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5/02/13晨語簡記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5/02/13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2015/02/13晨語簡記   2015/02/13晨語簡記 Empty周五 2月 13, 2015 5:13 pm

20150213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利物以慈悲為首,
涉有以忍辱為基,
說法以忘我為本,
庶可自利而利他。

  用心啊!因為我們前面一直說,佛陀他來人間,就是希望人人聽法能夠理解,有信、有解,將這法聽入心,道理化為我們能夠受用,這是佛陀最期待的,也是來人間的目的。佛法在道理中,我們如何走這條路,與所有的法合而為一?但是,我們眾生總是受人間一切人、事、物,有形的形態所迷惑,所以我門走在什麼樣的路,自己很渺茫而不知,何況說道理呢?這就是無明煩惱障礙了我們前面的道路。所以佛陀不斷用心,看眾生的根機,你是什麼根機,我就用適合你根機的方法、道理,來向我們開示,用很長的時間,時間這樣長,隨著時間的法則,在年輕而年壯,而進入老年了,數十年的時間就這樣過去了。看看弟子,到底法又是理解多少呢?雖然發心,依教奉行,這樣教、這樣修,知道人間苦難,知道世事無常,也是都都知道這些道理,所以,越聽越覺得人間的苦,所以才要越想越獨善其身,不敢,不敢和人事物會合,怕人事物再來污染我們的心,所以越怕,就越想要顧自己,不敢和眾生攀緣。

  佛陀開始說「方等」,「方等時」,就告訴大家,要開闊心胸,(菩薩所)緣,要去救度眾生,開闊的道理。開始要慢慢引度人人將自己的心門打開,但是這八年間,聽了是知道了,總是從小乘法開始瞭解,看到外面的世界,雖然是這樣瞭解,人與人之間因緣果報,事物到頭來是一場空,雖然知道,但是要啟發這念心,說「我願意投入,進人群中」,雖然境界很廣闊,卻是沒辦法踏出去,還是擔心,擔心有因果,所以就這樣踏不出去。佛陀就再以「般若」,空啊,一切皆空。雖然瞭解了,是啊!既然是一切皆空,我們還在猶豫因果嗎?我們還要再去修,要再入人群中嗎?佛陀說將智慧開闊,要入人群度眾生,這不是對我說的,我們大家都是去除一切世俗事了,我們已經與俗人無染,沒有瓜葛,現在佛陀應該說菩薩法是人間事,應該是在教導人間的人,走入人群去救度眾生。菩薩法雖然很好,但不是向我說的。

  佛陀看到這些弟子還是一樣,大乘心尚未啟動,年齡又大了,這一世化緣將盡,也就要示滅了,時間也剩沒多久了。芸芸眾生這麼多,發心修行人也不少,但是入滅之後,是誰能將法再傳下去呢?必定要出家修行者來傳這法脈,要傳這法脈,若沒有發大心、立大願,沒有以身作則,要如何入人群去啟動人間菩薩?所以,在法華會上佛陀開始不斷讚歎,<方便品>中,也不斷讚歎佛的智慧,「甚深,甚深,無量甚深」,你們常常在讀《無量義經》,這段文我們也很清楚了。佛的智慧,這法是很深、很深,不是普通人能夠理解的,理解佛的智慧,所以佛他就一直在讚歎,希望讓大家從佛陀不斷不斷讚歎佛的智慧宏大,廣大無比,佛心心靈的境界有多麼開闊,一直這樣說到讓大家,包括舍利弗,一直覺得,從佛的智慧甚深無量,一切智、自然智、無師智等等,一切種智、道種智等等的分別,因這樣,舍利弗他開始起歡喜心,不斷請求佛陀再詳細點,一一來解釋、分析佛的智慧、佛心的境界,是到什麼樣的境界?

  佛開始分析了,舍利弗瞭解了,體會佛心了,佛陀趕緊為舍利弗授記,因為舍利弗他要發心,發大心立大願,願意傳佛的法脈,佛陀為他授記,開始啟動很多人對自己的信心。所以信解,已經信了,瞭解了,我應該也有成佛的機會,舍利弗能在未來成佛了,我們應該是一樣。所以再自己思考懺悔,懺悔啊!懺悔過去從在阿含時代,大家就一直知道人間的苦集滅,所以執著於「道」,要如何去除「苦」,要如何瞭解苦的來源是從「集」,知道集,我們趕緊滅,要滅苦,就不要再攀緣,就在這條道路上,只是原地踏步,所以就是在苦集滅道。儘管瞭解了「方等」的道理,越是瞭解因緣越是害怕,不敢去做怕再染著,雖然「般若」(時)開啟智慧,一切皆空,不要執著,但是也感覺菩薩道對我有何好處?還有這種菩薩道對我有什麼利益,對我有什麼好處呢?我獨善其身,起碼我不會再墮落在六道四生中,我自己能保持(保護)自己,但是行菩薩道,對我有什麼好處呢?因為這樣,還無法打開心門,應該我也要瞭解,更瞭解要如何我才能真正能體會佛心,與佛的境界同等,這到要如何做?

