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5/02/11晨語簡記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5/02/11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2015/02/11晨語簡記   2015/02/11晨語簡記 Empty周三 2月 11, 2015 6:24 pm

20150211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佛恩浩瀚無比倫
引導入如來室恩
大慈與樂自在恩
大悲拔苦解脫恩
柔軟忍辱衣暖恩
諸法空座輕安恩


  各位,用心呀!回顧昨天我們所說的,佛陀給眾生的恩實在是很大,眾生迷茫,六道輪迴無盡期,佛陀無央數劫來來回回只,只為一大事,為了要開示眾生,人人本具佛性,人人從迷途中歸回覺道,脫離苦難、生死沈淪,這是佛陀無法計算時間,無法…空間之廣大,無法用言語來譬喻。所以佛恩對眾生,其實非常大,不是用世間的數字,世間一切來譬喻的,佛陀常常用恆河沙來譬喻數字之多。其實恆河沙根本就無法譬喻,它的數還是有盡的量,卻是佛陀的恩德浩瀚無比倫,無法比,無法去怎樣說出佛陀的恩,因為佛陀付出是無所求報。所以,他給眾生的恩德,那一分沒有求報,那就愈大了,到底是什麼恩呢?我們昨天已說過了,各種佛,佛陀對眾生那分的愛,給我們一分一分的愛,引導我們入如來室,我們就如流浪,如貧窮的人,一無所有、居無定處,所受的風寒雪凍,苦不堪啊!

  就像這樣,世間有多少人人也是,看到這種苦難人,不捨,也是這樣去找,這些人要如何讓他們有安住處,要如何讓他在流浪中也有一點可依靠,這是我們世間人有愛心,對無家可歸或者是流浪者付出的愛,這是世間。但是佛陀他就是希望我們眾生人人有個依靠,不是一生,是希望人人能生生世世,要生生世世,就是要回歸如來真如本性,所以譬喻「如來室」,如來的智慧,與佛同等住在同一個地方,不必在外面流浪,不必在那個地方受寒雪,身體的折磨,有一個地方可以住,那就是一分非常溫暖的地方,這就是佛陀的大慈悲,要給眾生等等的快樂,能夠自在,這是一個恩,我們若有個地方能住,就能不用怕風,不用怕雨,這是我們世間人所需要,有了身體,就必定要有居住處。

  但是,(其實)我們人人都有一個很安全的居住處,只是我們不知道,佛陀就是用盡心機,要怎樣讓大家聽得懂、瞭解,能夠回歸自性,佛陀有,我們大家也有,大家平等,都各自歸入我們的如來室,就是最安樂的地方,但是我們凡夫總是永遠都住無居處,住,沒有一個定處。一輩子才幾十年,讓你(擁)有很豪華的住宅,卻也只是短短幾十年間,時間在過也是很快,人生苦短,豪華的住宅,也不是我們永久住的地方,真正永久住的是如來室,是我們的真如,清淨的本性。要不然,我們光只是住在一輩子的豪宅,才是幾十年,讓你平平安安也是短暫,在這間豪宅裡面,若是不小心煩惱生起來,業力再造,這樣,這間豪宅的主人自然法則來到了。無常一來,帶我們去的那就是業,業帶著我們去,去哪裡呢?就不知道了。人生本來居無定處,五道輪迴,到底我們會去哪一道?我們也不知道。這就是我們人生迷茫,就如世間無家可住的人一樣。那怕你這一生有,卻也是沒很長的時間,無常的業力帶我們去,那就又不知道在哪裡?所以佛陀已經帶我們進如來室,能讓我們得到歡喜,心無卦礙,無卦礙故,時時都是輕安自在。這是佛陀的大慈,讓我們安住在如來室這個恩,讓我們能得到自在快樂,這也是佛陀所賜的恩。

