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04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行腳歸來已是月圓日;日照晝,月照夜,星運行於天,自然法則在行蘊中逝去。
佛所教化慇實勤受持
得果乃佛所教化為因
因核果海真得道不虛
心不負教誨報佛之恩
行腳歸來已是月圓日,這段時間,二十幾天了,記得前一次在這裡和大家說話時,那就是在元月十二日,記得元月十二日(行腳)回來到花蓮,這樣前後二十多天了。昨天已經是月圓的日子,這個月圓日已經是農曆的十二月十五日了。再來的那就是又要再過一個農曆年第一天的開始。所以說,時日過得很快,「日照畫、月照夜」,所以「星運行於天,自然法則在行蘊中逝去」。真的時間在過這麼的快,去來轉眼二十多天過去了,所以這時間我們要好好把握。當太陽出來時,叫做白天,日,無形無息這樣消逝過去,叫做夜,就是晚上,晚上隨著時間運行,半月半月,月缺月圓。所以已經是月圓了,所以時間是這樣,月來照耀,現在可以看到外面的月在當空。星,我們若天氣好,抬頭看天,不只是看到月,也看到星 ,星星永遠都運行在天空中。
自然的法則在這宇宙間,自然的法則就是這樣,日月星辰如此在運轉,這自然法則就是在行蘊中,行蘊就是最最微細,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這樣消逝過去,這種的消逝過去,實在是時間無形,不覺不知消逝,卻是萬事萬物與人,只要人事物,就是隨時間在遷變不住,這就是人生。所以人生過得很快,我們要好好把握。「佛所教化慇實勤受持,得果乃佛所教化為因,因核果海真得道不虛,心不負教誨報佛之恩。」這是要向大家說,時間是這樣一直過去了,二十多天在行腳中,又回來了,要再提醒大家,時間過得很快,我們聽聞佛法要更加用心。二千多年前佛陀的教育,現在二千多年後的法,用在我們現世時代,我們要很用心珍惜。出去外面看,這麼多人薰法香,到處都可以看到。看到慈濟人,人間菩薩在修行,不只是入人群造福人間,也在人間中修行,增長智慧,甚至他們還是殷勤精進在聽法,不是聽了就過去,他們是用心筆記。到處,每一道場,只要你到靜思堂,每一道場,都可以看到琳琅滿目,不同的筆記本,都是同一念心,那就是精進聽法,將聽到的寫下他們個人的心得。
很歡喜,佛法已經在人群中這樣開展出來,展出了人人聞法的心得,我們這是報佛恩。還記得在我要出門的前兩天,那段經文那就是說:
經文:「得脫三界,苦惱之患,住最後身,有餘涅槃,佛所教化,得道不虛,則為已得,報佛之恩。」
這段文是在元月十一日所說的經文,修行就是要用心,三界之內,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界。在我們凡夫就是在欲界中,為了欲念,複製了無量數的煩惱,所以我們要知道,一念心貪念起,那就是很多煩惱門都開了,造成了我們在五道四生輪迴不斷,苦難偏多。有的人,佛陀的時代隨佛修行者,認真聽佛說法,但是他們就在小乘法中,從苦集滅道、十二因緣法,很用心要如何才能去除煩惱,人生苦難偏多,不要再攀緣了,要斷生死。認真斷煩惱,去瞭解生命就是帶業而來,造因緣果報再來,都是苦啊!他們知道這些道理,知道這些因緣,所以他們一直一心這樣斷煩惱,卻都是獨善其身,取得有餘涅槃。他們說這是佛所教育的,我們就是依教修行,所以得道不虛。確實自己感覺斷除煩惱,與人無爭,與事無爭,與世無爭,一切煩惱斷除了,他們覺得心安自在,覺得這樣就是在報佛恩。這是出門之前兩天的經文,他們認為修行就是報佛恩,所以很用心在修行,不過他們就是不肯開闊心門,走入人群。
