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11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圓教菩薩迷理輕,
不借事喻之方便,
直談一切法理妙,
佛陀直教菩薩法,
稱之謂界外理教,
諸道實相之妙諦。
瞭解嗎?前面一直就是迦葉尊者譬如「貧窮子」,貧窮子,不論佛陀是怎樣用心教育,小乘,還是執著在自己獨善其身,小根機的人,不論佛陀用種種的道理來勉勵,但是聽的,大乘法,小根機的人都認為這是別人的事情,與我沒有關係,我自己就守在清淨無染,與世無爭,這樣沒有煩惱,這就是我的本分事。佛陀怎麼說大乘、教菩薩法,這都是別人的事情,任何的譬喻,用事來譬喻道理,從道理來譬喻事,事理用譬喻的方法,無非就是要讓我們瞭解,人生這樣的事情發生,就是我們的心理如何的動念,結果造成人生的苦和樂。這都是要經過人、事、物來譬喻、來回歸道理。佛陀講經一直都是這樣,不厭其煩,讓我們知道這件事情的源頭就是這樣來,成為這樣的人事物。所以說,人事物沒離開道理,要讓道理很清楚,就要用人事物再次譬喻。譬喻,看看在<譬喻品>所譬喻的事情有多少?除了人、事、物,還有用種種,用動物來譬喻道理,動物與道理,人事與動物,這天地之間,這樣交橫,不管是直的或者是橫的,就是這樣交錯,複雜很多。道理儘管如何複雜,理回歸還是理,無體無相。但是,人生事物一不小心,煩惱有多少,事物交錯,橫直就變成了一團亂。這就是我們人心,人心造作了很多複雜的事情,但也是人心成就了人間很美的善美。
所以,佛陀他教育,藏、通、別、圓不同,他就為它分類,藏著我們的如來藏,人人本具,要如何讓每個人能瞭解我們的真如,要如何能夠讓他們體會人人本具,藏有無上至真至覺的道理,這大小乘要如何讓他行的通?當然就分別根機,看看我們的根機是什麼,分別啊,小乘要用小乘法,怎樣能夠通達;大乘的人,根機利的,能夠一聞則解,也是一樣能夠通達,回歸真如本性。若能夠這樣大小圓滿,全都能體會道理,在圓教,實在是佛陀要用多少心神,才能回歸到人人瞭解道理。所以說,「圓教菩薩迷理輕」,這就是大根機的人,而且接受佛陀的教育,相信,「信為道源功德母」,相信佛陀所說的法,也相信自己還是有如來真如本性,與佛同等,這道理都能知道,很清楚。所以從道理來說,已經清楚了,就是還有一點點不瞭解,那是很輕,不是很重的煩惱,不瞭解的事情很輕微。就像佛若在講經,就有菩薩會起來問,因為佛陀所說的法,擔心大家覺得太深,菩薩就會起來問,像《無量義經》大莊嚴菩薩他也是在菩薩群中,他對這道理瞭解,但是他就用一點的不瞭解來請問佛,佛陀就開始向大家開導,這個妙的道理。這就是很深很深,真實甚深的道理,佛陀就開始說出來。
同樣,圓教菩薩其實迷的理很輕,實在是大部分都瞭解了,只是現在這個菩薩相,那就是還有進步的空間,所以上求佛道,這就是還有進步的空間,才能夠下化眾生。那怕是文殊菩薩,過去七佛之師,也曾經成佛過,來娑婆世界助道場。娑婆世界的教主是釋迦牟尼佛,所以這麼多大菩薩,法身菩薩來人間,幫助釋迦佛度化眾生,他也還要現菩薩身。其實他們道理一點都不迷,只是為了幫助佛來教化,代替眾生來請法,這就是菩薩。圓教的菩薩其實道理都通達了,但他就要現這樣一點點、輕微,對道理不懂,其實他都懂了,是故意這樣來請問佛,不然我們眾生就是不懂,也不知道要從哪裡問起,而懂道理的人,為了尊重,為了圓滿,不是他來回答,他現出「我不知道,我代替大家來問,佛陀來說,讓大家知道。」因為這是娑婆世界,釋迦佛應該教化的地方。所以圓教菩薩他就是迷理輕,其實他不迷,他是現這樣的形象來幫助。佛陀對這種大根機,能夠相信佛所說的法,信受奉行,發大心、立大願,要行菩薩道的人,佛他就是「不借事喻之方便」,他就不必這樣繞一大圈,不用這樣繞一大圈,他就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一下子就這樣說:「你要成佛,你修行方法要真正瞭解道理,要去除無明,去除一分無明,現出一分智慧。
