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12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凡人不知本性有大般若
雖證聲聞小果猶存無明
求法不求智慧無有志願
非佛有吝於我自不樂大
凡夫,我們人就是這樣不知本性,所以本性中還有大般若,我們都不知道。人人本具真如本性,那真如本性具有大智慧般若,可惜凡夫人間都不知。我們學佛就是要往這方向,我們現在知道,我們聽法,我們瞭解,我們知道人人本具佛性,我們都知道了,佛性中有無限量的智慧。本覺慧海,這個名詞我們都知道了,所以我們要用心追求,我們要向大乘法走,卻是平時大部份都有這分「聽法,我就是要如何能夠脫離生死,不要再來六道輪迴了,我斷我的煩惱,我不要再來攀緣了」。這都是有認真在修行,但是心量就只是到小果。就如我們現在常說的聲聞、緣覺,就只是到這程度,所以斷這樣的無明,斷於(瞭解)「四諦」、「十二因緣」。聲聞斷「四諦」煩惱,瞭解苦集滅道,他們知道「苦」,苦從「集」來,所以我要「滅」,要滅我就要修行,我要如何修才能修得不要再去造作,集這些無明煩惱,所以我要斷,這是聲聞乘人所證的聲聞小果。若是緣覺,他就是瞭解「十二因緣」法,一念無明,三細一生,就十二因緣一直緣下去,一直緣到老、病、死,還是再帶業,還是同樣要再來,人間就是這樣,但是他瞭解了,就要斷,斷了這十二因緣法,證緣覺果,這都是小乘證小果,不過,還猶存著無明。
這二天說過了,脫離三界,三界之外還有塵沙惑,還有一點點的煩惱未斷,所以我們要再進階到菩薩,要往菩薩道走,雖然到菩薩道還有一點煩惱較輕,就是入人群中去,到底煩惱什麼呢?就是不忍眾生受苦難,所以要入人群中去鍛鍊,向人群去造福,從人群中來成長智慧。就如出水污泥的蓮花,在污水泥中的蓮花,菩薩在人群中,雖然是濁氣很重;人群五濁惡世。但是菩薩願意投入,他在人群中,只有憐憫心,不忍心,所以為人群去投入、去付出,這就是菩薩。能脫離三界,但是願意投入人群,這就是要努力地方。但是小乘就不是這樣,他是求法不求智慧,沒有志願,這種求法要如何脫離煩惱,不要再來人間。他欠缺了那分的智慧。智慧,那就是藏在我們的真如本性,本性中具有大般若,我們用之不盡、無量的智慧,但是小乘人就是停下來,就像貧窮子,他就只是「取我自己每天生活能過得去就好了」,其實他還有內含著富家子弟富有的財寶,這和我們人一樣,我們自己有真如本性。
所以,那位長者找到兒子,也是要用智慧,不斷接近,要慢慢接近,慢慢牽引,牽引,認識,讓他貼心一點,靠近一點,然後再認他「你是我的義子,我就像你的父親」。這樣已經貼心了,能說心裡話了,就慢慢將他帶進屋裡面,姶他看這麼多這麼多的東西,這些東西都已經很熟悉了,放的位置都知道了,是要出去或要進來,這些東西隨他點收、付出,這些都很熟悉了。(長者)就開始召集很多人,親族、國王、大臣等等,就向大家說:「大家要知道,這個人就是我的兒子,已經在幾十年前迷失了,出去之後,我一直在找兒子,已經被我找到了,他也回歸到本家來了,他是我的親兒子,我是他的親父親,親生的父子。我的所有就是我兒子的,是我兒子本來就有的東西。」
