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06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知法而不信解,
如受雇數家珍,
見家財寶滿屋,
不樂為己所有。
知道法,但是沒有要去信解,就如在被人雇用,為人數家珍,如在銀樓或者是銀行,銀樓,一直在做細工,鑽石、珍珠、瑪瑙種種的寶物,這樣將它裝飾起來,用心設計,裝飾起來,非常細的工雕出來,一串串的珍珠、一個個的手鐲,一只只的戒指,看看這珍珠、瑪腦去設計出來的東西,價值有多少啊?一顆鑽石設計出來的一只戒指,或者是一串項鍊,在賣的時候,買的時候,買賣之間,有的人說這是幾億,價值在哪裡?價值在這顆鑽石的品質,價值在這顆鑽石的大小,品質好又大,這是幾千萬,上億萬,或者算幾億(元),一小顆如玻璃一樣,卻是價值連城,這樣的貴重。翡翠、玉石只不過是一顆綠石頭而已,但是做一顆出來,看,幾千萬、近億元,怎會這樣多錢?這就是看它的品質,都說是「品質」。品質的價值連城,很貴很貴,但是這樣東西是這些師傅這樣用心,仔細地將這塊玉去琢、去磨,將鑽石仔細的磨,慢慢地,很細膩的工,就讓這樣東西變成了很好的品質。
這些東是他的嗎?不是,是老闆的。是老闆的嗎?不是,賣掉了,賣給買主。是買主的嗎?是。但是,是永遠永遠嗎?永遠。一輩子嗎?是啊,一輩子。一輩子有多久呢?不知道。到底這些東西又是誰的?人生,在世間總是這樣在執著,哪怕是雕琢世間物仔細去琢磨,這樣製作出來的東西,我相信是這個人最享受的,但是他不知道把粗石拿來,把它這樣一直磨啊磨,磨到把這石頭的劣質,就是石頭的表皮都去掉了,剩下來的質是最精純,他們稱為鑽石。還未成為鑽石之前是石頭,這顆石頭裡面含藏著精英,即是它的品質、精英,識貨的人拿來了,就還要有專門的人,仔細地磨,仔細地切,仔細地琢,仔細地磋,慢慢磨,這個過程要多久的時間,這個東西就現出了它品質的價值。
價值成了,寶石要再經過懂得打鑄金的師傅,經過設計要塑出什麼型,就要專門鑄金,這種白金或者是這樣再鑲上去,這都要用很精細的工。相信這東西最寶貴之處,就是經過這些師傅一層一層地琢磨,一層一層地裝飾,變成了這麼貴重。到底這麼貴重的東西,真正有錢的人買去了之後,又能保有多久?甚至買很多寶石,也不敢放家裡,還要去租保險箱,付租金,放在銀行保險箱中,自己也(等於)是沒有。但是要戴在身上,出門也是危險。到底人生用這麼多錢買來這些東西,到底是誰的?放在銀行保險箱的嗎?還是買的人的?其實,這些家珍寶物,不管是過程,經過什麼樣的人,經過什麼樣的工,其實人人有經過的還是空的,還是跟貧窮一樣。到底擁有這些東西的人,還是要付錢去租保險箱放在外面,他自己沒有放在身邊,為了保險,珠寶還是放在外面,雇人幫他照顧。
人生這種的…,到底這個法,若是瞭解法的人,他需要用這麼多錢來買這樣的東西嗎?聽聽外面多少人是貧窮苦難啊!如果能夠將買東西的錢去救濟人,上億、幾千萬元,做有意義的事情,不知道能做多少好事。何況要收藏這些寶物,不知道他要這些寶物的過程是挖山礦、破壞大地,這樣才能取得這些珍貴的東西。這從源頭來的時候,對大地地破壞,這個破壞的過程,為了達成擁有這個礦,擁有取出來這個寶物,那個過程中不知道有多少人受這些東西拖累,人與人之間互相相爭。就如在非洲有生產鑽石,那個地方的那些人是最貧窮的,而且那個地方的血淚史,不知多少人為了爭取鑽石的礦,與這東西的過程,不知道犧牲多少人?但是後面的人享受這些東西,只是一個虛榮心──說這個東西的名稱很價值,我若擁有這個東西,人家就會說我很有錢,我比別人….等等。只是炫耀自己的身價,讓別人說我很有錢,我擁有別人沒有的東西,這實在是很俗氣。但是為了這個東西,他不知道源頭,來源的過程,只是迷在現在虛榮的心,到底對他本身有怎樣的增減呢?所減的是德,已經損了德了,把錢拿去買這麼貴的東西,卻捨不出一點去做救人的工作,到底他的人生有什麼顯要的地方?