智慧從何而來?從人群中得,就這樣直接說,菩薩就這樣瞭解了,做就對了,不必再用種種譬如,你要如何做才能得功德。菩薩根本已經是「佛陀這樣說,法性空.一切法性是空,我不用求了,總是一切都是自然,付出,我安心,付出,我歡喜。」像這樣,都不用還要用什麼方法來譬喻、言詞,用方便來誘引,就不必了,直接就是將法這樣說,所以「直談一切法理妙」。一切法,佛陀說的法非常的微妙,將一切空法,好好用心去指導,無形的法,他能將他合成人間這種生命的淨土,也同樣能將無形的法指明出人間的地獄,這在我們都不清楚中,為什麼有人能生活在這麼美妙的生活環境,一切一切都是這麼如意的生活?為什麼有這樣的人間,這麼辛苦、拖磨,受盡了這麼多的苦難,到底是為什麼?佛陀他就有辦法將它解釋到讓人人心口都服,這是佛陀的智慧,要惜很多事情來譬喻,為何他會這麼有福,這麼有智慧?在過去的過去,什麼什麼因緣,造什麼樣的福,所以今生此世是這樣,法無障礙,除了他的因緣福報以外,智慧、法無障礙,受持,一聞千悟,一聽到,完全瞭解。
為什麼他有這麼好的因緣?佛陀就會說過去的過去在什麼樣的時間,什麼的空間,什麼樣的人與人之間,他怎麼做,今生這樣得。有的是這樣折磨辛苦,為什麼他會這樣?同樣的,佛陀不離開說無量劫、無量劫以前的時間,在什麼樣的空間,人與人之間,發生了什麼樣得事情,造了什麼樣的惡業,起自一念無明。他能用很多事情來譬喻。這個時候他能夠直談一切法理妙,這就是因緣已經成熟,知道福慧如何修,知道善惡要如何謹慎,這樣小乘的人也慢慢聽懂了,種種的譬喻聽懂了。對大根機的人直談一切法理妙,大根機的人不用聽這麼多,他一下就能瞭解,所以佛陀他就直教菩薩法,直接這樣教育。
知道了,既然因緣成熟,來到人間得遇佛法,我信解奉行,這樣做就對了,入人群中度眾生,這是佛陀這樣說,菩薩這樣接受,發大心行菩薩道,這「稱之謂界外理教」。界外,三界外道理的教育,我們昨天說過了,在三界內,我們修行的也只不過斷分段生死,小乘者斷分段生死,但是到菩薩還有微分的變易生死,所以說,菩薩還有少微的,現出這分變易生死。變易生死,就是一念心去來自在,捨此投彼都是乘願再來,不論是天堂、人間,地獄、餓鬼,雖然他要去,這是他的心願,不論在什麼樣的人間,有緣界的眾生,他都會去。
就像阿難跟隨佛陀也很久了,但是在佛陀滅度之後,要結集經典,到底要如何將經典結集起來呢?大家都認為阿難是適當的,阿難在佛陀的身邊,佛陀所說的法,阿難都聽過了,所以要結集經典一定要有阿難。在僧團中,卻是迦葉尊者萬般刁難,指責阿難還未完全去除煩惱,還沒證四果羅漢,阿難就說:「我為了跟隨佛陀,所以我要留著少分的煩惱。」意思就是說,因為他要在佛的身邊,佛陀所說的法,他也是聽很多,智慧也很高了,應該也不輸舍利弗,而且他記性很強,聽了,他能一直記得,所以我們現在的經典都是佛法入阿難心,佛陀所說法都是入阿難的智慧覺海裡面,要結集的時候,他才「如是我聞」,從他的記憶中,一段一段這樣述說出來,說出來。但是在當時的僧團中,迦葉尊者在責怪阿難說:「你煩惱未盡。」阿難就說:「為了跟隨佛陀,所以留著少份煩惱。」所以說,發菩薩心也要留著這樣少份的煩惱,這就是「迷理輕」,就是一點點也是要留著,其實是都清淨了,就要留著一些要現出「我不知道」,我若知道,佛陀就不用再說法了,所以我不知道,佛陀就要再說法。佛陀說的法給大家聽,大家會認為這就是釋迦佛所說的法。