  所以他們四個人開始就表達出自己過去已經在佛法中,佛法如一座寶藏,我本來就在寶藏的周遭,我自己脫離了寶藏,就如這位貧窮子,這樣流離失所,經過這樣長久的時間,還是會再經過五道四生,這樣一直下來,好不容易,佛陀現現人間,成佛了,有這個因緣隨佛出家,聽聞佛法,慢慢能夠瞭解了。佛在僧團中,和我們一起生活,佛陀有無量數微妙的道理,就如那座寶藏,佛陀一直將他內心的境界與大家分享,慢慢來度化每一個人,這個法不只是佛獨有,是人人本具。瞭解了,人人本具,人人本具,但是佛陀他修行,他是累生累世修行的心不曾變過。而自己呢?凡夫修行,起了道心,認真修行,中途退失道心,所以會再墮落。但是,這麼長的時間,釋迦佛總是經過了累生曠劫,就是無法計算的時間,這樣連連接接,沒有空過,就是每生每世為度眾生而來。

  佛陀就是這樣所修而成,他無漏,沒有離開道,這種法,一直長久以來,累生世不間斷,這樣上求下化,這是佛他所以能成佛,是具足這樣多的德,修的功,行的德,所以他的心態完全與天體共同。我們也是一樣,原來這些法,我也有,這些道理,心理、天理是共通一致,是這樣微妙,只是自己還有這樣多的習氣還未去除,這種習氣,就還在變異(生死)中。分段(生死)瞭解了,去除了,但是微細的塵沙無明,變異煩惱還有,所以這就是還沒有完全去除,習氣難改啊!因為如此才一直不敢發大心。現在現瞭解了,自利後還要利物,還要再利他,所有人事物,我們全都應該….。修行不只是為自己,我們都為天下人,我們要關懷天下事,我們要疼惜天下物,這種利物要從慈悲開始,就像佛陀也在無始劫以前,在受苦的地獄中發那念心,一直以來就沒有間斷過,那個沒有間斷的,就是慈悲心,利物以慈悲為首。

  「涉有以忍辱為基」。慈悲是願意布施,不忍眾生苦,只要眾生得安樂,不求自己能享受什麼。只要眾生不受苦,自己不想要安樂。這種慈悲,但是在救度眾生,入人群中,絕對要經過,「涉」就是要經過,要經歷,經歷、干涉很多人間事物。堪忍事多啊!人事物中很複雜,要入人群中,要去承擔一件事,堪忍的事佷多。既然發心要入人群,干涉很多的人事物,實在是很辛苦,所以必定要忍辱為基,忍辱就是基礎。慈悲為前提,忍辱是基礎,所以要有開闊的心,要能夠耐得苦,這種忍,忍辱為基。

  「說法以忘我為本」。這個說法,說法者無法可說,不要光是執著我,我是能說法的人,我是多麼的了不起!佛陀他也這樣說,說法者無法可說,因為法本來就是天然(自然)的道理。法,到底放在哪裡呢?哪裡都無處放,它原來自然的道理,它原來就是法,只是這個法在我們的心,若是開闊,沒有雜念、沒有煩惱,沒有自私、沒有自利,開闊大我的心,就沒有小我的執著。這個大我與天體,宇宙天體會合在一起,道理都是滿天空,滿宇宙間,任何一個角落都有它的道理存在,不必(問)說放在哪裡?若要問「你的法放在哪裡?」沒有啊!因為天地萬物無不皆是法,虛空法界無不都是真諦道理,只要我們的智慧開,我們的心若沒有煩惱,去除我執,去除習氣,這樣哪還有什麼法可說呢?所以「說法以忘我為本」,就是心胸要很開闊、開闊,才能見天地萬物自然法則的道理,這就是要忘掉小我,(隨手)拿來無不都是理。這是我們要學的,真正的,我們的心要開闊。

  所以「庶可自利而利他」,如果能夠這樣,才能自利而利他。修行,透徹了解道理,我們的心自靜,不會受外面的境界污染我們的心。到底我們的心是長什麼樣子?心無形,不是肉團心,佛法所說的心,只不過是一種形容,是在我們的思想,在我們的見解,所以就用「心」這個名詞。大慈悲心、大忍辱行等等,這都是一種形容詞。到底慈悲也是從我們的觀念、思想,認為眾生應該要讓他幸福的這個觀念,觀念長什麼樣子?就是觀念。不如就說「慈悲心」。我們的見解,心開闊,見解長什麼樣子呢?無法說,是不是心臟好和心臟不好呢?這和心臟,有形的心根本就是最無常的,但是我們所說的心是永恆的,所以這是形容詞。無體、無相,這才是永久的。所以我們自利的心就是我們要好好地,觀念、見解要自愛,自愛就是我們不要受外面人事物,稍微的煩惱,就動搖了我們的見解,這叫做無明,這叫做愚癡。道理不透徹,就很容易被影響,這就是人生的苦,苦在無明、不了解。

