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4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修菩薩行,當持淨戒
慎調身口,意誠諦理
柔和善解,離諸惑妄
意念身行,言柔軟語
用心多瞭解啊!修行,修菩薩行,這是我們人人修行者所發的心願,我們既然要修行,除自利,當然我們也期待兼利他人。對於自己的發心立願,那就是弘誓大願,度盡一切眾生,而我們自己的身行若沒修,無法做他人的典範,要如何去度眾生呢?所以我們一定要修持淨戒。淨戒就是戒、定、慧,我們要好好修持,而這戒定慧,就是從身口意業,有這身體,我們的意念一動,身體所表達的,身有殺、盜、淫、妄、酒,這都是我們身體所做的;那口呢?就有惡言、綺語、兩舌、妄言;而我們的心就有貪、瞋、癡、慢、疑,有很多,都是我們的心開始一動,我們的身體就開始動作,身體的動作,口頭上開口動舌,有多少業合成啊!這就叫做造業‧
明明我們也是在做好事,在這大團體中,大家互相勉勵,互相鞭策,這是最好的一個修行團體,有時一個習氣,開口沒注意,平時我們過去的習氣就是如此,所以我們的開口動舌。看到一群人的行為,眼睛看到,不合我們的意,口頭就是惡言,要不然就是兩舌,這樣對人就在團體裡讓人覺得:某某人不是很發心嗎?為何待人接物這麼的不圓融呢?這就我們是眾生平時的缺點,眾生的缺點,我們該能修,在眾生群中好修行,若能這樣,修行並沒什麼困難。我們應該常常提高警覺。既然發心修行在人群中,我們要如何與人能夠很圓融。別人的習氣,我們若有機會再與他「同事度」,再來跟他說,「你哪一天的態度,感覺你在對誰。平心而論,對方說的這些話也沒什麼不對啊,何必要用這樣的聲色待人呢?」用朋友的態度,這種利行、同事、愛語,這都是我們平時能夠付出的,這是布施。在大團體中行「四攝法」,是如此簡單,我們要如何來度人。
當然,我們要做到很圓融,度人很圓融,在人群中。有人說:「我都在(道場)裡面修行,又沒有機會出去弘揚佛法。」其實,佛法在哪裡弘揚呢?在我們的周圍,在我們同修者、人群中,在人來人往這樣的人群中,這無不是是讓我們弘揚佛法的機會,這無不都是讓我們結好緣。這就是我們的道場,我們要到哪裡找眾生來度呢?所以四攝法,「布施」,就是我們身體要好好修行,舉止動作無不都是人看到的典範,人家就會覺得:修行很了不起,打從內心的尊重修行人,你能夠(讓)你的態度入他的心,這樣就是布施了。
「利行」,我們修行,己修己得,他不修不得。是不是樂觀?看到他不修行,我修我自己得,那是他的事情,與我無關。總是這樣,不可以!我們應該一時看到那個境界,我們同修者的態度不太適當,這個當下我稍忍一下,之後,再找機會來跟他好好講話,來互相批評指教,這都可以。批評就是「他說這樣沒有錯,你的態度是這樣,我感覺起來,若能夠如何如何…」,這也叫做「利行」。我們利益他,為了他好,為了他不要…我們看到不順眼,別人看到他,也不順眼,讓他無法修行,同時與人結不好的緣,這樣我們與他同修,我們也是失責了。我們自己修行好,也期待對方修行好,這叫做「利行」。
你要「利行」他,當然開口動舌就要「愛語」。我們要用我們的柔言愛語來和他說話,我們說的話,他會聽得進去,這種愛語。在「同事」當中,這就是在度眾生,所以這叫修行。要不然我們在發願時「眾生無邊誓願度」,在我們旁邊,我們的周圍,我們的同修者,我們都不願意去度了,要如何「(眾生)無邊誓願度」呢?所以我們要先從我們自己的心調起,然後想辦法來利益在我們周圍群眾中,這樣無時不在四攝法中;布施、利行、愛語、同事,這就是我們修行,而且這叫做修菩薩行。我們時時都做得到。
如剛才說的,我們同修者這樣多人,來來去去很多人間菩薩在我們的道場進進出出,志工很多,讓他們明瞭什麼叫做修行,什麼叫做行菩薩道,這也是很重要啊!有機會,歲末祝福,大家出門去,歲末祝福在社區,面對著一次出去都是好幾千人,這樣不就是在度眾嗎?平時的福緣,出去時那就是慧,我們要用何方法啟勳人這分虔誠的愛,這都是每天在(道場)裡面修行,出門也是在修行。這就是靠我們「當持淨戒」,回來的時候好好地修,戒定慧好好修,從我們要很謹慎,「慎調身口」。