所以佛陀非常的殷勤,希望能夠轉小為大,將這些小乘人,煩惱已除了,應該要再進一步入人群中去造福修慧,這是佛陀對弟子的心意。所以「佛所教化殷實勤受持」,他們覺得佛所教化的,我們已經很用心了,很殷實,很用心,很勤在精進、在受持,所以「得果乃佛所教化為因」。今天能夠得到這果,修因得果,能夠瞭解苦集滅道,這是佛陀教育我們的,種下這顆因的種子,讓我們知道苦的來源是從「集」,所以我們很認真要滅掉過去那些因緣,所以用心用功。今天的成就是佛陀給我們這顆種子,所以「得果乃佛所教化為因」。「因核果海真得道不虛」。一顆種子種下來,好好地修,佛陀簡單的教化,我們就很用心,所得到的,覺得很多。心靈的境界,靜寂清澄,很遼闊,與人無爭、與事無爭,與世無爭,這心靈很開闊,所瞭解的道理也不少。所以因核果海,一顆種子就得很多很多的成果,小乘學者就是這樣陶醉在小乘法裡,他們覺得這樣他們得果很多了,所以就沒想要再進一步入人群,教化眾生。他們覺得「真得果不虛」,這樣一顆種子給我們,我們就能開花結果,這麼纍纍的果實,我們這樣足夠了。
所以「心不負教誨報佛之恩」。佛陀,您這樣教我們,我們也這樣認真修行,所以我們也已經報佛的恩了。這是過去佛陀時代,佛陀的隨佛修行弟子,他們所以不能發大心、立大願,他們就是守在這樣的心態裡。所以,以為這樣已經很多,我修行,我就已經是在報佛恩。當然,佛陀就是很期待弟子老實修行,好好聽法,瞭解道理,但是佛陀更加期待弟子能修行,獨善其身不夠,每位弟子若能再「一生無量」,一個人肯發心,就能再去教化更多人。要知道,佛陀是「四生慈父」,「三界導師」,三界中的眾生,四生五道的眾生,無不都是佛的一個弟子,因為他的慈悲,對所有的眾生都已經視為平等。所以佛陀看到芸芸眾生,佛世時代的人口不是佷多,但是佛陀的宏觀,他知道未來世芸芸眾生更多,眾生愈多,煩惱就愈大,造業就愈多,所以佛陀還是希望芸芸眾生都能夠得到佛法。佛陀期待他的弟子人人都是佛的化身,因為人人本具佛性,啟發了真如本性,展現了如來,乘如是法,再來人間度眾生。佛陀的期望是這樣,希望人人都能夠展現真如本性,乘如來法,而來人間度眾生,這是佛陀最期待。所以佛陀要他的弟子不只是要獨善其身,希望他們還要再兼利他人。所以前一回的經文這樣說:
經文:「我等雖為,諸佛子等,說菩薩法,以求佛道,而於是法,永無願樂。」
這是前面,十二日那一天的經文這樣說。我們大家對法,佛陀所說的菩薩法,並沒有很大的興趣,「永無願樂」。我們大家已經很努力修行,我們已經得很多了,大家雖然為諸佛子,這個諸佛不只是釋迦佛。意思就是說,所有過去他們與佛同樣一起修行,佛陀用功精進,生生世世與他們同修同行,但是精進的人已成就,成佛了;不精進的人,獨善其身,他還落在後面,還未成佛。所以,釋迦佛已成佛了,這些隨佛修行的弟子現在還要受釋迦佛的教育。這就是表示我們真如本性人人本具,發心立願,從無始以來就與諸佛結了這樣的緣,受諸佛的教育,只是我們的道心不堅定,只是我們修行的途中又再停滯,或者是受其他的法引導出去,一念無明生三細,煩惱復生,再造無明的業在四生五道中。唯有釋迦佛是生生世世不斷修行,到因緣成熟,在人間現相成佛。
所以現在這段文說,「我等雖為,諸佛子等」,意思就是說,不只是釋迦佛這個時代,就是釋迦佛還未成佛之前的諸佛(時代),也是與佛同修過,就是自己懈怠。現在佛在人間成佛,他們就要依佛為師,所以也是佛子,不只是現在釋迦佛的佛子,也是過去佛的佛子,所以「說菩薩法,以求佛道」。雖然過去諸佛,同樣佛佛道同,每一尊佛來人間,最後還是要說菩薩法,這是每一尊佛來人間的目的。所以,大家求佛道的過程,於法一直「永無願樂」。雖然諸佛就是說菩薩法,但是那些修行者就是對這菩薩法,永遠,很長久的時間都無願,不願意投入人群,不願意再攀緣,所以都是守在自己的這種小乘法中,經不起人群,煩惱無明的誘惑,他就又再墮落了。所以佛陀要訓練我們,訓練我們好好斷煩惱,入人群,在人群中不受人群影響,這才是真正成佛之道。