常常津津樂道,常常這樣說,在最貧困的地方,自己貧困,還努力要去救人,我們都說他是貧中之富,我們都說他是心靈財富充足的人,這樣的人有多少啊!所以說富的價值在哪裡呢?佛陀時代也有這樣的故事,王舍城裡,有位檀彌離長者,這位長者很年輕的時候,他的父親所放留給他的財富,富能敵國,比國王還富有。他的家裡都是金銀、琉璃、瑪瑙,整個家裡的裝飾,連腳踏的地都是用琉璃鋪地。有一位,波斯匿王王子,就是琉璃太子,有一次,小時候皮膚有病,這種病需要用沈香,要用很高貴的沈香來和藥。但是在國內一直找,找那種最好的沈香,但是,布達了很大的告示出去──若有這個東西,願意賣出來,國王願意花很多錢向他買,為了太子。但是(過了)一段時間都沒(消息)。後來,聽到大臣向國王說:「有一位檀彌離長者,他的家庭全都是寶物,相信他的家裡應該也有這種東西。」國王聽了,「是嗎?這位長者他的財富…」,瞭解他很有錢,很富有,這位國王;波斯匿王就親自來拜訪這位長者。
檀彌離長者聽到國王來,親自出來迎接,從第一進、第二進、三進、四進、五進,那大宅有五進院落,從第一道進門時候,就看到守門的人很體面,在那個地方招待的美女很漂亮,穿戴也很氣派,很有氣質;第二進,再看起來,第二進房子裡面的裝潢也是很漂亮,在那裡接待的人比第一進更體面,女孩長得很美,很有氣質,所穿著的也是這樣寶物點綴她的身上。第三進、第四進更不得了了,珊瑚、琥珀、琉璃、珍寶這樣裝飾地板,將要入第五進的時候,國王就說:「你在這庭院的地方,你怎不做庭院用,都是水?」這位檀彌離長者就告訴他:「不是水,這是琉璃,琉璃的光影與水一樣,照著上面的東西,就像水照映著上面的房屋、建築,房子的景象都在裡面,國王,您以為它是水,水影照映著外面周圍的房子,堂皇的房子與樹的造景都在水中,其實它不是水,它是琉璃。」
請國王向前再走,進到裡面,所坐的椅子等等,真的是名不虛傳,富能敵國。在那個地方寒暄之後,檀彌離問國王,「到底國王有什麼事情,親自來到我家?」國王就說:「我需要的東西,不知道你家裡有沒有?」檀彌離長者說:「只要國王你提出,相信應該不欠缺才是。」國王說:「我所需要的,是品質最好的沈香。」長者就帶他去打開了他的庫藏,裡面不只是石器,寶石的物類,還有珍貴的樹木,那怕是檀香、沈香也很多。「國王你您要多少?您儘管說。」「我所需要的,只需二兩就好了。」二兩,他馬上送一塊給國王。國王就趕緊叫人送回皇宮,趕緊去和藥。國王還是在這地方與檀彌離長者聊天。然後就問他:「你已經這樣有福了,請問你,不知道你見過佛陀嗎?你聽過佛陀說法嗎?」這位檀彌離長者就問說:「誰是佛陀?我從來沒有聽過。」
波斯匿王是一位虔誠信仰佛法者,也是一位大護法,所以就跟他介紹佛陀。佛陀本是一位太子,出家之後修行的過程等等,然後成佛了。將佛陀修行的過程,從迦毗羅衛國的太子這樣身份開始,捨離國家,國王,太子的位置來修行,成佛了,為天下人間說法。這位長者聽了,光聽就歡喜了,送國王回去之後,他就隨著國王所說,到王舍竹林精舍去探望佛陀。到了那裡,他見到佛陀,從內心,本來光是聽到就歡喜,何況見到佛呢?當然更歡喜了。在那個地方向佛請法,佛陀就從「四諦法」開始講起,用「四諦法」。這位長者一聽到就心生悲憫,「我怎麼不知道人生這麼苦,原來多數人都是這樣的苦,我一生無所求而得,這麼多的財富,這樣的享受。佛陀所說,從苦而集而滅,最解脫的就是要修行於道,透徹了道理,我應該要好好來修行。」他從佛陀的說法而信解。所以他馬上得到初果,求佛說他要出家,佛陀也歡喜,就讓他出家了。