身與口,這就是表達出來你的身行。你的心在想什麼,我不知道,但是你的身行動作,看到了,這個人很莊重,很莊嚴、很穩重.做每件事都乾淨俐落,說話非常達理,這就是在我們的身與口,人家看得到。其實人家所看得到的,我們要常常警愓我們自己的心。我們的心,我們自己知道,所以要時時培養「意誠諦理」,我們的意,心意常常要調。最近不是說「誠之情誼人間祥兆」。是啊!我們要人間能這樣祥和,常常瑞氣千兆,能夠這樣,當然就是要人人都是用至誠的心,通達道理,這種很誠懇的心。你的心意苦不誠,道理要如何通達呢?所以我們對自己要一直一直調和,我們的意要很誠懇,侍人接物我們要很誠懇,我們表達出來的身行,我們說話出去的聲音,是不是能啟動人的心意,向好的方向,向正確的方向,這就是我們如何用我們的身口來度化眾生,看我們的心意是否誠懇?
古人一句說這樣說:「誠之至,金石能開。」我們若很誠意,讓你說再硬(心腸)的人,再頑固如鐵的人,我們也能夠讓他頑石點頭,這就要靠我們的誠意,誠意是我們平時培養出來,有誠意的心,你才能道理通達入心,這很重要,請大家要用心。
「柔和善解離諸惑妄」,我們培養我們自己的心意,身口意讓人感覺到的就是柔和善解,修行就是要改變過去我們的習氣如何不好,我們的態度如何的差,但是,修行之後,這「柔和善解」不能沒有,要「離諸惑妄」,我們在人間就是這樣執著,「這是我的人」,「這是我的孩子」,「這是….」等等,都是很執著,就會偏私。
要知道,這次我出門在台南,當然聽到很多人間誠意度化人間的人,也很多,也有遺憾的,身苦病痛或者是痛失親人等等,都會聽到。其中有一對夫妻,在早上就帶著另一對夫妻來了,法親全都陪伴來,就訴說這位莊居士,這是一對父母。他有一個兒子,在月初,在今年十二月初,出去的時候,就是在種樹時。因為這個孩子是他的大兒子,是個很乖的孩子,而且他的個性很寧靜,很喜好園藝,就是喜歡景觀,他就去讀景觀的專科學校,也曾代表台灣出國比賽,還拿到金牌,很風光地回來。報紙也有這樣報導。就是很乖,還很用功,畢業了。這孩子又很善良,在八八水災時,因莫拉克颱風,南部(發生)水災,我們在蓋永久屋時,那時他才十多歲,也投入工作中,幫忙蓋房子,幫忙做園藝,幫忙鋪連鎖磚,這個孩子是父母佷疼愛,很乖,很孝順。
但是,今年畢業之後,他就去找工作,當然就是到景觀的公司,就是現在這景觀公司。十二月才上班,還沒一個月,就是在十二月初在挖一棵樹,很大的樹,要移植它處,都斷根了,周圍都斷根好了。時間到中午了,要吃飯了,所以周圍的根都斷了,只剩主根還未斷,但是,要休息了,時間到中午用餐了。用餐完畢回來,他與另一位工人來到這棵樹旁邊時,忽然間,這棵大樹倒下來,不偏不倚往這二人壓下去,這位莊居士的兒子就這樣往生了。送到醫院,如何急救已回天乏術了。
這個老闆心很難過,這樣好的年輕人,在我的園區裡,工作中被這棵大樹壓下去,送醫院回生乏術。這對父母那種心痛,但很勇敢,就說:「我的兒子若救不回來,器官能救人嗎?」因為樹壓下去,(傷得)很嚴重,內臟沒辦法捐,那還有什麼可以捐?唯有眼角膜,就是眼睛。好,能捐我一定要為他捐,這是他的心願,達成兒子的心願。所以,孩子這樣消失了,父母的內心,這兒子往生是多麼讓他們心痛,但是他們選擇原諒。因為父母都是慈濟人,說:「師父說普天三無──沒有我不愛的人、沒有我不原諒的人、沒有我不信任的人,我應該要做到。」所以他們選擇原諒。這個原諒,若沒有善解,及平時在法中,以法來滋潤他的心,怎做得到?平時夫妻都很柔和,是孩子的典範,他們包容、善解,反過來安慰這老闆,老闆越是心過意不去。不只他的兒子往生,還有一位工人,送到醫院,怎麼的急救,就宣布半身沒有知覺,所以到目前為止,在台南的醫院,這人還是半身沒有知覺,他很擔心,要如何對人說呢?