  有一就還要得二,有二要得四,不斷地,數字一直增加,永遠,心還是不夠,就在人事物中打滾,惹來了很多的禍端,這都是叫做自利,這就不對了。我們修行者,佛法聽了、聽了,考慮那麼多,怕我如果和人接觸,我就會受他把我污染了。你想,醫生、護士如果怕病人傳染,他就無法當醫生、護士,所以要當醫生、護士,他也要有那分勇氣,他對病理全都能了解,自己要如何預防,然後他要盡心去救病人。同樣的道理,修行者,我們更要了解很多道理之後,這就是預防我們自己,道理就是要用在人群,不只是用在自己。所以因為這樣,我們若能「說法以忘我為本」,這樣就可以自利利他,可以再利他人。以慈悲為首,以忍辱為基,慈悲在前,忍辱為基礎,若能夠這樣,我們就自利利他了。我們要如何報佛恩呢?其實,報佛恩就是要自利利他,這就是佛陀他要教育眾生的目的,他來人間最重要的事,我們若要報佛恩,就是讓他完成他的心願,完成他的任務,這就是真報佛恩。所以前面的(經)文說

經文:「手足供給,頭頂禮敬,一切供養,皆不能報,若以頂戴,兩肩荷負,於恆沙劫,盡心恭敬。」


  「手足供給,頭頂禮敬,一切供養,皆不能報。若以頂載(若以頂戴),兩肩荷負,於恆沙劫,盡心恭敬。」像這樣用很長的時間,用身體的勞作,這樣非常的恭敬,要用很長久的時間,就是盡心恭敬,這樣是不是能報佛恩嗎?下面(經文)再說,

經文:「又以美膳,無量寶衣,及諸臥具,種種湯藥,牛頭栴檀,及諸珍寶,以起塔廟,寶衣布地。」

*此明以外財供養,即是飲食衣服臥具醫藥等,四事供養。


  再用這樣來供養。剛剛所說的,用身體勞作來供養,用很長的時間來恭敬,現在再說,再用食物等等有形的物質來供養,這就是表示「以外財(供養)」,昨天說的是以身體勞作來供養,現在說的就是身外財的供養,也就是「飲食、衣服、臥具、醫藥」等等,這叫做「四事供養」。人的生活,真的不能離開這四項東西。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大家身…要維持身體健康,飲食很重要,要供給營養,身體才會健康,即使修行,佛陀和弟子每天都要出去托缽,去化緣、去托缽,讓人家知道這就是修行者,讓他們有機會看到修行人,聽佛說法。這就等於現在說佈道,以前就是只好自己要出去外面給人家看,我是修行者,我是說道者等等,讓他們能了解修行是修什麼呢?為什麼要修行?開始,佛就能廣招來眾來聽法。一方面是為身體的營養生活,就是生命,維護生命;一方面發揮慧命,化度眾生,所以需要的是飲食。有健康的身體,才能弘揚佛法。

  人不能離開衣,我們要衣服遮體,這是人不能離開衣。尤其是(氣候)有冷、有熱,所以冬天要有冬衣,也是同樣不能缺少。夏天就是較薄的衣服,冬天要較厚的衣服。還有住的地方,臥具,要有住的地方,有單位,有床可以睡,甚至要有醫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能缺少這四項。人是吃五穀雜糧,難免會有病痛,現在就是說氣候不調順,早晚(溫差大),感冒了,以現在的話來說,過去,人,人體,(吃)五穀雜糧,難免就有病痛,我們一定要有醫藥。這是很根本的生活物資,這叫做「四事供養」。

*更於佛涅槃後,以栴檀珍寶,起塔供養舍利,如斯供養,經恆沙劫,亦不能報。

  「更於佛涅槃後」,還用「栴檀珍寶,起塔供養舍利」。哪怕佛陀涅槃之後,也是用最好的東西來供養,栴檀珍寶來建塔,就是最好的材料,最好的木料,這樣來建塔。建塔,裡面要裝飾,以珍寶來裝飾,很堂皇的塔,這樣建起來來供養舍利。「如斯供養」,像這樣,佛在世時四事供養,即使涅槃之後,也是用這麼珍貴的東西來起塔造寺來供養。經過「恆河沙劫」,很長的時間,「亦不能報」。上面說的是身體勞作,用很長的時間來供應、來供給,身體(勞作供養),現在用這種有形的物質來供養生活上所需要的,哪怕(到了)最後,舍利也是用這麼好的東西(供養)。這樣一直傳下去,很久的時間,經過「恆河沙劫,亦不能報」。這就是表示佛恩難報。佛陀給我們的法是無形的寶,轉我們的心境,讓我們能夠心開闊,讓我們不再造業,讓我們能長長久久不必受帶業往生,世世生生,五道四生裡,由不得自己的苦難。佛陀給我們的法是這麼的微妙珍貴,是成長我們的慧命,所以佛恩難報,很大的恩。所以,「何以不能報?」為什麼這麼的…恩這麼大,(這樣)還是無法報佛恩呢?