所以說,污泥是因為蓮花而美化,蓮花是因為有污泥而綻放,因為蓮花有污泥,它才能盛開,開得很漂亮。因核果海,一朵蓮花它有很多的蓮子,就如一棵果樹,它也有纍纍的果實。開花時又很美,開花的同時應該要結果,這就是(譬喻)我們要法脈相傳。佛陀說法,不只是釋迦佛說菩薩法,過去諸佛也是說菩薩法,不是現在釋迦佛(時代),隨佛修學這些弟子不願樂這大乘法,就是過去諸佛所教化的弟子,對菩薩法也是一樣「永無願樂」,就是不願意去兼利他人。所以說,要成菩薩是不容易啊!看到,這次出門看到這麼多人投入人群,連監獄裡頭都有慈濟人進去感化,帶他們讀書會,教他們如何演繹入經藏。看到屏東一梯次、一梯次的受刑人,不是修行人,就是犯錯的那些受刑人,他們經過慈濟人的感化,淨化了之後,出來了,就會來說感恩。就是因為接觸到很多的法,又再瞭解了因緣果報。
他們甚至現在還有人說,他還有十年的刑期,但是他參加入經藏演繹,在監獄中,「無量義經(偈頌)」的演繹,,他了解道理了,他發願,他雖然還有十年(刑期),他希望在監獄裡,成為道場。這是我最近所看到的。不只是:我聽音樂很歡喜,我學手語很歡喜,我能這樣(演)一場很整齊的演(繹),演(繹)出「無量義經(偈頌)」,將經文入心,表達出來,最重要的就是淨化了他們的心。有的人減刑,假釋出來了,他們現在就只要每天去報到一下,但是他們能自由在外面做事業、做工等等,回家讓父母、讓妻兒都很感動,看到他的改變,回家之後,那種完全換一個清淨的新人回來。每一次行腳就有這樣的家屬來說感恩。母親感恩的,「讓我的孩子,(變成)乖孩子回來了。」妻子帶著孩子來,「感恩啊!給我一個好先生,(給)孩子的好父親回來了。」每一次出去都有,這次同樣的,臺中的假釋人,更生人,同樣由蔡居士把他(們)帶來,好幾位呢!來分享過去的錯誤,現在再認識人生,重新做人。
看,像這樣,佛法若能在社會普遍去播善種子,人人轉惡為善,轉小為大,從小乘法變成了大乘法,入人群造福,人群中修智慧,如果能夠這樣,這世間就是淨土。所以說,諸佛出現人間是無始以來已經多少了,但是每尊菩薩來人間就是說菩薩法,也有很多人願意隨佛修行,以求佛道,但是(對)這種菩薩法就沒有很大的興趣,多數是獨善其身。下面接下的文再說:
經文:「導師見捨,觀我心故,初不勸進,說有實利。」
*謂佛昔所以見捨我等於大乘之外者,以觀知我等心樂小法故。以是在般若會中,不勸進我等所轉之法,說於我等有成佛之實利。
開頭,導師看到我們這樣這幾十年來的修行,都一直是獨善其身,所以「導師見捨」。這個「見捨」不是把他們放棄,只是他們都是守在小乘法。佛陀說法是平等,發大心的人聽到大法就能感受,(能)發心。但是,他們也是在那個地方聽,感覺:佛不是在教導我們,是在教導居士,在社會的人人在人群中去利益人群,這與我們與修行者無關。所以,導師的教育,我們的根機還無法接受,我不接受就是「捨」,我捨掉大乘法。所以導師也沒有積極勸我們一定要修大乘法,所以叫做「導師見捨」。
這個「見捨」在修行者本身,他捨去這個大法,覺得佛陀說利益人群,是在人群中的人去利益人群,和我們已經脫離人群(的)修行者無關。所以他捨大乘,這是小乘者捨大乘法。(在)佛陀,佛陀看到這些弟子對大乘法不樂求,所以佛陀也不勸進,他也沒有很積極勸他們「你一定要向大乘法走」。因為他們的心不願意,不願意,沒有誠意要接受,佛陀就不勉強他們,所以「初不勸進」。開始時是這樣,所以,「說有實利」。佛陀不勸進,不向我們一直說:「若是修大乘法有實的利益。」這就是小乘付出還有所求,對自己有利益,你要我修這個法,到底對我有什麼利益呢?佛陀沒有告訴他們有什麼利益,所以「初不勸進,說有實利」。這是導師看時機還未到,因緣還未成熟,這是因為(根)機還小,還未發大心,根機還未成熟,所以不勸進,不跟他們說修行大乘法有沒有什麼實利。