僧團裡面覺得奇怪,這位檀彌離長者享有這麼大財產,從出世一直到現在,都不知道人間疾苦,為什麼聽到佛法,那麼快就能開悟人生的道理?大家向佛陀請法,佛陀就說,這在過去九十一劫前的毗婆尸佛的時代,在毗婆尸弗那時候,佛入滅之後,在他的時代,而那時個代,佛入滅之後,跟隨佛身邊的五位比丘,因為佛已經入滅了,這五位比丘志同道合,要去找一個清淨地方好好修行。所以這五個人終於找到一林地,那林子很漂亮,樹木茂盛,尤其是淨水細流,真的是一個很美的境界。這當中,這五個人就說:「這個地方實在是一個好修行的地方,如果能有一個人願意專心去外面化緣,我們有人能專心來修行;五個其中若有一個願為生活,每天出去托缽,有四個人能專心修行,如果能這樣,大家所修行的,也是為這個願意成就道業的人來祝福。」其中一個就說:「我願意,我願意成就你們的道業,不論我會如何,我都願意成就你們。」所以這個人決心供養這四位專心修行的人。
這位比丘每天每天都到山林以外的聚落去托缽,要五個人份,他就這樣一家一家去托缽。將五人份拿回來與另外四個人分享,讓大家身體能健康,讓他們專心修行。這樣經過了九十天之後,這四個人真的很認真用功,因為毗婆尸佛的時代所說法,這五位都是很用心接受佛法,信解佛法,知法信解,經過了九十天的時間,那種身心完全靜下來之後,從毗婆尸佛所教的法,再靜默思惟,透徹瞭解,證四果羅漢。這四位,他們全都得羅漢果了,他們就說:「我們今天的成就,就是這位比丘他用心照顧我們,讓我們衣食無缺,讓我們專心修行,我們應該要成就他。」要如何成就他?有一天他們就問,問這位成就他人道業的這位比丘:「我們已經透徹瞭解佛法了,這也是你的功德,你有怎樣的願求嗎?」他說:「我沒有什麼願求,看到你們能通徹瞭解佛法,我很歡喜,希望你們的成就能帶給人群的福德,就如佛在人間,能化度眾生。」
這四位就說:「當然呀!但是我們也希望你能有什麼樣的願?」這位比丘他就說:「我也很期待,將來我能不要去感觸到人間的疾苦,世世生活能夠富足、智慧具足,有因緣能得遇佛法,遇了佛法,我能聽聞,能通達,一生一世就能體悟佛理,這是我的心願。」這四位就共同為他祝福。佛陀說到這裡,就說:「各位比丘,這位成就其他四位比丘,其中的這一位比丘,就是現在的檀彌離,他這樣用心付出,成就別人先成就道業,他自己的願望就希望自己生生世世不要在貧窮的地方,生生世世財物不求自得,有了因緣,佛出世的時候,他有這因緣遇佛聞法信解,這就是他的心願,這就是檀彌離的過去。檀彌離的過去就是這樣,現在在佛的座下,(在這)以前也是受過了這麼富有,真的看佛、見佛起歡喜心,捨棄了一切,心清淨,聽佛法就體悟瞭解,所以知法一定要信解,知法若不信解,「如受雇數家珍」。就像世間人這樣的迷,迷這些珍珠、瑪瑙等等,不知道這些東西的來源,是破壞受損,只是為這些東西這樣……。所以看到這些東西在替別人裝飾,不是自己的,是不是很可惜呢?