*何以不能報,以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唯法供養,方才真能報佛恩。

  「以諸供養中,法供養最」。真正要供養,有形的,和身體的勞作,與有形的物質,這還無法報佛恩,這都是一種…,無法啟開內心的法,你的內心沒有接受到法,就是慧命沒有開啟,沒有達到佛陀教育的目標,所以沒有達到佛陀所教的目標,佛陀替眾生還在擔心。這樣,所以不論你用多麼豐富(的供養)給他,他都還是不歡喜,心不安。佛陀永遠心都不安,因為眾生苦難多。要讓佛能很歡喜、心很安,除非就是你的心能和佛的心互相契合,你的心中有佛心的道理,這樣才是真供養,要不然只是外形而已,你再怎麼樣的勞作,也只是一個形(態)。身體的勞作,佛陀不捨啊!你光是勞作(勞動)你的身體,你並沒有(將)法入你的心,所以還是佛心所掛礙,因為這樣,還沒有報答佛恩。即使你用再多的東西來供養,佛所要受用的也是有限。即使最後,收取舍利,你浪費很多財物,用上等的建築來供養舍利,也只不過留給後世的人:曾經有佛出世,這是佛的舍利。

  為舍利建塔,讓大家知道佛來過人間,入滅了,所以有這個塔,有舍利,這也只是一個像而已,像法,只是一個形象而已。這個塔和舍利,如果沒有法來弘揚,要如何度眾生呢?眾生只是來禮拜,要如何度眾生呢?不知道法。所以這樣就是還沒有報佛恩,因為佛的心還是掛礙眾生。所以,要報佛恩只有一項,就是供養中,所有一切的供養,法,法的供養是最第一。因為過去我們說過,有利的供養,有敬的供養,有行的供養。利的供養是身外物,敬的供養是勞作,殷勤禮拜,但是行的供養才是真正的法。利、敬與行,最重要的就是行,身體力行在法中,這才是最大的供養。唯有法的供養,才是真正報佛恩。

  就如聽志策會,聽大家來匯報。教育,教育(志業體)在報告中,聽到臺南(慈濟)中小學,曾校長他這樣報告,當然,報告了很多,其中,一年的時間,這樣報告下來,得獎的獎狀(有)二百多項。第一個月、第二個月,這樣一直報告下去。獎,得獎,學生得獎(有)二百多項。所以,光是聽到,不論是從外地來參觀、來了解的,如果看到那些獎狀放在那裡,很多人都說:「哇!你們得獎,得得很誇張啊!」對啊,所以,校長昨天他就說,光是要解釋這些獎狀的名稱就很累了。是啊,真的是一年的時間內,有辦法得到二百多種的獎,可見這個教育很認真,學生很用功,所以展現出來的被人公認,這就是得獎。其他的說了很多,但是這是最歡喜的,教育的目的就是希望真心誠意去教育,學生能體會老師的誠意而認真用功,這就是真正師生的感情契合,才有辦法拿到獎。每一所學校都有它很好的成績,聽來都很歡喜。

  醫療也是一樣,醫療,醫護同仁,全院合心,在什麼樣的傷害,身體的大病痛,多麼的危急,多麼的苦難,用什麼樣的方法解除了他的苦難,恢復他身體的功能,這也是很高興的。學醫,就是要不顧自己,自己要很認真讀書,很認真研究,才有辦法了解身體病理的事情。對症下藥,曉了藥性,對症下藥,解除眾生的苦難,這就是真正的目的。同樣的道理,佛陀來人間,要我們眾生人人能體會修行的道理。我們若只是獨善其身,芸芸眾生,誰要去救呢?所以佛陀他所愛的是天下眾生,唯有法,我們的心,法在我們的心中,我們的行為,我們都是依法行動。所以法入心,行在法中,自然舉手動足,開口動舌,無不都是能夠說法,都是在教導,都是在度眾生。所以「唯法供養,方才真能報佛恩」。不只是用利的供養,或是敬的供養而已,你(供養)利的物資,但是你沒有恭敬心,也沒有用,你有利(物質)、有恭敬在付出,你的心沒有法,這樣不是真正佛所要的。同樣的道理,所以我們必定要行,法要在行中。

*以諸如來,尊重法故,以如說修行,出生諸佛故。

  「以諸如來,尊重法故」,因為諸佛,過去到現在,釋迦牟尼佛和過去無量數佛,都是尊重佛法。所以說佛佛道同,,就是同樣的尊重佛法。所以,實行佛法,佛就是覺悟,覺悟之道,每一尊佛就是尊重覺悟之道,所以叫做尊重佛法。「以如說修行」,照這樣說,依教奉行,就是這樣修,所以「出生諸佛故」。就是這樣,過去的佛這樣說,我就是這樣修,身體力行在佛說(的)法中,這樣我們才有辦法成佛,佛就是要這樣成的。(在)長久的時間,不斷不斷就是照這樣修行,沒有間斷,沒有漏失,都一直在佛法中,不論任何生世,何生何世,全都沒有間斷,沒有漏失的法,一直到成佛。