這對父母,我們的慈濟人,他就說:「事情都已經發生了,你就不要擔心了,那個人(還是要去說)」。我就告訴他:「你能陪老闆去,既然你原諒了,你能陪著老闆去向那個人的家屬談,去和他同理心分享。希望醫療可以盡心力,但是如果沒辦法的話,如何去善解他的心。」這對夫他們說:「是啊,我們願意。」「事情都已經發生了,要振作起來,我們也是很心痛,但是我們就是這樣,聽法了,要度過這個難關,我們共同來度過這難關。」
你看,他最心痛,最愛的兒子,這樣忽然間不見了,他還能說這樣的話,對老闆說:「我們共度難關。」他願意幫助他,去(替他)說話。這不就是「柔和善解離諸惑妄」?我們人間,世間生命就是這樣的因、這樣的果而來,既成的事情,再擔心、計較又有何幫助呢?一點幫助都沒有。最重要的就是聞法,我們能夠瞭解人間的法則,「既來之,則安之」,業力既然來了,如何讓心安下來。所以這位父親,莊居士他就說:「我以我的兒子為傲,他是這樣這麼的乖,人人的口中都很讚歎。看到他出國比賽回來,在新聞畫面上,真的我也很歡喜,尤其是用他的生命來教育我,成長我的慧命。」他
說他的兒子是用他的生命來教育父母成長慧命,這不就是善解。這種「離諸惑妄」,若不是「柔和善解」,哪有辦法這種悲痛的事情那麼快他就轉念過來,他就能再幫助別人。
看,這就是人間菩薩,平時修持,法聽了,沒有漏掉,所以「意念身行言柔軟語」。說話很柔軟,那一天聽他在說話,好像很輕安自在,倒是那位老闆哭得很傷心,很不捨,他(莊居士)一直拿紙給他擦眼淚,這實在是人生,只要我們的心看得開,世間有什麼過不去的事情呢?這就是學佛的目標,我們要好好用心啊!