見到財寶滿屋子,「不樂為己所有」。就像貧窮子一樣,雖然這樣流離失所,來到這間富家大宅,受到長者的接引進來,雖然看到,他也不覺得「這是我的」;一直替他做事,但是不覺得「這是我的東西」,這不也是一樣嗎?我們修行要很用心付出,人人本來就擁有的東西,在我們人人的內心中,也不用去破壞山河大地,七寶都在我們內在,我們應該要知道,應該要懂得用;知而不會用,與那個石頭不是一樣嗎?發現了這個東西,要自己內心擁有,要好好地來精雕細琢,這樣不就是這些東西本來在如來藏中,也不必去外面租保險箱,還要付錢,東西也不用放在別人家,也不需要,我們人人很充足,內在就有,不需要去破壞大地,不需要花這麼多錢去買。那位雕琢師就是我們自己,精巧的手藝也是我們自己。我們若自己好好地發現我們的寶藏,自己好好將我們的寶藏,內在的東西,我們自己拿出來,自己好好將那沒價值的石表皮去除,一直去除,有價值的鑽石也會現前。
鑽石現前,我們若再用精巧的工,精密來設計,也能變成價值連城的東西。這在我們的內心,去來自在,我們不論是來去,帶著這個寶,法寶在我們真如藏裡,來回自在,這難道不就是我們人人做得到嗎?只要我們很用心,我們不是為別人數家珍,是為自己內心,找出我們的寶藏。有的寶藏,我們懂得好好利用,我們若認為是我們的,就會去利用;我們若不認為是我們的,永遠都是空的。所以佛法,從佛法中來取得,讓我們智慧能不斷無量數,發揮我們的福慧在人間,造福在人間,修慧也在人間,這都是我們做得到的,只要我們用心。以前面這段文這樣說:
經文:「一切諸佛,秘藏之法,但為菩薩,演其實事,而不為我,說斯真要。」
迦葉尊者敘述,佛陀所說一切「秘藏之法」,我們都以為是向菩薩說的法。向佛陀,從佛陀內心教導菩薩,好像與我們一點關係都沒有,我們這樣聽,佛陀若叫我們去跟別人家說,我就將這些話去向別人說,這是佛陀向菩薩說,不是對我說的,所以我沒有將它當作這是對我說很重要的法,一直覺得佛陀是向對菩薩說重要的法,不是對我說。這是小乘學者沒有心意想要投入人群,無心想要做菩薩,所以他認為這個法對他不重要,但是他能替佛陀去向別人說,這是小乘行者,當一個傳話、傳法的人,把法傳出去,但是,不是他自己去做。下面這段文說,
經文:「如彼窮子,得近其父,雖知諸物,心不希取,我等雖說,佛法寶藏,自無志願,亦復如是。」
經文簡釋:
「如彼窮子,得近其父」;子喻聲聞等,父即如來,舉喻說佛法寶藏,即前說最上道。
能清楚看得出,就像那位貧窮子,雖然已經接近自己的父親了,雖然也知道東西寶物放在哪個地方,寶藏在哪個地方,都知道。但是貧窮子就是「心不希取」,沒有想追求。所以「我等雖說」。現在就說,我們自己,那位貧窮子是這樣,我們就是聲聞,就是「雖說佛法寶藏」,雖然我們也說佛法寶藏,佛陀這樣說我們這樣聽,代替佛陀去說,也是說佛所說的法。但是「自無志願」,就是叫別人志願去做,我自己沒有志願。「亦復如是」,就是這樣,我們與貧窮子一樣,這是迦葉尊者這樣的譬喻。所以,「(貧窮)子」就是譬喻聲聞緣覺等,就是小乘學者。這些小乘人,他就是樂在獨善其身,很懼怕,很畏懼,畏懼與眾生攀緣,所以他只守在他自己,也是同樣聽佛很豐富的法,他卻覺得這麼多豐富的法都是要投入人群的菩薩法,這是很豐富的法。不過,我不希望投入人群,我擔心攀緣,所以我就是守在這樣,我說佛所說的法給別人聽,我自己沒有興趣,我說給別人聽。這就是小乘學者,小乘的修行者。
父親,「(貧窮)子」就是譬喻聲聞,父親就是(譬喻)如來。如來就是三界導師,四生慈父。我們前天說過了,世間的長者為了一個兒子,這樣一直去追、去找,尋尋覓覓,就是要找兒子。兒子,幾十年不見了,哪怕是幾十年,看到兒子的身影,父親與兒子的心總是那麼地,父親對兒子就是那麼的…兒子的身影永遠在父親的心,就是那麼的正確。見到好像是我的兒子,就用盡心思要將兒子找進來,將兒子引進來,要將兒子先認作乾兒子,然後付託他的家業,宣告這是我真正的兒子。這是世間的長者,對自己的兒子,一個兒子那麼用心。但是佛陀他的心,他是四生慈父,「四生」不只是人類,所有的眾生,不論你是胎生、卵生、濕生、化生,這「四生」的眾生,都將他當作是一子。
