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佛遺教經15—不戲論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559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佛遺教經15—不戲論 Empty
發表主題: 佛遺教經15—不戲論   佛遺教經15—不戲論 Empty周日 12月 07, 2014 8:00 am

【第十五週導讀】
◎經文 進度頁數:紙本書:246頁~253頁、電子書:126頁~129頁
不戲論
汝等比丘,若種種戲論,其心則亂,雖復出家,猶未得脫。
是故比丘,當急捨離亂心戲論,若汝欲得寂滅樂者,唯當善滅戲論之患,是名不戲論。
壹、「戲論」釋義

《佛遺教經—證嚴上人講述講記》p.247—「戲」就是遊戲,「論」就是辯論,喜歡說空話、不切實際就是戲論。
有些人口才很好,講起話來頭頭是道,卻不能實際應用,這就是戲論。
只把佛法當道理來研究而不實行,也是戲論。
佛陀的教法若只就深奧的文字去研究,那是文字遊戲,可能會越鑽越深而不能自拔。

「戲論」釋義
儘管話說得很好聽,儘管法也說得很齊全,如不會拿來真正利用,這就是戲論。
沒有意義的話不要講;動搖人的心的話叫無義語,也是戲論。

語四惡業:惡口、妄語、綺語、兩舌
四善語:和合、真實、誠樸、柔和。

【想一想】
一、我只是說錯話而已,我說話沒有惡意,我只是習慣使然,這樣就有業了嗎?
二、我只是說話大聲一點而已,這樣有過錯嗎?
三、我只是不小心,別人說的一句話,我傳了過去,這有關係嗎?
四、我平常很恨他,但是跟他都說很好聽的話,這樣會造成什麼業?

《三十七道品講義》(下)P.396—正語-我們修行,一定要謹慎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開口動舌,必須說正確、負責的話。

《慈濟月刊》543期—啟動愛的基因
愛語—要運用「軟實力」,從說話開始,隨順對方根機,用善而柔的語言去安慰、勉勵、教育;彼此好話相對,就能「愛語相受」。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559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佛遺教經15—不戲論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佛遺教經15—不戲論   佛遺教經15—不戲論 Empty周日 12月 07, 2014 8:00 am

貳、若種種戲論,其心則亂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2004年●夏之卷—學佛,不要鑽牛角尖。有時候,鑽在理論中,因為轉不出來,心思就亂掉了。
所以,要認清楚真學佛者,就是要立定為人做事的志願,因為成就別人所以成就自己,因為救助別人所以也救了自己;意即,透過奉獻自己去拯救眾生,才能長養慈悲,也才能增加智慧。

雖復出家 猶未得脫
《佛遺教經—證嚴上人講述》p.246~247—佛陀說:「我所說的教法,你們不要只是聽聽,或者掛在口頭上談論,若不實行道法,雖然已經出家,但還是無法解脫。」

念經、聽經,不如行經
《慈濟月刊》389期—燈燈相續【慈濟三十三周年慶‧接棒系列】—如果我只是一直「講經」,沒有開路給大家來「行經」,如何幫助大家踏踏實實地福慧雙修?慈濟是以社會為「道場」,以「行善」來做人間菩薩,四大志業、八大腳印就是修行的「路」。
三十三年來,我不斷闡揚「慈濟精神」,什麼是慈濟精神?就是佛陀所說的慈、悲、喜、捨。這四無量心是「理」,「理」看不見,必須透過人去實踐;慈濟的四大志業即是「事」,讓大家在「做」中體會佛法,以事會理。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559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佛遺教經15—不戲論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佛遺教經15—不戲論   佛遺教經15—不戲論 Empty周日 12月 07, 2014 8:01 am

参、言行合一,不是口頭戲論

《三十七道品講義》下冊(p.398)—佛陀曾說:「雖誦千言,不義何益?」
雖然聽了很多法,口中也能宣講千言萬法,卻不能實行,那這些道裡又有何用?聽而不受用,就叫做「有漏」 。