經文:「又以軟語,若如我子,長者有智,漸令入出,經二十年,執作家事。」
*「由此三四,二五,七、八」:入見道法,即是入聖道之真子。
*「重頌長行經文所述」:更與作字,名之為兒。
昨天我們說「又以軟語」,那位長者已經去接近他的兒子了,然後用種種的語言來誘引他,甚至還將他當作「你像我的兒子,和我很投緣,就像我的兒子一樣。」雖然真的是他的兒子,不過(貧窮子)還沒有很相信之前,他就脫下莊嚴的衣服去接近他,循循善誘,一直和他相處到說話投機,「你像我的兒子,我像你的父親。」所以「若如我子,長者有智」,這是長者的智慧。「漸令入出,經二十年,執作家事」。也是要二十年間那麼久的時間。「經二十年」,這個時間就是讓他(得)有很多的東西。就譬喻我們昨天說的七覺支、八聖道分,不論是「七覺支」或者是「七菩提分」,「八聖道分」,這都是法。「三四,二五,七、八」,我們已經漸漸一直說過了,用這樣的方法不斷來誘引他。「二十年」,「二十年」就是聲聞、緣覺。用這樣「三十七助道品」,以及「四聖諦法」,苦、集、滅、道,一直接引他,二十年間,就是(讓)聲聞、緣覺,一項一項的道,讓他慢慢入心來,所以「入見道法」。所有的,不論是「四(聖)諦」、「十二(因)緣」或者是「六度萬行」,都不離開「三十七助道法」,這樣不斷讓他入聖道,從「就如我的兒子」,其實就是要讓他漸漸入我們自己真如本性,真正體會真如本性,這就是用方法。如朋友來接引他,然後(說):「這裡就是真正我們的家,這就是我們的家。」這樣慢慢地接引。
「重頌長行經文(所述)」。我們在長行經文,須菩提舉這樣的譬喻,貧窮子的譬喻,一直到迦葉尊者再接著重誦偈文,也是這樣。所以,所說的就是「更與作字」,在長行文說「更與作字,名之為兒」,就如這段(經)文,「(你)如我的兒子,我像你的父親」,而長行文說「名之為兒」。
經文簡釋:
「又以軟語,若如我子」;喻為相似佛子以誘引之。
*本是親生之子,曰若,曰如,相似之意。則人之貧富貴賤,唯業是定,雖慈如至親,不能一時一毫可移易於愛子,達乎此,凡不安命者,非愚則妄矣。
「又以軟語,若如我子」。就像(用)很柔軟的語言去接近這個孩子,這樣好好跟他說。這譬喻「相似佛子(以)誘引(之)」,將他當作(兒子),這長者說:「你像我的兒子。」用很柔軟的語言來接近他,這是相似。相似就是好像,好像佛的子,佛子,這樣來誘引他。佛陀視一切眾生如一子,所以我們大家都是佛的孩子,雖然不是羅睺羅,但是佛陀的心看所有的眾生,不只是人類,蠢動含靈,佛陀的愛,都將之當作是孩子,這樣循循善誘過來,這樣來誘引。
「本是親生之子,曰若,曰如」,就好像,相似,「好像」的意思。其實本來我們人人就是,人人自己(本具)真如,就如我們的親生父親一樣,我們自己脫離了我們的真如本性,脫離了我們自己的本家,不懂得再回來,這是我們眾生的愚癡。要如何才能再回來?就要有這樣的長者。就是佛陀他為一大事因緣來人間,目的就是要度眾生,鋪這條回家之路。因為我們人人都迷失了我們的家庭,我們自己的真如本性,他來指導我們如何回家,回歸我們的真如來。這是佛陀的慈悲,就是「人之貧富貴賤,唯業是定」。我們人為什麼苦啊苦啊,這麼的苦?而這個苦,誰能代替?我們自己的業,過去生就是這樣(帶)來的,但是,「雖慈如至親,不能一時一毫可移易於愛子」。像這位長者雖然看到兒子了,也無法說「你來,回來,回來了你就是我的兒子,我這些都要給你。」這樣他就能接受嗎?沒有辦法。就像每個人在悲痛時,誰能為他移易呢?
