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4/11/28晨語簡記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4/11/28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2014/11/28晨語簡記   2014/11/28晨語簡記 Empty周五 11月 28, 2014 5:41 pm

20141128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五道眾生變異生死

四生形態相貌形殊

五鈍煩惱貪等慢疑

心念雜居五趣共有



  好像是很深(奧),其實是在我們生活中,是今生來世,我們都不離開這些五道變異(生死),這是我們輪迴不斷,是凡夫,所以我們要用心。「五道」,常常說過了,最近每一天都會提起「五道」。我們聽的人覺得:知道了,知道了,每天說這些,我都知道了。是啊,我們都知道,到底我們將來要住哪一道走?我們自己真的是不知道,只是能盡量知道,那就要時時的心要好好警惕。為善,我們將來就是生於天堂,守五戒,我們不失人身。道理知道了,都說過了。是啊,但是在善業中,我們是不是有做了其他的,人與人之間不好的緣,受到這因緣來障礙我們,天堂生不成。因為有人間道,你與這對父母有緣,所以要生天的機會,可能與這對父母的緣,你非來報這對父母恩不可,所以你就乘此緣在人間。人間也沒有不好,只要是好緣的父母,來人間也不錯。但人間與天堂所差別的,就是人間苦樂參半,天堂壽長樂多。在天堂,壽長都很長,那地方都是快樂,沒有苦。所以天堂、人間差別在這裡。人間就是苦短,短短幾十年,就是這樣轉眼之間。



  幾天前在看,看我們教育(志業)二十五周年,回顧過去的錄影帶。看到二十五年前,懿德母姊會,與那群的學生。那時的委員,大家還在中年,人人頭髮都很黑,看到那群孩子才剛入學,二十歲不到,看她們在掌旗,拿著旗子,五個人很整齊進入學校,一百零七位學生很整齊,大家都很苗條,這樣走進來。那個影像。再過了一年後的周年慶,影像又出來了,很多榮譽董事那時很支持建校等等,邀他們來參加周年慶。他們來了,坐在川堂那地方。看那些榮譽董事,大家精神都還很好。因為他們人人都在中年以上,進入老年,但是看到他們的身體都還不錯。那天再看,這些老人今何在?人生已經過去了,其中有好幾個都已經過去了。在過去,他們的過去生,在畫面上就是這樣,現在,同在這現在,他們已經去又回來了,說不定是在小學裡,說不定已經入中學了。這二十多年來的人生,就是這樣時間這樣短。看到他們過去這樣在用心護持,看到現在有一群一群幼稚園(幼兒),一群一群小學(生),還有中學生,大家真的很好教,好像過去生中已經受過培訓,好像過去的這法已經很入心了。這種,到底是不是過去(了)又再來的嗎?



  人間短短的時間,過去、現在,長長短短,我們現在看到他的過去,說不定我們的現在,也是看到他們未來的現在。這就是在五道中,天道壽長樂多,人間苦樂參半,壽命短少。短短幾十年間,不斷「變異生死」,生出來是嬰兒,長大了讀幼稚園、小學的過程這樣一直接下來。看到過去二十多年前是幼稚園的孩子,現在她的孩子,也在讀幼稚園了。像這樣的變異,過去的幼兒,現在的人父、人母,他的孩子也讀幼稚園。二十五年了,才想說沒多久,人生的變異就是這樣快,所以感慨良多啊!時間無聲息地這樣一直過去,這種「五道眾,變異生死」,我們都感觸得到,是不是我們在日常生活多用一點心,法,無不都是在我們生活中,變異不定呢?我們一直隨著時間變化過去,生或者是死呢?無常的人生啊!所以我們要好好把握,生死之間,有辦法分別是善是惡,我們應該要常常提高警覺。





  惡的要趕緊排除在外,善的,我們要趕緊把握,入我們生命中來,這樣叫做修行,若能夠防非止惡,這叫做「守戒」。在生死中,常常提高自己的警愓心,這叫做「定心」,善惡分得開(分得明),叫做「慧念」。我們若能將「戒定慧」在我們生活中,隨著時間,由我們自己,能知道我們是修行者,不論出家或是沒出家,但是我們共同叫做學佛者。所以我們一定要將戒定慧守好。