《佛遺教經—證嚴上人講述講記》p.248~253—光明半偈解苦惱
佛陀修行歷經三大阿僧祇劫,求道之心非常堅決,在《本生經》中有一段經文,描述他過去生中精進力行的精神。
有位求道者隱居在雪山中探求真理,但是長久以來,他心中仍有無法釐清的矛盾,儘管如此,他還是不斷地尋找開啟心靈智慧的方法。

有一天,天帝在天宮忽然看到一道毫光從雪山直沖而上,天帝覺得非常奇怪,就問天神:「這道毫光是怎麼來的?」
天神回答:「據我了解,雪山有一位真修行者,可能是他的德行之光沖射到天上來。」天帝聽了說:「奇怪,自古以來娑婆世界雖然有很多修行人,卻都無法保持恆心來修持,就像天上的明月照在水面,水動月影就散了,儘管有很多人發心修行,但是沒多久就動搖了初心,難道雪山的這位修行者比較特別?」

天神答道:「自古以來,雖然眾生發菩提心的時間短暫、道心容易退轉,可是這位修行者生生世世都在菩提道上再接再厲,不曾退轉過。」

天帝聽了說:「既然有持之以恆的修道者,我可要去試試他的道心。」天帝化身到雪山來,果然看到這位修行者把大樹下的石頭當成久居的修行道場。

天將黎明時,這位修行者坐在石頭上,誦念著古代聖人所留傳下來的經文,正為無法突破的心靈矛盾感到苦惱之際,突然間聽到非常柔和清淨的聲音,他仔細地聽,聽到很清楚的偈文「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他聽了之後,覺得好像有一道光明注入心中,長久以來黑暗矛盾的苦惱頓時消失,他發現自己所要追求的法就在這裡,有如久旱逢甘霖般的歡喜,可惜這只是一半的偈文而已,他想再聽下半段偈文,卻再也聽不到任何聲音了。他急忙四處找尋聲音的來處,結果發現在深澗中有陣黑煙向上浮動,隨後出現了一位醜陋的餓鬼──青面獠牙,眼大如銅鈴,脖子非常細小,卻又肚大如鼓。

這位修行人看到餓鬼時,心中一點也不害怕,因為內心有股定力。他想:既然四周都找不到人,那麼剛才的聲音一定是從他口中發出來的,他既然知道上半段的偈文,過去一定曾接受過聖賢之教。所以他很虔誠地說:「大士!剛才的妙理半偈,是不是從你口中誦出來的?如果是,請你再把下半段偈文教授給我好嗎?」
餓鬼說:「要我教你當然沒問題,但是我已經很久沒吃東西、肚子很餓,哪有力氣傳授你下半段偈文呢?」

修行者回答:「你是肉體飢餓,需要食肉來維持生命;而我是精神上的飢餓,需要妙法延續慧命。我願意以自己的身體和你交換下半段偈文。」

因此餓鬼就接著說下段偈文:「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修行者聽了非常歡喜,他體悟到世間一切不管有形無形、是聲是色,皆是生滅無常,了悟無常真理,則能探因溯源而得自在永恆之樂。

人的身體也時時處在生滅之中,分分秒秒不斷新陳代謝,不但身體如此,即使宇宙的一切星球,也是不斷在運行、生滅。又如大自然中的白天黑夜,是因為地球不斷規律地自轉所致,一旦停止不轉時,我們所處的世界也就破滅了,所以宇宙間的一切無不是在生滅中。

為法忘軀悟真道

修行就是要修得去掉生滅的煩惱,一旦煩惱之因滅除,即是解脫快樂的境界。這位修行者終於開悟得道,了悟世間萬物都在生滅中。因此他不再執著身體,就以血為墨,在樹上、石頭上、地上寫著:「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接著他就爬到樹上準備跳下來以身餵鬼;當他跳下之時,餓鬼又回復天帝之身把他接住,然後五體投地跪在修行者面前,讚歎說:「你能為佛法而捐捨身命,真是一位大修行者!」這是佛陀過去生修持佛法的一段公案。