用這樣的故事,一位貧窮子的故事,來譬喻人人迷失了真如本性,不是真如本性不見了,是我們自己迷了。所以沒有認識我們自己的真如本性,也不知道我們也是含藏著真如藏識,裡面就是般若,就是智慧,我們都不知道,在外面就是這樣在流浪。背覺合塵,我們違背了我們的覺性,向外這塵、無明去會合,就如那位貧窮子子一樣,跑到外面去了,也就是譬喻凡夫,或者是譬喻與佛同世,也受佛教化,在佛的座下受教育,就如佛陀的弟子,還是同樣有修行,見佛發心出家修行,僧團的領導者,有很多大阿羅漢。當然智慧第一舍利弗,前面(〈譬喻品〉)佛已經為他授記了,<譬喻品>大家都記得,佛陀已經為舍利弗授記了。所以,之後來到<信解品>,這當中,當場大家看到了,看到佛陀已經為舍利弗授記,舍利弗未來也能成佛,舍利弗既能夠成佛,我們大家成佛就有希望了。
那時候,<信解品>的開頭,慧命須菩提、摩訶迦旃延、摩訶迦葉、摩訶目犍連,大家還記得吧?他們從僧團中站立起來,同時站立來到佛的面前,向佛陀一方面是懺悔過去守在小乘,不求大法,一方面就是告白他們的感覺。那就是,過去就如那位貧窮子一樣,所以這段「貧窮子」的譬喻,也就是由慧命須菩提開始,向佛陀說:「我們就像一個孩子,也就是這樣,本來是富家子,就是一時的幼稚,就脫離了富家到外面去流浪,這樣經過了五十餘年。」一十、二十,乃至五十餘年,這段(經文),大家應該都還記得,但是,就是這樣一直流浪。佛陀就如那位父親,不斷來人間,無量劫這樣不斷不斷為眾生,「四生慈父」,為「四生」──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四生」,應該就是為所有的眾生,他就是不斷「上求佛道」,在很多很多佛所,無量劫(佛所)。
要多久才能有一尊佛出世呢?但是,就是這樣長久的時間,他在無量佛所「上求」,在芸芸眾生中「下化」,教化眾生;在芸芸眾生中不斷造福、修慧,一直到了今生此世。在我們現在說過的二千多年前(二千五百多年前),在印度的迦毗羅衛國,也就是現在的泥泊爾那個地方,在那裡出生。所以,難道這不就是佛陀也是生生世世投入人群中,要來度眾生。佛陀就如那位長者,眾生就譬喻如一子,不只是一個,數字對佛來說就是「四生」,將這樣多的生命他都視為一體,全當成一子,所以佛陀乃是「三界導師」、「四生慈父」,來來回回就是要度眾生。須菩提他就是要這樣表示,不是只說他自己,是說大家就是這樣迷失,一十、二十乃至五十年。「一十」,大家記得(譬喻)天堂。二十(譬喻)人間。乃至五十年,(譬喻)五道,天堂、人間、地獄、餓鬼、畜生,這是五道(「五十」);「餘年」,那就是在「四生」裡,這些都包含。這位貧窮子經歷過,一十、二十,乃至五十餘年,這就是表示所有的眾生是這麼多,在這五道之中。佛陀就是這樣不斷不捨眾生,如那位父親不捨離他的兒子,不論時間多久,他都一直追啊、找啊,尋尋覓覓,一直到找到兒子。
這是佛陀來人間為一大事,開示,開示眾生,希望眾生能悟入,所以開示在佛,悟入在眾生。佛陀所說的法,我們苦能體會,我們體會多少,入我們的心有多少,就表示我們接近了我們的真如本性,體會了萬法真理,這個真諦,我們就一分一分慢慢接近,慢慢體會了。但是慢慢,要慢到何時呢?佛陀希望我們能趕快體會。煩惱去除,瞭解法,我們一方面自利,同時也要利他,自利、利他平行,這樣有福,又有智慧,在人間增長福報,在人群中增長慧命,這樣福慧雙修,能夠平行走,這是佛陀的本意。這時候已經,須菩提、迦旃延,摩訶迦葉,目犍連,他們已經代替所領導的僧眾站起來說這段話。