所以凡夫的父親,就是個體。前天說過,就是我的兒子,我的血脈,我的孩子。但是佛陀它是總體的父親,「四生」的父親,「四生」的慈父,他是要傳法脈給眾生,他說眾生人人本具,人人本有這些東西,這些財富是我兒子本有。所以我這些兒子就如一子,人人都是平等,人人本有如來真如本性,這就是如來,乘如是法而來人間度眾生的大慈悲父。「舉喻說佛法寶藏」,這是舉這樣的譬喻來講佛法的寶藏。法就是寶,比世間的寶還要寶,因為世間的寶物,剛剛說過了,就是要破壞大地,也會引起人間互相的衝突,這就是世間的寶物,就是有傷害的。但是佛法,法寶是真正利益人群,今生此世、來生來世,我們若能得到佛法,這樣一直傳下去,生生世世愈了解,法,與法的因緣愈深,我們就生生世世,遇到佛法的緣就愈多。
看看我們現在很多小菩薩嬰嬰幼幼(臺語。意指稚嫩幼兒),聽到聲音說「佛」,他就會雙手合掌。看到電視(裡的法師),也趕快雙手合掌,也會頂禮,五體投地。這幼小的孩子聽到佛法,他見聞,他就會很想要接近。尤其現在一直看到,以前不曾看到,最近一直看到,三四歲,四、五、六、七、八歲,這樣的孩子,你看,他們聽佛法是那麼入心,那種薰法香是那麼的堅定。你們想,這不就是已經有佛法在心裡,再來人間,有這樣的因緣再聽佛法,歡喜心,聽聞信解,也能入經藏。看,這不可思議啊!
我們人人本具佛性,這種法寶,我們若收入心,萬般帶不去,法隨身,不是業隨身,我們若是多接近法,將來我們也是法隨身。所以這種佛法寶藏,就是前面所說的「最上道」。記得嗎?前面說「難行道」與「清淨道」。「難行道」就是我們要修 行的菩薩道,「六度萬行」稱為「難行道」。你就是要入人群中去造福人群,由人群中修智慧。若是不發心,當然是難行道;你若發心,這有什麼困難呢?再來就是「清淨道」,心要去除煩惱,不受污染,這是幾天前我們說過,「最上道」,這就是法佛所說的寶藏。所以佛法寶藏我們人人本具。
經文簡釋:
「雖知諸物,心不希取」;雖知法寶,謂非己物,無心希求。
「雖知諸物,心不希取」。但是可惜,雖然瞭解知道法寶,但是我們不將他當作是我們有的,因為我們還無法去體會我們的真如本性,真如寶藏,我們不知道。所以「謂非己物」,覺得外面這些東西,這些法都是佛的,佛陀是教那些菩薩行菩薩道,與我無關。所以「非己物」,不是我的,就是「無心希求」,因為沒有發心希望追求。
經文簡釋:
「我等雖說,佛法寶藏,自無志願,亦復如是」;喻二乘守志獨善,不樂求大法。
所以「我等雖說,佛法寶藏,自無志願,亦復如是」。我等,迦葉尊者、須菩提等,他們從長行文再接下來的偈文,說一樣的譬喻──貧窮子,我們就是這樣。「我等雖說,佛法寶藏」,我們聽佛說法,我們也是一樣依照佛的法說給別人聽。所以雖「我等雖說」,我們也這樣說,說到佛法的寶藏,照常這樣說,但是我們就是沒有志願。如這樣叫人家做,自己沒做的人,有多少呢?「能說不能行」,多數都是這樣的人,這都是小乘者,就是這樣。所以「譬喻二乘守志獨善,不樂求大法」的人,就是這樣。
各位,學佛我們應該要好好用心,既然佛陀開口就告訴我們,「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性」,這是他覺悟之後發現到,人人都本來具有這個如來智性。智慧人人本具,孔夫子也說「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告訴你桌角的功夫是要這樣修,你懂得修一個角,其他的三個角,你都能修。這樣一張桌子四四方方,只要師傅教我們一角,應該我們自己就知道,這角我們懂得轉角,將來我們自己也知道要如何轉圓。
不只是方或者是圓,不論什麼形,只要基礎的功夫學起來,其他很細膩的功夫,自己就能去造作,去雕琢,很細膩、精細的工具都能成就,同樣的道理。所以佛陀是用這樣的心情來教育我們,讓我們大家能知道,你也有這樣的功夫,你原來就有。所以我們要相信,智慧人人本具,是因為人人具有與佛同等的佛性,人人都有如來藏,都有如來的寶藏在,我們要相信自己,所以要時時多用心啊!