  「四生」的形態,四生,大家知道了,就是胎生、卵生、濕生、(化生),生命來自這四種不同的形態,這四種不同形態來出生,我們這輩子是胎生,父精母血,母親生的,我們是胎生。說不定我們的人生現在(是胎生),下一個來生,說不定是禽或是鳥,或者是蛇,還是….,說來很可怕的東西。蛋,卵生。也說不定。或者是濕生,在水中的魚,這樣產卵出去就很多,魚的卵。同樣在水中,同樣也有胎生,較大魚(生活在水中的胎生哺乳動物),胎生的也是有,所以說胎生、濕生或者是化生,這些全都有。所以說來,我們現在的人生(是人),到底未來是什麼樣的形象?胎生,是貓還是狗?有的貓、狗很有福,主人是疼入心。



  就像我們幾天前的嘉年華(教育志業二十五周年聯合校慶嘉年華會),老師疼愛那隻狗,是疼得不得了,光是跟告訴我說,那隻狗募款五萬多元。是她這樣抱著,這隻狗,大家看牠,(覺得)可愛,說牠也在募款,掛個牌子,同事大家替她疼這隻狗,就這樣捐,(募了)五萬多元。我聽到已經就三次了。這樣抱得緊緊的,極為疼愛。這隻狗也是胎生。不過,形貌就不是人,所以講起來,形態相貌真是不同,這叫做「四生形態相貌形殊」。這就是在我們生命中的變異,在生命中,這種形殊,變異形殊,這都是同樣生命。但是,我們的人生,或是「四生五道」都是一樣,我們的習氣,我們的心念,這種「五鈍煩惱」。大家應該都知道了,「五鈍使」就是貪、瞋、癡、慢、疑,所以「貪等」,貪,還有瞋、還有癡、還有慢、還有疑,這五項叫做「五鈍煩惱」,名稱也叫做「五鈍使」。這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到底呢我們眼對色、耳對聲,我們的心態是歡喜、是生氣等等,這都在我們內心,對著外面的境界,所以造作,合成了煩惱,對人處事是懷疑還是傲慢呢?這都是在生活中,不離開我們心態。



  所以我們要修行。學佛,常常要自我警惕,「五鈍使」在人群中發作出去,你和他的緣,好壞就這樣定下來了,因為你的形象,你的聲色,你對這個人已經落下一顆善惡的種子。善惡的因緣這樣開始。所以我們要好好培養我們這念心,看到人就是感恩。有緣來相會,我們要互相尊重、彼此互愛,這樣,我們共同一念心,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共同一心投入人群,如果可以這樣,這就是把我們的心顧好。所以「心念雜居,五趣共有」。我們不管畜生還是人類,歡喜、生氣都有。你看貓、狗有的時候….,那時候這道牆還沒有圍起來之前,每天早上要去餐廳,一定會看到一隻貓遠遠跑過來,在那樓梯的地方等著,等著我走過去,好像是每天來問好、問候。狗也是,這是牠的心念,若有時聽到貓啊、狗啊在那裡叫,在互咬,鬧哄哄,我們就知道那些狗在發脾氣了,那些狗在吵架。牠們有牠們的情緒、我們人有人我們的情緒,這在五趣中全都有。



  「五趣」就是天、人、地獄、餓鬼、畜生,這種貪、瞋、癡、慢、疑,這種心態的起落,都是在心念中。所以我們住娑婆世界,叫做「五趣雜居地」,很複雜,有好人,有惡的人等等,各人的心思不同,共處在一個地方,所以叫做「心念雜居」。不同的心念,各懷鬼胎,各懷菩薩心,各人不同,卻是很複雜的心態,共同住在這娑婆世界,所以叫做「五趣共有」。各位,學佛真的是佛陀為我們教育,施教給我們,我們要好好透徹瞭解,這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不要疏忽了。要不然看看光是一段故事,裡面包含著那麼豐富的法,我們經聽,不是在聽故事,是藉一個故事來描述我們看不到、摸不到的真諦道理。所以,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因為因緣會合而來,而因緣,就是有很奧妙的故事在其中,也是有很奧妙真空妙有的道理,在這個因緣觀之中,但是,我們偏偏就只是覺得故事好聽,法很深。我們就是要知道法,不是在聽故事,所以要用心啊!前面經文這樣說:

經文:「即以方便,更遣餘人,眇目矬陋,無威德者,汝可語之,云當相雇。」



  父親看到兒子跑得遠遠的,趕緊要叫人把他帶回來,但不是這麼容易,也要想種種方法去接近,用種種的方法去接近,也要身分跟他差不多,這樣的人去跟他接近,這樣才慢慢向他介紹,「來啊!肚子餓很難受,我們還是找一個較穩定的工作,那個地方有穩定的工作,我們去那裡工作,那個地方每天都有工作可做,每天都能讓我們生活。」這樣的人去接引他。下面這段文這樣再說:



經文:「除諸糞穢,倍與汝價,窮子聞之,歡喜隨來,為除糞穢,淨諸房舍。」



經文簡釋:

「除諸糞穢,倍與汝價」;此喻修二乘行,斷見思煩惱,即出三界,了分段生死,名為一日之價,倍者,超出人天,福樂之稱。



  「到底我要去那裡做什麼呢?」「做一些內內外外清除骯髒的東西,不論是廁所,不論是房屋內外等等,這你都可以做,我們都可以共同有伴來做。這樣在這個地方的價錢(工資)很好,比你到外面找工作更好。」窮子聽到,有穩定的工作,很好啊,趕緊,歡喜地來了。來到這個地方,果然就是讓他用心去除糞穢,「淨諸房舍」,好好來清理內外,除去了內跟外骯髒的東西。這就是譬喻「修二乘行,斷見思煩惱,即出三界,了分段生死,名為一日之價」。意思就是說,修二乘行的人,那就是聲聞、緣覺。他用心聽佛說法,佛的聲音從耳根入,這叫做聲聞;緣覺,已經瞭解佛所說法,與外面的境界一切,都能與法與這個境界能會合見證。佛陀說的無常,那緣覺就來看外面的境界,是啊,無常啊,日夜的景象不同,什麼時候天亮了,不知覺中,從早上天未亮,大家在用功,不知覺中已經天亮了、日出了。



  從春天,這樣每天在精進,修行、聽法,瞭解道理,不知覺中,春去夏來了。這四季,春天,大地草木真正的繁榮;夏天一來,從很涼爽的春天,不知覺中,夏季來了,熱呀!逼迫性,很辛苦的一個熱天;又是秋來了,看到樹木、樹葉開始落下,風一吹,樹葉鋪滿地,這叫做秋了;秋天過了,慢慢草木枯萎了,不知覺中秋風起,慢慢就變成了冷風吹,這叫做冬天,雪落下了。四季當中,緣覺緣著這個氣候來覺悟,看到四季,大地景象變化無常,這樣來體會佛陀的真理,這叫做緣覺。所以,聲聞、緣覺這二乘的聖人,他斷見思煩惱。「見」,也是很污穢,我們凡夫看這個、愛那個,這樣不斷從,見解,生起了欲念。因為有了心欲,所以造作了很多的貪,有了貪念大,引起了製作很多業力,業力無明覆心就造成了,取不得就結仇連怨,這瞋恨心就生起了,這種惹成無明煩惱,就是癡,像這樣,這叫做見濁。見,就是由愛引起,由貪欲而生,所以惹起了人人一輩子都是這樣,複製再複製的煩惱,無明這樣生起。



  所以,聲聞聽了,瞭解了,要好好修行,在人群中要控制欲,所以他們出家,就是要控制欲念。每天只要肚子能飽,三衣一缽,每天(持)一缽出去,這樣沿門托缽,吃得飽就好了。身體穿的暖就好,去除了欲念,這就是出家要怎樣斷除這種「見」,根與塵會合生起的貪念,這就開始要斷除了。有形的東西,在聲聞已經斷了這種貪欲,若是「思」,就更微細了,除了聲聞,緣覺當然比聲聞的道行更深,但是,這細思,思維,那就要很用心。起心動念,很多的塵沙無明,起心動念要如何去降服思惑煩惱,這就要用很深的功夫,才有辦法斷見思煩惱。我們若是習氣,就是說我們的習氣,這習氣要除,不簡單啊!所以(要)出三界,除非你要斷除了見思煩惱,這樣才有辦法出三界。