「非佛有吝於我自不樂大」,這是我們自己只是一直想要求法,不想要求智慧,因為佛陀所說的大乘法,我們以為是為菩薩說的,與我們無關,不是佛陀對我們慳吝,這個(大乘)法不給我們,是我們不懂得接受。佛陀所說的大乘法是隨著根機,有大根機的在場,佛陀就說大乘法,而我們自己是小根機,以為佛只為那些菩薩說的,不是為我們說。所以「非佛有吝於我」,同樣說話,是這樣平等,說給大家聽,大家聽了,每個人就要去接受,自己去體會,是我們自己體會不到,不是佛陀對我們有偏私,沒有,是我們自己「自不樂大」,一直就是守在小乘法裡,這是我們自己的過失,不是佛陀。這過失不是在佛,是在我們。這是須菩提、迦旃延、迦葉、目犍連這四位長者,尊者,長老、尊者,他們在佛陀面前所表達出來的,就是讓大家都聽到,僧團大家應該也都有同感,這是「貧窮子」的譬喻。所以前面那段文這樣說
經文:「得脫三界,苦惱之患,住最後身,有餘涅槃,佛所教化,得道不虛,則為已得,報佛之恩。」
「得脫三界」,就是修小乘法,聲聞緣覺,所以一直就是這樣,只是執著於「得脫三界」。「苦惱之患,住最後身,有餘涅槃,佛所教化,得道不虛,則為已得,報佛之恩。」這是我們昨天說過的。我們以為很認真斷煩惱,瞭解生死,就是因為有這些煩惱,所以複製因緣果報,隨業力來人間。我們以為這些煩惱斷除了,得到「有餘涅槃」,就是說我們這個身體雖然還在,但是我的煩惱都去除了,佛所教化,我們都這樣修,佛陀這樣教,我們照這樣修,所以「得道不虛」,我們以為佛陀這樣的教育,我們都很受教,我們全部都已經得到了,「得道不虛」,我們都已經證果,一(初,須陀洹果)、二(斯陀含果)、三(阿那含果)、四果(阿羅漢果),我們都已經證果了。「則為已得,報佛之恩」。我們以為佛陀這樣教,我們照這樣修行,這樣就是在報佛恩。我們的成就就是報佛恩,以為是這樣。這是他們過去的心情。佛陀的教育,我們要好好認真修行,才不會再讓佛陀這樣操心,為了教育弟子這麼辛苦,我們要認真,這樣叫做報佛恩。這是他們的想法。下面這段(經)文,他再這樣說
經文:「我等雖為,諸佛子等,說菩薩法,以求佛道,而於是法,永無願樂。」
「我等雖為,諸佛子等」。我們大家,就是在場的那個時候,這些弟子雖為諸佛子等。佛佛道同,諸佛不只是釋迦佛,從過去諸佛的教法一直延續下來,我們所受的教育,就如父親傳給孩子一樣。「說菩薩法,以求佛道」。這樣佛佛道同在說法,就是所說的是菩薩法,希望人人階次,先斷煩惱,慢慢地煩惱斷除,就開始要利益人群了。但是,求佛道也是很用心,於這個法「永無願樂」。諸佛這樣說法,希望人人能夠再向前前進求佛道,但是「於是法」,這些法,「永無願樂」,我們還是一樣還沒有發心。我們雖然稱為佛子,雖然也斷了煩惱,但是佛陀在說大乘法,說菩薩法時,希望我們能好好求法,(求)佛道,但是這個大乘法,我們就是不願意。
同樣是佛陀的說法,同樣是佛陀勉勵人人要行於大乘,但是我們很認真修行,不過我們不願意入人群。這是表白,告白了他內心的想法。那是過去了。因為他現在已經知道了,舍利弗都能夠受記未來成佛,所以大家已經歡喜,人人成佛都有分,所以大家聽了之後也很歡喜,發希有心,歡喜踴躍。聽到舍利弗能成佛,大家對自己有希望了,所以歡喜踴躍,現在的表白是過去的心態。所以偈文,現在復說偈文的是迦葉,迦葉尊者接著須菩提的長行文之後,偈文由迦葉尊者再復說。
*此頌是須菩提等代表諸阿羅漢,說明在法華前,自無希取大乘的心意。
所以「此頌」是須菩提與迦葉尊者,須菩提(說)長行文,「等」就是接下來還有迦葉尊者,還有迦旃延,還有目犍連,大家代表所說的,代表阿羅漢來講明,說明法華會前,就是(佛陀)還未講《法華經》之前,他們的心態,「自無希取大乘的心意」。一直從「阿含」、「方等」、「般若」,這段時間,佛陀雖然到「般若」的時期,說人人本具佛性,也是說明了諸法皆空,但是他們還無法體會到斷生死之中所包含的「空而妙有」,他還未真實體會到,所以在「般若」(時)還未體會到,還是在小乘。一直到「法華」(時),從〈序品〉到〈方便品〉,佛陀不斷讚歎佛智,讚歎菩薩行,所以慢慢啟動了智慧第一的舍利弗,開始不斷追問、不斷請求佛陀來講說大乘的智慧,行菩薩道的內涵道理。