經文簡釋:
*「又以美膳,無量寶衣,及諸臥具,種種湯藥」;美好食膳,以無量種貴價,寶衣及諸睡臥床褥之具,或以種種上妙湯藥。

*「牛頭栴檀」;出離垢山,亦名楞伽山,最是名貴之香木,磨粉若用塗身,火不能燒。


  這麼好的美食,四事供養,用很多珍貴、很高級的衣物,或者是臥具,睡的東西等等,都是用最好的,這樣來供佛。甚至一直到最後,起塔來供舍利,這都是有形的,這全都是利的供養。「牛頭栴檀」,「牛頭栴檀」要清楚一點,這就是一個山名,這個山名就是在「出離垢山」,(又)一個名稱叫做「楞伽山」,那個地方,就是最名貴的木料都出於那座山。那座山,那裡的木料磨成粉,就是香的,就如我們現在在用的檀香木、沉香等等,這些木料就是出產在那個地方,那個地方所出的,山名叫做楞伽山。過去的形,那座山的形就如一個牛頭一樣,所以叫做「牛頭栴檀」。那座山形和牛頭一樣,那裡出產的木料都是香(木),很香的柴。

*正法念云,北洲有山,名曰高山,多有牛頭栴檀,以此山峰,狀如牛頭,於此峰中。

經文簡釋:
「及諸珍寶,以起塔廟」;若以香木及諸寶物為佛起,造種種塔廟。


  「正法念云」,「北洲有山,名曰高山」。這座山就是在北俱盧洲那個地方,有「牛頭栴檀」,就是在那座山裡有這樣的東西,山峰如牛頭,裡面所出產的東西,那個木料。所以「及諸珍寶,以起塔廟」。就是用這麼上等的材,所以用這樣來建塔廟,用這種木材。「若以香木及諸寶物為佛起、造種種塔廟」,這樣來供佛,其實還無法說是報佛恩。總而言之,我們學佛,真正供佛就是要用法,我們認真修行,才是報師恩,才是真正報佛恩。看看那些學生得獎,就是老師最歡喜的;這些老師認真教,學生認真用功,也是我最歡喜的,這就是行的供養,身體力行得來的。所以,真正的修行就是要用心投入,要慈悲為首,要忍辱為基,這樣我們才有辦法說法,我們才真正是報佛恩。所以時時要多用心。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85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4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5/02/13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5/02/13晨語簡記   2015/02/13晨語簡記 Empty周日 2月 15, 2015 9:15 a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五年二月十三日星期五)

 

利物以慈悲為首,
涉有以忍辱為基,
說法以忘我為本,
庶可自利而利他。



上人今天說法的重點在這四句偈文中,很慚愧,平時很少遲到,今天因為要出門遲到一分鐘,錯過了幾句話,所以第一句沒有立即入心。直到我要寫心得,非得弄懂不可,看了二三遍,好像、大概、有點懂,其實沒有真的懂。直到今天早上,慢慢的、用心看,真的懂了,就很高興。

利物以慈悲為本,慈悲大家常講,可是如何做,上人舉佛陀說法為例,直接以為舍利弗這些弟子說法過程為例,這就是慈悲,這就是利物,一直到舍利弗懂了,為他授記為止。原來,這一段就是利物以慈悲為本的最好例子。以後,如果要推動什麼事物,也要學佛陀,秉慈運悲,最後可以順利。

在讀這一大段開示時,也了解到佛陀為什麼要幫舍利弗授記,一個是以心印心,舍利弗真的懂了佛陀的心意,佛陀也感受到了;另一個是舍利弗有發大心、立大願,要傳承佛的法脈。

 

第二句,涉有以忍辱為基,涉有就是承擔任務,要承擔任務、要做事,要讓事情順利,要忍辱,這是可以理解的。

 

第三句,說法以忘我為本,就是諸法無我,無私,觀法無我,縮小自己。很喜歡一位師兄的一句話,「有我的時候就沒有法」,就是「說法以忘我為本」。

 

其餘心得如重點。

 

  用心啊!因為我們前面一直說,佛陀他來人間,就是希望人人聽法能夠理解,有信、有解,將這法聽入心,道理化為我們能夠受用,這是佛陀最期待的,也是來人間的目的。佛法在道理中,我們如何走這條路,與所有的法合而為一?但是,我們眾生總是受人間一切人、事、物,有形的形態所迷惑,所以我們走在什麼樣的路,自己很渺茫而不知,何況說道理呢?這就是無明煩惱障礙了我們前面的道路。所以佛陀不斷用心,看眾生的根機,你是什麼根機,我就用適合你根機的方法、道理,來向我們開示,用很長的時間,時間這樣長,隨著時間的法則,在年輕而年壯,而進入老年了,數十年的時間就這樣過去了。看看弟子,到底法又是理解多少呢?雖然發心,依教奉行,這樣教、這樣修,知道人間苦難,知道世事無常,也是都都知道這些道理,所以,越聽越覺得人間的苦,所以才要越想越獨善其身,不敢,不敢和人事物會合,怕人事物再來污染我們的心,所以越怕,就越想要顧自己,不敢和眾生攀緣。