  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就是將這些(形)色的東西,林林總總,它不會引起我們欲念,我們要斷除,聲色一切不會擾亂我們的心,也不會讓我們的心再惹來了,雖然控制欲念,但是我們也要將心念斷除,這叫做(出)色界。這種(出)色界不只是無欲,也無色來困擾我們的心,讓我們的心,這個思的煩惱完全去除,雜念去除,除了雜念去除,還要再出「無色界」,不只是無欲,在這色欲中我們要去除以外,要完全心要無污染,不論什麼的境界來,都沒有煩惱、無掛礙、無污染,這是(出)無色界,讓我們的心永遠都是淨空而無染著,這樣才可以說出三界。不過,我們的心有可能淨空嗎?連睡覺,睡眠中也在作夢啊!同樣,心還緣在那個境界。古人說「聖人無夢」,真正的心都很乾淨了,睡覺就不會作夢,更何況說白天,心會亂嗎?不會。所以,要出三界,真的也要很下功夫。



  所以「了分段生死」。「分段生死」就是一段一段的生死,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在這種分段生死中行,因為生命有限,一段的時間,如剛才說過,二十多年前,看到錄影中的人,已經有很多人不在了,這已經是前段的生死結束了,現在已經分段,應該是又再來人間了,說不定就在幼稚園、在小學裡,要不然在中學裡,要看一段一段的分段生死。「名為一日之價」。我們如果可以透徹瞭解,有辦法斷見思惑,清楚分段生死,我們再來的人生就很乾淨,而且也是一來就很清楚這個法。在分段生死中,在見思無明若能除盡,能夠除得乾淨多了,這輩子好好地斷煩惱,這輩子斷除糞穢,自然我們就可以得到付出的代價;這輩子有修,下輩子帶著這輩子所修的,到來世去,再往來世。



  所以有人說:「我過去不知道造什麼福,才能夠遇到佛法,才能來這團體做好事,做得這麼歡喜。」有人也會這樣說。這叫做「分段生死」。過去有做,所以有「一日之價」,這只是在我們修行中,今天做多少,付出多少、所以我得到多少。這要看我們這輩子覺得很滿意,那就是過去生中你有付出,這叫做「倍與汝價」,你做得越多,當然你所得的越多。看看有的人一生中很有福,事事如意,即使有什麼事情(發生)在他身上,煩惱會輕多了。有人說,「某某人發生很不幸的事情,不過他得看很開。」幾天前,我們就有一位(慈濟人),也很投入,但是這位慈誠的兒子騎車出去,兒子很乖,就是忽然間騎車被撞到,當場就已經往生了,送到醫院,沒有生命的(跡象),但是他(只有)這個兒子,還有一個女兒,這對夫妻,想,那心有多痛啊!但是,他把事情處理好了,本來他就向醫院(人員)說,「不然,我可讓他可以做大體(捐贈),回去當大體老師嗎?」「不行了,他已經沒有(生命跡象)了,太久的時間,已經腦死之後、斷氣之後,就沒有辦法。」他說:「不然能夠讓你們做病理解剖嗎?」「也沒有辦法。」這在遙遠的地方,在高雄,所以他要把兒子捨出去,也已經沒那個因緣了。警察就告訴他:「我們要好好地調查,到底是怎樣會撞到的?是不是有人為的因素?是不是有人….?」但是他就說:「不用了!人都往生了,何必還要再這樣追究呢?就不要再追究了,總是看得開。



