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04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心性本淨湛寂是萬有真諦理,名一切財物;秉慈運悲自行化他大乘功德,名佛法寶藏。」
大家要用心啊!「心性本淨湛寂是萬有真諦理,名一切財物」。我們最近一直說,就是貧窮子外面這樣在流浪,父親慈悲一直在找兒子,找到了,這段時間是多麼坎坷,光是這一段文就說這麼久,兒子一直迷茫,流浪在外面,從佛法來說,應該是說眾生一念無明這樣一啟動,就讓我們在五道四生輪轉不休,受盡了苦難。這麼長的時間,這樣苦的日子,其實源頭只是在那一念,那念心啊,那念心一啟動,就產生了無明。無明也是無形無相,只是在這一念心,這念心也是無形無相,但是一啟動起來,力量就很大了。這念心能善、能惡,是善心,那就是我們原來本具有的心性,本來就是清淨,真正的湛寂,是萬有,所有的真諦理都涵蓋在這一念本淨的心中,但是,若一不小心,一念心動,無明產生出來,我們就不知道歸途了。
佛陀慈悲,為了眾生來來回回,隨著孩子,隨著眾生,就這樣尋尋覓覓,只是為了一項,希望眾生能夠回歸,找到回歸的本路來。這是佛陀的慈悲,所有的眾生都是佛所關心,不忍心捨棄任何一個眾生,所以說,五道四生已經包含了天、人、地獄、餓鬼、畜生(道),這五道,佛陀的悲心全都將它涵蓋,何況在四生中,四生也是在五道裡,胎生、化生、濕生、卵生,都是在五道中。佛陀的愛全都將他們攝為一子。因為這樣,佛陀很慈悲,為了所有的眾生,生生世世不斷尋尋覓覓,不斷來找。眾生的根機,有根機,他馬上就要逗教,隨機逗教,「緣起即出」,馬上把握因緣,就是去化度眾生。我們眾生,每一個都是個體,佛陀是一個總體的大慈悲。眾生的個體,各人各人的習氣,各人各人無明煩惱,顧得到這一個,有辦法顧到那一個嗎?
卻是佛陀他的大慈悲心就是統統都要照顧,不願意放棄任何一個,所以要用這麼長久的時間來救度眾生,長久的時間這樣尋尋覓覓。所以佛陀是三界導師,是四生慈父,名副其實,所以我們人人要體諒佛陀的悲愍,我們要好好自愛,否則眾生四生五道,各人各人一念無明起,我們的受苦是佛陀的不忍。所以我們若人人自愛,佛陀所說的教法,我們好好接受,自己自我受持。這念心無形、無體、無相,因為心性本淨,本來就是萬有真諦的道理,我們自己的自心性就是天地萬有的真理,人人都一樣,天地萬有真理都含藏在我們如來藏中,人人本具,所以我們應該人人要自愛。看,眾生,只要你一念心清淨,他就是能從萬物真理中,隨著因緣,因緣成熟,他就不斷付出付出,看到在南非德本一大群菩薩,她們就是無人不度,無處不道場,不久以前曾說過她們這群人,為了從德本要去伊莉沙白港,要去威簾王城,去那地方將慈濟種子再播種,要再去關懷那個地方的慈濟人,要去和他們分享慈濟愛的能量,希望大家堅定道心。
所以他們從德本要去那個地裡超過了千公里的路程,她們迷路了,在迷路當中,彼此之間有一點…人人都在生悶氣,「我說要往這裡,你說要往那裡,越走越離譜」,所以愈走(愈)脫離得很遠,只好再回到原點,才又再次找到出發的路。在走的當中又迷路了,因為彼此起了那一分「是你不對,是他不對」,都將錯推給別人,那念悶氣雖然沒發作出來,但是整個路上就是不快樂。又走回到原點再度出發,走沒多遠又發現到錯路了,車子停了下來,大家思考看看,其中慈蕾她就起來說話,「我們要趕緊向師父懺悔,平常要我們很甘願、歡喜心,合和互協,我們只是一個方向偏差,我們彼此之間就這樣起不歡喜心,大家要將不歡喜心去除,大家要合和互協,趕緊找出路。」