我們誦這段經文,可以知道佛陀的教法並不是只用聽的,而是要身體力行,發揮功能效用,才是真正的學佛。

《佛遺教經─證嚴上人講述》p.253—經文:若汝欲得寂滅樂者,惟當善滅戲論之患,是名不戲論。
若想要真正體會「生滅滅已」的快樂,就必須摒除空口戲論、徒增煩惱之患,如能言行一致、用心修持,必能感受無限快樂。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559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佛遺教經15—不戲論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佛遺教經15—不戲論   佛遺教經15—不戲論 Empty周日 12月 07, 2014 8:03 am

肆、當急捨離亂心戲論

《佛遺教經—證嚴上人》p.253—佛陀說:「你們要趕快捨離雜亂心,把煩惱心轉為清淨心,捨離世俗心,回歸智慧心。」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2014年●春之卷(p.35)—2013年,民眾票選代表字:「假」
證嚴法師慈示:民眾有此感受,代表人與人之間互不信任,而且對於接收到的訊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無法相信。人們不能互信,實在令人擔憂;人與人之間能夠真誠相待,這樣的社會才會美。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2014年●春之卷—有一群媒體人士問及,民眾票選去年代表字是「假」,對於此事有何見解?「民眾有此感受,代表人與人之間互不信任,而且對於接收到的訊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無法相信。人們不能互信,實在很令人擔憂;人與人之間能夠真誠相待,這樣的社會才會美。」

上人期待媒體要說真話,而且說的是「真好話」,莫總是加強、放大負面的訊息,引發人心惶恐不安,無法互信互愛。臺灣好人多,而且慈濟人除了在臺灣各地付出,即使身在海外,取於當地、用於當地而救助苦難人,各國慈濟人皆以「臺灣慈濟」為名,功歸臺灣,把各地受助者的真誠感恩回向給臺灣。

臺灣的土地面積不大,人口也不算太多,但是好人比例很高,僅以慈濟志工算來,已受證的委員、慈誠約六、七萬人,環保志工八萬多人,還有人醫會、教聯會、慈警會、大愛媽媽等功能團體,愛的能量涵蓋社會各階層,不分年齡老幼,大家都以真誠的愛,在為社會人群無私付出。所以,若說臺灣是充滿愛與善的寶島,是實至名歸。
「臺灣真的很美,而且每一個人的付出都很真。對於媒體,我只求真,希望真實展現臺灣的善與美,讓真善美的人文遍及臺灣社會。假如『罵』的文化盛行,會導致真誠的感恩心、尊重心漸漸消失;若是罵人才會被報導,這對下一代是很不好的示範。」上人說,要愛臺灣,就要真實呈現臺灣的美善,鞏固、照顧好臺灣的形象。
「期待大家有共同的方向。真有不當之處,該提出來說,但不要把一點點放得很大;真正好的、該讚歎的就要讚歎,讓大家知道臺灣的好,對臺灣才能真正有幫助。」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2006年●冬之卷—佛法必定要生活化
有人為了求得寧靜的環境精進,特意到山林中或是荒僻處,避開人群修行。上人則言,在清淨、寧靜的道場中能夠心靜,一出此範圍,回歸日常生活,心靈就受環境擾動,難以常保清淨。
上人說:「慈濟道場,就是在動中取靜的道場,雖然周圍環境在動,也要保持心靈的寧靜。所以佛法要生活化,讓佛法每一天、每一刻,都在我們的心中,與我們的生活同一步調。隨時隨地都能運用佛法,生活在佛法中,這才是真功夫!」

《慈濟月刊》265期—降伏十魔軍──第二魔軍「憂愁」—有的人說修行很難,也有人說修行很容易,那麼修行是難還是容易呢?答案是兩者都對。因為對一個意志力薄弱的凡夫來說,修行確實很難;但對一個意志力堅強的人來說,修行卻很簡單。因為修行並非口頭戲論,而須踏實的實行,凡是能說不能行的,都不能算是真正的佛法。

道風德香—呂進泳師兄

人稱「泳伯」的呂進泳師兄,勤儉、精進,每天從早到晚做慈濟。
莫拉克風災後,承擔高雄杉林大愛園區「以工代賑」工作分配,他告訴師姊:「上人要用八十八天讓受災鄉親入住永久屋,為了讓上人安心,我要用生命完成。」