除非就如剛剛說的,我們這位慈濟人,他將法聽得很入心,平時「微渧先墮,以淹欲塵」。這就是長久以來,他都有在聽法,「普天三無」他常常都放在心上,事情發生了,天下的人我都愛,我都原諒,在這時他做出來了。對方是不是…人家已經原諒你了,他是不是這樣就歡喜了呢?有良知的人是過意不去啊,那個心也無法「你原諒我,這樣我就會歡喜」,因為一個人在這裡發生這樣的事情,另外一個人未來的一生,我的心的苦,這要如何移易呢?這就是要慢慢來。也幸好有這樣的人願意馬上膚慰,馬上來安慰,讓他知道「這個人…這邊我不用和他有什麼很糾纏的,雖然他原諒我,我將來會回報他。」這種結好緣,就只是這樣而已,但是那個心的悲痛,造成一條人命(損失),造成一個(人)說不定是一生的殘廢,這在民事上或者是刑事上(訴訟),都還不知道,還是糾纏著的煩惱。儘管有人原諒、善解了。
同樣的道理,人生,各人都有因緣果報,事情發生在他園藝的這個地方,也就是發生在要移植這棵樹,早不倒、晚不倒,偏偏人到了樹下,就這樣倒了。因緣啊!分毫都無法移易。所以,愛子之心,儘管是這麼的愛,但是,人人受苦,佛陀雖然要度脫眾生離開苦難,但是眾生各人有各人的業力,必定要受過那些苦難。但是,法若入心來,自然得法了,那心靈的苦自然就能跳脫出來。如莊居士這對夫妻,他們有法在心,所以,苦,就能夠看得開,瞭解,想得通,這就是要有法。要不然,哪怕即使是「慈如至親,不能一時一毫可移易於愛子」,讓那個孩子馬上就接受(法),脫離(苦),那是很困難。我們人人都是這樣,所以佛陀要度眾生就是這麼困難。
「凡不安命者,非愚則妄(矣)」。我們若無法安於我們的生命,就是說我們若無法了解因緣果報觀,無法將法入心來,慧命沒有增長,絕對就是愚,愚昧的心,解不開就脫離不出來。所以在人間,這麼虛妄的人生,人間沒有一時是定法,分秒不斷在過。同樣的,時間也一直過了,這種虛妄,但是煩惱因緣總是糾結著,就是不能消。我們若有法,自然就消;「無法度」就是不能消。所以,「非愚則妄(矣)」,這就是我們眾生所以想不開,所以不知法,所以在愚癡苦難中;若是能(看得)開,他就這樣說:「我的孩子用生命來成長我的慧命。」這是智慧者,這就是有法入心。
經文簡釋:「長者有智,漸令入出」
*「入出」:喻自行、教人。
*「漸令入出」:即長行所說:心相體信,入出無難。
*此即說方等教,讚歎大乘褒揚圓教。
*漸使趣入樂大乘法,糾正不偏,斥其守小不向大,漸令趨正向大。
再來說「長者有智,漸令入出」。這位長者去接近貧窮子,這位長者就是自行教人,他自己脫下莊嚴的服裝,走入貧困的人群中去,仔細去教人,自己要身體力行,才能去教人。佛陀成佛,也不是說「我成佛了,我說的話,你們大家聽了,你們就能解脫。」不是,他還是陪著僧團,過著僧團的生活,同樣和大家每天都要去化緣、托缽等等,同樣受人恥笑、批評,外道毀謗等等,他也是要在人間受這樣的人生,面對著這樣的凡夫的毀謗,佛陀也是要這樣。
所以,這是「自行、教人」。世間人對我這樣,我也是要忍,我也是要用什麼方法來克服這種人間愚昧的眾生,這是佛陀的智慧,佛陀的慈悲,現身來教育我們。所以,「漸令入出」。這個法要如何吸收入我們的心?同時我們也要付出,付出就是兼利他人。入,就是自利自修。法入我們的心,法就是財寶,我們要認真,瞭解一項,我們就得一項財寶,叫做法寶入心。法寶入心,你要再(付)出,就是這樣再去度人。雖然是發生這件事情,在你那裡為你工作,這因緣就是這樣,我原諒了,你不必擔心,我還能幫助你。看,這就是(付)出,因為有法入心,所以我願意再付出,不只是不計較,我看得開,我解脫,我還能幫助你,這樣就是。
所以,長行文就是說「心相體信,入出無難」。我們若能將法真正入心,在長行文有這段文字,「心相體信」,我們的身行就是這樣表達出來,這事情是這樣發生,但是我很快就表達出我原諒,因為我善解,我原諒。我這樣(做),我的兒子還能幫助人,他還幫助我,(讓我)了解人間的無常。這種心,這麼寬大的心,表達在他的形相上,大家都看得到,他的行為就是這樣心寬念純,選擇原諒,選擇幫助。這就是他的信心,他對法,已經有信,有解,所以「心相體信,入出無難」。法要入我們的 心不困難,要付出也不困難。這個故事是我們現在的人間事。我才從外面行腳回來,你看,這就是人間的菩薩,怎麼說做不到呢?