在那一片樹林裡,內心,大家再打開她們的心門,將心靜下來,共同那念心的方向,不可思議,車子開始走了,找路,真的被她們找到了,找到對的路,發現到一個加油站。在那個地方,車子在那裡繞,繞那麼久,不對的路,車油也耗盡了,看到加油站就趕快去加油,請教人:「路要怎麼走?」遇到貴人向她們報路:「你們來到這裡,再向這條路如何走下去,就能到你們要去的目的地。」就這樣,(循)這條路這樣順利走,到達了目的地,已經是半夜了,所以她們大家趕緊打理好一切,同樣明天早上一大早,同樣三點多就起床了,準備精進。開始就要薰法香,之後就要再心得分享,這樣都做筆記,很認真,從這次之後,她們更加相信合和互協這念心,路一點都不能偏差,若是偏差,是真的條條路都困難走。這叫做難行道,一念心的偏差,也就是走偏一些,就已經完全都迷路了,所以不能偏,她們已經體悟到了。
之後,她們說再也不「難行道」了,但是她們還會「南行道」。因為德本到伊莉莎白港是往南,伊莉莎白港是在南部。她們同樣再次去,一趟通,第二趟就熟悉了,路很熟悉,她們就再次往南行,所以她們說,現在再也不難了,現在是「南行」,不是「難行」。真的很有智慧。她們很精進,像是慈蕾,她已經是七十八歲了,她進入慈濟已經十六年了,這十六年間都是隨著潘居士(潘明水)到處在南非,這樣不斷「無處不道場,無人不說法」,她看到人就要說法,這大家都應該知道了。在最近,年紀也有了,七十八歲了,在十一月間,她們又跨國去開闢一個新的非洲國家。因為在去年,我無意間說到南非(慈濟人)已經跨出了國家,就是非洲(慈濟志業)有六個國家。其實那時候他們是跨過五個國家,不過在我的記憶中記錯了,我就說六個國家。潘居士就說,他說:「沒有,師父,我們是五個而已。既然師父說我們六個,那我們今年一定就要做到六個。」所以他們又去開闢了一個新的國家,叫做波札那,這個國家。
也同樣是慈蕾她們這一群種子去(關懷),那個地方很貧困,很需要慈濟愛的力量,所以她們去,來回在那個地方。十一月間,她(慈蕾)再去的時候,感冒了,感冒得很嚴重,但是她要忍著,那裡的任務完成,回來了。回來之後,吃藥、看醫生在月底,經過四天後,她安排要再去伊莉莎白港。大家告訴她:「不要去,休息了。」她說:「不行,我若不跟她們一起走,不安心。」潘居士就告訴她:「若是(要)出去,不然妳就要在裡面休息,要出去,讓她們大家出去。」她答應他說:「好。」但是,到了外面,到達那裡,那是一千零五公里遠,她真的陪她們到那個定點的地方,亞棋再叮嚀她,潘居士與亞棋就又告訴她:「妳要記得,到了,妳就要休息,因為妳才感冒過後,還沒有很好,所以妳要休息喔!」她就答應說好。
到了那裡,晚了,同樣(先)休息。隔天早上一早要出門,大家要她休息,她說:「不行,只有妳們出去,我自己一個人在裡面,我不安心,我還是要跟妳們出去。」然而她們到了哪裡都同樣要傳訊回去,用視訊,所以在畫面上看到她的身影。潘居士和亞棋就說:「慈蕾師姊,妳怎麼又跑去了?妳年紀那麼大了,妳怎麼那麼不聽話,妳怎麼那麼調皮!」她就很快樂告訴他們,她說:「我哪有年紀大?我才十六歲而已,我進慈濟十六年,所以我才十六歲而已。」他們就說:「妳感冒,妳不能太過勞,妳應該要休息。」她就這樣說:「我年紀大了,想到師父…」她說:「我若躺著要休息,就想到師父也是年紀這麼大了,她也是不惜辛苦,也是為眾生這樣(付出),人生病了,也是一樣這樣說話,一樣這樣做事。我也是年紀大了,我愈感覺到真的是來不及了,我到底剩多少時間可以做呢?」就很正式在視訊裡,畫面上這樣對答。