就如我現在,我現在在說法,其實比我現在說的瞭解比我還更深的人,很多人坐在我面前,不一定要我來說,我還沒有說,你們已經「我都知道了」。但是,有時候人與人在那裡坐的時候,明明知道的,他們就發心來問:「師父,什麼時候有什麼事情,這是為什麼?」其實,那些事情,他心裡很清楚,為了要讓其他人,還不知道的人(知道),就由師父的口中再來說那時候、那件事,其實問的人已經很瞭解,只是要讓這一群人瞭解這些事,由師父親口來說。和這樣的道理一樣,已經知道,但是隱伏他知道的道理,再提出來問。所以說,佛陀對這些根機很高的人說話、說法,就很簡單,不用再牽藤挽豆(拐彎抹角),他就直接就有辦法,不必用種種來譬喻,所以直教菩薩法,這叫做界外理教,撥開了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煩惱要如何除?佛陀一下子就跳到了菩薩法,這菩薩法要怎麼實行?所以,「直教菩薩法」,這叫做界外別傳。
因為菩薩這些煩惱都沒有了,只是鼓勵如何入人群中去行菩薩道,很簡單。所以「諸道實相之妙諦」,過去的諸佛道道皆通,諸佛的法都相通的,道理都是一樣,所以這樣直接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但是當中就是要投入人群去行菩薩道。這道理就是這麼簡單。菩薩,人間菩薩也是這樣,做就對了,不必用很多譬喻去解釋。前面的文這樣說
經文:「我等長夜,於佛智慧,無貪無著,無復志願,而自於法,謂是究竟,我等長夜,修習空法。」
這是迦葉尊者自我譬喻,就如那位貧窮子,也譬喻自己就是這樣獨善其身,只是顧自己,沒有想去顧別人,在這慢慢長久的長夜裡,佛陀的智慧像日光一樣,而我們自己只守在長夜,抬頭看天星,望月,以為這樣我已經看到光明了,我已經體會到遼闊的天空了。他不知道天空之下還有萬物,很多的事相物理,還沒有很清楚,只是守在漫漫的長夜,看到天空這樣而已。他用這樣來譬喻,佛陀的智慧像是日光,天亮了,看到山河大地,萬事物理都現在眼前,這是佛的智慧。但是我們沒去想要去取得,所以不貪不著,也沒有那個志願,所以,以為自己已經對這些法都瞭解了,我這樣就好了,所以我已經究竟了,得到四果羅漢,這樣就好了。所以譬喻自己如在長夜裡在那裡修,在那個空法,繞在空法裡。他只是知道空,但不知道空中的真妙裡,空中的妙,這真妙,他沒有去瞭解,只是瞭解空。下面這段文又這樣說
經文:「得脫三界,苦惱之患,住最後身,有餘涅槃,佛所教化,得道不虛,則為已得,報佛之恩。」
經文簡釋:
「得脫三界,苦惱之患」;斷見思惑,得無漏果,脫離三界、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之患。
指已具有滅生死苦之無漏智慧說。
「得脫三界」,過去就是修習這空法,只想這樣就可以脫離三界。三界就是因為苦惱,瞭解三界苦惱,這個源頭就是在欲與色之中,誘引了一念無明,墮落三界。現在知道了,這是一個苦患,三界裡面真的是苦不堪,而我們一直修行,到現在,我們認為「住最後生」,已經到這輩子道理透徹了,去除無明了,這輩子就是最後了。「有餘涅槃」,其實這是「有餘涅槃」,只是在三界內的苦惱斷除,現在已經知道,「佛所教化,得道不虛,則為己得,報佛之恩」。知道佛陀用心教育,我們就很認真修行,現在認真修行,我們就是在報佛恩,沒有辜負佛的用心。佛陀的教育,我們就是這樣認真修行,這樣接受來修學,這就是報福恩。確實也是這樣,佛陀看到弟子認真修行,當然這是佛最安慰,最歡喜,不過,除了他自己修行以外,佛陀更歡喜他們再進一步,入人群中而不受人群污染,這才是真實的清淨,煩惱才真正是清淨的,若是自己清澈,沒有煩惱,入人群就起厭煩的心,這樣就是還有煩惱。