   還有「大悲拔苦解脫恩」。我們迷迷茫茫,何去何從,五道輪迴,四生由不得自己,像這樣,佛陀就長時間來來回回,找機會接近眾生,有緣的眾生有機會能度到,就是大悲。佛陀他與眾生同體,眾生悲苦,就如佛的心不安,所以他一定來回人間、來回五道,這樣在救拔苦難,希望有這的因緣,眾生能接觸到佛法,從佛法中解脫,這也就是佛陀大慈悲救拔苦難的恩,讓我們能解脫。這「柔軟忍辱衣暖恩」,如果在冷的時候,要怎麼辦?風霜雪凍,最需要就是溫暖的衣,真正柔軟能夠禦寒的衣。就像佛陀來教育我們眾生,要如何能得到非常柔和、很溫暖的人生呢?就像穿那件衣服。人生若是對人很冷淡,對人沒有溫暖的情,人家就沒有溫暖的愛給我們,所以這就是我們眾生,沒有在人群中造過福,所以我們在受苦難時,就要如在忍寒,總是人生很多很殘酷的事情,讓我們心總是無法忍,很苦。

  但是,「既來之,則安之」,佛陀這樣教育我們,知道一切都是因緣,因緣果報觀,我們不能不懂,所以,修行要在人群中,不論是什麼樣的環境,再殘酷的環境、再苦難的環境,我們還是就要修行,修這份柔軟忍辱。人與人,有人用硬的來、我們就要用軟的回,就像一顆球丟在地上,地板若是硬的,就彈越高;如果地上鋪上柔軟的東西,放沙堆,自然球打下去,它就會在沙堆中跳不起來,這就是教我們如何來對待這種殘酷,非常惡劣的環境,或是非常冷淡的環境,我們要怎樣度過這種人生?我們就要像那件柔和忍辱衣。過去我們常說過,「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處此而說法」,大家應該還記得。「大慈悲為室」,佛陀引導、教育我們大慈悲心,就是回歸如來室。我們要如何面對眾生,我們就要「柔和忍辱衣」,這也是佛陀這樣教育我們,接下來就是「諸法空為座」,我們以諸法空為座,我們自然就輕安,這是佛陀對我們的教育,我們若懂得有這分大慈悲心,自然我們就入如來室去了,我們若是能入如來室,自然我們就能常常輕安自在,愛的力量就是福。大慈悲,我們懂得用柔和忍辱的方式來對待眾生,入人群中,眾生得救了,我們自己也會得到很溫暖、很歡喜,一切法能這樣來用,不要有執著,這就是輕安。

  看到最近天下災難很多,也幸好我們人間有菩薩。兩天前傳來了辛巴威(消息),它們每年差不多在十月間,到過了年的二月,在這三四個月中,是他們的雨季,但是去年到今年這期間,雨季來得比較慢,不過在年初,剛開始要過年,就下大雨。這場雨一下下來,不可收拾,每天每天一直下,超大的豪大雨,下得很廣的地方,都已經淹水了,水一淹,就積在人家家裡,有兩公尺這麼高,整個屋頂都差不多淹掉了,有的一公尺多,這樣浸泡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那裡的人,生活都是貧困,平時所住的地方都很簡陋,不是用稻草搭建,便是用土磚疊起來,這哪堪得起這麼大的雨?水浸泡這麼久。這樣的環境,當然土磚就溶化了,整間房子就會倒下去;草屋本來就破(爛)了,浸泡久了,草也變溼重,而且破,也支撐不住就倒了。有很多人已經是眼睜睜看到他破碎掉的房屋,沒有遮蔽,身體可住的地方,無法遮風避雨,全都沒辦法了。看到那些人,在照片上看到,就感覺到苦呀!這樣的人生要如何過日子呢?住,原來已經就很破爛,再遇上了雨水浸泡這麼久,已經整個破碎,也是到處都是潮濕的土地,到底上下周圍,他們的身體所要依靠的是什麼?真的非常的渺茫啊!

  但是朱居士他接到志工將很大的(受災)範圍報回來訊息,開始發動志工趕快看,去看回來,(災情)就是這樣,就趕緊準備救濟,開始做發放。當地慈濟人同樣也有人有受災,不過心靈的財富,他們總是自己受災,(見)別人受災,(雖)自己受災但是自己內心已經有法,所以有法,就如如來室,自己的內心總是煩惱拋開了,趕緊以眾生苦難為重。所以他們開始出去,準備好的東西,那就是米,米糧,還有是毛毯,這樣送到哪裡。發放都是到村莊裡面,讓他們走路,周圍走路(過來)差不多要半個小時,最遠的要一個小時,這樣周圍的居民集中來領物資。有的人是走不到的地方,還有水,走不過來,就志工走過去,因為那些無法過來的人都是孤老、貧病、殘廢這樣的人。所以志工就過去了,進到個村莊裡,只是簡單舉幾個案例,光是從照片上所看到,內心就覺得:這是地獄啊!這不是人間。