看,這就是她們用心用愛,那分很甘願去付出,只要她們肯發心,菩薩道就沒有難行。我們幾天前說「難行道」,對慈蕾,南非這一群菩薩,對她們一點都不困難。因為她們的生活不是好過,人人的生活都是很貧困,她們的心卻很富有,她們已經在非洲開闢第六個國家了,非洲六個國家都有慈濟人,到六個國家布善種子,一個一個國家一直帶出來了。在那個地方,最貧窮困難的地方,只要有善種子出來,她們就能幫助更多人。所以這是愛的力量,我們要向她們學,她們進來…慈蕾十六年而已,十六年間一直步步向前前進,每一次南非的畫面出來,少不了她,她這樣步步精進,哪怕是病苦,但是她還是同樣沒有停歇,還是用很快樂的心情,「我才十六歲而已,因為我入慈濟十六年。」雖然人的身體,實際的年齡七十八歲,剩下還有多久呢?用十六歲的心情,很活潑,在這個團體中;用人生無常,已經歲數這麼大了,還有多久可以做,用這種心情在精進,捨不得浪費時間。想想看,這種拚命做慈濟,用她的生命投入人群,做人生命中的貴人,這就是我們要學的。
所以無處不道場,處處是道場,這就是她們「心性本淨是萬有真諦,名一切財物」。雖然她們很貧困,她們卻充滿了一切財富,沒有她們做不到的事情,所以她們事事都做得到。這就是不困難,因為有一切法在她們的內心,所以一切財物,很豐富。這我們人人都本具,眾生本具如來藏,所以我們人人都有這個萬有真諦理,「名一切財物」,我們人人都有,只要「秉慈運悲自行化他」,這種大乘功德,這就是我們人人本具的財富。慈,因為有慈心,慈心就是將一切眾生當成是我們所有親愛的人。四生五道無不都是佛的孩子一樣,我們人人本具佛性,人人都有,只要我們好好運用慈悲,自行化他,這種發大乘心,這就是功德。外要去實行,內要好好自修,這就是佛法的寶藏。這個佛法寶藏就是真如藏識,也就是心性本淨,本來清淨,我們人人要用心,去體會我們這念心。所以我們前面的文就是說,
經文:「是時諸佛,即授其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
只要我們能走過這條難行道,根本就不困難,六度萬行,只要我們能方向正確,所有的地方任我們走。非洲菩薩都能跨國,跨出了六個國家,那麼困難,步步很艱難地走,他們都能快快樂樂去行菩薩道,哪有什麼困難呢?所以,我們應該要相信佛陀教育我們的,我們若能發起大乘心,佛佛道同,看到眾生發大乘心,諸佛就同音,同樣一起來為我們授記,這是前面(經文),「汝於來世,當得作佛」。下面接下來再說
經文:「一切諸佛,祕藏之法,但為菩薩,演其實事,而不為我,說斯真要。」
經文簡釋:
「一切諸佛,祕藏之法」;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秘奧甚深法謂之密藏,明自無願樂,謂我等轉教佛子,聞法得記。