所以佛陀經過了「三請」,豈得不說。本來佛佛道同,將入滅之前一定要將《法華經》說出來,不過,擔心大家不起尊重之意,所以他就故意(讓)舍利弗三請,佛陀才開始說。這就是要讓大家知道,法華大乘法不是普通人有辦法體會的,不是聽了,大家就做得到,所以要大家慎重,心懷很珍貴(之意)來受持法華菩薩道。這是佛陀的用意,才會讓舍利弗三請。佛陀說「汝已慇懃三請,豈得不說」,你已經是第三次來請我說,所以我現在要說了,你們一定要好好地聽。之前我們已經說過了,所以這就是要告訴大家,佛將年邁了,前面也一直在敘述,年既朽邁,體力也已經是衰邁了,所以我們大家應該要把握時間,珍惜這個法,因為《法華經》若講完了,就是佛陀將準備入滅時,所以要大家要好好用心。所以說,「法華」前,大家還不了解,一直到進入「法華」來,佛陀為舍利弗授記,因為舍利弗來啟機,佛陀對機說法,然後就是為他授記。
大家完全瞭解了,佛陀從出定開始,一直到〈方便品〉,不斷不斷讚歎佛智,佛的智慧,度眾生的心願,這樣讚歎了很多,所以大家已經感覺到,到底我過去修的是如何?與現在佛所讚歎的大乘法、大智慧,好像還有一段距離,提高警覺,趕緊追,追隨這個法,要加緊腳步,認真精進,體會道理。所以在《法華經》開始的時候,弟子就很用心了,所以在「法華」之前,還是在小乘,自無希取大乘的心意,這是法華之前的心態。
經文簡釋:「我等雖為,諸佛子等」
*「雖為」:已得言;在己則果己得,在佛則恩已報。
般若會中,蒙佛加被為諸菩薩,說大乘經。說六度大因以求佛道,而我等於是大乘之法,皆視為餘,永無願樂矣。
所以說,「我等雖為,諸佛子等」,「雖為」,「我等」就是我們大家,「雖為諸佛子等」,「雖為」這二個字就是說我們已得,雖然我們已得這個果,我們已經得到果了,也已得在佛則恩已報,於自己,已經得到了,所以以為我對佛陀的教育,我們這樣得,已經(是)報佛恩了。我們昨天也說過報佛恩,以為我自己先修行成就,我就是已經報佛恩了。這就是般若會中,從佛那個時候佛陀開示,開啟了智慧,他了解,但是所得的就是「諸法皆空」這個智慧,這是佛陀教我們的法,我們已經修了,我們已經瞭解了,「諸法皆空」,這樣我們瞭解了,我們應該已是報佛恩了,應該佛會很歡喜。這叫做「在己則果已得」,這個果,我已經得(證)果了,我對佛也已經報了佛恩,我(已)得果、報佛恩。他們的觀念是這樣。
所以在般若會中,蒙佛加被。佛陀的用心,「為諸菩薩,說大乘經。說六度大因以求佛道」。佛陀雖然在般若會也開始為諸菩薩說大乘經,他們還想是為諸菩薩,不是為我們,是為諸菩薩。所以佛陀(講般若),他們在般若會也聽到佛這樣講說大乘經,說六度大因,六度萬行。佛陀教大家自利利他,這個修行的方法,他們也都瞭解,也都有聽到了,證六度大因。「因」就是種子。這種子有很多種類,有草的種子,有灌木的種子,有大樹的種子,這個樹,樹種不同。小乘聲聞如草的種子,或者是小樹的種子,那種樹怎麼也長不大,就是這樣的種,就是這樣。也有大樹的種子,所以那顆種子雖然小小顆,將來是合抱之樹,這是大樹的種子。所以「六波羅密」,就是「六度」,這是大因,就是大種子。這些人「以求佛道」,就是大乘法的人,佛陀講大乘法,大根機的人,他們接受大乘法,他們就是要求佛道,就是求成佛之道。求成佛之道,一定要經過菩薩道。