  頭一個小孩,那個孩子,十四五歲,他的眼睛不知道是感染到什麼病毒,總是眼睛腫得很嚴重,不成形,整天就是一直流著眼淚,到底是什麼疾病呢?但是無奈,住在這麼貧困的地方,還跟八十多歲阿公相依為命。阿公又是身體不好,現在又受到這大災難,不要說住的,光看他穿的,全身就像從垃圾堆撿起來的衣服一樣,真的是苦不堪,無法用語言譬喻,這個孩子真的是,那整個型態。雖然村莊裡的人,雖然人人人都那麼貧困,人人所穿的也都很破爛,但是對這個孩子,大家都不敢靠近,因為那兩隻眼睛,非常腫,淚水不斷流下來,所以很多人看了,很害怕,但是志工穿著灰衣白裙,當地的志工還是這樣接近,趕緊雙手把他攬過來,這孩子怎會這麼可憐,村裡的人看到志工這樣接近這個孩子,又是這麼抱著他、攬著他、膚慰他,很多人就圍過來了,「世間怎麼有這麼好的人呎?怎會不怕呢?怎麼會這麼柔軟,這麼有愛的心?」大家很感動。

  志工膚慰他之後,看到他衣服是這樣的破爛,趕緊把那件毛毯往孩子身上圍,給他米,能和阿公生活。儘管沒有房屋可以住,隨便用破爛塑膠圍起來住,這樣遮蔽風,這樣叫做房子。。看了實在是……,這難道是人間嗎?又另有一戶,同樣是土磚房都倒了、(泡)爛了,這個婦人六十六歲,身體很胖,幾年前腳受傷。就這樣開始一直沒有治療,就變成殘廢,全身非常的肥胖,都是在地上,我們能想像,那個地方都是泥土地,沒有鋪水泥的地方,尤其是土埆厝倒了,土又濕,想想看,這豈是人間?能整天都在泥土地上,在那裡爬行,在那裡爬,這樣在生活,這和地獄有什麼差別呢?實在是看了很不忍心,為什麼他們會生在那樣環境中?為什麼他們是過這樣的生活呢?同樣的,慈濟人還是趕快(雙膝)跪在地上,和她這樣說話,瞭解他的家境等等,如何幫助。拜託這些村民是不是能幫她,用簡單木材、樹枝,疊一疊搭建起來,周圍稍微遮蔽一下,這就是愛。

  又另外一個家庭,這個家庭,主人有病,一家五口,太太、孩子,同樣的,房子也都溶了,破爛的地方。這間房子的主人有病,太太、孩子的生活來源就斷了,很苦。慈濟人也到了,同樣就是付出米給他們,是九十度的鞠躬,給他米、給他毛毯,膚慰他們。志工離開這個地方,這位先生他就用紙寫一封信,要他的太太趕快拿到志工集(合)發放的地方,拿去向他們說感恩。這封信裡面所寫的,可見這位先生是有受教育的人,他所寫的內容很感動人。他說,受過這樣的災難,那個苦,不知道要如何來形容,在這苦難中,幸好有這一群慈濟人與創辦人,假如沒有這個團體,這次的災難,這個國家、這些人民到底要如何生存?不堪設想啊!反正一封信裡就是這樣,很感恩,表達出慈濟人,人間菩薩,走到他家,帶給他家裡的是那麼的溫暖。信上又說,看到孩子在吃白飯是那麼的歡喜,所以他的感恩,實在是很感恩。

  這就是付出,愛的法就是從佛法中來。如來室,人人本具,有了佛法,能夠打開了人、眾生的心門,在這個心門打開,發現心靈的財富,瞭解環境原來就是這樣,所以要如何讓自己快樂一點?那就是幫助人,能夠幫助人的人,才能真正得到快樂。因為去幫助人,才能看到我們比別人更有福,因為別人比我們更苦,所以見苦知福,讓我們的心門打開,(擁有)心靈的財富,我們還有力量,有餘的力量幫助人。這種有餘的力量幫助人,放下身段,柔和忍辱衣。