高雄慈濟志業園區靜思堂工程,混凝土灌漿完成,進行灑水養護工程,地板才不會龜裂漏水;呂進泳(惟澄,泳伯)師兄特地載來約十五噸的舊衣、舊被,鋪蓋於地面,使得保養效果更好。(攝影者:李富生,2003/02/19)

家住高雄小港的泳伯,每日兩地來回跑。為了幫忙師姑與女兒搬運重物,泳伯都會清晨三、四點起床煮早點的熱飲,六、七點載著志工一起至杉林,晚間六點大家回去了,他則留下來收拾並看一看工地進度;他是那樣地默默努力、無私付出,扛下所有的責任,一日當三日用。
(延伸閱讀:慈濟全球網:待人之道 以誠以情、「泳」不退轉 盼乘願再來、大地貴人 做所當做)

勤儉—同修林麗霞師姊說:他的襪子沒有一隻是完整的,都是破的,跟他說:襪子我幫你買很多,你為什麼不換?他說要省起來,師父很需要錢。
吃的也是,問他今天吃什麼?燙一個麵線,比較省,配什麼湯?泡一杯綠茶就好了,他就是這樣過日子

精進—呂進泳師兄生前每天凌晨三點多起床就開始做慈濟事,用心用力付出,只為讓上人安心;師姊勸他多睡一下,他就說:「上人已經起床了,我不能再睡。」問他不累嗎?他說:「你聽過上人說累嗎?」口口聲聲都是上人而不為自己。
(延伸閱讀:20140629《人間菩提》微笑心淨獻良能)
身心清淨 檀香為證

《佛遺教經—證嚴上人講述》p.253—佛陀的教法並不是只用聽的,而是要身體力行,發揮功能效用,才是真正的學佛。

靜思語:說做、想做,不如動手做。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559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佛遺教經15—不戲論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佛遺教經15—不戲論   佛遺教經15—不戲論 Empty周日 12月 07, 2014 8:04 am

伍、聞思修

《佛遺教經—證嚴上人講述》p.248—佛陀言行合一,不是用口戲論,而是身體力行,實踐真理於人事中。

體驗:空口戲論活動
一、提問:如何將佛法實踐於人事中?

二、進行體驗活動
注意事項:每一個步驟最好由導讀人一步一步引導,不要一次講解所有步驟,才能達到聞→思→修的效果。

三、活動進行方式
(一)以分組活動方式進行,每組約3~4人。
說明:組員不要太多,以免拉長活動時間。
(二)活動進行以10分鐘為原則。
說明:可視現場情況調整時間。
(三)每個人發一張靜思語籤。
說明:依據現場人數事先準備靜思語紙籤,靜思語可選擇比較適合力行的句子,可重複,但同組如果抽到一樣的靜思語可先替換,使同組成員拿到的靜思語都不相同。
(四)詮釋靜思語。
說明:每個人將自己拿到的靜思語解釋給其他組員聽。目標是每個人都要說,如果組員有困難,其他人可以協助或引導他。
(五)組員給予回饋分數。
說明:其他組員聽完後給予詮釋者一個回饋。
(六)反省自我做到多少。
說明:每個人針對自己的靜思語,反省自己做到多少。
(七)省思可以如何力行?
說明:從他人的回饋與自己省思中,可以了解「說」很容易,但是做到卻花好大的力氣。發現自己還有努力的空間,可分享如何再努力去實踐,如果已經做到了,也可以分享自己如何做的方法。
靜思語可以力行。

四、回饋分享
各組進行活動後,可以派代表上台分享活動心得。

《佛遺教經—證嚴上人講述》p.253—佛陀不斷地用身行領導我們去做,引導大家向前精進。希望菩薩道上你我同行,彼此之間相互鼓勵,在佛陀教育的道路上,攜手並肩、齊步前進。

別忘了!我們的心得體會,還可以投稿在「菩薩廣行無量義」的網站上,與全球分享學習「歡喜做菩薩」的點點滴滴。
網址:http://meanings.tzuchi-org.tw/
也可以輸入中文網址:菩薩廣行無量義
回頂端 向下
 
佛遺教經15—不戲論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讀書會 :: 佛遺教經(遵佛遺教)-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