************************************************************
【註一】《賢愚經》(五五)檀彌離品第四十八(丹本為五十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竹園之中。時拘薩羅國中,有一長者,字曇摩貫質,豪貴大富,無有子息。禱祀國中一切神祇,求索有子,精誠感神,婦即懷妊。日月期滿,生一男兒,軀體端嚴,世所希有,召諸相師,占相吉凶。相師占之,知其有德,因為立字,名檀彌離。年既長大,其父命終,時波斯匿王,即以父爵封之。受王封已,父時舍宅,變成七寶,諸庫藏中,悉皆盈滿,種種具有。時王子流離,被純熱病,至為困悴,諸醫處藥,須牛頭栴檀用塗其身,當得除愈。王即出令,唱語國中:「誰有牛頭栴檀?持詣王家,市當雇直與千兩金。」令語盡遍,無持來者。時有一人,啟白王曰:「拘薩羅國檀彌離長者,家內大有。」
時王聞之,乘車馬輿,躬自往求,到檀彌離長者門前。時守門人,即入白之:「波斯匿王來在門外。」長者歡喜,即出奉迎,請王入宮。前見外門,純以白銀,門內有女,面首端正,世無有雙,踞銀床,紡銀縷,小女十人,侍從左右。時王便問:「是汝婦耶?」答曰:「非也,是守門婢。」王續問之:「是小女輩,復用何為?」彌離答言:「通白消息。」次入中門,純紺琉璃,門內有女,面貌端嚴,復勝於上,左右侍從,轉倍前數。進入內門,純以黃金,門內有女,顏貌端正,轉勝上者。坐金床,紡金縷左右侍人,復倍上數。王亦問之:「此女人者,是卿婦耶?」答言:「非也。」入到舍內,見琉璃地,清徹如水,屋間刻鏤種種獸形及水虫像,風吹動之,影現地中,弈弈動搖,王見疑怖,謂是實水,而問之言:「餘更無地,殿前作池?」
彌離答言:「此非水也,是紺琉璃。」即脫手指七寶環玔,擲置于地,徑到彼際,礙壁乃住。王見歡喜,即共入內,昇七寶殿。彌離夫人,在其殿上,所坐之床,用紺琉璃,更有妙床,請王令坐。彌離夫人,眼即淚出。王問之言:「何以淚出?不相喜耶?」夫人答言:「王來大善!但王衣服,有微氣,令我淚出,非是相憎。」王便問言:「今汝家內,不然火耶?」答言:「不也。」王問曰:「以何煮食?」答曰:「欲食之時,百味飯食,自然在前。」王復問言:「冥暮之時以何為明?」答言:「用摩尼珠。」即便閉戶及諸?牖,出摩尼珠,明踰晝日。時檀彌離跪白王言:「大王!何故勞屈尊神?」王告之曰:「我子流離(琉璃),被病困篤須牛頭栴檀,故來索之。」彌離歡喜,將入諸藏,指示其物,七寶珍琦,明淨曜日,栴檀積聚,不可稱計,而語王言:「須者取之。」時王答言:「我須二兩。」便折與之,多少正足。即使侍從先送歸國。
時王敬念,而語之言:「汝當見佛。」彌離答言:「云何為佛?」王曰:「汝不聞乎?迦維羅衛,淨飯王子厭老病死,出家學道,道成號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神足智慧,殊挺無比,人天中尊故號為佛。」彌離聞已,深生敬心,而問王言:「今在何許?」王答之曰:「在王舍城竹園中止。」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