但是,「而我等於(是)大乘之法,皆視為餘」。這是有餘的,最根本的我要斷煩惱,是不是要度眾生,那比較不要緊,那是有餘的,有時間再來做,再來修。如果沒時間,我就是修我自己,我還是以自己較為重要,這是有餘法。他以為這是有餘的,「這與我沒有很密切的關係,有因緣的話,有餘的,這樣再來做」,以為這不是很重要。所以「皆視為餘,永無願樂」。就像「加減做」(意指隨便,多少做一點),其實要認真做,他當作「加減做」。我自己的,自己的事情比較重要,其他的,這度眾生是其他的事情,不是我的本分事。總而言之,就是這樣想,所以「永無願樂」。這就是過去這群小乘學者,他們聲聞、緣覺,所求的法就是這樣。
經文簡釋:
「說菩薩法,以求佛道」;令大乘根機人,用以修持學大願行者,求成佛道。
「說菩薩法,以求佛道」。「令大乘根機人」,大乘法,他們大家以為這就是菩薩,這些菩薩大根機人,「用以修持學大願行者,求成佛道」。他以為這是大根機的人,他們追求佛法,他們自己甘願要受持大行,發大願,願意修持,這是另外一類的人。這是那個時候,迦旃(延)、慧命須菩提等,大家的那個心念,跟隨在佛的身邊,他們認為佛陀是向大乘根機的人,有願想要去救人的人所說的話,與我們是無關。所以「令大乘根機人,用以修(持)學大願行者」。就是為這些人,他們大家為 了要求成佛道。
經文簡釋:
「而於是法,永無願樂」;而於大乘般若大法,永無一念好樂之心。永無:為諸菩薩,說大乘經昔日小乘於大法,仰之彌高望極矣。
「而於是法,永無願樂」。我們大家對這種法,去救人的方法,這種對我們來說都沒有什麼作用,所以「於大乘般若大法,永無一念好樂之心」。他們所修的「般若」是小乘偏空,就是只有「空」。但是,(對於)大乘的般若大法,永遠都沒有一點點好樂,我就是沒有興趣去救人,(要)入人群,我就是沒興趣。這種大乘般若,大乘般若就是「真空妙有」,他們只了解到「空」的道理,他不願意 再進一步,(體會)那個「空」是「真空妙有」的法,他們不願意再進入,所以「永無一念好樂之心」。「永無」就是為諸菩薩說大乘法,大乘經。昔日,在過去,就是「小乘於大法,仰之彌高望極」。好像,他們的感覺,那時候佛陀說大乘法時,是為了那些菩薩說大乘經,那時候我們所聽到的,這些小乘人求小乘法,獨善其身,這樣的根機來聽大乘法,好像高不可測,好像是很高(不可攀)的事情。
仰望,望之彌高,覺得這還離我很遠,離我還很高,小草與大樹要如何比?所以他就不願意再進修。因為他們認為,人生無常,得了人身,我聽了佛法,我要趕緊認真,要趕緊修行,斷煩惱,才不必再來人間,或者是在五道、六道輪迴。這輩子我就要趕緊了脫了,還要那麼遠的路,菩薩道那麼高、那麼遠,我們不想再向前,我(們)這樣停下來就好了,我(們)這樣解脫了,這樣我(們)就滿足了,所以我(們)「永無願樂」於大乘法中。
學佛,其實我們人生無常,我們才要很積極。小乘法雖然是斷煩惱,但是分段生死已斷,還有輕微的小煩惱,變易生死。我們的心能夠很堅定嗎?我們能來來回回入人群中上求下化,我們能堅持這樣長久的時間嗎?這要有辦法堅持下去,才是真正的斷煩惱;不堅持入人群中,雖然畏懼再來生死,但是小乘法的煩惱(雖)除,萬一有什麼樣的境界現前,還是(會)一念心一動,一失念,一失堅持的念,還是一樣複製無量的無明,還是一樣會產生。不是究竟,究竟,(是)我們要不斷鍛鍊,在人群中,大風大雨,我們都經得起。「無生法忍」,以前也說過了,我們要受得起一切的折磨,我們要經得起一切考驗,這樣我們才是真正到究竟解脫的程度。所以我們要好好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