這是迦葉尊者這樣在描述,佛陀他向大乘,發大乘心的弟子授記,這是一切諸佛祕藏之法。佛陀他對教育,他要有這樣的層次,要觀機逗教,有前後、淺深、大小的教法,這是佛陀用他的智慧觀察眾生的心,眾生發大心,他就授以大法;眾生守在小乘,無法承受用大法,他就要用小法。就如醫生,小兒科看孩子,他才能知道這孩子用的藥量要有多少,一般內科看成人,他就知道成人的年齡、成人的體質,要用多少藥。同樣的道理,眾生有心病,佛陀他也要向眾生開藥,所以愛護眾生是很謹慎,隨我們的根機,應機逗教,所以佛有「祕藏之法」,有他教育的方法。一切真理,諸佛都是道同,每一尊佛都是一樣。覺悟的境界無法這樣(讓)凡夫眾生直接了解,所以他將覺悟的境界就要分層次,前後、深淺這樣分別。
「但為菩薩,演其實法」。若在說大法時,小乘弟子認為「不是對我說,這是對菩薩說」,說真實法,這是對菩薩(說)的,這是這段(經)文的含意。「十方一切諸佛」,一切諸佛就是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祕奧甚深法謂之祕藏」,所有十方一切諸佛如來之法都是很奧祕,很深的法,這個法,一般人真的是聽不懂,要真正去體會天地宇宙萬物有相無相、有相非相,這麼深奧,實在是無法真實體會,這叫做「祕奧甚深」,很奧祕的道理,奧妙的道理,所以叫做「祕藏」,這不是一般人有辦法能了解。天地萬物,看不到的道理很多,卻是看不到的道理它能合成天地萬物看得到的物相,物的形象。這都是天地萬物,沒有一項不是假合,合成,一切道理是這樣合成起來,叫做假合。意思就是說,不是一件東西就能成這個形相,要有很多項的因緣會合起來。常常說,一棵樹,這棵樹有它的種子,要給它的土壤,要給它的水分,給它的空氣,它所適應的這些都是看不到的理。
土與這顆種子,有道理在其中,種子,它同樣是一顆種子,很單純的種子,它也有種子的道理在。所以那個道理與這個土壤的道理,還有空氣的道理,還有熱氣陽光等等,要會合起來,這種量要剛剛好。雖然種子與土壤合起來,需要水分,水也不能用太多。這個土,這顆種子在這塊土上,到底適不適合?不是有土、有種子,就能適合;不是有土、有種子、有水,這樣它就能發芽長苗。水,不是有就好了,太多不行,太少也不行,想一想,有多少大自然(道理),要恰恰好的這種道理也是(一樣),也是要很用心去體會。所以萬法各有理,萬法就是各有道,那個「恰恰好」的法在,所以我們要了解祕藏,天地萬有都含有它的祕密的法在其中。
有的人就說:「我就是不知道做事情的方法,不知道這個東西和那個東西能不能會合?」不知道的人很多。所以說來,這個法,天地萬物之法真的是祕密之藏,真的是很祕密的「祕藏之法」。不是大家這樣就瞭解了,所以佛陀他就要觀機逗教,就如大地種子與土地,與水分,與陽光,是不是能會合?園丁他要很用心,(對)植物的特質,土地有鹼性,有酸性,有什麼性,很多種,一定要很用心去瞭解。所以大地裡無不是包含了那種祕藏之法,不只是佛陀(的法)而已,這是天地萬物都是一樣,有這種「祕藏之法」。所以「如來祕奧甚深法謂之祕藏」。
「明自無願樂」。自己(有)自知之明,這是迦葉尊者自己知道,過去就是這樣,佛陀向菩薩說法,我們都以為佛陀不是對我們說,我們就只是聽,佛若告訴我們「將這個法,到外面宣揚」,我們就到外面「如是我聞」,佛所說的法,只是將法這樣傳出去,自己覺得「這不是我要修的法」,只是傳話,並沒有想要身體力行。所以,「謂我等轉教(弟子)」,只是轉教,自己以為「我是轉教佛子」,就是這樣轉教。佛陀雖然說大乘法,我就是將佛陀的法轉教出去,轉教給願意發大乘心的人去身體力行。同樣的道理,雖然我這樣在這裡說,在非洲的難行道不是我在走,非洲(慈濟人)那麼辛苦,他們這樣做。其實那些菩薩他們這樣做,我只是轉個法給他們而已,我和當初那些小乘法的弟子不是一樣嗎?不過,雖然是這樣,法還是同樣要傳,有機會我們就不要逃避,有機會我們要出去,身體力行投入,在人群中好好自我修行,在人群中把握因緣,這樣我們也能傳佛真實法。但是迦葉尊者他們說,我以為就只是轉教這個法給佛子,就是菩薩。「聞法得記」,看那些佛子聽法得記。