  佛陀開始說「方等」,「方等時」,就告訴大家,要開闊心胸,(菩薩所)緣,要去救度眾生,開闊的道理。開始要慢慢引度人人將自己的心門打開,但是這八年間,聽了是知道了,總是從小乘法開始瞭解,看到外面的世界,雖然是這樣瞭解,人與人之間因緣果報,事物到頭來是一場空,雖然知道,但是要啟發這念心,說「我願意投入,進人群中」,雖然境界很廣闊,卻是沒辦法踏出去,還是擔心,擔心有因果,所以就這樣踏不出去。佛陀就再以「般若」,空啊,一切皆空。雖然瞭解了,是啊!既然是一切皆空,我們還在猶豫因果嗎?我們還要再去修,要再入人群中嗎?佛陀說將智慧開闊,要入人群度眾生,這不是對我說的,我們大家都是去除一切世俗事了,我們已經與俗人無染,沒有瓜葛,現在佛陀應該說菩薩法是人間事,應該是在教導人間的人,走入人群去救度眾生。菩薩法雖然很好,但不是向我說的。

  佛陀看到這些弟子還是一樣,大乘心尚未啟動,年齡又大了,這一世化緣將盡,也就要示滅了,時間也剩沒多久了。芸芸眾生這麼多,發心修行人也不少,但是入滅之後,是誰能將法再傳下去呢?必定要出家修行者來傳這法脈,要傳這法脈,若沒有發大心、立大願,沒有以身作則,要如何入人群去啟動人間菩薩?所以,在法華會上佛陀開始不斷讚歎,<方便品>中,也不斷讚歎佛的智慧,「甚深,甚深,無量甚深」,你們常常在讀《無量義經》,這段文我們也很清楚了。佛的智慧,這法是很深、很深,不是普通人能夠理解的,理解佛的智慧,所以佛他就一直在讚歎,希望讓大家從佛陀不斷不斷讚歎佛的智慧宏大,廣大無比,佛心心靈的境界有多麼開闊,一直這樣說到讓大家,包括舍利弗,一直覺得,從佛的智慧甚深無量,一切智、自然智、無師智等等,一切種智、道種智等等的分別,因這樣,舍利弗他開始起歡喜心,不斷請求佛陀再詳細點,一一來解釋、分析佛的智慧、佛心的境界,是到什麼樣的境界?

  佛開始分析了,舍利弗瞭解了,體會佛心了,佛陀趕緊為舍利弗授記因為舍利弗他要發心,發大心立大願,願意傳佛的法脈,佛陀為他授記,開始啟動很多人對自己的信心。所以信解,已經信了,瞭解了,我應該也有成佛的機會,舍利弗能在未來成佛了,我們應該是一樣。所以再自己思考懺悔,懺悔啊!懺悔過去從在阿含時代,大家就一直知道人間的苦集滅,所以執著於「道」,要如何去除「苦」,要如何瞭解苦的來源是從「集」,知道集,我們趕緊滅,要滅苦,就不要再攀緣,就在這條道路上,只是原地踏步,所以就是在苦集滅道。儘管瞭解了「方等」的道理,越是瞭解因緣越是害怕,不敢去做怕再染著,雖然「般若」(時)開啟智慧,一切皆空,不要執著,但是也感覺菩薩道對我有何好處?還有這種菩薩道對我有什麼利益,對我有什麼好處呢?我獨善其身,起碼我不會再墮落在六道四生中,我自己能保持(保護)自己,但是行菩薩道,對我有什麼好處呢?因為這樣,還無法打開心門,應該我也要瞭解,更瞭解要如何我才能真正能體會佛心,與佛的境界同等,這到要如何做?

  佛陀就是這樣所修而成,他無漏,沒有離開道,這種法,一直長久以來,累生世不間斷,這樣上求下化,這是佛他所以能成佛,是具足這樣多的德,修的功,行的德,所以他的心態完全與天體共同。我們也是一樣,原來這些法,我也有,這些道理,心理、天理是共通一致,是這樣微妙,只是自己還有這樣多的習氣還未去除,這種習氣,就還在變異(生死)中。分段(生死)瞭解了,去除了,但是微細的塵沙無明,變異煩惱還有,所以這就是還沒有完全去除,習氣難改啊!因為如此才一直不敢發大心。現在現瞭解了,自利後還要利物,還要再利他,所有人事物,我們全都應該….。修行不只是為自己,我們都為天下人,我們要關懷天下事,我們要疼惜天下物,這種利物要從慈悲開始,就像佛陀也在無始劫以前,在受苦的地獄中發那念心,一直以來就沒有間斷過,那個沒有間斷的,就是慈悲心,利物以慈悲為首。

  「涉有以忍辱為基」。慈悲是願意布施,不忍眾生苦,只要眾生得安樂,不求自己能享受什麼。只要眾生不受苦,自己不想要安樂。這種慈悲,但是在救度眾生,入人群中,絕對要經過,「涉」就是要經過,要經歷,經歷、干涉很多人間事物。堪忍事多啊!人事物中很複雜,要入人群中,要去承擔一件事,堪忍的事佷多。既然發心要入人群,干涉很多的人事物,實在是很辛苦,所以必定要忍辱為基,忍辱就是基礎。慈悲為前提,忍辱是基礎,所以要有開闊的心,要能夠耐得苦,這種忍,忍辱為基。