  回來了,他就這樣表達:「師父,我們要很感恩,雖然心很痛,但是很短的時間,我們兩人已經都看開了,縮短了痛的心,不要計較,就放棄了。我們都有在聽法,幸好每天都在聽法,所以我們沒有什麼煩惱。」我就說:「心痛難免啊!」他們說:「有,不過,我們現在看開了,我們也是很有福,幸好先聽法,再遇到這件事,所以我們都看開了,短短幾天的時間,都看開了。」這實在是…,他們就這樣說:「幸好我們有先聽法。」這就是瞭解了道理之後,就不會沈在那痛苦的地方太久。人生,這種….,這樣乖的孩子,而且很貼心,一點都不曾讓他們有過煩惱,忽然間….也才一個兒子而已,誰的心不痛呢?能夠這樣縮短那心痛的時間,很短暫,這也應該是「一日之價」。就是聽法之後,有付出,聽法,收進來的法,淡掉了他的煩惱,所以這種淡定,心很定,外面的境界看得很開,這叫做淡定,這也就是我們要聽法。





  所以「倍價」,就是「超出人天福樂之稱」,叫做「倍與汝價」。就不只是這樣,會給妳雙倍,因為你若很認真用功,不只是在五道中,希望你能超越五道。不是讓我們迷迷茫茫地隨業,帶業往生,我們會隨著我們的願力,不是隨業,是隨願,隨我們的願力,我們的來生來世在我們的心願中完成,不是隨業,懵懵懂懂。這就是「倍與汝價」,就是給你再更多一些。我們學佛,入佛門來,我們就是要好好用心。



經文簡釋:

「窮子聞之,歡喜隨來」;喻二乘人,依教奉行,歡喜隨來,投其所好,樂為鄙事,淨六根房,五陰舍。



  「窮子聞之,歡喜隨來」,這是譬喻二乘的人依教奉行,既然出家了,出家在僧團修行,佛陀每天都在說法,當然要依循佛陀所教育的法。看看每一本經的後面就是「歡喜信受」,依教奉行,這就是每天每天跟隨在佛的身邊,每天所聽法,這是(譬喻)「窮子聞之歡喜隨來」。每天在聽法,聽得法喜充滿,隨著這個法,入心,修行,所以叫做「依教奉行」。「歡喜隨來」,就是「投其所好,樂為鄙事」。那就是佛陀要觀機逗教,看看大家願意修的是什麼行,所以要觀機逗教。大家聽懂了,才會歡喜,才懂得修,所以就要「投其所好,樂為鄙事」。根機若小,就給他小教,那就是方便法。大家就是在這樣的階段,他歡喜。「淨六根房」,六根的房舍。「六根」,大家知道了,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與外面的六塵接觸,就如一個房間,我們要清掃我們的房間,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根,從外面不要拉拉雜雜的,骯髒的東西全都收回來,不要。所以我們的「六根房」要清乾淨,不要囤積一些骯髒的東西。



  「五陰舍」,「五陰」就是「五蘊」,色、受、想、行、識。我們要常常好好將我們(面對)外面的見識,我們的感受、我們的思想、我們的行為等等,在很微細的思想中,我們要時時去除,所以見思,我們要常常很分明,用心守持好。



經文簡釋:

「為除糞穢,淨諸房舍」;喻領取一日之價,斷除見思煩惱之糞,空淨六根房,五陰舍。



  所以「為除糞穢,淨諸房舍。」我們來的目的就是要這樣,從見思惑,將我們的房間,我們的屋宅等等,一定要清得很乾淨。所以「為除糞穢,淨諸房舍」。「為除糞穢」,就是為除我們煩惱,外面來的東西,骯髒的東西一定要將它擋住,將它清除,不要讓骯髒的東西進來。這譬喻「領取一日之價」,我們裡面很乾淨,很舒服,所以已經「斷除了見思煩惱之糞」,這個見思煩惱的髒污,我們全都已經清除了。「空淨六根(房)」,六根的房舍與「五陰舍」,我們都已經清除了,意思就是「見思惑」我們都完全淨除了。