  不論是那個孩子,大家怕他,她就勇敢將他抱過來,攬在身上,也是在教育給周圍的人看,這有什麼好怕呢?有愛心,這樣抱他,擁抱著他,給大家看,這是愛。這種柔和忍辱,看到這樣的環境,我們要勇敢精進,那個動作真的是「柔和忍辱衣」,讓人看了會感動。所受到(幫助)的人感覺很溫暖,這就是要到達「諸法空為座」,不必執著,不必擔心形象會骯髒,只要心中有愛,勇敢付出,這就是輕安。付出之後,我們得到法喜,很輕安自在。苦難人受到我們的幫助了,這就是佛法的教育。佛陀的愛在人間,人間接受了佛法,用在心裡,(入)「如來室」,又是身體力行在人群中,(著)「柔和忍辱衣」。這種法能利益自己、利益他人,自利、利他,這叫做大乘法,這是佛給我們的恩。

經文:「世尊大恩,以希有事,憐愍教化,利益我等,無量億劫,誰能報者。」

  所以前面的經文說,「世尊大恩,以希有事」。普通人做不到的,但是佛陀做到了;普通人做不到,人間菩薩做到了。佛陀做到,人間的菩薩也做得到,這就是要用法。佛陀智慧的法,我們眾生接受過來,接受了,我們就做得到,所以「以希有事」。

下面接著再說,「憐愍教化,利益我等,無量億劫,誰能報者」。

  佛陀的大恩,真的是很稀有,這種憐憫,這種慈悲愛心,為了眾生,曠劫以來,無法計算多久以前,不斷來人間教化眾生,只是為了憐憫的心,所以來利益眾生。所以「利益我等」,就是利益眾生。「無量(億)劫」,時間是這麼長久。像這樣,不斷不斷在付出,來來回回,時間、空間無法比量,這麼久的時間,不斷隨眾生的根機,跟著眾生(在)五道四生,這樣在付出。時間這麼長久,誰有辦法來回報呢?佛陀這樣不離眾生、不棄眾生,生生世世,這個恩到底要如何報?誰有辦法報呢?

*世尊大恩者,總收一代教化皆大恩,始自華嚴,大法擬宜,我等聾啞,辜負大恩。

  「世尊大恩者」,是「總收一代教化」。因為佛陀在這個時代,就是二千多年前在印度,在迦毗羅衛國,那時候他示相降生人間,叫做「八相成道」。從出生一直到修行、覺悟,一直到教化、入涅槃等等,這樣總共八相,過去都已經說過了。這一代,佛陀所說的法,時時都說過去無量數劫以前的因緣果報,這在所有「三藏十二部經」裡都找得到。無量劫來,到現在,釋迦佛親口說,說過去無央數劫,無量的地方,他所生的地方,無不都是利益眾生、教化眾生,無不都是在修行,受盡艱難苦難,還是一樣堅持道心。這是在佛陀這一代,就是二千多年前,與舍利弗、摩訶迦葉等等同世的這一代,佛陀所說的話,他們所聽到的,實在是很感動。

  所以,「一代教化」,在這一代時,所說過佛陀過去以來,一直到這個時候修行,修行覺悟是華嚴大法,在那個時候覺悟。所以本來要說,但是佛陀考慮,考慮到這些眾生無法體會。雖然佛陀離開了那個華嚴境界,他已經設方便(法)了,從第一場「苦集滅道」開始,一輩子四十多年所說的法,眾生,儘管佛陀已經用很方便的法,但是,聽的人還是就如聾啞,還是聽了,沒有很清楚,也無法說,這是辜負了佛陀的大恩啊!真的大家都聽不懂嗎?其實聽,聽懂了,但是漏掉了,無法身體力行,不肯發願,不肯將法入心,改變自己,身體力行,只是習氣,煩惱無明還未放下。儘管佛陀的教育,還是一樣辜負了佛的大恩。不聽…不受教,這就是違背了佛陀所教育。

*阿含投小,保證偏空,世尊憐愍我等,方等般若,彈斥淘汰。世尊之教化我等,四十年來,蒙如來循循善誘之大恩。

  所以,阿含(時),投以小教,佛陀只好就是用「阿含」,小乘的教法,對大家說因緣果報觀,大家好好地將煩惱去除,「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保證你能夠得福,能夠得慧,只是這樣,這是佛陀用他的權巧方便來引度眾生,這是偏空。世尊是憐愍大家,從「阿含」而「方等」,「方等」再接下來就是「般若」,到「般若」之後就是「彈斥淘汰」。開始,這種只執空,還不夠,要真空,一直到妙有,連「我自己要獨善其身」這種觀念也要去除;要為自己斷煩惱,斷生死,這個觀念也要去除。我們要趕緊投入人群去教導眾生,所以這叫做「彈斥淘汰」。這種小乘的觀念。世尊的教化,四十多年來,是佛陀這樣循循善誘的大恩,不斷一次再一次讓我們能清楚。