  「說法以忘我為本」。這個說法,說法者無法可說,不要光是執著我,我是能說法的人,我是多麼的了不起!佛陀他也這樣說,說法者無法可說,因為法本來就是天然(自然)的道理。法,到底放在哪裡呢?哪裡都無處放,它原來自然的道理,它原來就是法,只是這個法在我們的心,若是開闊,沒有雜念、沒有煩惱,沒有自私、沒有自利,開闊大我的心,就沒有小我的執著。這個大我與天體,宇宙天體會合在一起,道理都是滿天空,滿宇宙間,任何一個角落都有它的道理存在,不必(問)說放在哪裡?若要問「你的法放在哪裡?」沒有啊!因為天地萬物無不皆是法,虛空法界無不都是真諦道理,只要我們的智慧開,我們的心若沒有煩惱,去除我執,去除習氣,這樣哪還有什麼法可說呢?所以「說法以忘我為本」,就是心胸要很開闊、開闊,才能見天地萬物自然法則的道理,這就是要忘掉小我,(隨手)拿來無不都是理。這是我們要學的,真正的,我們的心要開闊。

  所以「庶可自利而利他」,如果能夠這樣,才能自利而利他。修行,透徹了解道理,我們的心自靜,不會受外面的境界污染我們的心。到底我們的心是長什麼樣子?心無形,不是肉團心,佛法所說的心,只不過是一種形容,是在我們的思想,在我們的見解,所以就用「心」這個名詞。大慈悲心、大忍辱行等等,這都是一種形容詞。到底慈悲也是從我們的觀念、思想,認為眾生應該要讓他幸福的這個觀念,觀念長什麼樣子?就是觀念。不如就說「慈悲心」。我們的見解,心開闊,見解長什麼樣子呢?無法說,是不是心臟好和心臟不好呢?這和心臟,有形的心根本就是最無常的,但是我們所說的心是永恆的,所以這是形容詞。無體、無相,這才是永久的。所以我們自利的心就是我們要好好地,觀念、見解要自愛,自愛就是我們不要受外面人事物,稍微的煩惱,就動搖了我們的見解,這叫做無明,這叫做愚癡。道理不透徹,就很容易被影響,這就是人生的苦,苦在無明、不了解。

  有一就還要得二,有二要得四,不斷地,數字一直增加,永遠,心還是不夠,就在人事物中打滾,惹來了很多的禍端,這都是叫做自利,這就不對了。我們修行者,佛法聽了、聽了,考慮那麼多,怕我如果和人接觸,我就會受他把我污染了。你想,醫生、護士如果怕病人傳染,他就無法當醫生、護士,所以要當醫生、護士,他也要有那分勇氣,他對病理全都能了解,自己要如何預防,然後他要盡心去救病人。同樣的道理,修行者,我們更要了解很多道理之後,這就是預防我們自己,道理就是要用在人群,不只是用在自己。所以因為這樣,我們若能「說法以忘我為本」,這樣就可以自利利他,可以再利他人。以慈悲為首,以忍辱為基,慈悲在前,忍辱為基礎,若能夠這樣,我們就自利利他了。我們要如何報佛恩呢?其實,報佛恩就是要自利利他,這就是佛陀他要教育眾生的目的,他來人間最重要的事,我們若要報佛恩,就是讓他完成他的心願,完成他的任務,這就是真報佛恩。所以前面的(經)文說

經文:「手足供給,頭頂禮敬,一切供養,皆不能報,若以頂戴,兩肩荷負,於恆沙劫,盡心恭敬。」

  經文:「又以美膳,無量寶衣,及諸臥具,種種湯藥,牛頭栴檀,及諸珍寶,以起塔廟,寶衣布地。」

此明以外財供養,即是飲食衣服臥具醫藥等,四事供養。


  再用這樣來供養。剛剛所說的,用身體勞作來供養,用很長的時間來恭敬,現在再說,再用食物等等有形的物質來供養,這就是表示「以外財(供養)」,昨天說的是以身體勞作來供養,現在說的就是身外財的供養,也就是「飲食、衣服、臥具、醫藥」等等,這叫做「四事供養」。人的生活,真的不能離開這四項東西。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大家身…要維持身體健康,飲食很重要,要供給營養,身體才會健康,即使修行,佛陀和弟子每天都要出去托缽,去化緣、去托缽,讓人家知道這就是修行者,讓他們有機會看到修行人,聽佛說法。這就等於現在說佈道,以前就是只好自己要出去外面給人家看,我是修行者,我是說道者等等,讓他們能了解修行是修什麼呢?為什麼要修行?開始,佛就能廣招來眾來聽法。一方面是為身體的營養生活,就是生命,維護生命;一方面發揮慧命,化度眾生,所以需要的是飲食。有健康的身體,才能弘揚佛法。