佛陀要他們在清淨的境界,沒有什麼樣的事情來困擾,心很清淨,若是入人群煩雜時就生煩惱,這樣哪算是清淨呢?佛陀要他們斷除煩惱,就是要他們達到在很複雜環境之中,還是很冷靜,很清淨,這樣才是真正不受污染,才是真正的斷煩惱。所以這個煩惱就是見思惑,要「斷見思惑,得無漏果」,這叫做斷煩惱。「脫離三界、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之患」,這都是在三界內,在欲界裡面讓我們的看法、思想、無明,所以造作這麼多生老病死,憂悲苦惱,這個源頭就是來自於這些無明煩惱。說來說去就是無明,說來說去是見解思維不清楚的念頭,所以有很多無法脫離的苦。這就是「已具有滅生死苦之無漏智慧」,知道了,這些都知道了,知道,已經有滅生死苦無漏的智慧,都知道了,知道了,是不是真的解脫了呢?老實說,道理都知道,假如有什麼樣的事情發生,是不是能同樣保持那麼自在呢?這就還不知了。
經文簡釋:
「住最後身」;此身尚存未滅,故曰住。此身已盡,不受後有,已證四果,故云最後身。
所以說,「住最後身」,「此身尚存未滅」,迦葉等,這些佛世的弟子就是還有這身體在,名稱上說我都斷除煩惱了。所以,身體還在,所以叫做「住」,「住最後身」,這身體還在人間,念頭叫做斷除煩惱,其實你斷什麼煩惱?別人又看不到,自己自以為我的煩惱都斷了,我沒起心動念,其實我們人還是在人間,是不是斷了煩惱呢?有時候這種「身尚存未滅」,還存在。「此身已盡,不受後有,己證四果,故云最後身」。自己認為這身體若滅了,身體若是最後一天,這樣「不受後有」,我就不用再來人間,我就不用再六道輪迴,這樣是因為我已經證四果羅漢,所以我相信不用再來人間,所以叫做「最後身」,「住最後身」,這是迦葉尊者這樣說。因為他已經證四果羅漢,他以為….他就是這樣說:「我現在這輩子是最後的,我不會再來六道輪迴了,這是最後身。」
經文簡釋:
「有餘涅槃」;見思雖盡,尚有身在,名為有餘。心住空寂,名為涅槃。
「有餘涅槃」,就是「見思雖盡,尚有身在」。見思雖然是已經盡了,還有身體在,所以名為「有餘」,還留著身體在。這個身體,冷的時候感覺到很冷,熱的時候也感覺很熱,有身體在,總是與環境接觸,餓的時候,也還是要出去托缽,同樣的與人的生活都一樣。雖然說見思煩惱已盡,但是身體與一般人的生活一樣,寒冷有感覺,同樣每天要有五穀雜糧來維持他的生命。所以說起來還有這個身體,但是斷了煩惱,所以叫做「有餘涅槃」。「心住空寂,名為涅槃」。「心住空寂」,他的心以為一切皆空,所以沒有再需求,沒有要再進修,佛陀所說的教菩薩法,他們認為不必了,因為我們已經「心住空寂」,所以已經入涅槃的境界了,內心已經空了,現在只剩身體還在而已,所以「有餘涅槃」。
經文簡釋:
「佛所教化,得道不虛」;此小教中生滅之法,是佛所說,依之修行,已得聖道,是實不虛。
以得顯失,謂果雖有餘,乃佛所教為因,因果皆真,故為得道不虛。