*「秘藏者」,即二空所顯自性清淨心,無名無相,真實要妙,故名真要。
所以「祕藏者」,祕藏者就是「二空所顯自性清淨心」,這叫做祕藏。這種二空就是真空與假空,我們要行中道,所以我們要知道,真空妙有不是一切皆空而已,空中也是有妙有,所以「二空所顯自性清淨心」。我們前面說過了,性空,就是我們要了解我們人人自性本來是清淨,所以性空是妙有,妙有就是我們的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其中的道理,那就是(自)性清淨,我們的自性是清淨的,是無名無相,「真實要妙」,非常的重要、奧妙的真如本性,所以叫做「真要」,真的是重要。這段(經)文好像很難了解,但是不了解也不行,因為我們人人應該要好好地找好我們的心,我們的心原來是這麼的諸法緣起性空,是萬法都有真理,我們的本性本來就是這麼清淨,但是就是一念無明。到底為何會無明?我們的清淨這念性到底到哪裡去了?真如本性在哪裡?
*「覓心了不可得,名畢竟空」;一切有為諸法之體性畢竟空寂。
*「依心緣起一切法,名畢竟有」,同居於眾生與諸佛介此一念心中。此是一切諸佛秘藏之法,真實無有虛妄,微妙不可思議者。
經文簡釋:
「而不為我,說斯真要」,而不與我說此真實至要之道。
*當時意謂諸佛秘藏,但為菩薩演其真實修行成佛之事,而不為我等說斯真實成佛之要道。
所以我們就要覓心,「(覓心)了不可得」。找心,找心,趕快回來找心,而我們凡夫要找心,「覓心了不可得,名畢竟空」。所以因為這樣,我們凡夫要找心,真正的哪有一個心好找呢?我們的心是肉團心,我們真如本性的心是無形的,無形無體,這就是畢竟空,才是真正我們的心。我們若能透徹畢竟之空法,這個空就是畢竟空的道理,一切有為,「一切有為諸法之體性畢竟空寂」。真真正正一切都是有為法,有為法就是很多的道理來合成。這東西有形有相,有因有緣,有果有法,這都叫做有為法。我們有去造作,這緣與因會合,就成就了我們人生的依正二報,這是在常常說的。所以因為我們的性,這個法,這個性在畢竟空我們找不到,沒辦法,無形。
譬如說,這顆種子在這土壤,是不是適合這個土質呢?種子,適合這土質嗎?這個土質是什麼呢?是鹹性的或者是酸性的,或者是什麼?連土都有它的性,都有它的質,這個種子和它合不合?這都是看不到的。鹹,告訴你們是鹹的,鹹的是什麼樣(的味道)?甜的,甜的是什麼樣(的味道)?感覺得到,但是你自己知道,你自己能瞭解,是你的心瞭解。糖與鹽,這叫做糖,糖叫做甜的;這叫做鹽,鹽叫做鹹的。其實,你吃到甜的,你說甜,但是我就無法體會那種感覺到的甜,這也就是「緣起性空」,有這些因緣來,其實(才有)那些感覺,所以說「體性畢竟空寂」,是「依心緣起一切法」。依我們這念心去緣,緣起了一切的法,所以它的名叫做「畢竟空」。