  所以,「五道眾生變異生死」,道理我們瞭解了。「四生形態相貌形殊」,我們稍微思考一下,在四生,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的境界中,完全不同的形貌。但是,不管是五道四生,凡是眾生,佛陀就說「蠢動含靈皆有佛性」,既有佛性,落為眾生,所以他就有「五鈍使」的煩惱,有貪、瞋、癡、慢、疑。不論什麼樣境界的生類,都有這個意識,自然他就會有「五鈍使」。所以我們心念雜居在五趣,這樣在生死中,所以我們要用心。學法,不是在聽故事,是舉這個故事,迦葉尊者的慈悲,將須菩提這段文,長行文說過的故事,由迦葉尊者再來重複,這就是表示內涵的道理很深,真正是我們要用心體會。所以聞法要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感恩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85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4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4/11/28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4/11/28晨語簡記   2014/11/28晨語簡記 Empty周六 11月 29, 2014 11:46 a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星期五)

 

五道眾生變異生死
四生形態相貌形殊
五鈍煩惱貪等慢疑
心念雜居五趣共有

 

五鈍使與五利使,之前上人有開示過,今天突然有一靈感,這個「使」,應該是Drive的意思。是驅動我們去做事的因子,就如電腦程式的驅動程式一樣。我在教領導(Leadership)時,歐洲最大電機公司ABB的十大核心領導力,有一條就是Drive and Acivement,我翻譯成自我驅動與自我成就力,意思是做一個領導人要給自己安裝一個驅動程式,要自動自發的,自我成就,不是被動的反應,或是人家叫你做才做。

 

五鈍使與五利使是不好的驅動程式,要移除,換上戒定慧謙信等好的驅動程式,還有三十七助道品,信願行,信解行證,四攝法,六度等,做為自己的驅動程式。(其餘心得重點如下)

 

所以我們要修行。學佛,常常要自我警惕,「五鈍使」在人群中發作出去,你和他的緣,好壞就這樣定下來了,因為你的形象,你的聲色,你對這個人已經落下一顆善惡的種子。善惡的因緣這樣開始。所以我們要好好培養我們這念心,看到人就是感恩。有緣來相會,我們要互相尊重、彼此互愛,這樣,我們共同一念心,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共同一心投入人群,如果可以這樣,這就是把我們的心顧好。所以「心念雜居,五趣共有」。我們不管畜生還是人類,歡喜、生氣都有。你看貓、狗有的時候….,那時候這道牆還沒有圍起來之前,每天早上要去餐廳,一定會看到一隻貓遠遠跑過來,在那樓梯的地方等著,等著我走過去,好像是每天來問好、問候。狗也是,這是牠的心念,若有時聽到貓啊、狗啊在那裡叫,在互咬,鬧哄哄,我們就知道那些狗在發脾氣了,那些狗在吵架。牠們有牠們的情緒、我們人有人我們的情緒,這在五趣中全都有。



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就是將這些(形)色的東西,林林總總,它不會引起我們欲念,我們要斷除,聲色一切不會擾亂我們的心,也不會讓我們的心再惹來了,雖然控制欲念,但是我們也要將心念斷除,這叫做(出)色界。這種(出)色界不只是無欲,也無色來困擾我們的心,讓我們的心,這個思的煩惱完全去除,雜念去除,除了雜念去除,還要再出「無色界」,不只是無欲,在這色欲中我們要去除以外,要完全心要無污染,不論什麼的境界來,都沒有煩惱、無掛礙、無污染,這是(出)無色界,讓我們的心永遠都是淨空而無染著,這樣才可以說出三界。不過,我們的心有可能淨空嗎?連睡覺,睡眠中也在作夢啊!同樣,心還緣在那個境界。古人說「聖人無夢」,真正的心都很乾淨了,睡覺就不會作夢,更何況說白天,心會亂嗎?不會。所以,要出三界,真的也要很下功夫。

 

所以「倍價」,就是「超出人天福樂之稱」,叫做「倍與汝價」。就不只是這樣,會給妳雙倍,因為你若很認真用功,不只是在五道中,希望你能超越五道。不是讓我們迷迷茫茫地隨業,帶業往生,我們會隨著我們的願力,不是隨業,是隨願,隨我們的願力,我們的來生來世在我們的心願中完成,不是隨業,懵懵懂懂。這就是「倍與汝價」,就是給你再更多一些。我們學佛,入佛門來,我們就是要好好用心。

 

高明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2014/11/28晨語簡記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