*直至今日說經入定,放光圓現授記,利益我等皆希有事。

  所以「直至今日,說經入定」。「今日」就是法華會上,(佛陀)開始要講經,《無量義經》之後,就入定了,這在〈序品〉中,發光,開始文殊、彌勒(菩薩)在那個地方對唱,讓大家知道,佛陀,釋迦牟尼佛過去無央數劫所親近的佛,是如何修行,那個過程。在發光中,也已經有菩薩這樣來對答,然後又為舍利弗授記等等,經過的時間,這樣要提醒大家,人人本具佛性。「利益我等」,要讓大家了解,這都是很稀有。佛陀的教育,就是運用他的智慧,這樣一段一段,階段性隨機說法。

*佛坐座已,身意泰然,快得安隱,以佛道聲,令一切聞,普於天人,應受供養。如來座,令我具足,自行化他恩。

  所以「佛坐座已」。佛坐在法座上,「身意泰然」。在那個境界中,「快得安隱」。看起來在定中時就是這麼安穩。四十多年來,雖然眾生難調伏,佛陀的內心還是一樣那麼安穩,不棄不離。所以「以佛道聲,令一切聞,普於天人」。佛陀的道聲,四十多年來,殷殷教育,無不都是令一切眾生都聽得到。一直,不只是人間,連天、人,佛經中常常(有)天人來請教佛陀的法,所以不只是人間,還有天。「應受供養」。這些天人受佛教(化),也是供養,就是行的供養。

  「如來座」,這就是如來座。「令我具足自行化他(恩)」。看到佛陀這麼坦然,我們,佛陀的身教,我們也已經慢慢接近了,這時候在法華會上,開始慢慢接近。所以「令我具足自行(化他恩)」。我現在已經發心了,我自己自利,要好好修行,我還願意化度他人,這是佛陀教育的恩。所以「自行化他恩」,就是教育我們,佛陀一生用這樣的方法,這麼的耐心,不捨棄眾生,這種耐心、愛心的教育。

經文簡釋:
「憐愍教化,利益我等」;阿含投小,保證偏空,世尊憐愍我等人,方等般若,彈斥淘汰。如是憐憫,如是教化,如是利益,莫大恩德,無可言報矣。


  所以「憐愍教化,利益我等」。那就是「阿含(投小),保證偏空,世尊憐愍我等(矣)」,這就是佛陀對這些弟子。「方等般若,彈斥淘汰」,這是世尊教化的方式,從小教一直到大教,這就是佛陀用他的智慧,用他的愛。「如是憐愍,如是教化,如是利益」,這都是佛陀用心、耐心。過去無央數劫,一直不斷用愛來付出,現在成佛了,也是一樣,只是如來他所具備的就是憐愍心,不忍心眾生在六道,或者是五道這樣輪迴。不忍心眾生,在「四生」這樣生生死死,變異人生,變異的生態,希望我們能永永遠遠,我們法入心來,永遠永生,永遠都是法,法生的身,帶法來回,慈航普度眾生。要不然,光是佛陀一個人要度眾生,你看,那麼久的時間,真的是很辛苦,要更多人一起發憐愍心,與佛同等來教化眾生。

  如是利益眾生。剛剛我們說辛巴威是這樣,其實莫三比克也是一樣,同樣這一群人,同樣去救濟,同樣用這樣,剛剛所說的方式,那個生態,世間的苦難,人間的菩薩去接近。這種利益眾生,用身行教化眾生,在人群中一定要多一些菩薩,才有辦法真正對苦難人拔苦,對其他的人教育,就是要有憐憫心,有教化心,有利益心,這樣,人間苦難人才能得救。所以,很大的恩德,佛陀就是這樣教我們,「莫大恩德,無可言報(矣)」。真的是要如何說有辦法報佛恩呢?我們就是這樣修行,要回報的就是要去入人群中,這才是真正的回報佛恩。