其實我們的性,畢竟就是空的,不是肉團心,你要去哪裡找心?我們人的心,現在科學發達,能將壞掉的心(臟),換一顆還好的心(臟),心(臟)還能移植。但是我們這種真如本性的心,它是無體,所以你無法換,除非你的心念轉,無形的心念一轉,能善能惡,能大能小,那就是這念心自己在轉。這是我們看不到的,所以叫做「體性畢竟空寂」。只是依我們的心去緣,心緣起一切法,(由)我們的心來緣,所以名叫做「畢竟有」。「同居於眾生與諸佛介(此一念心中)」。我們在眾生與佛的當中,因為我們在學佛,學法,說我們是凡夫嗎?我們覺得不想承認我們是凡夫,因為我們已經學佛了,凡夫的無明法我們也知道,我們要預防不要再有凡夫的無明法,所以我們應該要好好堅定,防非止惡。說我們在學佛,我們也還未到佛的境界,所以要到佛的境界,就要靠我們這念心,所以是「介此一念心中」。
這就是「一切諸佛祕藏之法,真實無有虛妄」。我們若這念心能運用,運用在道理真正透徹了解,我們好好運用它,這樣「祕藏之法,真實無虛」。因為我們人人本具真如,人人真如本性大家具有,這是真實的,只是,「你拿出來給我看。」就是拿不出來,因為它無形無體無相,這就是真諦,這就是道理。道理我們要聽進去,我們自己的心要轉,轉凡夫來學聖人法,轉凡夫心來學聖人的法,只要我們要走,我們要做,沒有困難的工作我們做不到。像南非這一群菩薩,看看他們,離佛法是那麼遠,他們那裡並沒有佛法,他們所信仰的是天主、基督教,但是那裡沒有佛教,只是用慈濟宗門,將法脈通過宗門,這個精神理念他們應用到那個地方。在表面上看來他們很貧困,他們沒有佛法,卻是他們用真實性,真實的法,佛陀所教育,二千多年前傳到現在,我們再將佛陀的教法再向前再傳下去。所以這個法,我們要傳在人間的佛法,人間,人要為人間做人間事的佛法,他們做到了,人為人去做事,他們很困難,他們步步艱難,但是步步穩當,很穩的腳步向前走。
看看他們這樣這麼困難,人不是很多,卻也是…種子不是很多,但是他們步步踏實,土地,也遍布撒了這麼多種子,讓大家已經能知道有佛法在人間,大家知道打開心門去愛人,去幫助人,他們已經身體力行了,了解做人真實價值的道理在哪裡,這就是真如本性。撥開了無明,他們就能實行道,就沒有難行,所以他們能做得到。這是舉這樣的例。所以「一切佛祕藏之法」。雖然是很深,真實沒有虛妄,這是真實法。你用這個教法,他們若願意,一念心一轉,善法就是在他們步步前進的道路,踏踏實實走,這實在是很微妙,不可思議。但是佛陀所說的這些法,「而不為我」,「而不為我,說斯真要」。那時候迦葉尊者誤會了,他以為:我只是替佛傳法而已,不是我要去做,是他們要去做,不是我去做的。佛陀不是針對我說的,是叫我去傳的。
「而不為我(等)說」。不是對我說的,這是很重要的大乘法,不是對我說的,這就是迦葉尊者他們當時所想的。所以「當時意謂諸佛祕藏,但為菩薩演其真實修行成佛之事」。這都是向菩薩說的,「而不為我等說斯真實成佛之要(道)」。他將佛陀說的話,他的根機不到那裡,他就不接受,他認為這只是向菩薩說話。所以各位,學佛,我們要用心,其實這個法(宣說)出來,是人人可用,沒有指定誰才能用。這個法,大家都能去體會,大家都能做得到,「諸法緣起性空」,只要因緣來時,我們應該要體會,要去付出。這些諸法,我們要真體會,這都是性空,真實法的性是空寂的,無體無形,我們無法看到,但是我們能身體力行,這是萬法真實諦理,所以這也就是如貧窮子所得到的財富一樣,就是我們修行者所得的寶藏。所以我們學佛要真實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