「佛所教化,得道不虛」。「此小教中生滅之法」,小教,獨善其身,就是這樣,這個小乘的教法是佛所說,也是佛說的法。小乘法,佛所說的法,我們就依照佛所說的法在修行。「己得聖道」,佛這樣說,我們照這樣修,果然能夠得到道理,瞭解之後,心很輕安自在,我們真的有得到聖道了。「是實不虛」,這是真的,是因為佛陀的教法,我們瞭解道理,一切看開了,一切皆空,所以在聖道,所以真實不虛。因為這樣,所以「以得顯失」。就是這樣他就覺得他們得到了,所以才真正明顯顯出了「失」──失去了求大法的心,以為說我這樣修行,就對了,所以失去了再進求大乘。所以「謂果雖有餘,乃佛所教為因」。佛陀所教的.這時候他們所得到的果,他們稱為「四果」。佛陀對「苦集滅道」﹑「十二因緣法」,這樣向他們說很多的法,分析很多的道理,他們都當作這就是因,修行是在自己,所以自己要很用心。層次,一層一層,他們所體會到,「因果皆真」。因與果,佛陀給他們的道理,他們用功的結果,這個道理都是真,「故為得道不虛」,真正按照這個法去體會,自己的內心能夠輕安自在,所以「得道不虛」。
經文簡釋:
「則為已得,報佛之恩」;則作已得隨順佛之教誨,信受奉行,即謂報答如來化育之恩。
*謂我等如實修行成道,自度度他,即為已報佛恩。因此無希求大法,沒有領受佛陀要他們回小向大之意。須菩提等,以為能了分段生死,便是已報佛恩,這是自了漢。故被佛呵責為蕉芽敗種,必學佛大悲大智,廣度眾生,才是真報佛恩。
「則為已得,報佛之恩」。覺得「則作已得,隨順佛之教誨」,佛陀這樣教,我們就是這樣做,所以信受奉行,乖乖地修行,佛就很歡喜,這樣就是報佛恩,「報答如來化育之恩」。當然,學生若乖,老師就歡喜。佛陀也是一樣,弟子認真修行,這就是佛陀最歡喜的境界。佛陀一大事因緣,無不都是為了要教育眾生悟入真理,所以眾生,弟子悟入真理,佛陀當然歡喜,他們用這樣認真修行,來報佛恩, 「謂我等如實修行成道,自度度他,即為已報佛恩」。老實說,我們懂得自度再度他,這才是真正報佛恩。只是自度而不度他,佛陀雖然是歡喜,但才度一人而已,你自己解脫,度一人,你應該一個能再產生無量種子,能再度很多人,所以「因此無希求大法」。他們應該自己有辦法再去度人,但是停滯於自己而已,不想要去度他人,所以沒有希求。應該自己有辦法再度人,但是自己不希求大法,沒有領受佛陀要這些弟子回小向大的意思,還不很瞭解。佛陀希望弟子「回小向大」,基礎的道理你懂了,現在要超越基礎的道理,要趕緊闊大步,入人群中,發大心願。佛的期望就是這樣,但是他們還沒辦法真正體會佛陀的本懷。這是須菩提等,以為能了分段生死,這樣就已經報佛恩了。以為自己斷三界煩惱分段生死,就樣是報佛恩,這就是「自了漢」。
所以佛陀在法華會開始呵責,「這就是蕉芽敗種」。這不是佛陀他的心意想要教的,不是要你們自私,不是要大家自覺而不想去利益他人,不是要你們自利而己,還要再去利他。只顧自己,自私自利這是佛陀很排斥的。本來說這樣佛就歡喜了,佛不歡喜,佛要大家發大心。所以入法華來時,佛陀開始「呵責為蕉芽敗種」,到自己結束(解脫此生),法就不見了,應該這個法,你接受到法,你還要再去產生佛法的道理,要去教育他人,法脈才能相傳下去。不是自己這樣這輩子結束,就一了百了,就都沒有了。所以,必定要「學佛大悲大智,廣度眾生」,這樣才是真正報佛恩。
學佛就是要這樣,我們既然瞭解,道理透徹了,透徹之後,我們自己身體力行,身體力行,還能做人群中的典範,入人群造福,在人群中能夠吸收很多的智慧,這些智慧來磨練我們的煩惱,在人群中完全能去除,不受人群來染著的煩惱,這才是真正的斷滅生死,要不然,我們還是一樣帶業來生。我們應該要發大心,法入心之後,我們今生此世把握時間,如法修行,行在法中,將來我們的身體,若最後一天,我們帶法往生,我們要將法,真理,在我們的心願,我們的心願(是)乘法再來;不是帶業往生,我們要乘法乘願再來,這就是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