經文簡釋:
「無量億劫,誰能報者」;我等先得小果,謂心不負教,足報佛恩,以今較量之,豈一生一劫,縱無量劫,誰能報者。


  所以「無量億劫,誰能報者」。誰有辦法報呢?「我等先得小果,謂心不負教,足報佛恩」。過去想:我認真,自己自度,這樣我就不辜負佛陀的教育。但是現在再比量起來,來較量,計量,比量,比較看看,其實「豈一生一劫」。難道只是這一世回報就好了嗎?不對,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佛陀是無央數劫在教化我們,不是這輩子而已。所以這樣比較起來,不是我自己聽佛的教育,我自己解脫就好了,不是。「今較量之」,現在這樣想想,不是我現在聽話就是報佛恩,就不辜負佛了。其實佛陀要我們就是要再入人群,這樣才是真正不辜負。

  佛陀生生世世都為救度眾生,我要幫忙佛陀度眾生,這樣才是真正報佛恩;不是一生而已,不是一劫,是無央數劫,這樣(來)報佛恩,這樣名稱叫做報佛恩。「誰能報者」,誰有辦法做到呢?是啊,我們就來問:「誰有辦法做到呢?」問自己。因為「佛恩浩瀚無比倫」,「引導入如來室恩」。我們已經接觸到佛法,就如入如來室了,我們自己安穩,也不只是自己安穩,我們在裡面又是很快樂,得法喜。因為我們有這個法能幫助人,得到法喜,對我們自己自在。

  就如辛巴威,他們自己也有災,他們自己也很貧困,卻是他們還是很自在,還能去付出。這種「拔苦解脫恩(大悲拔苦解脫恩)」,又是「柔和忍辱衣暖恩」,這能這樣付出,這樣教育人,我們自己做之後,也應該是很歡喜。很多的事情,我們看起來好像很困難,看起來好像很苦,就如那個境界是地獄,你勇敢走進去,到那個地方做了之後,總是感覺那分輕安自在。所以大家時時要多用心。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85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4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5/02/11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5/02/11晨語簡記   2015/02/11晨語簡記 Empty周四 2月 12, 2015 2:55 p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五年二月十一日星期三)


佛恩浩瀚無比倫
引導入如來室恩
大慈與樂自在恩
大悲拔苦解脫恩
柔軟忍辱衣暖恩
諸法空座輕安恩




因為佛恩浩大,上人再講佛恩,又寫了五個恩,我聯想到食衣住行育樂,佛陀都給了我們,而報佛之恩就是再給出去。我寫下再給出去的五個做法,如下表。

今天,聽到「希望我們能永永遠遠,我們法入心來,永遠永生,永遠都是法,法生的身,帶法來回,慈航普度眾生。」這句話,最有感受,自己心中有法,才能說法,是帶法來生,不是帶業往生,如此才能報佛之恩。因為佛陀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就是希望我們成佛。

 


 

佛恩

補充說明

報佛恩的做法


諸法空座輕安恩

法喜禪悅為食

法入心,法入行,自己展現輕安,把法喜與人分享(分食)


柔軟忍辱衣暖恩

 

以柔和的聲色言語,讓人如沐春風,和風送暖,人間處處有溫情


引導入如來室恩

 

自己安心,讓人人皈依三寶,人間菩薩大招生,人人安心,安住


大悲拔苦解脫恩

 

以佛法運載群生,度生死河,行六度萬行,以大乘菩薩道救拔眾生

育樂

大慈與樂自在恩

 

做一個快樂的人間菩薩,傳播佛法,隨喜轉教,讓人人得大自在


  各位,用心呀!回顧昨天我們所說的,佛陀給眾生的恩實在是很大,眾生迷茫,六道輪迴無盡期,佛陀無央數劫來來回回只,只為一大事,為了要開示眾生,人人本具佛性,人人從迷途中歸回覺道,脫離苦難、生死沈淪,這是佛陀無法計算時間,無法…空間之廣大,無法用言語來譬喻。所以佛恩對眾生,其實非常大,不是用世間的數字,世間一切來譬喻的,佛陀常常用恆河沙來譬喻數字之多。其實恆河沙根本就無法譬喻,它的數還是有盡的量,卻是佛陀的恩德浩瀚無比倫,無法比,無法去怎樣說出佛陀的恩,因為佛陀付出是無所求報。所以,他給眾生的恩德,那一分沒有求報,那就愈大了,到底是什麼恩呢?我們昨天已說過了,各種佛,佛陀對眾生那分的愛,給我們一分一分的愛,引導我們入如來室,我們就如流浪,如貧窮的人,一無所有、居無定處,所受的風寒雪凍,苦不堪啊!