這就是「佛昔所以見捨我等於大乘之外者,以觀知我等心樂小法」。就是這樣,看我們大家只樂小法,不樂大法,是我們自己的根機還很小,還未發心,所以佛就沒有勉強我們要行大乘法。「以是在般若會中」。所以在般若會,因為佛陀從「阿含」而「方等」而「般若」,再來到「法華」,所以在「般若」已經開始說大法。「方等」就開始鼓勵了,到了「般若」就是要讓大家開大智慧,說盡了眾生一切的事物,知道時間空幻,無形無蹤,但是人、事、物的變遷是不斷變遷無常,生滅不住,這就是在《般若經》…般若會上,不斷讓大家清楚。所以大家清楚,只是知道「我知道了,一切都是空,有的東西是變遷,到頭來就是生滅不住。」他們所了解的「般若」只了解到這樣,還沒有向前前進的意思。所以,佛自然就「不勸進我等所轉之法」。我們(修)的法就是這樣,都是在小乘中,所轉的法輪就是小乘法。
「說於我等有成佛之實利」。佛陀還沒有向我們說我們一定會成佛,因為我們自己也還沒真正有興趣要成佛,所以佛陀就沒有向他們證明「你們能成佛。」就如在《法華經》〈方便品〉中,雖然舍利弗不斷不斷請佛開示,佛陀一直「止!止!止!不須復說」,就是那時的根機也還未成熟。一直到舍利弗了解了,佛陀開始說,舍利弗了解了,佛陀才開始向舍利弗授記,說:「未來經過無數劫無數劫以後,舍利弗你也能成佛。」所以,因為這樣,這就是實利。
你若能發大心,願意度眾生,將來你的因緣成熟,眾生緣(成)熟,你也能夠成佛。這樣才開始啟動須菩提、摩訶迦葉、迦旃延、目犍連四位弟子才開始對佛,能成佛之法,才開始起信心,才說出了窮子的譬喻,〈信解品〉開始,他們已經了解了。這就是慢慢走入「法華」。佛陀一直開始要向弟子保證,你若願意入人群,發大心度眾生,將來你還是有成佛的機會,未來成佛的名稱,佛陀都為他們證明,授記了。所以修行者,他若有實利,才願意向前再跨步。佛陀就要再給他很長的時間磨練才成佛。意思就是說,只要你用心,你要入人群,你絕對有成佛的機會。不過希望我們人人了解佛陀的意,了解我們應該要跨步走,萬里之路開始的第一步,第一步要步步向前,千萬里路總會到達;而你若都不願跨步走,哪怕是五呎遠之路,你也不能到達。所以我們應該要用心。所以,下面的經文
經文簡釋:
*「導師見捨,觀我心故」;如來導師,見捨,觀我心故。觀察我等樂著小法、心行獨善故。
*「初不勸進,說有實利」;都不發言,勸勉策進,說修持有實利。
*「功德」;內修自利曰功,外行利他曰德。
「導師見捨,觀我心故」。是「如來導師,見捨」,已經看我們都這樣,一直守在小乘,所以「觀我心故」,已經把我們的心都看透了,觀察我們大家「樂著小法,心行獨善」。這是佛陀已經看透了我們的心,看透了我們獨善其身,所以「初不勸進,說有實利」。既然我們的心還未擴大,不願意去利益他人,這個心念還未生起,所以佛陀就不勉強,不勸我們要向前前進,說我們也能成佛的道理。所以佛陀還是保守著,「都不發言,勸勉策進」。佛陀就是不勸勉我們,自己不精進,怪佛陀不勸我,這實在也有一點不公平。佛陀一直在說,但是他認為這是社會人的事情,人群中的事情,在人群中的人要去利益人群,我已經是出離人群的人,所以就不願意投入。是我們自己這樣,不是佛對我們有分別,教法也是一樣。
