫人把他找回來,很急。這(在)長行文我們都解釋過了。長者就是「積財具德者」,有財有德的人,都很具足的人,稱作長者。就如須達多長者,佛陀對這種長者,有財、有名、有德者,叫做長者,這是古人的稱呼。有財又有德的人,叫做長者。「心平性直,語實行敦」,要有這樣的資格,才叫做長者。心常常這樣心平氣和,說話是真實語,他說的話都很有信用,行動就是非常的端莊,所做的事情都讓人很敬重,年齡也有了,這樣叫做長者。

經文簡釋:
「遙見其子,默而識之」;喻佛以妙觀諸法之相,而施展說法,斷疑之用於眾生界中識,知此為已,發大心之人,默而識之。

  「遙見其子,默而識之」。這就是譬喻佛,佛萬德莊嚴,就譬喻那位長者。「佛以妙觀諸法之相」,佛陀的智慧,他能這樣好好地來觀察,那就是眾生,到底要用什麼方法來度眾生?佛陀展現了「妙觀察智」來看,眾生的根機要施以什麼樣的法,來讓這些眾生斷了他們的疑,讓他們能信服,這就是妙觀察智。在眾生界中,這樣的了解,這就是佛陀要教導我們,希望循循善誘,能讓我們疑念斷除,信服的心能生起,好好地來接受,發大乘心。這是佛陀用的妙觀察智來觀察眾生,來瞭解眾生的根機,這就是「遙見其子」的意思。佛陀的妙觀察智,來看看眾生的根機,來觀察。「默而識之」,了解這個眾生應該要用什麼方法,用什麼教法來施教,適應他們的根機。所以佛陀視眾生如一子,芸芸眾生這麼多,他就要用他的妙觀察智來看任何一個人,適才而用,適應他的根機,付出來教化他。

經文簡釋:
「即敕使者,追捉將來」;世父日夜思子,見子身影便識,喻出世慈父,尋覓度生因緣,見機緣熟,自不放棄。

「即勅使者,追捉將來」。開始趕緊要去叫他回來,如世間的父親,日夜在思念他的孩子,看到孩子的身影,他就差不多知道:這是我的孩子,要趕快。這是譬喻出世慈父在尋覓度眾生的因緣。見機,他就能夠了解,這個機緣已經成熟,不能再等了,所以要趕快,趕快付出,趕快找因緣來教育他,不能放棄。佛陀的慈悲,為眾生的付出,就是在等待因緣。這些眾生,人人都是如佛陀的一個孩子,你和他都一樣是佛的孩子,我也是一樣。芸芸眾生,不只是人類,所有的生靈,「四生」合起來都一樣,佛陀用視為一子的心情來看大地眾生。但是大地眾生有很多不同的根機,有很多複雜的因緣,所以佛陀他就要找機會,找因緣。眾生是因緣成熟了,他的機緣,我要趕快,趕快用這個時機,用這個因緣去施教,去救度眾生,用救度眾生這樣來教育他。

  我們現在常常看到慈濟人,現在在施教(時)也是,對富有的人,大家與他做朋友,介紹慈濟,讓他也能發一分心,這叫做教富去濟貧;因為貧困苦難人,我們要趕快適時去幫助他,解除他的困難,同時從貧困中啟發他的愛心,給他心靈的財富。現在我們不是看到到處,我們在幫助他,「竹筒歲月」就是這樣,一滴水匯入大海,永遠都不會乾枯的水。讓他們雖接受救濟,他們也付出一滴愛心。這就是根機,「尋覓度生因緣,見機緣成熟,自不放棄」。不管是苦難中的眾生,也是觀機付出,投教啟發他的愛心。佛出世的心態:尋度眾生因緣,見機緣熟,自不放棄。

  不論是在苦難中的眾生,我們也要觀機,(引導他)去付出;我們也要逗教,啟發他的愛心。像這樣,佛陀就是出世慈父的心態,叫做「尋覓度生因緣見機緣熟,自不放棄」。這很重要,我們人人要用心。不是說只有一個父親對一個孩子,世間是一個父親對一個孩子,出世慈父是一位父親對五道四生的眾生,都視為一子,都是在尋覓因緣救度的機會。這就是我們要用心,學佛者,人人要心中有佛,佛心為己心,要學到這種程度,所以要請大家時時多用心啊!

 
 
高明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2014/11/24晨語簡記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