 

「憐愍教化,利益我等」;阿含投小,保證偏空,世尊憐愍我等人,方等般若,彈斥淘汰。如是憐憫,如是教化,如是利益,莫大恩德,無可言報矣。

  所以「憐愍教化,利益我等」。那就是「阿含(投小),保證偏空,世尊憐愍我等(矣)」,這就是佛陀對這些弟子。「方等般若,彈斥淘汰」,這是世尊教化的方式,從小教一直到大教,這就是佛陀用他的智慧,用他的愛。「如是憐愍,如是教化,如是利益」,這都是佛陀用心、耐心。過去無央數劫,一直不斷用愛來付出,現在成佛了,也是一樣,只是如來他所具備的就是憐愍心,不忍心眾生在六道,或者是五道這樣輪迴。不忍心眾生,在「四生」這樣生生死死,變異人生,變異的生態,希望我們能永永遠遠,我們法入心來,永遠永生,永遠都是法,法生的身,帶法來回,慈航普度眾生。要不然,光是佛陀一個人要度眾生,你看,那麼久的時間,真的是很辛苦,要更多人一起發憐愍心,與佛同等來教化眾生。

  如是利益眾生。剛剛我們說辛巴威是這樣,其實莫三比克也是一樣,同樣這一群人,同樣去救濟,同樣用這樣,剛剛所說的方式,那個生態,世間的苦難,人間的菩薩去接近。這種利益眾生,用身行教化眾生,在人群中一定要多一些菩薩,才有辦法真正對苦難人拔苦,對其他的人教育,就是要有憐憫心,有教化心,有利益心,這樣,人間苦難人才能得救。所以,很大的恩德,佛陀就是這樣教我們,「莫大恩德,無可言報(矣)」。真的是要如何說有辦法報佛恩呢?我們就是這樣修行,要回報的就是要去入人群中,這才是真正的回報佛恩。

經文簡釋:
「無量億劫,誰能報者」;我等先得小果,謂心不負教,足報佛恩,以今較量之,豈一生一劫,縱無量劫,誰能報者。


  所以「無量億劫,誰能報者」。誰有辦法報呢?「我等先得小果,謂心不負教,足報佛恩」。過去想:我認真,自己自度,這樣我就不辜負佛陀的教育。但是現在再比量起來,來較量,計量,比量,比較看看,其實「豈一生一劫」。難道只是這一世回報就好了嗎?不對,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佛陀是無央數劫在教化我們,不是這輩子而已。所以這樣比較起來,不是我自己聽佛的教育,我自己解脫就好了,不是。「今較量之」,現在這樣想想,不是我現在聽話就是報佛恩,就不辜負佛了。其實佛陀要我們就是要再入人群,這樣才是真正不辜負。

  佛陀生生世世都為救度眾生,我要幫忙佛陀度眾生,這樣才是真正報佛恩;不是一生而已,不是一劫,是無央數劫,這樣(來)報佛恩,這樣名稱叫做報佛恩。「誰能報者」,誰有辦法做到呢?是啊,我們就來問:「誰有辦法做到呢?」問自己。因為「佛恩浩瀚無比倫」,「引導入如來室恩」。我們已經接觸到佛法,就如入如來室了,我們自己安穩,也不只是自己安穩,我們在裡面又是很快樂,得法喜。因為我們有這個法能幫助人,得到法喜,對我們自己自在。

  就如辛巴威,他們自己也有災,他們自己也很貧困,卻是他們還是很自在,還能去付出。這種「拔苦解脫恩(大悲拔苦解脫恩)」,又是「柔和忍辱衣暖恩」,這能這樣付出,這樣教育人,我們自己做之後,也應該是很歡喜。很多的事情,我們看起來好像很困難,看起來好像很苦,就如那個境界是地獄,你勇敢走進去,到那個地方做了之後,總是感覺那分輕安自在。所以大家時時要多用心。



 

高明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2015/02/11晨語簡記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