所以,「修持有實利」。當然修持絕對有實利。功德,內修自利叫做「功」,我們自己內修,內心一定要修,修我們的內心,我們要去除煩惱,若沒有從我們的內心開始,煩惱哪有辦法去除?所以我們必定要去除煩惱,培養我們的心,開闊心門,包容眾生,「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我們一定要自己自修自利,真正的自利是自己要自愛,不要再造無明的業。我們要修清淨心,我們更要開闊心胸,利益他人,這叫做外行。外行就是利他,叫做「德」。我們內修叫做「功」,外行叫做「德」。內修要去除煩惱,外行就是入人群造福,從人群中得來智慧,這才是真正我們學佛的目標。
經文:「如富長者,知子志劣,以方便力,柔伏其心,然後乃付,一切財物。」
經文簡釋:
「如富長者,知子志劣」;大覺如來心,知眾生意志願力劣弱。廣大無際之智慧,通達一切眾生心念。故云:知子志劣。
這段(經)文就是這樣說,就如富長者,我們記得前面一直說,貧窮子看到長者那麼威嚴,那麼莊嚴的境界,就趕快跑。長者脫下珠寶瓔珞、莊嚴的服裝去親近這貧窮子,循循善誘,將他帶回來,慢慢誘引他登入室內,了解所藏的寶藏在哪裡,讓他出入無障礙。我們過去所說過的長行文。就像這位長者在帶這位貧窮子,其實是自己的孩子。佛陀在帶弟子,他也是像在教育自己的孩子一樣,循循善誘。所以「大覺如來心,知眾生意志願力劣弱」。眾生的願力實在是很微弱,經不起一點點的磨練,他就只是要獨善其身,不願意(付出)給別人。這種還是貪功德,不願意付出,有功而無德,只修自己內心去除無明,就如貧窮子只是在那裡去除垃圾,但是他沒有對這些有希求,對寶藏他也沒有希求,只想去除垃圾而已,這是「意志下劣」。「廣大無際之智慧,通達一切眾生心(念)」。因為佛陀他的智慧是廣大無際的智慧,是通達一切眾生的心念。因為眾生的心念還是這麼微弱,你若用較強(大)的法,可能會斷了他的善根,所以他就要慢慢來,用這種膚慰的方式來引導眾生。所以「知子志劣」。
經文簡釋:
「以方便力,柔伏其心」;謂應眾生,於現世中,親近成為善友知識,聞其善巧以方便力說法,柔伏其心,遂發菩提願心。
大富長者了解這些孩子的根機實在是很微弱,所以「以方便力,柔伏其心」,才用「四諦」、「十二因緣法」慢慢調教。「謂應眾生於現世中,親近成為善友知識」。在現在和他如做朋友一樣,亦師亦友,慢慢做他的善知識來牽引他。所以「聞其善巧以方便力說法」,就用種種善巧方便。就如譬喻,前面譬喻火宅,譬喻大白牛車,譬喻貧窮子等等的方法,這樣循循善誘,用「柔伏其心」,慢慢來用柔軟的方式來幫助他,希望他能漸漸發菩提心,立菩提願。這就是教育眾生很辛苦。
經文簡釋:
「然後乃付,一切財物」;如彼長者,先調子心,後付財物。
「然後乃付,一切財物」。像這樣慢慢誘引,那位長者就是先調伏那位貧窮子的心,循循善誘到他願意接受,相信他所說的話,就如父如子,很貼心的,這樣他才願意接受。父親才開始召集很多人,向大家宣布「這個是我的兒子,是我的親生兒子,我所有的財產都是我兒子的。」這在之前都說過了,付一切財物。
各位,學佛,我們一定要很用心來體會佛陀所教育的,我們若是不好好了解佛法,其實「差毫釐,失千里」。「佛所教化慇實勤受持」,這樣很殷實,勸我們要好好認真精進,好好受持。但是,我們就是無法去體會,所以因為這樣,我們就一直在五道四生中,苦不堪言啊!我們應該要相信,佛陀的教育,我們要願樂,要發心立願,歡喜心來接受菩薩道。佛陀要我們「一生無量」,人人入人群去度眾生。眾生能夠度,看到現在再怎麼迷失的眾生,只要你有方法給他,他一定會去迷入悟,這不是不能教。所以我們人人對自己有信心,對人人也要有信心。所以我們必定要時時多用心。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