  更於佛涅槃後,以栴檀珍寶,起塔供養舍利,如斯供養,經恆沙劫,亦不能報。

  何以不能報,以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唯法供養,方才真能報佛恩。

  「以諸供養中,法供養最」。真正要供養,有形的,和身體的勞作,與有形的物質,這還無法報佛恩,這都是一種…,無法啟開內心的法,你的內心沒有接受到法,就是慧命沒有開啟,沒有達到佛陀教育的目標,所以沒有達到佛陀所教的目標,佛陀替眾生還在擔心。這樣,所以不論你用多麼豐富(的供養)給他,他都還是不歡喜,心不安。佛陀永遠心都不安,因為眾生苦難多。要讓佛能很歡喜、心很安,除非就是你的心能和佛的心互相契合,你的心中有佛心的道理,這樣才是真供養,要不然只是外形而已,你再怎麼樣的勞作,也只是一個形(態)。身體的勞作,佛陀不捨啊!你光是勞作(勞動)你的身體,你並沒有(將)法入你的心,所以還是佛心所掛礙,因為這樣,還沒有報答佛恩。即使你用再多的東西來供養,佛所要受用的也是有限。即使最後,收取舍利,你浪費很多財物,用上等的建築來供養舍利,也只不過留給後世的人:曾經有佛出世,這是佛的舍利。

  為舍利建塔,讓大家知道佛來過人間,入滅了,所以有這個塔,有舍利,這也只是一個像而已,像法,只是一個形象而已。這個塔和舍利,如果沒有法來弘揚,要如何度眾生呢?眾生只是來禮拜,要如何度眾生呢?不知道法。所以這樣就是還沒有報佛恩,因為佛的心還是掛礙眾生。所以,要報佛恩只有一項,就是供養中,所有一切的供養,法,法的供養是最第一。因為過去我們說過,有利的供養,有敬的供養,有行的供養。利的供養是身外物,敬的供養是勞作,殷勤禮拜,但是行的供養才是真正的法。利、敬與行,最重要的就是行,身體力行在法中,這才是最大的供養。唯有法的供養,才是真正報佛恩。

  以諸如來,尊重法故,以如說修行,出生諸佛故。

  「以諸如來,尊重法故」,因為諸佛,過去到現在,釋迦牟尼佛和過去無量數佛,都是尊重佛法。所以說佛佛道同,,就是同樣的尊重佛法。所以,實行佛法,佛就是覺悟,覺悟之道,每一尊佛就是尊重覺悟之道,所以叫做尊重佛法。「以如說修行」,照這樣說,依教奉行,就是這樣修,所以「出生諸佛故」。就是這樣,過去的佛這樣說,我就是這樣修,身體力行在佛說(的)法中,這樣我們才有辦法成佛,佛就是要這樣成的。(在)長久的時間,不斷不斷就是照這樣修行,沒有間斷,沒有漏失,都一直在佛法中,不論任何生世,何生何世,全都沒有間斷,沒有漏失的法,一直到成佛。

經文簡釋:
「又以美膳,無量寶衣,及諸臥具,種種湯藥」;美好食膳,以無量種貴價,寶衣及諸睡臥床褥之具,或以種種上妙湯藥。

「牛頭栴檀」;出離垢山,亦名楞伽山,最是名貴之香木,磨粉若用塗身,火不能燒。


  這麼好的美食,四事供養,用很多珍貴、很高級的衣物,或者是臥具,睡的東西等等,都是用最好的,這樣來供佛。甚至一直到最後,起塔來供舍利,這都是有形的,這全都是利的供養。「牛頭栴檀」,「牛頭栴檀」要清楚一點,這就是一個山名,這個山名就是在「出離垢山」,(又)一個名稱叫做「楞伽山」,那個地方,就是最名貴的木料都出於那座山。那座山,那裡的木料磨成粉,就是香的,就如我們現在在用的檀香木、沉香等等,這些木料就是出產在那個地方,那個地方所出的,山名叫做楞伽山。過去的形,那座山的形就如一個牛頭一樣,所以叫做「牛頭栴檀」。那座山形和牛頭一樣,那裡出產的木料都是香(木),很香的柴。

正法念云,北洲有山,名曰高山,多有牛頭栴檀,以此山峰,狀如牛頭,於此峰中。

經文簡釋:
「及諸珍寶,以起塔廟」;若以香木及諸寶物為佛起,造種種塔廟。


  「正法念云」,「北洲有山,名曰高山」。這座山就是在北俱盧洲那個地方,有「牛頭栴檀」,就是在那座山裡有這樣的東西,山峰如牛頭,裡面所出產的東西,那個木料。所以「及諸珍寶,以起塔廟」。就是用這麼上等的材,所以用這樣來建塔廟,用這種木材。「若以香木及諸寶物為佛起、造種種塔廟」,這樣來供佛,其實還無法說是報佛恩。總而言之,我們學佛,真正供佛就是要用法,我們認真修行,才是報師恩,才是真正報佛恩。看看那些學生得獎,就是老師最歡喜的;這些老師認真教,學生認真用功,也是我最歡喜的,這就是行的供養,身體力行得來的。所以,真正的修行就是要用心投入,要慈悲為首,要忍辱為基,這樣我們才有辦法說法,我們才真正是報佛恩。所以時時要多用心。




高明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2015/02/13晨語簡記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