下面這段文再解釋,「此即說方等教,讚歎大乘褒揚圓教」。菩薩能做到這樣,這不只是在「阿含」,只是獨善其身,應該他已經進階到「方等」,「方等」就是大教,自利,還要再利他,這是「方等」的教法。甚至還受很多人讚歎,這種大乘褒揚,這是一種圓滿。所以剛才說,我們修行,我們自己有缺點嗎?若有缺點,我們要趕快彌補,在我們的人群中,雖然我們這樣修行,不是我獨善而已,我還要讓其他人也能得到這樣的法的善,這才是真正圓滿的人,所以這叫做圓教。
「漸使趣入樂大乘法」。讓這些人大家能慢慢瞭解,其實行大乘法是這麼的簡單,不要只是(感覺)那麼困難,說:「我害怕,害怕攀緣。」好緣,我們要時時與人結好緣。「糾正(不偏)」,就能糾正人人偏私的見解,讓我們行大道者不偏,就是這條大菩提道直,你就是向前一直走就對了。「斥其守小不向大」。佛陀現在開始說:「你修小乘行不對,你應該要向大乘行走,應該不要只守在鹿車、羊車,你應該去駕駛那輛大白牛車。」大家漸漸趣向大乘,這是很重要。
經文簡釋:
「經二十年」;繼說般若教,漸令進入大乘空理而自利名入;然後以此轉教菩薩而利他名出,前後約經二十二年之久。
所以所說的「經二十年」,那就是表示「繼(說)般若(教)」,除了「方等」,我們還要再進階「般若」,「漸令進入大乘空理」。我們若凡事都執著,「這是我的兒子」,「這是我的寶」,「這是我的……」,「我失去了,我受不了,我苦啊!」你想,要怎麼辦呢?就是要入大乘法,平時我有修,我也願意付出,還要看得更徹底,人間道理就是這樣很快就過去過去。人生短暫,來的時候是你我有緣;去的時候是緣盡,一切皆空,這些道理若能夠了解,這才是法真入心。「然後以此轉教菩薩而利他名」,叫做「出」。我們自己若能看得透徹,我們才有辦法付出給人。「 前後約經二十二年(之久)」。「般若」講二十二年。
經文簡釋:
「執作家事」;此不同以前除界內見思糞穢之事,是居二乘無學位,而說大乘之法;亦即指弘法利生之事,及與菩薩同斷界外邪見別惑之事。
所以「執作家事」,「此不同以前除界內見思糞穢之事」。界內就是我們自己修行,我們自己的範圍內。佛陀的正教,我們自己有時也會偏了。所以我們自己對自己的教法,我們要好好正知、正見,不要差之毫釐,(否則)就會偏了,我們的煩惱就會一直產生。所以我們平時就要「除界內見思糞穢」。有人就說:「師父只有說這樣,其實還有,怎麼不教我們念佛?教我們念佛,最後就會有佛來接引我們。」
其實每天佛都來接引我們,哪有什麼時候是「最後」呢?我們每天都是最後,每天佛都在接引我們,每天我們都是在佛心,都在接引他人,何必要……。所以我們應該要好好(相信),學佛,要正知正見,這就是「(居)二乘無學位」。因為「無學」就是到很透徹瞭解了,斷界內的糞穢,就是說斷除了煩惱,種種煩惱都斷除了,這就是「無學」。「無學」就是說,佛陀所要教的,我全都瞭解了,道理瞭解了,而且這就是大乘法,我都知道。
「亦(即)指弘法利生(之事)」。我不只是知道,我也會去弘法。弘法是弘法,就是去說一說,但是他不願意投入,會說,不會做這種的「弘法利生」。「及(與)菩薩同斷界外邪見(別惑之事)」,界外的邪見,就是表示外面的外道教種種偏差,我們也全都瞭解了。這就是在修大乘法,瞭解了,我全都瞭解,我也會說給他人聽,但是我沒辦法做到,我不肯入人群去攀緣。我入人群,只是「如是我聞」,但是,我不要「如是造作」。他就只是聽後瞭解了,會說,這樣而已。
總而言之,這「二十年」,就是完全在說聲聞、緣覺,修在全都聽懂,也瞭解了,但是無法身體力行。佛陀要的是我們身體力行,這樣才有辦法真正斷煩惱。希望人人學佛要學菩薩行,要持最清淨(戒),到「柔和善解離諸惑妄」的境界,這樣才是真修行者。要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
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